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进行自动驾驶道路的改建,有着足够大的市场,足够多的订单。中国自动驾驶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只是技术与融资,自动驾驶商业化最好的时代到来了。 本期我们的嘉宾来自于蘑菇车联的创始人朱磊,他正在与湖南衡阳一起打造全球最大规模的自动驾驶的城市,单个合同金额就达到5亿元,预计今年三四季度落地。他们还与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四川等城市展开合作。除此之外,百度曾与广州黄埔区合作4.6亿元的智慧交通项目,也在沧州拿下自动驾驶收费的运营资质。一场自动驾驶的城市争夺赛正在上演。 创世伙伴资本主管合伙人周炜则认为,看问题太过终极会错过很多投资机会。在自动驾驶过渡方案与终极方案中,谁可以成为伟大的无人车公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汽车行业的变革,或将成为本世纪最大的一次商业机遇。本期,我们就来聊聊大家关心的自动驾驶如何商业化的案例。 无人车特辑”栏目由《硅谷101》与钛媒体联合发布,文字版首发钛媒体App。我们将持续关注中国与美国的自动驾驶公司。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市场上最聪明的人和钱,到底在赌一个怎样的未来。 【主播】 泓君,《硅谷101》主持人 【嘉宾】 朱磊,蘑菇车联创始人兼CEO 周炜,创世伙伴资本主管合伙人 【你将听到】 【03:40】自动驾驶的未来必然实现,但商业化路径值得讨论 【07:30】先技术后产品,还是边做边学? 【11:15】5亿元的衡阳模版,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城市 【25:43】过渡方案有机会反超终极自动驾驶?战略决策很重要 【33:32】以城市管理视角看自动驾驶,将成为未来一年最热话题 【37:03】自动驾驶如何商业化:场景、过渡与终局 【39:56】无人车还有入场券吗?Timing is everything 【46:40】蘑菇车联现在与未来的商业模式 【50:58】车正在被重新定义:最缺互联网思维的汽车人才 【57:41】几代人最大的机会到来:技术创新正在替代商业模式创新 【BGM】 Jazz in Paris - Radio Night 【创作团队】 主理人|泓君 后期|穆正东 文字运营|王晶 原创插画|Zikki Logo设计|张彪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账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 海外用户:Apple Podcast|Spotify|TuneIn|GooglePodcast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s: 周炜 and 朱磊.
7月22日,Deepmind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称,AlphaFold已经预测出了35万种蛋白质结构,涵盖了98.5%的人类蛋白质组以及20种生物的蛋白质,并开源了它的数据库。前基因泰克CEO Arthur D. Levinson称这一成就为“划时代的进步”。 这期我们请到了一位生物学的大牛史寒朵来全面解析AlphaFold的真实价值在哪里?AlphaFold如果要用于疾病治疗与制药,还需要哪些进展?我们尝试尽可能通俗的解读AlphaFold的真实意义。 本节目由不止是代餐的【若饭】赞助播出,关注微信公众号【若饭】,回复【硅谷101】,新用户就可以获得8折优惠。 【主播】 泓君,《硅谷101》主持人 【嘉宾】 史寒朵,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博士后 【你将听到】 【03:56】为什么研究蛋白质结构难且重要 【06:35】如果AlphaFold早点开源,我的研究项目可以早一年做完 【11:10】 为什么我们需要用AI计算来解蛋白质结构 【15:20】从18年到今年,AlphaFold的两次升级更新了什么 【17:50】 AlphaFold加速科研进展,但离药物研发还有距离 【23:40】结构生物学家:AlphaFold偏偏没有解出我要的那个蛋白 【27:15】 硅基科学与碳基科学开始融合,跨学科沟通闹笑话 【35:35】AlphaFold还不能取代冷冻电镜,要同时研究小分子结构才更有价值 【38:20】南湾近两年出现上百家创业公司,生物领域现突破性创新 【42:30】吃屎能变瘦吗?肠道菌群应用广 【BGM】 Jazz in Paris - Radio Night 【创作团队】 主理人|泓君 后期|穆正东 文字运营|王晶 原创插画|Zikki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账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 海外用户:苹果|Spotify|TuneIn|GooglePodcast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 史寒朵.
