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音乐】 深蓝,by 陈婧霏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皮开肉绽般的痛苦 01:15 封面设计:难得一见的紫色封面上,简单的倒三角图案看起来既像是鳄鱼的脸,也像是一颗心脏,错乱又复杂。 02:30 阅读感受:把自己劈开,一次又一次......然后缝合自己,一次又一次......虽然我们能欣赏邱妙津的语言和奇思妙想,看到她写作上的才华,但在炙热的感情之外,这本书带给了我们一份全然陌生的体验。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个片段 全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八个手记。全书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了“我”1987年到1991年间的四年大学生活。 14:46 对“大学”的思考,选自《第二手记》,第33页:“大学......它刚好在社会三大制度(强迫教育、强迫工作和强迫结婚)重叠交接的点上,这三大制度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三重伟大加乘在一起,反而得以暂时自沉重的伟大性中逃脱。”回看人生或倒叙人生的话,果真如此。早慧的“我”,是因为这样的深刻而更加痛苦吧。 22:06 至柔的故事,选自《第三手记》,第69页:“虽然没人开口说一句要求我读国贸系的话,但那样的结论在我家就像看电影前非唱国歌一样自然的无理。我不用等他们(父母)来对我失望,因为我没办法不再跟他们生活在一起。”世俗的眼光里,她们是这么闪亮的一群人啊。难道正因如此,生活才给了她们更大的挑战吗? 32:00 吃泡芙的鳄鱼,选自《第三手记》,第86页:看到这个片段的时候,心会一下子软下来。听说鳄鱼产卵时候,能通过改变温度来改变鳄鱼宝宝的性别。作为性少数群体的象征,这算是一种代表自由选择的希望吗? 42:35 理想的对象,选自《第六手记》,第159页:“他很聪明,写得一手好字好毛笔字,钢琴弹得很棒,可是这些东西他都视之为无物,只有对他有用时才拿出来炫耀一下......”这些所谓“他是完美的”“他是标准的”评价,都是以己度人罢了。 59:36 鳄鱼的突变,选自《第七手记》,第212页:“发展心理学者则主张,鳄鱼是由人类突变而成......大家一致指出,到了十四岁鳄鱼会自制‘人装’,逃离家庭。导致鳄鱼的原因不明......”逐渐意识到,面对别人的个人选择,我们其实不应该去寻找原因,甚至不应该去问,不要以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动机去伤害他人,直接接受吧! 1:09:10 文本细读,选自《第八手记》,第212页:“我很快就又会习惯黑暗中的海,且随着夜和海风的旋律兴奋起来,不是吗......每当跟你说话时,我慌张,那些话一出口如脱缰野马,我驾驭不住它们在真实描写我的跑场内......” 第三部分:手记的力量 1:17:38 这样一个故事,是为了让现代社会再多进步一点。在连呼救的信号都无法发出的时候,就记录吧,先记录下来心里那一片片混沌。至于“然后”,又有谁真切地知道呢。
【本期音乐】 Frozen in Time, by Secret Garden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蓝调时刻的一抹粉橘色 01:00 封面设计:封面上,冰封世界里的最后一抹霞光宛若一根手指,点亮了一个清冷的世界。如同作者在女儿诞生那天写到的,“然后,世界涌入了你的身体”。 03:08 爸爸视角:书中的60篇随笔伴随着3封“致未出生女儿的一封信”,组成了一系列万物说明、私人百科。这些随笔都是作者作为父亲,在育儿时候想的事。他借用父亲的身份再次观察世间万物,然后记叙、联想、说明。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篇 全书按时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十二月”、“一月”和“二月”。我们喜欢的不少在“十二月”。Iris 喜欢《水》、《寒冷》和《冬天》,Eve喜欢《硬币》、《鼻子》和《托马斯》。 13:50 《水》,“浮冰”上下:“......那时候没有人会去想水到底是什么,但它用某种东西填满了我们的内心,一种悬念,一种奇特而又戏剧化的东西,一种黑暗。水是边缘,是我们的世界结束的所在......”这个世界是什么?