人人都知爱情美好,美好到为一切平凡镀上柔光; 但,只有历经时间,才知爱情深重,「我爱你」三个字掷地有声。 电影「我爱你」上映,我们本着团建的心认真完成了观影。电影是否值得顶着40度的高温到电影院观看,我们可能很难用一两句话回答,但如果你因为身边太多“始于美好,终成唏嘘”的爱情迷茫、失望,我想,这部电影,让我们有机会看到、理解还有这样的爱情——至死不渝。 本期内容不长,欢迎留言告诉我们你的观影感受,分享你眼中的爱和爱情故事。 【关于我们】 我们的节目在同名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QQ音乐、Podcast(苹果播客)同步上线。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Disruptaging2021加入听友群,或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与我们探讨商务合作的可能性。也欢迎来北京的线下空间《谷河豆》(建议到店前与小助手联络)作客! 感谢小宇宙平台上线了打赏功能,让我们有机会被大家“撒钱”,感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们可以“做大做强”。 从30到80的路那么长,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只有“养老”这一个困惑。虽然我们不能许你晚年幸福,但希望和准备总是要有的——积极、坦然、体面老去的可能性,让我们一起试试看。
本期是一次串台节目。我们和播客节目《摆烂生活》的主播们一同:从生活整理和其他收纳整理的区别出发,延展探讨了生活整理之于每个人,尤其是中年、老年不同人生状态的帮助和意义。 对于节目中他们所提到的诸多观点:人到中年,应当重新审视生活,精简物品的过程也是精简思绪的过程;做老龄整理的目的不仅仅是井井有条,而是为了帮助老年人延长独立、自理的时间;从退休、独居到候鸟式居住、与子女同住,从生前断舍离到遗物整理,对于生活状态可能迎来多次改变的中老年人来说,生活整理更加必要和有价值。 如果,你也好奇——生活整理是如何成为一次重新理解自己、理解生活乃至生命的机会,相信本期内容会让你欢喜。 【时间轴】 4:20 什么是生活整理,生活整理师如何工作 9:55 生活整理如何服务不同居住状态、不同人生阶段的个体和家庭 21:24 中老年人接受老龄整理的破局点——不浪费、有选择、被尊重、要好用 34:02 要想遗物整理变容易,不妨从生前整理入手 46:07 倘若子女想为父母安排“老年房”整理或整套生活整理,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才可能顺利实施? 54:04 生活整理,整理生活 【相关信息】 1.二手流通方式 捐赠渠道:飞蚂蚁 售卖渠道:闲鱼、多抓鱼 北京-线下二手公益渠道:众爱慈善商店 2.影视作品推荐 电视剧《Move to Heaven我是遗物整理师》 电视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纪录片《无法停止:停不下来的囤积狂 Can't Stop, Won't Stop: Hoarding》 3.书籍推荐 《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 4.摆烂生活团队原创内容 播客:《老龄整理与适老化改造:别想扔掉父母攒的塑料袋》 文章:《老龄整理 | 循序渐进的适老化改造》 文章:《物尽其用 | 体会物品「流通」的快乐》 【关于我们】 我们的节目在同名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QQ音乐、Podcast(苹果播客)同步上线。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Disruptaging2021加入听友群,或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与我们探讨商务合作的可能性。也欢迎来北京的线下空间《谷河豆》(建议到店前与小助手联络)作客! 感谢小宇宙平台上线了打赏功能,让我们有机会被大家“撒钱”,感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们可以“做大做强”。 从30到80的路那么长,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只有“养老”这一个困惑。虽然我们不能许你晚年幸福,但希望和准备总是要有的——积极、坦然、体面老去的可能性,让我们一起试试看。
大家常说“人老先老腿”,那么,腿的邻居又过得如何? 为什么好像年纪大了脚更容易肿?为什么曾经合适的鞋忽然就不对了?年纪大了难道就要为了舒适舍弃美观?当新一代中年人与衰老初相逢,是否会有新品牌沉下心来理解和服务他们的细分需求? 本期,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向来自鞋履品牌响午的嘉宾Harriet细究请教了一番。希望听完,可以大家能够获得一些“足”够舒适的知识。 此外,父亲节将至,嘉宾还为中年延长线的听友独家开放了父亲节福利: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下单,除享受父亲节全网最低价外,还可随单获赠暖心袜。主播们已经给爸妈都安排过了,欢迎你也试试看。 