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人工智能又一里程碑式突破,GPT-3红了

主播|泓君 嘉宾|徐皞 后期|穆正东 从上周开始,一个新的语言模型GPT-3在硅谷迅速成为了Twitter的热搜关键词。 有人工智能公司的CEO们看到这个技术演示以后被吓到了,硅谷的风险投资人们也终于不再讨论政治了。 在我自己看完它的一些演示之后,感觉它未来去取代深度记者不是没有可能。甚至可以说,它可能会深远的影响未来5-10年,甚至更久。 有人将它称作是Alpha Go与发明比特币之后最大的技术进步,也不乏批评者认为,我们过分高估了这个技术。GPT-3到底是什么?我们也用它做了一些实验。 如果大家对音频中提到的小实验感兴趣,欢迎前往《硅谷101》微信公众号(svstyle)玩一玩,我们将在下次更新的时候公布结果。片尾也给听众发放了一个小福利,大家最想问GPT-3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论述想看GPT-3续写,欢迎给我们留言,我们会选择一两条最有趣的问题,交给机器回答。 本期节目由《硅谷101》与《硅谷早知道》联合播出。 【主播】 泓君,《硅谷101》主持人 【嘉宾】 徐皞,硅谷人工智能创投家 【本期讨论热点】 【05:40】GPT-3及它的突破是什么? 【11:39】互联网上没发生的事情,GPT-3并不能预测 【13:05】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Yes 【16:46】Open AI的历史及目标 【20:42】如何申请API接口,第一批使用者来自Y Combinaotr 【21:55】90%的程序员会被机器取代吗?GPT-3的回答 【27:06】为何说GPT-3有取代VC与记者的可能 【30:29】搜集数据截止到1月份,GPT-3不懂疫情 【31:20】“不是看它能做什么,而是它不能做什么” 【33:30】质疑:GPT-3是否是对GPT-2有很大的提升 【36:54】再训练一个GPT-3?完全可以 【40:31】防止机器作恶难,GPT-3发钓鱼邮件更简单 【45:36】人工智能越强大,偏见越严重 【46:52】摩尔定律减缓?当软件增长速度超过硬件速度 【53:12】人工智能最大的商业化是卖广告 【54:17】GPT-3今天的准确度还达不到商业化应用 【相关资料】 paper链接:https://arxiv.org/abs/2005.14165 github链接:https://github.com/openai/gpt-3 【节目互动】 国内: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 | 小宇宙 | 网易云音乐|蜻蜓 海外:苹果Podcast | Google Play | Spotify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 徐皞.

56分钟
3k+
4年前

22: 经济学家错了?疫情时代的硅谷房价

在过往美国经济衰退时,房地产市场通常会下跌。如今,美国房地产市场规模是35万亿美元,比美国股市的规模还大。受疫情影响,美国失业率前所未有的上升。抛开疫情,过去不少经济学家预测,美国房价会在2020年下跌。 然而,这次房价趋势却与以往任何一次经济衰退不一样,不仅没有下跌,反而还涨了。在《经济学人》的七月刊中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的房价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3%,还发表文章称“房子赢了”。 这在历史上并不常见。在经济衰退时期,比如美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 ,房价下跌了10%,而在07到09年的经济危机中,房价下跌了30%。同样是经济衰退,为何这次美国房价至今为止挺住了? 硅谷房价一直是美国房价最高的地区,裁员、疫情、移动办公,硅谷的房价在疫情中表现如何?到底是什么在左右硅谷房价?中国买房团依然是硅谷房价的主力军吗?欢迎大家收听这期的节目。 此外,感谢SALA Homes 对本期片头广告的赞助。大家有房产相关的问题,都可以联系Sunnie,她的电话和微信号是+1650-218-2178(微信号也可搜sunnieliq)。同时,SALA Homes 给《硅谷101》的听众发放了一份福利,价值1000美元的优惠券,用于买房抵扣。 【主播】 《硅谷101》主播,泓君 【嘉宾】 房地产公司SALA Homes 合伙人,Sunnie Li 【本期重点】 【04:46】疫情来了,硅谷房价的冰冻期 【06:42】加州房地产协会如何保护买方利益 【12:52】同样的房子,市场为何出现两极化 【16:06】“我从未见过一个市场与股市联动这么紧密” 【21:07】西雅图的硅谷“溢出效应” 【22:32】交通房不再受欢迎,独栋别墅与风景房大热 【25:30】移动办公影响硅谷房价?No,一次波特兰考察的收获 【29:10】中国购买力如何推高硅谷房价? 【33:40】为什么印度买家抢不过中国买家? 【37:28】中西方文化对买房理解的差异 【39:39】硅谷的高房价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44:45】技术改变房地产行业了吗? 【音频中提到的房地产公司】 Kattera 装配式建房公司,成立于2015年,已经拿到软银8.65亿美元的融资。他们的建筑方式是自己完成线上生产,把生产好的部分运到施工现场,传统方式需要盖一年的房子,用Katerra的方式,30天即可完成,并运用技术手段给项目做精细化管理。去年年底关闭凤凰城工厂,裁员200人 Zillow 房地产信息平台,成立之初的目的是为房地产经纪、抵押等服务商做广告引流,2011年上市,市值131亿美元 Redfin 成立于2004年,美国第一家在线房地产经纪公司,于2017年上市,市值36.7亿美元,疫情期间裁员7% Opendoor 2014年成立于旧金山的房地产中介服务平台,希望“绕过”房地产经纪人,主要是买入房源再卖,是一种重资产模式,受疫情影响裁员600人,占比40% 【延伸阅读】 《房子赢了》(The House Wins)——by 《经济学人》2020年7月刊 【节目互动】 国内: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 | 小宇宙 | 网易云音乐|蜻蜓 海外:苹果Podcast | Google Play | Spotify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 Sunnie Li.

