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调频】985毕业的我混成了废柴,so what?

盛夏来临,很多人的大学生活就要在“超长寒假”中稀里糊涂地结束了。在这个“史上最难毕业季”里,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一经创建就引来了大量关注。与它同期诞生的还有一个直击人心的概念:“小镇做题家”,指的是那些“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地青年学子”。 名校毕业却成了“废柴”,这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性困境了吗?这种现象或者说心态,又是怎么造成的?除了抱团取暖,个人又该如何对抗这种“废柴感”? 我们请来编辑部的几位985、211毕业生现身说法,作为“小镇做题家”当事人,我们一起聊了聊那些让自己感到废柴的时刻,也真诚地分享出自己的经历和观点,希望给迷茫中的朋友们一点微光。 愿大家都能活出最想要的自己。 ----------------------------------- 本期时间轴: 03:41 谁会觉得自己成为了废柴,成为的又是哪种废柴? 09:11 对985毕业后生活的期待不仅是阶级意义上的,也是法理和权利意义上的 10:28 “废柴”是对现状的不满和对自己的否定,以及对曾经选择的懊悔 13:11 “小镇做题家”阿豪的自白:做题成为一种自我的建构 15:05 “小镇做题家”难以接受的是“资源比你好,还好好利用了资源”的人 16:50 以演员ArmieHammer(艾米•汉莫,《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为例,谈privilege问题 18:33 小镇青年缺失的是“试错的权利” 19:30 在比较单一、封闭的环境中长大的有志青年很容易信奉丛林法则 23:12 同学启发小天重新建立了自己崩塌的价值体系,珍视自己的生命经验 26:15 没人告诉我们“毕业了就自由了”是不健康的教育观念 29:45小天自述:欣赏并爱慕上一个在世俗评判标准下“不合格”的男生 33:12 如今我们的情感、价值与认同,全都和消费紧密绑定在一起 35:53 阿廖的工作经历让她觉得,学历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的关系是可以很小的 38:23 对于工作和社会的不同认知,让小镇青年和父母常常处在冲突中 41:29 发展主义引发的焦虑是整个东亚文化圈共享的焦虑 47:16 和卵子结合的精子并不是游得最快的那个 49:12 所有权关系作为资本主义的基石造成了零和博弈的局面 50:10 要解决“废柴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和改变 55:46 不能放弃呐喊,不能放弃同理心 节目中提到的书、电影和剧集: 《必须保卫社会》[法]米歇尔·福柯 著 《不平等的童年 : 阶层,种族和家庭生活》[美]安妮特·拉鲁 著 《出身: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的自我复制》[美]劳伦·A·里韦拉 著 《文凭社会 : 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美]兰德尔·柯林斯 著 《社会学之思》[英]齐格蒙·鲍曼 著 《同学少年都不贱》张爱玲 著 《天空之城》(2018,韩国) 《天才枪手》(2017,泰国) 《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印度) 《起跑线》(2017,印度)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2018,中国台湾) 《不求上进的玉子》(2013,日本) 《往日情怀 / The Way WeWere》(1973,美国) 《小别离》(2016,中国大陆) 《小欢喜》(2019,中国大陆)

66分钟
2k+
4年前

【青年调频】负债6万的她需要反思人生吗?

Follow的元气小姐姐换了洋气的发色,营销号里去年主张高级感、今年号召女团风,有趣的自媒体文章最后总拉出神转折广告,朋友圈里搞代购的老朋友狂刷你“必须”懂的潮流……我们生活在一个负债的时代,一个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并且鼓励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时代。 如果说在一线城市买房背上了30年左右的房贷,还感觉些微的幸福和满足;那买电子产品、甚至于买一支口红、一盒粉饼,都可以通过分期买买买,一期账单压着一期账单,不知不觉滚成了一个让自己惊诧的数字。这在我们父辈年轻时是不可想象的。他们至今觉得欠债是一件非常可耻且恐怖的事情。但我们这一代人对待欠债的态度已经完全不同了,我们会觉得习以为常。但此时,当我们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重新审视这种让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现象,会觉得触手可及的各式贷款、几乎没有门槛的便利裸条,其实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陷阱,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就深陷消费主义的泥淖,并且不会有太强烈的道德负罪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就成为了为资本卖命的奴隶,然而我们还浑然不觉。 本期活字电波【青年调频】采访了一位曾经“大手大脚”长期背负信用卡卡债的女孩,一起听听她从负债6万走向理财爱好者的转变。

53分钟
99+
4年前

【悦读联盟】忙到死吃到吐买到痛,却还是空虚?

“我们究竟想要做什么?想要度过怎样的人生?在我们尚未思考出结论时,我们自身中机械性的部分就已经擅自启动,和全家人一起按照“幸福家庭”的剧本表演者过家家一样的生活——这是一群追求和他人一致外表、和他人同等稳定的'趋同等成瘾机器人'。隐藏在饱食泡沫时代背后的,就是这样一群时代囚徒颠沛流离的景象。 ” 泡沫经济年代的日本社会,宛如梦幻泡影一样变化无常,又像断梗浮萍一样飘忽不定,到处充斥着不安的色彩。 被眼前的欲望迷住双眼而深陷连环债务不能自拔的他们, 在IT革命的洗礼中被机器同化的他们, 在食欲和失衡的内心世界间痛苦挣扎的他们…… 每个人都在成功强迫症的驱动下随波逐流、筋疲力尽。我们究竟想要做什么?想要度过怎样的人生?漂泊于饱食时代的新穷困人群,将会走向何方? 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日本终于走出了战后在生存线上挣扎的饥荒时代,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减少人们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仅仅是从“贫困中的贫困”转变为“繁荣中的贫困”。在这个不再为温饱发愁的新时代依然陷入穷忙和债务缠身的极限状态的人们,被称为“饱食穷民”。他们既是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企业战士”,又是这个残酷竞争社会的牺牲品。 这本书记载了这样一群“饱食穷民”的故事,他们中有因自我迷失而参加心理咨询团体寻求慰籍的OL、难耐超负荷的工作节奏而人间蒸发的金融从业者、背负贫穷家庭期待而在东京打拼的保险销售者、为了不落人后的生活水准被贷款消费逼入窘境的夫妇……一边是超饱和、让人身心临近崩溃的工作状态,一边是同侪压力和鼓吹消费的宣传导向下的过度购买,表面的经济繁荣背后日本人的阴影,害怕竞争失败而跌入底层的恐慌和不安全感,埋藏在每个“饱食穷民”心中,也预告了即将到来的泡沫经济崩溃的危机。 本书是日本著名记者斋藤茂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描写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社会问题的经典之作。 听完本期节目之后记得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感受,#参与互动有惊喜#

39分钟
99+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