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微信公众号出现之后,人们已经把所有事情都讨论过一万遍了,比如,见到了各种隐居者,有的在山里盖房子,有的去丹东禅修,有的在苔原,有的在郊区住地穴。前几天,世相也推荐了那个美国隐士与盗贼的故事。 通常是,当所有抒情达到顶峰之后,我们会觉得一些热爱被消耗干净了。对一件事,对一个人,很难有持久不变的深情(当然也有一些让人想起来就痛苦的个例)。因此,隐居这件事,或者说,离开人群去过孤独的生活这件事,被反复讴歌、咀嚼、赞叹之后,开始失去了魅力。 这是我在看第10001个隐居者的故事时想到的事——它还有价值吗?它的美还会吸引人吗?甚至,它还可以被拿出来谈论吗? 这个问题背后的真问题是,在这个年代,当所有的事情,无论大小,无论地域,都会被人在网上谈论一万次的时候,这些事情还值得我们去追求吗? ...... ——————————————————————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电台”,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看完电影《美人鱼》,我并不奇怪,这部让我默默回味很久的电影,有的人会不喜欢。我甚至没有为它感到不公平。 这种感觉就像是,当你喜欢一个人,想让全世界知道时,却发现很难解释给别人听。 “喜欢”是一件如此独特的事情。总有些这样的时刻:只我一人知道你好。你喜欢一样东西,喜欢一个人,却很难说服别人接受她的好。那些对你来说像蜜糖一样的表情、举止、美德、记忆的瞬间,在别人看来却稀松平常,甚至难以理解。 ...... ——————————————————————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电台”,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很少有一个故事能没讲几句就让我一哆嗦,呃,但这篇的确是的。许多现实生活里的“坏行为”,人们看到了只是叹息一句,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但揭开表面细想下来,这种坏真是很恐怖。于是,有些写故事的人,就把那层表面的笼罩撕开,让你看看它的可怕之处。 是的,据这个故事所说,在巴黎,人们出租相貌丑陋的女人,给那些相貌平平的女人,供她们站在一起时显得好看一些。 是不是想到了那些生活里的小恶意?到监狱接受幸福教育的人,不努力让自己变好而是努力让别人变差的人,用别人的苦难作背景求心安的人,拍照时脸往后躲的人,只给自己美颜的人。 总有些人生比起来会坏一些,直接面对好或坏的现实很重要。但落下风的人和占上风的人各有自己的道德。地位、状况、优劣不同的人出于真心而交往,占上风的人不欺凌,占下风的人不嫉恨,这本来是很动人的事情。相比之下,把别人当成给自己镶的花边是一种可怕的、懦弱的心机,没有勇气拒绝做一个花边,则是懦弱地辜负自己。 别把别人当成花边,别信任那些把你当花边的人。要知道在这篇小说里,陪衬的人起码可以赚到钱。 -----------------------------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电台”,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电台”,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 这个话题是从帕慕克小说里生出来的枝杈,其实也是一种祝愿:有一天你不再为往日所困,终于可以带着比较轻松的态度谈论起一些人。 这个场景又非常普遍,充斥着私密或公开的言谈。谈论“爱过自己的人”这个话题,男女都会有,只是态度略微不同一些。对大多数人来说那绝对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种眷恋——被眷恋的,是一些终于不再压迫着自己的故事,那些故事当时也许带来过很多纠结和伤害,但时间的疗效把纠结与伤害滤掉,剩下了一些淡淡的细节;也可能那些故事本来就淡淡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但时间久了,插曲也不会彻底忘记。 你有没有注意过,自己和身边的朋友,都用什么口吻谈论起那些爱过自己的人?嘻嘻哈哈的,没心没肺的,嘻嘻哈哈的,没心没肺的,就好像没有经历过那些可怕的爱情的痛苦,或人生里头的迷茫,就好像捻着一串佛珠。按宗教故事来讲,每颗珠子都代表着不少痛苦,现在,痛苦变成榆木珠子,捻起来就轻松多了。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电台”,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 关于“心有猛虎”这个短句,听到过很多解释。