52分钟
2k+
4年前

21: 从波士顿到硅谷,人工智能如何改变制药?

主播|泓君 嘉宾|王英骁 后期|Tracy 在过去几年,硅谷知名孵化器Y Combinator的入选企业中,生物医疗类公司在明显的增多。除了在医疗影像和AI诊断方向的应用,机器学习与医疗的另一大结合点是制药。 研发一款新药动辄耗费10-15年,上十亿美元的成本。随着生物医疗行业数据的颗粒度越来越细,机器学习也加速了新药的研发周期。硅谷有个形象的比喻,认为现在这些人工智能制药公司的生态,很像早期的无人驾驶行业。 这期,我们就来聊聊人工智能给制药领域带来了哪些新机会? 【本期嘉宾】 王英骁(Wally Wang) ,复星集团投资总监 【主要内容】 * 【04:42】AI医疗发展三阶段:数据、基因测序和细胞疗法 * 【08:20】制药步骤一:靶向标的的识别,感染逻辑的辨认 * 【10:46】制药步骤二:通过仪器设备对知识库中的分子进行筛选,探究对靶点是否形成作用 * 【13:42】人工智能型创业公司的机会在哪里? * 【16:48】 制药步骤三:筛选患者与生物标记测量 * 【18:45 】人工智能公司Insitro如何与制药公司Gilead合作 * 【23:00】为何投资生物医疗领域的VC比软件领域少很多 * 【24:30】 波士顿药厂在硅谷设立研发中心 * 【25:24】生物医疗领域的海外知名VC有哪些 【重要公司】 【05:59】燃石,为肿瘤精准医疗提供具有临床价值的二代测序,今年6月中在美国上市,市值25亿美元 【06:09】Illumina,美国基因测序领域巨头 【06:10】Grail,第三代基因测序,在ctDNA (circulating tumor DNA)研究上有新的发展突破 【07:52】Modera,mRNA疫苗研发公司,也是美国研发新冠疫苗进展最快的公司 【07: 54】BioNTech,德国生物制药公司,德国以mRNA方式研发新冠疫苗的领头公司 【11:52】 药明康德,中国新药研发与生产服务公司 【11:53】 Insilico Medical,关于药物发现、 生物标志物发展和衰老研究的人工智能公司 【13:15】Atomwise,人工智能公司,通过深度学习模型预测分子与靶点结合时的生物活性 【18:13 】Insitro,使用机器学习,革新药物开发和研发过程的生物技术公司 【18:38】Gilead Sciences,吉利德科学公司,美国加州独立制药公司,尤其关注在癌症、艾滋、乙肝、丙肝等方面的药物研发,最近因潜在抗新冠病毒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的研发和临床试验名声大噪 【22:38】 Benevolent AI,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药物研发的过程的英国公司 【25:32】 Arch Venture partners,关注医疗健康和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目前已投资超过过120家公司 【26:06】 Andreessen Horowitz,又称作A16Z,美国硅谷知名的早期投资机构,今年2月筹得第三支7.5亿美元生物医疗投资基金 【26:08】 Menlo Ventures,位于硅谷投资机构,投资消费与生命科学技术公司 【招聘】 寻找后期、运营以及设计,工作地点可以在任意你喜欢的地方,请在简历中附上代表作 招聘邮箱:[email protected] 【节目互动】 国内: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 | 小宇宙 | 网易云音乐|蜻蜓 海外:苹果Podcast | Google Play | Spotify Special Guest: 王英骁.

