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期【一起聊】诗歌,婉转流露意境中精准存储的情感(下) 2024年下半年,坐标系开启了《晨间诗会》这个栏目,每周三早6点,大家自愿来一起“读诗”。一晃就做了30+期,读了几百首古今中外的诗,大家都收获满满,除了朗读后愉悦的心情外,在他者呈现的同时,也敞开了自身,相互熟悉,相互走近。2025年伊始,是时候“回顾”一下“读诗”的感受,“分享”一下“读诗”的心得,于是便有了这期的播客。 【主持】 原点:回到原点的原点 【人员】 * Jenny:一个会粤语读诗,也会国语读诗,也会英文读诗的Jenny * 耿同学:容易抽象的耿同学 * 雪松:既喜欢古诗,也喜欢现代诗的中年少女雪松 * outman:现在喝酒喝到微醺的outman * 庄主:在冬天期待春天的庄主 2024年,晨诗26期1020分钟,暮歌10期909分钟 2025年1月15日,原点,在北京茑屋书店,写了一首诗《无题》 【您将听到】 03:35 问:2024年印象最深刻的诗歌是什么? 05:04 Jenny:当我愿意看见自己时,我可能还会痛,但已经不再抱怨。我深知这痛,只因遇见真实的自己。(《当我愿意看见自己》) 05:53 耿同学:朋友坚定的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相信未来》) 08:45 雪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0:50 Outman:《冬》穆旦 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 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 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 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 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 独自凭吊已埋葬的火热一年, 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 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见。 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冬晚围着温暖的炉火, 和两三昔日的好友会心闲谈, 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 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 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 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珍念, 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 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田, 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 14:33 问:朗读诗歌之前,是否需要去调查诗人写诗的意图和当时诗人的处境? 20:42 朗读与节奏感,不同节奏感下的不同情感 23:13 与作品相遇的时机 28:29 艺术作品的“二次创作”,诗歌与音乐,朗读与演奏 33:37 问:平时是否会购买诗集?是否自己创作诗歌/写诗? 43:58 原点,在北京茑屋书店,写了一首诗《无题》 51:36 给大家创作诗歌/写诗的3条建议:1情感,2专注,3“咬文嚼字” 55:50 问:给《晨间诗会》新人们的建议有什么呢? 58:45 Outman:诗歌中的隐喻 【后期】 * 原点 【首尾音乐】 * 《欢沁》 林海 【提到的内容】 * 康德: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哲学的重镇; * 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
