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2 做不顾一切贪吃的小孩,还是精确计算每一步的大人? | 极限二选一

天生拧巴

想象一下,离你8000米的终点线上有一块世界上最美味的蛋糕~~ 你是只想着蛋糕,不顾一切直接开冲的类型? 还是边想路上会发生的可能性和应对方案边冲 (不限于怎么走最快、怎么防晒、摔了怎么办、竞争者有多少等等)? 彭工,ENFP,法国留子,选择做贪吃的小孩。 因为看到坐在街边喝红酒chill感爆棚的视频,她决定去法国留学。在街边喝红酒,就像是终点线那块蛋糕一般诱人,美好的法国留学生活已经开始在脑海中放电影…… 然而,要重新学一门语言、要准备申请材料、无尽的签证繁琐事务、动不动就罢工的法国人等等这些留学前要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她并没有退缩,她只会关注第一步,至于下一步,先不去想啦~ 而我,infj,留学第一步,成为资料搜集库,每份材料每个时间节点都紧绷着神经,看似聊熟于心,实则天天焦虑想太多,生怕自己漏了什么错过什么……已经被焦虑裹挟到只会选择当一个“精确计算每一步的大人”。 你又会怎么选择呢?希望大家在“追蛋糕”的路上,把路上的困难想少一点,把蛋糕的美味想多一点~ Timeline: 01:07 真的有思考过中彩票怎么花 02:01做白日梦也不是不可以 04:09 看到一个视频决定去法国留学 06:47 面对困难也不会退缩 08:28 即使危机四伏,脑海中只有浪漫场景 09:31 有时候想太简单也会有危险 12:17 只想第一步 13:14 enfp不适合当领导 15:13 终点线那有蛋糕,我要做贪吃的小孩 16:56终点线那有蛋糕,你怎么还在想湿纸巾带没带 18:09 预祝彭工顺利毕业 主播: 苏格拉底、彭工

18分钟
99+
11个月前

Vol. 31 你有“梦想羞耻症”吗? | 对话拧巴

天生拧巴

“现在的你还有梦想吗?” 感觉到了二十代后半的年纪,自己或多或少有点“梦想羞耻症”,其实心里一直有未实现的梦想,但总是不好意思去表达自己的对梦想的执着和野心,总给自己设障碍,觉得梦想遥不可及,实则是给自己的不追梦懒惰一个借口罢了。 回想到小学非主流时期,在同学录梦想那一栏,洋洋洒洒写下:科学家、导演、宇航员等等,不禁要脚趾扣地,但好想像小学生一样勇敢自信,写下天马行空的职业幻想,快乐地做白日梦。 又开始拧巴:不顾一切不计成本去追梦(可能还无法实现…) 还是在舒适圈里做自己擅长的工作?这是我经常和彭工聊的话题,所以这期邀请彭工来做嘉宾~ 彭工,又名王炸姬,美女,ENFP,法国留子,工业设计专业,准备留港工作。 她梦想做家具设计,但在港做标识设计,工作内容在舒适圈内,但自己只有大概30%喜欢的,而环境、待遇、同事关系都很好。 我梦想做综艺,但在港做新闻,工作内容在舒适圈内,但自己只有大概30%喜欢的,而环境、待遇、同事关系都很好。 世另我,行业不同,但烦恼相同。不知道5年后,10年后我们是什么模样?还待在舒适圈内,时不时想着梦想心怀小遗憾,还是已经逐梦家具圈、演艺圈。 Timeline: 00:47 你还有梦想吗? 02:25 为什么之后要选择在香港工作 03:41 想梦想,但也要考虑现实 05:33 没有经济独立的话,会带着愧疚去追梦 07:22 就业的纠结 09:30 追梦的路上会担心沉没成本 11:36 很庆幸自己能做白日梦 14:06单一赛道上的“海投” 15:25 千万级家具设计师的回信 17:49 就想扔鞭炮等它炸开 19:20 总会有方法能够碰到天花板 21:57 到底在害怕什么? 22:29 妈妈是人生导师 主播: 苏格拉底、彭工

