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朋友:谢师 所在行业:建筑维修 工作岗位:维修工人 所在地点:国内 我们经常会在办公室里看到这样的一幕: 玻璃墙外悬挂的绳索 蜘蛛人用工具清洗玻璃 终于有一天因为家中阳台渗水 找到了这样的蜘蛛人师傅来维修 当我实地看他们从勘查到打绳结 再到下降施工 这一步步的操作对于恐高的我来说 不敢想不敢想…… 然而北京这座城市最高的中国尊(总高528米) 蜘蛛人师傅们也已征服过了, 靠的不仅仅是胆量, 还有这一行的技术…… 01:44 谢师傅从什么时候开始入行的? 02:54 蜘蛛人的起源是外立面清洁工作 03:28 维修工作又包含了很多分类 04:13 蜘蛛人使用绳索作业是最安全的 06:43 在北京这座城市有多少位蜘蛛人? 07:56 哪一类房子不会出现漏雨漏水问题? 09:20 高空作业胆量和技术哪个更重要? 12:34 外墙窗户漏水是难度最大的工程,谢师傅专门申请了技术专利 15:20 高空作业必备的资质有哪些? 16:24 恐高的心里怎么去克服? 20:15 蜘蛛人使用的钢索是什么样的? 23:16 找锚点、拴绳子也是一门技术 26:32 天气条件严格控制着施工条件。 30:27 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都是从上往下降的作业方式? 32:53 我们如何判断选择防水施工单位? 36:02 曾经做过的玻璃外墙防水案例。
本期朋友:大K 特邀朋友:银心 所在行业:UKM城市安全防卫 工作岗位:教练 所在地点:国内 ⚠️本期内容因有场景音效加入,建议您使用耳机收听。 👆大K拍摄于旧金山的down town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 要想不挨刀,除非有绝招” 但是有很多时候,很多危险 我们是可以预见的 人、时、地、事 只要有两个因素不正常的时候 这时候就要警惕了 02:36【剧场版】大K在国内城市高速公路上被后车超车别停后成功化解危机方式。 07:12 当我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一定是要好处的,或者是有意义的。 08:34 银心在地铁站被一位大姐的愚蠢举动所伤害,但降低了冲突烈度。 12:43 阿汤在路口遇到逆行顶牛的车辆时候的“借力”处理办法。 15:20【剧场版】大K从拉斯维加斯回洛杉矶的途中遇到的离奇交通事故当事人。 21:16 大K在旧金山的down town独自旅行时青旅住宿时的反面教材。 26:26 到陌生城市酒店一定要去酒店周围走一圈。 26:46【剧场版】大K在青旅院子里给小浣熊拍照时候遇了诡异的三个人。 28:29【Call Back VOL.45】入住酒店房间时候一定先要看逃生通道。 *本期封面图及插图均由大K拍摄提供。 *本期所用音效均为无版权风险音效。
本期朋友:大K 特邀朋友:银心 所在行业:UKM城市安全防卫 工作岗位:教练 所在地点:国内 👆《小黄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传》中小黄人学武术的剧照 “求活,而不是求胜。” 这是UKM城市安全防卫要做的。 当我们生活在城市里, 每天从一醒来就拥有排除危险的技术本领, 比如不去摸电门,比如不闯红灯…… 虽然是常识,但也避免不了会遇到一些天灾、人祸、冲突 比如火灾、比如电梯事故、比如醉酒大汉…… 当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选择逃跑真的可靠么? 这个时候我们还要做哪些动作? 听听大K教练和银心老师的建议…… 👆大K老师的实战练习 00:56 银心老师对于大K老师的介绍,大K老师改变了自己的防卫理念 01:47 UKM(Uno Mas Kali MMA)城市安全防卫其实是一种流派 03:40 EDC的五点原则:可靠、有效、合法、便携、适应性。 04:31 女生用的警报器是未必有效,但值得带。 05:27 相比一支笔,防狼喷雾除了防狼没有其他的适应性。 06:46 大K为什么走到了UKM这个领域? 08:34 竞技运动、武术、安全防卫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武术是核心。 