最近,郑州及周边城市大雨,很多人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与家园,这次降水过程也创下了全球大中城市小时雨强的最大纪录,相当于一个小时灌入了100多个西湖的水量。美国加州正在又一次爆发了山火,烟雾遮天蔽日,加州野火蔓延已经成为常态。 极端气候正在成为一种常态,也是全人类面临的比新冠更严峻的挑战。《经济学人》杂志发文章说,未来极端的洪水和山火将会无处不在;如果气温升高3摄氏度,这世界再无安全的地方。 比尔·盖茨在他的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详细写道如果我们不作为,到2050年全球气温就将升高1.5到3摄氏度,全球极端天气会越来越明显,我们必须在2050年之前实现0排放。 这期,我们会花一点点时间简单回顾下盖茨的新书,不仅看他写了什么,也看看他做了什么。我们也邀请到一位特别的嘉宾,他会为我们揭开比尔·盖茨创建的突破能源的神秘面纱,以及实现0碳的过程中,创业机会在哪里? 【主播】 泓君,《硅谷101》主持人 【嘉宾】 徐熠兴,突破能源(Breakthrough Energy)研究总监 【你将听到】 【02:00】我如何进入到比尔·盖茨的突破能源 【09:02】盖茨的关键建议:不考虑政治因素,连接美国大电网 【11:27】从工程师到世界顶级能源专家,盖茨的学习曲线 【13:37】气候灾难将比新冠的危害高5倍甚至更多 【16:37】全球碳排放的五大挑战 【18:56】实现零碳经济核心词:绿色溢价 【24:27】农业行业的碳减排 【28:31】如何在背后支持盖茨的新书 【34:16】盖茨为何对清洁能源信用分数不满意 【35:42】所有问题都需要创新解决,而不是降低生活水平 【37:10】突破能源投资标准:1%碳减排+风险极高 【40:00】为何能源行业很难复现软件行业的成功 【41:52】“催化剂”项目:10亿美元投资清洁能源项目 【49:08】如何看储能与电池技术 (本期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BGM】 Jazz in Paris - Radio Night 【推荐阅读】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比尔·盖茨 《清洁飞机燃料应效仿微波炉 | 盖茨笔记》 【创作团队】 主理人|泓君 后期|穆正东 文字运营|王晶 原创插画|Zikki Logo设计|张彪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账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 海外用户:苹果|Spotify|TuneIn|GooglePodcast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 徐熠兴.
最近,美国的亿万富翁们都忙着去太空旅行。这期就来聊聊美国三大亿万富翁的太空布局,他们是理查德·布莱森的维珍银河,杰夫·贝佐斯的蓝色起源,和伊隆·马斯克的Space X。Nasa因为政府削减预算,人才流向了民营航天公司;如今Space X与蓝色起源的人才流失,美国正在迎来一次太空创业潮。 本节目由不止是代餐的【若饭】赞助播出,关注微信公众号【若饭】,回复【硅谷101】,新用户就可以获得8折优惠。 【主播】泓君,《硅谷101》主持人 【嘉宾】张璐,Fusion Fund管理合伙人,Space X投资人 【你将听到】 【02:10】广告时间 【04:03】正片开始 【06:07】维珍银河的飞行到底算不算太空 【07:35】维珍、蓝色起源和Space X,买谁的票好呢? 【11:33】太空旅行还在初期,并没有想象中安全 【13:43】做空最多的股票:维珍银河技术与市场均饱受质疑 【17:00】公关天才+天生的冒险家 【20:33】布莱森为何大量买股票套现 【24:13】蓝色起源载人飞行的亮点与核心业务 【27:30】贝佐斯容错度低,人才大规模流失? 【33:00】低调的蓝色起源与高调的马斯克 【37:50】 我为什么投资SpaceX 【39:40】 为什么星链比Space X更值得投资 【48:00】Nasa萧条与美国民营航天崛起的关键政策 【51:30】太空产业大爆发,行业有哪些新的机会? 【BGM】 Final Transmission Home - Amaranth Cove 【推荐阅读】 《下一站,火星》- by Christian Davenport,译/王文煌 《Losing My Virginity》《Finding My Virginity》——by Richard Branson 【往期节目】 29: 文明之光还是文明之锁?马斯克的星链公测了 17: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从Space X看太空商业怎么玩 【创作团队】 主理人|泓君 后期|穆正东 文字运营|王晶 原创插画|Zikki Logo设计|张彪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账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 海外用户:苹果|Spotify|TuneIn|GooglePodcast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 张璐.
