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现在
自然之友筹款部主理,为生活提供一个自然视角

Album
主播:
大然子FON
出版方:
自然之友_FON
订阅数:
1704
集数:
11
最近更新:
3周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就是现在」是一档自然之友筹款部孵化的播客。我们关注当下青年人关心的气候问题、生物多样性、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环境议题;也讨论青年人喜欢的观鸟、攀树抱树、零废弃、断舍离、徒步露营飞盘等户外活动和生活方式。 通过嘉宾对谈,我们希望提供一种思考的视角:作为公众,我们如何更好地认识自然,与自然相处,进行自然向善的行动。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环境保护亦如是。 与大自然为友,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命权利; 真心实意,身体力行。 就是现在!
就是现在的创作者...
大然子FON
就是现在的音频...

鸟撞:玻璃幕墙正在成为鸟类的“死亡之墙” vol.11

�城市建筑越建越高,窗户越来越大,那些明亮的玻璃幕墙为什么会成为鸟类难以飞跃的“死亡之墙”? 本期我们邀请到柴子文一起来聊聊鸟撞与鸟撞调查的那些事儿,他是自然之友野鸟会的防鸟撞项目负责人,同时也是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区域负责人。 / 本期团队 / 嘉宾:柴子文,自然之友野鸟会的防鸟撞项目负责人、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区域负责人 主持人:叶叶,自然之友筹款负责人 节目制作:犀牛 音频剪辑:Shera,犀牛 播客Logo及封面设计:李十字儿,犀牛 特别致谢:晓雨 录制致谢:感谢声湃提供录音场地,感谢罗德麦克风提供录音设备 / 本期 shownotes / 02:40 本期嘉宾「柴子文」的介绍 02:50 子文介绍“鸟撞”现象是什么? 03:10 哪些鸟类最易发生撞击? 04:05 相对于本地鸟儿 ,迁徙鸟类更易发生鸟撞 04:25 鸟类撞建筑的死亡率有多高? 05:00 为什么会发生鸟撞? 05:52 高大建筑相较于低矮建筑,会更易发生鸟撞吗? 07:00 除了玻璃,高压线、城市灯光也会引发鸟撞 08:20 鸟撞存在地域和季节性差异 09:00 防鸟撞行动对保护生态系统的具体价值 09:50 鸟撞数据对其他领域产生的价值 11:35 除了防鸟撞贴纸,还有哪些防鸟撞有效方法? 13:20 子文是如何接触到鸟撞项目的 14:45 带领公众观鸟和防鸟撞项目的工作与意义区别 16:15 防鸟撞项目与自然之友的缘起 17:25 防鸟撞行动网络的运作模式 18:30 鸟撞调查工作具体如何运行? 20:20 零经验、零基础如何报名参加鸟撞调查? 22:00 如何处理受伤或死亡的鸟类? 24:00 除了参与鸟撞调查,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和预防鸟撞的发生? 24:45 志愿者进行鸟撞调查的故事分享 28:10 面临的最大挑战 29:00 贴纸要如何设计才能起到防鸟撞的作用? 30:00 推广防鸟撞贴纸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31:00 子文希望未来达成的突破;公民科学项目的发展 32:00 北京林业大学的防鸟撞贴纸改造 33:40 2025春季全国鸟撞调查志愿者招募中, 欢迎报名 34:20 相信春风和种子的力量,欢迎关注「自然之友服务号」,成为自然之友的月捐人 下期再见 (=´∀`)人(´∀`=) / 播客中提及的资料 / 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 2022年由昆山杜克大学、朱磊博士、自然之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守护荒野、红树林基金会、乐观地球等机构共同发起的关注鸟撞议题的跨机构合作网络。 希望围绕“鸟撞”议题,从公民科学调查、公众意识提升、防鸟撞行动和行业政策倡导四方面行动入手,积累关于鸟撞的知识,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和政府、企业对于鸟撞的认识,探索出有效预防鸟撞的方法和策略,向着减少鸟撞悲剧、建设鸟类友好型城市的目标而努力。 全国鸟撞调查项目,是2021年最早发起的围绕“鸟撞”的公民科学志愿者调查活动。希望通过公民科学的方式,带动更多的公民关注鸟撞事件,为关于鸟撞的科学研究和政策倡导提供数据支持。 / 收听平台 / 欢迎在以下平台订阅、收听、评论互动「就是现在」:小宇宙、喜马拉雅、Podcast、网易云音乐、豆瓣播客 / 成为自然之友的月捐人,可持续地做公益 / 欢迎加入月捐,用每月小额但持续的捐赠形式,助力中国环境保护公益事业。 和自然之友一起守护大自然。