10:51 每个人都有排除危险的技术,比如不要摸电门。 11:48 安全防卫是天灾、人祸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14:38 “君子动口不动手”是道德规范,我们无法揣测对方当下心理状态。 15:50 愚蠢法则:不要在愚蠢的时间、地点和愚蠢的人做愚蠢的事。 17:54 什么时候才是我去做反应的时机? 18:33 遇到危险就跑,这个是真的么?未必如此。 20:17 Run, Hide, Fight中的“逃跑”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2:25 学到了UKM后会有防卫概念,肾上腺素分泌变缓慢了。 24:32 不能单纯的纸上谈兵,更多需要线下的训练。 26:13 在防卫过程中怎么防止“防卫过当”? 29:38 安全防卫是可控的行为,而不是宣泄式的能量输出。
本期朋友:银老师、大雁 所在行业:医疗 工作岗位:医学影像科(放射科) 所在地点:国内 【本期内容不针对、不普遍、无恶意,请勿抬杠。 初衷为让医患相互体谅,互相理解,压力逐级释放。】 比如, 在急诊医生经常会遇到病人被救护车送来 没有床位的问题, 但是遇到个别的病患却占着救护车的急救床不动, 直到检查时候,占着检查室的床。 这时候,医生之间就需要用一些暗号来留意。 还有一些不是暗号的“暗号” 目的一是为了严谨, 不让病患有理解歧义, 也是为了把解释权留给临床医生。 其实真遇到紧急问题的时候 医生一样着急, 毕竟医生不能砸自己的招牌。 👆图片来自纪录片《医者》 04:31 在急诊是没有先来后到的 05:19 患者在急诊从占着救护车的床,到占着CT床上,谁都做不了检查 07:11 医院急诊的面积一个比一个大,没有一个是空的。 08:09 核磁机器不是做几个病人就能回本的。 09:04 “海外孝子综合征”的典型场景 15:55 医生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负责任,题外话是不能说的。 17:04 盖了章的报告才是唯一具有法律效力的。 18:25 医生之间的沟通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误区。 19:32 大夫不会往坏了治而砸了自己饭碗。 20:33 《震惊!小孩儿看个感冒花了18万》的事情真相。 24:30 听明白解除困扰即可,科普永远比科学难。 26:40 AED真的会用么?有多少人敢使用?
本期朋友:银老师、大雁 所在行业:医疗 工作岗位:医学影像科(放射科) 所在地点:国内 以前听过最多的是隔双眼皮、开眼角 但是现在这都算不上什么了 医美早就已经走进了普通人中间 但这其中鱼龙混杂 也造成了很多人对于医美形成了偏见 这就是“一条鱼闹的满锅腥”。 今天和银老师、大雁来一起聊聊, 普通人对于医美项目和医院选择的基础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以下这些问题了…… 03:11 玻尿酸属于入门产品 03:35 目前国内的医美环境是乱象丛生中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04:20 其实医美的门槛并不低 05:08 很多无证的“黑医生”在酒店里就敢做手术 05:38 黑医生给演员的隆鼻手术失败后,导致患者抑郁轻生 06:53 医美的利润是很大的 07:34 规范的过程会不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08:32 选择医美的医院应该看哪些方面? 10:18 为什么都去韩国进行医美? 14:22 “变得更美“并不是一件低成本的事儿 14:56 很多人在家自己打水光针是有很大风险的 15:57 一些无良媒体经常会有导向奇怪的新闻,比如《尿毒症大叔为了省钱,在家自制“透析机”……》 17:47 关于热玛吉的简单理解和误区 20:18 虽然不是越贵越好,但是正规的医院成本高,再搞促销也不会低于自己的成本价 22:00 跟闺蜜之间不要有价格上的攀比 ▲央视曝光“医美”速成班 零基础医美速成班仅需培训四到六天 *本期封面图来自韩剧《三十九 / 서른,아홉》
