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编集室
在 DCP 的办公空间,录制的播客节目

Album
主播:
一知羊、daclod、iiiyz、开放编集室
出版方:
daclod
订阅数:
1,639
集数:
14
最近更新:
3天前
播客简介...
开放编集室 OPEN COFFICE,是内容创意公司 DCP 的办公空间。本节目,是在这个空间内诞生的同名播客。 我们热爱自然,也赞美城市,更在乎创意。我们会在这里持续分享一切让我们在这个空间内得到舒展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我们自己的出版物、创意项目、商业实践。 以下均由 DCP 出品。 💡 小红书:地球的周末、开放编集室 ☁️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
开放编集室的节目...

13. 第一次去厦门是什么体验?就像是回到了世界的餐桌

开放编集室

🍜 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是一档由文化创意机构 DCP 出品的播客节目。我们热爱自然,赞美城市,更在乎创意。我是本期节目的主持人,一知羊。 最近 Hannah 刚从厦门出差回来,我就立刻把她拉进了录音室。老听众应该还记得,Hannah 来自马来西亚。 而闽南一带,因为历史上华人下南洋的渊源,当地的食物与文化,始终和南洋有着剪不断的联结。所以,本来这期节目想叫:大马华人第一次去厦门,吃出了 “回家” 的感觉? 但聊完之后,我们发现,这种预设并不成立。与其说是吃出了 “回家” 的感觉,不如说吃到 “进化”、“开放” 的感觉——世界性,或许才是福建菜的精髓所在。 总之,这次 Hannah 的分享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也希望这期节目同样地,能带你看见一些不一样的风景。 引子 01:21 回家的信号,由身体率先发出:海岛长大的人,竟然一回家就会伤风(此处还有关于海风的顿悟时刻 🏝️ 第一部分 厦门的福建菜初体验 02:48 三日行程安排是什么样?从一片城市绿洲,到另一片城市绿洲 04:51 在鼓浪屿的酒窖里,吃到了此行最美味的一餐!别出心裁的五香卷、三杯鸡同款做法的河鳗......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容器 13:25 大马华人第一次来福建,有吃出回家的感觉吗?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福州没有的福州面说起 22:17《一饭封神》里那道永春白鸭汤炖午鱼狮子头,让 Hannah 体会到何为“普通人形容美食的语言还是太匮乏了”! 第二部分 在味觉、城市记忆中,找到两种文化的联系 24:42 某种程度上,阿嬷做的饼(潮州粿、水粿、黄梨饼,等等)暗藏着现代美味甜品的线索 🤔 34:03 厦门的槟城道 V.S. 槟城的厦门巷,在酒店原地收获“回家”一般的体验 35:36 观鸟前,看白鹭就是看白鹭 🔭 观鸟后,白鹭、白头鹎令鸟人幸福感拉满,也让人看见了它们喜欢的湿地 39:43 “一杯敬世界公民、一杯敬永春白鸭汤、一杯敬午鱼狮子头”🥂 彩蛋 43:19 Adrian Brody 享用福建菜的餐厅是什么样的? 04:51 七尚榕舍餐厅里的“Windows” & 印有食器 emoji 的菜单 15:45 福建卤面(左)永春白鸭汤炖午鱼狮子头(右) 35:36 白鹭喜欢的城市 43:19 Adrian Brody 享用福建菜的餐厅,竟然已经排到了明年 关于我们 开放编辑室 OPEN COFFICE,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 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 微博:荒野气象 ☁️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 |主持制作:🐑 一知羊 |金牌嘉宾:✌️ Hannah |金牌后期:🏅 DONG |金牌摄影:📸 Andy |金牌出品:☁️ DCP 乌云文化

46分钟
99+
3天前

12. 如果不是在书店工作,我们不会知道......