34分钟
1k+
3周前

vol.10 2025年观鸟新方式:闭上眼睛,打开耳朵(内含听鸟装备包)

《鸟鸣时节》书中说:“光学设备如此先进的今天让我们很难想起,其实直到最近,人与鸟类的接触主要还是依靠听觉而非视觉”。其实“听觉”也是观鸟活动的一种重要体验方式。 本期我们邀请到自然之友野鸟会志愿者、听声辨鸟达人“麻杰夫”来做客,一起聊聊如何学习“鸟语”、如何分辨鸟类方言;如何把耳朵作为望远镜,通过声音去观鸟;如何带领一场视障伙伴的观鸟活动......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也欢迎成为自然之友的月捐人,助力中国环境保护公益事业,一起守护大自然。 / 本期团队 / 嘉宾:麻杰夫,自然之友野鸟会志愿者、听声辨鸟达人 主持人:叶叶,自然之友筹款负责人 节目制作:犀牛 音频剪辑:Jordy,犀牛 播客Logo及封面设计:李十字儿,犀牛 特别致谢:晓雨 鸟声音频致谢: 黄腹山鹪莺的“小猫叫” XC658339. Matthew Kwan, Hong Kong, Yuen Long District, New Territories, China, 2021-06-18 北京雨燕的群飞鸣 XC741406, Geoff Carey, Zhong Wei Shi, Ning Xia Hui Zu Zi Zhi Qu, China, 2007-07-03 薄顺奇(上海、杭州、香港的三段白头鹎鸣唱) 麻杰夫(本期节目出现的其他鸟声音频) / 本期 shownotes / 01:20 本期嘉宾「麻杰夫」的介绍 02:25 “听取鸟声一片”.mp3 【听声辨鸟的经历】 03:05 麻杰夫可以通过声音辨别几百种鸟类 03:35 第一次听声辨鸟的经历和爱上这种观鸟方式的瞬间 05:55 让初学者“听”而却步的柳莺叫声.mp3 【如何学习“鸟语”这门外语】 07:55 入手学“鸟语”的独家学习方法 09:15 方法一:拟音法——自古就有的“空耳”法 11:05 方法二:类比法——像敲击鹅卵石的褐柳莺的叫声.mp3,像猫叫的黄腹山鹪莺的叫声.mp3 12:05 方法三:图像法——通过声谱进行深度观察 13:15 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大的困难是鸟在叫,但我们听不见 13:50 打开耳朵,保持好奇,多录多听多琢磨 14:45 鸟声竟然也有不同的“音乐流派” 15:10 方法四:鸟叫的模式——吟诗型、饶舌型、颤音型、念经型、混合型 16:25 吟诗型:黑尾蜡嘴雀.mp3 16:45 饶舌型:鹪鹨.mp3 17:20 颤音型:叉尾太阳鸟.mp3 17:40 念经型:沼泽山雀.mp3 18:10 混合型:树鹨(有褐头山雀).mp3 18:35 长期的地理隔绝会导致鸟类出现方言的情况 19:00 白头鹎在京津冀:“遵守纪律”.mp3 19:35 白头鹎在上海:“有一说一”.mp3 19:40 白头鹎在杭州:“你干嘛去啊,给我催上网催”.mp3 19:52 白头鹎在香港:“天天,这不听那不听”.mp3 20:35 鸟类的叫声会随着季节发生变化 21:03 繁殖季初期的四声杜鹃.mp3 21:08 繁殖季初期的乌鸫.mp3 21:50 乌鸫幼鸟的乞食声.mp3 22:00 四声杜鹃幼鸟的乞食声.mp3 22:25 不同种类的鸟可以听懂彼此的叫声吗? 