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l Me More
呈现、分析当代艺术生态的各个方面

Album
主播:
霄莉、xujiachen
出版方:
祁霄莉NATALIE
订阅数:
698
集数:
12
最近更新:
1年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如何共建当代艺术生态一直是“南方地图志”小组关注的问题。 /南方地图志的音频节目「Tell Me More」,将不定期邀请艺术圈内外的嘉宾,以不同主题为切入点探讨当代艺术与当下各个领域的互动关系,每一期个体的经验分享,包括工作或生活、过去或现在等,呈现、分析了当代艺术生态中的各个方面。
Tell Me More的创作者...
霄莉
xujiachen
Tell Me More的音频...

“有时月话”VOL.005 | 地方旅游经济视角下理解文化展示2

节目介绍: 如何共建当代艺术生态一直是“南方地图志”小组关注的问题。 南方地图志的音频节目「Tell Me More」,将不定期邀请艺术圈内外的嘉宾,以不同主题为切入点探讨当代艺术与当下各个领域的互动关系,每一期个体的经验分享,包括工作或生活、过去或现在等,呈现、分析了当代艺术生态中的各个方面。 “有时月话”特别栏目: “有时月话”栏目将从本次开始每月不定期更新一期,本栏目由策展人姜俊与李振华两位老师组成,同时我们也将邀请一位或多位与本期话题相关的嘉宾一同参与。“有时月话”栏目希望通过一种较为随机的日常对话方式,聊聊在我们身边的艺术,以及围绕艺术所展开的一系列相关的话题。 特邀主持: 姜俊 艺术史家、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凤凰艺术专栏作家。自从2015年开始在中国美术学院,以及其他美术学院,如上海美术学院、明斯特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他是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研究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IIDC)会员。2023应邀担任第七届广州艺术三年展,及成都双年展策展人之一。 李振华 1975 出生于北京,现工作于苏黎世、柏林和香港 。1996 以来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实践主要围绕策展、艺术创作和项目管理。 特邀嘉宾: 李峰清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副教授,上海市“浦江学者”,主要从事“大城市病”问题、大都市地区流形关系、城市空间的结构绩效等领域的规划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工作,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在本领域顶级SSCI一区英文期刊和城市规划等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4次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汪单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讲师,ePublicArt(电子版公共艺术杂志)主编,国际公共艺术协会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致力于公共艺术法和城市文化政策研究。先后工作于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曾策划多个国际当代艺术展览和文化研究项目。 本期时间轴: 00:58 上一期讲座“VOL.004 | 地方旅游经济视角下理解文化展示”背景介绍。 03:20 李峰清老师:城市的艺术与科学是密不可分的。 06:30 李峰清老师聊文化创意园区的改造。 12:53 李振华老师聊德国的文化创意产业。 13:08 “中国8”——莱茵鲁尔中国当代艺术展(CHINA 8 |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in Rhine & Ruhr),于2015年5月13日在杜伊斯堡的库珀斯米尔勒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由波恩艺术与文化基金会发起,并得到了鲁尔区多个艺术馆和博物馆的积极响应,其中多达500余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德国鲁尔区8个城市的9家博物馆同时展出。 17:32 汪单老师:文化政策塑造着城市的文化生态,同时艺术节与文化事件也起到着塑造的作用。 18:29 李振华老师聊巴塞尔艺术展。 20:50 阿尔勒国际摄影节(Rencontres d'Arles),1969年由法国摄影家克莱格(Lucien Clergue)和作家图尼埃(MichelTournier)创办于阿尔勒,是创办最早、最具影响力的摄影节之一。 25:50 李振华老师聊城市文化产业背后的政治结构与体制结构。 26:15 宣言展(Manifesta)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为了应对冷战结束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化以及随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 宣言展有意与通常被视为艺术生产的主导中心保持距离,而是寻找新鲜而肥沃的土壤来绘制新的文化地形。每届宣言展都会在欧洲背景下调查并反思当代艺术和文化的新兴发展。在此过程中,以新的方面和艺术表现形式吸引当地、国家和国际观众,以促进欧洲积极的社会变革。 30:28 李振华老师聊威尼斯双年展与巴塞尔艺术展之间的不同。 34:35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enice Film Festival),创立于1932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与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为“金狮奖”。 34:43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Venice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每两年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一次,建筑双年展的主要议程是提出并展示当代社会、人文和技术问题的建筑解决方案。尽管倾向于建筑的学术方面,双年展也为世界各地的当地建筑师提供了展示新项目的机会。 36:39 李峰清老师聊展览空间的选址与城市的关系。 47:25 李峰清老师聊中德对于文创产业不同的理解。 56:26 李振华老师聊协商下的瑞士社会。 本期编辑: 祁霄莉、许佳琛 欢迎使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荔枝FM搜索「Tell Me More」订阅、收听节目 本期内容的图文索引将会更新在微信公众号「公共艺术」

