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朋友:嘉晨 所在行业:体育 工作岗位:足球解说 所在地点:国内 一个小众的行业, 一份有时差的工作。 一个北京男孩毅然决然来到上海, 从一家体育平台跳到另一家体育平台, 是执迷不悟, 更是从小的热爱支撑着他。 当一个巴萨球迷解说一场巴萨比赛的时候, 他是不是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03:33 嘉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事足球解说的? 05:49 是不是从小就开始喜欢足球? 07:46 飞盘居然是初中时候的学校特色? 08:31 做解说员之前在做的一些工作呢。 10:07 短视频的工作对于自己现在的解说工作有帮助么? 11:18 会不会用一些社交媒体来表达自己? 14:05 在解说过程中,从开始就非常困难了。 16:25 当年面临转岗的时候,阿汤和嘉晨说了哪些话? 18:18 为什么现在有更多的球员、教练加入到这个行业? 20:27 一个北京男孩为什么“执迷不悟”的来到上海加入新的公司? 25:20 工作氛围上,这家上海的公司和之前北京的公司比较有哪些不同? 26:51 现在从事这行的解说员,叫得上名字的大概有多少人? 28:26 解说一场比赛从什么步骤开始? 32:17 嘉晨分享了两场至今难忘的比赛,一头一尾。
本期朋友:圆圆 所在行业:传媒 工作岗位:喜剧综艺导演 所在地点:国内 不知道是因为疫情整天闷在家里的原因, 还是因为我们天生爱笑, 谁的生活不希望是一部喜剧呢? ”你书里的剧情, 我不想上演, 因为我喜欢喜剧收尾“ 有人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我不认同, 最起码还有“冒犯” 也不是非要冒犯别人, 可以时不时冒犯一下自己。 今天我连线了同院系的师妹圆圆, 现担任喜剧综艺导演一职。 听听喜剧内行人这么聊“喜剧“和”喜剧演员“的…… 02:40 阿汤隔壁的喜剧公司的日常工作节奏。 04:08 喜剧演员一定是要热爱喜剧的么? 05:42 之所以喜剧里有像Sketch、One-liner等这样的术语,这和起源有关系。 07:07 喜剧这一行是看天赋更多还是看技巧更多? 10:40 是不是真的“每个人都可以讲5分钟脱口秀”? 13:58 脱口秀在线下开放麦和在喜剧综艺里,内容和表现差别大么? 16:38 脱口秀演员本身来说,他们在平时和综艺节目里差别大么? 19:43 有的喜剧演员在台下会不会表现得忧郁? 24:48 喜欢讲脱口秀和成为脱口秀演员,这不是一回事。 28:14 拿自己外貌颜值作为笑料的脱口秀演员,是不是一夜成名? 32:24 喜剧演员成功成名后进军影视领域的成功概率有多大? # 推荐剧集: 短剧开始啦 コントが始まる (2021) 豆瓣 9.1 导演: 猪股隆一 / 金井纮 编剧: 金子茂树 主演: 菅田将晖 / 有村架纯 / 神木隆之介 / 古川琴音 / 仲野太贺 / 铃木浩介 / 明日海里奥 / 小野莉奈 / 米仓嶺亚 / 松田ゆう姫 / 中村伦也 / 芳根京子 / 伊武雅刀 类型: 剧情 / 喜剧 官方网站: https://www.ntv.co.jp/conpaji/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首播: 2021-04-17(日本) 集数: 10 单集片长: 45分钟 又名: 小品开始了 / 喜剧开场 IMDb: tt15073094
本期朋友:圆圆 所在行业:传媒 工作岗位:喜剧综艺导演 所在地点:国内 不知道是因为疫情整天闷在家里的原因, 还是因为我们天生爱笑, 谁的生活不希望是一部喜剧呢? ”你书里的剧情, 我不想上演, 因为我喜欢喜剧收尾“ 有人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我不认同, 最起码还有“冒犯” 也不是非要冒犯别人, 可以时不时冒犯一下自己。 今天我连线了同院系的师妹圆圆, 现担任喜剧综艺导演一职。 听听喜剧内行人这么聊“喜剧“和”综艺“的…… 01:33 如何从大学广告学走向了喜剧综艺导演这行? 09:08 喜剧综艺是不是圆圆的目标?她本人在生活中是个幽默的人么? 10:30 这两年国内的喜剧综艺节目市场是什么状况? 12:47 阿汤所看过的综艺节目(包括韩综),可能也是所有80后的经历。 14:45 说了综艺,那么作为喜剧导演来说,先要懂喜剧呢?还是先要懂导演呢? 16:38 这些综艺里的细节是观众从来没注意过的地方 # 21:40 韩国综艺罗䁐锡PD和国内的严敏的真人秀综艺有多难拍? # 26:12 喜剧导演和其他类型的综艺导演区别在于哪里? # 26:31 为什么有的户外真人秀综艺也会哈哈笑?