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是专门为目前即将要选专业的高考毕业生们制作的,我们邀请了8位不同学历、职业经历背景的嘉宾,有年轻的独立律师、高校教师、律所合伙人,也有从业二十年的行业大咖,作为前辈和过来人,来跟我们分享他们眼中的法学是一门什么样的专业。 我们聊到了为什么18岁那年他们会选择学法律,在从业之后又是如何看待法律这个专业的,聊到了学法律带给他们的核心价值和做这行可能面对的问题,也聊了聊,当裁员、内卷与 AI 浪潮同时袭来,他们如何看待法律人的未来,到底是不是真的“劝人学法,千刀万剐”?我们也请各位嘉宾分享了在他们看来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也讨论了名校还是名牌专业等具体问题,内容很多,建议你都听听看,一定会有所收获。 当然,不得不提醒的是,我们之所以请这么多位嘉宾来分享,也是想告诉大家,法学是不是一门好专业,学法律有没有一个好未来,没有标准答案,他可能既不像网上说的那么差,也不是综艺节目里展现的那么好,我们想告诉你的是,无论你是自愿还是非自愿地选了法学,不要害怕,生命自有出路。 如果你听完本期节目,对是否选择法学专业还有其他疑问,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尽力给出力所能及的回复。 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听完本期节目的感受,或者直接添加我的微信 Lily_letitbe跟我们交流,也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参与互动。 嘉宾名单: Oak:康桥资本董事总经理,从业二十年,复旦法本,纽约大学LLM,外资律所九年,投资法务十一年 吴坚:美国律所亚太区管理层,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纽约大学法学院,就跨境争端解决领域在中国内地/香港及纽约工作多年 Jackie:前上市公司总法律顾问、百亿基金合规风控总监,现于创业公司任管理层,从业近二十年 仇淼:万商天勤 顾问,复旦大学法学本硕,金融机构任职八年,律师四年 王静:华政青年教师,从业五年,法学博士 白敏华:独立律师,从业七年,法硕在读,211本科生物专业 草莓:金融国企业务岗两年,中国政法大学硕士 颜苏羁:独立律师,从业两年,法学本科 本期节目你能听到: 00:02:01 Oak:保持好奇心,保持乐观,去升级打怪 00:15:51 华政、复旦 or 交大? 00:18:49 校友到底有多重要? 00:27:15 吴坚:做法律可以让你见众生 00:32:36 做律师,I人E人皆可 00:59:10 Jackie:法学是个文理兼修的好专业,但就业环境太差了 01:15:53 仇淼:法学是一种逻辑思维 01:33:02 王静:法学老师眼中的法律和法学生 01:57:18 草莓:法学教给我认识社会的底层逻辑 02:10:31 白敏华:选错专业也没关系,人生要迎接变化 02:25:15 颜苏羁:法学是一门可塑性很强的专业 本期节目的视频版也会在B站陆续上线,欢迎收看:律人行B站账号 背景音乐: Happy Day — Sergio Prosvirini Dreams — Benjamin Tissot 剪辑:Libing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华商(上海)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吴波律师(吴律师也是华商总所层面的执行合伙人)。吴律师的职业生涯特别简单,08年毕业后一路在华商干了接近18年,17年当选深圳律协证券基金期货专业委员会主任,19年进入华商执委会,23年领命来上海开分所,他说“这是我赌得最大的一次”。 吴律师特别坦诚又真实,不端不装,录完这期节目我心想,我们可能很难再找到在这个位置还能这样跟我们讲话的嘉宾了。本期节目前半部分我们聊了聊吴律师是如何靠“卷”别人、折腾事儿,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这个位置的,后半部分,我们也借助吴律师作为大型律所管理层的视角,聊了很多年轻律师成长、同行合作/竞争、年轻律师参与律所管理、律师筛选律所、非诉律师独立等话题,相信不管你处于什么阶段,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最后,再帮吴律师打个硬广,华商律师事务所是一家从大湾区走出来的有32年历史的、全国规模前十的律所,华商上海分所目前已开业一年多,吸引了不少前红圈所/精品所的朋友们加入,目前也还在积极吸纳人才中,欢迎各位有兴趣独立或者在考虑换所的朋友们去找吴律师聊聊(或者只是被吴律师的风格吸引,想去找吴律师取取经、学习学习也可以),记得报我们“律人行”的名字哦。 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听完本期节目的感受,或者直接添加我的微信 Lily_letitbe跟我们交流,也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参与互动。 