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喝杯咖啡,回答我的三个问题

你为什么来这里? 你害怕死亡吗? 你满足吗?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向我们提出了这三个问题,却没有给出解答,而是希望我们从这些问题开始,重新思考和认识自己。 从一个神秘色彩十足的小故事出发,我们进行了一场略显艰难的对话。虽然结论不尽如人意,但我们尝试分享自己的困惑和焦虑,从交谈中也找到了些许线索和灵感。 很多人生的答案仍未明朗,而长路漫漫,希望我们都可以不疾不徐。 【你会听到】 02:12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07:58 我们对”鸡汤文“的偏见缘由 09:47 什么是PFE(存在意义) 14:00 分叉路口选择千千万 17:33 在工作中寻找意义 VS 无欲无求的佛性状态 19:38 如何找到自己的PFE 24:18 外界的影响无处不在 29:15 内心/特立独行和表面/按部就班的无声战争 31:42 商人与渔夫:何不食肉糜、可能性与无可奈何 35:21 海龟与反向浪:保持原地就已经很累了 38:40 坚定且热忱的人眼里是有光芒的 41:16 “你想做什么,你就去做嘛”的简单哲学 44:42 每天抽出半个小时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 45:3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钟和节奏 【音乐】 Stay Calm - Ayelle/Calper (片头) Lift Me Up - Mree/Winterwell (片尾) 【后期】甸甸 【文案】随意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50分钟
2k+
3年前

20 现代人,谁不是在消费与反消费间反复横跳

买买买,似乎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字箴言。618、11·11、年终大促的出现让消费成了新的时间锚点,购物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支配着我们的情绪,重新定义了我们的所欲所求。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聊了聊平时到底把钱都花在哪里了,以及一些关于消费的小思考。自认为理性消费的我们,发现想要逃脱现代社会无孔不入的消费逻辑简直难于上青天,总有一些支出让我们事后高呼“上当了”,随即陷入“我究竟为什么要买这个”的苦恼之中。 为此,我们总结了一些抵抗消费欲望的实用小建议,希望能在消费与反消费之间,不断调整,寻找自洽,让每一笔钱都能花得开心,花得称心! 【你会听到】 03:00 我们近期“最值得”的一次消费 06:55 消费黑榜,拒绝踩坑 10:29 有时问题不在于花小钱还是花大钱 12:20一年365个日子,360天有购物节 14:38 我们的钱到底都花在哪儿了? 21:33 买买买真的能让我们更快乐吗? 25:43 反消费的我们,是因为又穷又抠吗? 27:55 医美、健身让身体成了新的消费品 29:44 我们的消费观是如何变化的 33:00 当一名反消费者成为消费记者 39:40 哪个文青能逃过文创周边呢? 42:30 被消费逻辑挪用的环保、女权话语,值得警惕吗? 45:39 消费观不同,还能做朋友吗 50:00 抵抗消费欲望的7个实用小tips 57:40 立下两个flag,年底看看有没有完成 【音乐】 Money—Pink Floyd(片头) 《我要买到你》—何炅(片尾) 【后期】随意 【文案】甸甸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59分钟
40k+
3年前

19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书影音

夏天是什么样子的呢? 空调、冰箱、冰镇西瓜,这边吃着雪糕,那边冻着晶莹剔透的冰块...现代人的夏天可能就是在粘腻和冰爽之间来回切换,我们苦恼夏天的极端天气,也喜欢夏日的热烈和夏夜的繁星闪烁。 在这个夏天,我们翻了翻书,看了看综艺,遇见了几段旋律,也尝试走进剧场和展览馆。我们有在好好过夏天,也有在热忱地期待秋天。 「春日雨夏蝉鸣 明天是个好日子」 祝大家春日、夏日、秋日、冬日,每一日都很愉快! 【你会听到】 书籍篇 03:49 《爱的饥渴》:求而不得的爱恋 07:00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童真与罪恶 09:53 《我的阿勒泰》《记一忘三二》:灵动的李娟 18:30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我本应快乐 24:29 《昨日的世界》:茨威格对过去的追问 视频篇 29:11 《名侦探学院》:少年意气风发 33:51 甸甸挑战名学经典游戏「是否与此无关」! 36:00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思索每一件小事 声音篇 45:20 《海底》:人间岁岁年年 48:37 播客「二维吾码」:科技主题选题库 线下篇 49:44 上海·TeamLab无界美术馆:流动的光影体验 53:00 陈思安《凡人之梦》:普通人的北京故事 58:38 《莎士比亚的罗朱》:戏中戏,禁锢与自由 【音乐】 《八月夜桂花》还潮(片头) 《No.1——南波万》名学七子(片尾) 【后期】甸甸 【文案】随意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62分钟
1k+
3年前