本期朋友:银老师、大雁 所在行业:医疗 工作岗位:医学影像科(放射科) 所在地点:国内 👆阿汤和闪电⚡️ “这么远,又那么近” 现在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 我们和毛孩子越来越亲密, 但是依然要遵循科学喂养。 今天就来说说,不管被猫狗的jiojio划破多浅, 只要破皮见血,就要去打狂犬疫苗。 因为很难保证 它们在自己的社交圈里不被感染。 “不过话又说回来“——(五条人《地球仪》) 人类的社交圈子也一样复杂多样, 传染病病毒的预防, 永远是主动预防, 远好过被动治疗。 今天我们来聊聊“狂犬病、疟疾、梅毒、灰指甲(非传染病)、脚气、肝炎、艾滋病” 所有的疾病面前, 我们首先要做到保护隐私、给予尊重、平等对待。 👆狂犬病毒(图片来自网络) 01:58 被猫咪🐈抓挠要不要马上去打狂犬疫苗? 02:53 猫咪的爪子里为什么也会有病毒? 03:27 死亡率那么高狂犬病为什么有的人会被治好了? 05:33 上了狗证打了疫苗的家养宠物狗咬到人风险极低但也要打疫苗。 08:06 几个关于狂犬病的刁钻奇葩问题。 09:12 狂犬病临床真实案例(已做信息脱敏处理) 13:19 一个预判是否感染狂犬病的土办法。 14:17 打过狂犬疫苗又被伤到后要到疾控部门评估。 15:41 疟疾等发病率高的地点居然是在这里 17:15 皮肤和性病为什么挂同一科? 19:52 早期梅毒是可以治愈的,但抗体还是阳性。 20:57 早期治疗青霉素肌肉注射,但不好溶于水,所以针头更粗更长。 22:19 “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这广告是智商税。 22:54 脚气传染么?(Call Back到上一期的“采耳”) 23:23 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前,为了预防肝炎去打疫苗。 25:42 HPV和老年人带状孢疹疫苗是有必要接种的。 27:38 医疗干预后孩子可以是不携带病毒的。 28:03 艾滋病目前解决不了,能解决也解决不起。(目前免疫疗法有很多的临床证据了,但离普通民众还是有点远) 29:15 对于红丝带人群最应该给予的是尊重和不歧视,不要恐艾。 32:56 (新体脱敏处理)否认、愤怒、接受后会加入红丝带之家帮助帮多人。 33:57 都市谣言:抽自己的血然后到处去扎针,会感染到么? 35:37 两个人相同的传染病在一起会不会Pro版本? *本集BGM:《내 눈물 모아》、《바람이 부네요》 *本集封面:为犬群狂犬病的集中免疫活动(图片来自网络)
本期朋友:银老师、大雁 所在行业:医疗 工作岗位:医学影像科(放射科) 所在地点:国内 “科普,永远比科学来的更复杂,更难。” 我们尽量用最通俗、最轻松、最直观的方式,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帮助更多没有医疗知识背景的朋友 去认识自己身体、认识疾病。 当然,最好咱谁都用不上。 但是每次遇到化验检查, 当前景不明朗时, 患者总是愿意相信自己想要的结果。 不论这种结果在理论上实现几率多大, 或者在推断上变现可能性如何。 只要有一线可能,就会不由自主的进行“几率放大”。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 也就是不论事实真相如何, 我们总是习惯于按照自己的偏好、 有选择性地来解释与自己观点相左的证据。 就像是以前老人总说“卡鱼刺要喝醋、咽馒头“; 甚至老年人便秘居然用瓶子捅; 听起来不可思议, 但看似有“把握”的事情, 你是远远无法“自拔”。 正常前列腺大小:年轻人平均上下径3cm 、前后径2.3cm和横径3.1cm;老年人平均上下径5cm、前后径4.3crn和横径4.8cm 上图CT:呈卵圆形均匀软组织密度影,两侧为提肛肌,后方以直肠膀胱筋膜与直肠相隔。 下图MR:T2W能分辨前列腺各带区,后外侧两侧对称的新月形高信号区为边缘区,中央区为尿道周围区与边缘区之间的中等信号区。 03:26 影像科最常遇到的就是西瓜里不应该有的东西 04:39 误吞鱼刺后喝醋、吞馒头为什么有害无益? *来自广州日报大洋网 CT图像:鱼刺穿破食管壁和胸主动脉内侧壁 08:40 误吞枣核比鱼刺常见,全消化道都有可能扎到。 