这个世界既是“浮冰”之上的美丽和刺激,也是“浮冰”之下的危险和黑暗。 21:39 《硬币》,实际上是在说写作:“......(硬币)不断地用自己的象征价值与真实价值相交换,并且不断地在想象的领域和现实世界之间穿梭,同时它们又是如此的渺小,可以忽略不计......” 27:42 《鼻子》,“鼻子是面容上的教堂”:眼睛向内,鼻子对外,它们俩释放出来的信号,互为表里。 32:59 《寒冷》,生命是一场热力交换:“如果两个不同的温度互相接触,它们会寻求相互平衡。这就像是一种堕落......生命可以被定义为一场与平衡力作战的斗争,从长远来看,它注定会失败。”哪怕这样,释放生命热量这样一个不断向外扩张的动作,是美丽且有尊严的。 40:47 《冬天》,停滞不前的人生状态:“那些给他们带来快乐和陶醉的东西,同时也是俘虏他们的东西......他的冬天似乎没完没了,到处都在刮风下雪,不只是他呆着的房子外头,就连里头也在下雪......那个冬天是他灵魂里的冬天,是他脑袋里的冬天,是他心里的冬天。”能困住人的,不仅是物理空间,也是静止不动的人生状态。 51:06 《托马斯》,这个人有意思:“他保持着开放,就像一条从不积雪的道理,这给了他生命,而他内心的孤独、黑暗和死亡,则将他创造的世界封闭起来。这就是托马斯,他站在光里,用相机拍下自己投下的阴影。”时间的持续,所谓值得记录永恒,不会局限于绽放的、光亮的时刻。 第三部分:万物启蒙,再启蒙 59:21 来自遥远挪威的一支笔,再次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不同的视角融合到一起,仿佛万物“再”启蒙。 【涉及作品】 * 《无尽与有限》,荞麦/著
【本期音乐】 Moonlit Spanish Serenade, by StockTune (AIGC)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扣人心弦的坏女孩 00:22 封面设计:封面也像一个“恶作剧”,粉色外壳下是水泥般的灰调。 01:08 自传色彩:这是一部自传体的虚构小说,它在时间上横跨了四十年,空间上先后经历了秘鲁利马、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日本东京和西班牙马德里。利马、巴黎、伦敦和马德里这四座城市也构成了略萨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07:19 人性善恶:故事里的女孩儿主要“坏”在不断利用婚姻获取更高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与此同时,一份痴痴的爱一直等待和守护着她。在阅读的过程里,盘旋在我们俩脑子里的问题分别是“她凭什么”和“她为什么”。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个片段 全书分为七章,每一个章节里,“坏女孩”都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身份。除了首尾两章分别以“坏女孩”七个身份中的两个命名,其他五个章节名中出现的都是不同男性的名字。这五个男性先后把不同身份下的“坏女孩”带回了我的生活之中。 18:42 论嬉皮士,选自《第三章“新潮伦敦的赛马画师”》:“嬉皮士是安静而平和的享乐主义者......他们沉醉在简朴而有节制的个人主义和幻梦之中......他们的叛逆是反家庭性质的......”透过对嬉皮士的一系列描绘和评论,略萨勾勒出了七十年代的伦敦。每一个角色,都是当时社会状况的投射。 25:47 当我们意识到工作无意义时,选自《第四章“销魂城堡里的译员”》:“如果我们突然感觉到死亡的来临,那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到来到底给这份破工作留下了什么印记?诚实的回答是这样的:我们什么也没做......”如果我们无法不去反复质疑、拷问生活和工作意义,我们也得试着拯救自己的生活:在看似没有现实意义的事情里,慢慢搭建起生活的新支柱。 39:39 羞耻的眼泪,选自《第五章“不会说话的小男孩”》:“知道吗,这真的是一段美妙的爱情。”来自邻居埃莱娜的肯定,让“好男孩”收获了重新面对“坏女孩”的勇气。他们的关系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 53:23 巴洛克式的病态,选自《第五章“不会说话的小男孩”》:“您就把它称作扭曲的爱情、巴洛克式的激情、堕落、性受虐狂的游戏吧,或者简称为对强大人格的屈从......”这段描述,既适用于“坏女孩”之于福田,也是“我”之于“坏女孩”。 