27分钟
2k+
4年前

19: Jack Dorsey与硅谷精神的回归:重新理解Twitter

”失败、背叛、不被理解,硅谷精神领袖一直都不是完美的存在。“这是我写在《硅谷101》文字介绍中的一段话,结合Twitter联合创始人Jack Dorsey的创业历程,这段话简直就是他的完美写照。 被投资机构逼迫交出CEO的位置,杠总统,无论是Jack Dorsey本人还是他一手创建的Twitter,今年内外压力交织。同时管理着Twitter与Square两家公司,自己却要去非洲研究加密货币。 他被认为是现今硅谷最像乔布斯的人:他节食、冥想、爱好广泛,但脾气暴躁,也经常被看成把公司管理的一团糟。但如今,他也在赢得更多人的喜欢。 Jack Dorsey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这个话题我们聊聊跟他相关的Twitter往事,以及为什么有人认为,他代表了硅谷精神的回归? 【主播】 泓君,《硅谷101》主播 【嘉宾】 林吓洪,菩提(Bodhi)创始人 李蓉慧,原《第一财经周刊》驻硅谷记者 【重点名词】 《Hatching Twitter》,《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Nick Bilton所著,讲述了Twitter从诞生到2015年之前,关于金钱、权力、友谊与背叛的故事。 Jack Dorsey,Twitter 联合创始人兼CEO,Square 创始人 Even Williams,分别创建Blogger.com,播客公司ODEO,后为Twitter联合创始人,现任Medium 创始人 Kevin Systom,Intragram创始人 Noah Glass,ODEO公司联合创始人,Twitter联合创始人 Biz Stone,Twitter联合创始人,离开Twitter后创建Jelly,后来被Pinterest收购 【片头曲】 《I want to be seated》,by Romanes 【招聘】 寻找后期、运营以及设计,工作地点可以在任意你喜欢的地方,请在简历中附上代表作 招聘邮箱:[email protected] 【节目互动】 国内: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 | 小宇宙 | 网易云音乐|蜻蜓 海外:苹果Podcast | Google Play | Spotify Special Guests: 李蓉慧 and 林吓洪.

44分钟
1k+
4年前

18: 后软银时代,谁在硅谷买买买?

这期,我们来聊聊软银的转点,以及在后软银时代,谁在硅谷进行大资本量的运作,这对科技公司的影响又是什么? 「本节目由《硅谷101》与《硅谷早知道》联合出品」 【主播】 泓君,《硅谷101》主播 丁教,《硅谷早知道》主播,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嘉宾】 邱谆,复星锐正资本联席执行总裁 【后期】 Luke 【重点公司及人物】 【04:44】VC,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 【05:04】PE,Private Equity,私募股权投资 【09:54】Benchmark (标杆资本),旧金山老牌风险投资机构 【12:42】银湖资本(Silver Lake),美国一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专注于杠杆与成长资本投资,管理着430亿美元的资产 【12:56】Expedia,美国在线旅游网站 【14:00】Elliot Management(埃利奥特管理公司),2015年,曾被评为全球排名第九的对冲基金,投资组合中曾有超过三分之一资产集中在不良证券上,也被称作“秃鹰基金” 【14:10】Jack Dorsey(杰克·多西),Twitter和Square联合创始人兼CEO,今年3月在埃利奥特入股时,投资者曾一度想换掉Twitter CEO 【16:00】Waymo,起源于谷歌X实验室自动驾驶项目,目前从谷歌母公司Alphabet分离出来成为一家单独的公司 【17:30】Egon Durban(埃贡·德班),银湖资本联席首席执行官,以投资戴尔与Skype闻名 【18:32】Paul Singer(保罗·辛格),埃利奥特管理公司创始人,专门从事不良资产投资,以擅长寻找被低估的资产闻名,被称为“华尔街最危险的投资人” 【20:26】Buyout fund(并购基金),投资手法是,通过收购目标企业股权,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重组改造,持有一定时期后再出售 【20:36】Vulture fund(秃鹫基金),秃鹫基金通常喜欢购买陷于困境的公司债券,等公司无法偿付的时候,就开始打官司索取巨额赔偿 【20:48】Hostile takeover(恶意收购),恶意收购指收购公司在未经目标公司董事会允许,不管对方是否同意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收购活动 【20:56】Greenmail(绿票讹诈),在欧美等国家,绿票讹诈是指投机者购买公司大量股票,企图加价出售给公司收购者,或者是以更高的价格把股票卖回给公司以避免这部分股份落入公司收购者之手 【27:05】Bill Gurley(比尔·格里),Benchmark元老级合伙人,被称为顶尖的技术派风险投资家 【28:20】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通常指风险投资的出资人 【30:10】Alexis Ohanian(亚历克西斯·奥哈尼安),元创资本(Initialized Capital)合伙人,也是Reddit联合创始人 【节目互动】 国内: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 | 小宇宙 | 网易云音乐|蜻蜓 海外:苹果Podcast | Google Play | Spotify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s: 丁教 and 邱谆.

