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金静 37岁,社区设计师 上海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的联合创始人。毕业于东京都立大学城市规划与社区营造方向、博士研究生,社区规划实践联盟指导员、社区防疫互助网络(CAN计划)联合发起人、《社区营造工作指南》《地方创生——街区商业活力再生的10项铁则》译者、街区刊物《新华录》发起人。主要从事领域包括为社区营造过程中的多方参与搭建平台、公众参与手法的研发与实践、社区设计方面的人才培力等,并致力于主持策划城市再生与社区营造相关領域的课程开发、学术交流、研究研学以及项目实践,来多角度的促进社区营造的发展。 -内容提要- 09:46 如果没有拆迁的经历,我可能也没有那么有情结,它有点像是在挑战变革之下被激发出来的一个问题意识,你需要去调整,去接纳。乡愁,其实是因为这样大的变化产生,让我对我跟街区之间的关系如何从被动变成一种主动可以自己去营造的关系,有想要出去探索的强烈欲望跟执着。 23:19 并不是只能在自己原有的家乡去建立故乡,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持续去耕种,就能够重建跟这个地方的关系,或者创造一种新的关系,跟本地人之间、新居民之间,也可以是带着意识重新去建立一种生态网络。 24:49 其实我们渺小的存在,也可以做很多探索,做很多事情,无非就是能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工作的地方,不断地开始去生长自己的关系。 27:15 我们更在意的是关系,而不是推进成一个具体的事情。但事情也是重要的,因为它是抓手,有了这个抓手,大家更容易去讨论,去分享自己的观点,分享需求,能够形成合力一起去做事。 37:42 有钱的话就用有钱的方式做,没钱的话我们当做一个并不一定是要全职去投入的工作,可以作为一种感兴趣的领域去持续探索的方式。持续非常重要,持续地激发街区的内生力,让大家相信有钱没钱,对这个街区的爱和关联是可以持续的。 45:07 社造它本身是比较慢热的一种形式,你不是奔着KPI去的,很难衡量它的成效,因为行动者不只是我们这一方,每一方可能也并不是把它做成自己的毕生事业,而从事这个领域的伙伴可能还在探索中,所以大家也未必愿意去承担更多。 51:29 有更多的居民,他们有能力跟思维,其实是很渴望可以在自己的附近去被活用起来的,我相信任何一个社区都有这样子的人,他渴望在附近去呈现自己的价值,有自己的社群,有自己更喜欢的空间,通过自己的双手双脚一步一步地创造出来,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可以共享出来。 53:47 在任何地方可能都有这样的需求,如何在楼下社交,是否能够有更好的社群活力,能带活整个片区的经济。它其实跟社区商业、社区经济息息相关,在整体商业下行的时期,如何降低大家各自的成本去合力,可能是我们需要一起来探索的方向。 55:04 社造思维是去指标化的,有点像是要去创造一个容器,让大家来共同来填充方方面面的视角,没有唯一的标准的答案。我们不用对一个结果过分的执着,对一起去建立关系的伙伴,长期彼此陪伴,彼此信任,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容器当中去尝试。它持续保持一个开放的姿态,并且很有包容性。 61:57 一个地方持续做社区营造,让我看到了一个不那么闪闪发光,不那么耀眼,但它的光芒就像灯塔一样会照耀着。国内在近些年也有很多新的尝试,政策的支持,其实是我们这条道路上非常重要的基石,也是让更多的实践者有了能够去探索的土壤。 65:43 我们在这么快速发展、这么内卷的时代,如果社造还在要去卷、去拼,要给它更短平快的时间,能不能有更高效、更好的成效,这样去框定社造的话,我觉得就太可惜了。 66:10 希望社造能够给到大家有持续耕耘的一种信念,能够是这个时代让大家对自己开始关注,是对自己的生命、对生活、对附近、对自己跟地方的关系、人跟人的关系开始关注的一个思维方式。我觉得这个时代需要它。 72:09 当奶奶慢慢地老去,她不再有能力去召集大家的时候,我开始看到这件事情的价值跟影响力,我觉得需要有人去传承她连结家里边关系的这种能量,是守护家的一个力量,这种连结的能量是生生不息的。 77:31 大家在现在这个时期可能需要多一点把那些框框给解体一下,做自我解放,做多一些自己生命在意的事情,做一些新的尝试,要有这样的勇气和底气,我觉得这也是女性所拥有的力量。 -本期关联- 《再造魅力故乡》:是日本城市规划学者西村幸夫2007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纪实著作,记录日本地方社区保护传统街区的实践经验。作者基于与17个日本城镇保护实践者的深度对话,系统梳理了社区营造理论在历史街区活化中的运用。作者以田野调查剖析居民自下而上的参与机制,强调情感认同在城镇更新中的驱动作用,提出"社区营造"需兼顾集体记忆保存与现代生活需求。 《新华录》:上海新华路街区共创的在地刊物,以“由新华人共创的在地魅力街区志”为目标,每一期都由大鱼营造组织发动40名左右的街区居民,从共创选题、采访、编辑、设计、排版、推广全过程的参与,先后完成“魅力新华”“可持续的社区”“最新华”“新华生活圈儿”“韧性社区“等主题专刊,并实现在地刊物共创组自组织的孵化。 日本世田谷社区营造中心:在1992年的时候,东京的世田谷区最早设立了「世田谷社区营造中心」。一方面,他们让街区的人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和接触社区营造,制定了社区营造基金的资金支持机制。同时,他们也做很多宣传支持,以及社区活动场所的运营管理的工作,他们也会通过设计参与式的工作坊,让市民参与社区规划等公共议题的讨论。世田谷社区营造中心不仅是日本公众参与社区更新实践的先行者,更构建了一套完备的公众参与地域发展的模式与体系。 -制作- 本期主播:王子月 本期剪辑:祁露 本期编辑:祁露 王子月 本期音乐: never young beach -《夏がそうさせた》 浅川マキ -《それはスポットライトではない》 -互动方式- 加听友微信群:znradio2025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中女Radio -出品- 王子月工作室
-本期嘉宾- 王食欲 30岁,户外博主 本名王诗毓,王食欲为笔名。硕士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本科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幼时为北京四中首届国家人才培养计划成员。现为户外博主、经营一家户外旅行社。前广告公司老板、职业小说作者,代表作《妻子是制片人》《富贵险中求》《生活没有太多眼前的苟且》《潜龙在野:北宋末年大瘟疫》等,已有多部小说作品已售出影视版权。 -内容提要- 10:55 雪崩和落石还有雷劈这些,都是看大自然给不给你脸了。户外攀登,能登顶说明是山接纳了我们,这个是真的,不是我们把山征服了,是山允许我们登顶了,不然它可以随时一道雷把我们劈死。 11:42 3000米以上叫高海拔,5000米以上叫雪山。如果5000米以上了,雷击的问题,尤其是石头山,那是非常非常多的。然后8000米以上,全世界只有14座这样的雪山。很多人的梦想就是完成14座,完成14座之后,还有一个叫“7+2”,就是七大洲最高峰,再加南极洲和北极洲,以徒步的方式抵达极点,不可以坐车,也不可以坐船,你就要走过去,走到极点。 31:16 所谓压垮咱们年轻人的三座山基本就是房子、车子、结婚,我房子、车子都解决了,然后我又不结婚,在财务方面没有任何压力的一个人,我就挣点花点,然后能攒一点我就去爬山,爬更高的山,爬更贵的山,这就是我的理想。 33:03 我每段感情都短暂而肤浅。聊得来这个事情挺难的,因为人是很多维的,没有必要指望着一个伴侣什么都陪你聊,我觉得我的分享欲很宝贵,我的分享欲要留着拍自媒体用。 38:49 任何一个人都是这样,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能走得长,固然好,稳定,感情深,我也有一些认识很多年的朋友;但是,走得短,那就走得短,人生中周边的人都是过客,来来去去的,大家都一样。 39:26 我的内核就是我的宗教,它能解决我人生中大部分的问题,我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我觉得宗教都能帮助我过去。有信仰是一件非常幸福和幸运的事情。 40:39 “所知障“就是你所知道的这些东西其实会成为你的障碍。我们人就好像是拿着一个勺子舀了知识海洋里的一瓢水,然后你就以为勺子里的这点水就是你的所有了。如果你想真正拥有信仰,第一件事情要把这个勺子里的水都倒干净,换一个容器去装,你才能获得更多的力量。 41:14 很多人很羡慕我现在的生活方式,我说你愿意放弃上班给你带来的稳定收入和体面,以及社会对你的一个准确的框架性定义吗?你愿意放弃这些吗?如果你不愿意的话,那你就没有资格获得我所拥有的这些。所有的获得都是有舍才会有得,你要先放弃才会有得到,你没有放弃又能得到些什么呢? 43:04 我要有三倍的爬珠峰的钱我才会去爬珠峰,钱多一点,心态会不一样,心态很决定你登山的状态,心态决定很多事情,影响所有的判断,尤其是在登山领域,我觉得心态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剩下都可以往后排,甚至身体能装备都可以往心态后面排。登山,它是一项非常昂贵的运动。 47:50 在我看来做自媒体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个必选项,你必须要做这件事情,未来就是趋向于一个点状化办公的,就是趋向于少集成型大公司、多分点式外包的,自媒体,对于你来说就是一个自我展现的渠道。你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去获客,去赚钱,除了政府工作人员以外,我觉得大部分人都应该要做自媒体,成为你自己的一个展示空间portfolio,然后做成你的画廊。 54:26 我现在就是把我会的东西都往外放,看看哪些东西能赚钱就赚点,赚点钱,然后赶紧去爬山。 59:06 你一旦错过这个机缘了,基本上就错过了,后面再想等到一个机缘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本期关联- 阿式攀登:阿尔卑斯式攀登是起源于18世纪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的登山方式,强调登山者以自给自足形式完成攀登,不使用固定绳索、高山协作与氧气设备。其核心特点包括公平性、自主性和快速性,要求攀登者独立承担物资运输、露营安排,并凭借精简装备连续行动以缩短风险暴露时间。该方式在1786-1865年阿尔卑斯黄金时代完成地区主要山峰首登,1980年意大利登山家雷恩霍·梅斯纳首次以此方式登顶珠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9年将"阿尔卑斯式登山"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玄奘法师(602-664):唐代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贞观三年(629)朝廷因饥荒允许百姓自行求生,他即从长安出发,经姑臧出敦煌,经今新疆及中亚等地,辗转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进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俱舍论》《大毗婆沙论》《顺正理论》《因明论》《声明论》等论典,着重钻研《瑜伽师地论》,兼学梵书《声明记论》。