60分钟
99+
1年前

VOL.004 地方旅游经济视角下理解文化展示

背景介绍 《坪山区文化地图研究项目》旨在用一种对文旅开发者和文艺工作者友善的语言和图示,正确地整合坪山区的古今文化,形成词条,让文旅开发者和文艺工作者在地方项目中更容易进入现场,更正确和高效的展开设计工作,提高坪山区文旅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城市进程当中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激活“旅游+文化”为主导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助力打造高品质、多样化与在地性的生活服务业,以更好地服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概念的落地;同时也帮助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在地方文化共创的项目中获得文献性支持,为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文旅景区做好文献基底,服务开发者打造坪山文旅范式。 为了更深入、立体的了解全球先进文旅开发的案例和经验,我们举办三场专题讲座,特邀在相关领域有显著研究成果的学者进行分享。2023年3月31日以《多一些事实,少一些矫饰废话:地图集,作为信息时代的工具》开始,主讲人为荷兰设计师Joost Grootens,围绕“如何将地图集作为一种设计类型学”的主题进行研讨交流;第二场讲座邀请到深圳坪山美术馆馆长刘晓都、策展人李振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副教授李峰清、艺术史家、策展人姜俊以及哲学博士张钟萄作为嘉宾,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讲师汪单作为主持人,围绕“地方旅游经济视角下理解文化展示”的主题进行研讨交流;第三场讲座计划在2023年6月30日举行,由瑞士文化基金会Pro Helvetia视觉艺术主任Marianne Burki就“在地城市文化(地域历史、人居环境、艺术活动)”进行分享。 研讨会时间 2023年6月3日(周六)下午15:00-17:00 举办地点 坪山美术馆六楼/九层塔⑨论坛空间 * 嘉宾 刘晓都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深圳坪山美术馆馆长,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总策展人之一,曾任深圳设计之都推广促进会首届会长,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学术委员会委员。 李振华 现工作于苏黎世、柏林和香港。1996年以来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实践主要围绕策展、艺术创作和项目管理。 李峰清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副教授,上海市“浦江学者”,主要从事“大城市病”问题、大都市地区流形关系、城市空间的结构绩效等领域的规划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工作,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在本领域顶级SSCI一区英文期刊和城市规划等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4次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姜俊 艺术史家、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凤凰艺术专栏作家。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研究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IIDC)会员。2023应邀担任第七届广州艺术三年展,及成都双年展策展人之一。 张钟萄 哲学博士,现于中国美术学院从事艺术哲学与当代艺术,以及数字文化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近期出版的译著包括:《接连不断:特定场域艺术与地方身份》《装置艺术:一部批评史》《作为探究的艺术:迈向艺术、科学与技术的新合作》《数字状况》与《公共艺术关键词》等。 * 主持人 汪单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讲师,ePublicArt(电子版公共艺术杂志)主编,国际公共艺术协会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致力于公共艺术法和城市文化政策研究。先后工作于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曾策划多个国际当代艺术展览和文化研究项目。 ⌚️本期内容包括 00:03:53 作为地方公共文化机构,美术馆应该与城市发展、地方经济保持一个紧密关系 00:09:05 由于如今的全球化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域特性需要重新定义,我们也需要重新审视地方文化的变化 00:12:24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城市更新面对的任务也往往不同 00:23:17 不同门类的艺术展示与地方文旅相融合,结合当下的流行文化,形成独特的文旅产业模式 00:38:30 地方文化展示遵循特定的逻辑和框架,因而具备了一定的普遍性 00:43:20 “我更喜欢发现个体艺术家的创造性,并通过支持他们的工作方式来理解全球文化的图景,这是一种反向的工作方式” 00:47:09 美术馆是否能促进地方文化挖掘和地方经济发展?如果是,美术馆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开展工作? 00:55:39 文创产业在后工业、后疫情时代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01:00:40 是什么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浪费? 01:14:06 坪山区文化地图研究项目 01:22:38 在一个具备规划且注重社会组织的背景中,激发一些自发性的元素 编辑 祁霄莉 欢迎大家搜索“坪山美术馆”和“公共艺术”的微信公众号回看本次研讨会摘要 欢迎使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荔枝FM搜索「Tell Me More」订阅、收听节目 特别鸣谢 -本次研讨会由深圳市坪山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