本期节目你能听到: 00:05:42吴律师的管理合伙人之路 00:08:18人是通过不断证明自己,别人才给你机会 00:08:59律师如何争取社会职务? 00:10:22很多事情的发展,运气占了很大成分 00:11:50吴律师在律协专业委员会的折腾实录:证明自己能折腾事儿,非常重要 00:16:44在所内做专业建设的“卷”和“碰壁” 00:20:52在律所,很难靠“装”得到大家认可 00:23:53未来,规模化大所会越来越占优势 00:26:54律所做AI,战斗式投入是没意义的 00:28:31客户、专业知识/文件,到底是律师的?还是律所的? 00:30:28同行,到底是竞争者还是合作者? 00:31:48“我干嘛要教会别人?” 00:33:09谁不是从年轻律师/小律师过来的? 00:37:33没经验,哪来的勇气做律所管理? 00:38:53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靠一点一点的交互磨出来的 00:41:44大部分律师都对参与律所管理有想法 00:43:50参与管理之后落得一屁股债,怎么办? 00:46:59参与律所管理对自己的业务发展到底有没有帮助? 00:49:19律所是个平台,你在这里做自己想做的事,印证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是很快乐的 00:51:25负责来上海开分所,是我赌得最大的一次 00:54:03一家“又老又新”的律所 00:55:22律师选律所,到底看新平台还是成熟律所? 00:58:38凭什么吸引到那么多红圈/精品所律师加入? 01:03:46红圈/精品所律师出来独立,通常会遇到那些问题? 01:06:19非诉律师独立真的很难吗?律所能给到什么支持? 01:12:11来自大湾区的全国规模前十的律所来到上海,想跟大家聊聊 联系我们: 听友群/合作:添加Lily_letitbe(备注“名字+单位+城市”才会通过哦) 微信公众号:律人行 看视频版:律人行B站主页 背景音乐: Happy Day — Sergio Prosvirini Dreams — Benjamin Tissot 剪辑:Libing
本期嘉宾是阿娇,阿娇之前上过我们节目来聊东南亚出海(EP34 在东南亚、欧洲做出海律师是什么体验),也作为嘉宾参加过我们聊出海的线下活动。这期节目我们来具体聊聊出海律师阿娇,也聊聊阿娇的另一个身份“柱子哥”(微博:一只狗腿子柱子哥)。 用阿娇的话说,柱子哥是“一个在互联网上真实完整记录自己从28岁到35岁人生的普通人,关注肿瘤末期患者的生命关怀、体察衰老和晚期老人身心照护、推崇安宁疗护理念,坚信「普通人得了癌症以后依旧可以拥有璀璨人生」。” 这期我们前半程聊了阿娇的职场之路,她是如何成为一个出海律师的。后半程我们聊了聊她在“柱子哥”这个身份标签下的自我。 最后,阿娇是一个热爱工作、勤奋认真且非常专业的出海律师,主攻印尼及东南亚地区,欢迎有需求的朋友找阿娇做事! 这期节目中有相当多的自我暴露,我们俩录完都感觉有点犹疑,不过最终还是选择不作太多删改。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听完本期节目的感受,或者直接添加我的微信 Lily_letitbe跟我们交流,也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参与互动。 本期节目你能听到: 出海律师阿娇 00:02:09毕业拿到头部律所 offer,但转身选择去投资机构 00:06:12法律背景,怎么做投资经理? 00:09:54人生重大变故,被迫离开一级市场 00:11:58生病后,我才意识到我还有一个天赋 00:12:56开始创业,我才意识到“我不适合做一号位” 00:15:42无数次的失败和反思后,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局限 00:22:33结束创业后,八小时面试,开启出海之路 00:26:26这不是一份主流定义下的“好工作”,但它给了我探索的自由和开阔的视野 00:30:21探索、体验 vs 成为专家,我们永远认为别人拥有的才是最好的 00:32:16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也许我们都需要从头开始的勇气 00:33:43律师是整个社会分工中对交付结果准确度要求最高的人群之一 00:36:16我30岁的时候就认清楚自己只能当赵云了 00:38:04一人独自出海印尼:我想体验一下非主流生活 00:42:37我对“危险”的度量衡已经跟你们不一样了 是阿娇也是柱子哥 00:45:48是阿娇也是柱子哥:从28岁开始的抗癌博主 00:48:16我和阿娇:无比后悔的初次见面 00:52:16 50次化疗也无法阻止的工作和生活 00:55:09如果把维持生存作为我的主线任务,那我已经提前死了 00:57:27迟到的“阿娇就是柱子哥”首发现场(都怪主播的拖延症!!! 00:58:44我后悔遗憾的事特别多 00:59:01我非常后悔没有好好学习 01:04:35我没法接受过没有结果、没有产出的生活 01:06:29我感觉别人的生活都在进步,只有我是那个在冰上试图站起来,但一直摔跤站不起来的人 01:08:06我很后悔自己是个恋爱脑 01:10:28谈恋爱就像是我花了几万块去奢侈品店里买包,最后收获的是sales的脸色 01:12:11我想体验一下无条件的爱 01:16:53我很遗憾对家人做得还不够好 01:19:04在“病人”这个身份之前,我首先是个人 01:22:39你本来就不像你想象的拥有那么多,往前看,干就是了 后续本期节目也会上视频版,欢迎关注我们的B站同名账号:律人行看视频播客 联系我们: 听友群/合作:添加Lily_letitbe(备注“名字+单位+城市”才会通过哦) 微信公众号:律人行 看视频版:律人行B站主页 背景音乐: Happy Day — Sergio Prosvirini Dreams — Benjamin Tissot 剪辑:Libing