第34期【一起聊】诗歌,婉转流露意境中精准存储的情感(上) 2024年下半年,坐标系开启了《晨间诗会》这个栏目,每周三早6点,大家自愿来一起“读诗”。一晃就做了30+期,读了几百首古今中外的诗,大家都收获满满,除了朗读后愉悦的心情外,在他者呈现的同时,也敞开了自身,相互熟悉,相互走近。2025年伊始,是时候“回顾”一下“读诗”的感受,“分享”一下“读诗”的心得,于是便有了这期的播客。 【主持】 原点:回到原点的原点 【人员】 * Jenny:2024年参加了全程《晨间诗会》的Jenny * 耿同学:没有梗的耿同学 * 雪松:单纯善良中稍带锋芒的中年少女雪松 * outman:排除万难来参加播客的outman * 庄主:现在为大家做美食的庄主 2024年,晨诗26期1020分钟,暮歌10期909分钟 outman,部门聚餐后,微醺状态下,在警车的陪伴中,路边跟我们录制播客 outman,播客中所说的,他每次晨间诗会的时候所看到的江边(邕江) 【您将听到】 03:50 问:什么因素导致了早起来朗读诗歌?诗歌对大家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如此吸引你? 04:05 Jenny:3个原因,1诗歌,2自我,3伙伴们的联结 13:39 开放与呈现 17:18 雪松:叶嘉莹先生,菩萨蛮,职场中使用“诗歌”的反讽 19:09 Outman:《为你读诗》,寻找“差异”,完善朗读,从“独自”朗读到“一起”朗读的愉悦 20:37 Poem for You,(上海)泡芙云书店,(原点)推荐去逛逛 23:44 耿同学:小时候背诵诗歌,长大后的画面感,诗歌是情感的共鸣,《春江花月夜》选段 28:33 共鸣与共识,诗歌与哲学一样,用精准的文字表达了此时此刻的情感 30:17 诗,不是直给的,是婉转的,是隐而藏的精准存储的情感 31:08 诗的意境:冰化了,就是:_____。(春天) 33:50 诗人vs闲谈者,画家vs油漆工,雕塑家vs石匠 36:20 庄主:对他者的钦佩,自我挑战 37:10 问:每次《晨间诗会》结束后,都做了些什么? 37:55 Jenny:“偷”了些时间 38:40 Outman:江边,日出,云彩,蓝天,一日的美好 39:33 耿同学:兴奋,睡不着,好奇他者如何选诗,对他者的选诗进行扩展阅读 44:22 雪松:读诗让这个早晨“独属于”自己,“独特”的一天的开始,读诗的愉悦导致了一天的包容 47:07 庄主:五点多漫天星星的天空,诗歌开启的一天太美好 48:40 读诗带来的仪式感,仪式感与边界,社会与家 50:20 问:大家都是如何选诗的? 52:49 问:古诗 vs 现代诗,区别与关联 【后期】 * 原点 【首尾音乐】 * 《欢沁》 林海 【提到的内容】 * 康德: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哲学的重镇; * 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 * 叶嘉莹:中国著名教育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
每个人,每年,都有一些,aha moment,或许心里想的是“原来如此”,或许是惊喜,或许是惊吓,或许是恍然大悟,或许是喜出望外,或许是人生顿悟…………来吧,一起聊聊,2024年,你的“aha”瞬间,什么事情,什么感受,什么思考…… 03:25 伙伴们的开场介绍 05:03 家长角色下的教育焦虑与亲子沟通 30:42 旅途中的迷失、思维控制与活在当下的反思 48:27 考试失利后的家庭情绪爆发 1:11:08 旅行中的敞开心扉与探索未知 1:32:44 最后的最后,有什么想跟大家说的吗
康德说:“决定我们是否富有的,不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没有也行的东西。” 真正决定我们富有的,不是那些我们拥有的(追求或已经拥有的)东西,例如权力,金钱,地位,名声,豪宅,跑车,名牌,而是我们没有也行的东西,例如道德,精神,理性,情感,意志,认知,和能力。 有也没有,不行也行,这里是,没有也行。 一个,聊聊身边事,探寻可能性,没有也行的播客。 第32期【一起聊】Hope is the best thing?在期待中与自己相遇 【对话人员】 * 耿同学:没有梗的耿同学 * 原点:回到原点的原点 * 兰:我是兰(快速的) * 立夏:五行喜火的立夏 【场景】 金台夕照附近汉堡王。 中间还切换了一次“场景”,回归“雅间”。 【您将听到】 06:55 期待一定是具象化么? 13:19 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期待 13:59 wish&expect 19:11 目标和期待 20:45 小时候的期待和现在的期待 22:14 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期待 30:16 routine之后还有期待么? 30:31 feeling,wish,expectation,willness,choise,action之间的关系 33:42 我们二三十岁的时候在期待什么? 38:35 你5年之后的期待? 