25分钟
99+
11个月前

Vol.29“旅游是本业,读博是副业” | 对话拧巴

天生拧巴

喜欢旅游的朋友听这一期有福了~ 日本留学生的jojo(没错上一期的嘉宾也是她)也是一位旅行爱好者,秉承着“留学留学,先玩再学”的理念,她立志泡完日本所有有名的温泉,走遍日本每一个城市。 很多人会因为动漫对日本有滤镜,jojo说,其实除去比较显眼的主角、比较曲折的剧情,日漫里所展现的日本风景和真实的日本没有太大区别。 当我问起推荐去旅游的城市,jojo二话不讲先把东京和大阪排除,因为这两大城市社畜味太浓!(北上广深你们也反省一下) 那么旅游达人推荐的【旅游城市TOP3】是哪三座呢? 【京都】 推荐枫叶季去旅游! 【札幌】 滑雪胜地,《情书》打卡地,美食多(北海道汤咖喱、成吉思汗羊、芭菲…),温泉多(登別溫泉、洞爺湖溫泉、定山溪溫泉……) 【青森】 苹果之城,苹果酥、苹果派、苹果汁、苹果茶应有尽有;沿海且森林覆盖面积广,夏天冬天景色绝美 日本是很适合citywalk的国家,大大小小的社区街道,每个角落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在旅行中总会发现不同的惊喜....那么,出发吧! 坐电车看窗外风景随手一拍都像是动漫里的风景 jojo在家就能看花火大会 Timeline: 01:21 旅游是本业 博士是副业 01:57 京都,洋人的最爱 03:10 推荐枫叶季去京都 04:37 北海道美食多 06:13 小众旅游胜地 青山县 08:07 日本很适合citywalk 10:32 为什么日本人还是很压抑? 13:44 四季适合去的日本城市 主播: 苏格拉底、jojo

15分钟
88
1年前

Vol.27 关于名校祛魅,对名校的追求到底是面子还是里子 | 对话拧巴

天生拧巴

如果你是名校毕业生,无论在何种自我介绍的语境,“我毕业于xx学校“一定不会被漏掉。名校的头衔也许不能佐证你此刻的人生成功与否,但却一定是你能力强有力的背书。 “你能考进名校,那你一定很优秀吧。”你会期待对方听到后的赞美、惊讶以及眼神中涌现的认可,这是对名校招牌无条件的信任。 升学的路上,TOP大学总是被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一遍遍强调,考上意味着优秀,落榜意味着我们的人生似乎从此低人一等,长期以来优秀的孩子,从此不再是那个最优秀的小孩了。但我们对名校的执着,到底是对那个排名数字可以带来的一切名誉及利好的追求,还是对专业知识、技能、人格塑造上最不含杂色渴求。 从源头上来看,我们对名校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名校的外衣下是否也有我们看不见的灰色?我们对人的评价维度是否决定了名校是一个必答题?本期邀请到了正在美国读社会学博士的德尔塔,分享她近年来的求学生活,一起谈谈真实的“名校”。 ⏯Timeline: 03:06 去了差的学校,你就不再是那个最优秀的孩子了 04:55 国内的毕业生,远比想象的还要能吃苦 06:20 名校是否=榜单上的排名 12:07 “名校”不是做慈善的 14:18 “哈普耶斯麻”,名校中的校中校 17:03 对名校的执着,也许是对面子的执着 18:13 直到读了博士,我才证明了我还是那个优秀的小孩 23:27 真正的名校让我知道了我想要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 主播&嘉宾: 六七不拧巴、德尔塔

