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三十
一档专注中国教育行业的对谈节目

Album
主播:
Irene在学术
出版方:
Irene在学术
订阅数:
661
集数:
45
最近更新:
1年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请三十》是一档专注中国教育行业的对谈节目,由资深从业者制作播出。每期邀请细分领域的嘉宾,围绕「交学费」学生视角下的教育、「看他乡」留学海外的故事、「谈未来」教育从业者观察三大主题,为你带来最新鲜的教育资讯和最真诚的行业解读。
请三十的创作者...
Irene在学术
请三十的音频...

请37 - 守得云开见月明,职教学生的疫情三年

这期节目策划于疫情后风风火火迎新年的1月,录制于旅游大爆发的4月,最终在五一假期后这个时间点和你见面。 “开放”以来,看到很多说法,觉得人们都“疯了”。《财新周刊》数据显示,刚刚结束的小长假中,全国国内出游人次达到2.74亿,超过2019年同期数据近两成,但旅游收入却与2019年基本持平。这就意味着,人们的消费频次高了,平均消费水平却在下滑。对应如淄博烧烤、大学生特种兵等话题的火爆,足见旅游业爆发的背后,也透露着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无奈。 本期节目的嘉宾大钏,就是完整经历了疫情三年、试图弥补自己失去的大学生活的学生。我们从他就读的职业教育项目聊起,到横跨了他中学、大学生活的封控期,再到今年“劫后余生”般的转变。虽然谈到了诸多无法回避的教育问题,但这期节目的底色仍然是乐观的,也是有意为之。毕竟大学生活本就宝贵,而人生的课题永续不断。在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日子里,就让我们但行“乐”事、莫问前程。 【收听索引】 01:52 关于动物医学专业 06:04 选择职业教育的心路历程 09:54 中专的校园氛围是怎样的 26:13 从高二到大二,疫情三年 38:29 今年以来学习生活的变化 【本期节目】 主播:Irene 嘉宾:大钏 制作:Irene 音乐:Matt’s Blues, by Kevin MacLeod (CC-BY 保留署名许可协议) 【关于我们】 《请三十》是一档专注中国教育行业的对谈节目,由资深从业者制作播出。每期邀请细分领域的嘉宾,围绕「交学费」学生视角下的教育、「看他乡」留学海外的故事、「谈未来」教育从业者观察三大主题,为你带来最新鲜的教育资讯和最真诚的行业解读。联系我们:qingsanshifm

56分钟
99+
1年前

请36 - 他们说,教育焦虑暂时还卷不到广东

“广东教育生态之特殊,在全国绝无仅有: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像穗、深、莞这般出现短时间、高密度、超规模的流动大军聚集现象;自上世纪末首个打工子弟学校落地以来,珠三角迅速形成了罕见的公办民办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部分地区民校占比达六成以上……” 这也是一期压箱底的节目了。两个月前我在《财新周刊》上读到了一篇描述广东教育变迁的报道,于是在好奇心驱使下策划了这期关注广东教育的节目。 本期的三位嘉宾分别来自广东三座城市:广州、江门、湛江。虽然间隔几年,同为90后的他们都成长在教育氛围相对轻松的年代,加之广东的重商传统,看待教育的方式也更加开明——允许试错、鼓励其他出路。作为全国的GDP龙头,广东的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一直饱受诟病,但从当地人的角度来看,似乎这并不是个大问题。甚至近些年来引进的“名校”资源,也并未被当地人认可和接纳。 一切听起来都挺轻松,甚至让我不禁感叹这是最不焦虑的一期节目。然而事实如此吗? 【收听索引】 02:36 学在广东:嘉宾们的基础教育经历 23:53 广东的很多城市并没有内卷这套说法 29:26 在很多人眼中,去外省读本科不如留在广东读专科 41:07 本地人如何看待二三本院校 43:58 大部分地区教育氛围不太浓厚 54:26 对职业教育的看法 01:00:16 香港的大学纷纷来广东建分校 01:07:32 他们怎么看待未来的广东教育 【本期节目】 主播:Irene 嘉宾: - Zenbi《偷偷下班》、《小房间》主播 - 啊盈 《收皮有限公司》主播 - Rickey 《收皮有限公司》主播 制作:Irene 音乐:Matt’s Blues, by Kevin MacLeod (CC-BY 保留署名许可协议) 【关于我们】 《请三十》是一档专注中国教育行业的对谈节目,由资深从业者制作播出。每期邀请细分领域的嘉宾,围绕「交学费」学生视角下的教育、「看他乡」留学海外的故事、「谈未来」教育从业者观察三大主题,为你带来最新鲜的教育资讯和最真诚的行业解读。联系我们:qingsanshifm