是不是因为嘉宾? # 28:42 一个综艺节目导演在整个节目中的话语权有多大? # 33:13 会不会因为从事喜剧导演,让自己的笑点越来越高,越来越麻木? # 35:27 做综艺节目累和互联网大厂比较,哪一个工作更累? # 36:42 在从业过程中有没有一个让自己值得骄傲的项目? # 39:58 有没有离了个大谱的项目经历? # 42:28 导演组居然没有自己的办公室么? # 43:52 公司最有意思的会议室,居然是用#¥%#…(藏在了节目里哈哈哈哈哈)来命名 # 推荐剧集: 流星 별똥별 (2022) 豆瓣7.8 导演: 李秀賢 编剧: 崔英宇 主演: 李圣经 / 金永大 类型: 喜剧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语言: 韩语 首播: 2022-04-22(韩国) 集数: 16 单集片长: 60min 又名: Sh**ting Stars / Shooting Stars 浪漫的体质 멜로가 체질 (2019) 豆瓣9.2 导演: 李炳宪 编剧: 李炳宪 主演: 千禹熙 / 全余赟 / 韩智恩 / 安宰弘 / 孔明 类型: 喜剧 / 爱情 官方网站: tv.jtbc.joins.com/melodramatic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语言: 韩语 首播: 2019-08-09(韩国) 集数: 16 单集片长: 60分钟 又名: 爱情适合我的体质 / Be Melodramatic IMDb: tt10559276
本期朋友:Maggie 所在行业:体育健身 工作岗位:健身教练 所在地点:国内 最近大部分朋友都在居家办公, 少了很多的户外活动机会, 身体已经渐渐发福。 跟着刘畊宏的视频到底适合不适合? 健身这件事儿已经迫在眉睫。 但是,在健身之前 我们应该先把健身这件事儿弄明白? 就比如刘畊宏适不适合每个人? 减脂的同时要不要增肌训练? 只想瘦大腿行不行? 我不吃碳水行不行? 减脂增加有氧无氧到底都是什么? 到时候我要去健身房怎么选? 私人教练怎么选? 什么教练才是好教练? 带着这些问题, 这两期阿汤连线了从业15年的资深Maggie Wong👇来给朋友们简单说说~ 01:33 跟着刘畊宏跳跳操为什么会受伤? 03:08 Burpee(波比)是不是都到了无氧训练的程度了? 05:55 社交媒体里的健身圈为什么装备控越来越多? 08:26 健身要不要来个自拍发个朋友圈? 10:32 马甲线和人鱼线是不是训练痕迹的惟一标准? 12:37 生酮减肥法到底靠谱么? 15:57 健身这件事是要靠咬牙坚持还是靠咬牙?
本期朋友:Maggie 所在行业:体育健身 工作岗位:健身教练 所在地点:国内 最近大部分朋友都在居家办公, 少了很多的户外活动机会, 身体已经渐渐发福。 跟着刘畊宏的视频到底适合不适合? 健身这件事儿已经迫在眉睫。 但是,在健身之前 我们应该先把健身这件事儿弄明白? 就比如刘耕宏适不适合每个人? 减脂的同时要不要增肌训练? 只想瘦大腿行不行? 我不吃碳水行不行? 减脂增加有氧无氧到底都是什么? 到时候我要去健身房怎么选? 私人教练怎么选? 什么教练才是好教练? 带着这些问题, 这两期阿汤连线了从业15年的资深Maggie Wong👇来给朋友们简单说说~ 👆健身教练Maggie Wong和她的搭档练习拳击🥊 # 03:12 选择健身房的时候应该把考察重点放在什么地方? # 06:55 健身房跑路之前有什么征兆么? # 08:20 选择教练的时候看着顺眼有眼缘是不是挺重要的? # 10:58 增肌、减脂、拉伸等等都有什么区别? # 11:29 如果我只想减脂,但是这个过程中一定是要有增肌的过程 # 12:12 很多女生对增肌有误解的,以为会练出肌肉块,金刚芭比靠的是? 13:30 我腿太粗了,只想减大腿也不是不可以。 14:36 女艺人更在意的是体重。 15:20 有氧和无氧运动的区别是什么?以及我对动感单车的误解。 17:38 无氧运动就是抗阻力训练? 18:00 健身房两个力量训练区的区别,有轨迹和无轨迹训练选择哪个好? 20:26 在无氧运动里追求砝码,怎么做才科学? 22:14 想要减肥,为什么要先无氧、后有氧? 24:05 关于跑步,无氧后30分钟;专项跑步30到60分钟。 24:58 减脂心率公式:(220-年龄-静态心率)x训练强度+静态心率 *运动强度男性60%-80%, 女性50%-70% 26:33 跑步减肥主要是看减脂心率,不要追求配速。 27:15 “三分练七分吃”我该怎么吃?要不要减掉碳水和脂肪? 30:15 半夜三更到24小时健身房健身科学么?对身体有影响么? 32:30 这段时间因为忙没有健身,怎么我反而体重轻了呢? 33:36 体重秤、体脂比这些有用么?