34分钟
1k+
4年前

17: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从Space X看太空商业怎么玩

美国东部时间5月30日,Space X将两名宇航员道格·赫利(Doug Hurley)和鲍勃·本肯(Bob Behnken)送入轨道,这是自2011年航天飞机发射以来,美国本土首次实行载人航天任务。这也是第一次由商业机构,而不是国家机构将宇航员送入太空轨道。 这期,我们就来详细聊聊Space X载人飞船的亮点,美国民营火箭的竞争格局,以及支持他们的太空市场和商业生态。 【主播】 泓君,《硅谷101》主播 【嘉宾】 刘冰雁,硅谷工程师,火箭爱好者 【时间轴】 【02:52】这次载人飞船的三大亮点 【05:10 】火箭与飞船的区别 【07:47】 龙飞船是面向00后的交互设计 【08:55】 载人飞船的难点:太空很安全,发射很危险 【11:17 】返航才是最难的,早期苏联宇航员跳伞返航 【13:24】 发射前一天晚上爆炸,爆炸飞船是否影响龙飞船 【16:11 】比航天飞机还要平稳,这是Space X在技术上的冗余量 【19:50】 发射一次火箭有多贵 【21:57】 Space X下一个商业化亮点:Starlink 【24:22】 Starlink一旦成了,传统卫星网络公司将破产 【26:52 】从7000万美元到几百万?估算Space X未来载人成本 【29:15】 NASA在 2010年放开商业载人航天,催生了整个太空市场的繁荣 【32:52】 贝佐斯每年卖十亿亚马逊股票支持蓝色起源(Blue Origin) 【35:29 】贝佐斯的蓝色起源与马斯克的Space X的风格区别 【37:00 】《星球大战》与《银河系漫游指南》的太空启蒙 【39:57】 万亿级太空市场有哪些独特的商业机会 【44:20 】太空探索是全人类的事, 国际合作的航空救助 【47:00 】说垄断太早,Space X养活了一批供应商 【配乐】 《Space Oddity》弦乐版 【节目互动】 国内: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 | 小宇宙 | 网易云音乐|蜻蜓 海外:苹果Podcast | Google Play | Spotify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 刘冰雁.

48分钟
6k+
4年前

16: 同是共享出行,为什么Uber大裁员,滴滴却还没有?

在这次疫情中,美国失业率创新高,共享经济的独角兽们也是受影响最大,裁员成为他们的关键词:Uber经历了两轮裁员,涉及6700名员工,Airbnb裁员1900人,Lyft裁员900人。然而,共享出行的中国独角兽滴滴,在这次疫情中却没有裁员。 ·同样是共享出行,为什么Uber正在大裁员,滴滴却没有? ·Uber裁员并非只是现金流问题,而是对业务的一次新调整。共享单车、外卖、国际化、自动驾驶,Uber与滴滴如何寻找第二增长点? 这期通过对比这两家中美独角兽,我们将看到相似商业模式下,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物种与文化。 【主持】 泓君,《硅谷101》主播 【嘉宾】 张煜南,The Information驻香港记者 【重要节点】 【01:50】为什么Uber裁员,滴滴却没有? 【02:41】从轻变重,滴滴如何成长为一家与Uber完全不同的公司 【06:31】硅谷公司“程序式”思维运营,中国模式越来越重 【09:10】滴滴在海外的恢复情况取决于当地疫情的恢复 【11:03】裁员背后,哪些创新型部门风险大 【12:38】一定不可以被别人抢走的业务:共享单车 【18:51】国际化:滴滴与Uber的全球战场 【23:05】Uber集中火力收购Grubhub,遭反垄断狙击 【26:16】美国对科技公司的管控日趋严格 【30:16】Uber与滴滴自动驾驶的新变化 【34:07】滴滴估值下降两成?全力做增长 【节目互动】 国内: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 | 小宇宙 | 网易云音乐|蜻蜓 海外:苹果Podcast | Google Play | Spotify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 张煜南.