01:00:16 认真工作,选自《第六章“防波堤的建设者阿基米德”》:“找到那份工作对她的精神状态而言是一剂灵丹妙药,我觉得是救了她。”嫁给“好男孩”之后的“坏女孩”,暂时通过日常工作找到了一部分自我。 01:07:21 又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坏女孩”,选自《第七章“拉瓦皮耶斯的马塞利亚”》:“我从来不明白马塞利亚为什么要跟我在一起。我对她的生活有什么补益呢?”故事最后登场的新女孩儿马塞利亚会是下一个坏女孩儿吗? 第三部分:你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01:14:23 “坏女孩”拥有多么精彩的一生啊。故事里的“好男孩”和“坏女孩”代表着两种人生:他安稳、被动地重复着,她激烈、主动地创造着。愿我们永远都来得及思考:我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本期音乐】 梦(Yume), by 小林武史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幻想文学,丰饶又宁静的海 00:28 封面与作者:谁能拒绝这么好看的封面,和夏目漱石、太宰治等大家的作品合集呢? 02:10 所谓“幻想文学”:“‘幻想’即一个只通晓自然法则之人在面对超自然现象时心存的“犹疑”。因此,幻想只能存续于一种悬而未决的不确定性之中。”虽然幻想文学这一分类在中文小说里并不像科幻文学、非虚构文学那么流行,但是让这一类型作品聚在一起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个短篇 全书根据作品问世时间,把收录的24个故事分成了三组:第一章“幻妖的物语”中收录的作品主要发表于日本古典时期(8世纪-19世纪中叶);第二章“梦的透视法”中收录的作品主要发表于日本明治时期与大正时期(1868-1926);第三章“废墟的永夜抄”中收录的作品主要发表于日本昭和时期和战后时期(1926-1989)。 其中,我们都喜欢的故事是《梦十夜》和《观画谈》。除此之外,Eve还喜欢《魔术师》,Iris还喜欢《盛开的樱花林下》。我们喜欢的作品大部分集中在第二章“梦的透视法”。 12:12 夏目漱石《梦十夜》:这个“梦的合集”有太多可供解读的空间了,它们都是在描述“人的焦虑”吗,还是各有不同?“第一夜”里,时间幻化成自然万物,对时间流逝的描写唯美又浪漫。听起来就不太吉利的“第四夜”,用无厘头的答案反思着人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每一夜,每一个梦,都是一个单独的故事,搭配着不同风格的文字,可不止十段梦的解析。 32:40 谷崎润一郎《魔术师》:尽管小说的名字很普通,但它描写的世界却瑰丽得不得了!谷崎润一郎笔下的这个魔幻森林给人的感觉是超越时间,绝不会被岁月吞噬的。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会产生对魔术师的想象?是否是因为人们已无法承受现实的重压?那个世界是否早已深陷危机与困境,被一股强大无比的力量牢牢掌控,让人们无力反抗,只能屈服于某种超自然的存在? 44:10 幸田露伴《观画谈》:一个无尽的雨天,大器晚成先生在山顶的草庵中“遭遇”了一幅画。在滂沱的雨和世间万象的包裹中,他治好了自己的神经衰弱吗? 1:00:17 坂口安吾《盛开的樱花林下》:樱花既是重要的图腾,又是日本的审美象征。由于对樱花的偏爱,对这篇小说也尤为喜欢。透过山贼与女人之间的强弱对比,仿佛看见“傀儡”背后密密麻麻的线和操纵它的大手;仿佛看到欲望和人之间纠缠不休的关系。 第三部分:幻想文学的“醍醐”味 1:10:50 幻想文学的“醍醐味”,会让人沉浸在一个个文字构建起的奇幻世界里。虽然有模式化的部分,但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思考训练,自由又烂漫。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留着一些对于“幻想”的期待就好了。 【涉及作品】 * 《阴翳礼赞》、《富美子的脚》,谷崎润一郎/著
