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开放三明治新的系列节目,这个系列邀请三明治短故事Lifre Writing 的各位导师,呈现她们的生活与创作,以及她们对个人非虚构写作的理解。第一期是三明治创始人李梓新与短故事学院负责人旁立的对话。 三明治短故事学院已进入第六年,它最初是从生活记录开始的“个人书写实验”,随着编辑导师与写作者们的共同实践,逐渐成为涵盖公共议题与个人故事的非虚构写作项目。短故事的作者们生活在全球各地,他们用真实的书写映照世界的变化,也为中文非虚构创作拓展边界。 回顾三明治短故事学院与中文非虚构创作的变化,旁立在节目中讲述了自身的写作如何从媒体机构之下的新闻叙事重新回到个体表达,梓新分享了他在不同文化中的观察到的多元的“非虚构写作”定义。欢迎收听! ❑ 延伸阅读 在短故事学院,我尝试用写作与生活达成和解 2023年就要过去了,想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 非虚构写作是一种不得不言说的生活重量 44岁,我去英国学英文创意写作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 剪辑 备备 ❑ 节目编辑 备备
本期开放三明治邀请了两位每日书作者,Yi和永晴,我们一起聊了聊如何在生活中寻找书写的动力,怎样找到自身的写作命题,做自己的编辑部。 曾在金融和互联网行业工作的Yi目前在上海生活,他从今年1月份开始尝试用写作探索生活,目前已经连续写了11个月。与此同时,他正在经历从上一份工作离开、寻找下一个起点的过程。 永晴是每日书的老朋友,她刚刚从巴黎搬到伦敦,慢慢展开对一座城市的感知。永晴说自己的书写总会被生命的某些命题重启,即使搁笔很长一段时间,再次写下些什么的愿望依然蕴藏在日常中。 Yi 和永晴在每日书相遇,并一起制作了一档播客“瓶瓶有奇”。这也是每日书的神奇之处,存在于世界不同角落的两个人因为书写产生交集,用文字看见彼此。写下来,就像为此刻当下保存一份全息影像,映照自己与当下的世界。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 剪辑 备备 ❑ 节目编辑 备备
本期开放三明治邀请了三明治的老朋友,目前居住在台北的写作者秋凉。过去八年,她在三明治陆续发表的故事记录了她从苏州到意大利再到台北的工作、求学与日常,她的写作也一步步迈向更公共的议题。 上个月,秋凉的短故事作品《嫁到台北,“三重身份”让我感觉自己像渣男》讲述了她在博士、打工人、准妈妈身份间切换的“陆配生活”。她说:一上来就要抛接三个球,这困难模式的游戏让我头皮发麻。 文章发布后,开放三明治联系到秋凉,希望与她聊聊在世界急剧变化中辗转两岸的生活状态,以及不同代际对文化和身份的思索。我们很高兴能用声音的方式再次认识秋凉。 ❑ 阅读更多秋凉的作品 2018年,我在意大利和我的“黑狗”对抗 一个艺术青年的出走与回归 我,一个双性恋者,再婚了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 剪辑 备备 ❑ 节目编辑 备备
本期节目来自三明治作者套子,她是一位喜欢跳摇摆舞的女生。她的童年和青少年没有舞蹈,她是好学生,生活里只有学习和考试,她说自己曾经灰不溜秋的,不懂得跳舞,也听不懂音乐。成为博士之后,套子忙碌于密密麻麻的格子间,穿梭在厚重的论文和紧凑的工作时间表中。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点开了一个摇摆舞视频。回忆那个初入摇摆舞世界的夜晚,套子写下:我想要变得快乐。 读完套子的文字后,我们迫不及待地联系她,想邀请她用自己的声音分享这个故事。声音就像不断变化的舞姿,可以复刻与保存一些超越语言的感受。 这是一个关于跳舞的故事,关于寻找快乐的故事,关于我们要过什么样生活的故事。 阅读套子的故事:我从没想过我可以跳舞 带你去看看套子跳舞的地方吧! 在山崖上,要先爬山才能去,晚上跳完还得夜爬下来。 苏黎世湖边,夏天的时候,每周二都有现场乐队在那。 苏黎世湖边的一个小亭子,一周每天有不同的舞会,周四晚上是摇摆舞。游客来来往往,经常有路人加入进来。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皮艇APP 汽水儿APP ❑ 剪辑 备备 ❑ 节目编辑 备备
