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 对话围绕安全感的本质与获得方式展开,指出缺乏安全感者常陷入两种模式:一是像孩童般依赖外界(如父母、他人)的肯定,在等待中持续不安;二是转向自我认可,通过培养内在力量打破依赖循环。具体实践路径包括: 1. 语言与思维转变:停止以 “我不确定”“我需要肯定” 等向外索求的表达,改用 “这是我的想法” 开启自我观点的表达,赋予自身思考以价值; 2. 诠释能力培养:学会独立分析和评估自己的观点,通过 “诠释”(即理性解读事物、构建意义)建立对自身思维的信心,减少对外在认可的依赖。 核心强调,安全感的真正解方在于从 “向外索求” 转向 “自我认可”,通过主动运用诠释能力、强化内在思维自信,实现从被动等待到主动构建的思维转变。 #安全感 #自我认可 #内在成长 #哲学解方 #思维转变 #独立思考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内容概要: 以尼采 “一切皆解释” 的哲学观点为核心,揭示日常沟通与思维活动的本质 —— 即所有理解、定义乃至冲突,本质上都是个体对事物的诠释。Leila指出,即使是常识性概念,不同语境和个体也会产生细微的解释差异(如词典定义的微妙区别、“我爱你” 在不同关系中的不同理解),而日常冲突(如夫妻争吵、亲子矛盾)往往源于解释的分歧。 为训练理性思维,文中提出具体实践方法: 1. 日常诠释觉察:每日选取一个场景分析自身诠释,区分合理与问题诠释; 2. 冲突暂停与反思:在人际冲突中通过深呼吸、书写各自对事件的诠释,识别 “解释冲突”,进而理解对方视角并反思自身是否存在 “解释谬误”(如家长因孩子不刷牙而愤怒时,可重新审视 “必须立即纠正” 的固有解释)。 最终强调,接纳诠释的多样性、主动重构解释的能力,不仅是哲学思维训练的核心,更是缓解人际矛盾、实现自我与他人和解的关键。 #尼采哲学 #诠释学思维 #冲突化解 #思维训练 #日常哲学 #解释的多样性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内容概要:亚洲文化中普遍存在 “做善良、认真的人” 的观念,这种观念在中东部分国家及伊斯兰教文化中也有所体现。以中国为例,中国男性相对更冷漠、有距离感,情绪化程度较低,且更关注自身事务;而中国女性在咨询中常展现出强烈的情绪释放需求,咨询师每次为中国女性做一对一咨询时携带的纸巾都会被大量使用,咨询结束后她们因能敞开心扉、释放情绪而表达感谢。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女性这种情绪释放需求尤为频繁,根源在于 “必须一直严肃且善良” 的文化观念极大压缩了她们哭泣和宣泄情绪的空间,使得东亚女性承担过多责任,自我存在空间被严重挤压 。 # 亚洲文化 #性别差异 #情绪表达 #文化观念 #女性心理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内容概要:关注他人本是好事,但过度关注往往成为逃避自我成长的方式。从一本探讨爱与母性的法国社会学著作切入,书中指出若父母不爱自己,便无法恰当地爱孩子。例如,一位总是忽视自我照顾、将全部注意力倾注于孩子的 “无私” 母亲,实际上会让孩子感到窒息,这种行为与自私的母亲存在同样的问题。这揭示出建立与他人的健康关系,必须以建立与自己的健康关系为前提。在日常生活中,若存在过度关注他人、总聚焦于对他人期待的倾向,应优先关注与自己的关系,这对个人成长与亲子关系构建具有重要启示。 # 自我成长 #亲子关系 #过度关注他人 #哲学启示 #健康关系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内容概要:在哲学咨询中,“预设” 是一种特殊的诠释形式,通常源于我们对他人言行的解读。日常交流时,我们脑海中会不自觉产生一些未经清晰辨识的假设,而咨询师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识别这些预设。虽然仅依据少量信息可能会导致错误判断,但正如法国哲学家巴尔扎克所言,一个词或许就能揭示一个人的部分特质。在咨询实践中,我们尝试从客户的一个问题或陈述入手,挖掘话语背后的预设,进而洞察其思维内核,理解对方深层的想法与逻辑 。 # 哲学咨询 #预设解码 #思维洞察 #话语分析 #咨询技巧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内容概要:本段阐述了哲学咨询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一是 “存在的力量”,即每个人仅通过存在就拥有力量,是否滋养这种力量取决于个人选择;二是 “慷慨”,包括对他人的慷慨和对自己精神上的慷慨,对自己的慷慨意味着给予自己思想空间,不自我约束。此外,还强调对他人感兴趣是哲学咨询工作的基础,他人的问题能反映自身问题,感到无聊可能源于内心,在哲学咨询中与不同人交流都能有所收获,应享受讨论过程。 # 哲学咨询 #存在的力量 #精神慷慨 #哲学咨询概念 #自我成长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内容概要:为改善睡眠质量,提出在睡前半小时放弃使用手机,转而以舒缓音乐和书写取而代之的解决方案。建议在聆听舒缓音乐的同时,拿起纸笔记录下当天生活中的想法或思绪,通过这两种方式有效对抗焦虑。坚持每晚进行半小时的音乐聆听与书写练习,将显著提升睡眠质量,为缓解睡前焦虑提供实用路径 。 # 睡前焦虑 #优质睡眠 #舒缓音乐 #书写疗愈 #睡眠改善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内容概要:在哲学咨询里,目标是达成类似照镜子的效果,即呈现对方的心理反映,如同镜子准确展示事物一样展示其心理层面,但由于咨询师是人类,无法完全中立。运用幽默能让对方更易接受在 “心理镜子” 中看到的自己。在咨询中,要避免助长对方的思维模式,对于严肃或爱开玩笑的对象需灵活应对,玩乐态度至关重要。而且这种玩乐态度不仅适用于哲学咨询,在生活中也很必要,生活艰难且充满戏剧性,用轻松和幽默去拥抱生活,能避免过于严肃沉重。 # 哲学咨询 #心理镜像 #玩乐态度 #认知觉醒 #生活哲学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内容概要:在哲学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准备笑话,这一要求看似奇特,实则蕴含深意。老师发现中国学生态度严肃,通过布置 “笑话任务”,激发学生的不同反应。在哲学咨询领域,玩乐精神是重要态度与核心技能。具备玩乐精神能让人更灵活、超脱,淡化问题的戏剧性,帮助自己和客户与问题保持距离,以轻松的姿态进行自我观察与思考,从而重塑哲学咨询的专业态度与工作方式 。 # 哲学课堂 #玩乐精神 #哲学咨询 #咨询态度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内容概要:这段内容聚焦哲学咨询领域,着重阐释外部批评与内部批评的本质区别。外部批评多基于个人观点,表现为对他人观点内容的异议,是较为主观的,如人们日常因观点分歧而产生的争论。而内部批评关注的是观点的构建、表达,从理性角度评判其合理性、清晰度、逻辑性、意义及可论证性等,更为客观。通过具体事例,如朋友因邻居评价而回骂的情感论证,说明人们常因情感倾向陷入外部批评,忽略观点质量。在哲学咨询工作中,区分二者有助于成为优秀的提问者与咨询师,注重分析观点而非执着于自身观点的认同与否。 # 哲学咨询 #外部批评 #内部批评 #理性思维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内容概要: 在哲学咨询课程中,“可及性” 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概念。它并非指日程安排的便利,而是强调个体在心理层面保持开放与包容的状态。这种可及性涵盖对自我的深度觉察,对他人观点的接纳理解,对理性思考的主动拥抱,以及对自身情绪感受的坦诚面对。唯有在心理上实现对多重维度的开放,咨询师才能真正与客户建立有效联结,以理性对话推动思考。心理可及性是成为哲学咨询师的重要基础,但仍需辅以其他专业知识与技能,共同构建完整的咨询能力体系 。 #哲学咨询课程 #心理可及性 #开放包容心态 #来练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内容概要: 在哲学咨询领域,“感觉” 常成为理解与判断的干扰因素。当咨询师因客户故事产生共情或被主观感受牵引时,易偏离咨询本质。哲学咨询的核心应超越感觉的直接驱动,以理性思维深度剖析客户观念。咨询师需如镜子般客观,不沉溺于情感共鸣,而是通过理性分析挑战客户认知,挖掘其观念背后的逻辑与合理性。通过区分感觉与思维,实现以理性唤醒思考,帮助客户获得真正的认知突破与成长。 #哲学咨询 #理性思维 #感觉与理性 #认知觉醒 #来练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