不久,声名大起。五年后,游历印度东部、南部、西部、北部数十国。 雷殿生:1963年12月11日出生,黑龙江哈尔滨呼兰人。他是世界上徒步最远的人,是中国徒步穿越罗布泊第一人,打破了吉尼斯徒步世界纪录,被誉为“当代徐霞客”。 14 PEAKS:西方人极尽一生时间挑战的全球14座8000米以上高峰。在美国西部登山运动的行话中,fourteeners,简称 14ers,指的是海拔14,000英尺(4267米)以上、地形突起度至少有300英尺(91米)的山峰。 所知障:佛学术语,又称所见障、无明惑,是佛学三障之一,属无始无明范畴。其本质为对法界实相的认知障碍,阻碍修行者证悟真理,与烦恼障、业障共同构成解脱修行的主要障碍。所知障表现为对佛法根本智慧的遮蔽,既包含对文字表相的执取,也包含对既往经验的固守。该术语最早见于《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经典,大乘佛教将其视为成佛关键。 -制作- 本期主播:王子月 本期剪辑:祁露 本期编辑:祁露 王子月 本期音乐: Yaeji -《raingurl》 Billie Eilish -《bad guy》 -互动方式- 加听友微信群:znradio2025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中女Radio -出品- 王子月工作室
-本期嘉宾- 柯岚 50岁,法学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学硕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担任中国法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会理事。 -内容提要- 10:58 从法律的角度,你选择跟另外一个人结婚大概意味着这么几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意味着你要给你未来的孩子选择一个父/母和成长的环境,甚至包括他的基因;第二,它意味着你要给你的父母选择一个未来共同的赡养人;第三,它意味着你要给你婚后所有的财产选择一个共同所有人,和婚后可能发生的所有债务选择一个共同的承担人;最后一点,它意味着你要选择去做另外一个人婚后所有财产的共同所有人和他所有债务的共同承担人。 14:36 现在很多年轻朋友恐婚,其实如果你理解我刚才讲的婚姻的各种风险,每个人在本质上都可能是恐婚的,所以要不要进入婚姻生活是你的一种选择,而你无论是选择步入一个婚姻,还是选择做一个父亲母亲,你都要为你做出的这个决定付出很多责任,但你也从中会收获很多快乐,收获很多重要的人生体验,对这个问题只能这样去看。如果有什么风险要恐惧,就算财产继承制度改革了,本质上还是有那么多的风险。 24:30 近些年的经济发展一直在下行,尤其是疫情以来,恐婚恐育的情绪加剧了,各行各业的人普遍都有危机感、不安全感,也是这样的一种状态之下,婚姻会不稳定,很多人不愿意步入婚姻,是很正常的。但我想这个应该不是长久的,我还是很乐观的,我相信我们这社会还是会慢慢好起来,经济会复苏,内卷会逐渐被削弱,或者说它会演变到一个比较理性,大家都能接受的状态。 28:39 我发现有好几次关于婚姻继承的争论里边,女性的焦虑好像比男性要更重一些。女性朋友就特别担心非婚生子女、重婚、事实婚姻会对我的家庭、财产造成什么样的冲击跟影响。男性好像这方面的焦虑就不像女性那么重,这个实质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我们现在的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推进的程度还不够。 32:16 两个人选择在一起,不是因为年轻时候考虑的那些原因,可能考虑的就是两个人能够相互信任,经过很多年的相识默契,在很关键的时候能够相互信任,对双方人品的那种依赖。那么无论是两个同性还是两个异性,这样一种家庭的组合,我觉得是非常人性的。我们过去关于同性跟异性可能太强调性的一面,其实里面更多的是和性无关的人性的一面。 34:54 在婚姻里面,你可能不需要去了解太多的法律案例,你需要了解的是人性,去多认识些人,然后让你自己能更多选择一个符合人性的、和你合适的、能和你相伴的人。法律能给人们提供的帮助是很有限的。 37:35 经济条件变好,人对婚姻的期待肯定跟我们那个时代是不一样的,这应该是个进步。社会有这样的进步,社会经济越来越好了,人们对生活品质,对婚姻的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了,由此暴露出来婚姻原来的婚姻制度有什么问题?婚姻家庭制度有什么问题?推动法律慢慢地改变,这确实是个进步。 38:22 法律一般是比较滞后的,如果法律有什么变化,它一般是解决社会里面可能非常重要的、会造成人跟人之间很大伤害的,而且涉及面很广的问题,如果一个需求还不是那么普遍,或者说它带来的好处不是那么明显,那立法者都会很谨慎。 42:35 我现在面临的困境,可能是因为近些年关于女性解放进步很快,我现在去反思这个问题,确实能意识到在我们的职业领域里边,女性得到的平等机会还是不够的,或者说学术圈对女性学者还是有各种各样的偏见,甚至有时候你会感到是某种社会结构在对你进行某种规训,这对你自己事业发展都是些障碍。我个人不是很在意,但我能意识到这样的困境,这可能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所有女性学者在学术行都能感受到的一种困境。 47:37 我们现在老是用一个概念,叫“完美被害人”。法律上没有这个概念,这应该是哪个媒体造出来的。我从这里面就看到了近代社会法律的参与。清代社会在两性关系的法律里面,是要求女性过去在两性关系方面的品行的。我觉得完美被害人、不完美被害人跟我们现代法律的趋势完全是相悖的。她都是被害人了,你为什么要求她那么完美?为什么没有要求一个罪犯那么完美?这个观念跟我们那个传统是有关系的,是对女性单方面的很苛刻的一个要求。 -本期关联- 《命若朝霜》:本期嘉宾柯岚所著新书,2025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法律社会史角度解读《红楼梦》,聚焦十二位(类)女性角色,对应十二个清代法制问题,整理与《红楼梦》中事件类似的清代司法案例,剖析清代女性困境的制度性原因,考察了清代性别、家庭、法律、政治间的互动与演变。作者综合多重视角,立足“法学与文学”研究路径,聚焦人口拐卖、生育、财产分配、官员考核等社会议题,分析了《红楼梦》作者及书内女性角色如何受到当时礼教与法律的限制、如何做出反抗与批判,展示了清代法律与社会的风貌。 伍尔夫(Adeline Virginia Woolf,1882.1.25-1941.3.28):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最知名的小说包括《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等。 戴锦华:1959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女性文学,代表著作有《雾中风景》《电影理论与批评》《隐形书写》等。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7.26-1961.6.6):生于瑞士图尔高州,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精神分析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1907年开始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扬镳,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提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 -制作- 本期主播:王子月 本期剪辑:祁露 本期编辑:祁露 王子月 本期音乐: Roy Clark -《Yesterday,When I Was Young》 Billie Eilish -《everything iwanted》 -互动方式- 加听友微信群:znradio2025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中女Radio -出品- 王子月工作室
-本期嘉宾- 郑小千 35岁,艺术史研究者 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目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学习/研究艺术史。已出版书目《艺术的金枝玉叶:雕塑》。 -内容提要- 06:33 我发现其实开始做一件事情挺简单的,只是我们在开始做这件事情之前会犹豫,会有很多不确定,然后闪过一丝念头,说,就不要折腾了吧。尤其是过了30岁以后。你不要去想以后的事,你就大步迈开地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13:36 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不一样,他们可能会有一些现实的因素,年纪小一点的话,他们确实会有一个就业的紧迫性,必须要在某一个时间节点毕业。那对于他们来说,读书这件事,尤其是读博这件事的难度值就变高了,如果30岁出头来国外读书,其实会很焦虑,时间点是很尴尬的。反正我已经超龄了,那我就慢慢来做这件事情。 19:25 从高中一直到硕士课程,意大利的考试形式没有变过,就是口试问答,老师和你一对一,可能给你一个上课提到过的作品,或者是他列的书单,然后让你去谈。 21:16 从课程设置和高中必修艺术史来看,艺术史对于意大利人而言,不是一个单独的专业,它是他们的文化和人文学习的一部分,天然的和他们的文明史是联合在一起的。 25:11 今天的这样一个大环境,尤其是人工智能这样一种新技术的冲击之下,大家的失业率是均等的,不是你学艺术史你的失业率才最高,也不是你学文科你才会失业。今天是,你学文、学理、学工,你都在面临失业。我的一个歪理就是,反正你读什么都是失业,那你读一个感兴趣的你就赚到了。 26:25 其实真正会被AI淘汰的并不是人,或者某一个学科,它淘汰的是一个旧的范式。我们目前对于AI的使用想象仍然在沿用着旧范式,它是你原有范式的一个极致化状态,我觉得不等于说你完全和AI融合了,就是在做一件新的事情,它有可能是把你拉向了一个更容易被淘汰的方向。AI时代,其实人文训练确实是很必要的,它不是一个知识性的必要,它是一个思维和思考能力的训练。 40:43 以前我会混淆知识带给我的兴奋和我对艺术作品本身的感受力。你第一次出国的时候,那种兴奋感其实是说我看到了原作,等我第三次来意大利,再看一些艺术作品,我就会觉得,它没有另一个人的好。它确实会随着我们自己的认知和感受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并不是基于我的一种知识性的摄入,它就是我的个人审美感受,或者说纯粹的感受上的一种积累。 