85分钟
99+
1年前

“有时月话”VOL.004|从《尤伦斯,中国当代艺术,越南或印度》展开对话

“有时月话”特别栏目由策展人姜俊与李振华两位老师组成,同时将邀请一位或多位与本期话题相关的嘉宾一同参与。本栏目希望通过一种较为随机的日常对话方式,聊聊在我们身边的艺术,以及围绕艺术所展开的一系列话题。 特邀主持 姜俊 艺术史家、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凤凰艺术专栏作家,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和杭州。 李振华 1975 出生于北京,现工作于苏黎世、柏林和香港 。1996 以来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实践主要围绕策展、艺术创作和项目管理。 特邀嘉宾 邱岸雄 1972年出生于四川,199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03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作品涉及动画、绘画、装置、录像等不同媒介。其作品以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结合新媒体形式表达其对当代社会批判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代表作品有动画片《新山海经》、《民国风景》、《山河梦影》,影像装置《为了忘却的记忆》。 ⌚️本期内容包括 00:30 本期播客的契机 03:48 邱岸雄《尤伦斯,中国当代艺术,越南或印度》、 《为什么群体艺术活动越来越少?》 10:04 姜俊:从1978年改革开放去思考中国当代艺术发展( 补充阅读《姜俊: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出发——在“内循环” 中重新思考美术馆定位》) 16:12 李振华:九十年代中期,文化的冲动 27:48 八、九十年代中国艺术版图的重要地域 38:43 “在九十年代,维护画廊的职业化系统是艰难的” 40:56 “后89”时代的中国热 45:53 08年以后的转向 57:55 什么才是“中国故事”的锚点 本期编辑 祁霄莉 欢迎使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荔枝FM搜索「Tell Me More」订阅、收听节目 本期内容的图文索引将会更新在微信公众号「公共艺术」 特别鸣谢

89分钟
99+
2年前

“有时月话”VOL.003|和刘晓都馆长聊聊坪山美术馆的运营(part two)

节目介绍: 如何共建当代艺术生态一直是“南方地图志”小组关注的问题。 南方地图志的音频节目「Tell Me More」,将不定期邀请艺术圈内外的嘉宾,以不同主题为切入点探讨当代艺术与当下各个领域的互动关系,每一期个体的经验分享,包括工作或生活、过去或现在等,呈现、分析了当代艺术生态中的各个方面。 “有时月话”特别栏目: “有时月话”栏目将从本次开始每月不定期更新一期,本栏目由策展人姜俊与李振华两位老师组成,同时我们也将邀请一位或多位与本期话题相关的嘉宾一同参与。“有时月话”栏目希望通过一种较为随机的日常对话方式,聊聊在我们身边的艺术,以及围绕艺术所展开的一系列相关的话题。 特邀主持: 姜俊 姜俊博士是艺术史家、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凤凰艺术专栏作家,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和杭州。 李振华 1975 出生于北京,现工作于苏黎世、柏林和香港 。1996 以来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实践主要围绕策展、艺术创作和项目管理。 特邀嘉宾: 刘晓都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深圳坪山美术馆馆长。 汪单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讲师,ePublicArt(电子版公共艺术杂志)主编,国际公共艺术协会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李安红 都市实践合伙人工作室助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项目研究员,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建筑硕士荣誉特优学位。 主播: 祁霄莉、许佳琛 本期时间轴: 00:01:06 李振华聊坪山美术馆的实验性实践。 00:01:30 “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深港双城双年展(UABB) 是全球唯一一个以“城市\ 建筑”为固定主题,以关注城市和城市化为使命的双年展。由深圳与香港这两个边界相连、互动密切的城市协作举办,立足其所在的珠三角地区急剧城市化的地域特点,关注全球普遍存在的城市问题,用当代视觉文化的呈现方式,与社会公众广泛交流互动。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策展人是侯瀚如、刘晓都、孟岩。 00:06:10 李振华:《九层塔》的模式除了其的创见性之外,项目的合作关系还有着教育意义。 00:09:45 第一届策展课:策展与设计 第二届策展课:故事与结构 第一届的主题叫策展与设计,第二届叫故事与结构,两届策展课都在讨论我们能够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讲出故事。其他的展览是在关心表达什么样的文化议题,而策展课的价值在于探讨我们可以用多少种方法和语言来呈现这个议题,它更关注的是语言本身的多变性。 00:10:08 刘晓都聊展览策展的空间展陈,与《九层塔》项目的来源。 00:13:52 政纯办作品“政先生”画像展厅,图片来源:坪山美术馆 政纯办是“政治纯形式办公室”的简称,是由洪浩、肖昱、宋冬、刘建华、冷林组成的艺术小组,在2005年创立“政治纯形式”概念,并以集体创作的方式进行工作。 00:16:00 刘晓都聊什么是展览的出品人。 00:16:35 刘晓都:出品人与导演不同,是把握整体的角色。 00:23:33 李安红聊坪山美术馆的运作模式。 00:30:00 刘晓都:美术馆的工作不止于展览,还包括着公共教育、社区艺术、典藏研究等。 00:31:00 刘晓都聊坪山美术馆未来的计划,与美术馆对于社会的价值。 00:37:02 李振华聊在当下,实验艺术其冒险的意义。 00:44:50 刘晓都:美术馆运营机制的搭建需要团队的建设。 00:49:33 《新生与共振:坪山美术馆年鉴2019-2020》 本期编辑: 许佳琛 音乐: A2surd 封面插画: 关大文 欢迎使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荔枝FM搜索「Tell Me More」订阅、收听节目 特别鸣谢:ePublicArt、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

56分钟
99+
2年前
Tell Me More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