本期朋友:Tommy 所在行业:猎头 工作岗位:猎头顾问 所在地点:国内 节目进行到Tommy做客的第4期(最后一期)的时候, 很多面试的疑惑还没有讲完。 关于面试,在这一期里, 我们会专门针对面试过程和面试后发生的事情来说。 关于大学刚毕业不久所有年轻人的纠结点 “要不要去大厂镀金?” “去大厂能吃到什么甜头?“ 还有一段对于35岁左右的职场人来说, 是不是分水岭?这个分水岭怎么跨? 越过山丘,还是鸿沟? 太难了…… 关于互联网,已经走在了下坡路上了么? 疫情过后,人才的缺口会出现在哪里呢? 带着这些问题,和Tommy和阿汤带来的故事 一起进入这一期…… 02:02 面试后面试官说“回去等等会联系你”,一般会过多久就没戏了❓ 03:55 大概率企业就是在你和其他人之间在对比🆚 06:07 招聘过程中沉默成本在1个月左右(中位数)。 07:17 在发了Offer后还可以反悔么? 08:08 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人说某某大厂发了Offer也反悔了,因为? 09:16 刚毕业的年轻人要不要去大厂做一颗有光环的螺丝钉🔩? 15:27 简历的稳定性差会不会成为招聘里的大忌🙅♂️? 16:53 老板招聘年轻人因为可以用来降低试错成本💰? 18:53 从大厂跳到大厂,跳来跳去自己年龄大了,大落差心里怎么办? 20:28 35岁左右是不是职场的分水岭? 22:15 阿汤在30多岁时候从大厂跳槽的经历分享。 28:03 近几年的互联网行业是不是真的在走下坡路了? 30:28 疫情结束之后,国内人才市场的缺口会出现在哪里?(主观预测) 32:26 在Tommy从业经历中最值得骄傲的一单的故事分享。 39:38 在Tommy从业经历中遇到的离了个大谱的故事分享。 本期参考内容: 2021年上半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组建了一个包括近20位教授的《平台经济创新与治理》课题组,并于年底完成了课题研究。课题组对平台经济问题做了全方位的分析,包括宏观经济影响、“零工”就业效应、市场竞争行为、大数据算法等,同时也解析了一些热点问题,如平台经济规模大是否意味着垄断、“二选一”是不是反竞争行为、差异化定价究竟是否存在合理性等,并对如何实现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课题报告《有序繁荣:平台经济的创新与治理》即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为了更好地分享对于平台经济的见解,特别是对一些最新发展的看法,课题组与中新经纬合作,在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出系列评论文章《承泽观察·平台经济40评》。本文即为该系列评论文章之一,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 平台经济发展使得中国第一次有机会紧随工业革命的步伐,走在了国际经济技术创新的前列,治理政策应该加强而不是削弱平台经济的创新能力。 近日,印度商业与工业部长戈亚尔宣称印度的新兴独角兽公司数量已经超越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戈亚尔引述的数据应该来自位于旧金山专注初创公司及投资机构生态的企业服务数据库公司Crunchbase,新兴独角兽公司是指那些估值在5-10亿美元之间的创业公司。根据最新榜单,中国的新兴独角兽公司有27家,落后于印度的32家。过去在业内曾经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全球平台经济三分天下——美国、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在2020年6月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排行榜上,前三名分别是美国(228家)、中国(122家)和英国(25家)。但如果看新增独角兽公司的数量,2018年以来中美差距已经显著拉大(见图一)。2018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以及2021年初以来的平台经济“强监管”政策可能加速了这个分化。 👆近年来中美新增独角兽公司数量显著分化 数据来源:勾股大数据
本期朋友:Tommy 所在行业:猎头 工作岗位:猎头顾问 所在地点:国内 就现在这个疫情状况来说, 很多人的公司都不是太景气, 有的人会赶上降薪等一些问题 这种情况之下,要不要跳槽呢? 找什么渠道跳? 网上哪些招聘App都靠谱么? 来听听这一期Tommy怎么说…… 01:58 公司在走下铺路,饭碗不保又赶上了疫情,这时候该不该跳槽? 05:13 找工作通过BOSS直聘、脉脉、猎聘、猎头和朋友内推,哪一条渠道靠谱? 08:40 朋友和你说“千万别来我们公司”,要不要听人劝? 09:57 很多招聘类App上的岗位信息可信么,真的会挂着岗位但不招人么? 14:05 钱多、活儿少、离家近,真的要任选其一的。 17:44 怎么样才能进入猎头的目光? 18:40 阿汤当年在天津敲门找工作的经历分享 24:51 招聘圈子里是不是真的会有一个黑名单?哪些是大忌讳? 29:02 在猎头推荐职位时候会有哪些行话、暗语、你要注意的?