53:49 我现在会更喜欢这种浑厚气息的艺术作品。这种审美趣味可能也和我们的一些经历,性格的形成是同时伴随的。 57:09 我觉得这是一个更在场的体验,以前我们还会对博物馆有某种崇拜感,觉得博物馆里面的东西特别好。当你看过了原址,再去看一些被转移到博物馆里的东西的时候,你会觉得它的那种能量被束缚。其实地理因素很重要,哪怕这个原址它是一无所有、一片废墟。我觉得你也要去看一下,去感受一下。 63:08 艺术史这个专业,可能很多老师或者专家说为什么要学习艺术史的时候可以侃侃而谈,上价值层面的很深远的意义。我觉得学习艺术史,不一定就要成为一个研究艺术史的专业人员,它可以教会你更好地去玩一个地方。 -本期关联- 《艺术的金枝玉叶:雕塑》:本书为上海书画出版社“艺术的金枝玉叶”系列之一种,作者郑小千。本书中打破常规艺术史的书写方式,以趣味为框架,运用大量的图文讲述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书中以雕塑为切入点,借“故事”的载体讲述雕塑独到的技艺,被赋予的功能和重现后世的契机。 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年04月05日出生于北京市,祖籍重庆市江津区,中国内地作家、编剧。1968年高中一年级时,去山西、内蒙古插队,后又去云南当林业工人。1979年回北京,曾在《世界图书》编辑部工作。1984年发表处女作《棋王》,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及《中篇小说选刊》1984年度优秀中篇小说奖。阿城于1986年开始参与电影创作,与谢晋联合改编影片《芙蓉镇》。编剧《孩子王》《棋王》等。现定居美国。 阿格里真托考古遗址公园:1997年以“阿格里真托考古区”名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编号831),并设立为考古景观公园。该地区由古希腊人建于公元前581年,希腊诗人品达尔称其为“人间最美的城市” 。现存最古老的赫拉克勒斯神庙为6×15柱式结构。虽历经天灾、战火及早期基督教徒破坏,遗迹仍保存相当完整。 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Paestum):位于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萨莱诺省,地处那不勒斯东南部,主要由古希腊殖民者于公元前6世纪建立的帕埃斯图姆(旧称波塞多尼亚,罗马人于公元前273年更名)和韦利亚两座城市遗迹组成。该遗址于公元9世纪因疟疾蔓延与阿拉伯人入侵而废弃,18世纪被重新发现,1998年作为奇伦托和迪亚诺河谷国家公园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帕埃斯图姆现存三座多利安式神殿:赫拉一世神殿(公元前6世纪中期)、海王星神殿(公元前5世纪)及雅典娜神殿,其城墙长约4750米,包含罗马广场、圆形剧场等遗迹。 斯齐法诺亚宫(Palazzo Schifanoia):是一座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费拉拉的文艺复兴建筑,由埃斯特(Este)家族兴建。“斯齐法诺亚(Schifanoia)”取自schifar la noia,意为“逃避无聊”。亮点是15世纪费拉拉最著名的湿壁画。 曼托瓦公爵府壁画(曼塔尼亚):曼托瓦公爵宫(意大利语:Palazzo Ducale di Mantova)是位于意大利曼托瓦的宫殿建筑群,修建于14世纪至17世纪,包含500余个房间,总建筑面积达34,000平方米。该建筑自1328年起作为冈萨加家族居所直至1707年,后经修复转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宫殿内的婚礼房保存着曼特尼亚1460年创作的《婚礼堂》壁画,其首创仰角透视技术,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墙壁存有皮萨内洛未完成的草稿线描。 古柯林斯考古遗址公园:古代科林斯考古遗址的早期发掘开始于1896年,并一直持续到现在。该遗址里最著名的是一个阿波罗神庙(Temple of Appolo),它建于公元前540年左右,气势雄伟,比其他建于罗马时代的建筑,历史要早许多。阿波罗神庙(Temple of Appolo)是一处气势雄伟的多利安式建筑,比较值得参观的地方还包括大理石高台、恺撒会堂、低皮莱内喷泉、遗址大门外西侧的古代剧场等遗址。 花亦芬:台北市人。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毕业后赴德国,从大学部开始研读西洋艺术史,获德国科隆大学(Universität zu Köln)艺术史研究所硕士与博士。是国内少数专精欧洲文艺复兴艺术史、文化史、宗教史,与十九世纪德意志浪漫主义、欧洲基督教艺术文化史的学者。曾任教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目前为国立阳明大学专任副教授,国立中央大学艺术学研究所及东吴大学历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除了为台湾的西洋艺术史与西洋文化史教学耕耘播种外,与文艺复兴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发表质量亦相当可观,研究取向注重艺术史、宗教史、文化史跨领域研究。 -制作- 本期主播:王子月 本期剪辑:祁露 本期编辑:祁露 王子月 本期音乐: CocoRosie -《Lemonade》 Renato Carosone -《Piccolissima Serenata》 -互动方式- 加听友微信群:znradio2025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中女Radio -出品- 王子月工作室
-本期嘉宾- 张颖 55岁,律师 民商诉讼/刑辩律师,大成(成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明亮的对话”主持人。自称“非典型律师”。 -内容提要- 04:39 一个人,他能够站出来,站在公众面前去说出自己想说的一些话,可能这就是“明亮的对话”的意义。只要普通人实现了一次公众表达,那就是“明亮的对话”。 10:59 我们没有核心,没有所谓的权威发言,就是该谁发言,专注地去倾听他就可以了。全部都是自我选择,充分的核心化的自我选择,你可以放过自己,也可以把自己架上去。我们也没有一个标准,就让它保持一种柔性、生长性、趣味性和松弛感。 15:42 谁不想说两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谁不想对一个不太清晰的问题做一些碰撞,想搞得更清楚一点?你一定有这样的一闪而过的很多念头,但是可能就差那么一点合适的时间,一个非常纯粹的环境。 21:11 我们的辩题包罗万象,因为所有的人的偏好都可以尽量地被触达,它越来越小,正因为它小,它不宏大,不是那种宏大的叙事,所以它不抽象,不空洞,它没有距离感,就发生在你身边。 22:30 如果你的外卖被拿了,你要不要死磕到底?权利它真的有那么功利地认为它是个大的权利还是个小的权利吗?小的就是得不偿失,不符合这个社会普遍的效益论,功利主义来看你太不划算?你,本来外卖只吃亏一次,你现在吃亏两次,还吃亏更多,在别人劝你放弃的时候,你其实是遭遇了更大的被否定。那它到底重要不重要? 29:53 我们法律有个条文叫做,当证据还不是那么确切的情况下,如果按照法律规定,这个事实需要去推定或者论证的时候,你就需要使用逻辑和生活经验。我真的意识到生活经验是多么的重要。 32:47 大量的律师也顺应公众号、播客、视频的洪流,进入了这个智能体的行业,同时其他的领域也冲进来了。原来是只有年轻人在尝试做,现在所谓的资深律师大咖都下场了,因为大家知道不下场不行,那就是个窗口,直达客户和潜在客户的窗口,没有这个肯定也不行。 35:17 我其实是一个很被动的人,我从来都不具备一种策划并践行的能力,如果没有其他人来推动我的话,我就是一个观察者。 37:35 按照规律来讲,年轻人肯定是超越老人的,上一代的我,应该是向我女儿学习了,干嘛还要去教育她,能跟上她就不错了,所以我从来都是让出一片领地,而不是去打下一片天地,甚至我守的愿望都没有。 42:11 现在的父母真的不要企图去指导孩子们怎么去选择未来的专业,或者现在应该去怎么找工作,或许短3-5年,长5-10年,这个世界都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交权吧,不要因为你养育了他,就天然享有点拨他、指导他或者强迫他、要求他的权利。现在的孩子,他们已经足够努力,也足够艰难了。少说两句,跟他们享受在一起的时光,就已经很好了。 44:03 律师行业跟别的行业也是一样的,往往很多看起来低价值繁琐的花时间的工作,占日常工作的很大一部分,而这些以前都是青年律师在做,而且他们在做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或者得到一个新的机会,然后成长起来,如果AI把这一块都彻底拿掉了,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 -本期关联- 明亮的对话:一个于成都线下举办的公开辩论活动,起源于成都的一家小酒馆 “敦壩”里由成都本地的风哥(教育者、活动策划人)和灵子举办的“十日谈”活动。大体一周一期,主打思辩。活动目的是让大家有勇气在公共场所表达观点,也学会倾听别人,建立真正的交流。 郭睿:硕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拥有十年的记者从业经验,现在做刑辩律师。与张颖二人合作视频号“两个律师的三个问题”,介绍一些无罪案例。 劳冬燕:法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现为华东政法大学),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博连读)。1996年7月至1998年10月,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起诉处书记员、代理检察员。2004年加入清华大学法学院,先后任讲师(2004)、副教授(2008)、博士生导师(2016)、教研系列长聘教授(2017)。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先后在宾西法尼亚大学与耶鲁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日本名城大学访问学者。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教授。 -制作- 本期主播:王子月 本期剪辑:祁露 本期编辑:祁露 王子月 本期音乐: Nick Cave & the Bad Seeds -《Breathless》 大黒摩季 -《風になれ》 -互动方式- 加听友微信群:znradio2025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中女Radio -出品- 王子月工作室