18 与盲人导引小姐姐在黑暗中的一次对话

号外!号外!字里行间喜迎开播以来首位嘉宾——“黑暗中对话”盲人导引员豆豆。 “黑暗中对话”体验馆于1988年由德国对话社会企业首创,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社会对残障人群和年迈者的包容与平等;消除偏见与歧视以及为残障人士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方式。 目前,“黑暗中对话”在上海和成都均建有线下体验馆,体验者将经历一小时的“短暂失明”,在导引员与盲杖的帮助下重新探索日常生活中熟悉又陌生的场景——穿越一条街道、搭乘一艘小船、听一场戏剧、给自己写一封信…… 在本期节目中,豆豆向我们介绍了她在“黑暗中对话”项目工作期间的经历与观察,也向我们分享了作为一名视障人士,一路以来她是如何学习、成长、生活的。与大众印象中隐形、弱势乃至消极负面的视障群体截然相反,豆豆传达给我们的,始终是乐观向上的情绪。 这或许也正是“黑暗中对话”的意义所在,它让我们有机会走近彼此,发现原来我们并无不同。真正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 愿大家眼中有光,心间有爱。 【你会听到】 02:23 关于“黑暗中对话” 05:30 豆豆的三重身份:黑暗引导员、食品品鉴师与宝妈 09:45 当世界突然陷入黑暗 11:36曾有人问我:看不见,活着会不会很没意思? 13:52 为什么路上都看不到独自行走的盲人 16:02视障群体的城市生活智慧 19:57 食品品鉴师都做些什么 22:10 当盲人进入普通高等院校 25:40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网络写手、街道助残员与保健师 29:30 与盲人相处的建议:像对待每一个新朋友那样对待他们 31:32 如何向孩子解释“妈妈为什么看不见” 33:11逛公园、撸萌宠、蹦床、看电影,豆豆的精彩生活 38:11 视障人群也用表情包吗? 40:00 靠近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们都一样 44:15 一则彩蛋:与首位嘉宾相遇的小激动和小欢喜 【音乐】 《我在黑暗中发现的一束光》—豆花(片尾) 【后期】随意 【文案】甸甸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47分钟
99+
3年前

17 七夕特辑|因为国产偶像剧再也不相信爱情

了吗? 还记得你看过的第一部偶像剧吗?是不是也跟我们一样看《薰衣草》、《流星花园》、《爱情魔法师》、《王子变青蛙》长大的呢? 七夕将至,几家欢喜几家愁。趁着这个美(孤)好(单)的日子,我们决定从最近看的国产爱情剧说起,聊一聊我们在爱情剧里都在关注什么,以及我们对其中所呈现的亲密关系的看法。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祝大家七夕快乐! 【你会听到】 02:16 《因为有家》:乡村偶像剧之全员欢乐喜剧人 06:12 《变成你的那一天》:身体互换之走捷径的爱情 06:55 突然乱入的《你微笑时很美》 10:36 套路一:100%的吊桥效应 15:34 套路二:强行降智的女主 16:27 套路三: MPDG之单方面的救赎 18:00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完美人设的爱情 22:03 爱情 VS 事业的抉择 26:03 你在亲密关系中是什么类型? 31:31 前任多大程度影响了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态度? 33:56 爱情剧让我们相信“宿命信念” 38:05 亲密关系是一种你进我退的来回试探 39:05 什么时候会选择看爱情剧? 41:10 看恋爱综艺竟然有点上头 45:16 自我提升 VS 自我证实 48:00 回想小时候的台湾偶像剧 52:36 你还相信爱情吗? 【提到的书】 《亲密关系》—— [美] 罗兰·米勒 《被讨厌的勇气》—— [日]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音乐】 影视剧混剪·爱情两字 @荒也鹿(片头) 《意外》——叶炫清 / 陈雪燃,《你是我的城池营垒》电视剧片尾曲(片尾) 【后期】甸甸 【文案】随意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60分钟
1k+
3年前