【时间轴】 2:00 从服务年轻消费者到服务成熟(中/老年)消费者——一位高阶品牌公关的事业转折 8:24 40+开始,我们的脚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肌腱、肌肉、脂肪、骨骼、皮肤...... 15:00 如何为爸妈选到一双舒服的鞋 20:47 我们以为的中老年审美,可能是一种对中老年的误解——年轻十岁的消费审美 26:20 未来的老人和今天的老人,消费习惯可能出现哪些区别?品牌如何传达产品理念才能更好的被中/老年消费者所接纳 35:46 中国中老年消费品市场存在巨大空白 47:14 中老年消费品建立品牌认知的难点、价值和机会 【关于我们】 我们的节目在同名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QQ音乐、Podcast(苹果播客)同步上线。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Disruptaging2021加入听友群,或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与我们探讨商务合作的可能性。也欢迎来北京的线下空间《谷河豆》(建议到店前与小助手联络)与我们联系! 感谢小宇宙平台上线了打赏功能,让我们有机会被大家“撒钱”,感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们可以“做大做强”。 从30到80的路那么长,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只有“养老”这一个困惑。虽然我们不能许你晚年幸福,但希望和准备总是要有的——积极、坦然、体面老去的可能性,让我们一起试试看。
一次在母婴店的偶然观察,让我们心生疑问: 生命就像轮回,孩子、老人,存在诸多共性,为什么市场上给孩子的产品那么多,给老人的产品那么少?都说银发消费是下一个母婴市场,蕴含万亿商机,那么,行业春天究竟什么时候能来?泛银发产品看似鸡肋,究竟是研发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消费需求与产品供给,究竟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上述问题,我们也不知道答案,就是有感而发想问问。 如果你也关心,你也好奇,欢迎和我们聊聊。此外,希望借本期内容呼吁优质产品毛遂自荐与主创们联系。或许,我们可以在【中年延长线】的线下空间【谷河豆】搞点事情,携手走入中老年消费市场的春天。 【关于我们】 我们的节目在同名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QQ音乐、Podcast(苹果播客)同步上线。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Disruptaging2021加入听友群,或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与我们探讨商务合作的可能性。也欢迎来北京的线下空间《谷河豆》(建议到店前与小助手联络)与我们联系! 感谢小宇宙平台上线了打赏功能,让我们有机会被大家“撒钱”,感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们可以“做大做强”。 从30到80的路那么长,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只有“养老”这一个困惑。虽然我们不能许你晚年幸福,但希望和准备总是要有的——积极、坦然、体面老去的可能性,让我们一起试试看。
未来,会有更适合我们的养老方式么? 当我们的父母和我们经历不同的老年阶段,从需要日常采买的协助、需要偶尔代替异地居住的子女去看看父母,到每日若干小时的生活照料、长期失能失智照料等不同程度的帮助时,除了7*24小时住家保姆,除了直接住到“社会福利保障性质的养老院、福利院“或者排队”动辄百万的养老地产“,还有哪些选择? 这一期我们就请到了一位在美国运营养老机构同时哈佛商学院在读的嘉宾Sally。听她谈谈对于美国养老行业的观察和对中国未来解决方案的观点,相信听完本期,大家都会像主播们一样从Sally的运动员精神中受到巨大的鼓舞。 【时间轴】 2:10 从运动员到连续创业者 8:15 美国养老机构分类 11:18 当养老机构遇到喜欢熬夜的老人 14:05 不同的养老机构和服务内容适合哪些人群 18:49 微小型养老机构在中国暂未得到大力发展的原因讨论 22:05 养老机构如何获客 28:15 什么时候该考虑引入不同的养老服务或进入养老机构 32:58 开养老机构究竟有多难 39:14 如何在商业保险背景下进行服务对象的药品管理和医生联络 43:00 老年人进入养老机构初期机构的常规工作内容 45:45 当无子女老人进入养老机构 51:12 Sally能否在哈佛商学院找到解决养老问题的答案 56:10 希望Sally能鼓舞到所有沉浸在和准备进入到养老行业的伙伴 【关于我们】 我们的节目在同名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QQ音乐、Podcast(苹果播客)同步上线。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Disruptaging2021加入听友群,或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与我们探讨商务合作的可能性。也欢迎来北京的线下空间《谷河豆》与我们聊天! 感谢小宇宙平台上线了打赏功能,让我们有机会被大家“撒钱”,感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们可以“做大做强”。 从30到80的路那么长,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只有“养老”这一个困惑。虽然我们不能许你晚年幸福,但希望和准备总是要有的——积极、坦然、体面老去的可能性,让我们一起试试看。