-本期嘉宾- 李佳悦 35岁,足球运动员 中国女足国家队队员,司职中后卫,现役球员。2007年被选拔进入上海女足一线队,并随队获得2010、2011、2015年女超联赛冠军;2008、2009、2011、2015、2016年女子足协杯冠军;2017年锦标赛冠军;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冠军等多项荣誉。2014年,首次留洋加盟韩国K联赛水原三星女足,并获得联赛MVP。2012年首次入选女足国家队,并在当年度东亚杯预选赛中首次亮相国际赛场,后随国家队获得2014年女足亚洲杯季军、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女足亚军。2022年随国家队参加2022年女足亚洲杯,并获得冠军。2023年加盟土超加拉塔萨雷女足。 -内容提要- 04:49 其实鼻梁骨折和颧骨粉碎性骨折,对我来说是足球运动里最轻的伤了。如果你膝盖或者脚有伤的话,可能你的职业生涯就会中断,所以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只要不是腿伤,别的地方都是小伤。 06:21 拿冠军的时候,我也已经32岁了,面对这种荣誉肯定是很激动很开心的,但是到我这个年纪拿了冠军之后,第二天它就是过去式了,我就不会再去提它了,因为对我来说可能下一个挑战又要来临了。 09:51 不要去拿男足和女足比,本身性别不一样,结构不一样,男足在亚洲的激烈程度和女足在亚洲的激烈程度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完全没有可比性。而且在观赏性上,就是男足有观赏性,女足的观赏性确实差一点,女足就算是最高级别的女超,观赏性也不是很高。观赏性不好,肯定你的市场价值、商业价值就少,赞助商就少,赞助的钱就少,肯定是男足挣得多,那是正常的商业价值决定他赚多少钱,这是人家应该赚的。 20:27 如果说进国家队,是因为你够努力,天赋够好、能力够强,其实我觉得我们这一批的球员都很优秀。非要说为什么能进国家队,主要就是运气好,机遇比较好。 22:51 性格不同,在比赛当中都有好有坏,没有人是完美的,紧张不一定是坏事,不紧张也不一定是多好的事,我觉得还是取决于自己,只要自己能发挥出来自己该有的水平就可以了,不管紧张或不紧张,都不太重要。 23:29 例假来了就吃止疼药,让自己没那么痛,基本上大家为了足球,为了比赛,都愿意牺牲这些东西,例假再疼,吃了药就上去。 24:51 我觉得中国女足可能没有进步的一个比较大的原因是,这里没有太多顶尖的球员愿意在退役后去从事基层的青训教练,因为各方面保障不是特别好,大家可能会选择转型成为女超球队的助理教练,女甲球队的助理教练,或者成为女超女甲球队青训和U18、U16这些青训的教练。基层的青训工作还是由基层的青训教练去完成的,选拔后的孩子们再由精英教练去带她们进步,让她们有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 28:43 我对足球是比较执着的,既然足球是我热爱的事业,又是我比别人更有优势的地方,我为什么不在这个圈子继续耕耘扎根,去为中国女足付出更多呢。我可以不结婚,可以不生孩子,无所谓有没有这份编制和工作,但是我一定要在足球圈子里有自己的一番作为,我要往上爬,我要爬到最高点,爬到山顶,去看看山顶的风景。 33:02 踢球就是我们的工作,外面上班的女孩子去办公室上班也是工作。那为什么上班的人能带妆,踢球的人、运动的人不能带妆?都是工作,你肯定希望给别人更好的气色,精气神好,你给你的老板、球队的队友、主教练、球迷看起来,都是很好的一个精神状态,那大家对今天的比赛都会有信心。 34:47 职业运动员的价值一部分就是来自于球迷观众的喜欢,你没打好比赛,观众球迷是有资格来骂你的。但是骂女足的还是比较少的,有时候骂男足可能骂得很狠,真的很感谢球迷,对女孩子还是比较宽容。我们也是沾了老女足的光,靠老女足的成绩在,让球迷们还一直支持我们,不骂我们,但其实并不是我们自己现在有多好。 38:00 我不太会让自己在事情还没发生的时候就去焦虑,对我来说也没什么好焦虑,我暂时还没做,就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困难。想那么多干什么? 40:38 一支球队里,不是每一位球员都能成为球队的核心,但是每一位球员都一定有她自己的优点。一支球队是由很多球员的优点拼合起来,因此这支球队才变得完整、变得更强。我认为作为教练是要去看到每位球员的优点,她能在这支球队里面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比较重要的。不能因为你当时能做到的她却做不到,就觉得她就不行了。教练不能以这样的心态去看队员,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是一个好教练。 42:01 挺多球迷觉得我以后去做主教练的话,一定会做得还不错,球迷因为喜欢你,捧你的话你听听就好了,我不能在我没有做之前就因为球迷对我的夸赞,就觉得我一定能做好主教练。我还是需要去积累更多的东西,需要去踏踏实实地从助理教练开始一步步走。 43:29 我在足球圈,肯定得把足球圈的一些优秀的女性当榜样,我觉得这是更好、更励志的,你得把这些女性的榜样告诉下面的那些年轻的、喜欢踢球的女孩,让她们对她们有更好的了解,让她们也有目标,也有榜样。 -本期关联- 金元(足球)时代:顾名思义,用金钱来招募球员,以追求在最短时间内提高球队的技术水平,并尽可能长期保持竞争水平和影响力。和“青训模式”是两种截然分明的发展模式。 足球青训:青少年训练营,职业半职业比赛中的百分之九十九的球员,都是青训体系中出来的,他们从学龄前开始培训,然后经过一层层选拔培训,挑选其中天赋高的小球员,进入职业球队的青训营,然后按照年龄分类,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最后从中脱颖而出的进入职业化的球队。中国的足球青训全称为“中国足球协会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从2018年1月开始,中国足协与全国足球基础好、青训开展好的省市加强合作,至2019年已建立29个全国青训中心(含14个女足专项青训中心)。到2020年左右建成50个全国青训中心。 郑钦文:中国网球运动员。最高单打成绩排名世界第4(2025年),职业生涯至今赢得了5个WTA巡回赛冠军。2024年,以郑钦文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网球选手在奥运会等国际赛场表现优越,国内网球赛事吸引了大量观众,推动了中国网球市场的快速发展。 娄佳慧:1991年出生于河南,中国前女子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曾任河南万仙山女足(简称河南女足)主教练。 孙雯:1973年4月6日出生于福建,中国前女子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曾效力于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现任中国足球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孙雯体育发展中心主任。1989年,入选了上海女足集训队。1990年,第一次入选中国女足国家队。从1991年开始,她代表中国队在亚洲赛场五次获得女足亚洲杯冠军(1991、1993、1995、1997、1999),两次获得亚运会女足金牌(1994、1998)。在世界赛场,孙雯四次代表中国队参加女足世界杯(1991、1995、1999、2003),其中在1999年获得亚军,个人包揽了金球奖和金靴奖,同年获评“亚洲足球小姐”。孙雯还参加了两届奥运会,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帮助中国队获得银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她以4粒进球荣登射手榜首位。 水庆霞:1966年12月18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江苏盐城阜宁,前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中锋,中国女足原主教练。1983年,进入少年体校足球队,1984年进入上海队,1985年入选国家集训队,成为中国女足历史上第一个被征召的上海籍球员。国脚生涯,累计5次获女足亚洲锦标赛冠军,2次女足亚运会冠军。2001年,退役并走上教练员岗位。获2015年和2016年中国女足联赛最佳教练、2017年全国锦标赛最佳教练。2021年11月,担任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主教练,成为首位出任国家队主教练的黄金一代球员。2022年,率中国女足3-2逆转韩国队,时隔16年再度夺得亚洲杯冠军。同年3月底,荣膺中国金球奖组委会特别奖。2023年4月,获得中国金帅奖。11月1日,获2022年亚足联年度最佳女子主教练。11月20日,卸任中国女足主教练。 -制作- 本期主播:王子月 本期剪辑:祁露 本期编辑:祁露 王子月 本期音乐: Mattiel -《Count Your Blessings》 Concrete Blonde -《Long Time Ago》 -互动方式- 加听友微信群:znradio2025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中女Radio -出品- 王子月工作室
-本期嘉宾- 杨春美 35岁,家政平台创始人 家政平台“马俐管家”创始人,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曾任某金融公司新媒体总监、成都职工协会新媒体主任。凭借其新媒体从业经验,于创业期间在Bilibili网站上经营“马俐管家”的自媒体号,连续发布180多个家政服务的视频,成为B站知名up主,拥有179.8万粉丝(截至目前)。 -内容提要- 02:43 家政市场比较混乱,也比较中老年化,做这一行的年轻人是比较少的。我就一直在想,如果我们年轻人去从事这个赛道,年轻人的打法有可能会得到一些不同的收获,可能这个赛道会相对来说比较好走。 04:26 我们公司的家政从业人员是比较偏年轻化的,最早的时候我们大部分招的是退役军人,他们不会觉得打扫卫生很丢面子或者怎么样,这是他们在部队生活里面最基本的一个生活技能,通过打扫卫生得到更多的价值实现也挺好的,所以我们的前端服务人员大部分是服过兵役的男生,其次就是95后、00后的大学生。 09:38 追溯以往的各类文化,比如我们的洒扫文化,日本的扫除力和扫除道,都有讲到卫生对于家庭的益处,实际上现在的人对空间的追求和精神的追求,在逐步地往上走,他们对居家环境的要求也会有所上升,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会更多地进行对于居家的思考。 18:56 我们能够在新媒体上出圈的大概率原因,就是到了这些有囤积或者特别脏乱差的房子里面,进行了物品的分类淘汰、空间的重塑以及清洁,这样的过程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我们。这种相对比较极端或者比较复杂的房子,其实更重要的是证明我们的清洁能力。 23:23 从事家政行业之后,对我整个人生的改变都挺大的,你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你可以通过他们的一些物品、老物件,看到他们以前的生活状态,你会发现你的包容性越来越大,你不能以你的观念以及你认为对的物品的收纳方式或者断舍离的方式去做这个服务,你也不能强行地把这个理念灌输给别人。 