16 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

疫情之后,旅行似乎变得更加困难且奢侈。健康宝、14天行程绿码、疫苗接种还有随时可能降临的隔离期,都成了我们开始一场旅行前的拦路虎。 好想去旅行啊!怀抱着这样的呐喊,我们聊了聊关于旅行的种种回忆:人生第一次独自出游,乘着夜大巴前往陌生的目的地,拍下与美邂逅的瞬间,亲身感受那些只出现在书本里的城市,遇到那些原本永远不会谋面的人,尝试那些独一无二的人生体验。旅行的路上,踩过雷也遇过坑,但它们也都毫无例外地,与沿途的风景、相熟的旅伴、精彩的旅行游记一起,成为我们故事的一部分。 愿你们也能享受每一趟旅程,无论远近,无问东西。 【你会听到】 02:34 你还记得你的人生第一次旅行吗? 05:12自由行、跟团游、半自由行的Pros&Cons 13:17 我们还有可能逃离社交媒体推荐的目的地吗? 15:16 在与美邂逅时,我们总有一种抓住它不放的渴望 18:16 青春就是坐一晚上夜大巴还能活力满满玩一天 23:01 坐火车让我们提前进入在路上的状态 28:34 跟随书籍电影逛遍伦敦书店 31:52 北戴河的海也太难看了吧! 37:20 插播一条稻草人旅行的自来水广告 42:53 荷兰致幻蘑菇初体验 46:07 西北的美是不带人工修饰的美 49:09旅行中的一些小小事:早餐、梅西和奶奶的笑 53:51从很远到很近:当书本里的城市有了清晰的面孔 57:29 诺坎普朝圣之旅,这地方我曾来过 63:40 未能成行的毕业旅行:一起坐6天5夜的火车去俄罗斯 65:20 在前往远方之前,先关注已经看到的东西 【提到的书】 [英] 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 [日]妹尾河童--《窥视欧洲》《窥视日本》《窥视印度》《河童旅行素描本》 恺蒂--《小英国,大伦敦》 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西班牙旅行笔记》《带一本书去巴黎》 胡续冬--《去他的巴西》 [美] 保罗·索鲁--《在中国大地上》 【音乐】 Gustavo Santaolalla—De Usuahia a la Quiaca Maggie McClure—Good Morning and Good Night 【后期】随意 【文案】甸甸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69分钟
1k+
3年前

14 小酒配灵魂拷问,深夜节目的正确打开方式

普鲁斯特问卷,因法国意识流小说先驱马塞尔·普鲁斯特而得名,囊括了对于生活态度、价值观、人生经验的一系列问题。 为了录制这一期的播客,我们专门挑选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倒好酒,点上香薰,准备来一场深夜灵魂大拷问。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比直面自我更加困难,那么大概就是在一个过于了解自己的人面前阐释自我。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自省,只能用筋疲力尽来形容。两小时后,我们似乎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理解对方,但一切又好像并未超出预料。 13岁和20岁时,普鲁斯特曾两次回答该问卷。那么希望7年之后,我们还能再次相聚,回答这35道艰难的问题。 【前方开始灵魂拷问】 02:49 最完美的幸福是什么?时时刻刻感到自由 06:14 最大的恐惧是对于恐惧的想象 09:45 最痛恨自己的特质:优柔寡断还是果断干脆? 14:43 最痛恨别人的特点:迟到!!! 20:03 目前的心境:在坦然与忐忑间反复横跳 22:44 被过高评价的美德:你愿意当个听话的孩子吗? 26:25撒谎?我们只是懒得说话了 32:13 最喜欢男性/女性身上的品质:温柔最重要 34:52 最常使用的词:什么时候能改掉口癖啊! 39:11 最伟大的爱:为了猫可以被蚊子咬一晚上 41:24 何时何地最快乐?日出和星星的故事 44:17 最想拥有的才能:成年人不做选择全都要 47:38 随意最大的成就竟然是甸甸最想改变的事? 51:36 最想居住的地方:只要有水就很好 56:04 最喜欢的职业:已经实现的Vs无法成为的 58:26 自己最显著的特点:渴望被爱胜过被倾佩和赞赏 61:11 最看重朋友的特点:不一样也没关系,善良真诚就好 63:16 最喜欢的作者:是谁让随意从高中爱到大学? 72:22 最不喜欢的事:计划被打乱、社交、工作聚餐 74:44 我们想以何种方式死去? 75:38 最后一题!说出你的人生座右铭 【提到的书】 [英]玛吉·吉--《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 [美]珍妮斯•A. 拉德威—《阅读浪漫小说》 [瑞典]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阿根廷] 吉列尔莫·马丁内斯--《象棋少年》 【音乐】Coldplay—Viva La Vida 【后期】随意 【文案】甸甸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79分钟
99+
3年前