开放编集室

📘 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是一档由文化创意机构 DCP 出品的播客节目。我们热爱自然,赞美城市,更在乎创意。我是本期节目的主持人,一知羊。 熟悉我们的朋友可能知道,Jetlag Books 是我司在 2020 年联合创办的一家独立书店。 以“分享世界资讯、美和创意”为宗旨,它精选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杂志和外文书籍,同时在中文书架上专注于世界文学与人文地理。五年来,它在北京的不同地点“漂移”,却也像树一般,在人群之中扎下了根。 作为由同一个创始团队发起的项目,我们的媒体业务与书店始终共享着相同的愿景。但直到最近,我和书店的同事一起运营公众号时,才第一次真正近距离地看见书店的日常经营。 也许是因为阅读和书店本身就带着一种吸引力,所以每次我们的招聘信息一发出,总能收到很多投递。大家也常常好奇:在这里工作究竟会是怎样的体验? 于是,我邀请了 Jetlag Books 的店长小鹿,以及店员子勍,来聊聊那些不在书店工作就不会知道的故事。 📚 第一部分 在书店上班,和想象不一样 02:07 小鹿、子勍怎么和 Jetlag Books 结缘的? 05:15 胡同里的山海四合 V.S. 时髦地标里的日夜公园,工作体验有什么不一样的? 06:18 “诗”,是怎么变成山海四合的核心主题的? 07:24 在日夜公园当店员,要接受的第一个考验是_____(别看日夜公园小小的,却总有意外事件发生) 🌞 第二部分 阅读与人、人与城市的连接 10:01 帮大家确认了!在书店上班,极有可能演变为一场有针对性的工资回收计划(举个例子:《想象海》的签名本确实太艺术了 🦭💭💧) 11:37 所以,书店多久选一次书?书籍畅销与否,有规律可循吗? 15:49 开业以来,山海四合每周六早上都有日光诗会!在这个很少有人读诗的年代,说真的,体验如何? 20:19 像电影情节一样的事情,也在实际经营中发生着——子勍每周都会在诗会群里,分享书店日记、为顾客补充跟诗歌有关的内容...... ☕ 第三部分 书店,不只是书 21:50 书店不被看见的日常:店员在持续为读者制造新鲜感、不同年龄和背景的顾客会因为各种意想不到的理由进店、持续产出创意周边(比如,五周年庆时推出的的巨大盲盒)、提供面向企业的服务....... 34:15 在书店工作最开心的时刻,是什么?小鹿:自己挑的书被顾客喜欢;子勍:对诗歌的理解有长进!(更重要的是,能够遇到可以与之成为朋友的人 39:29 “我们不是网红店”,从选书到内容,再到饮品研发,每一位同事都在认真且专业地对待自己的工作 44:46 想对潜在的书店从业者说:_______ 点此查看:日光诗会海报合集.gif * 欢迎光临山海四合 by Jetlag Books!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 303-2 号 * 欢迎光临日夜公园 by Jetlag Books! 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太古里北区 N2 东侧林荫道 关于我们 开放编辑室 OPEN COFFICE,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 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 微博:荒野气象 ☁️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 |主持制作:🐑 一知羊 |金牌嘉宾:📖 小鹿 📚 子勍 |金牌后期:🏅 DONG |金牌出品:DCP 乌云文化

47分钟
99+
1周前

11. 一个建筑事务所,为什么会需要一位花园主理人?