37分钟
2k+
4年前

14: 美国大学的生与死(现象篇)

5月12日,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校长宣布,秋季学期大部分课程仍然采取网络授课形式。加州州立大学共有23个校区,约50万学生,它也是全美最大的公立大学系统。继续在网络上上课,这也将加剧这次疫情对公立学校冲击。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曾预测:“美国4,000所大学中的50%将在10至15年内破产。” 随着疫情爆发之前,美国的1000所私立文理学院中有100所可能在未来五年内关闭,小型文理学院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同时,一些顶级私立大学也正在遭遇麻烦,斯坦福出现了1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哈佛、普林斯顿大学拥有450亿、260亿的大学基金,但是他们依然宣布了招聘冻结。比起小型文理学院与常春藤院校,公立大学受到的影响更大。 学生停课、招聘冻结、科研停滞,美国很多大学在生死边缘徘徊。美国大学现状如何,形成这种现状背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原因又是什么? 【主播】 泓君,《硅谷101》创始人 【嘉宾】 Crystal,加州某私立大学讲师 【片尾曲】 《Miss Misery》——Elliott Smith 【节目互动】 国内: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 | 小宇宙 | 网易云音乐 海外:苹果Podcast | Google Play | Spotify 公众号:硅谷101(svstyl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 Crystal.

34分钟
1k+
4年前

13: 直播在美国为什么还没火?中美网红生态大比拼

在中国直播经济火了以后,2020年掀起了一股视频内容创业热。在美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人还受困于疫情,在居家隔离,大家把更多时间放在网上,网红们也开始成为更多人关注的对象。美国网红市场到底是怎么回事?直播为什么还没有火起来?TikTok在美国市场的真实表现如何? 听完这期节目,大家会了解整个美国网红生态,以及中美网红对比全景图。 【主播】 泓君,《硅谷101》创始人 【嘉宾】 Heidi Yu,美国网红平台Social Book创始人 【关键节点】 【06:09】对比中国,美国有哪些网红平台? 【08:30】为什么直播在美国火不起来? 【17:19】中美网红本身的区别及审美差异 【23:45】网红变现的四种方式与中美差异 【31:20】美国网红对TikTok的两点担忧:隐私&平台规则 【40:14】同样是网红经纪公司,中美分成比例完全相反 【42:51】Youtube上的中国网红们正在迅速崛起 【节目中提到的海外网红平台】 Youtube 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也是全球最大的视频搜索与分享平台 Instagram Facebook公司旗下一款免费提供在线图片及视频分享的社群应用软件 Twitter 提供社交网络与微博客服务,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十个网站之一,中国与之对应的是新浪微博 Tumblr 美国轻博客社交网络平台,创办于2007年 Reddit 集合娱乐、社交与新闻网站,当前Reddit是美国第五大网站,流量仅次于Google、YouTube、Facebook以及Amazon,月活用户数达3.3亿 Twitch 游戏软件影音流平台,提供平台供游戏玩家进行游戏过程的实况,或供游戏赛事的转播;现在也直播创意、音乐、美食等非游戏内容。 Amazon Live 亚马逊直播平台,前身是一款将视频融于购物体验的平台,2019年改为亚马逊直播平台 【节目中提到的北美网红】 PewDiePie 北美最大的游戏主播,Youtube上粉丝过亿 「更正,节目中提到PewDiePie有6000万粉丝不是最新数据,现粉丝也已经增长过亿」 Ryan Kaji 一名八岁的小男孩,Youtube上2019年流量收入最高的网红,收入为一年2600万美元 Anastasia Radzinskaya 一名六岁的小女孩,俄裔美国Youtuber,去年Youtube流量年收入排名第三,为1800万美元 【片尾曲】 Pink Shoe Laces——Dodie Stevens 如果大家对节目中提到的中美网红平台工具感兴趣,这里是他们的中英文网站: 【海外】https://socialbook.io 【中国】https://socialbook.com.cn 【节目互动】 国内: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 | 小宇宙 | 网易云音乐 海外:苹果Podcast | Google Play | Spotify 公众号:硅谷101(svstyl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 Heidi Yu.

52分钟
12k+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