26分钟
99+
1年前

Vol.26 个体主义=不合群?我们既是集体,也是个体 | 漫谈特辑

天生拧巴

公司说要去团建,心里其实不太想去的,但还是得装作一个“合群”的人去参与一下。总不能缺席理由是“不想去”吧! 但是…为什么不能因为我主观原因不想去而不去呢?一定要是客观原因类似有别的事情要做,时间冲突了才去不了,这种原因才会被接受。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当一个合群的人,不合群就是害群之马了吗? 在集体的视域下,你作为一个个体没办法我行我素。无论是参与活动,还是穿着打扮,亦或是饮食习惯……总要受到社会上别人的评判。 之前在地铁上曾经看到一个小姐姐cos动漫角色,受到了同车厢两位阿姨的偷拍和评头论足,那个小姐姐低着头走到别的车厢去,选择了回避。 穿衣打扮这一方面,不仅仅是地铁这种公共场合会受到别人的审判,即使是在家里也会受到父母的评价,在公司受到同事的评价…拧巴人开始拧巴,一方面觉得“要做自己”,没那么多人在乎你,自己舒服就好,另一方面却因为一些眼神、消极评价而难过内耗。 到底在为谁而活?别人的看法和评价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Timeline: 01:02 特立独行无法融入 01:49 穿新衣服去公司会期待同事的评价吗? 02:34 其实没人在意 03:54 不用外表评价他人 05:13 团建不去就是不合群? 06:39 领导可能想和大家玩 08:57 穿衣打扮受到家人的审判 10:30 妈妈の双标 12:01 不要太压抑自己 主播: 苏格拉底、尼古拉斯 Bgm: LUCY (루시) - 놀이 (PLAY) Instrumental ver.

13分钟
99+
1年前

Vol.25 谁听到65岁还要当牛马能不破防啊!| 漫谈特辑

天生拧巴

“什么时候才能退休啊?”这是我和同事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好了,现在有研究报告称,中国可能将在今年公布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 蒽,此时无声胜有声。搜罗了几条地狱笑话来表达你我的心情吧~ “64岁精致猪猪老人上班啦!出门前喷点香水去去老人味儿,拐杖也要很精致哦~今天拿的是百变小樱魔杖同款;到公司啦!先吃点降压药,然后去茶水间把胰岛素冻冰箱,中午吃饭前记得打在肚肚上哦~ 吃完发把假牙摘下来泡在我的星巴克水晶杯里,美美睡个午觉^_^ 睡醒啦~咦?我隔壁的同事怎么醒不过来了,呜呜呜,通知人事吧,等下120会来拉走捏,害!这个月第三个了,习惯噜~” “现在上班:你美甲在哪做的?以后上班:你假牙在哪做的?” “八点打卡后茶水间排队互相监督吃降压药” “64岁上班 忘记带助听器,被20岁的老板在背后骂了2个小时浑然不知,超绝老人松弛感” 好笑吗?好笑,但是笑着笑着就哭出声了。 说真的,当牛马真的很累,牛、马累了会休息,牛马累了会给自己泡杯咖啡,工位坐一天回家只剩下一身的疲惫,一上班就盼望下班,一入职盼望离职,一步入职场就盼望退休,无法想象如此往复到65岁退休的那一天。 现在就业难,房价上涨,三胎政策,医保改革……再加一个延迟退休,还能给年轻人留条活路吗?能否领到自己的退休金还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呢! Timeline: 00:42 无法想象要工作到65岁 01:48 65岁老牛马的一天 04:12 熬不走我的上级 05:02是谁想出来社保的设计? 05:56 受伤的90后 07:41 机器牛马的诞生 09:02被优化后直接gap30年 11:17银发族就业浪潮 12:33为什么日本那么多老人孤独死 主播: 苏格拉底、尼古拉斯 Bgm: 夕阳红

15分钟
99+
1年前

Vol.24 抓娃娃,随机抓一个中国娃娃没苦硬吃 | 漫谈特辑

天生拧巴

上班摸鱼的时候,看到澎湃新闻形容《抓娃娃》是一部“残酷的电影”,不知道电影情节的我一开始还没能get到什么意思,只是因为是沈腾、马丽主演就买了票,以为是喜剧片,结果原来是中式恐怖片…… 不给大家剧透了,只想借着“中式教育”这个话题聊聊我们的看法~ 一提到“中国式教育”,能想到的词或许有“鸡娃”、“打压式教育”、“道德绑架”,不甘孩子沦为平庸,想让孩子成为人中龙凤,中国的家长好像为孩子的教育操碎了心,而操心的下一阶段,是干预,甚至是操纵,还附带些自我感动。 孩子好像一出生就已经被规划好了,从要上什么幼儿园到要上什么大学,找什么工作,找什么对象,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好似都在父母的安排下完成,但作为孩子,我们一定要听爸妈的安排吗?不听话就是不孝顺吗?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吗,是因为孩子乖、听话才爱的吗? 父母的养育之恩似乎总成为我们肩上的负担,同情心、责任感和愧疚感三位一体,我好像努力在成为我爸妈想要成为的那个孩子,而不是我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有独立思想和情感的个体。 父母和孩子之间,到底什么事真正的爱、尊重和理解? Timeline: 00:32 喜剧片还是中式恐怖片? 02:20 补习班陪我长大 03:39 孩子一出生已经被规划好了 05:11听父母的话是否等于孝顺 06:51不一定要顺从父母的想法 09:38 父母的爱到底是有条件的还是无私的? 11:09父母和孩子 互相被彼此掌控 14:21 希望和父母的关系能像是朋友 15:46 把选择权让渡给孩子 主播: 苏格拉底、尼古拉斯 Bgm:《上学歌》