【本期音乐】 Solitude, by 坂本龙一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写给女儿,写给自己,写给文学和电影,写给时间 00:19 作家和演员:这份私人的记忆,充满了惊喜。 04:21 装帧和封面:蝴蝶装,铜版纸,一本610页的大部头。封面是一张暖色调的老照片:年轻的陈冲沐浴在阳光里,迎面向我们骑过来,时代在她身后,一样闪着光。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个片段 全书由25个故事组成,基本上按时间排序,从家族到个人,从过去到现在。我们都喜欢的故事是《猫鱼》。除此之外,Eve还喜欢《平江路的老房子》和《幻想博物馆》,Iris还喜欢《从前的人》和《没有女人会因此丧命》。 11:57 《平江路的老房子》:伸手不见五指的夏夜里,母亲在晒台上洗着澡,哼着歌。生活中平凡又珍贵的快乐不仅从年轻的母亲那里流淌到了年幼的女儿身边,而且从过去保留到了现在。 24:10 《从前的人》,与初恋的通信记录:“为什么思念之情永远躲在复数的后面”?虽然写信已经是一个过时的通信方式,但书面表达依旧是一个很郑重的,能让我们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爱意的方式。 40:13 《没有女人会因此丧命》,姥姥的故事:成为自己是多么重要!姥姥就是一个拥有自己的人。“姥姥虽然没有太多物欲,但她懂得享受”,有事业心。回忆起住院开刀前的黄昏,姥姥呆立在她的房间中央的样子,陈冲写到,“她曾经在这里做爱,在这里哺乳,在这里心碎,在这里疗伤,在这里创作。她也曾经被关在这间房门外,像一头母狮子一样愤怒地徘徊和咆哮。”这样的文字和姥姥的故事,都充满女性力量。 1:01:31 《幻想博物馆》,拍摄“太阳照常升起(2007)”:“如果一条直线是生死之间最短的距离,那叙事应该是一座曲径通幽的迷宫”。 1:12:25 《猫鱼》,哥哥陈川:封面上的谜底在倒数第3个故事里揭晓:“每一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童年的‘猫鱼’,它是‘一种象征性的语言’”,是艺术创作中的灵感瞬间,是小时候的记忆和观察,是生命中某一刻出现的顿悟,是这个这个家的恻隐之心,是这个家的坚韧...... 第三部分:记忆既是枕头上的凹印,也是犯罪现场 1:22:12 就像前记里对“记忆”的比喻,书中的记忆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关于“爱”的记忆,就像“早晨爱人离别后枕头上柔软的凹印”;而关于“挫折”的记忆,则像是一个个“犯罪现场”。陈冲没有保留前者,更没有逃避后者。因此,这本书勇敢、平等且珍贵。
【本期音乐】 Roots Main Theme, by Victor Butzelaar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能被《百年孤独》影响,会是份独特的经历 03:08 文学源头:读《百年孤独》,好像读到了文学的源头。不过,我们认为它不适合未成年人阅读。 05:50 一定会相遇:完成《百年孤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Iris做过六次尝试,直到学生时期结束,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才真正走进书里。这一次,我们用荧光笔画出所有的名字、为20个未命名的章节加上小标题。 11:05 把“魔幻现实”作为写作技巧:简单来说,以直面原始的力量作为基础,通过变幻视角,夸大事物的数量和影响,“魔幻现实”就会实现。 16:10 可“大”可“小”的阅读:往”大“里说,“百年孤独”隐喻了拉美的历史,这个“象征”遍布的故事,会变成一个“寻宝”游戏。除此之外,“百年孤独”或许也可以被放进个人生命体验里来读。“百年”,刚好是一个人的一生。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个片段 20:55 第2页,圣物盒中的一缕头发:人的本质就是孤独的。就像探险中发现的骷髅的铠甲一样,孤单会帮助我们抵御外界的侵袭。当热闹的瞬间都消失之后,我们也是孤零零地躺在那里,仿佛是对生命的一种偿还。人如此,城也如此。百年之后,如果马孔多消失在飓风之中,我们或许也只能从稀稀拉拉的遗物中找到零星信息。而马孔多真正的故事,将几乎无人知晓。 27:44 第3章,失眠症和失忆症:失眠一定是件坏事吗?失忆一定是一件坏事吗?经历失眠症的马孔多人,随即陷入了失忆的困扰之中。如果记忆让我们一直困在繁琐的过去里,那失去记忆的人们,是不是有可能迎来转机,逃离命运,去到另一个未来?对外来者丽贝卡来说,“失眠”给了她更多的时间,“失忆”给了她抛弃过去的选择。 43:03 第90页,(二代)阿玛兰妲和永远的黑纱:手腕上的黑纱是阿玛兰妲的地狱。它时时刻刻提醒着阿玛兰妲,她的爱是求之不得的,她的爱是会伤人致死的。对阿玛兰妲来说,“孤独”是她亲手圈禁起来的怨恨和恐惧。 