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人行
讨论法律职场人的职业发展与真实生活

Album
主播:
Lily_Letitbe
出版方:
Lily_Letitbe
订阅数:
24616
集数:
69
最近更新:
3天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律人行是一档试图分享和讨论法律职场人的职业发展与真实生活的节目。 本节目将主要邀请律师、法务进行对谈,主要关注嘉宾的职业发展、职业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并发掘嘉宾的独特的职业见闻。希望可以让更多人看到法律人的真实生活、他们所面临的职业困境,给对这个行业好奇的朋友们更多的信息与不同的视角。 公众号:律人行 微信:Lily_letitbe(备注:听友群) 听众信箱:[email protected]
律人行的创作者...
Lily_Letitbe
律人行的音频...

EP68 DeepSeek之后,AI如何改变法律服务行业(下)

本期节目是我们在3月8号的线下活动“DeepSeek之后,AI如何改变法律服务行业”的一段续集(收听上期节目)。之前活动策划的时候,其实很早就邀请了案牍的创始人刘振汉,但很可惜时间不凑巧。 案牍智能合同审查产品目前已有近十万用户,因此在我看来刘总可能是最广泛了解法律人对AI的真实态度的人,那天线下活动聊完之后感觉还是很有必要请刘总来补充一些他的视角,也帮我们回答听友群中的听众朋友们提到的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所以活动后专门约了刘总来跟我们做一个补录。 本期节目中我们聊到了案牍视角下的法律人对AI的态度、广泛存在的法律人使用AI过程中的误解、AI发展对法律行业与法律人个体的影响,面对AI,每个法律人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能力。也聊到了很多人关心的个人在使用AI产品时的数据安全、尺度和边界问题,以及律所在跟随AI潮流中的不同反应。 这期节目录完后问刘总要了个律人行听众的听友福利,现在通过律人行购买案牍智能合同审查的朋友可以有100块的优惠福利,案牍原价699一年的智能合同审查产品现在只要599一年,购买时备注“律人行”再额外赠送一个月订阅时长。推荐给常法业务比较多或者经常需要给公司审查常规合同的朋友们,你可以在微信中扫描如下二维码进行购买: 下单时记得备注“律人行”,可以获得额外一个月的订阅时长。 欢迎有不同想法的朋友在评论区跟我们讨论、互动。也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微信 Lily_letitbe,备注:听友群)参与互动。 本期节目你能听到: 00:01:09 案牍观察下的法律人对AI的态度 00:03:44 法律AI解决的是所有人都不想解决的问题 00:04:44 如果AI变成法律服务的重要部分,会不会有一天,客户就不再需要律师作为中间人了? 00:07:46 没那么多人担心自己被替代的问题,也有人已经在探索新模式了 00:11:33 AI的发展,一定会加剧行业的垄断 00:15:09 面对AI,我们该如何自处? 00:16:19 越前沿、小众、精专的领域,越难被替代 00:19:21 律师行业百分之四五十的净利,这在其他行业看来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00:22:29 一个法律AI创业者眼中,AI时代下什么能力会变得越加重要? 00:26:22 大部分团队/律所做的知识管理,都只是文件的收集,不存在“管理” 00:31:27 面对AI,律所应该如何自处?——先把账算明白了再说 00:34:10 使用AI产品如何确保数据安全? 00:37:32 个体律师使用AI产品的尺度和边界在哪里? 00:40:53 AI技术进展这么快,想学AI的人,又该怎么办? 00:43:51 律师界对AI最大的误解在哪里? 00:44:59 在法律领域中,AI做得最好的和最差的任务分别是什么? 00:46:26 什么样的数据千万不能给AI? 00:47:10 在使用AI方面,大家最常见的误解是什么? 背景音乐: Happy Day — Sergio Prosvirini Dreams — Benjamin Tissot 剪辑:Libing

51分钟
99+
3天前

EP67 DeepSeek之后,AI如何改变法律服务行业(上)