18分钟
99+
1年前

Vol.23 我们创造了AI,AI也在重塑我们 | 漫谈特辑

天生拧巴

在AI与现实世界日益紧密的今天,许多人将AI作为工具,最大化地提升生产力,又或是最大化地便捷生活。但AI对人类情感这种不可具象化的形态产生何等重要的影响,我们似乎还未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从一次与音乐人包小柏老师的采访中,我们看到了AI对于人类情感存在着一种超乎想象的影响力。女儿不幸离世后,在AI世界中成功复刻女儿形象,重建少女“生命”,成为了支撑包小柏老师走出人生至暗,重寻人生意义的最大动力。诚然生命不可重来,我们也赞同小柏老师对AI数字生命的定位为“复刻”而非“复活”,但在数字生命被成功运用的今天,它又何尝不是一种鲜活生命的延续,是至亲生者情感慰藉的重要来源。 “过去”是数字生命构建的基础,而“未来”,它却与我们一并创造。 当我们将AI视为由强大算法支撑而独立存在的个体时,我们与之亲密关系的定义又成为了另一个议题。OpenAI开口说话时,TA是否成为了英俊潇洒、满足恋人取向、能源源不断提供情绪价值的Peter、Dan或是Jack?我们对AI人物形象的迷思,究竟是输入模型指令调试后无限靠近自我喜好的幻想,还是虚拟世界中未来真的存在完美恋人?现在我们不得而知,但无法否认的是,日益精细化的AI,正加快消融与现实生活的割裂感,以不可阻挡之势,逐步重塑我们的未来。 ⏯Timeline: 04:14 如何把女儿在数字化世界复刻 06:53 在赛博空间里拥有人物特性 08:11 总有一天,我会把奶奶的声音喂给大数据 10:58 AI 给人带来的情绪价值是超乎想象的 11:44 我与AI陷入“爱河” 12:48 爱上ChatGPT的Dan其实可能是爱上另一个自己 主播:苏格拉底、尼古拉斯

17分钟
90
1年前

Vol.21 生活的那些“小卡顿”,要卡就当个卡皮巴拉吧~ | 对话拧巴

天生拧巴

你会不会也有这种瞬间,感觉自己突然被“卡住”?(感谢《人物》提供选题思路~ 可能你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做决定和判断很快,但也会有被“卡”的时候,比如今天上班穿哪件衣服?今天要不要带伞?今天喝红茶还是绿茶还是咖啡?虽然可能只是些很小的事情,在旁人看来无关痛痒,但是自己深处其中就是会“卡”在细枝末节上,消耗掉时间和情绪,变成内耗开始拧巴起来…… 职场上,经常会在发给同事or领导的话中纠结遣词造句,一定会先发给对话框的自己,纠结用什么表情包回复,纠结发送的图片是先于文字还是后于文字等等。生活中,沉迷于自己的爱好,但又时而又会有”这样下去真的好吗?“的现实打击,到底要如何面对自己真实的”卡住“状态? 或许,写日记剖析自己是个很好的方法,从“卡”的那些事情和情绪出发,诚实地写出来自己的真实所想,梳理着梳理着可能就不再拧巴,还能给下次面临同样困境的自己一个解决方法!一次心理按摩! Timeline: 01:31 选择上班ootd的“卡住”时刻 03:09 职场总会被“卡”在细枝末节 05:04 工作状态也常“卡” 06:37 日记反思大法 09:15 对自己,要学会坦诚 11:12追星很快乐,但我也很“卡” 15:03拧巴“卡住”,是两种价值观在打架 主播:苏格拉底、尼古拉斯、馨馨 bgm:love-wave to earth

21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