52:16 第162页,(二代)奥雷里亚诺上校和小金鱼:人生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想要从外界获得赞誉,但从上校的故事里,我们能了解到获得真正内心平静的办法竟然是“做无用功”,一种西西弗斯式的专注和不得已。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孤独”是战争本身。 1:00:41 第235页,(五代)雷纳塔·蕾梅黛丝的爱情:黄色的蝴蝶,脆弱又美丽,是梅梅与马乌里肖·巴比伦爱情的象征。在他们罗密欧与朱丽叶般的爱情被迫结束后,两人都选择了终身沉默。这份沉默,是他们的反抗,是他们的“孤独”。 1:11:47 第313页,当“孤独”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一切都会改变,如果家族后人会完全忘记家族的故事,如果记忆不重要,历史不重要,还有什么东西会是重要的呢?或许,生活的“过程”才最重要。当“孤独”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所有的时间,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存在于一个瞬间里的时候,真正的生活就展开了。 第三部分:哪怕孤独,也要拼命去挣扎 1:23:18 千千万万种孤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在“探索”里的孤独;二代阿玛兰妲在“怨恨”里的孤独;四代费尔南达在“宗教”里的孤独,奥雷里亚诺在“浮华”里的孤独,蕾梅黛丝在“无知”里的孤独......让“孤独”成为了一种执念的代名词,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想把生活过好的执念。
【本期音乐】 Cellophane, by FKA Twigs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好似一句“欢迎光临” 00:23 装帧现代而独特:巴掌大的蝴蝶装,杂志式的排版,不适合书写的铜版纸,意在给读者一个很轻量,但足够精致的阅读体验。 03:11 作为艺术入门:这是一本给艺术杂食者的入门书。它没有带我们走进艺术家的作品,只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欢迎我们继续深入了解。 05:05 固定的采访提纲:乌戈·韦尔塔·马林作为采访者,对不同采访对象提出的问题是固定的。他反复提到的问题包括,“你的美学观是什么?”“艺术和政治有没有联系?”“艺术家成为名人了之后,你有什么看法”“对文献展和双年展有什么看法?”“独处的时候你会去哪儿?”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次对谈 整本书一共收录了乌戈·韦尔塔·马林与25位女性艺术家的对谈,其中《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MARINA ABRAMOVIĆ》是我们都喜欢的。除此之外,Eve还喜欢《卡丽·梅·威姆斯 CARRIE MAE WEEMS》和《FKA TWIGS》,Iris还喜欢《安·迪穆拉米斯特 ANN DEMEULEMEESTER》和《阿涅斯·瓦尔达 AGNÈS VARDA》。 10:40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MARINA ABRAMOVIĆ》:Abramovic无疑是一个关注过程的艺术家,她对“恐惧”和“痛苦”的理解非常动人。她说,“痛苦是通向感知的大门,通向意识的大门。我们都那么害怕面对痛苦,但一旦面对了,就能够理解痛苦,而当我们能够理解了,就能够控制它,不再害怕。当我们不再恐惧,就会得到解放,才能感受到内心有信念”。 24:12 《卡丽·梅·威姆斯 CARRIE MAE WEEMS》:Carrie说,西方艺术其实是邀请制的,少数族裔到目前为止都是“客人”般的存在。少数族裔的艺术家,应该可以跟来自故土的艺术评论家一起,以“主人”的姿态,把自己的故事讲完整。 31:55 《安·迪穆拉米斯特 ANN DEMEULEMEESTER》:Ann说,“服装是我们的是第二具躯体”,“灵感是一种礼物,是世界对我们的优待”。 41:16 《FKA TWIGS》:“其实我真的很爱学习......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被你喜欢的事情围绕,特别性感,特别美好”。言谈中,FKA Twigs反复展现出了她在了解一个人真实生活状态时候的耐心,在感受一个陌生文化时的全身心投入。这样的小心翼翼,特别性感,特别美好。 51:18 《阿涅斯·瓦尔达 AGNÈS VARDA》:从桌上的一朵花开始聊起,访谈开始了,生活也就开始了。只有对生活周遭一直保持敏感和好奇的人,才可能拥有这样美好的视角吧。从瓦尔达的访谈里我们感受到,明亮的艺术家总是会把日常最美的瞬间仔细摘取、保护起来,与我们分享。 第三部分:见字如面 1:02:47 不妨把这本小词典般的书留在身边,让它陪着我们走进不同的艺术空间,去遇见美好的人和灿烂的作品吧。