特斯拉引发的视觉派与激光雷达之争:我们选择它,不是因为简单,而是因为难? “无人车特辑”栏目由《硅谷101》与钛媒体联合发布,如果大家想要看文字版,可以在钛媒体App上找到我们,也可以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硅谷101》中找到我们。 接下来我们会出一系列的关于自动驾驶的节目,来盘点美国巨头Waymo、Cruise、Amazon、Tesla、Uber这些公司的无人车策略,也会有更多中国的无人车创始团队加入到我们的访谈中。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市场上最聪明的人和钱,到底在赌一个怎样的未来。 【主播】 泓君,《硅谷101》主持人 【嘉宾】 齐蕾,前上汽资本硅谷投资总监 刘冰雁,Kargo软件主管 【你将听到】 【01:15】 特斯拉不是无人驾驶,而是L2.5的辅助驾驶 【03:29】 用户体验特斯拉:进步与恐慌 【10:03】 如何看待特斯拉去掉了毫米波雷达? 【14:50】 路径之争:视觉派与激光雷达之争是伪问题? 【24:04】 定义不明,自动驾驶的分级有待更新 【26:30】 特斯拉自动驾驶更安全吗? 【34:25】 推迟足够好的自动驾驶进入市场,在无形中杀掉更多的人? 【37:24】 无论是视觉还是激光雷达,实现全无人驾驶很遥远 【44:30】 特斯拉视觉识别上的进步:从2D到3D 【46:30】 人工智能的黑盒子 【50:23】 我们选择它,不是因为简单,而是因为难 【BGM】 Jazz in Paris - Radio Night 【创作团队】 主理人|泓君 后期|穆正东 文字运营|王晶 原创插画|Zikki Logo设计|张彪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账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 海外用户:苹果|Spotify|TuneIn|GooglePodcast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s: 刘冰雁 and 齐蕾.
“无人车特辑”栏目由《硅谷101》与钛媒体联合发布,如果大家想要看文字版,可以在钛媒体App上找到我们,也可以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硅谷101》中找到我们。 对于自动驾驶行业来说,Cruise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对手。 从2013年发展至今,Cruise在通用汽车的支持下,估值已经与Waymo不相上下。比起Waymo内部频频动荡,Cruise的创始人Kyle Vogt是一位成功的连续创业者与技术天才,前通用总裁Dan Ammann担任Cruise CEO以来也采取了一系列资本运作,加速了Cruise无人车规模化与落地。 Cruise今年已经在开始试量产100量Origin车,这款车没有方向盘、刹车和油门,并计划在2023年开启大规模量产和投放无人驾驶汽车Origin。 接下来我们会出一系列的关于自动驾驶的节目,来盘点美国巨头Waymo、Cruise、Amazon、Tesla、Uber这些公司的无人车策略,也会有更多中国的无人车创始团队加入到我们的访谈中。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市场上最聪明的人和钱,到底在赌一个怎样的未来。 By the way,7月10-11号播客节,我现在还在旧金山,但《硅谷101》的小伙伴会在北京郎园vintage 等你来偶遇,报名请关注《播客公社》公众号。 【主播】 泓君,《硅谷101》主持人 【嘉宾】 齐蕾,前上汽资本硅谷投资总监 【你将听到】 【02:32】 技术天才与机器人大师Kyle Vogt 【08:20】 销量困境、现金流流失,通用收购Cruise的背景 【11:30】 通用薪酬最高的CEO Mary Barra的三大革新 【13:16】 独立发展与收购,Kyle的决策 【15:11】 Cruise如何在通用内部保持独立运营 【17:33】 现总裁Dan Ammann与政府与通用总部周旋 【19:16】 Cruise+Waymo联盟的华盛顿游说 【21:30】 红海竞争,Cruise的差异化策略 【23:22】 自动驾驶先行者,如何联动政策与法律 【25:25】 出行波谷期,Cruise与沃尔玛的合作 【30:16】 同样是车厂联盟,为何Cruise能冲出来 【36:34】 基于无人驾驶的车辆设计 【39:57】 自动驾驶的法律困境 【BGM】 Jazz in Paris - Radio Night 【创作团队】 主理人|泓君 后期|穆正东 文字运营|王晶 原创插画|Zikki Logo设计|张彪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账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播客 海外用户:苹果|Spotify|TuneIn|GooglePodcast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 齐蕾.