43:11 方向、目标、潜在可能性、反思调整和期待的关系 51:07 期待避开,why和why not的想法 52:39 你对别人有期待么?为什么?期待和要求是什么关系? 01:03:23 当期待没有实现,你会失落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01:06:43 对待高期待,我们可以选择调整,还是无所谓?反思调整让我们方向明确。 01:09:23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中的期待。 【后期】 * 耿同学 【首尾音乐】 * 《欢乐颂商店》 【提到的内容】 * 康德: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哲学的重镇; * 欧文·亚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 萨提亚:美国家庭治疗师
第31期【故事会】“搭子”,边界感十足的轻社交“工具人” 2025年,新年伊始。《坐标系》组织推出一个全新的栏目:故事会。希望更多的伙伴可以参与其中,轻松,非正式的,“聊聊天”,讲述自己和身边的故事。就要过春节了,1月份很适合,放松的自在的“闲谈”一下,那么《坐标系》故事会第1期主题孕育而生:我和我搭子的故事。 什么是搭子?搭子和朋友的区别与关联?什么因素导致了“搭子”社交?人们选择“搭子”都看重什么因素?没有“搭子”的个体是什么样子的?熟人社交,还是陌生人社交?确定性,还是可能性?高效达成,还是联结彼此?“搭子”社交有什么“问题”与“隐患”?“搭子”社交与边界感,孤独感的关系?社恐,如何找“搭子”?……欢迎大家收听 【主持人】 * 原点:回到原点的原点 【分享者】 * 阿知:在土耳其做社会田野调查的观察者阿知 * 易老师:平易近人的易老师 * 大璐:爱生活,爱美食的大璐 * 立夏:五行喜火的立夏 * outman:整天奇思妙想的outman 【您将听到】 03:30 【问】什么是搭子?轻朋友,轻社交是什么意思? 04:11 【问】搭子 vs 朋友 (区别与关联),目的性,临时性,场景性 09:04 【问】从“搭子”发展到“朋友”,概率高么? 10:30 阿知:土耳其(海外)搭子的故事,吐槽,负能量,没搭子并不代表没朋友 13:00 【问】内向的人,如何找“搭子”? 13:36 易:内向的个体,通过呈现自身,吸引“外向”个体过来成为自己的“搭子” 14:30 “本真”呈现 16:08 大璐:“社牛”找搭子(安全区域,被迫社交,被点燃) 17:48 “搭子”社交是追寻“确定性”?还是探索“可能性”呢? 21:35 “饭搭子” vs “劳动搭子” 24:20 轻社交,表层接触,不碰触内核,不消耗精力,开心就好? 26:20 本真 vs 非本真 30:47 易老师与大璐,搭子的故事 33:38 “工作搭子”:工作场景下的“搭子”,如何定义一个“优秀”的“工作搭子”? 35:40 立夏:“薛定谔”的搭子(多场景都不出现的“朋友”) 38:35 搭子,把人当作手段,而非目的 40:37 “闲聊搭子” 49:11 人类在消耗文字,祛蔽的同时也在遮蔽(海德格尔哲学) 51:20 沉沦:闲谈,好奇,两可(海德格尔哲学) 53:40 闲聊是有目的的,“闲聊搭子”是手段 55:32 outman:“考试搭子” 59:07 【问】“搭子”如何发展成为“朋友”? 59:25 易:“搭子”成为“朋友”的3个要点 63:30 【问】“搭子”与边界感,当“搭子”触及边界了,怎么办? 71:29 2024年最印象深刻的“搭子”故事 【后期】 * 原点 【首尾音乐】 * 《欢沁》 林海 【提到的内容】 * 康德: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哲学的重镇; * 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
康德说:“决定我们是否富有的,不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没有也行的东西。” 真正决定我们富有的,不是那些我们拥有的(追求或已经拥有的)东西,例如权力,金钱,地位,名声,豪宅,跑车,名牌,而是我们没有也行的东西,例如道德,精神,理性,情感,意志,认知,和能力。 有也没有,不行也行,这里是,没有也行。 一个,聊聊身边事,探寻可能性,没有也行的播客。 第30期【一起聊】让艺术治愈冷漠,用审美化解忧愁 本期原点,易老师,大璐,相约在北京宋庄(艺术区),借着这个地方,聊了聊有关“艺术与审美”的话题,2025年《坐标系》组织的主题之一就是:艺术与审美,也借此“抛砖引玉”,有兴趣的伙伴们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拍砖”,欢迎“点赞”,哈哈哈哈哈。 