【本期音乐】 《鱼》, by 新青年理发厅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零零后写作者来啦 02:48 南方的元素:如同扉页上的“献给一场雨”,整本书都给人一种氤氲在南方水汽里的感觉。在南方,人们往天上看,往水里看,看进梦里,看出幻来。 04:00 年轻的特点:在几乎每个故事的中后段,作者都会有个“点题”的习惯。诗一样美的语言包裹着适龄的经验和超人的想象。另外,这是一支卸下了传统的男性威权力的笔。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个故事 整本书一共收录了九个短篇,排列次序上给了我们一种文笔从成熟到稚嫩的感觉。在这九个故事中,《开眼》是我们都喜欢的。除此之外,Eve还喜欢《寻找薇薇安》和《渡越虫洞》,Iris还喜欢《九龙化骨》和《美梦星》。 12:01 《九龙化骨》:“九龙治骨......万物化解......”是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爷爷从前教给孙辈们的看似迷信般的咒语。这个咒语与其说是在召唤一条龙,不如说是年迈的老人在表达一种希望被理解的期待。 20:18 《开眼》:“老天开眼啊——”这句呼号背后,是一个关于热爱的故事,更透露出年轻人的自我怀疑和恐惧。台风天里,两个大学生追着狂风大雨跑,想要去找到台风眼。最终淋成落汤鸡的他们,不仅找到了台风“眼”,还找到了台风的“眼泪”。 35:05 《寻找薇薇安》:以养老院为社会背景,这是个有些悬疑感的故事。它围绕一对年轻人对一个神秘女性“薇薇安”的寻找展开,养老院里院外的故事互相照应。“暗”里,人们对养老院单人间里的杀人犯的诸多猜测充满了偏见。“明”里,两小无猜的感情清爽又洒脱。 46:53 《渡越虫洞》:女孩儿身上背着重重的壳,每天必须去太空馆上班,每天必须抬头往天上看,看向遥远的宇宙。“我”突然地出现,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忽明忽暗地、阴差阳错地治愈着她失去父亲的痛苦,接纳着她冲冲地说话,胡乱的喝酒,任性的失踪。 59:59 《美梦星》:这是一次烂漫的、轻松的想象。在这个科幻故事里,没有常见的道德困境,它用近乎孩子气的语气问“如果人类没有梦了会怎么办”?人类会不再重视自己的来处吗,人类会停止书写和回顾历史吗,我们该去寻找那颗美梦星吗。 第三部分:会是充满期待的未来 1:10:19 短短十三万字,从湖底讲到太空,从传统文化讲到未来世界,从他的故乡来到我们的身边,我们期待着黄昶成为一个不可限量的写作者。 【涉及作品】 * 《重庆森林》(1994),王家卫/导 * 《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著 * 《奇遇人生》第一季(2018),第二集“春夏与阿雅公路捕风” * 《盗梦空间》(2010), [美]克里斯托弗·诺兰/导 * 《黑客帝国》(1999),[美]莉莉·沃卓斯基、[美]拉娜·沃卓斯基/导 * 《爱,死亡,机器人》第三季(2022 ),第三集 “机器的脉动”
【本期音乐】 What Was I Made For, by Billie Eilish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书写女性,女性书写 01:03 如雪如山如lì:书里所有的主角都叫“lìlì”。好似在雪山之间,创造了一个极尽所能想要“立”住的形象,一个攀登者的形象,一个女性的攀登者形象。 06:40 女性特质:浓烈的“女性感”既捕捉到了女性独特的体验和状态,也为这本书带来了一定的阅读门槛。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个故事 整本书一共收录了七个短篇。在这七个故事中,《地上的血》是我们都喜欢的。除此之外,Eve还喜欢《纪念日》和《春之盐》,Iris还喜欢《雪山》和《我只想坐下》。 09:49 《我只想坐下》:这是一个经历性骚扰的故事。