本期节目是律人行联合美国纽约亚裔律师协会(AABANY)、在美华裔律师论坛(CALF)及CLECSS共同举办的线上沙龙实录。 “我要不要出去念个书?”“我是不是应该考虑回国?”这可能是最近几年来萦绕在许多中/美法律人心中的问题。 面对签证的不确定性、行业的“天花板”、中美政治关系的张力,越来越多在美法律人开始思考:“我到底是该留下,还是回去?” 而硬币的另一面,是近几年国内法律服务市场行情下滑、降薪裁员,外资所办公室也纷纷关闭,越来越多的法律人希望通过赴美留学,改换环境甚至是赛道。 在美国,意味着更被市场认可的专业价值、更为自由的生活氛围,但也意味着在身份、文化、晋升空间方面的重重压力。在中国,伴随的可能是更熟悉的文化语境、更稳定的生存环境,但同时可能也需要面对更为“内卷”的法律服务市场。 我们邀请了背景各异、视角各有不同的几位中美双边职业经历丰富的法律人,来跟我们一起聊聊“To be or not to be,留美还是回国”,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看法,希望可以给怀有同样疑问的朋友们一些参考。 虽然这次主要聊的是留在美国还是回到国内的话题,以及近期特朗普政府关于取消留学生签证等一系列事件让这次的主题仿佛有点不合时宜,但很多问题都是有共通性的,这一期推荐给所有想出国留学、正在海外留学以及在海外但在考虑要不要回国的朋友们。 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听完本期节目的感受,或者直接添加我的微信 Lily_letitbe跟我们交流,也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参与互动。 嘉宾名单: 周启光(Hardy):Cooley 纽约办公室税务律师,纽约亚裔律师协会亚洲执业委员会联合主席。周律师曾在Baker McKenzie上海办公室工作八年,亦曾任职于Ropes & Gray纽约办公室。周律师拥有纽约大学税法硕士学位,美国昆藤商学院MBA学位,荷兰莱顿大学国际税法硕士学位,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硕士学位,中山大学法学学士学位。 李雷: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纽约大学公司法硕士、伦敦大学金融法硕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李律师在纽约和北京顶级美国和中国律所执业多年,还曾任知名私募股权并购基金总法律顾问。 马建兰(Masha):Hughes Hubbard & Reed 纽约办公室律师,哈佛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律硕士、中央民族大学法学学士。马律师曾在方达北京办公室、某美国科技公司大中华区法务部工作3年多。 汪大同(Danny):Winston Strawn纽约办公室律师,悉尼大学法律本科/商学本科双学位、墨尔本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学硕士、斯坦福法学硕士。汪律师曾在Clifford Chance香港办公室工作3年,金杜香港办公室工作近3年,亦曾任职于Haynes Boone纽约办公室。 吴坚:高博金律师事务所亚太区域董事总经理,兼任美国律师协会(ABA)中国委员会联席主席及纽约亚裔律师协会(AABANY)亚洲执业委员会联席主席。吴律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纽约大学法学院,就跨境争端解决领域在中国内地/香港及纽约工作多年。 顾静玉(Portia):美国美迈斯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管理合伙人,被《国际金融法律评论1000强》(IFLR1000)评为资本市场和私募股权领域“杰出律师”(2017年)和“受高度敬重的律师”(2018-2023年),被《日报》(Daily Journal)评为“顶尖女律师”。顾律师拥有耶鲁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在纽约、硅谷、上海、香港均执业多年。 