【对话人员】 * 易老师:平易近人的易老师 * 大璐:爱生活,爱美食,思维发散的大璐 * 原点:回到原点的原点 在宋庄“树井咖啡”录制的播客,环境很不错,宠物友好,大家有空可以去转转。 录制前,易老师与大璐先探讨了一下 易老师抓拍的原点与大璐,录制ing 看原点的样子,应该是“聊”的很开心,“美滋滋”的感觉…… 【您将听到】 01:50 问:2024年,有什么让你感受到了“美”? 03:10 是“美”,还是“幸福”? 03:59 美,是一种体验,一种反思 05:51 发现“美”的眼睛 07:00 问:“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09:32 我们对“美”与“不美”进行探讨,才让人类的文明/文化得以发展 11:16 “美”是一种“超越功利的”,趋近于“信仰” 12:32 问:绘画,更像美,还是不像更美? 12:40 艺术作品的价值之一:存储情感。摄影 vs 绘画,逼真 vs 夸大,记录 vs 呈现(情感) 15:31 问:有没有可能,因为你投入时间投入精力多了,导致你认为“美”? 15:50 因为“美”,才有时间(去欣赏);而不是因为有时间,才“美” 16:36 想象力 与 共鸣,诗人与想象力 19:00 如何体验“美” 20:13 艺术,是“真理”的工作,是“祛蔽” 20:57 雕刻家 vs 石匠,大理石的“本真”通过雕塑家的雕塑作品得以“呈现” 22:40 诗人 vs 闲谈,诗人通过“诗句”让文字的“本真”得以呈现,闲谈只是在“消耗”文字 23:44 问:艺术可以被教化么?审美可以被教化么? 23:57 优美 vs 崇高,知性+想象力,理性+想象力 25:00 艺术家 vs 爱好者 :创作当作日常,天才 vs 艺术家:灵感不断涌现 26:46 艺术是一种境界 31:00 教练课程,更应该叫做:对话的艺术,交流的艺术 32:00 技术 vs 艺术,技能很纯熟,但没有情感,根本谈不上艺术 33:45 人类,越来越“理性”,也越来越没有“人性” 34:25 与作者“共情”,艺术作品的“二次创作” 36:52 美的鉴赏是主观的,“美”是普遍的 38:11 当代艺术,超越时代的“美”,梵高 40:00 优美 vs 崇高,知性 vs 理性,理性与自 sha 42:17 美,需要探讨 44:10 人类,用科学来存储知识,用艺术来存储情感 44:55 问:艺术,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48:34 问:艺术,是现有的,还是创造的? 49:58 问:情感是作者的,还是观众的?主体间性 51:03 伟大的艺术家,让他人看到其艺术作品后,觉得自己也是个“艺术家” 54:16 问:在人生的什么阶段开始对艺术和美有了强烈的需求? 60:31 艺术的3个价值:过去情感的存储,当下的批判,未来可能性的探寻 62:30 美是超越功利的,趋近于道德 62:57 问:艺术是需要被金钱保养的,怎么看? 64:23 电影,已经“沦落”为了“文学”的视频化,失去了独有的“电影语言” 68:59 不完整的人,就不够“美” 72:45 呈现只有本真,没有“烂不烂” 73:49 不擅长,也可以……就带来了“可能性” 74:52 《坐标系》其实是件“艺术作品”…… 【后期】 * 原点 【首尾音乐】 * 《欢沁》 林海 【提到的内容】 * 康德: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哲学的重镇; * 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 * 弗洛姆:人本主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康德说:“决定我们是否富有的,不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没有也行的东西。” 真正决定我们富有的,不是那些我们拥有的(追求或已经拥有的)东西,例如权力,金钱,地位,名声,豪宅,跑车,名牌,而是我们没有也行的东西,例如道德,精神,理性,情感,意志,认知,和能力。 有也没有,不行也行,这里是,没有也行。 一个,聊聊身边事,探寻可能性,没有也行的播客。 本期与原点聊聊自我要求、自洽、自我接纳、成长、联结等相关话题,希望能够缕清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希望能聊聊痛苦和成长的关系。整个过程收获非常多,丰富了我对自洽、痛苦的看法。探索出了动态自洽、理性把握崇高、改变与成长、与他人联结等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对话人员】 * 耿同学:忠心耿耿的耿同学 * 原点:回到原点的原点 我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同一个位置,原点选的地儿真不错,安静惬意。 