本期嘉宾阵容声势浩大,他们是——粤港澳 大湾区 青少年公益创投联合行动-养老小组的成员们。 这一联合行动是由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联合多家组织机构,为促进大湾区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公益认知而发起的公益项目。成员们呢将通过一段时间的线上学习,选定研究主题,在暑期开展实地调研,最终形成研究成果。 如果说我们这些准中年人对于部分“养老”相关的挑战已经有了体感,那么,对于离“老年”尚有距离、说“我老了“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只是”调侃“的青年人来说,如何看待衰老与老年?如何与老人共情、理解老年群体的需求?作为所谓“社会人口老龄化结构”的背负者,他们对于延迟退休、赡养压力又有怎样的观点?不妨跟随本期内容,走进当代青年人眼中的老年世界。 【时间轴】 4:21 在青年人眼中,究竟谁是中年人?谁是老年人? 11:31 是什么样的契机让这群青年人开始关注老年群体相关的议题 15:52 养老,是否是探讨老年议题是的唯一关键词 24:18 有关老龄群体的刻板印象和需求理解如何影响服务资源的设计 33:01 不能理解老年的需求可能是适老产品开发和消费发展的最大障碍 40:47 青年人们希望探究的养老议题 【关于我们】 我们的节目在同名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QQ音乐、Podcast(苹果播客)同步上线。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Disruptaging2021加入听友群,或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与我们联系,你的声音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 感谢小宇宙平台上线了打赏功能,让我们有机会被大家“撒钱”,感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们可以“做大做强”! 从30到80的路那么长,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只有“养老”这一个困惑。虽然我们不能许你晚年幸福,但希望和准备总是要有的——积极、坦然、体面老去的可能性,让我们一起试试看。
在之前的节目中,我们提到过一项正在部分城市试点的政策——长期照护/护理保险(又称基本照护保险)。听说它能够为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残障人士提供护理服务、承担护理费用甚至辅具租赁服务之后,大家都很感兴趣。继而也产生了更多疑问: 例如:这个保险多少钱?在哪儿买?买哪家?一周能上门服务多久、几次?谁来服务?服务内容品质如何...... 那么,这一期我们就为大家请来了在首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担任定点服务机构负责人的小叶子姐姐来详细说一说——从申请到服务,从服务对象、家属到服务人员、服务机构,长期护理保险的每一环、每个相关方都是如何运转的。 虽然目前长期护理保险还处于试点阶段,但对于大家来说,这是一项继五险一金之后,可能成为六险一金的一项社会保险。了解这一保险对应的保障功能对于未来某一刻,在面对家庭照护难题时,可能存在哪些可依赖的社会服务资源,无疑是必要的。 【时间轴】 02:28 什么是长期照护保险 05:44 长护险需要提前多久缴纳 15:36 谁能享受长期照护保险 21:25 能够享受长期照护服务的评估标准是什么 28:58 当一个家庭开始接受长期照护保险会经历怎样的过程:医保定点服务机构,有资质的服务人员,可享受服务项目,服务频次及时长 39:26 照护人意料之外的居家照护服务内容及其价值 45:27 服务人员需要进行的服务准备、心理准备 50:16 当服务人员遭遇不讲道理的参保人,服务变得很难 1:00:07 长期照护保险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遇到紧急情况专业机构及人员能够协助家属进行处理 1:10:00 长期照护保险如何改善一个人的生命质量、一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以及为什么说长期照护保险能够减少社会性住院医疗费用支出 【关于我们】 我们的节目在同名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QQ音乐、Podcast(苹果播客)同步上线。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Disruptaging2021加入听友群,或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与我们联系,你的声音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 感谢小宇宙平台上线了打赏功能,让我们有机会被大家“撒钱”,感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们可以“做大做强”! 从30到80的路那么长,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只有“养老”这一个困惑。虽然我们不能许你晚年幸福,但希望和准备总是要有的——积极、坦然、体面老去的可能性,让我们一起试试看。