“叮,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已经抵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请保持安全带系好,直到安全带指示灯熄灭……” 这是备备和一刀在今年3月飞抵西安时录下的第一段声音。 在555 Found的创作者雷雨生设计的行走路线中,备备和一刀一起进行了一次身在西安的声音行走(Soundwalk)。顾名思义,声音行走是专注于聆听周围环境的漫步。穿行在城市里,眼睛和耳朵相互配合,无处不在的声音不再只是BGM,而是可以采集和解读的城市“声景”。 虽然由于各自的时间安排,备备和一刀并没有和雷雨生在西安见面。但拿着地图,探索相同的城市空间,从构成周围的一切事物发出的声响中捕捉“城市的现场”,也可算作一种共同旅行的方法。备备、刀刀和雷雨生把这次声音行走记录变成了一起播客节目,在时空错位的对话里,聊了聊为什么要用耳朵认识一座城市。 声音不像图片那样能精准地扫描当下的场景,但可以让我们在想象中相遇,欢迎你和我们一起回到这场声音行走的起点。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皮艇APP 汽水儿APP ❑ 剪辑 备备 ❑ 节目编辑 备备、一刀
本期节目的主播是西答、张眯眯和密斯赵,她们都是曾在三明治用文字记录真实生活的作者,也是三明治的好朋友。2021年,她们三位一起参与录制过一期关于母职的播客节目,讨论成为母亲的决定,两年过后,她们再次重聚,聊了聊成为母亲带来的改变和思考。 在这期节目里,三位女性用声音记录下成为母亲的变化,节目中,西答、张眯眯和密斯赵聊到了这些话题: * “母职”与“亲职” * 做母亲的过程中感受到的”羞耻“时刻 * 为孩子更喜欢爸爸困扰过吗? * 如何带给孩子女性主义的教育 * 女性主义者如何彼此支持 * “自我”与“母亲的身份”矛盾吗? ❑ 延伸阅读\收听 挤时间录播客的妈妈们,想说说我们如何决定成为母亲 西答 我们带3岁女儿在西雅图街头,参与 Stop Asian Hate 游行 旧金山待产日记:肚子外麻烦不断的世界 眯眯 在中美两地的新晋妈妈用共写记录育儿日常 31岁那年,我终于成为了曾经永远不想成为的人:母亲 密斯赵 妈妈来美带娃一年:我们挣扎于母女身份,重建女人之间的爱与理解 一个女性主义者在纽约经历的一次生育 ❑ 本期主播 西答 张眯眯 密斯赵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皮艇APP 汽水儿APP ❑ 剪辑 西答 ❑ 背景音乐 A Day to Remember - FiftySounds ❑ 节目编辑 备备
各位听众你们好,好久不见,我是备备。三明治电台有了新名字:开放三明治,这期播客也是我们改名之后上传的第一期新节目。开放三明治是一种易于制作的食物,简单好吃,可以包含丰富的食材,我们也希望这里的节目像开放三明治一样让你感到坦诚和有趣。 2022年的夏天,我的同事子仪选择离开家,只身飞往巴黎留学,在不确定中坚定地开始一场生活的剧变。我依然留在上海,尝试将往常的生活节奏与曾经出现的断裂衔接。这次录音,对于我和子仪来说都是一次表达欲的复建。经历了去年上海的春天,一直到现在,漫长的时间里,我们都各自在改变中感受生活,尽管遇到了表达的困境,我们仍然尝试记忆和保存每个部分的自己。 继续表达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因此我们也必须允许持续地表达之中出现的沉默。 ❑ 本期主播 备备 子仪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皮艇APP 汽水儿APP ❑ 剪辑 备备 ❑ 节目编辑 备备
