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字详解楼市最强政策

达菲没有赶在5月17日政策出台第一天就出分析,原因很简单,就是这波政策也把我打迷糊了。 乍一看,1.5成首付和降息这套组合拳非常有吸引力,但是联想到国家队下场收房,再结合目前的国际局势及政策延续性,使得局面非常混乱。 达菲这两天在翻阅了不少资料后,终于写出了个人觉得比较完整的政策分析和总结性观点。 当然,最后我依然有一个疑问是没有得到解决的,放在最后了,希望大家可以帮我一起思考。 正文开始前我先说一个不大不小的疑虑。 在最强救市前两天,也就是5月15号,彭博社最先发了小作文,说据内部消息人士称,中国即将大力救市,具体来说就是政府直接下场收购过剩的房子。 当然,跟以往一样,当天下午有人说辟谣了,本来我是不信的,这一辟谣我就有点犹豫。 果然,两天后的5月17日,房地产连发多条政策,房地产板块午后爆发,截至收盘地产板块涨幅超7%。 达菲心里那个悔,为什么没有将犹豫转化为行动,满仓杠杆房地产?这不比买房来得稳妥? 所以咱们国家这么重要的经济决策,第一时间的消息居然是来自境外的传闻。决策层跟三体人一样,对外思维透明,对内又颇为神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好了,不纠结这无解的问题了,正文开始。 一、背景 1.房地产目前的市场情况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0个大中城市4月份的房价,以及1~4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4月份单月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6%,连续11个月下跌,而且创下了近期最大的环比跌幅。 4月份单月新房价格下跌的城市达到了64个,只有6个城市没有跌,上一次出现这样大规模的下跌,还是2015年。 另外前4个月全国的新建住宅销售额下降了31.1%,此外房屋开工面积,二手房售价等等数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一句话总结,烂到底了。 2.外围国际局势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非常火,就是美国对我们的新能源产品加征关税。 结合起来,我逐渐能理解为什么政府现在要拯救楼市了。 因为刺激楼市是无奈,也是唯一的选择,无论用什么方式,即使副作用巨大,也必须在短期内把房地产给拉起来,因为如果再不救就真的守不住了。 房地产1~4月份的数字全面下滑,很显然这已经是一场生死局,双方都已经是明牌,都想着把对方当做垫脚石,让自己浮出水面。 我们盯着美国的国债,而美国就盯着我们的房地产,两者的背后其实都是国家信用是否会崩溃? 美国为什么要打压我们的新能源?因为要让卖不出去的汽车,变成一张张沉淀下来的人民币,让中国货币无法流向海外。 而我们最洋气的大A拖的时间又太久了,金融寡头绑定太深太难改革。 所以没办法,只能拿出永动机继续辛苦老百姓了。 用未来几十年的消费能力定格在买房的那一天,房地产未来如何已经不再重要。 因为现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短期内如何消化多余的货币这件事情上。 如果短期内不能扭转局势,那么后面再讨论长期也已经失去了意义。 二、市场影响 此次新政对于买房的实际影响有多大? 先说公积金部分,公积金贷款100万分20年偿还,利率从3.1%下调到2.85%,总还款金额从134万下降到131万,这个幅度你们自行感受一下。 其次说首付,首付应该是这次被大家认为最大的杀手锏,从3成下降到1.5成。 也就是说原先500万的房子,你本来要花150万首付的,现在只需要75万首付了,再加上首套房商贷利率最低降到3.45%。 乍一看,是有点白送的意思。 但别急,咱来算个细账。 还是拿500万的房子举例,之前首付三成是150万,贷款350万,按之前的LPR利率3.95等额本息30年计算,月供是16608.8元,30年总利息248万;王炸政策出台后首付75万,贷款425万,按最新的3.45%计算,月供是18966元,30年总利息258万。 这里说两点,一个是月供,另一个是总利息。 