清明前,倩倩和大聪聪为彼此写了一篇悼词。这次活人鲜有的体验,似乎让我们在这万物生长之时,愈发理解生活与生命的清洁而明净。为了带领大家进入情绪,本期片头是由大聪聪弹唱自录制的。 祝大家清明安好。 如果你也想办一场这样的活动,欢迎来【谷河豆】找我们。 【关于我们】 我们的节目在同名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QQ音乐、Podcast(苹果播客)同步上线。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Disruptaging2021加入听友群,或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与我们联系,你的声音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 感谢小宇宙平台上线了打赏功能,让我们有机会被大家“撒钱”,感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们可以“做大做强”! 从30到80的路那么长,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只有“养老”这一个困惑。虽然我们不能许你晚年幸福,但希望和准备总是要有的——积极、坦然、体面老去的可能性,让我们一起试试看。
前不久,一则19岁青年被诊断患有阿尔兹海默病的新闻引发了一众恐慌。虽然专家已经澄清早发是罕见情况,65岁以后才比较需要担心;但专家们同时也表示——精神压力过大、过度疲劳、社交不足等都是造成脑健康问题的关键原因。 作为全身耗氧量第一的器官,如何保障大脑的健康应当是“抗衰”的重中之重。 那么,如果说身体健康可以通过锻炼、营养、生活习惯达成,脑健康是否也有清晰的法则可以遵循?清晰的法则可以遵循? 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毕业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神经科学与教育创新学者焦典老师探讨“中年人”如何为脑抗衰。学术上,焦老师是欧洲神经科学协会联盟、国际行为学和神经遗传协会等多个国际学术组织成员与期刊编委;实践上,多年教育头部企业首席战略顾问、教育机构高管以及类脑智能、神经可塑性等领域的产品开发经验,无不为本期内容的科学性、实操性提供了保障。 【时间轴】 04:43 大脑衰老的基本规律 10:20 有利于脑健康的行为 14:28 风很大的冥想究竟有什么科学依据 21:37 已经出现衰退的大脑是否存在逆龄的可能 24:18 针对中年、老年群体的有效健脑活动 28:09 无糖饮料请少喝!!! 32:12 吃什么有利于脑健康 【参考信息】 1. 内容链接 《重塑学习:元认知潜能的聚变与升维》-焦典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神经酸与脑健康(新编)》-陈显扬 王朝东 李玖军 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职场升级|场景学习法》www.ximalaya.com 2.脑健康与锻炼的关系图解 【关于我们】 我们的节目在同名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QQ音乐、Podcast(苹果播客)同步上线。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Disruptaging2021加入听友群,或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与我们联系,你的声音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 感谢小宇宙平台上线了打赏功能,让我们有机会被大家“撒钱”,感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们可以“做大做强”! 从30到80的路那么长,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只有“养老”这一个困惑。虽然我们不能许你晚年幸福,但希望和准备总是要有的——积极、坦然、体面老去的可能性,让我们一起试试看。
前段时间有听友到访北京首创.朗园station的时候看到《中年延长线》的名字赫然印在某装修围挡牌外,发照片到听友群询问。这一期,我们就来坦白一下成为小商贩的心路历程。本期内容涉及为什么开店、这将是一家怎样的店、截至目前遇到的难处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PS《中年延长线》将继续作为一档独立的节目进行内容分享,请大家放心收听 谷河豆在北京首创.朗园station A7-N1(中央车站旁边),欢迎各位可爱的听友来店里和我们say hi!真心期待见到大家!