春运期间,拥挤不堪的火车车厢里,一个比较刻板的、传统的、好欺负的女孩儿不仅被挤进了人群里,也被挤进了一连串“期待与恐惧的瞬间”和“动摇的瞬间”里。 23:45 《地上的血》:这是一个以家暴为导火索,大大方方讲月经和母女关系的故事。故事里母女的亲密关系就是地上的那一滴血,既浓稠、醒目,又尴尬、突兀。 40:18 《纪念日》:这是一个描述婚内出轨的故事。借用书中几次提及的一对概念,它具有“审美价值”,但不被附有“实用价值”。“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分别对应着故事里骆驼一样的男人和那个海豚一样的男人。 51:13 《春之盐》:这是一个细写产后抑郁的故事。故事里人称的设计特别精妙,从“(她)不是我”到“我就是她”,一个刚生产完的女人在经历了各种挣扎之后,终于让思绪甚至灵魂回到了自己的身体里,暂时变得完整。 58:42 《雪山》:这是一个经历丧子之痛的故事。尤其是文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这句引用,让我们想起宝玉说过的“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那时凭我去,我也凭你们爱哪里去就去了。”无论是对母亲还是对青梅竹马来说,是这样痛的失去。 第三部分:男性读者也会愿意读吗? 1:15:26 这样一套女性意识浓稠的作品,让我们担心或许会让女性故事成为“奇观”,而丢失了好些让男性读者产生同理心的可能。
【本期音乐】 Talk to me, by Jahzzar, Free Music Archive(CC BY SA)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他们俩,我们俩 00:31 封面设计:一肥一瘦,一港一台,一红一蓝,一个热情一个冷静,一个斯文败类一个庸人自居。这是头一回,我们俩都对封面上的图案一头雾水。 01:31 阅读感受:是“偷窥”到别人书信的轻快和窃喜!是男性气质明确的主题下,两个年近五十岁的、惺惺相惜的同龄人快速对了26套人生答案。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个对谈话题 整本书一共收录了26组书信往来。其中,Iris喜欢《谈梦》、《坐在某个角落,无人知晓,观察者着人的那些秘密时光》和《关于时光旅行》, Eve喜欢《那一刻我对自己感到陌生》、《生活中真的曾遭遇的“薛定谔的猫》和《自己的最后一本书》。 13:17《谈梦》:我们也加入肥瘦,聊起了各自的梦。“午睡之后,半梦半醒之间,我会抓紧记下自己的梦境”,“我的梦不像肥瘦的一样绝望透顶,我的梦大多是美好的”,“梦在帮我track自己的变化”......人和人之间,不仅梦境的样子不同,对待梦的态度更是不一样。 28:00《那一刻我对自己感到陌生》:“忧郁是文学性的,而焦虑是无文学性的......(忧郁是激烈的呼号,焦虑是不知名的恐惧)忧郁者确信于无,而焦虑者执著于有”。 39:22《生活中真的曾遭遇的“薛定谔的猫》:为了某次自我保护而被迫截断的那部分自我,会不会在另外的空间里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灵魂小宇宙呢?这是小说家骆以军的灵光,是他的天真和烂漫。 47:45《坐在某个角落,无人知晓,观察者着人的那些秘密时光》:一来,作家的隐身衣是特别有必要的。二是,反思和内耗的边缘,或许恰恰是观察人的入口,是进入生活现场的方法。 1:01:31《关于时光旅行》:“作家的终极目标,也许其实不是另一个星球,而是那个黑洞,那个奇点,一切物理理论都失效,一切意义都不再存在的一点。但在那里,我们却发现,原来目的地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的意识里。一切终极的小说、文学、艺术,无论去到多远,最后总是回家,回到人的世界,回到自己的经验和记忆。” 1:10:55《自己的最后一本书》:“每一个作者的创作其实是一棵共时的树,而不是一条历时的线”。愿我们对待自己的人生,都多一个“共时”的角度。 第三部分:适合偶尔一读 1:19:31 这本书更适合“散装”读法。像读专栏一样,每周一读,偶尔一读。一次性读完会觉得有点腻。 【涉及作品】 * 《始于极限》,[日]上野千鹤子 & [日]铃木凉美著 * 《故事便利店》,骆以军著 * 《黄粱梦》,[日]芥川龙之介著 * 《星际穿越》(2014),[美]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