12:17 如何有效劝家里老人去就医? 13:47 疾病的认知过程:愤怒、否认、接受 15:52 异食癖为了缓解压力吃了不该吃的东西 17:20 体内危险的异物经常会见到哪些? 17:58 老年人面对便秘时候的慌不择路的案例。 21:05 类似这种就医时候统一口径。 21:38 乱用仿生用品所导致的不幸中的万幸的案例。 24:18 患者自述不能全信,循证医学还是要找到客观证据的。 24:48 为什么异物总是全进入?不是因为特别傻,也不是因为不小心? 25:49 选择成人仿生用品需要有国家健字号认证的。 26:17 前列腺患者自我“通路”是慌不择路的案例。 28:09 为了寻求刺激或为某些利益而导致的极高风险或丧命。 30:44 千万不要随意去采耳。 31:22 非病理性原因没必要总掏耳朵。 31:47 真菌性外耳道炎,类似脚气。 *本期所用影像均为医学教学教材及已报道过的新闻,不涉及患者隐私。 *封面图来自网易新闻客户端。 *下图来自网易新闻 CT检查所见,腹部肠管内见较多内容物,充盈欠佳,乙状结肠-直肠上段肠腔内可见一条长条状等密度影,范围约30.8mm*32.5mm*201.1mm,边界清晰。管腔内未见明显梗阻,临近肠管未见明显扩张,肠壁管壁未见明显增厚。
本期朋友:银老师、大雁 所在行业:医疗 工作岗位:医学影像科(放射科) 所在地点:国内 早在2017年2月的时候我们录过一档播客节目《鎏芒医务室》, 内容本着用科学的态度和幽默的方式为普通人进行医疗科普。 但是由于受限于当时的精力并没有把“医务室”延续下去。 这一次,在《我这行说来话长》入住平台100天的时候, 刚好是集数过了半百之际, 我们又凑到了一起,对内容进行了优化。 依然以科学、普世的初衷, 依然是幽默不羁的风格, 用干货+临床案例(脱敏)相结合的手法, 跟听友们聊聊医院里的事儿。 本轮一共5段,本集聊:医学影像 ——“我们虽然拍不出灵魂,但能照出真假孝子” *本期所用影像均为医学教学教材,不涉及患者隐私。 👆脊柱常用扫描序列 03:15 X光、CT、加强CT、MRI、PET都有什么区别? 07:55 做完PET之后回家可以抱小孩儿么? 09:12 体检之后拍胸片为什么要抱紧前面的板子? 09:47 AI会不会取代人工操作的影像科工作? 12:15 PS:避免被特斯拉追尾的最有效的防范方法。 15:37 拍X光的时候,人体的两个侧面都要照么? 17:14 核磁共振有辐射是谣言还是真相? 19:26 拍核磁的时候假牙和支架会不会对图像产生影响? 20:32 核磁机器吸入了轮椅,靠什么才能卸下来? 20:59 一般情况核磁机器为什么就不能断电? 26:40 香蕉里的钾-40 真的有辐射么? 27:28 放射科工作是“辐射高危”工作么? 30:03 造影剂为什么不给做过敏试验了呢? 33:25 影像报告电脑出的,放射科医生就是拍片的?(含流程) 36:07 患者不要直接问放射科医生“你给我看看有事儿没事儿” 37:46 什么情况下才会使用“床旁机”,比影像科效果有差别么? 41:50 放射科医生在学医的道路上和其他科室医生有什么区别? 42:39 PS:热搜里的30岁高考报考医学院到底是为了洗白还是真的为了去乡村行医?
本期朋友:顺子 所在行业:物流运输 工作岗位:半挂卡车司机 所在地点:国内 大卡车作为在公路上的庞然大物 我作为C1驾照的小车驾驶员, 每次遇到大卡车都躲得远远的。 从体积上大卡车对于我来说是实力碾压, 从安全性上来看,它的一个轮胎对我们来说都是致命伤害。 这一次我们请顺子来作为大卡车司机, 给我们从擎天柱视角来给我们现身说法, 在路上应该注意哪些致命的问题…… 01:20 顺子的一次因疲劳驾驶而导致的事故。 05:22 并没有因为这一次的交通事故而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06:21 作为大卡车司机给小汽车的一些道路交通安全提示,哪里是盲区? 08:37 虽然无冤无仇,但还是赶紧躲开大车吧。 09:19 遇到堵车情况,小车除了倔强再无其他优势。 11:50 绕车检查太重要了,那次险些压倒自己孩子。