AI影响法律行业这个议题已经热闹两年了,相信每个法律人都在公众号/朋友圈中不停看到有人在传播“律师马上要被AI替代了”,头茬韭菜也被割过了。随着DeepSeek的爆火,大众对AI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也终于感到是时候来深入探讨AI如何影响法律服务行业。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红圈所合伙人、一线法律AI应用使用者以及企业视角的一线法律科技从业者来一起探讨这个议题,三位嘉宾给我们分享了他们使用AI的感受和经验,我们也深入探讨了“AI替代说”,AI时代对我们法律人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我们如何重构自己的竞争力,让自己“不下牌桌”。此外,我们也聊了聊更宏观层面的,AI的发展将如何影响律所以及法律服务行业,希望能给到大家更广阔的视角。 本期节目有法律圈OG与年轻人的对垒,也有传统法律服务提供者与挑战者的对话,充满了观点的激烈碰撞,我很喜欢,希望你也是(本期节目是我们的线下活动同步录制,现场出了一点录音事故,部分内容音质有点问题,请各位多多包涵啦ORZ)。 特别致谢申浩律师事务所为本次播客录制的线下活动提供场地支持,申浩北京全球法律服务中心位于西黄城根北街乙8号,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四合院式建筑。非常好的活动场地,工作人员也非常靠谱,其他有组织法律相关活动需求的法律人朋友们也可以联系他们。 本期嘉宾: 薛律师:从业20+年的红圈所合伙人,也是冲在一线的AI产品探索者(薛律师利用AI辅助制作的播客:咖啡间谈话)。 李融:幂律智能 首席创新官,期刊《法律与人工智能》主编之一。幂律智能是AI驱动的智能法律服务产品提供商,传统法律服务行业的挑战者。 陶力文:法参律师事务所中台知识中心负责人、正一净明派道士。是律师也是法师,也被评价为“对AI探索能力超过99%律师”并且一直勤于分享的一线法律人(公众号:闻说咸语)。 声明:本期节目中嘉宾发言不代表其所在机构观点,欢迎有不同想法的朋友在评论区跟我们讨论、互动,也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微信 Lily_letitbe,备注:听友群)参与互动。 本期节目你能听到: 一线法律人AI使用经验 00:04:16 一线大佬们推荐的AI产品(查看文字稿) 00:11:13 薛律师:AI离替代律师工作还比较远,但想象空间特别大 00:14:09 力文:我对于AI的感受就是有了一个靠谱的小伙伴,可以救我狗命的那种 00:17:49 为什么很多法律人觉得把AI用起来很难? 00:18:26 “别指望一个AI把你的问题都解决了” 00:21:37 法律人用AI现状(Side A):00后和合伙人们冲在前线,中高年级律师佛系躺平 00:26:40 法律人用AI现状(Side B):干着急的实习生,观望的中年级,冲在一线的低/高年级,以及发号施令的合伙人们 聊聊已经喊了两年的“律师马上要被AI替代了” 00:32:09 力文:我已经对“AI替代说”不爽很久了 00:33:08 AI改变法律服务实例---需要担心的可能是那些红圈所 00:35:58 红圈所合伙人眼里,AI如何改变法律服务市场 00:36:17 客户付费意愿变了,用了AI = 更低价格 00:38:05 客户说“这事可以用AI干了,那我为啥要付这个钱呢?” 00:39:45 “AI对低年级律师、新入行者非常不友好” 00:40:37 有私域数据、合理运用AI工具的律所会有极大的竞争力 AI时代下,人的不可替代性到底在哪? 00:42:58 不想被AI替代的我们,应该如何重构自己的能力? 00:46:12 如果想象一个完全AI化的政法系统——科技一定是进步的吗? 00:50:57 再次碰撞:中高年级律师可能比低年级律师更危险 00:53:32 “AI越强大的时候,我们人就越需要去学习怎么来更好地做个人” 00:54:42 “信任”——法律人永恒的立身之本 01:01:53 AI时代下,合伙人可以在功劳簿上躺一二十年的状况,可能不存在了 01:04:51 故事的另一面:看看AI应用最一线的科技人怎么看AI替代说 01:06:41 改变永远是从需求端开始的:我如何更快地让客户知道我、信任我 01:09:38 AI时代,人最重要的能力是投射、编排和创造 AI时代下,法律人如何自处? 01:13:36 低/中/高年级律师、合伙人们,具体应该怎么做? 01:17:23 “我觉得律师行业法律服务降价不是一个坏事” 01:21:53 “面对AI浪潮,真正该焦虑的是合伙人们” 01:23:13 新入行法律人,要培养产品思维+商业思维 聊聊AI对法律行业的影响 01:26:16 聊聊AI对法律服务行业本身的宏观影响:更加个体化 or 更垄断? 01:26:57 “我天天想的是怎么把法律服务价格打得更低一点”——更低的价格可能意味着一个新的市场 01:29:55 “人能做的事,大概率AI也能做,人不能做的事儿,AI也能做”——一个法律科技人眼中AI带来的变化 01:32:43 红圈所合伙人:标准化法律服务产品走强,传统律所越来越难获得成功 01:36:41 万金油律师 or 精专律师? 01:46:13 综合性律所 or 专业精品所? 01:51:26 如何看待各家律所对于AI截然不同的态度? 01:55:12 “我对律所引入AI这件事非常悲观”——“创新一定不是内生的,一定是颠覆式” 02:00:38 听听传统法律服务的挑战者怎么看 02:01:23 私有化部署DeepSeek就说明律所很先进吗? 背景音乐: Happy Day — Sergio Prosvirini Dreams — Benjamin Tissot 剪辑:Libing