79分钟
99+
2年前

请35 - 美本留学到底有多“卷”?从转学的故事聊起

“…99分永远就比98分更好。 …前三十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目标,家长们觉得申到前三十的学校至少算是成功上岸了。 …不是差的学生在转学,而是已经就读前二十、甚至前十五名学校的学生。” 这期节目的选题是由嘉宾推动的,录制于10月初,也是每年留学市场最火爆、学生和家长最焦虑的起始时间点。在录制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多感觉,但时隔近两个月,在所有人的生活都愈发混乱焦虑的2022年年末重新听到我和嘉宾的聊天,不由得更感唏嘘。 节目里有你能预料到的中国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极致“卷”,比如嘉宾提到的这些学生案例: - 天之骄子小J要带着兴趣重新出发,转学更多是为了转专业 - 热爱艺术的小A,因为优渥的家庭条件才有底气为爱发电 - 边境小城的学生在美国经历创伤事件,把转学视为摆脱创伤经历的机遇 - 在北京最顶尖国际学校读书的小男A,却已经迫不及待要转学到美高 节目里有对“名校崇拜”最恰当不过的隐喻——从一个大学城的路牌都能窥见名校光环的力量。当然,也有(我们希望)能给所有教育者和学生带来安慰的话。 “恰如其分” (fit) 已经是这个年代的高等教育里,不可多得的奢侈,但学习和成长却又是充满个人色彩的道路。不知道你在这条路上走到哪里了?但希望你可以抛开一路纷扰,埋头向前。 【收听索引】 03:07 扫个盲,美本转学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08:41 越厉害的学生越会考虑转学?这不科学…… 18:27 成长条件优渥的家庭,对学校的选择会更加开明吗? 29:06 转学的机会成本,学生愿意承担吗 36:37 第一学历的压力大到无法等到研究生再重新申请 41:49 一块大学城的路牌都可窥见名校的光环 50:41 充满无奈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者的初心还在吗 57:04 如果有愿望的话,就是每个学生都找到真正适合TA的地方 【本期节目】 主播:Irene 嘉宾:黄老师 制作:Irene 音乐:Matt’s Blues, by Kevin MacLeod (CC-BY 保留署名许可协议) 【关于我们】 《请三十》是一档专注中国教育行业的对谈节目,由资深从业者制作播出。每期邀请细分领域的嘉宾,围绕「交学费」学生视角下的教育、「看他乡」留学海外的故事、「谈未来」教育从业者观察三大主题,为你带来最新鲜的教育资讯和最真诚的行业解读。联系我们:qingsanshifm

62分钟
99+
2年前

请34 - 古早的美国留学生现在怎么样了?

不知道现在申请出国的学生里,还有人会关注留学论坛吗? 在古早的2010年代,像寄托天下、ChaseDream、一亩三分地等等BBS,还有曾经的百度贴吧,都是准留学生们交流经验、“白嫖”资料、找室友、找“飞友”的不二选择。哪怕在出国之后,微信微博还未普及的年代里,当地的华人论坛、Facebook小组、甚至Craiglist,也都是各种二手买卖、租房找室友的主要平台。 我和这期节目的嘉宾Zoey,都属于这个古早的留学年代。我们相识于寄托天下这个论坛,各自做过“版主”,最终选择的学校相距不远、并且还都在毕业之后选择了同一个城市发展。但直到录音当天,我们也都还是网友身份,没有在线下见过面,甚至视频通话也是第一次。 所以借着这期节目,我得以和Zoey共同回忆了一起混论坛的日子、也聊到了她在美国由建筑专业转行金融的经历。在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的这几年中,告别了美国的我,也第一次从选择留下的Zoey那里,了解到了这几年的变与不变。 【收听索引】 01:45 2010年代,留学论坛正当红 09:45 在美国读建筑专业 25:05 转专业、转行,疫情期间怎么搞? 29:36 DEI(多元、平等、融合)为什么成为现今美国职场的高频词 37:23 贸易战和疫情背景下,在美生活有变化吗 43:19 给准美国留学生的建议 【本期节目】 主播:Irene 嘉宾:Zoey 制作:Irene 音乐:Matt’s Blues, by Kevin MacLeod (CC-BY 保留署名许可协议) 【关于我们】 《请三十》是一档专注中国教育行业的对谈节目,由资深从业者制作播出。每期邀请细分领域的嘉宾,围绕「交学费」学生视角下的教育、「看他乡」留学海外的故事、「谈未来」教育从业者观察三大主题,为你带来最新鲜的教育资讯和最真诚的行业解读。联系我们:qingsanshifm

52分钟
99+
2年前
请三十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