开放编集室

🪾 秋日好!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是一档由文化创意机构 DCP 出品的播客节目。我们热爱自然,赞美城市,更在乎创意。我是本期节目的主持人,一知羊。 一周前,我在青亭建筑的公众号看到一则“花园主理人”的招聘启事。 对于这家年轻的建筑事务所,我之所以有印象,因为在念建筑系的妹妹曾在这里实习,当时常听她说起同事搜罗的美丽绿植,没想到三年过去,这儿竟然拥有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花园,甚至,还要请专人照料。 初秋的北京,一个异常湿热的下午,让胡同显得灰扑扑的。 走过鼓楼西剧场、拈花寺和一间间平房,我停在了一扇蓝色铁门前,门的右上角是一只蜻蜓。我来到了青亭建筑的工作室。 门一打开,绿意扑面涌来,整个世界仿佛被重新点亮。 眼前这条狭窄巷道,就是花园的起点。室内室外加起来,十来步就能走完。可这里的植物,却有上百种,几乎每一种都有中文和拉丁文名片。 为什么建筑师们要在这么有限的空间里,费这么大心思去养植物?花园和建筑有什么关系?和城市的生态、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又能发生怎样的连接?这些问题的背后,似乎还藏着这个事务所更广阔的雄心? 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了这次探访。 🪴 本期嘉宾 周亭婷(tt):青亭建筑合伙人,为花园种下了第一棵植物 叶青:青亭建筑合伙人,常常在加班的夜晚与花园为伴 刘畅:青亭建筑现任花园主理人,观鸟爱好者 引子 02:20 从两平米露台到上百种植物,青亭建筑的花园不只是为了装饰,还有更多元的职责 🪏 第一部分 建造一座花园,需要分为几步 03:43 第一步:在第一代面积最小的办公室花园里专注华北本土植物,为花园打下基础 04:29 花园带来的遮蔽和“丰容”,几乎立刻赢得了动物们的认可:在流浪猫压力下的黄鼠狼从迅速路过,变成了遛弯,打盹...... 06:28 原本在窗外匆匆“通勤”的动物们,在花园停留时,都和哪些植物一起玩儿? 08:07 第二步:从第二代花园有更大的操作面积后,开始与项目有关的种植实验。引入项目里的本地对象,比如,木姜子、连香、枫香 10:30 但,意外的是,如若想为项目大批量采购本地树木......这件事却并不容易?且听 8 分钟都市园艺经济 + 人文地理小课堂💡 🍃 第二部分 “自然景观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18:11 比起“花园是否美丽”、“花园的实验成果,是否对于项目有直接贡献”,青亭更希望能激发对“自然景观的真正价值是什么”的思考💡 23:36 什么时候花园的两位主理人,开始真正和自然做朋友的?出生的时候!(😅 划掉,其实是开始观鸟的时候 🕊️ 26:01 来过花园的飞鸟有哪些?去年秋季,一只北红尾鸲曾造访过一次;一对白头鹎夫妻,还来此看过“房”! 28:53 自然生态需要的,不一定是更多的“绿色” 🦉 比如,这只沙河著名的猫头鹰,喜欢待在看上去并不“自然”的水管里(附,近期的沙河纵纹腹小鸮观测记录) 32:47 花园下一个阶段:让蜜源的周期衔接得更饱满一点,确保全年都有花开 37:01 花园主理人在日常照护之外,最重要的职责:记录昆虫和植物的交互 🪲 🏗️ 第三部分 建筑自然 40:02 花园对于青亭建筑的业务来说,有多重要?tt:不重要 😊 叶工:非常重要 😉 42:21 建筑师都怎么看场地,会用到在花园里累积的知识吗? 47:32 💦 此处,刘工要去给植物浇水了 💦 在她起身离开之前,我代各位潜在求职者问了问,这份工作最具吸引力的部分是什么! 51:42 从 2021 年成立以来,青亭的项目都挺“野”的,这是刻意而为之的吗? 60:10 现在对比 2010 年前后的红利期,建筑行业有哪些值得一提的变化? 67:15 许许多多的独立事务所,在新一轮的周期里积极表达自我(如果你对这些充满活力的表达感兴趣,可以关注北京建筑大学 HALF半场STAGE 的展览信息,今年九月份,会有青亭的展览) 70:33 现在对于更年轻的一代来说,建筑师依然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吗? 尾声 78:04 “建筑学本质无非两个核心问题:现在的世界你认为如何?你希望它是什么样子?”💡 📝 写在最后 《青亭研究:一个建筑事务所的城市生态记录》和本期节目一样,有趣指数拉满:🌟🌟🌟🌟🌟,十分推荐你配合音频一起享用,你将看到天蛾、各种蜻蜓、各种城市野生动物如何在花园里玩耍。 * 聊天过程中提到的建筑项目 青亭建筑:山野校园,西部(重庆)科学城金凤学校 青亭建筑:深圳市塘朗山郊野公园城市看台 青亭建筑:猫盟华北自然生态博物馆,山西 * 花园 02:19 工作室门口 V.S. 花园里 27:33 作为胡同里的洼地,花园蓬勃向上生长的植物吸引了许多过路的生物在此停留 34:21 八月中旬,花园里发生的惊喜之一:一般在北方不开花的红姜花,今年开出了鲜红色的花,原因是北京的湿热让它误以为自己回到了岭南老家 😅 但,只有(北京没有的)太阳鸟可以和它产生互动 38:17 每株植物都有身份卡片,包括迷你到只有拇指大的香花匙唇兰 关于我们 开放编辑室 OPEN COFFICE,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 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 微博:荒野气象 ☁️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 |主持制作:🐑 一知羊 |金牌嘉宾:🪴 叶青、tt、刘畅 |金牌后期:🏅 DONG |金牌协助:🎋 小知羊 |金牌出品:DCP 乌云文化