【主播】泓君,《硅谷101》主持人 【嘉宾】郑迪,前沿科技领域投资人 【你将听到】 【03:47】 站台狗狗币与WallStreetBet运动的关系 【05:37】 为什么马斯克选中狗狗币 【07:02】 争论去中心化 【17:02】 狗狗币与马斯克的火星计划 【19:02】 马斯克与贝佐斯的星际竞争 【23:52】 马斯克与比特币大佬Barry Silbert的多空战争 【26:39】 灰度崛起及背后的利益链 【36:40】 处于监管灰色地带的马斯克与币 【42:49】 比特币这轮牛市结束? 【关键名词】 WallStreetBet 简称WSB,是美国论坛Reddit上一个有关股票的讨论版。在GameStop事件中,以散户的力量对抗空头,将GameStop股票拉高,让空头受重创而出名。 Barry Silbert Digital Currency Gruop创始人,该集团由五家加密货币公司组成,最大的收入来自于数字资产管理公司GrayScale,也就是音频中提到的灰度基金。根据福布斯2021年6月的最新排行榜,Barry Silbert如今身价16亿美元,是加密行业排名第八的大富豪。 灰度基金 英文GrayScale investment,管理着价值280亿美元的数字资产。灰度比特币信托(GBTC)让投资比特币的门槛变低,可以通过投资股票市场来投资比特币。 【BGM】 Eye of the newscaster - out to the world Jazz in Paris - Radio Night 【创作团队】 主理人|泓君 后期|穆正东 文字运营|王晶 原创插画|Zikki Logo设计|张彪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账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播客 海外用户:苹果|Spotify|TuneIn|GooglePodcast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 郑迪.
6月17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无人车公司Waymo宣布获得25亿美元的融资。在这轮投资之前,今年4月份,Waymo CEO John Krafcik宣布离职。从2020年12月到今年5月月,Waymo已经有5位高管离职。 Krafcik掌权期间,Waymo终于结束风雨飘摇的技术派离职潮,他把Waymo从一个概念车推向商业化。随着他这次离职,这已是12岁的Waymo第二次高层团队大换血。尽管如此,背靠大树谷歌,Waymo依然顺利成为今年单笔融资规模之最,与Cruise战事也更加激烈。这一期,将解析Waymo的高层变动与融资背后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会出一系列的关于自动驾驶的节目,来盘点美国巨头比如Waymo、Cruise、Amazon、Tesla、Uber这些公司的无人车策略,也会有更多中国的无人车创始团队加入到我们的访谈中。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市场上最聪明的人和钱,到底在赌一个怎样的未来。 【主播】 泓君,《硅谷101》主持人 【嘉宾】 齐蕾,前上汽资本硅谷投资总监 【你将听到】 【01:00】Waymo最近的融资与离职潮 【02:46】John Krafcik如何带领Waymo商业化 【05:26】“车厂好像有些怕我们” 【07:53】Waymo与车厂的合作瓶颈 【13:12】Waymo现任CEO+技术元老,曾在丰田研究自动驾驶 【15:30】为何Waymo频现团队动荡,依然获得大资本支持 【18:09】拉里·佩奇:去做不太可能实现的挑战 【26:04】Waymo业务方向的调整 【31:50】自动驾驶更安全,人类更聪明 【37:42】Waymo vs Cruise:更看好谁? 【45:35】无人车量产时代到来 【49:21】车厂、大学基金、家族基金,资本上游是这样的 【BGM】 Jazz in Paris - Radio Night 【创作团队】 主理人|泓君 后期|穆正东 文字运营|王晶 原创插画|Zikki Logo设计|张彪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账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 海外用户:苹果|Spotify|TuneIn|GooglePodcast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 齐蕾.