本期朋友:Tommy 所在行业:猎头 工作岗位:猎头顾问 所在地点:国内 秉承我们一贯实话得罪人的风格, 这一期一上来我们就聊到了 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一个头疼的问题, 就是为什么我明明能力很强,效率很高 但就是在职场里不会得到重视不能得到晋升的机会? 这个很可能,但不绝对,是因为出厂配置的学历问题。 还有并存的一个问题就是年龄, “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 为啥要自卑呢? 年轻有为是好事儿呀。 对于老板来说,也是节省成本的机会。 只要你年少有为多卖力 老板就会赚的更多呀~😝 所以想起了五条人的那首 “所有年轻人年轻人年轻人,《问题出现我再告诉大家》” 01:18 是不是只有高级的人才才能进入猎头的视野? 03:28 有这么一个铁律是存在这个行业当中,就是学历? 06:12 老板为了控制成本,28岁和35岁的两位总监, 你会裁掉谁? 09:17 猎头从雇佣企业拿佣金,所以会在谈薪资时候猎头在自相矛盾? 13:25 电视剧《猎场》里所提到的剧情有多大的参考性? 16:23 猎头会不会给候选人改简历? 18:25 优秀的猎头是不是会企业找到和挖到任何想要的人才? 21:23 猎头是不是也会在下Offer前做背景调查? > 影视推荐 猎场 (2017) 豆瓣 5.7 导演: 姜伟 编剧: 姜伟 主演: 胡歌 / 菅纫姿 / 陈龙 / 孙红雷 / 张嘉益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17-11-06(中国大陆) 集数: 52 单集片长: 45分钟 又名: 欲望猎场 / Game of Hunting IMDb: tt5236276
本期朋友:Tommy 所在行业:猎头 工作岗位:猎头顾问 所在地点:国内 “喂,你好,是阿汤先生么,我们是吧啦吧啦公司,在我们的人才库里发现您的简历和吧啦吧啦公司的岗位的匹配度很高……” 类似的电话估计大多数人都接到过,听起来像是销售, 但对方作为猎头,却是在为你和企业方进行“说媒”。 这就是猎头要做的事情。 但是之所以大部分的电话接起来像是4S店,或者是保险公司, 那是因为……(听听这行的Tommy怎么说) 01:30 是《在云端》这部电影给了Tommy入行的启示(下文有推荐介绍) 04:30 猎头到底是“销售”还是“红娘”呢? 05:30 猎头行业新入行的小伙伴都是从疯狂打电话开始的么? 07:13 越是善于“推销”的猎头,就越有可能让候选人和HR困惑。 08:45 每家企业的HR之所以不去自己招聘,而委托猎头的意义是在于哪方面? 11:00 猎头的最大的资源优势是不是就是人脉? 12:20 猎头会为哪些人服务? 16:33 疫情这三年的市场招聘需求有什么样的变化? > 影视推荐 ## 在云端 Up in the Air (2009) 豆瓣 7.9 ## 导演: 贾森·雷特曼 编剧: 贾森·雷特曼 / 谢尔顿·特纳 / 沃尔特·基恩 ## 主演: 乔治·克鲁尼 / 安娜·肯德里克 / 维拉·法米加 / 杰森·贝特曼 / 艾米·莫顿 / 更多... ## 类型: 剧情 / 喜剧 / 爱情 ##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语言: 英语 ## 上映日期: 2009-09-05(特柳赖德电影节) / 2009-12-23(美国) ## 片长: 109分钟 ## 又名: 寡佬飞行日记(港) / 型男飞行日志(台) / 直上云霄 / 悬而未决 / 空中飞人 / 在空中 / 八字没一撇(豆友译名) ## IMDb: tt1193138 ## ##