本期节目你能听到: 留美视角: 00:09:57 Masha分享为什么在环境很差的时点仍然选择留学美国 00:12:58 法律人当下对去美国留学的心态及毕业后在美找工作现状 00:19:11 Portia作为头部美所合伙人对中国留学生进美国BigLaw 的观察和看法 00:23:42 Danny 在美国找律所工作的经验分享 00:28:04 Hardy在美国找律所工作的经验分享 00:34:46 聊聊留美最困难的签证问题 00:39:06 Masha 对中国留学生找工作的建议 00:41:19 聊聊留在美国的职场天花板问题和“劝退”建议 00:42:15 “其实我一直想回香港” 00:46:27 “在中国真的会生活得更好” 中国视角: 00:48:32 吴坚律师分享国内关于国际争议解决领域的市场形势 00:50:23 李雷律师分享选择回到国内工作的心路历程 00:54:25 吴坚律师:面对国内“内卷”的环境,回国最重要的是要考虑自己如何差异化竞争 00:57:29 李雷律师对国内非诉法律服务/招聘市场的观察:差异化真的很重要 01:01:54 吴坚律师:找工作时你得让对方看到你的决心,而不是举棋不定 01:03:11 聊聊回国后国内社会关系的重建与业务拓展 01:06:51 美国经验对于不管是找工作还是拓展业务,仍然是重要的加分项 Portia 专题分享: 01:09:54:除非你有强烈的个人需求,否则我绝对相信你在中国会有更美好的发展和前途 听众互动: 01:21:39 在美国做税务律师需求和机会如何 01:24:49 留在美国做诉讼律师的可能性 01:29:39 在美诉讼律师回国的市场前景 01:30:42 如何看待港大、港中文的JD学位 01:31:51 在国内红圈做MA/PE/VC想转到美国做同类业务,技能可迁移性高吗?以及LLM毕业后找工作的时间安排及方法 01:37:28 先工作再读LLM更好,还是先读LLM?美国LLM是否是去香港工作的好跳板? 01:39:26 在国内没工作过的大龄在美JD,是否推荐回国? 01:41:18 如何选择自己的执业业务方向? 01:44:17 关于通过CPT找工作 01:46:59 美国律所的finance业务是做什么?如何进入这个业务领域? 01:48:58 如何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选择自己的执业领域? 01:50:49 吴坚律师招人时看重候选人的哪些能力? 01:52:10 不要再问选什么领域更好了,去测试你在这个市场中的位置在哪里 01:54:14 美国TOP20 JD没进BigLaw,是否回国更好?——关键是你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01:57:37 香港背景,去美国更建议JD还是LLM? 01:59:15 如何看待中国法律市场客户付费意愿和能力低的问题 02:02:41 在美小所做公司和交易业务一年半,跳槽的时间点和途径选择 02:06:20 LLM在读,想回国做争议解决,是否有必要再读JD或PHD,是否需要积累海外诉讼经验? 联系我们: 听友群/合作:添加Lily_letitbe(备注“名字+单位+城市”才会通过哦) 微信公众号:律人行 看视频版:律人行B站主页 背景音乐: Happy Day — Sergio Prosvirini Dreams — Benjamin Tissot 剪辑:Libing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李思安律师,李律师作为一位处理过众多涉赌类特别是涉及德扑刑事案件的律师,来跟我们分享当德扑遇见法律的故事。 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听完本期节目的感受,或者直接添加我的微信 Lily_letitbe跟我们交流,也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参与互动。 本期节目你能听到: 00:01:43 参与者们 00:05:34 当德扑遇见法律 00:09:03 单纯玩德扑也不行? 00:11:45 为什么德扑在国内这么敏感? 00:15:29 娱乐和赌博的边界在哪里? 00:19:50 各地“风土人情”不同 00:22:48 一个真实案例:“我以为没什么事” 00:29:59 普通玩家什么情况下会有风险? 00:30:42 打得大的往往不是收入高的 00:32:39 为什么很多线上棋牌可以合法存在? 00:35:44 赌博最大的问题是摧毁一个人正常的价值观 00:39:40 德扑是个好游戏 00:49:15 最后聊聊国内常见的德扑赛事及其风险 背景音乐: Happy Day — Sergio Prosvirini Dreams — Benjamin Tissot 剪辑:Libing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两位在去年从乙方转到企业内做法务的嘉宾景煊和英俊,来跟我们分享他们在这快一年的时间里,从乙方转为甲方法务的经历和感受。 在转法务之前,景煊是在国内一家头部券商做了三年多IPO业务,再之前是在红圈所做了三年多投融资/资本市场业务;英俊是在红圈所/本地所做了三年的资本市场/投融资/基金业务。两位转法务的经历有着相同的“从第一天就想辞职”的开始,但又截然不同的后续发展,景煊说“英俊的工作就是我梦寐以求的那种”。 