欢迎来到我们的自动驾驶风云榜特辑。无论是2020年还是2021年,一级市场最多的钱都流向了自动驾驶领域。Waymo在6月17日获得了25亿美元的融资,Cruise前阵子也获得了27.5亿美元的融资,这比一家公司上市,在公开市场上募资的资金量还要大。 接下来我们会出一系列的节目,来盘点美国巨头比如Waymo、Cruise、Tesla、Uber这些公司的无人车策略,也会有更多中国的无人车创始团队加入到我们的访谈中。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市场上最聪明的人和钱,到底在赌一个怎样的未来。 在本期音频中,我们聊过这些L4级别的自动驾驶公司:WeRide 文远知行、Pony.ai 小马智行、RoadStar、Waymo、Nuro、Drive.ai、AutoX、图森、PlusAI 智加科技 、滴滴、百度、元戎启行、轻舟智航(按出场时间顺序排列) 【主播】 泓君,《硅谷101》主持人 【嘉宾】 齐蕾,前上汽资本硅谷投资总监 【本期重点】 【02:00】无人驾驶特辑介绍 【06:20】文远CEO,来自技术派的转型 【08:20】五轮交流6个月接触,起源于硅谷的三家自动驾驶公司初印象 【09:43】要做第一的小马智行 【12:53】 激进派RoadStar 【17:16】 Waymo没有方向盘的车试乘体验 【20:30】四年试乘中,自动驾驶有哪些进步 【24:50】Nuro的最后一公里 【28:24】Drive.ai卖给苹果的故事 【31:04】 AutoX从摄像头到自动驾驶 【33:00】 中国无人驾驶风云榜总览 【34:40】与车企广泛合作的滴滴 【38:31】 百度迷之策略 【41:21】 车企的投资逻辑 【47:41 】无人车商业化了 【49:33】自动驾驶的估值模型 【54:03】 为什么自动驾驶今年这么火 【BGM】 Jazz in Paris - Radio Night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账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 海外用户:苹果|Spotify|TuneIn|GooglePodcast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 齐蕾.
VR长期被低估已经成为一种常态。Oculus Quest的出现,带来了VR的第二春。苹果高管曾在内部会议中提到,VR/AR会在十年内取代iPhone;长期从事VR领域研究的本期嘉宾杨俊睿也认为,5年内,VR会替代计算机屏幕。 但在VR的基础研究中,还有很多根本性的技术瓶颈没有被解决。比起早几代的VR头盔,VR已经解决了人在不移动游戏中的眩晕问题,这是《Beat Saber》这类爆款游戏诞生的前提;但在一个移动的游戏中,眩晕问题至今没有被解决。 VR要迎来iPhone式的大爆发,还需要设计一套更适合VR的交互方式。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杨俊睿,将从基础研究的角度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 【主播】 泓君,《硅谷101》主持人 【嘉宾】 杨俊睿 Jackie,斯坦福计算机系博士 【在这期音频中,你将听到】 【04:40】我戴着VR头盔写程序 【08:40】VR产生的眩晕感:已解决与未解决的 【13:05】脑洞大开:如何解决VR中的移动眩晕 【22:10】未来VR将取代计算机屏幕 【24:44】VR的触觉反馈:如何欺骗人的感官认知 【27:40】斯坦福大学VR实验室和相关研究 【29:33】教育方向的人机交互研究 【32:37】VR硬软件够用,核心瓶颈在交互 【42:02】为何在今年有一次新的爆发? 【46:12】目前的VR游戏:缺少开发者套件 【49:03】业界对VR人才和研究的需求 【关键名词】 【RecRoom】 RecRoom是于2016年6月1号上线Steam的一款VR社交游戏,最初上线时即以免费的社交系统吸引了大量的用户。 【Oculus】 Oculus是成立于2012年的一家美国VR公司,是虚拟现实头盔领域的先驱,2014年被Facebook30亿美元收购。Oculus Quest是由Oculus于2019年5月发布的VR设备,其更新型号型号Oculus Quest 2于2020年10月发布。 【Microsoft Hololens】 一款由微软开发和制造的虚拟现实智能眼镜,开发版于2016年3月30日发货。HoloLens是第一款在Windows 10计算机操作系统下运行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的头戴式显示器。截至2016年,HoloLens已发布了多种增强现实应用程序,为购买的开发者免费提供。 