11 你觉得北京的风大吗?

北京是我们相遇的城市,也是我们第一次离开家乡独自求学、生活、闯荡的地方。北京定格了很多开心的、不开心的瞬间,也见证了我们很多的第一次和意难平。 这一期我们想聊一下我们既爱(划掉)又恨的北京,试图从脑海里唤醒关于颜色、声音、味道、一年四季、人事物的一系列北京记忆。 不管身处哪个城市,好像尝试与它多建立一些联结,就会多一点归属感。愿我们永远都能像第一天抵达一座城市一样,有活力和生气去探索它,去多创造一些美好的回忆。愿我们都能漂得自在和愉快! 【你会听到】 02:21 北京初印象 05:30 对故宫的执念从何而来? 08:30 买本书说服自己爱上这座城 09:45 “几进几出”对北京的印象转变 14:42 北京的色彩主旋律 15:57 我们心中的北京声音 21:59 史家胡同的声音博物馆 23:59 印象深刻的北京味道 25:58 寒风与暖气包围的冬天 27:49 北京的秋天是最好看的季节 30:23 夏天:酷热难耐 VS 记忆模糊 32:09 北京的春天有希望吗 35:00 人生中第一次做的事情 38:49 从学校到社会的一系列节点事件 45:55 在北京遇到的可爱、重要的人 49:37 喜欢北京的瞬间 52:29 北京是一座一直向自己提问的城市 54:30 地铁里的北京是折叠的空间 58:52 在书里寻找远去的北平 【提到的作品】 《在北京生存的100个理由》尹丽川 《北京:四九城里的风流岁月》孙晔 《北京折叠》郝景芳 《顽主》王朔 【提到的纪录片】 《北京的风很大》(导演:雎安奇) 《北京记忆》(导演:袁子勇/吴群) 【音乐】 白敬亭·北京声音漫步(片头) 小安·给郁结的诗(片尾) 【后期】甸甸 【文案】随意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64分钟
99+
3年前

10 我们的微笑清单|每一件美妙的小事

好久没有放声大笑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发现自己已被丧文化所包围,整日像葛大爷一样瘫在沙发上,耳机里播放着“网抑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自由地打发一生。 因此,趁着“世界微笑日”来临之际,我们进行了一场微笑自救行动。从日常生活中的颜色、声音、味道,到令人心动的“诗和远方”,我们分享了各自一想到就会笑的“微笑清单”,还有私藏已久的开心秘籍。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希望下次再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这期播客能或多或少帮助你抵御一些烦恼,提醒你对自己说一句:Don’t worry, be happy. #随意和甸甸的微笑清单# 颜色篇 04:26 一见“绿”就好心情 07:50 自然中的渐变拥有温柔的力量 08:54 粉色是春天的代表色 触觉篇 09:10 一只猫咪的5种摸法 11:02 一床从小抱到大的毛毯 声音篇 12:08 只有我一个人爱听广东人讲话吗? 14:26 雨声响起,就能理所当然地浪费时间 17:50 剧场开演提示声是入梦的召唤 19:50 在地铁里听见现实与故事的互文 食物篇 21:00 对甜食的渴望是焦虑的映射吗? 22:53 《每一件美妙的小事》由黄桃罐头开启 26:10 写下每天让你开心的三件小事吧 味道篇 30:33 求而不得的水蜜桃香 33:00 在桂花香里与橘猫相遇 旅行篇 35:13 西北的沙漠: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震撼 39:52 在撒哈拉和骆驼一起守夜看星星 43:05 青年旅舍里总有讲不完的故事 综艺影视篇 45:35 《向往的生活》:让生活再慢一点 47:27 Twogether:酒窝有特别的感染力 52:52 《明星大侦探》:我们为何用笑掩饰悲伤? 57:30 《朋友请听好》:和朋友一起吃饭聊天录节目 58:46 《大空港2013》:一家子神经质大闹机场 书籍篇 62:42《是我把你弄哭了吗?》:有关动物的可爱冷知识 65:19 伊坂幸太郎系列作品:和我做朋友,余生皆假期! 68:49 《解忧杂货店》:有一处树洞,能消解所有烦恼 71:42 《一见你就好心情》:不开心,就去读绘本吧 特别私藏 72:22 人类要是也有一条毛茸茸的猫尾巴会怎么样? 【音乐】 Don’t Worry Be Happy- Bobby McFerrin(片头) Gonna Be Allright-Twogether主题曲(片尾) 【后期】随意 【文案】甸甸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75分钟
2k+
3年前