收到原点赠送的新书:让他非常开心的《自我》,我也非常开心。 【您将听到】 03:29 什么是自洽? 08:45 从自洽到与系统洽,动态的”洽“,”外洽“ 11:36 如何更”外洽“?动态而非静态的”自洽“ 14:49 失落和自洽的关系 15:54 自洽,自信和自爱的关系,获取与别人的联结 22:58 什么时候会长期”不洽“? 26:21 成长和痛苦的关系 27:06 成长为什么会伴随着一些痛苦 28:45 ”扬弃“ 29:24 哪种痛苦? 30:19 康德哲学中:理性和崇高对于”痛苦“的把握 32:55 什么是自我接纳? 34:57 成长与自洽、自我接纳 38:14 启蒙是什么? 39:26 什么是心智成熟? 42:30 你2024年最明显的成长是什么? 46:05 寄语 【后期】 * 耿同学 【首尾音乐】 * 《欢乐颂商店》 【提到的内容】 * 康德: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哲学的重镇; * 萨提亚:帮助获得联结和接纳的美国家庭治疗师;
康德说:“决定我们是否富有的,不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没有也行的东西。” 真正决定我们富有的,不是那些我们拥有的(追求或已经拥有的)东西,例如权力,金钱,地位,名声,豪宅,跑车,名牌,而是我们没有也行的东西,例如道德,精神,理性,情感,意志,认知,和能力。 有也没有,不行也行,这里是,没有也行。 一个,聊聊身边事,探寻可能性,没有也行的播客。 第27期【对话】玄学,不可知世界的确定性算法 【对话人员】 * 立夏,五行喜火的立夏 * 原点,回到原点的原点 立夏与原点,录制的地方,非常棒,感谢立夏,期待下一次录制,哈哈哈哈 【您将听到】 01:25 什么是玄学? 02:32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04:05 “先玄后妙”? 05:07 玄学 vs 科学 05:56 问:一个理性的个体为何对玄学感兴趣? 06:39 康德哲学:“哥白尼式革命”,不可知论,自然科学是确定性,哲学是可能性 08:55 不可知论下的不确定性,与,玄学 10:45 玄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世界的两种“确定习性”算法 12:00 玄学的基础认知 vs 自然科学的基础认知 13:06 奇门遁甲里的“时间性” 16:22 基于“三维与四维”来理解“奇门遁甲”的时间性 17:20 自然科学中的定性与定量,量化与无法量化,中医与西医 18:25 玄学的“叙事性”(故事性) 19:37 无法量化后的舍弃,非必要 vs 必要,整体性 23:14 两类玄学:风水 vs 算命 24:05 玄学“鄙视链”,最高地位:奇门遁甲 25:55 算法都是准确的,但对算法结果的“解读”是不同的;伽达默尔的解释学 28:00 风水的一些基本法则(门,床,镜子,宠物,植物……) 31:10 收纳 与 风水 33:30 问:能给自己算命么?经常给自己算命么? 35:59 用“奇门遁甲”找东西,找工作 39:02 八字:不要把自己的八字轻易给他人 40:32 人与环境——风水,人与事情——奇门遁甲,人与自身——八字 45:48 原点遇到的一些很“玄”的事情,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康德不可知论,与玄学 49:53 玄学与自由,算命是否在强加一个答案给个体,或者说“没了自由”? 53:30 命运,什么是命,什么是运,能改命么?能改运么? 55:36 原点对“命运”的一种理解,命=制约,运=过程 58:13 年轻人上班如上坟,上班不如上香,中国人有没有信仰?有没有造物主? 60:21 无神论,有神论,非神论 63:23 原点,最想学的是“奇门遁甲”,及其原因 64:25 玄学,只能学完去应用,才能体验到,不能被“证明” 【后期】 * 原点 【首尾音乐】 * 《欢沁》 林海 【提到的内容】 * 康德: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哲学的重镇; * 黑格尔:伟大的德国哲学家 * 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 * 维特根斯坦:哲学家,有些人说是21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 * 伽达默尔:德国哲学家 *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墨子:墨家学说的创立者