【HTC Vive】 一款由HTC与Valve联合开发的VR设备,于2015年3月在MWC2015上发布,由于有Valve的SteamVR提供的技术支持,因此在Steam平台上已经可以体验利用Vive功能的虚拟现实游戏。 【Beat Saber】 《节奏光剑》,捷克独立游戏开发商Beat Games于2018年所开发的一款音乐节奏虚拟游戏。玩家通过操纵杆在虚拟现实场景根据音乐节奏准确地砍击方块。 【Sandbox VR】 线下VR游戏体验室,玩家们戴着VR头盔在一个特定的房间中玩团队协作式的VR游戏,一次最多六个人。 【BGM】 Jazz in Paris - Radio Night 【往期音频】 S2E36 | Roblox启示录:人人都是游戏创作者 31|《赛博朋克2077》之重新定义VR:眩晕早已成为过去式 【创作团队】 总制片人|泓君 后期制作|穆正东 文字运营|王晶 原创插画|Zikki Logo设计|张彪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账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 海外用户:苹果|Spotify|TuneIn|GooglePodcast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 Jackie Yang.
5月24日,《细胞》杂志上刊发了一篇论文,大概是说人体内的一些特殊抗体有可能让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增强,一时间引发了大量关于新冠和新冠疫苗ADE效应的大讨论。 这期我们节目的前半段会讨论这篇论文到底说了什么,新冠疫苗到底有没有ADE效应,后半部分尝试回答一些关于大家打疫苗问询度比较高的问题。 【主播】 泓君,《硅谷101》主持人 【嘉宾】 周叶斌,遗传学博士,现在药企从事免疫学研究 (微博:@生物狗Y博,Clubhouse:@yebin_zhou) 【你将听到】 争议ADE效应 【01:58】什么是ADE效应? 【03:10】《细胞》杂志论文的新发现 【08:06】登革热病毒为何会产生ADE效应 【11:09】 疫苗如何消除登革热ADE效应? 【12:08】 数据证明,新冠疫苗没有ADE效应 【18:26】 《细胞》杂志引发争议的论文价值在哪里 【22:35 】印度新冠疫情的爆发,是否与ADE效应有关? 关于疫苗的常识 【25:40】我们现在接种的疫苗,对于印度突变株是否有效? 【29:18】新冠疫苗是否需要六个月重新接种一次? 【30:15】打完疫苗以后,我们是否还需要带口罩 【34:08】儿童的暴露风险是不是正在增加? 【39:40】 为什么说只需要两个月,就可以看到疫苗长远的副作用 【43:20】 60%-70%的疫苗接种率可以实现群体免疫? 【名词解释】 ADE 英文全称是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抗体依赖性增强。指病毒在感染细胞时,体内已有的相关抗体会增强病毒的感染能力。对应到新冠上,大概意思是,抗体会让人更容易感染,或者导致重症。 【相关阅读】 你被“教育”因为ADE不能打疫苗过吗?——周叶斌,公众号《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 https://mp.weixin.qq.com/s/S0wOfp3Vf9rbaMnq_EbtHQ 音频中提到的《Cell》论文: An infectivity-enhancing site on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targeted by antibodies-《Cell》,2021-05-24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1)00662-0 《Nature》关于ADE的论文: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nd SARS-CoV-2 vaccines and therapies-《Nature Microbiology》,2020-09-0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4-020-00789-5 【BGM】 Jazz in Paris - Radio Night 【创作团队】 总制片人|泓君 后期制作|穆正东 文字运营|王晶 原创插画|Zikki Logo设计|张彪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账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 海外用户:苹果|Spotify|TuneIn|GooglePodcast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 周叶斌.