首付1.5成后,月供多了2366元,一年就是多28392元,你首付少给的75万,足够给你消耗26年,也就是说你在新政买房27年后,才会付出比之前更高的月供及利息。 另一个是总利息,30年多10万,虽然说货币不一定时时通胀,但是放在如果是对于买500万总价房子的人来说,我觉得这个时间维度和这个利息增额,可以忽略不计。 不知道你们看完上面这组数据有什么感受? 达菲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这不就是数码产品免息分期吗?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第一次用免息分期的感受,达菲是用来买了当年的顶流iphone6s,招商银行免息分期24期。 我现在依然记得当时拿到手机的感受,好激动好开心,因为我只花了200多就买到了最高级的苹果手机。 虽然此后两年我每个月都要付出200多,但是我享受了当年最先进的手机软硬件,享受了别人艳羡的目光,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了。 虽然苹果手机每年出新品都会涨个几百块,但是我当年那个iphone6s却在不断贬值,后面就不看残值,放着当一种念想了。 提前享受、新品迭代涨价、旧品不断贬值。 这,就是消费主义产品。 你看看,和我们即将迎来的房地产像不像? 三、后市影响 1.对于国家 这次几条政策里面向国家端的肯定就是下场收房了。 对于房地产库存多的城市,直接由人民银行提供成本,收购那些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至于钱从哪来?找国家开放银行贷款,相当于是国家贴息,左手倒右手去托底地方的土地财政和城投平台。 15号杭州市临安区已经下场了,发布公告在临安区范围内收购一批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赁住房。 虽然我们常说的内债不是债,但它是一种税,内债越大压在我们头上的税也会越高,因为利息是需要税收来偿还的。 用发行国债获得低息的钱,通过比普通购房者更低的利息成本,更低的收购总价,降低了风险敞口,意味着未来可以用更低的租金获得更高的回报。 而且我们别忘了超长期的国债收益率要做到2.6%~3%之间,也就是租金回报率必须要达到4%才不至于亏本。 那么收购价格不低一点,利率不降一点,怎么能做到收益率? 所以这条的总结和我之前一样,国家队下场收房,是要下狠手砍价的。 2.对于个人 至于普通的购房者,我建议你们在买二套之前,先想想清楚能不能获得以上同样回报,再做决定。 根据我上一段的结论,国家队收房会下狠手砍价,那么此时你如果是靠涨价预期来支持买房信念的话,你的支撑到底在哪? 其次,达菲几乎可以肯定的说,这次依靠政策拉起来的市场短期必定有效,但长期能靠政策维持吗?当然实现不了,只能依靠市场这只握不到的手。 那么假设房价快速上涨,会不会再来一次坚定的房住不炒?现在个人房贷利率怎么降下去,未来就有可能怎么升上来。 如果你到时已经入局想要脱身,可能比现在更加的困难。 ------------------------------------ 最后说几条结论和一个思考吧 结论1:本轮救市可以缓解一二线的下跌速度,短期内会让部分城市部分区域出现价格反弹,但不可能让市场出现反转,至于已经躺平的三四线城市,则是跟这一轮调控没有任何关系。 结论2:我们国家对于贷款的把控一直是比较严格的。现在首套房可以放宽到15%首付比例了,这其实说明上面是在充分的评估之后,觉得15%首付应该也不会触发由于房价而下降引发断供的行为。原因很简单,因为前面这两三年已经把该跌的空间都跌的差不多了,未来即使是下降,也一定是以一个非常缓慢的速度。况且现在还能以首套房名义买房的人占比也不大,总体风险是可控的,所以不会触发美国08年的次贷危机。 结论3:这一波政策下想买房的朋友除了考虑房价会不会上涨,还要认清一个现实,未来各项公共服务都会不断涨价,比如水电燃气交通等,而这些都会体现在你的生活成本中。 思考:大家有没有想过,在想方设法刺激你们买房的同时,国家却依旧在大力扶持租赁住房,目的是什么?我认为一定是在未来要将房地产上面的资金沉淀下去,怎么沉淀?当然就是锁住流动性了。所以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谨慎的对待。

10分钟
85
1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