康德说:“决定我们是否富有的,不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没有也行的东西。” 真正决定我们富有的,不是那些我们拥有的(追求或已经拥有的)东西,例如权力,金钱,地位,名声,豪宅,跑车,名牌,而是我们没有也行的东西,例如道德,精神,理性,情感,意志,认知,和能力。 有也没有,不行也行,这里是“没有也行”。 一个聊聊身边事,探寻可能性,没有也行的播客。 第26期【研讨】 人与AI,不确定性下的碳基和硅基该如何互动? 【对话人员】 * 茶子:一个向往自由的人 * 原点:回到原点的原点 * Jenny:享受读书,种花,偶尔写写东西 * 耿同学:忠心耿耿的耿同学 * 蓝晶雨:一名兼职主播,刚刚获得了某马平台真人主播和AI主播的认证 * Tracy:一直很幸运的tracy 【您将听到】 01:26 AI没有定义,如同盲人摸象 05:16 AI应用和工具的现状与发展 11:40 AI进化,从量变堆砌迈向质变新纪元 14:29 智人之上,AI掀起的变革风暴与极限挑战 17:32 AI技术,真的没有触发实质性的变革吗? 20:48 AI浪潮中的众多工作将何去何从? 24:00 AI换脸,技术变革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 27:56 AI教育变革,从娃娃抓起 30:20 AI+N,自身硬才是驾驭AI的王道 33:40 AI陪伴个人成长的迭代之路 35:02 信息生成爆炸时代:数据疯涨与质量滑坡的困局 39:07 AI与人类,控制与被影响的博弈 42:11 AI足够成熟时,人类存在的意义和方向的迷失与追寻 42:11 科技进步下,人类在忙碌与慵懒之间的摇摆 49:22 AI工具、生命体与应用层的深度思考 01:01:10 关于AI短剧创作的讨论 01:12:59 AI技术加速背后的资本、市场与生产力 01:16:40 用AI提效夺回生活主导权,做时间的主人 【首尾音乐】 《Heal》Tom Odell 【提到的内容】 《智人之上》:尤瓦尔·赫拉利,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史。 《深度乌托邦》:尼克·博斯特罗姆,如果科技能解决一切问题,人类怎么办?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之父
《没有也行的答案》 作者:原点 朗读:原点 你渴望知识么? 渴望的只是些 有限认知下的 规定判断 你探索理念么? 探索的不过是 无限对象前的 调整期盼 你认识自由么? 请让道德,上前说话! 你真的道德么? 要看自由,率先呈现! 你向前看,美么? 那是,知性下想象力的驰骋 进入,没有目的的快乐感 必然还是自由 幸福还是道德 有限还是无限 二律背反,让世界充满迷幻 此时此刻, 头顶与心中,敬重感拉开了帷幔 善与恶,在自由意志下做出审判 人,永远是目的,绝非手段 我富有么? 这里写满了 没有也行的答案。 PS:(坐标系《康德哲学》训练营后创作,也为播客《没有也行》创作)
康德说:“决定我们是否富有的,不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没有也行的东西。” 真正决定我们富有的,不是那些我们拥有的(追求或已经拥有的)东西,例如权力,金钱,地位,名声,豪宅,跑车,名牌,而是我们没有也行的东西,例如道德,精神,理性,情感,意志,认知,和能力。 有也没有,不行也行,这里是“没有也行”。 一个聊聊身边事,探寻可能性,没有也行的播客。 第25期【研讨】 我们和手机,谁是谁的工具? 【对话人员】 * 耿同学:忠心耿耿的耿同学 * 茶子:一个向往自由的人 * 裕鸣:一个毕生致力于物质和精神都富裕的一鸣惊人的人 * 沫沫:野路子打工人 【您将听到】 03:46 欧洲和国内手机使用对比,当前大家使用手机的情况 05:19 如何判断手机是否过度使用?手机使用是否成瘾?不同的人会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14:20 为什么欧洲中年人在公共交通上很少刷手机的讨论 24:26 为什么手机能够成为一种瘾,主客观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4:11 茶子:手机的便捷性与刚需性 25:29 裕鸣:设计与行为上瘾,几种形式的孤独,孤独如何助力手机形影不离,享受孤独、体验孤独 32:57 沫沫:人生目标与愿景,延迟满足与即时满足 37:12 人生目标、愿景与是否孤独的关系,我们是否要学会体验、享受孤独 44:00 如何提升延迟满足的能力 45:21 行为改变的福格模型、变革模型,行为模型与认知的关系 49:15 如何对待各种各样的“诱惑”,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 50:32 APP是否在“规训”我们的行为,x音和x信如何让我们的满足感更快、更低风险,传播过载与信息爆炸,内容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57:42 碎片化的刺激对专注力的影响 01:06:50 在无聊的时间,观察、反思、平静、抽离来获得内心的宁静 01:13:59 面对手机上瘾,我们能做什么?