天才学校Nueva,混龄教学的Khan Lab School,美国教育界奇迹Summit Preparatory Charter High School,硅谷明星学校AltSchool......这些不断涌现的创新性学校正在挑战传统教育观念,但同时,教育资源公平性、商业模式、在线教育、可持续性等问题也面临进一步的审视。 今天我们对话7EDU创始人刘君和指南针辅导总监刘畅,一起来聊聊:这些创新性学校与传统学校相比有何新颖之处,它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在当前环境下,我们该如何看待在线教育以及个性化教育对学生的培养? 【主播】 泓君,《硅谷101》主持人 【嘉宾】 刘君,7EDU创始人 刘畅,指南针辅导(Compass point mentorship)总监 【在这期音频中,你将听到】 【03:50】PBL的学习方式 【05:11】Nueva 和其他学校不一样的地方 【07:53】学生们都很自信?非标准化的衡量指标,探索喜欢的方向 【10:23】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 【12:39】从可汗实验学校说起,创新性学校推行难在哪? 【17:24】美国学校对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情商教育的重视 【19:35】Summit和AltSchool的对比 【22:54】教育资源的分布与公平性 【25:14】疫情助推线上教育:教育与科技的融合 【30:46】家庭教育 VS 学校教育 【35:21】创新性学校适合“问题”学生?和家长教育理念相关 【39:24】个性化教育对学生的培养:软技能的提升 【42:18】教育软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48:32】Nueva的新型教育:培养决策者,但太贵了 【关键名词】 【Nueva】 1967年,创始人Karen Stone McCown初衷是为有天分的儿童创建一所学校,与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讨论天才儿童需要怎样的教育。早前为PreK-8的私立学校;2013年,分别在San Mateo和Hillsborough扩建了两个高中校区。 【Khan Lab School】 非盈利教育机构可汗学院的创始人Sal Khan,于2014在硅谷Mountain View创建的一所实验学校,采用混合年龄段的教学方式 【Summit Preparatory Charter High School】 也被称为Summit Prep,是一所成立于2003年的高中学校。Summit Prep是美国管理Charter School的公立学校运营机构CMO,创办的第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在旧金山湾区拥有8所学校,在华盛顿州拥有3所。Summit也实行个性化与PBL的教学方式,并研发软件Summit Learning,向全美公立学校输出。 【AltSchool】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教育和技术公司,2013年开始办创新性学校,由于有陈·扎克伯格基金会、乔布斯遗孀等投资的加持,曾是硅谷明星学校。2019年6月,AltSchool停止运营学校,只保留教育科技软件,更名为Altitude Learning。2021年,软件系统也全部出售,变成教育咨询公司。 【PBL】 Project-Based Learning,专案式学习,一种以特定专题展开的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区别于老师授课与死记硬背,PBL推崇主动学习,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场景呈现,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以获得对知识更深度的理解。 【SEL】 Social-Emotional Learning,社会情感学习,教授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交意识与人际关系技巧,将社会情感技能整合到学校课程中的教育实践。 【往期音频】 最受硅谷大佬追捧的AltSchool终落幕,教育创新怎么这么难 停课之后,美国在线教育平台玩得转吗 【创作团队】 总制片人|泓君 后期制作|穆正东 文字运营|王晶 【BGM】 Jazz in Paris - Radio Night British Grenadiers - John Abbot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账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 海外用户:苹果|Spotify|TuneIn|GooglePodcast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s: 刘君 and 刘畅.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