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介绍:
如何共建当代艺术生态一直是“南方地图志”小组关注的问题。
南方地图志的音频节目「Tell Me More」,将不定期邀请艺术圈内外的嘉宾,以不同主题为切入点探讨当代艺术与当下各个领域的互动关系,每一期个体的经验分享,包括工作或生活、过去或现在等,呈现、分析了当代艺术生态中的各个方面。
“有时月话”特别栏目:
“有时月话”栏目将从本次开始每月不定期更新一期,本栏目由策展人姜俊与李振华两位老师组成,同时我们也将邀请一位或多位与本期话题相关的嘉宾一同参与。“有时月话”栏目希望通过一种较为随机的日常对话方式,聊聊在我们身边的艺术,以及围绕艺术所展开的一系列相关的话题。
特邀主持:
姜俊
艺术史家、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凤凰艺术专栏作家。自从2015年开始在中国美术学院,以及其他美术学院,如上海美术学院、明斯特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他是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研究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IIDC)会员。2023应邀担任第七届广州艺术三年展,及成都双年展策展人之一。
李振华
1975 出生于北京,现工作于苏黎世、柏林和香港 。1996 以来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实践主要围绕策展、艺术创作和项目管理。
特邀嘉宾:
李峰清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副教授,上海市“浦江学者”,主要从事“大城市病”问题、大都市地区流形关系、城市空间的结构绩效等领域的规划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工作,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在本领域顶级SSCI一区英文期刊和城市规划等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4次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汪单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讲师,ePublicArt(电子版公共艺术杂志)主编,国际公共艺术协会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致力于公共艺术法和城市文化政策研究。先后工作于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曾策划多个国际当代艺术展览和文化研究项目。
本期时间轴:
00:58
上一期讲座“VOL.004 | 地方旅游经济视角下理解文化展示”背景介绍。
03:20
李峰清老师:城市的艺术与科学是密不可分的。
06:30
李峰清老师聊文化创意园区的改造。
12:53
李振华老师聊德国的文化创意产业。
13:08
“中国8”——莱茵鲁尔中国当代艺术展(CHINA 8 |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in Rhine & Ruhr),于2015年5月13日在杜伊斯堡的库珀斯米尔勒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由波恩艺术与文化基金会发起,并得到了鲁尔区多个艺术馆和博物馆的积极响应,其中多达500余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德国鲁尔区8个城市的9家博物馆同时展出。
17:32
汪单老师:文化政策塑造着城市的文化生态,同时艺术节与文化事件也起到着塑造的作用。
18:29
李振华老师聊巴塞尔艺术展。
20:50
阿尔勒国际摄影节(Rencontres d'Arles),1969年由法国摄影家克莱格(Lucien Clergue)和作家图尼埃(MichelTournier)创办于阿尔勒,是创办最早、最具影响力的摄影节之一。
25:50
李振华老师聊城市文化产业背后的政治结构与体制结构。
26:15
宣言展(Manifesta)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为了应对冷战结束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化以及随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
宣言展有意与通常被视为艺术生产的主导中心保持距离,而是寻找新鲜而肥沃的土壤来绘制新的文化地形。每届宣言展都会在欧洲背景下调查并反思当代艺术和文化的新兴发展。在此过程中,以新的方面和艺术表现形式吸引当地、国家和国际观众,以促进欧洲积极的社会变革。
30:28
李振华老师聊威尼斯双年展与巴塞尔艺术展之间的不同。
34:35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enice Film Festival),创立于1932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与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为“金狮奖”。
34:43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Venice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每两年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一次,建筑双年展的主要议程是提出并展示当代社会、人文和技术问题的建筑解决方案。尽管倾向于建筑的学术方面,双年展也为世界各地的当地建筑师提供了展示新项目的机会。
36:39
李峰清老师聊展览空间的选址与城市的关系。
47:25
李峰清老师聊中德对于文创产业不同的理解。
56:26
李振华老师聊协商下的瑞士社会。
本期编辑:
祁霄莉、许佳琛
欢迎使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荔枝FM搜索「Tell Me More」订阅、收听节目
本期内容的图文索引将会更新在微信公众号「公共艺术」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