27:02 因为我们确实看到了太多很孤单的老年人,被骗买很多奇奇怪怪的保健品,最后导致了一些不好的结局,所以我经常跟公司的小伙伴们说,有时间就多回去陪陪父母,尽量让他们在当下这么难赚钱的时候,能把钱留住,而不是当他被骗之后,再去马后炮,其实这个事你心里是过意不去的。 31:13 做视频对于我们创业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你在网上做了一个内容,会让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人都有可能看到,你的产品也好,服务也好,更容易突破圈子,付出的成本会少很多,得到的价值也会高很多,并且能够延伸的东西更多。 32:29 未来的家政行业会更细分化和更市场化,因为打理家务实际上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现在的家务活也不是只给女人做了,可以通过付费的形式去解决隐形家务活延伸的一些矛盾,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用钱去解决。 35:35 家是一个陪伴的载体,也是一个空间,这个陪伴不仅仅说是有家人的陪伴,其实家里物品的陪伴也是一种陪伴。它是我们维持关系、秩序的区域,能让我们人和物品有一个和谐共生的状态。它一定是有诱惑性的,如果没有诱惑性的话,那可能它就不是一个家了。 39:45 很多有囤积或者特别脏的家庭,大部分就是家里的核心股不在了,所谓的核心股就是跟你同盟在一个家里住的人,一旦这个人不在之后,清洁的卫生标准和主心骨就都没有了,然后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能够独居并且把日子过得非常舒服的人,我是最佩服的。 45:14 你只能说当下没有完成的事情,你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解决,如果有困境,说明你没有找到解决办法,把你困在里面了。能解决问题就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情况就寻求解决办法,寻求了一圈找不着就再想别的办法。 50:59 父母的影响其实一直都有,只是有的人没有认知而已,他们的谈吐方式,以及待人接物都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可能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个东西是来自于哪个地方,也没有去深究过。 -本期关联- 洒扫文化: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古圣先贤所倡导的育人文化,强调在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培养做人的人格。特别是扫除当中“凡事彻底、不给别人添麻烦、习劳知感恩”等核心理念为后人所倡导。 扫除力:由日本个人能量管理咨询师舛田光洋提出,结合了现代心理学和能量学的理念。指通过清洁打扫的体力劳动,结合心怀感恩的冥想,将自己塑造成改变环境的角色,进而强大内心和磁场,最终获得意想不到的运势和结果的一种力量。侧重于通过具体的清洁行为改善环境和心态,强调对负面能量的清理和正能量的吸引。 扫除道:由日本企业家键山秀三郎倡导,融合了东方哲学(如佛教、道家思想)和企业管理理念,强调通过日常行为实现自我提升和社会变革。是一种生活哲学和修行方式,强调扫除不仅是清洁环境,更是净化心灵的过程。它倡导通过日常的扫除行为培养谦虚、感恩、专注等品质,将扫除视为一种修行,注重内心的修行和精神的成长。 -制作- 本期主播:王子月 本期剪辑:祁露 本期编辑:祁露 王子月 本期音乐: ハンバート ハンバート -《さがしもの》 Ben Kweller -《Nothing Happening》 -互动方式- 加听友微信群:znradio2025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中女Radio -出品- 王子月工作室
-本期嘉宾- 葛慧超(Dew Ge) 37岁,表演艺术制作人 身身不息创始人,表演艺术策划人与制作人,前资深媒体人。长期专注于包容性艺术、当代舞蹈及国际交流。制作的作品包括舞蹈《盛会》厦门版/北京版、中瑞舞蹈剧场《我再次呼吸》、中德舞蹈剧场《跨时代舞池》等。发起多个艺术节项目,包括Touch接触即兴艺术节、星空艺术节(中国首个包容性艺术节)、中英无障碍艺术论坛、身体访问计划、身体游牧计划;2024年,担任第三届“跃动她影Women in Motion”在西岸当代舞蹈节策展人;与十多个国家的包容性艺术团体建立了合作;在残障、老龄、性别、精神健康以及气候议题上策划了相应的研究及艺术项目,成为包容性艺术在中国的领域推动者。 -内容提要- 02:54 我们在疫情三年还是坚持跟很多个国家保持交流和合作,不管是远程排练、线上工作坊,我相信那个时候大家都是在这种不断适应的过程当中去找到连接和合作的可能性的,这是一个很好的事,你在一个环境巨变的时候,还能够保持和外界的沟通,我觉得特别重要。 07:39 现在很多议题之间不是单一的,它们有非常多的交叉,它们也是在社会的变迁和演变过程当中,彼此会有叠加态。我们希望通过艺术来回应社会议题,来促进一些社会变革,促进社会的一个包容,所以它面向的不是被分区的那些群体或者议题。 10:50 我相信好的艺术它是可以拥有很好的变革性的力量,它是有创造性和公共性的。当然有其他的好的艺术,可能是非常极致的个人表达,或者非常高超的技艺,但这个可能不是我们在做包容性艺术会去选择呈现的艺术形式,我们希望选择创造性和公共性兼具的艺术形式。 15:30 现在是一个超级信息和超级知识生产的年代,我们的公共信息是一个高度聚集的,它也是在一个公共场域里面高度流动的。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非常缺乏在身心层面和人性层面的公共性,人不是一个被编码的信息,它是由所有的感知、感官、情感、情绪、能量流动的一个生命体。所以我们现在的公共的文化艺术里面,特别缺乏公共性的一个具身感知的场域,我觉得非常有创造性的表演艺术,是可以把人更多地连接在一起,以一种很具身的方式。 20:35 第一次看现代舞的时候,我会有触电般的感觉,身体非常震动,关照他们那么自由,那么有能量的身体,我能够感觉到我自己的身体里面是有一些枷锁的,其实每个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个其实是女性在个人成长上必经的一些道路,有着各种各样的障碍。 31:47 当我们觉得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议题的时候,拉图尔的建议是让我们回到在地性,就是你所站立和你所生活的这个地方,从你的在地性开始去认识现在地球正在发生什么样的一个变化?他很清楚地帮我们梳理这个脉络,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37:47 我们未来希望在国内继续去推动讲座表演形式,用这种形式来回应一些比较快速的当下的社会议题。因为有一些社会议题进入到一个表演艺术的生产系统当中,就会很滞后,可能两三年之后你才能看到相关的东西,而讲座表演可以非常灵活地、更快速地去回应一些东西。 45:36 以前国外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来完就走了,我们其实希望有一些更好的留存它的经验,他的技术、一些很好的理念是不是可以留下来赋能本地的参与者、群体?我们非常希望身身不息能够成为包容性艺术的中国团体背后的一个支持性平台,建立一个本土的生态系统,帮助他们一起成长,在艺术质量上做一些提升,从本土走向国际。 53:25 如你之前说的,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到一些公共性的萎缩,现在大家主动放弃一些公共性的参与或表达,大家好像也不怎么谈使命和理想了,环境当然有严峻的地方,但它也有人心所向的地方。我觉得真正的好项目它还是会有响应的,当你发出一个非常准确的信号的时候,那个能量还是会聚集起来的,而且越是在大家不怎么合作、不怎么连接的状态下,越是需要有一些人能够迈出这一步。 57:31 人是有很多种可能性的,你其实有很多路径去充实自己、更新自己、激活自己。我觉得最可怕的是你到一定的阶段,觉得很多事都尝试过了,而很多想做的事并不是最对的时机和环境去做的,觉得事倍功半,觉得有很多困难或阻力,然后你也就倦怠了。我觉得保持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去对抗倦怠的方式,随时让自己处在一种比较活跃的状态。 61:35 很多国际交流项目的文化艺术合作,是非常好的传播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当代精神风貌的一种方式。我比较遗憾的是我们做了这么多年,还是比较独立,我们还是没有办法拿到一些更大的公共资金去支持我们做一些更对等的对话和合作。我非常希望国际交流是相互对等的,我们既能有引进来,我们也能走出去。但是我们现在就还是差一口气,还是差一些条件,我们没有办法走出去。 69:00 既然选择了包容性艺术,那就有辨别性地继续做下去。虽然跟环境是有关系的,但内核一直在那里,找到自己的锚点很重要,它可以带我们去穿越那些非常低迷,非常困难的时间。 -本期关联- 星空艺术节:由北京身身不息文化交流中心于2019年发起与创立,是中国首个以包容性艺术为发展方向的非营利性艺术节。包容性艺术关注残障、老龄化、性别以及少数群体议题,是以艺术介入社会行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以削减社会偏见、传递艺术能量,探索共建包容型社会的艺术方法。迄今为止,与星空艺术节合作的艺术家/艺术团体包括:英国Stopgap Dance Company、CCN2-法国格雷诺布尔国家编舞中心、德国Thikwa剧院、日本琦玉金世代剧团、法国编舞家杰罗姆·贝尔(Jérôme Bel)、美国Dancing Wheels舞轮舞团、北京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北京病痛挑战基金会等。艺术节所讨论的议题专注于残障人士、老龄化、边缘、打工女性等群体的主体性艺术表达。 具身:具身理论起源于20世纪末的认知科学革命,旨在揭示认知如何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互动而形成。它挑战了传统认知科学将心智视为独立于身体的计算机器的观点,认为认知不仅仅是大脑内的信息处理,而是身体与外部世界动态互动的产物。具身理论的核心主张是,人类的思维、感知、语言和情感等认知活动与身体的物理结构、感官体验和动作密切相关。其基本概念“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认为,认知不是抽象的符号操作,而是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实现的。 《盛会GALA》:由法国著名舞蹈家、编舞家杰罗姆·贝尔(Jérôme Bel)及其团队创作于2015年,迄今已在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上演。