83分钟
99+
2周前

10. 钻进粤北乡下,我们见到了一些改变国产包印象的人

开放编集室

🪄 周五好!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里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 的办公空间,也是这档同名播客节目的诞生地。我们热爱自然,赞美城市,更在乎创意。我是本期节目的主持人,一知羊。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国产包正在悄悄改写我们对它的印象 —— 是电影《好东西》里铁梅肩头那只让人记住的款式,是线下商场里与国际品牌“同场竞技”的门店,也是小红书里用户分享“不输大牌”的惊叹。 每当看到这些包,我很容易想起那些关于外国匠人手工制包的经典画面。但转而会想:在中国,是谁在做这些包? 不久前,我的同事时雨收到了国产包袋品牌裘真的邀请,走进了粤北乐昌的梅花镇,在那里找到了一些答案——可以说,和我们通常所想象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却令人反复回味。 或许未来,我们会更频繁地看到国产包销售额创新高的消息。但今天,我想邀请你以观察者的视角,跟我和时雨一起去这个镇里看看,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国产包能被更多人放在心上,恰恰是因为这些具体的人。 时雨此行的文章《广东小镇上的皮具厂,和它创造的另一种生活》已发布,十分推荐阅读! 引子 00:27 国产包给人留下的印象,正在悄悄转变?编辑时雨去了工厂第一线找到了一些答案 第一部分:深山里的工厂,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01:51 工厂不建在城市,而是群山环抱的乡野,这是咋想的?时雨来探访的是,品牌在繁荣的粤南之外,唯一的工厂 04:35 反差感拉满:一边是黄墙黑瓦的客家老房,一边是满是脚手架与大货车的主路 09:41 从不做品牌到年销过亿:原本讨厌应酬、“半退休”的皮革商人,被妻子一句“我相信你”拉回了赛道 13:55 顿悟时刻 01:好皮不只来自意大利。中国也有“黄金产区”,而皮料的生长条件,竟然和人喜欢的环境高度一致 15:46 手工不是情怀,是现实选择:拼装环节机器根本造不出,只能靠人手一针一线缝出来 第二部分:是她们和他们,在改变国产包给人留下的印象🪡 18:07 顿悟时刻 02:厂里的工人也许不知道品牌有多火,但他们知道自己在做“真皮包”——因为做皮和做革,是两回事 20:25 老一辈工人靠“偷学”,这个厂却给新手工人提供完整培训——在当下仍属罕见 25:54 很多工友白天做包,早晚下地干活。工厂与农田并行的生活状态,今天还存在 29:59 从不识字也要远走打工,到回到家乡、日夜不歇,这位工友的“打工生涯”可能也是无数中国故事的缩影 31:04 工友们晚上去哪?在奶茶店包场、抽烟、打牌——这是乡镇版本的“夜生活” 36:39 工厂之外的另一种节奏:在村里老房改成的手工坊里,奶奶们穿上喜欢的裙子,边做包饰边照看小孩 41:07 顿悟时刻 03:回流的工友,最初为何外流?原来梅花镇没河、缺水,发展制造业一度举步维艰——如今,是在外习得的手艺把他们带回了家门口 43:09 盛情难却的青李(本期封面图上长得像爱心的这种大果子)、香瓜和没熟的桃子,是无可替代的美味 尾声 46:33 什么样的老板,会总是说自己是个“很有信念的人”?不一定是那种站上舞台讲愿景的人,而是那个在群山之间、在认知范围内,一步步把事做扎实的人 初到梅花镇 ⬇️ 村子里的寻常夏日 ⬇️ 最后一天,没泡成温泉但和工友一起看了山 ⬇️ 关于我们 开放编辑室 OPEN COFFICE,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 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 微博:荒野气象 ☁️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 |主持制作:🐑 一知羊 |金牌嘉宾:🌧️ 时雨 |金牌后期:🏅 DONG |金牌设计:✌ 许烨 🍬 小糖 |金牌摄影:📸 Andy |金牌协助:🐕 表姐 |金牌出品:DCP 乌云文化

48分钟
99+
1个月前
开放编集室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