09 一份极不完全的书店漫游指北

世界读书日第二弹来啦! 有一本书叫《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读书随记〉,书店大概是一个真实的、物理存在的避难所,人来人往,它永恒而静谧,注视着一座城市的日出日落。 我们都很喜欢书店,喜欢暖黄的灯光和书籍的油墨味。这一期我们由喜欢的、不喜欢的书店出发,畅谈了对我们而言书店最重要的是什么,也幻想如果拥有自己的书店会是怎样的景象。 如果累了就去书店吧,它有你想要的一切!也欢迎大家给我们安利自己喜欢的书店! 【你会听到】 01:58 最近一次去书店是什么时候? 03:00 远方书屋:独一无二的新奇体验 05:55 风雨书店:不畏雨,不畏风,也不畏冬雪和酷暑 09:58 《但是还有书籍》|80后小夫妻的流动书店 14:25 新华书店:全中国的童年记忆 15:38 大众书局:剧场旁边的书店 16:21 猫的天空之城:有些东西是会变的 19:00 Page one:想安安静静读个书好难 20:30 朵云书院旗舰店:从52层俯瞰上海 21:45 思南书局:城市里的避难所 22:42 单向空间:悠闲、静谧的阅读空间 24:30 诚品书店:除了书还有生活方式 29:06 朵云书院戏剧店:主题书店的分类陈列 30:22 万圣书园:读书人的天堂 32:15 读书会、讲座分享让书店活了起来 35:34 大隐书局:茶香满溢的大隐隐于市 37:20 书店店主都在想什么? 42:29 北京&上海的书店漫游线路 47:55 对实体书店的其他期待 52:00 我们来开书店吧! 55:15 关于书店的一系列作品推荐 【提到的书店列表】 上海 远方书屋 多抓鱼书店 思南书局 朵云书院·旗舰店 朵云书院·戏剧店 大隐书局 杀手书店 建投书局 北京 Page One 万圣书园 参差书店 雨枫书店 野草书店 豆瓣书店 正阳书局 中信书店 杭州 风雨书屋 尤利西斯书店 晓风书屋 广州 博尔赫斯书店 巴黎 莎士比亚书店 连锁书店 单向空间(杭州、北京) 诚品书店(苏州、台北、香港) 茑屋书店(上海、杭州) 猫的天空之城 西西弗书店 言几又书店 【提到的书】 《一座书店一座城:诚品书店的发展逻辑》— 方菱 《书店日记》— [英] 肖恩·白塞尔 《岛上书店》— [美] 加布瑞埃拉·泽文 《书店女孩》— [美] 辛西娅·斯旺森 《莎士比亚书店》— [美] 西尔维亚·毕奇 《企鹅日历:世界书店巡礼》— 企鹅兰登中国 / 中信出版集团 《中国独立书店漫游》— 雅倩 【提到的影视】 《春江水暖》 《诺丁山》 《布莱克书店》 【音乐】 書店ガール (Positive ver.) - 横山克(片头) Government Bookstore - Luke Haines(片尾) 【后期】甸甸 【文案】随意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64分钟
1k+
4年前

07 工作呐,最紧要的就系开心啦!