立春以后,天气愈发暖和,是时候开启春游模式了。说到外出活动,公园是常见的目的地。从小区内的绿化、街心花园再到大型的综合公园、郊野公园,看似有很多的选择,但事实上,不同年龄、不同身体情况、生活习惯以及不同家庭结构都会影响我们的选择。 如果说公园对于习惯了室内活动的人来说是偶尔造访的目的地,那么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公园可能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这一期,我们就从自己的观察体会出发,结合老年群体的特点聊一聊公园是如何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在地老化的生活质量,并由此出发展开探讨全年龄段友好的理想公园可能是什么样子。 【时间轴】 4:26 为什么说公园可及性影响生活质量 12:57 不同城市公园特色,以北京、深圳为例 20:49 为什么说公园之于老年人尤其重要:公园是老人健身、社交、自我实现的重要场所,是老年人避免社会老化的重要媒介 26:00 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对公园设施的要求: 方向性及可辨识性,照明设施、辅具友好、服务设施,动静相宜的活动机会、与自然接触的感官体验、可独处亦可自由交流的设计,避免跌倒、起身与坐下均舒适安全,无障碍通行、方便照护者喘息的场所等 30:44 公园应当作为在地老化的重要参考决策因素 【相关信息】 推荐书影作品 1.书籍《我高龄 我要到公园玩》、《去公园和野外》 2.纪录片《人民公园》、《纪实72小时 上野公园 盛开的樱花》 3.电影《纽约的一个雨天》《当哈利遇见莎莉》《人生访客》 【关于我们】 我们的节目在同名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QQ音乐、Podcast(苹果播客)同步上线。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Disruptaging2021加入听友群,或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与我们联系,你的声音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也欢迎前往微信公众号【中年延长线】通过当期“喜欢作者”为默默耕耘的我们打赏。 从30到80的路那么长,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只有“养老”这一个困惑。虽然我们不能许你晚年幸福,但希望和准备总是要有的——积极、坦然、体面老去的可能性,让我们一起试试看。
坐拥两只不满三岁的幼崽,主创倩倩常感叹:过去三年,自己和先生的工作、生活能够正常运转,离不开爸妈公婆身体力行的帮助和支持。但同时,她也在一次次的家庭会议中被迫磨炼、成长。 事实上,祖父母、外祖父母参与到孙辈的养育中,在古今中外都十分普遍,这样的现象究竟如何影响和作用于三代人的心理?作为子女,如何冷静的理解自己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重蹈覆辙”的反叛心理?作为父母,如何更客观的看待“隔代养育”这一任务。这一期,我们就和一位非常适合这一主题的嘉宾来探讨。 本期嘉宾小荷目前正在纽约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女性(女性家庭角色、职业发展等),同时她自己的临床执业则以青少年儿童为主。关于本期内容,相信能够给出相对专业和客观的参考信息。 希望本期内容能够激发起大家唠家常的热情,期待大家留言分享自家的烦心事儿和生活智慧。 【时间轴】 4:45 原生家庭的问题是否具有遗传效应 16:19 两代人通过养育重新审视、修复、升华原有关系也大有可能 18:25 隔代养育对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心理健康的影响 25:48 异地参与隔代养育任务长辈们所面对的常见困境及上述问题对所养育儿童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 32:20 育儿规则如何界限分明 42:00 一个家庭中各成员在育儿工作中的平均投入时长统计,母亲外承担最多育儿工作的是(外)祖母 44:00女性在家庭角色中所面临的照护困境 48:01 如何向上建立成熟的亲子关系 50:59 如何看待隔代养育中的粗糙美,创造祖孙间的美好时光 【关于我们】 我们的节目在同名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QQ音乐、Podcast(苹果播客)同步上线。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Disruptaging2021加入听友群,或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与我们联系,你的声音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也欢迎前往微信公众号【中年延长线】通过当期“喜欢作者”为默默耕耘的我们打赏。 从30到80的路那么长,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只有“养老”这一个困惑。虽然我们不能许你晚年幸福,但希望和准备总是要有的——积极、坦然、体面老去的可能性,让我们一起试试看。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