但我觉得最好的解释在这篇文章里。它是一种“死灰复燃的力量”。 为什么首先要是死灰?为什么要是那些已经深感沮丧的、有点无望的、被裹在苦恼里、好像放弃了挣扎的人?大概是因为他们心里的猛虎一直饿着,饥饿的老虎都凶猛。 有的人也有猛虎,但并不在心里,那些猛虎已经冲出身体,牵在手里,他们强烈、壮实、富有攻击性和活力,你能很轻易感觉到他们的活力,这是一件令自己骄傲、使别人羡慕的事。另外的大多数人也都有力量,但藏着,外人看不到。每个人从小都养着老虎,等待少年进入成年,许多老虎被仔细地关了起来。你看看身边的人,办公室里唯唯诺诺的人,本分和按部就班的人,不要怀疑,他们都是养虎的人。也许会在心里养一辈子,喘息一辈子然后死掉,但越是被封存的力量,越带着巨大的求生欲,如果有一天要突破界限,就格外凶猛,扑向爱情,扑向自由。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电台”,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 因为偶然从隆冬的北京来到厦门,我有机会反向体验季节的顺序。厦门白天是摄氏18度,我设身处地地想了下,如果我在夏天突然到了一个气温18度的地方,会像我在刚刚过去的秋天那样,觉得很凉爽,虽然也萧瑟,但还是会觉得舒适甚至愉快。我的身体里充满了夏天的记忆。 但是因为我是从冬天来的,我却没有在厦门感到温暖。我默认这是轻度的寒冷,打着哆嗦。18度的气温并没有给我足够的安全感。 人无法摆脱的一种局限:基于已有经验来判断当下的乐观与悲观。因此,面对相同处境,有人乐观,有人悲观。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进入相似的情境,感觉也常反差极大。 吃惯了苦头的人,突然进入不那么坏的境地,也总是不相信这个世界突然对自己好起来了。开开心心的人,即使偶尔进入比较坏的境地,也还是坚信事情没那么坏。 我们身边充斥着这两种人。还记得吗,有人会说“我辛苦奋斗了18年,只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大家都是喝杯咖啡,在不同的人心里感觉如此不同。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电台”,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 回家是一种奇怪的焦渴,同时夹杂着渴望和恐惧。一年前,我写了这篇《为什么回家》,收到了特别多的回复。 每个人都像风筝被拴着线,无论怎么飞,地上都有个原点可以回去,所有催着我们离开的力量,也在拽着我们往回走。 在所有放肆的狂野的猛烈追求的生活里,有一个可以不断回去的人、物或地方,是特别重要的。 这根线当然不一定只有一根,也不一定是某个人。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本书,一首歌或者一件旧衣服。有时候,一种渴望,或者一种恐惧,都是一根栓住你的线。你不断回去,意识到自己人生的一些基本问题。 “家乡”是很重要的一条。所以还是该回家,回到自己的出发地,可以想明白很多问题。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电台”,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 《你永远想不到一个男人可能要经历多少悲哀》 今天推荐一个男人的故事,一个父亲的故事。他身上有很多男人的缺点和优点,会让人想起很多人。有一个读者还评价说:他是“很多个失败者的形象”。 除此之外,你还能看到很多个不甘心的人,很多种恶意,很多种求生的努力,以及世界上仅此一种、却上演过一千万遍的悲哀。 悲哀的生活有时真没什么好讲的,因为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悲哀已经太多,每一种曲折沟坎,都被不同的人经历了很多遍。只要活得够久,就会觉得没有那么多悲哀可言,拿眼一扫,广大世界,处处相似。 但在下面这个故事里,你会发现那些一连串的悲哀还是让人无法招架。也是因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其中的一部分,无奈的、沮丧的,就算是已经拼尽全力,也还是轰然倒塌的那种感觉,实在是太厉害了。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电台”,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 《在某些情景里,不知道真相几乎是我们能坦然快乐生活的唯一原因 》 我们并不总是愿意知道真相,有时候真相的隐藏让生活看起来更加亮丽一些,在某些情景里,不知道真相几乎是我们能坦然快乐生活的唯一原因。