22:50 山雀群的鸟浪声.mp3 23:52 大山雀的警告声.mp3 24:25 大山雀模仿银喉长尾山雀.mp3 25:12 鸟能听懂方言吗? 【鸟类与生态的关系】 28:05 环境的改变对鸟类会产生的影响 28:30 一份研究:城市化对鸟类声音的影响 30:00 对于观鸟人来说最可怕的情况:“寂静的春天” 【闭上眼睛:带领视障伙伴观鸟的体验】 30:55 策划视障伙伴的观鸟活动的初衷 33:10 视障伙伴在听声观鸟种会有听觉上的优势吗? 36:50 带领视障伙伴观鸟与平时的公园观鸟与鸟调活动的不同:行前观鸟培训,预习鸟种;需要更多的志愿者;路线需要重新规划 41:25 视障伙伴比领队麻杰夫更先发现鸟儿 43:55 对未来观鸟活动的启发:加入可触摸自然物的体验;麻杰夫作为志愿者参加了助盲机构的视障体验活动:蒙眼看电影,吃盒饭 【听声辨鸟的入门指南】 47:15 观鸟是一张大自然剧场的永久免费门票 48:10 城市鸟声盲盒推荐:白头鹎、珠颈斑鸠、灰喜鹊 50:00 麻杰夫日常记录鸟声的流程 52:20 用手机录制的鸟声同样可以助力科学研究 54:40 听鸟装备包:懂鸟小程序、 在地的观鸟图鉴、收集录音 58:10 通过“听声辨鸟”重建与自然的联系 59:05 通过拟音等方法记忆鸟声:奥森乌鸫的“dididu”.mp3;乌鸫模仿北京雨燕.mp3 1:01:10 麻杰夫小时候的鸟声记忆是“北京雨燕”.mp3 1:02:50 属于听声辨鸟爱好者的节日:五月第一个周日的“黎明大合唱节” 1:03:45 麻杰夫最想听懂灰喜鹊的“鸟语”,南京大学的李忠秋团队对其做过研究 1:05:15 灰喜鹊的弹舌音.mp3 【彩蛋】 1:06:01 麻杰夫拟音珠颈斑鸠 1:06:40 珠颈斑鸠三声五声两声-纯享版.mp3 相信春风和种子的力量,欢迎关注「自然之友服务号」,成为自然之友的月捐人 下期再见 (=´∀`)人(´∀`=) / 播客中提及的资料 / 书籍与网站: 《鸟鸣时节》[英] 布雷特·韦斯特伍德 / [英] 斯蒂芬·莫斯 《寂静的春天》[美] 蕾切尔·卡森 《北京常见野鸟图鉴》李兆楠 / 王瑞卿 / 李强 野生动物数据库:Xeno-canto 收听、订阅麻杰夫的账号: 公众号:各种Jeff的故事 小红书:麻杰夫的观鸟日常 / 收听平台 / 欢迎在以下平台订阅、收听、评论互动「就是现在」:小宇宙、喜马拉雅、Podcast、网易云音乐、豆瓣播客 / 成为自然之友的月捐人,可持续地做公益 / 欢迎加入月捐,用每月小额但持续的捐赠形式,助力中国环境保护公益事业,一起守护大自然。

68分钟
2k+
1个月前

vol.09 我为大自然打官司|对话环境公益诉讼律师“沙湿地”

