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哲学家伊比鸠鲁曾直白地指出,痛苦的根源在于无处不在的死亡恐惧。我们与死亡之间仿佛永远隔着一块黑布——它是抽象的、被遮蔽的、难以启齿的。面对死亡,我们往往怅然若失,想要转身就逃的冲动席卷而来。
但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在一点一点地走向死亡,通过睡眠、遗忘体味这一过程。与此同时,我们不可避免地经历亲人、朋友和陌生人的离去,借此习得如何处理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尽可能坦然地抵达那片永恒的黑暗。
我们尝试着把死亡当作一个预约日期去安排,列出在Deadline截止前必须完成的事项,思考我们自己所能接受的临终状态,并为自己准备了一篇墓志铭。死亡意味着未来的可能性将不复存在,但至少在此之前,我们还能追逐自由。
四月来了,祝大家踏青愉快!
【你会听到】
01:48 我们家乡清明节的习俗
07:30 童年的清明没有忧愁的滋味
09:58 近距离接触死亡的经历
10:13 产后抑郁选择自杀后,表姐“隐形了”
12:57 路旁的叶修:且让我走,我命中注定浪游
15:47 抑郁症者自白:找任何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20:39 爸爸跟我说,他再也没有妈妈了
24:20 如何处理面对死亡的无力感
28:03 随意遭毒贩持枪抢劫的惊险时刻
31:05 每时每刻想着死亡,就像用肉眼直视骄阳
37:10 你曾想象过亲人的死亡吗?
38:15 如果不能吃冰淇淋,我就不想治疗了
40:50 把死亡当成一个预约日期去安排
43:10 觉醒体验将改变你对死亡的态度
44:27 生辰APP:我们是一点一点死掉的
45:42 死亡前必须要完成的事
48:30 长生不老是可能实现的吗?
50:16 为自己准备一篇墓志铭
53:40 当没有人记得你了,那就是真正的死亡
54:30 坦然面对死亡之时,生存才愈加富有节奏
【提到的书】
[英] 马特·海格—《活下去的理由》
[美]欧文·亚隆—《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
[美] 凯博文—《照护》
[美] 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
[美]威尔•施瓦尔贝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英]萨缪尔·法努斯—《墓志铭图书馆》
陆晓娅—《影像中的生死课》
[美] 保罗·卡拉尼什 —《当呼吸化为空气》
【提到的电影】
《寻梦环游记》
纪录片《我们的森林》
【其它】
看理想电台系列节目 《安宁之旅》
【音乐】
Eddie Vedder—Guaranteed(片头)
周深—《亲爱的旅人啊》(片尾)
【后期】随意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