摄影师和美图秀秀很早就知道这一点,通过光和影的使用,隐去很多细节,构建轮廓的漂亮。我们身边有太多细节经受不起察看,这点就像美人一样,如果我们只知道轮廓,会觉得许多东西是美的:喧闹的餐厅,整洁明亮的客房,繁忙热切的超市,繁华的街道,体面的同事,优雅的朋友……就好像每个人都知道的那样,自己整洁美观的脸蛋,其实密布着藏有污秽的毛孔。 但人们对真相的态度也没有这样清晰,相反充满了矛盾性。最近几年,细节和数字填塞的素描式写作层出不穷,却一直供不应求。我们难免发现,无论是大厦顶端的蚂蚁、清洁工推开房门之后看到的肮脏的房间还是凌晨三点的死者,以及高档住宅楼梯间门后角落的灰尘,都很动人。离真实越远,看够了生活和情感的轮廓之后,突然获悉这轮廓的缝隙里填满了出乎意料的故事,也难免有新鲜和惊异——就好像已经平淡无奇的身边世界突然多了一个层次,可以重新认识一遍。 下面摘选的文字碎片,作者是一个女记者,一个美国的中产阶级,她忽然决定去试试穷人是怎么过的。她为自己制定了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贫穷、劳累,然后去应聘餐厅招待、清洁工、客房服务员、售货员,并且写下了自己的经历。 耐心地帮我点菜和结账的餐厅招待们在休息间里过着怎样的生活?一次浪漫的旅游之后,我们拖着箱子离开酒店,清洁工们看到的是什么景象?该怎样理解这些每天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却一无所知的事?首先可以肯定,这种生活过起来毫无美感可言。 知道这些,我们对生活的了解应该会更丰富一些。毕竟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建筑在这些基础之上。而且尤为幸运的是,相比那些对此习以为常的人,我们有能力在知道这一切之后选择视而不见。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电台”,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 《我想,你只是暂时不在海边 》 深情只存在于没说完的话里。水泼出去之后,就消失了,表达充分的情绪就像水一样。只有当最想说的话在喉咙那里轰响着要冲出来时,它的力量达到了最强的地步。这时候,嘴巴闭上,话咽回肚子里,那股力量就不会被释放,又像被封印在瓶子里的魔鬼,你知道,只要它一旦冲出来,就会有巨大的力气。 但当你絮絮叨叨地表达情意,那巨大而短促的力量被一丝丝地释放了,气球不会爆裂,只会慢慢瘪下去。 “好久没见了”背后也许藏着一万句思念。“好久没见了,你还好吗,真挂念,我们找时间见一面吧”背后却似乎没剩下什么了。后一种是如今这个世界上最常见到的表达之一。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平缓软弱的原因。 世相被封之后,有人在微博上给我发过一句带来巨大安慰留言:我想,你只是暂时不在海边。 这句话可以用来说很多事情:你只是暂时不在对的人身边;你只是暂时不舍得。你只是暂时离开了;你只是暂时没有归来…… 但正因为他什么都没说,反倒好像一切不如愿都被原谅了,找到了借口。所以我喜欢那些只说了一半的句子。因为像是看到一个被关在笼子里的老虎那样,知道句子里那些没有说出的深情,嘶吼着,颤栗着。那是情感力量最强烈的一刻。 以下句子来自《单向历》,正因为简短,它们藏着未被释放的力量。我发现,每一句话读一天,就都能读成一本书。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电台”,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 《孤独的人都有一个不能在一起的人》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干脆这样说:最正确的人不是“在一起就开心的”,而是“分开了就难受的”。我们好像总是在表达失去,失去了的人,分开了的人。很多我们渴望在一起的人,我们为了那种相处的的喜悦而努力触碰的人,也就是我们无法相守而痛苦的人。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喜马拉雅”,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 在微信4周年的时候,我重新读了张小龙一两年前的几篇演讲。那时候,一切都很美好,一个不清晰但漂亮的可能性摆在面前,人们(包括我)专注于产品的新功能、一个按钮背后的世界观、人性的善恶、工程师文化的精神,以及人类社会的浪潮的变化。 因此我特别能理解有些人面对现在的境况忍不住说:微信正在远离它的初心。只是,与流行的观点相反,我认为,有时候抛弃初心,是对初心最好的坚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