【本期音乐】 Rain Of Recollection, by 柏大辅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总算来到了马华文学面前 00:47 阅读缘起:这本书在我们书架上躺了许久,直到我们对马华文学的了解、对黄锦树作品的好奇、对南国的想象、在异乡的感受......被慢慢积攒进我们各自的生命经验里。 07:45 封面设计:内外书封上包括了这本书中所有的重要意象。其中,树杈间几段灰白色的垂线最为突出,它们是橡胶、是金钱;是雨滴、是自然;也是眼泪、是希望。 10:36 新颖的编排:我们俩,一个把这本书读成了短篇小说集,一个把这本书读成了个长篇。这个“分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雨》作品系列”8篇被分成了两组,夹在另外8个作品中。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个部分 整本书一共收录了16篇作品。其中,《后死Belakang mati》是我们都喜欢的。除此之外,Eve还喜欢《老虎,老虎》和《沙》,Iris还喜欢《仿佛穿过林子便是海》和《龙舟》。 26:16 《仿佛穿过林子便是海》:作为读者,“林子”就像一个非常茂盛的故事丛林,而“海”是梦境。我们行走在故事和梦境之间,经历虚构的艺术。或许,我们一直都生活在循环往复的时间里,会看到无数片段重叠在同一个地方。“未来与过去,虚幻与现实迎面而来,折叠”。 33:33 《老虎,老虎》|《雨》作品一号:南国的热带雨,参天大树就在眼前,人只是天地间小小的,并且极其脆弱的一部分。黄锦树笔下的雨,不仅交代了环境,更雕刻着时间。 41:21 《龙舟》|《雨》作品五号:人生如梦的感觉再次出现。 55:19 《沙》|《雨》作品六号:失去妻儿的阿土和伊之间非常野性的、生殖的、原始的吸引力从日常生活的缝隙里钻了进去,变成了一份强大的生命力。 1:07:00 《后死Belakang mati》:“他的样子似乎没变。仿佛看不出时间在他身上的变化。但也许,某个失误,时间齿轮散架、脱落,让他很年轻时就把时间用完了。他那时突然就老了,就把自己的未来給压缩掉了。所有的时间成了一纸薄薄的过去,装进瓶子里,带着它返乡。” 第三部分:花踪与华宗 1:15:36 人生走到中段,不管出走得多远,都适合看看这本书,找回一些更原始的东西。就像被视为马来西亚门槛最高的华文文学奖“花踪文学奖”这个名字,作为花的踪迹,是华人的传统。
【本期音乐】 A Rainy Morning ~Main Title~, by 柏大辅, 《言叶之庭》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带来暴雨过后,清凉的感觉 02:21 关于书名《夏日谎言》的猜想:一方面,夏天的热烈,让生命爆发出一些冲突的能量,让故事发生。另一方面,伯恩哈德·施林克的语言是柔美的,是充满节奏感、夏日感的。 08:47 封面设计:绿色的植被在书封上疯长。巨大的砖红书封后面,狐狸会出现!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个短篇 整本书一共收录了七个短篇。在这七个故事中,《树林中的小屋》是我们都喜欢的。除此之外,Eve还喜欢《夜晚陌生人》和《吕根岛上的巴赫》,Iris还喜欢《最后的夏天》和《南方之旅》。 18:20 《树林中的小屋》:亲密关系里,强弱关系在不同境遇下难免失衡。我们该如何面对伴侣的失意?我们该如何认识到强弱关系需要一个动态平衡?安全感、快乐感、亲切感并不会永远只来自彼此。 37:42 《夜晚陌生人》:黑暗又颠簸的头等舱里,谋杀了自己女友的杀人犯竟然获得了研究所所长一连串的信任。人性里对危险,对刺激的向往,隐匿在黑暗里,发着淡淡的光。 47:07 《最后的夏天》:选择安乐死是一种欺骗,一种对死亡的讨好吗?选择安乐死后,试图导演出自己“幸福的死亡”的老人,固执地相信幸福不是一个持续的状态,而是由“幸福的配料”组成的短暂温暖。 59:53 《吕根岛上的巴赫》:这对传统的、陌生的父子的情感修补之旅向我们展示了父母们的另一面。家庭身份之外,喜欢巴赫的父亲,谅解上司的父亲,原来可以那样的宽容。 1:12:09 《南方之旅》:妮娜至死是少女!在人生的最后,再次相遇的时候,她最想知道的是他跳舞的时候,是不是还依旧像他们初恋时候一样帅气。 第三部分:成为感情里的强者,热烈地爱 1:24:52 就像没有绝对的真实一样,或许也没有绝对的谎言。对自己诚实就好了,就对自己诚实。 【涉及作品】 * 2023年电影《坠落的审判》,朱斯蒂娜·特里耶执导 * 2014年电影《消失的女孩》,大卫·芬奇执导 * 小说《朗读者》,伯恩哈德·施林克著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