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金公司员工跳楼这个事情上了热搜,然后中金公司也迅速做了一个回应,就说员工是中金上海分公司的,是因为自身原因离世而不是跳楼。 但网上传言很多,达菲这里列举几个关键词: 94年、浙大本硕、年薪百万、贷款千万买房、降薪、降房价... 传言主要是因为公司的降薪导致房贷压力剧增而跳楼,当然咱们在正式通报出来前,也不要去做任何私下的猜测和传播。 但达菲相信,不管高房贷的压力是不是她跳楼的一个直接原因,但至少是构成她巨大压力的重要一环。
2024已经进入下半年了,这两天有很多粉丝在问我,咱们的楼市目前进入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或者说什么样的阶段? 今天达菲就综合最近的政策给大家分析一下, 之前就说过,随着北京的新一轮救市,咱们楼市政策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了,下半场即将开始。 但是下半场我觉得不会像之前那样有那么多密集的政策来给楼市托底,不管是政策端还是银行端。
我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就现在买房子你可以把它当成消费品去买,因为现在大家终于意识到:房子也是会折旧的,新出的产品是比之前的好很多的。 大家可以看到目前新房的价格其实并不低,但是二手房的价格并没有像以前一样,随着周边新房价格的提升而提升,反而持续在下降。 这其实就是上面说的消费品属性。 面对消费品,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购买呢?我给大家一个建议:鉴于房产的按揭贷款可以做到30年,大家可以自我衡量一下,以你现在的收入,假设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有没有办法在10年之内房贷还完。
可能没多少人会想到,在北京官宣新政后,其实最应该担心的是三四线城市的业主。 前两天北京官宣楼市新政的消息大家都知道了吧,这两天也有不少粉丝在问我,北京这一次政策放开会对中国整体楼市产生什么影响? 包括对北京的行情会不会有拉动?会不会引起整体楼市的回暖?
今天说一个成都本地的楼市情况,然后我相信大部分粉丝都可以在自己的城市找到对应的例子。 因为全国主要的一二线城市其实都有这样的板块。 对,今天我说的就是成都的天府新区。
除了居住和投资,房地产其实是一种在银行占比最高的抵押品。
李嘉诚又要跑路了,短短30天内,李嘉诚从香港楼市套现了至少百亿港元离场
大家有没有想过? 从年初的央行大放水,到四大一线纷纷下场,再到隐藏二手房成交价,各种政策救市背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是为了拉升房价吗? 明显不是,因为目前超高的居民负债率已经难以维系之前的楼市上涨逻辑。 那是为了不让房价下跌吗? 我觉得这也不是根本目的,因为房价的适当下跌,我觉得从政府的反应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再说,目前的房价下跌幅度只是相较疫情期间比较大,对比疫情前的价格,其实还有空间可以跌。 我觉得根本目的在于两点,激活刚需信任和避免发生房地产的金融挤兑。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