裕鸣:认知层面学会面对孤独,自我认同感,远离手机的环境、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不要靠目标,不要靠意志,而要靠系统来过自己的生活” 01:18:43 耿同学:觉察使用手机的状态,认知和行为之间的强化,一些减少手机使用的tips 【后期】 耿同学 【首尾音乐】 《The Sound Of Silence》 【提到的内容】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亚当·奥尔特,上瘾原理及应对。 《福格行为模型》:B.J.福格,行为设计模型。 变革管理模型(ADKAR):认知,渴望,知识,能力,巩固(Awareness,Desire, Knowledge, Ability, Reinforcement)。
康德说:“决定我们是否富有的,不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没有也行的东西。” 真正决定我们富有的,不是那些我们拥有的(追求或已经拥有的)东西,例如权力,金钱,地位,名声,豪宅,跑车,名牌,而是我们没有也行的东西,例如道德,精神,理性,情感,意志,认知,和能力。 有也没有,不行也行,这里是,没有也行。 一个,聊聊身边事,探寻可能性,没有也行的播客。 第24期【研讨】消费主义下控制需求的饮鸩止渴:被操控产品的异化 《没有也行》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有话说”的形式,呈现大家的思考与交流。 而本期是一次新鲜的尝试,以与原点对话的方式,来探讨一些随机的话题,这个与“大家有话说”先策划再录制不太一样,几乎是与原点见面,闲聊中,直接录音所得。多了一分的随意,也更多的口语化,以及暴露/呈现大家和原点很原始的没有经过加工过的思考与想法。 本期是第一次尝试,有所得也有所失,放出来给大家听听,我们会反思调整,越做越好的。 欢迎大家收听,并订阅《没有也行》。 【对话人员】 * 耿同学,忠心耿耿的耿同学 * 嘉岚,知难而进,难上嘉岚 * 原点,回到原点的原点 【您将听到】 00:40 耿同学:客户 vs 用户,搞定客户 vs 用户端价值,钓鱼的故事,给丈母娘买手机 08:00 鱼 vs 鱼饵,鱼有需求么?鱼是用户么?还是钓鱼者是用户? 09:47 亚当·斯密:价值源自于需求,斯密 vs 李嘉图,鲍德里亚《消费社会》,1929年经济危机,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13:25 凯恩斯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信用体系,杠杆 15:25 寻找真实需求 vs 引导需求从而卖出产品 16:34 异化的时代,消费主义的饮鸩止渴 18:14 如果一直迭代创新,还有没有可能颠覆创新? 19:36 浪费不是恶,享乐才是荣(光荣) 20:29 所指 vs 能指,logo后的符号价值 21:56 符号链接背后的符号网络(苹果三件套) 23:05 尼采:超人 vs 末人,末人哲学:舒适,哪怕娱乐也不能付出太大的代价 25:52 消费与享乐,康德的崇高(痛苦后的愉悦感) 26:54 基于人性堕落的妥协后的操纵 30:49 艺术家 vs 企业家,前者“身后名”(死后nb),后者“生前利”(死前nb) 33:46 匮乏后的恐惧,恐惧后的怨恨 37:56 刹车片,停止的边界 40:16 异化产品,是否对人类的劣根性,推波助澜? 42:06 需求是可以被操控的 49:16 结构主义,有你没你无所谓,一盘棋而已 51:46 购买我给你的东西,营销界,铺天盖地的广告,直播带货,福柯的规训权力 55:21 看似竞争背后的资本势力 57:09 资本 vs 货币,从手段到目的,人却沦为手段 59:48 做企业,只要不离开桌子,就永远有一贫如洗的可能性 61:27 希望大家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 【后期】 * 原点 【首尾音乐】 * 《欢沁》 林海 【提到的内容】 * 康德: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哲学的重镇 * 尼采:德国哲学家 * 马克思:哲学家,经济学家 * 索绪尔:瑞士,结构主义语言学家 * 哈耶克:经济学家 * 亚当·斯密:经济学家 * 李嘉图:经济学家 * 凯恩斯:经济学家 * 福柯:法国哲学家 * 鲍德里亚:法国哲学家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