本期节目我们从两位转法务找工作的经历聊起,聊到了两位在初转法务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做法务的这一年里对这份职业的观察,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收获和教训,我们也夹杂了各自对目前法律服务及招聘市场的观察。 这期节目前半段很苦,后半段微甜,整体很符合我在线下跟各位律师转法务的朋友们沟通下来的体感,相信会有很多朋友能从这期节目中得到共鸣。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做法务的经历或感受,或者直接添加我的微信 Lily_letitbe跟我们交流,也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参与互动。 本期节目你能听到: 00:02:01 曾考虑转诉讼,为什么最终还是选择转法务? 00:09:04 英俊转法务一波三折的经历 00:12:54 “换赛道第一天就很崩溃,我想辞职” 00:16:28 被潜在机构撕 offer,“人要及时滑跪” 00:18:22 去央国企要看到底是做专业工作还是行政性工作 00:20:13 去做战投部法务的景煊:从每个月都想离职,到每两天都想离职 00:22:12 景煊的踩坑经验分享 00:28:05 “在青楼努力打工,是为了赎身,不是为了当头牌啊!” 00:31:36 广泛存在的“打黑工”状况 00:33:50 转到甲方后面临的沟通难题 00:39:43 景煊转法务前的美好期待 00:41:59 我们面对的现实:手停口停 00:43:14 法律招聘市场观察:现在出来的坑位,大都不是好坑 00:48:51 景煊:出海相关的法律需求非常旺盛 英俊:我想把鼓吹出海的人抓起来打五十顿! 00:53:45 做了法务才发现人与人的差别真的很大 00:55:54 现在岗位招聘越来越垂直和精细化,业务波动期怎么办? 01:01:44 一些市场复苏的观察 01:02:55 再回去做律师,也没那么简单 01:07:12 转到法务,我终于知道以前写的那些协议是怎么落地的了 01:13:13 “转到法务,我终于有了精神小作坊建设的时间” 01:14:26 很痛苦,但也还在坚持 01:19:32 常常自我怀疑:到底是我的问题,还是这份工作的问题? 01:22:46 欢迎大家给景煊介绍工作! 01:23:33 景煊的找工作避坑建议 01:25:08 英俊:找工作多做尽调,转法务选行业比职位更重要 联系我们: 听友群/合作:添加Lily_letitbe(备注“名字+单位+城市”才会通过哦) 微信公众号:律人行 看视频版:律人行B站主页 背景音乐: Happy Day — Sergio Prosvirini Dreams — Benjamin Tissot 剪辑:Libing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的嘉宾是涂涂(公众号《鼠鼠在逃》的作者),应该已经有很多朋友看过涂涂写的关于AI、DeepSeek 的科普文章。我大概从一年多以前就从公众号关注到涂涂了,她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典型的“非典型法律人”,于是在上次在北京办活动的时候临时约了涂涂来录节目。 涂涂的本硕都是在法大,但有意思的是,她在律所实习的时间是“一天”。本期节目我们从涂涂丰富多彩的实习经历聊起,聊到了她的各项实习/工作经历带给她的感想和不同的体验,也聊到了她是如何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做法律”,又是如何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涂涂正式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她对工作的理解让我非常惊讶,她说她的朋友们说“感觉你已经有十年工龄了”。最有意思的是,这期节目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从传说“狗都要看考公课”的学校里出来的,勇于探索、乐于体验、敢于主动的人,是如何拥抱世界的。 欢迎有不同想法的朋友在评论区跟我们讨论、互动。你可以添加微信 Lily_letitbe联系我们,也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参与互动。 本期节目你能听到: 00:01:47 “我很早就意识到我不太适合学法律” 00:10:09 做法律不止律师,还有.... 00:13:08 在大厂里做一个边缘项目是什么体验 00:19:33 吊诡的是,我们这个行业里总是实习生在做一些特别重要的事 00:23:21 “有什么AI工具能比得上200块/天还能加班的法学生?” 