自然之友办公室经常会接到一些有关环保的投诉电话,比如我家小区楼下有一个店铺产生了大量的粉尘,我要向谁投诉?月捐人群里也会有人讨论:我家附近有个沥青厂,每天晚上都排放,味道很大,举报了也没有解决。可以请自然之友介入、帮忙协调吗? 本期我们邀请到自然之友秘书长、前法律与政策倡导团队负责人“沙湿地”来做客,一起聊聊环境公益诉讼是如何保护个体和公共利益、如何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的。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也欢迎成为自然之友的月捐人,助力中国环境保护公益事业,一起守护大自然。 / 本期团队 / 嘉宾:沙湿地,前自然之友法律与政策倡导团队负责人,现自然之友总干事,代理过绿孔雀案、连云港生态修复案等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主持人:叶叶,自然之友筹款负责人 节目制作:犀牛 音频剪辑:Jordy,犀牛 播客Logo及封面设计:李十字儿,犀牛 特别致谢:晓雨 / 本期 shownotes / 01:45 本期嘉宾「沙湿地」的介绍 02:25 通过“公地悲剧”了解公益诉讼是什么 04:05 我家小区楼下有一个店铺产生了大量的粉尘,我要向谁投诉 10:10 公众如何取证、搜集法律依据 11:55 公众举报的前提不一定基于违法 13:50 在什么情况下会提起公益诉讼 16:55 环境公益诉讼 VS 环境私益诉讼 20:25 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帮助中心:专门接环境私益诉讼(付费) 21:20 自然之友法律与政策倡导团队如何“评估”是否发起诉讼 25:25 案源 VS 案子 30:00 选案会是如何运转的 32:30 选案会以“能不能赢”为标准吗 35:14 感谢月捐人的捐赠支持 36:00 遇到过无法通过“环境公益诉讼”解决的情况吗 37:45 个人也能提起 “公益”诉讼 :迪士尼案 38:40 社会组织不是一开始就拥有“公益诉讼权利”的 41:20 拥有环境公益诉讼资质的社会组织有几百家,提起过环境公益诉讼的仅有不到30家 43:20 环境公益诉讼的费用来自哪里 47:35 除了月捐,还能如何支持法律团队 50:40 常见困惑一:为什么要为大自然打官司?绿孔雀消失了和我有什么关系? 52:45 常见困惑二:调解就是私了吗?和判决的区别是什么? 58:30 常见困惑三:胜诉可以赚钱吗 1:00:15 常见困惑四:败诉了怎么办? 1:01:50 公益诉讼案件不能仅以诉讼的成败来评论 1:06:00 用法律保护大自然,就是现在 1:06:15 相信春风和种子的力量,欢迎关注「自然之友服务号」,成为自然之友的月捐人 下期再见 (=´∀`)人(´∀`=) / 播客中提及的资料 / 1、提供环境污染线索的方法: 公益诉讼热线:010-65232040 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登记表,可扫码填写 2、扫码成为志愿者,支持法律团队的工作: 3、通过文章,回顾自然之友提起过的部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 收听平台 / 欢迎在以下平台订阅、收听、评论互动:小宇宙、喜马拉雅、Podcast、网易云音乐、豆瓣播客 / 成为自然之友的月捐人,可持续地做公益 / 欢迎加入月捐,用每月小额但持续的捐赠形式,助力中国环境保护公益事业,一起守护大自然。