线上放映预告 《第六部纪录片》 时间:2023.1.15 晚上8点 播放平台:Bilibili 在线直播+同步交流 加入放映,可添加三明治明仔(微信:ming30s),备注:姜佳鑫 去年春节期间,我们在线上播放了纪录片创作者姜佳鑫的影片《来自我的家乡——中国吉林敦化的视频和音频(1月26号到2月14号》和《最棒的一个年》。姜佳鑫来自吉林敦化市,2017年起,他坚持用手机记录过年回家的全过程,几乎不经筛选地拍摄每一天。 做饭、吃饭、放炮、走亲戚、上坟、长辈的关心与责备……每一次拍摄会累积十几个小时影像素材,冗长和琐碎日常片段将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被剪辑制作为一部纪录片。一个普通东北家庭的过年影像是姜佳鑫的个人成长记录,也在时间变化中显现着“家”的轮廓。 姜佳鑫的拍摄计划将持续12年,为自己的家记录12个“年”。目前,他刚刚完成第六部片子的剪辑,本期三明治电台邀请姜佳鑫聊了聊拍摄于2022年春节的《第六部纪录片》。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皮艇APP 汽水儿APP ❑ 剪辑 备备 ❑ 节目编辑 备备
宝婷将在本季“三明治555在地创作支持计划(555 Found)” 中探索有关北京魏公村的故事。她在对附近走访与观察中,发出询问:个人的时间线是如何交汇成地方的历史?人与其所居住的空间的关系是如何被塑造、改变的? 宝婷在北京魏公村出生长大,在上初中的时候跟父母一起搬到了别的地方。直到研究生毕业,在25岁时才重新回到北京。回来北京后,中间又住了其他地方,直到最近两年,才回到魏公村。她说:“搬回来后,有时走在路上会很恍惚,可能某段路是过去上小学每天都会走的,但是那条路周围的风景已经很不一样了。比如买东西的地方,一些店来了,一些店离开了,无论如何,放学后买东西的那家店是再也找不到了。少小离家老大回,多年后回家所带来的恍惚、陌生甚至违和感,让我想要探索魏公村,如果可以,能再深入了解它一些。”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宝婷聊了聊魏公村的印象与往事,以及当下的正在变化着的魏公村。 主播 梓新,三明治创始人 嘉宾 宝婷,播客创作者 重返魏公村 01:53 回到魏公村,时空重合的恍惚 03:23 从阅读到实践,在不同的视角中看见“陌生”的故乡 11:20 乡土的变迁与“在地”创作,回忆90年代末的北京 19:31 对“北京”的定义,不同代际与土地的连接 27:44 在流动中,保有理解他人的愿望 40:30 接受“鸽”过的自己,尝试“长期主义” 45:33 放下耳机,一种探知周围的尝试 第一季三明治555在地创作支持计划(555 Found) 11个令人期待的在地创作正在发生! 555 Found是三明治在2022年发起的在地艺术创作支持计划。三明治不只是一个内容平台,也是个体文化创造推动的创作者社群。“在地”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创作潮流。从大理到成都,再到泉州、福州……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新的在地创作实践,有空间营造、独立出版、文创产品、行为艺术…… 三明治“555 Project”自2021年1月推出以来,在“在地”领域呈现了近两年上海街区发展的生态,并连接了很多在地的创作力量。现在,我们正推动555 project走向全国,共创更多在地项目。由此,我们想到设立“555 Found 在地创作支持计划,努力和大家一起扩宽边界,增加连接。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皮艇APP 汽水儿APP ❑ 剪辑 备备 ❑ 节目编辑 备备