它是一个舞蹈表演,更是一个可被在地化的舞蹈概念跟框架,它邀请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舞者同台演出,并且让他们在其中最大程度地舞出真我,同时也在一种喜悦而欢快的气氛中松绑了观众对舞蹈的刻板认知。 汪民安:北京1969年生人。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曾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为20世纪的文化理论和批评理论,当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代表作品有《罗兰·巴特》《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论爱欲》等。 接触即兴(Contact Improvisation):是一种强调舞者之间身体接触和互动的即兴舞蹈形式。它起源于1970年代的美国,由史提夫·帕克斯顿(Steve Paxton)创立,受到日本合气道、东方禅学、体操和太极等多种影响。接触即兴不仅是一种自由的舞蹈形式,还能帮助参与者克服对身体接触的恐惧,提升对自我和他人的感知能力。舞者通过运用接触、动作、重量和平衡,进行身体的互动游戏,仿佛在进行肢体对话。这种舞蹈形式强调放松和开放的状态,以接收同伴的能量和方向,从而实现即兴创作。 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1947.6.22-2022.10.9):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国际知名的当代学术界的大师级人物,STS(科学、技术与社会)巴黎学派的创立者。曾任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s Po Paris)社会学研究中心教授、副院长,2013年获得霍尔堡国际纪念奖。拉图尔以科学社会学研究著称,其1979年出版的《实验室生活》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揭示科学事实是通过实验室中人类与非人类行动者(如仪器、数据)共同建构的成果,奠定了科学人种志的研究范式。21世纪后,拉图尔聚焦生态危机,提出“新气候体制”概念,主张将地球视为活跃的“盖娅”系统,并呼吁人类以“陆地人”身份重建与地球的关系,相关思想体现在《面对盖娅》《何处着陆?》等著作中。 《地球三部曲》:拉图尔与科学史学家、舞台导演费德里克·艾特·图瓦蒂(Frédérique Aït-Touati)合作的“演讲表演”代表作品,是拉图尔在生命最后十多年投入对地球生命新视野“盖娅”和“关键带”(Critical Zone)研究成果的展示,也是一次极其智性、思辨及浓缩的剧场式的表达。《地球三部曲》包含了互相关联的三个部分:《在内一体》(2016)《移动的地球》(2019)和《病毒性》(2020)。《地球三部曲》及其系列活动也被纳入“中法文化之春·中法建交60周年”的活动框架中。 讲座表演(lecture performance):又称演讲表演。是一种融合学术讲座与表演艺术的混合形式,其核心在于通过互动性、身体性和表演性,挑战传统讲座的单向知识传递模式。它既不同于强调观点输出的TED式演讲,也超越了纯粹的学术研讨,而是将讲座转化为一种表演空间,注重知识呈现的形式、教学的情境元素以及讲师和观众互动的动态。融合了研究、讲座、视觉艺术和表演叙事技巧,探索知识、艺术与公众参与的边界。 埃莱娜·费兰特(Elena Ferrante):1943年1月1日出生于意大利,意大利当代作家。埃莱娜·费兰特是她的笔名。1992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烦人的爱》。2011年至2014年,埃莱娜·费兰特以每年一本的频率出版《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和《失踪的孩子》这四部情节相关的小说,被称为“那不勒斯四部曲”。2016年,“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四部英文版《The Story of the Lost Child》获提名布克国际文学奖。同年入选《时代周刊》评选的“当今世界100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榜单。 优绩主义(meritocracy):是一种主张依据个人才能、努力和成就分配社会资源与地位的社会科学理论。该术语由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在《精英的傲慢》中系统阐述,其理想化前提强调机会平等下的公平竞争,认为社会流动应通过能力筛选实现。在实践中,优绩主义通过学历、职位等量化指标激励个体奋斗,但也因忽视代际资源差异与结构性因素,导致阶级固化、内卷加剧和“精英的傲慢”现象。 -制作- 本期主播:王子月 本期剪辑:祁露 本期编辑:祁露 王子月 本期音乐: Pink Floyd -《The Final Cut》 Paris Paloma -《labour》 -互动方式- 加听友微信群:znradio2025 (也可直接扫码入群)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中女Radio -出品- 王子月工作室
-本期嘉宾- 胡珍 69岁,性教育专家 现任四川省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首席专家、四川创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保健协会性健康专委会理事。 -内容提要- 02:44网络时代的性早熟 06:33性教育真相 10:00学校不敢讲的问题:早性、堕胎、同性恋… 18:55教育的出发点不应是为预防什么问题而做 21:48南京红老头与大连女学生:性丑闻背后的性别双标 24:03老年艾滋病危机 27:15家长对性教育的错误认知 34:15试婚还是试性?年轻人择偶新标准 41:00性不和谐?实际是亲密关系的沟通问题 47:38性教育讲座过后的校园变化 49:19两起学生自杀事件改变一生 68:34性教育不是床上那点儿事 75:36恐婚恐育的真相:能力不匹配 -本期关联- 体象焦虑/体象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缩写BDD,也被称为躯体变形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表现为患者过度关注自己的体象并对自身体貌缺陷进行夸张或臆想。体象焦虑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属于心理学术语范畴。该现象源于个体对自我体象的期望或认知偏差,尤其在青春期,青少年因身体发育带来的第二性征变化(如男性胡须生长、女性乳房发育等),易产生焦虑、自卑等情绪。应对体象烦恼需结合专业心理评估,引导个体接纳自身特征并提升内在气质。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9.28-1970.9.2):苏联教育家、儿童文学家。出生于乌克兰,1939年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其后他参加了苏德战争并于1942年负伤。1948年至去世期间,他担任家乡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1955年获教育学副博士学位。1957年成为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教育科学院的通讯院士,1968年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他强调学生作为个人的整体和谐发展,关心儿童的幸福和自我表现。他就儿童教育写有40多部专著、600余篇论文,另外著有1000多篇童话故事。 甄宏丽:北京大学性心理学博士,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致力于性心理治疗方法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对青少年性健康发展、性多元者心理健康支持有着丰富的心理治疗临床经验。 张玫玫: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性学会副秘书长,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从事青少年性教育二十多年,在首师大参与创建性健康教育辅修专业,后任负责人至今。并一直承担部市级和国际青少年性教育研究和实践项目,在北京有近50所中小学作为实验基地进行此项研究,在国际会议和期刊发表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多篇。 刘达临(1932.6.2-2022.12.17):出生于上海,1949年9月入学燕京大学新闻系。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系,参过军,获中尉军衔,1969年复员。1982年任上海大学《社会》杂志编辑,副主编。1988年任上海性学研究中心主任,创办《性教育》杂志。著有《中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报告》(音频中提及)《性社会学》《中国性文化史》《世界古代性文化》《世界当代性文化》等多部性文化书籍。1994年获得“赫希菲尔德国际性学大奖”,1995年在上海青浦县徐泾镇创办中华性文化展览馆,1999年迁上海市南京路,历经周折,又于2003年迁址江苏同里,2004年4月18日正式开放。 陈景润(1933.5.22-1996.3.19):出生于福建福州,汉族,无党派人士,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金赛性学报告》:《Kinsey Reports》,是由美国学者阿尔弗雷德·金赛、保罗·格布哈特及华地·帕姆洛依等人所写的关于人类性行为的两本书,分别是《男性性行为》(1948年)及《女性性行为》(1953年)。 胡宏霞:1953年出生于上海,医学博士,现为中华性文化博物馆执行馆长、法定代表人,上海性健康教育馆馆长,美国人类性文化基金会副主席。长期从事医学统计与档案管理工作,自1998年辞去上海医科大学工作后,长期担任中华性文化博物馆执行馆长,与刘达临教授形成紧密合作关系。她主导博物馆日常运营并承担行政事务管理,使刘达临能专注学术研究。两人共同筹建世界首座道家性养生博物馆,系统呈现道教房中术与性文化关联。在学术领域,她提出从性文化视角研究孔子思想,认为中华性文明核心特征是“礼”,并批判封建统治者对儒家性文化观的篡改,其编著的《孔子与性文化》被列为性学专业参考书目,开创儒学与性文化交叉研究新领域。其管理的博物馆收藏四千余件性文物,先后在30多个国内外城市巡展,通过文物展示与科普讲解推动性文明传播。 -制作- 本期主播:王子月 本期剪辑:祁露 本期编辑:祁露 王子月 本期音乐: Ghostly Kisses -《Empty Note》 中島みゆき/吉田拓郎 -《体温》 -互动方式- 加听友微信群:znradio2025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中女Radio -出品- 王子月工作室