本期朋友:顺子 所在行业:物流运输 工作岗位:半挂卡车司机 所在地点:国内 > 80后的顺子是三个孩子的妈妈, 为了能帮老公分担工作, 自己在2017年增驾驾照, 也为成了大卡车司机。 从“替补队员”到与丈夫双主力, 跑一趟单程就要1300多公里。 这就是我们在电商平台上看到的物流信息的变更, “预计明天送达” 都是靠着像是顺子夫妇这样的物流工作人员日夜兼程。 夫妻二人每天在狭小的驾驶室里朝夕相处, 琐碎,且浪漫。 ## 01:37 顺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开卡车的? 03:50 现在的半挂车是第四辆车,仪表盘有好几百万公里了。 06:11 从A到B地如果核酸结果过期了怎么办? 07:46 开着大卡车怎么进入市区医院做核酸呢? 08:20 因为核酸过期耽误送货会扣钱么? 09:56 跑过的最远的线路是从哪里到哪里? 11:00 真的是走南闯北,但并不是看各种风景。 11:50 顺子周边开卡车的女司机多么? 14:13 半挂车的倒车和小车的倒车是相反的。 15:03 箱体卡车比以前的高栏卡车并不会赚的更多? 18:00 现在的卡车司机主力群体是多大的年龄段 19:32 快递物流运输从装货地到卸货地等待下一单可能要3-4天。 21:06 和丈夫一起给高栏车盖篷布是很吃力的活儿。 22:17 在外面跑一个月的车,只睡了两次宾馆,其他时间都吃住在车头里。 23:27 有时候自己心态会发生变化,会和丈夫吵架,但是觉得他也很不容易。 26:41 三个孩子都是自己带大的,只是从去年开半挂车开始很少回家。 27:57 和丈夫每天在一起烦躁了会吵架,但也心疼他,也见不到孩子。 28:48 夫妻二人一起上路开车运货的情况多么?
本期朋友:格格 ## 所在行业:民航 工作岗位:空中乘务员 ## 所在地点:国内 > “月入两千吧,每天笑哈哈” 这是格格作为乘务员在近两年的自嘲似的说法。 航班量的减少,小时费自然就赚的少。 对于岗位的晋升机会也随着变少。 很多年轻人忍受不了这种状况, 会有转行跳槽的想法, 尊重每个人的选择的同时, 也向正在坚守岗位的你们给予敬意。 从旅客的角度,这只是一种交通工具, 航空公司提供的一种交通服务。 而从乘务员角度来说, 安全,永远大于服务。 在飞机上,为了我们的安全,这些事情真的不建议你做…… 00:53 “叫空姐、服务员我都能理解,唯独叫我这个我不理解” 04:02 空乘在登机口会给哪一类旅客看登机牌? 10:31 落座后的第一件事应该先看安全须知。 12:15 不理解为什么有的旅客非要在颠簸时候上洗手间。 12:54 为什么刚接地滑行中千万不要起身拿行李? 13:55 为什么飞机停稳以后等了半天才开门? 16:14 为什么坐在紧急出口的旅客一定要把包放上去? 17:25 为什么起飞下降过程中要把耳机摘掉? 19:59 有一次对旅客的安全提示笑到不行的经历。 21:54 需要加长安全带的旅客的倔强。 23:23 怎么判断旅客手机是不是在飞行模式? 25:09 晋升到乘务长的话需要哪些条件和步骤? 26:34 对于乘务员(长)的外语等级要求。 27:38 这两年的晋升名额是不是缩减了很多? 30:05 空乘这一行并不是吃青春饭,但总有年轻人会提早转行。 35:33 入行空乘这一行都有哪些门槛和条件都有哪些? 38:22 跳槽到新的航司相当于从头再来。 本期封面图和内文图片均由格格提供。 格格个人小红书账号:是格格呀💨💨
本期朋友:格格 所在行业:民航 工作岗位:空中乘务员 所在地点:国内 01:58 格格是怎么入行民航成为空乘的? 03:58 对于《欢迎光临》剧中白百合饰演女主的空乘这一行还原度高么? 04:47 对于“投诉”是不是一定就要处理乘务员? 06:29 现在给空乘递名片的情况多么? 07:11 空乘会不会直接回怼旅客? 10:20 每一个号位负责不同职责,一个萝卜一个坑? 14:09 厨房的工作大多交给男生? 14:44 “过站”的时候为什么要站着吃饭? 17:18 疫情期间飞国际航班为什么要带两套机组么? 19:40 空乘是不是可以“月入两万”? 22:50 “烂”班次是没有人愿意和你换班的。 24:30 眼线的长度取决于司机师傅踩油门的速度。 26:22 和关系好的人一起飞同一个航班的可能性有多大? 27:51 遇到空中颠簸的“淡定”是见怪不怪,还是职业素养? 格格小红书社交账号:是格格呀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