00:27:23 “我们学校的狗都会去看考公课” 00:30:07 家里人催你考公,可能只是担心你过得不好 00:31:41 “面了两次法务岗后,我开始意识到我得认命” 00:34:18 在法律科技公司做解决方案顾问是什么体验 00:39:38 “我发现每一个工作都有其专业性” 00:43:08 “我从来没有做过律师”:在律师团队实习了一天就跑路 00:45:49 不断探索,才能发现自己真正喜欢什么 00:47:48 主动的人拥有世界 00:51:06 “我发现人还是要顺着本心去干自己真正想干的事情” 00:52:44 “大家真的太能吃苦了” 00:53:16 绝大部分事都是没做才会后悔 00:54:12 大部分人仍受制于外部的、“客观”评价体系 00:55:32 “我们唯一能判断的就是你了解不了这个世界,但你应该能够了解你自己” 00:56:46 “我们简中人真是没什么兴趣爱好” 00:57:52 一个很能卷的人,发现“卷”是没有尽头的 01:00:45 “我去律所的朋友们都过得不太舒服” 01:02:14 工作不是一定要做“牛马”,你可以把他当做一个资源池 01:05:36 做法律科技到底有哪些好,哪些不好? 01:13:43 “学AI没那么难,请大家不要再去买九块九速通DeepSeek 的课了!!!” 背景音乐: Happy Day — Sergio Prosvirini Dreams — Benjamin Tissot 剪辑:Libing
本期节目是由我们的飞行主播Eva春节期间在新加坡录制,嘉宾是前红圈所资深合伙人李文敏,但录制时她已不再是律师身份。 本期节目我们聊了聊为什么已经是红圈所资深合伙人的她,选择“放弃”国内20年的律师职业生涯到新加坡重启,话题从为什么来新加坡开启,聊到了她的生活、新的事业、异国文化、国际教育,也聊到了关于人生的选择和放下,关于职业选择,关于前路和退路,当然更涉及到了在新加坡生活的中国人的状态、饮食和文化,堪称新加坡landing指南。 最令人感动的,还是她对于放下国内全部律师事业和资源的豁达,因为她觉得,律师生涯中好多有价值的东西,哪怕离开平台,也是跟随人一生的。希望本期节目能够让收听的你感受到一些正能量。总有一些经历构成了更好的我们,让我们在迷雾未散、烟波缥缈的大海上航行时,有勇气看到灯塔的亮光。 欢迎有不同想法的朋友在评论区跟我们讨论、互动。你可以添加微信 Lily_letitbe联系我们,也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参与互动。 本期节目你能听到: 00:00:54 为什么选择放弃国内20年职业生涯来到新加坡 00:03:49 别人看来是“放弃”,对我来说是“更多可能性” 00:09:40 为什么没有选择在新加坡继续律师生涯? 0014:44 在新加坡注册为外国律师的门槛和执业范围 00:17:46 新加坡注册外国律师收入现状 00:20:49 在新加坡做FA是做些什么? 00:26:38 新加坡职场生态“卷”吗? 00:32:47 在新加坡的生活成本与质量 00:38:08 新加坡的教育环境 00:47:20 新加坡教育的国际认可度 00:51:16 中国人在新加坡的文化冲击与身份认同 00:58:16 在新加坡随处可见中国文化 01:03:05 什么样的人适合“肉身出海”? 01:04:48 中产“肉身出海”的两大条件 01:07:33 不如先买张机票来看看吧 背景音乐: Happy Day — Sergio Prosvirini Dreams — Benjamin Tissot 剪辑:Libing
本期节目我们斗胆来聊聊近期最热门的京东外卖大战美团事件。商业的角度已经有大把的友台聊过,这里推荐《乱翻书》的最新一期(京东和美团的直球对决)。 可能有很多朋友知道,在美国,反垄断问题一直是悬在苹果、谷歌等头部科技企业头上的一把大刀。而在国内的反垄断执法历史上,也有两笔超级罚单,正好跟本期节目的主角都相关。 一笔是阿里在2021年因为“二选一”问题被市监总局罚款182亿(行政处罚决定书),一个重要的注脚是京东从2017年开始起诉阿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2023年底法院判决阿里赔偿京东10亿元。另一笔紧随阿里罚单之后的,是美团也在同年因“二选一”问题被罚款34.42亿(行政处罚决定书),并被要求退还独家合作保证金12.89亿,损失惨重。 而此次外卖大战中,引爆舆论的就是京东官方发文直指竞对平台玩“二选一”游戏、强迫骑手选边站(《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当然,到底有没有“二选一”,涉及到复杂的法律、市场、经济学认定以及事实的查证,当前谁也没法下结论,我们本期节目邀请了资深的反垄断律师王智宁律师,尝试从国内互联网领域几个比较知名的反垄断事件入手来聊聊京东爱、美团怕的“二选一”。 嘉宾发言不代表其所在机构观点,欢迎有不同想法的朋友在评论区跟我们讨论、互动。你可以添加微信 Lily_letitbe联系我们,也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参与互动。 本期节目你能听到: 00:02:19“二选一”到底指什么? 00:03:43 广为人知的两大“二选一”案件:美团案 & 阿里案 00:08:29 “外卖市场”跟“外卖配送市场”是两个不同的市场 00:10:54 真正的“二选一”可能很隐蔽 00:15:20 “补贴”可以是武器,也可能是毒药 00:18:57 聊聊“靠补贴迅速占领市场再提价”的互联网企业传统艺能 00:22:23 挑战者轻装上阵 vs 领头羊负重前行 00:26:18 便宜可能也有代价 00:29:27 监管机构有可能出来调停吗? 00:30:16 浅聊3Q大战 00:31:49 浅聊腾讯音乐 vs 网易云音乐:音乐平台有其独特性 00:34:12 通过舆论战来引起监管调查? 00:38:40 “举报”是反垄断执法线索的重要来源 00:39:01 大厂们都是反垄断老玩家了 00:41:47 “竞争一定比垄断好” 00:47:01 碰到“算法杀猪”,普通消费者也可以维权(虽然很难 延展阅读: 《到底有没有要求外卖骑手二选一?》 《别让饿了么死了》 《京东外卖日单量破1000万》 《背叛》 背景音乐: Happy Day — Sergio Prosvirini Dreams — Benjamin Tissot 剪辑:Libing