-本期嘉宾- 胡艳君 40岁,舞美设计师 毕业于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自由艺术舞台美术专业,师从德国舞台美术大师约翰内斯·舒茨(Johannes Schütz),并获得其大师生称号。自2011年起活跃于德国、英国与克罗地亚等欧洲多座剧院,曾获德国埃森青年戏剧节评委会最佳奖和最受观众欢迎奖。代表作品:《红楼梦》《咏春》《迪斯科》《伽利略传》《沃伊采克》现代舞剧《静地回升》《熵》《执迷》等。 -内容提要- 06:37 当导演的意志是另样的时候,我就不得不从他的角度去出发,去转换。理念上我会去反思,然后跟导演去大量地沟通。我们也有很多争论,他说的一些东西我懂,我说的东西他也懂,但是想做的东西可能会有一些冲突,这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 10:34 那时候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考不上中国美院,但这就是事实,对于一个小朋友来说,它是一个非常大的灾难,打击非常大,当时觉得整个天都黑了,前面是没有路的。但是所有打不死你的必定能助长你,在那个阶段,你最想要的、最在意的东西没了,你肯定会进行反思,这个反思,它会让你更加真实地去面对这个世界。 15:10 可能是我比较悲观,或者比较自卑,那时候的眼光还是在和同期的附中的同学做比较,觉得自己连学校都没考上,人家都已经上大学二年级三年级了,所以要好好努力。去考杜塞尔多夫美院的时候,我拿着厚厚的一个画夹,里面装满了作品,一个学生交20个作品,我一本算一个作品,一个月之后我被录取了。 25:13 可能在欧洲的中国人都会有一种同感,就是非常孤独。有一部分人会因为确实挺孤独的,娱乐项目也少,大家就凑到一起做饭打牌,但是这种其实还挺影响学业的,所以到后来我就慢慢淡出这种华人留学生的圈子,就去了剧院工作,早上太阳没升就出发,晚上太阳落山了才回家,那时候,也就形成了一个快速地融入剧场生活的状态。 28:21 后来跟我老师在他的工作室里面,他对学习和工作的要求极为苛刻,包括你的性格,你和别人交际的态度都要求非常非常高,痛并快乐着成长了几年。再后来我老师开始给我一些项目,让我独立去完成,慢慢的我在欧洲开始有能力去自己接一些项目,也结识了不少优秀的导演。 34:15 刚开始我去德国的时候,我会觉得在德国是孤独的,回来之后又觉得在国内是孤独的,不管在哪,可能人就是孤独的吧。 34:53 回国之后我基本上很少和德国的师长们联系。我觉得我基本上不会往回看,我所有的精力能量全都聚焦在当下解决的问题和前面的路该怎么走,所以我不敢往回看,也不敢触动我内心的那些回忆。 36:09 当时我没有直面我的孤独,只是积极的生活,或者用大量的工作去填充自己。我也需要孤独,其实艺术创作也是需要孤独的。我尽量做到不矫情,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能让自己去完全自由,去放松,去胡思乱想就够了。 41:13 回到国内我认识到,要想让别人接受你,首先得先说人话。凭什么你经过了一些艺术的熏陶和所谓的素养,就可以很趾高气昂地去做你想要去做的事情,强迫这些东西喂到别人嘴里?我觉着做舞台艺术这是对观众不特别尊重的一个点。我不是在臣服于观众或者讨好观众,而是我想让他先懂,用他懂的一种方式来表达,这可能就形成了另外一种艺术的表达,形成了你的风格。 47:28 他们其实对待尊重艺术这件事情,开始的时候是不知道怎样去尊重的,这其实是一个反馈。我觉得这个尊重是我先做了你想要的东西,然后我才能争取到我自己的一些话语权。 49:58 我回国之后才知道什么叫专业对口。以前我觉得你学这个专业的,肯定以后工作就是这个,国外他们在高中毕业之后就已经开始选择了,而我们国内的学生是争先恐后地挤进大学,到了大学之后才认识这个专业,然后毕业之后再去想我以后要不要去从事它,但毕业之后基本上就是赶紧要去找工作,我可以拿这个文凭去找工作。它和你所热爱的事情,和你专业技能上的事情是不匹配的。 53:04 我从小没有太多的偶像,因为我觉得很多人都是需要去学习,身上的闪光点都是不一样的,你怎样去活出你自己,这个很重要。我只能说很多人都是我非常欣赏的,但是说把他作为一个目标可能也不太适合,因为每个人的处境是不一样的,这是我最真实的一个想法。 -制作- 本期主播:王子月 本期剪辑:祁露 本期编辑:祁露 王子月 本期音乐:Fenne Lily -《Car Park》 Handsome Boy Modeling School/Roisin/J-Live -《The Truth》 -互动方式- 加听友微信群:znradio2025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中女Radio -出品- 王子月工作室
-本期嘉宾- 许鸣 33岁,中医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本硕连读5+3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委培时修宏观政治学、西方思潮史,打垒球校队。在三甲中医院实习+规培3年并留院工作于医务处。旋辞职游学数载,终回归传统医学临床。潜心丹道医学,从学于周潜川、廖厚泽等先生门人。习中国跤,习西北鞭杆,习大乘禅法。幸得诸先生垂教训勉,临床用汤剂与各类针法,治内外妇儿杂病。目前在上海三个诊所出诊,不定时上山游学。 -内容提要- 02:31 中医其实是一个生活方式,只是大家不知道有一条路是可以走到这个目的地,可以让我们更健康、更及时地看到病。 04:24 性价比,跟中医关系不大,你没有看到好的医生性价比都不高,所有的病其实都不一定完全能够好,或者说当下立刻保证你好。现代人可能真的很缺乏生活经验,中西医和资本的角逐,几乎控制了现代人的就医行为,资本倾向于告诉你所谓的病好了就是症状消失,而症状消失有很多症状掩盖剂。 11:04 很多时候我们人的问题是应该自己对自己的症状和感知负责。现代性让人对自己开始变得不那么负责了,好像把自己的身体都可以作为一个课题的东西交给专家。 16:02 朋克养生其实是个人不成熟的状态,这种不成熟状态,不是个人造成的,它可能跟整个环境有关。但是任何事情,尤其是疾病,一定是受两方面影响,一个是外界客观条件,一个是人体本身,它是有主体性的。 19:37 你可以讲中医开药和五行相关,但是你去理解它的时候不要把它玄化。五行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它是为了更好地归纳这件事情,它是个很好的分类学。医生,要落到实处,这是对病人负责的一个态度,我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追溯原因的,追溯原因的价值非常之低,我就解决你现在身体的应答模式,它的处理方式出现了问题,那我就要把这个处理方式纠正过来。 23:32 我特别想要按照传统中医的方式,它的思路、它的逻辑去看待病人,但是我发现在公立医院做这样的事困难太大,它不合适中医的生存。这不是我的职业规划,就辞职出来了,我非常确定这样做是真正对自己有帮助,对我的病人,对我周围的整个场域都有帮助的事情。 26:12 当你去直接探寻 “中医年纪越大越好,与经验直接相关”想法背后,去一环一环仔细拆,你会发现它背后并不是这样的。经验不是无用的,但经验也不是万能的,当你只有错误认知的时候,你反复刷经验,刷到都是错误的经验。我见过很多糊涂的老中医,他的方子看不出他的思维,他就是一直在糊弄,你们觉得中医是糊弄,又确实有人在糊弄,所以你们会觉得中医就是糊弄。 29:23 中医的疗效往往出在忘记了症状。它跟西医不一样,西医你很难忘,因为它的症状是断崖式下降,你忘不了,中医的疾病下降,是像润物细无声,它不是症状的截然而止,它是在内部做一些变动,让你变得更适应这个状态,适应过来后,你变成了一个新的你。 43:43 你不能说大师名师们开的每个方子都是对的,没有什么对错,适合你的就是对的,不适合你的就是错的。你就可以去试药,身体好的时候没什么大毛病,这是学中医的一个过程。但是不要有“这个一定对我有用”的执着,保持点敬畏,保持点存疑,也保持尝试的态度。 55:46 多看古书,古人对疾病的理解,是有他整体的观念在里面的,他是作为一个人,有主体性的人,他的体会写成了文字,非常有力量。读过教材之后你就知道他们写得有多好,教材写得有多烂,教材是东一句西一句拼凑出来的,然后还有现代汉语的夹杂,一些语言的变迁,你无法理解,反而直接去看原汁原味古人说的话你就能够理解。 60:43 现在的人好像有种焦虑,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好的、坏的,对的、错的。其实都得看情况,得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不要用别人的脑子思考,不要别人嚼完了告诉你一定要相信某个权威的说法,这就特别让人丧失主体性,让人盲从,让人变得焦虑。 62:47 在巨大变革中仍然坚守自己的主体性很重要,无论哪个时代,有自己的主体性都是必要的。你在活你自己,如果活得不是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浪费。 -本期关联- 葛根汤:中医方剂名,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项背强、无汗恶风的药品。出自《伤寒论》。为辛温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功效。是风寒束表、太阳经输不利(或内迫大肠)证的常用方剂。 小柴胡汤事件:是指1990年代日本因小柴胡汤颗粒剂的使用而引发的医疗事故。该事件的背景是,1994年日本厚生省认可小柴胡汤对肝病患者的疗效,导致大量患者使用该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副作用被报道,包括间质性肺炎,甚至导致死亡。根据统计,1991年至1999年间,因小柴胡汤颗粒的副作用发生了188例间质性肺炎,其中22人死亡。这一事件引发了对汉方药规范化使用的广泛讨论,并推动了日本汉方药管理制度的完善。最终,因小柴胡汤事件,相关公司面临破产和法律责任。 废止中医案:是指在1929年(民国18年)2月,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会上余云岫、褚民谊等人先后提出了四项相关议案,其中包括废止中医之办法,以达到中医自然消亡之目的。考虑到余岩提案过于激进,中央卫生会议最后通过《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为防止被废止,中医界采取了组织社团、抗议请愿等多种措施进行抗辩,终于使此案未被施行。在此过程中,中医界也进行了许多推广普及中医知识、争夺生存空间的努力,为保存和发展中医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中医界的图存抗争却使得中医在不自觉的过程中,走入了西医界预设的话语系统,并由此开始了科学化的道路。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医家类。《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中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双盲试验:是指在试验过程中,测验者与被测验者都不知道被测者所属的组别(实验组或对照组),分析者在分析资料时,通常也不知道正在分析的资料属于哪一组。