去年疫情期间,由于对工作的焦虑呈指数级上涨,我们不约而同选择了裸辞。但辞职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我们随即陷入了投简历、找工作的一系列选择和面对未知的焦虑之中。焦虑复焦虑,焦虑何其多。 这期节目我们尝试解析自己,希望通过对话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焦虑?工作是为了什么?哪些外界环境加剧了焦虑情绪?一期聊完,可能还是没有什么正确解答,但不执着于找到答案本身就足够松弛和缓解焦虑了。 祝大家在工作中天天开心,不开心就理直气壮地摸鱼吧! 【你会听到】 01:49 “流产”的波德莱尔主题 03:02 不焦虑都不好意思说在互联网工作 07:40 不约而同的裸辞之旅 12:19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信息焦虑 13:56 从上至下的PUA VS 自驱力 17:30 被崇高化了的“新闻理想” 19:40 想逃离的互联网人 21:30 裸辞后对新工作的期待 23:26 996的日常是什么样子的? 27:01 辞职的快乐能持续多久? 30:20 从规训社会到功绩社会 32:50 哪些职场沟通习惯令人不适? 36:00 过来人的经验≈“为你好”+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38:00 不是所有的正向反馈都是善意的 43:52 理想的工作是各要素的动态平衡 47:26 “自主性”为何反而让人胆怯? 49:10 把兴趣变成工作可行吗? 52:48 无所事事没有什么好有负罪感的 55:52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为何我总是慢一拍” 57:46 默默做过的事会带来惊喜 【提到的书】 韩炳哲《倦怠社会》 [美]比尔•卡波达戈利,琳恩•杰克逊《皮克斯:关于童心、勇气、创意和传奇》 【提到的电影】 《心灵奇旅》 【音乐】 夏日入侵企画 - 人生浪费指南(片头) Bruno Mars - The lazy song (片尾) 【后期】甸甸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62分钟
1k+
4年前

06 清明节,我们尝试直面死亡

古希腊的哲学家伊比鸠鲁曾直白地指出,痛苦的根源在于无处不在的死亡恐惧。我们与死亡之间仿佛永远隔着一块黑布——它是抽象的、被遮蔽的、难以启齿的。面对死亡,我们往往怅然若失,想要转身就逃的冲动席卷而来。 但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在一点一点地走向死亡,通过睡眠、遗忘体味这一过程。与此同时,我们不可避免地经历亲人、朋友和陌生人的离去,借此习得如何处理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尽可能坦然地抵达那片永恒的黑暗。 我们尝试着把死亡当作一个预约日期去安排,列出在Deadline截止前必须完成的事项,思考我们自己所能接受的临终状态,并为自己准备了一篇墓志铭。死亡意味着未来的可能性将不复存在,但至少在此之前,我们还能追逐自由。 四月来了,祝大家踏青愉快! 【你会听到】 01:48 我们家乡清明节的习俗 07:30 童年的清明没有忧愁的滋味 09:58 近距离接触死亡的经历 10:13 产后抑郁选择自杀后,表姐“隐形了” 12:57 路旁的叶修:且让我走,我命中注定浪游 15:47 抑郁症者自白:找任何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20:39 爸爸跟我说,他再也没有妈妈了 24:20 如何处理面对死亡的无力感 28:03 随意遭毒贩持枪抢劫的惊险时刻 31:05 每时每刻想着死亡,就像用肉眼直视骄阳 37:10 你曾想象过亲人的死亡吗? 38:15 如果不能吃冰淇淋,我就不想治疗了 40:50 把死亡当成一个预约日期去安排 43:10 觉醒体验将改变你对死亡的态度 44:27 生辰APP:我们是一点一点死掉的 45:42 死亡前必须要完成的事 48:30 长生不老是可能实现的吗? 50:16 为自己准备一篇墓志铭 53:40 当没有人记得你了,那就是真正的死亡 54:30 坦然面对死亡之时,生存才愈加富有节奏 【提到的书】 [英] 马特·海格—《活下去的理由》 [美]欧文·亚隆—《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 [美] 凯博文—《照护》 [美] 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 [美]威尔•施瓦尔贝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英]萨缪尔·法努斯—《墓志铭图书馆》 陆晓娅—《影像中的生死课》 [美] 保罗·卡拉尼什 —《当呼吸化为空气》 【提到的电影】 《寻梦环游记》 纪录片《我们的森林》 【其它】 看理想电台系列节目 《安宁之旅》 【音乐】 Eddie Vedder—Guaranteed(片头) 周深—《亲爱的旅人啊》(片尾) 【后期】随意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60分钟
99+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