本期朋友:阿豪 所在行业:有声书 工作岗位:配音员 所在地点:国内 在这几年的疫情期间“居家“这个词使用的越来越频繁, 不管是“居家办公”就还是“居家隔离”,频繁到已经被人利用成为了招摇撞骗的工具。 最常见的就是利用人们“着急赚钱,却不用投入成本”的心里。 “1元学配音,轻松收入过万“ 这种字眼常常猝不及防的出现在朋友圈,还有一些公众号里。 真是偷换概念的一派胡言。 这一行利用的就是人们的这种心理, 到底有没有收入过万的?有,那肯定不是1块钱入门的这种韭菜们。 今天就和阿豪来聊聊有声书这一行,坑到底有多深! 01:17 阿豪录制有声书的日常步骤 03:15 时间自由但是也得需要规划 05:40 录制也是有人体极限的 08:41 试多少书能中标一本呢? 11:38 最烦人的就是后面的修改过程,它终究不是Word文件。 13:16 录到什么时候会让阿豪直接想放弃?
本期朋友:阿豪 所在行业:有声书 工作岗位:配音员 所在地点:国内 在这几年的疫情期间“居家“这个词使用的越来越频繁, 不管是“居家办公”就还是“居家隔离”,频繁到已经被人利用成为了招摇撞骗的工具。 最常见的就是利用人们“着急赚钱,却不用投入成本”的心里。 “1元学配音,轻松收入过万“ 这种字眼常常猝不及防的出现在朋友圈,还有一些公众号里。 真是偷换概念的一派胡言。 这一行利用的就是人们的这种心理, 到底有没有收入过万的?有,那肯定不是1块钱入门的这种韭菜们。 今天就和阿豪来聊聊有声书这一行,坑到底有多深! 👆阿汤在天津师范大学每年的校广主持人培训课 01:58 普通话的要求在有声演播的过程里高么? 03:29 《东北往事》的播讲是不是要用东北方言? 06:09 普通话练的到底是个什么? 07:21 怎么去判断孩子普通话哪里出了问题? 09:52 阿汤认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大部分都留在了大一时的水平
本期朋友:阿豪 所在行业:有声书 工作岗位:配音员 所在地点:国内 在这几年的疫情期间“居家“这个词使用的越来越频繁, 不管是“居家办公”就还是“居家隔离”,频繁到已经被人利用成为了招摇撞骗的工具。 最常见的就是利用人们“着急赚钱,却不用投入成本”的心里。 “1元学配音,轻松收入过万“ 这种字眼常常猝不及防的出现在朋友圈,还有一些公众号里。 真是偷换概念的一派胡言。 这一行利用的就是人们的这种心理, 到底有没有收入过万的?有,那肯定不是1块钱入门的这种韭菜们。 今天就和阿豪来聊聊有声书这一行,坑到底有多深! 01:26 社科类的书籍有很多只能音译的内容录起来很难 02:52 “1块钱教你配音”这么说都是利用了你的欲望 05:14 录制有声书到底赚不赚钱? 06:08 还记得有声书这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么? 06:47 还记得《张震讲故事》么? 08:50 “耳朵经济”的爆发期从什么时候开始? 11:47 AI人工智能是不是可以替代人声录制? 14:42 究竟这一行里谁是“韭菜”? 15:27 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刁钻古怪的制作方? 相关推荐: 《张震讲故事》是张震于1997年3月推出的广播节目;1998年9月28日主持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张震时间”节目,99年创作推出大量精品恐怖故事,风靡长江以北各大院校。张震的故事大多来源于网络流传或书籍改编。张震一直是电视台和电台两面混,不过不讲鬼故事了! 2008年12月26日,时值张震从事有声恐怖故事创作10年之际,张震推出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首部长篇小说——《失控》,以文字营造惊悚氛围。网络传言张震被自己讲鬼故事吓死,前段时间,他现身北京,新书首发式,谣言不攻自破。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