旨在消除可能出现在实验者和参与者意识当中的主观偏差和个人偏好。在大多数情况下,双盲实验要求达到非常高的科学严格程度。 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为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众生本有之佛性为目的,所以亦称佛心宗。禅宗的祖庭有河南少林寺,安徽岳西二祖寺、天柱山三祖寺,湖北黄梅四祖寺、五祖寺以及广东南华寺等。依传说菩提达摩为创始人,被尊为初祖。作为禅宗代表经典的《六祖坛经》,主张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另外,禅宗思想广泛流传的过程中,将其自然任运的态度注入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窦丹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医学科主任、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兼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国际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专注于脾胃疾病的中西医诊疗及慢性病综合调治,推动传统医学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体系(2019年)。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初名闺瑾,乳名玉姑,字旋卿,号旦吾,东渡日本留学后,改名瑾,字竞雄,自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是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女烈士,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制作- 本期主播:王子月 本期剪辑:祁露 本期编辑:祁露 王子月 本期音乐:Stick Figure/Slightly Stoopid -《Choice Is Yours》 KOKIA -《白い雪》 -互动方式- 加听友微信群:znradio2025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中女Radio -出品- 王子月工作室
-本期嘉宾- 姚远东方 51岁,艺术基金总监 林风眠艺术基金会艺术总监,曾任新闻主播、调查记者、节目监制、艺术策展人、林风眠美术馆执行馆长。 -内容提要- 04:58 我以前读过一本书。是关于犹太人的,犹太的妈妈对小孩能力的追求就是,你的人生要永远保持你可以随时随地失去一切但能够重建的能力。我用我的话翻译过来就是,钱财可能会丢失,人际关系也可能破裂,长在你自己身上的手脚都有可能失去,但是长在你大脑里的东西,除非你有一天得老年痴呆,它远离你,否则的话它都是你。 07:38 留学,是让我跟最强大脑相遇的机会,然后不断地打开我的思维,自由的最终限制就是你自己的大脑限制你的想象力,限制了你的自由;流浪,是步履你的肉身所能到达的极限,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东非大裂谷,地球上最南、最北、最高、最低的地方我都去了。 09:37 地理空间和哲学观念的空间打开我的自由以后,它让我对自由的理解产生了一些变化,我觉得自由就是你敢于不拥有。其实这个世界上你拥有得越多,你就被拥有得越多,它就会限制你的自由。 12:08 读博士最大的收获是让我知道自己的无知,从前看过的那些书,作为一个读书的人,你只是看看就罢了,但真正要做一个研究,才知道从前看的那些书你是没有体感的,只是对文字的一种理解。每一天的难也伴随着每一天的狂喜,但是那种狂喜就会伴随着无知感的到来,貌似是非常相悖的两个感觉,其实是同时袭来。 17:05 写论文时,仿佛宇宙间就你一个人,虽然有导师,还可以跟不同的教授或者已毕业的同学去讨论,但实际上所有的材料,文献,是你自己在阅读,你只能讲给别人已经找到的文献,但是还有那些海量的、未知的、茫然的,那种黑,盲人的黑,是非常难以形容的。 28:20 我有一年很偶然地发现了一本书,叫《最好的告别》,我觉得写的挺好的,就念给我妈妈听,所以我跟我妈妈告别了十年,隔一两年你发现她是有变化的,从最一开始的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到最后就没有什么舍不得的。 31:38 给我妈妈办葬礼的时候,我觉得从前自己批判的那些仪式,所有的程序,可以再多一点。因为那一刻你的大脑是空的,只有别人指示你去做什么,你去做这件事的时候,它可以把你拉回现实。它并不仅仅是给去世的那个亡灵,更多的是给活着的人,让这个告别显得更有仪式感,再拉长一点,然后所有的仪式有人陪着你,让你不孤独地去面对这件事。 39:18 我觉得父母是你跟死亡之间的一个门帘,父母要是走了,这个门帘就没有了,你就直面死亡了。我爸爸妈妈走了将近有一年的时间,我就是一个空心人,我也不难过,好像也不怎么怀念他们,没梦到过他们,也没有时常想他们,但是那一年,你整个人就像行尸走肉,好像大脑也没有记忆,就是空,这个空是那种又有内容又虚幻,它在你生活当中实实在在地出现,但它是空的。 41:14 我不太喜欢被绑定,无论是关系的绑定、金钱的绑定,或者是情感的绑定、物质的绑定。其实身边很多人,他们的不自由是来源于他们拥有的太多。 42:05 变化这个词是外在的,别人的,我跟过去的朋友所有的撕扯,都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我这个硬件,但不知道我内部有插件了,他跟我聊的还是过去的那些话题,我的这些新插件就无所适从,所以会造成很多极深度的误读。我会尽量调整回他们要的样子,但这也是分阶段的,现在我不想再往回调了,我要接受我现在的样子,我也尝试在他们面前真实地表达,他们要是不喜欢,友谊就留在那一段,我对所有的情感的处理都是这样的。 45:19 人的共识是几乎不存在的,感同身受也不存在,不知道的伤害是不可能被避免的,那我只能问我的初心,初心就是要去伤害他吗?不是,就好。现在我尽量不用“应该”这个词,没有什么事是我应该要去做的,我只问我要不要做?想不想做?是不是我爱的? 48:15 边界感要维护好,一个模糊边界的人,不仅是对自己是个灾难,对别人也是个灾难。 51:02 你思想的边界在哪?你的思想已经一望无疆了,但是你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语言就成为了你的边界。 54:52 今年我已经51周岁了,我有一种感觉就是,此前的人生全是序曲,我前50年就是我人生的前言,我的正文才马上要徐徐展开。 -本期关联- 林风眠(1900-1991):原名凤鸣,广东梅县人。1919年留学法国,先后在第戎美术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画。1925年回国,任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兼教授。1928年,在杭州主持创办国立艺术院,任首任院长兼教授。林风眠受蔡元培"美育代宗教"思想影响,倡导新艺术运动,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与创作实践,后曾任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画坛的艺术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的创始人。 《最好的告别》:作者是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他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 《破地狱》:由香港导演陈茂贤自编自导的电影,于2024年10月10日在第44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上全球首映。该片是首部以中国香港殡葬业为背景的电影作品,试图以“破地狱”这一传统道教丧葬仪式为切入点,探讨生死的意义和文化传承。 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后世多指官员居丧。出自《晋书·袁悦之传》:始为谢玄参军,为玄所遇,丁忧去职。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担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称为丁忧。 《巴别塔之后》:本书是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乔治·斯坦纳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也是翻译研究领域的一部力著,涵盖语言学、文学、哲学、艺术甚至科技及生物学领域,可谓语言学及翻译理论的一项总体研究。巴别塔 ,本是犹太教《塔纳赫·创世纪篇》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人类产生不同语言的起源。在这个故事中,一群只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大洪水”之后从东方来到了示拿地区,并决定在这修建一座城市和一座“能够通天的”高塔;上帝见此情形就把他们的语言打乱,让他们再也不能明白对方的意思,并把他们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乔治·斯坦纳,在充满困境中完成了这本探寻翻译、语言和文学的本质的专著(1970年),试图开拓一个新领域,开创一片新的论证空间。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哲学生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以他的两部主要作品《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为标志。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语言游戏"的概念,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其使用的方式,而不是其所描绘的事实。他强调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认为语言的功能远远超过了描绘事实。他还提出了"生活形式"的概念,认为语言游戏是嵌入在特定生活形式中的。 -制作- 本期主播:王子月 本期剪辑:祁露 本期编辑:祁露 王子月 本期音乐:Roberta Flack -《Compared to what》 中島みゆき -《永遠の嘘をついてくれ》 -互动方式- 加听友微信群:znradio2025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中女Radio -出品- 王子月工作室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