鸽是什么意思?缺席、不守信、临阵逃脱…… 或者只是想休息一会。当下的环境中,我们还有耐心和信心讨论“长期主义”吗?坚持做一件小事的期待和偶尔松懈的自我之间存在某个平衡点吗? 熟悉三明治的朋友们也许已经参与过我们的写作项目「每日书」,第一次认识三明治的人也常常好奇,每日书是什么?它的确是一件日常小事,每天写下300字,坚持30天,一个月就能累积近万字的内容。在这样一个孕育着耐心和恒心的写作社群中,社群成员们最喜欢的梗居然是“鸽”,躺平、拖延和划水,似乎都不及一句“我鸽了!”来得痛快。 这期节目,备备和一刀就从“鸽”聊开去,试着思考生活中那个控制着“暂停”与“继续”的按钮。 感谢可持续背包品牌 Bellroy 对本期节目的友情支持。Bellroy 是来自墨尔本的环保设计品牌,产品设计中有一个理念叫做 Day 1000, 意味着好产品不只是在买回家的第一天带来愉悦感,长久地喜爱和使用同一物品,也是对环境更友好的方式。我们也将从本期节目的听众留言中选出一位听众,送出来自Bellroy的环保包袋。 本期节目,我们遇到了这些“鸽”: 5:00 什么可以“鸽”,什么不能“鸽”? 9:05 “鸽”可以正大光明吗? 18:07 被动“鸽”和主动“鸽” 30:00 “鸽”是主体性的体现吗? 40:30 接受“鸽”过的自己,尝试“长期主义”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皮艇APP 汽水儿APP ❑ 剪辑 备备 ❑ 节目编辑 备备
你一定和我一样,过去三年,当我们共同度过地球上的一天,都能感受到那些正在发生的变化和失序。当曾经的确定性开始摆荡,我们更加在乎和关切每一个“现在”。 卡尔维诺说,一段时间,宇宙曾经有过一个特别的机会可以收集和加工信息;可以创造信息,从一些看似没有什么的信息中挑选一些出来:这就是地球上曾经的生活,尤其是人类的生活,他们的记忆,他们为交流和记忆而进行的发明创造。 我们邀请三明治作者们一起制作了一个声音剧场,请和我们一起走进地球上平凡的一天,2022年7月26日,一个普通的周二。 本期节目加入了单向空间和小宇宙联合发起的“声音快门计划”活动,我们和20+位播客朋友一起用声音的方式记录时代里动人的瞬间。 三明治的好朋友单向空间用实体产品的形式呈现了世界上的101个声音快门,这些声音记录被放进一个叫做{声音盒子}的红色机器里。它由电池驱动,插入51张特制的声音卡片,你将听见101段声音。这些声音片段来自6326份真实生活的采样,是过去三年世界中许多个渺小个体的许多个当下。 我们将在本期节目的留言中选出一位幸运听众,送出一台{声音盒子},希望这些来自真实生活的声音标本,能够带给你一些实在的安慰。 和我们一起度过这一天的人 格非 王不羊 Sophie 叶猫子 笛子 倩兮 曹中 胡不归 童言 斯唐 酒竹子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皮艇APP 汽水儿APP ❑ 剪辑 子仪 ❑ 节目编辑 备备、子仪 配乐: 凪 - 宗次郎 Dream Within Dreams - Ian Paul Livingstone
7月中旬,刁一刀回到家乡太原。这次回家,她带着观察员的视角对家乡进行了一次城市观察。在“555 Project太原系列”中,刁一刀记录了这个不断经历更新与重构的北方城市。 “像大部分北方城市,太原与土地紧密的关系延宕在那过于悠长的城市历史中,又从内到外渗透在当下空间的各种角落,尤其是老城区。只是这样的感知大多时候并不会很刻意,比如你走在路上,身边出现一栋门窗分割错落有致、立面尺度与旁边的楼稍有不同的建筑,那此刻一定没人、也没有路标会来告知于你,说这是当年阎锡山用过的办公楼;又或者迎泽大街尽头那座能追溯到百年之前的火车站,就这样安静坐落在街道东端的尽头,显得既老实又敦厚。” 本期节目是对太原城市记忆的找寻和拼凑,也是对当下的太原城市状态的一次小小讨论。哪些城市片段会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个体如何理解自己与城市的关系?欢迎你给我们留言,分享你的城市观察。 阅读“555 Project太原系列” 去长江美术馆,你会先看到售楼处 解构太原五一广场 太原:破碎与松弛 本期主播 刁一刀 备备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皮艇APP 汽水儿APP ❑ 剪辑 备备 ❑ 节目编辑 备备 配乐:梁晓雪 - Blue 看见蓝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