67分钟
99+
4个月前

vol.08 气候变化入门,可以从这10个误解开始|对话译者 Lei

本期我们邀请到自然之友玲珑计划的三期伙伴 Lei(张蕾),聊聊她是如何开启一个公民气候行动项目的。 “气候不就是变化的吗?这有什么可争论的呢?”,这是在社媒上第一次接触到“气候变化”这个议题时,Lei 产生的想法。今年4月,一本由她翻译的引进自法国的科普漫画书《关于气候变化的 10 个误解》正式在国内出版。 如她所说,翻译这本书,让她从一个100%的文科生变成了一个能看懂各种气候报告的“理科生”,一个“真心实意、身体力行”的公民气候行动者。而这一切,其实源于她想把朋友圈的1分钟打卡活动,升级成工位上的 8 小时气候行动——出版一本关于气候变化的书。 因为出版(publication),本身就是“公之于众”。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也欢迎成为自然之友的月捐人,助力中国环境保护公益事业,一起守护大自然。 / 购书方式 / 本书《关于气候变化的 10 个误解》的译者 Lei 亲笔签名版已经在盖娅自然教育的微店「盖娅可持续生活馆」上架,欢迎扫码购买。 我们还将随书赠送《自然之友玲珑计划|中国公民气候行动案例集》一份,限量10份,先到先得。 除了基本成本,本书的销售所得将全部捐赠给自然之友。 / 本期团队 / 嘉宾:Lei(张蕾,《关于气候变化的 10 个误解》中文译者,自然之友玲珑计划三期伙伴,一个热爱环保的文艺女青年) 主持人:叶叶(自然之友筹款负责人) 节目制作:犀牛 音频剪辑:犀牛,Jordy 播客 Logo 及封面设计:李十字儿,犀牛 特别致谢:晓雨 / 本期 shownotes / 一脚踏进气候变化的大门 00:50 本期嘉宾 Lei 的介绍 01:48 译者 Lei 介绍书中提到的关于气候变化的 10 个误解 06:50 面对身边亲友对气候变化的误解,法语原版作者创作了本书 11:30 Lei 也有对气候变化的误解:误解9 没关系,我已经有点儿环保啦 13:50 本科学中文,留法继续学习文学,却因为一场工作坊踏进了气候变化的大门 这本关于气候变化的法文书,就这么顺其自然地相遇了 16:15 法文原版书的出现,恰好解开了我在气候拼图工作坊中的知识疑惑点 16:45 出版这本书本身,也是一次气候行动呀 19:50 顺利拿到版权但还没有足够的信心翻译陌生的气候议题,恰好这时遇到了自然之友玲珑计划第三期的招募 22:40 翻译的过程依然有很多困难:本土化的语言体系、故事趣味性的保留、解读各种数据、报告与科学确认 26:40 在中国的出版市场,环保主题书籍是一个冷门,而气候议题则是冷门中的冷门 法国的公民气候行动根植于日常生活,但影响的不仅仅是当地人 29:50 在法国留学时,接触到很多当地的环保设施和环保氛围:比如食堂阿姨会给素食者多加一份素菜,公共洗手间用棒状香皂替代塑料包装的洗手液...... 40:20 以本书作者为例,她们既是创作者,也是气候行动者 42:15 气候拼图工作坊是如何基于一份气候报告而被创立的 43:45 气候拼图工作坊在全球已经有189万人参与,被翻译成45种语言,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气候行动项目 45:55 法国拥有公民气候行动的土壤 46:55 这些气候行动产生实际的效果了吗? 48:45 没有玲珑计划,这本书可能不会这么顺利地出版 52:00 未来会继续翻译更多的环保主题书籍 52:54 尽我所能,个体也能对气候这个系统性的问题产生可见的影响 54:30 在“就是现在”前面加一句话,我会说:_______ 55:00 相信春风和种子的力量,欢迎关注「自然之友服务号」,成为自然之友的月捐人 下期再见 (=´∀`)人(´∀`=) / 播客中提及的资料 / 气候科普书《关于气候变化的10个误解》: 中文译者:Lei 中文版序言作者:陈迎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法文版作者:[比]米里亚姆 · 达曼 [法]夏洛特 - 弗勒尔 · 克里斯托法里/著,[法]莫雷恩 · 普瓦内克/绘 法文版序言作者:[法]卡米尔·艾蒂安(Camille Étienne) Lei 的公众号:我与气候变化的距离 气候拼图工作坊: 创始人Cédric Ringenbach 工作坊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设计,解释了气候变化的发生机制以及产生的后果 一些书籍和报告: 蓝皮书《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 由比尔 · 盖茨写的《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法国漫画《无尽的世界》(Le monde sans fin),由法国达高出版集团在2021年底出版,2022年已售出51.4万册 法国碳咨询机构 Carbone 4的报告:《尽我所能》(Faire Sa Part, 2019) /收听平台/ 欢迎在以下平台订阅,收听,并与我们互动:小宇宙、喜马拉雅、Podcast、网易云音乐、豆瓣播客 /成为大自然的合伙人/ 欢迎成为自然之友的月捐人,用每月小额但持续的捐赠形式,助力中国环境保护公益事业,一起守护大自然。

55分钟
2k+
5个月前
就是现在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