本期节目是我们在3月8号的线下活动“DeepSeek之后,AI如何改变法律服务行业”的一段续集(收听上期节目)。之前活动策划的时候,其实很早就邀请了案牍的创始人刘振汉,但很可惜时间不凑巧。 案牍智能合同审查产品目前已有近十万用户,因此在我看来刘总可能是最广泛了解法律人对AI的真实态度的人,那天线下活动聊完之后感觉还是很有必要请刘总来补充一些他的视角,也帮我们回答听友群中的听众朋友们提到的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所以活动后专门约了刘总来跟我们做一个补录。 本期节目中我们聊到了案牍视角下的法律人对AI的态度、广泛存在的法律人使用AI过程中的误解、AI发展对法律行业与法律人个体的影响,面对AI,每个法律人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能力。也聊到了很多人关心的个人在使用AI产品时的数据安全、尺度和边界问题,以及律所在跟随AI潮流中的不同反应。 这期节目录完后问刘总要了个律人行听众的听友福利,现在通过律人行购买案牍智能合同审查的朋友可以有100块的优惠福利,案牍原价699一年的智能合同审查产品现在只要599一年,购买时备注“律人行”再额外赠送一个月订阅时长。推荐给常法业务比较多或者经常需要给公司审查常规合同的朋友们,你可以在微信中扫描如下二维码进行购买: 下单时记得备注“律人行”,可以获得额外一个月的订阅时长。 欢迎有不同想法的朋友在评论区跟我们讨论、互动。也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微信 Lily_letitbe,备注:听友群)参与互动。 本期节目你能听到: 00:01:09 案牍观察下的法律人对AI的态度 00:03:44 法律AI解决的是所有人都不想解决的问题 00:04:44 如果AI变成法律服务的重要部分,会不会有一天,客户就不再需要律师作为中间人了? 00:07:46 没那么多人担心自己被替代的问题,也有人已经在探索新模式了 00:11:33 AI的发展,一定会加剧行业的垄断 00:15:09 面对AI,我们该如何自处? 00:16:19 越前沿、小众、精专的领域,越难被替代 00:19:21 律师行业百分之四五十的净利,这在其他行业看来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00:22:29 一个法律AI创业者眼中,AI时代下什么能力会变得越加重要? 00:26:22 大部分团队/律所做的知识管理,都只是文件的收集,不存在“管理” 00:31:27 面对AI,律所应该如何自处?——先把账算明白了再说 00:34:10 使用AI产品如何确保数据安全? 00:37:32 个体律师使用AI产品的尺度和边界在哪里? 00:40:53 AI技术进展这么快,想学AI的人,又该怎么办? 00:43:51 律师界对AI最大的误解在哪里? 00:44:59 在法律领域中,AI做得最好的和最差的任务分别是什么? 00:46:26 什么样的数据千万不能给AI? 00:47:10 在使用AI方面,大家最常见的误解是什么? 背景音乐: Happy Day — Sergio Prosvirini Dreams — Benjamin Tissot 剪辑:Libing
这期节目是由于周末的热议事件所临时起意录的一期单口,聊聊我眼中红圈/精品所在人才培养、律师个人成长方面的事实、现状和问题,以及热议的“精英主义”叙事,一家之言,挂一漏万,全是偏见。 更全面的讨论,欢迎收听我们第8期EP8 对话Stella:我为什么离开红圈所以及第29期节目EP29 律师还是一份好工作吗?,也欢迎有不同想法的朋友在评论区跟我们讨论、互动。 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微信 Lily_letitbe,备注:听友群)参与互动。 本期节目你能听到: 00:01:48 高压、高强度、注定剥削的红圈/精品所 00:08:28 对人的高期待 vs 缺位的培训体系 00:13:37 沉默的大多数和用脚投票 00:22:32 难以为继的扩张机制和崩塌的晋升空间 00:24:50 我们应该怎么办? 00:29:15 美所的精英主义在国内律所成立吗? 策划/制作:Lily