127分钟
3k+
3周前

EP66 对话青年教师吴老师:读博是对我的一个锤炼,但读书不是唯一路径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的是在成都一所高校带教法律专业的青年教师吴老师(小红书用户名:Vu较瘦),在见吴老师之前,推荐我找吴老师聊聊的朋友就说吴老师是“非典型青椒”,聊完本期之后发现确实如此,吴老师真是坦诚又敢说。 本期节目中我们聊到了大众对做高校教师的普遍误解,青年教师的压力和困境,走学术路线的重重困难。吴老师也跟我们分享了他读博和找教职的经历,分析了读博选校侧重点,还有读博进高校的几种不同职业选择。吴老师作为法学生的一线带教老师,我们也讨论了法学生考公大潮以及找工作的现状。用吴老师的话说,过去大家总认为多读书总归是件好事,但时间很宝贵,人生有很多选择,读书并不是唯一路径。希望这期节目能给想读博、做学术的你带来一些启发。 声明:本期节目中嘉宾发言不代表其所在机构观点,欢迎有不同想法的朋友在评论区跟我们讨论、互动。也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微信 Lily_letitbe,备注:听友群)参与互动。 本期节目你能听到: 00:01:05 做高校教师 = 稳定又轻松? 00:03:19 青年教师能赚多少钱? 00:05:35 编制、科研压力、安家费 00:07:47 做科研,好学校 = 好机会 00:09:35 想做青椒,学校怎么选? 00:13:29 薛定谔的编制和考核标准 00:15:53 “发刊真的太难了” 00:18:07 “别读博了” 00:20:22 吴老师的“茫然”读博录 00:23:46 读博门槛变低了,但申博更难了 00:27:06 青年教师工作内容大盘点 00:37:04 “没有老师真的给自己放两个月的寒暑假” 00:40:07 考核跟职称是什么关系? 00:42:00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副教授” 00:44:03 读博进高校的几种不同职业选择 00:46:40 “还是有很多热爱学术的人” 00:50:21 冷酷无情的“非升即走”,淘汰率90% 00:52:30 大家总觉得多读书是件好事 00:53:15 “读博是对我的一个锤炼” 00:57:37 读博选校tips 00:58:50 读博 = 帮导师做事? 01:02:33 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都想考公 01:04:25 考公回老家,过稳定又体面的生活 01:06:17 没有法学生想做法务 01:09:00 做法务的核心价值到底在哪里 01:13:06 “副教授”是一个分水岭 01:14:56 纯走学术路线,赚钱吗? 01:15:46 给想走学术路线的法学生的建议:劝退,别来 01:17:20 时间很宝贵,读书不是仅有的途径 背景音乐: Happy Day — Sergio Prosvirini Dreams — Benjamin Tissot 剪辑:Libing

82分钟
1k+
1个月前
律人行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