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说:“决定我们是否富有的,不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没有也行的东西。”
真正决定我们富有的,不是那些我们拥有的(追求或已经拥有的)东西,例如权力,金钱,地位,名声,豪宅,跑车,名牌,而是我们没有也行的东西,例如道德,精神,理性,情感,意志,认知,和能力。
有也没有,不行也行,这里是,没有也行。
一个,聊聊身边事,探寻可能性,没有也行的播客。
第30期【一起聊】让艺术治愈冷漠,用审美化解忧愁
本期原点,易老师,大璐,相约在北京宋庄(艺术区),借着这个地方,聊了聊有关“艺术与审美”的话题,2025年《坐标系》组织的主题之一就是:艺术与审美,也借此“抛砖引玉”,有兴趣的伙伴们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拍砖”,欢迎“点赞”,哈哈哈哈哈。
【对话人员】
- 易老师:平易近人的易老师
- 大璐:爱生活,爱美食,思维发散的大璐
- 原点:回到原点的原点

在宋庄“树井咖啡”录制的播客,环境很不错,宠物友好,大家有空可以去转转。

录制前,易老师与大璐先探讨了一下

易老师抓拍的原点与大璐,录制ing

看原点的样子,应该是“聊”的很开心,“美滋滋”的感觉……
【您将听到】
01:50 问:2024年,有什么让你感受到了“美”?
03:10 是“美”,还是“幸福”?
03:59 美,是一种体验,一种反思
05:51 发现“美”的眼睛
07:00 问:“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09:32 我们对“美”与“不美”进行探讨,才让人类的文明/文化得以发展
11:16 “美”是一种“超越功利的”,趋近于“信仰”
12:32 问:绘画,更像美,还是不像更美?
12:40 艺术作品的价值之一:存储情感。摄影 vs 绘画,逼真 vs 夸大,记录 vs 呈现(情感)
15:31 问:有没有可能,因为你投入时间投入精力多了,导致你认为“美”?
15:50 因为“美”,才有时间(去欣赏);而不是因为有时间,才“美”
16:36 想象力 与 共鸣,诗人与想象力
19:00 如何体验“美”
20:13 艺术,是“真理”的工作,是“祛蔽”
20:57 雕刻家 vs 石匠,大理石的“本真”通过雕塑家的雕塑作品得以“呈现”
22:40 诗人 vs 闲谈,诗人通过“诗句”让文字的“本真”得以呈现,闲谈只是在“消耗”文字
23:44 问:艺术可以被教化么?审美可以被教化么?
23:57 优美 vs 崇高,知性+想象力,理性+想象力
25:00 艺术家 vs 爱好者 :创作当作日常,天才 vs 艺术家:灵感不断涌现
26:46 艺术是一种境界
31:00 教练课程,更应该叫做:对话的艺术,交流的艺术
32:00 技术 vs 艺术,技能很纯熟,但没有情感,根本谈不上艺术
33:45 人类,越来越“理性”,也越来越没有“人性”
34:25 与作者“共情”,艺术作品的“二次创作”
36:52 美的鉴赏是主观的,“美”是普遍的
38:11 当代艺术,超越时代的“美”,梵高
40:00 优美 vs 崇高,知性 vs 理性,理性与自 sha
42:17 美,需要探讨
44:10 人类,用科学来存储知识,用艺术来存储情感
44:55 问:艺术,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48:34 问:艺术,是现有的,还是创造的?
49:58 问:情感是作者的,还是观众的?主体间性
51:03 伟大的艺术家,让他人看到其艺术作品后,觉得自己也是个“艺术家”
54:16 问:在人生的什么阶段开始对艺术和美有了强烈的需求?
60:31 艺术的3个价值:过去情感的存储,当下的批判,未来可能性的探寻
62:30 美是超越功利的,趋近于道德
62:57 问:艺术是需要被金钱保养的,怎么看?
64:23 电影,已经“沦落”为了“文学”的视频化,失去了独有的“电影语言”
68:59 不完整的人,就不够“美”
72:45 呈现只有本真,没有“烂不烂”
73:49 不擅长,也可以……就带来了“可能性”
74:52 《坐标系》其实是件“艺术作品”……
【后期】
- 原点
【首尾音乐】
- 《欢沁》 林海
【提到的内容】
- 康德: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哲学的重镇;
- 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
- 弗洛姆:人本主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