AI影响法律行业这个议题已经热闹两年了,相信每个法律人都在公众号/朋友圈中不停看到有人在传播“律师马上要被AI替代了”,头茬韭菜也被割过了。随着DeepSeek的爆火,大众对AI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也终于感到是时候来深入探讨AI如何影响法律服务行业。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红圈所合伙人、一线法律AI应用使用者以及企业视角的一线法律科技从业者来一起探讨这个议题,三位嘉宾给我们分享了他们使用AI的感受和经验,我们也深入探讨了“AI替代说”,AI时代对我们法律人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我们如何重构自己的竞争力,让自己“不下牌桌”。此外,我们也聊了聊更宏观层面的,AI的发展将如何影响律所以及法律服务行业,希望能给到大家更广阔的视角。 本期节目有法律圈OG与年轻人的对垒,也有传统法律服务提供者与挑战者的对话,充满了观点的激烈碰撞,我很喜欢,希望你也是(本期节目是我们的线下活动同步录制,现场出了一点录音事故,部分内容音质有点问题,请各位多多包涵啦ORZ)。 特别致谢申浩律师事务所为本次播客录制的线下活动提供场地支持,申浩北京全球法律服务中心位于西黄城根北街乙8号,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四合院式建筑。非常好的活动场地,工作人员也非常靠谱,其他有组织法律相关活动需求的法律人朋友们也可以联系他们。 本期嘉宾: 薛律师:从业20+年的红圈所合伙人,也是冲在一线的AI产品探索者(薛律师利用AI辅助制作的播客:咖啡间谈话)。 李融:幂律智能 首席创新官,期刊《法律与人工智能》主编之一。幂律智能是AI驱动的智能法律服务产品提供商,传统法律服务行业的挑战者。 陶力文:法参律师事务所中台知识中心负责人、正一净明派道士。是律师也是法师,也被评价为“对AI探索能力超过99%律师”并且一直勤于分享的一线法律人(公众号:闻说咸语)。 声明:本期节目中嘉宾发言不代表其所在机构观点,欢迎有不同想法的朋友在评论区跟我们讨论、互动,也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微信 Lily_letitbe,备注:听友群)参与互动。 本期节目你能听到: 一线法律人AI使用经验 00:04:16 一线大佬们推荐的AI产品(查看文字稿) 00:11:13 薛律师:AI离替代律师工作还比较远,但想象空间特别大 00:14:09 力文:我对于AI的感受就是有了一个靠谱的小伙伴,可以救我狗命的那种 00:17:49 为什么很多法律人觉得把AI用起来很难? 00:18:26 “别指望一个AI把你的问题都解决了” 00:21:37 法律人用AI现状(Side A):00后和合伙人们冲在前线,中高年级律师佛系躺平 00:26:40 法律人用AI现状(Side B):干着急的实习生,观望的中年级,冲在一线的低/高年级,以及发号施令的合伙人们 聊聊已经喊了两年的“律师马上要被AI替代了” 00:32:09 力文:我已经对“AI替代说”不爽很久了 00:33:08 AI改变法律服务实例---需要担心的可能是那些红圈所 00:35:58 红圈所合伙人眼里,AI如何改变法律服务市场 00:36:17 客户付费意愿变了,用了AI = 更低价格 00:38:05 客户说“这事可以用AI干了,那我为啥要付这个钱呢?” 00:39:45 “AI对低年级律师、新入行者非常不友好” 00:40:37 有私域数据、合理运用AI工具的律所会有极大的竞争力 AI时代下,人的不可替代性到底在哪? 00:42:58 不想被AI替代的我们,应该如何重构自己的能力? 00:46:12 如果想象一个完全AI化的政法系统——科技一定是进步的吗? 00:50:57 再次碰撞:中高年级律师可能比低年级律师更危险 00:53:32 “AI越强大的时候,我们人就越需要去学习怎么来更好地做个人” 00:54:42 “信任”——法律人永恒的立身之本 01:01:53 AI时代下,合伙人可以在功劳簿上躺一二十年的状况,可能不存在了 01:04:51 故事的另一面:看看AI应用最一线的科技人怎么看AI替代说 01:06:41 改变永远是从需求端开始的:我如何更快地让客户知道我、信任我 01:09:38 AI时代,人最重要的能力是投射、编排和创造 AI时代下,法律人如何自处? 01:13:36 低/中/高年级律师、合伙人们,具体应该怎么做? 01:17:23 “我觉得律师行业法律服务降价不是一个坏事” 01:21:53 “面对AI浪潮,真正该焦虑的是合伙人们” 01:23:13 新入行法律人,要培养产品思维+商业思维 聊聊AI对法律行业的影响 01:26:16 聊聊AI对法律服务行业本身的宏观影响:更加个体化 or 更垄断? 01:26:57 “我天天想的是怎么把法律服务价格打得更低一点”——更低的价格可能意味着一个新的市场 01:29:55 “人能做的事,大概率AI也能做,人不能做的事儿,AI也能做”——一个法律科技人眼中AI带来的变化 01:32:43 红圈所合伙人:标准化法律服务产品走强,传统律所越来越难获得成功 01:36:41 万金油律师 or 精专律师? 01:46:13 综合性律所 or 专业精品所? 01:51:26 如何看待各家律所对于AI截然不同的态度? 01:55:12 “我对律所引入AI这件事非常悲观”——“创新一定不是内生的,一定是颠覆式” 02:00:38 听听传统法律服务的挑战者怎么看 02:01:23 私有化部署DeepSeek就说明律所很先进吗? 背景音乐: Happy Day — Sergio Prosvirini Dreams — Benjamin Tissot 剪辑:Libing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