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音乐】
Talk to me, by Jahzzar, Free Music Archive(CC BY SA)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他们俩,我们俩
00:31 封面设计:一肥一瘦,一港一台,一红一蓝,一个热情一个冷静,一个斯文败类一个庸人自居。这是头一回,我们俩都对封面上的图案一头雾水。
01:31 阅读感受:是“偷窥”到别人书信的轻快和窃喜!是男性气质明确的主题下,两个年近五十岁的、惺惺相惜的同龄人快速对了26套人生答案。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个对谈话题
整本书一共收录了26组书信往来。其中,Iris喜欢《谈梦》、《坐在某个角落,无人知晓,观察者着人的那些秘密时光》和《关于时光旅行》, Eve喜欢《那一刻我对自己感到陌生》、《生活中真的曾遭遇的“薛定谔的猫》和《自己的最后一本书》。
13:17《谈梦》:我们也加入肥瘦,聊起了各自的梦。“午睡之后,半梦半醒之间,我会抓紧记下自己的梦境”,“我的梦不像肥瘦的一样绝望透顶,我的梦大多是美好的”,“梦在帮我track自己的变化”......人和人之间,不仅梦境的样子不同,对待梦的态度更是不一样。
28:00《那一刻我对自己感到陌生》:“忧郁是文学性的,而焦虑是无文学性的......(忧郁是激烈的呼号,焦虑是不知名的恐惧)忧郁者确信于无,而焦虑者执著于有”。
39:22《生活中真的曾遭遇的“薛定谔的猫》:为了某次自我保护而被迫截断的那部分自我,会不会在另外的空间里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灵魂小宇宙呢?这是小说家骆以军的灵光,是他的天真和烂漫。
47:45《坐在某个角落,无人知晓,观察者着人的那些秘密时光》:一来,作家的隐身衣是特别有必要的。二是,反思和内耗的边缘,或许恰恰是观察人的入口,是进入生活现场的方法。
1:01:31《关于时光旅行》:“作家的终极目标,也许其实不是另一个星球,而是那个黑洞,那个奇点,一切物理理论都失效,一切意义都不再存在的一点。但在那里,我们却发现,原来目的地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的意识里。一切终极的小说、文学、艺术,无论去到多远,最后总是回家,回到人的世界,回到自己的经验和记忆。”
1:10:55《自己的最后一本书》:“每一个作者的创作其实是一棵共时的树,而不是一条历时的线”。愿我们对待自己的人生,都多一个“共时”的角度。
第三部分:适合偶尔一读
1:19:31 这本书更适合“散装”读法。像读专栏一样,每周一读,偶尔一读。一次性读完会觉得有点腻。
【涉及作品】
- 《始于极限》,[日]上野千鹤子 & [日]铃木凉美著
- 《故事便利店》,骆以军著
- 《黄粱梦》,[日]芥川龙之介著
- 《星际穿越》(2014),[美]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