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瘦是一个不大容易讨论的话题,充满了复杂的毅力、审美、公平、个人主义等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是非问题。我喜欢下面这篇小说的原因,是它没有结论,没有是非,但钻向一个小而深的角落。这个角落不易察觉,无法清晰总结,小说的一个功劳就是将这类角落展示而不进行判断:不怜悯、不夸赞、不理解。 这个角落用下面这段话总结最恰当不过。 “她不觉得正在逐渐增重的自己未来可能会更好,也并不遗憾这一切;她不爱使劲,不管朝哪个精神导师指明的真理方向;她不认为糟糕的自己适合更好的世界,同样也不需要寻找更好的男人;她只需要更多的零食。如果可以,最好好吃一点。不好吃也没关系,只要吃饱。” 一种很常见的人生状态,可怕的静止,深陷其中的麻木感。 ... ——————————————————————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电台”,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想改变生活,想逃离现状,好像变成了现代人的一种正义。每个人都有理由,生活在城市里,有一份工作,其中有的人并不艰辛,过得体面。但城市生活就是这样的:有时候它太枯燥,小的新鲜被大的固定框架所束缚,日复一日,没有变化,疲惫、机械;有的时候它又太聒噪,充满了杂音,人们陷身于自己建造的复杂的信息体系里,无处可藏。 于是你发现,想彻底逃离现在生活的欲望藏在许多人心里。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羡慕那些辞职流浪的人,辞职开花店的人,辞职隐居的人。这种欲望是如此强烈,仅仅是靠着“与众不同的生活”这一个主题,就养活了很多自媒体。 这种逃离的渴望,意味着要实现它必须采取“彻底而粗暴的颠覆”,将现在的生活全部抛弃。但我们的世俗生活通常是需要保护的,保护工作、保护家庭、保护成功的理想和目标。这些东西,全部舍弃的代价太大了,因为代价太大,反倒总是难以实现。 这成为显著的痛苦来源:想彻底逃离太难,结果就一边总想逃离,一边却绝对无法逃离。流浪和隐居仍然是别人的故事,自己一边看着,一边焦渴。 ...... ——————————————————————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温柔,就会收到这篇文章。留言“电台”,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
有一天,我看到了@库索 在微博上推荐了坂元裕二的一封信。那封信写:“小音,要遇到很多人哦。”于是,我请库索帮我整理了他的另外几封信,都出现在他写的剧本里,有情书,有分手信,有求爱信,有遗书,有的写给自己,有的写给女儿,有的写给恋人和昔日的恋人。 写信来表达爱和当面不同。面对面时,因为害羞或矜持,爱会被压制,因为赌气或表演性,恨却会被夸大。写信时,空间会过滤那些因为当面表达而被激起的情绪,每句话都斟酌到更准确的地步。 特别喜欢这些信。每封被认真写的信的字里行间,都保留着一些故事的线索,和认认真真的情意。 ——————————————————————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电台”,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乌合之众》是一百多年前出版的书,也就是说,一百年以来,人们始终知道激烈和偏激是让人引导的,但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只有偏激者才能成为意见领袖的情况。托尔斯泰仍然是最有价值的精神榜样之一,哪怕在就近的现实里,也可以举出蔡康永这样的例子。 怎么会有人说温和、中立、宽容就不适合做某件事呢? ——————————————————————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喜马拉雅”,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随便讲一个小故事给你们听。要从这个叫马月云的个女人开始说起,她叫马月云。我猜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名字。 她是一个老实八交的男人的老婆。他们一家在一个小镇上生活,生活了十八年,丈夫老实、平庸、好客,她本分、实在、贤惠,他们有一对儿女,都是普普通通的可爱的孩子,八九岁,什么事都懂一点,也还不太懂。丈夫从来不教孩子识字,即使为此夫妻吵架,也对他们溺爱,只要他们想玩,就一定会满足他们。他们有关系很好的邻居,也养着几匹马,种着一些花。 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在古龙的小说里一共出现了三次,出现在同一句话里,但我想记得住她的也很少。因为在那之前她没有出现过,在那之后她也就死了。 她的故事是古龙小说里最残酷的故事,虽然只有一小段。有一天,他们家里突然来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名叫“老伯”,是江湖上最有势力的人。他是从花丛底下钻出来的。这一天马月云发现,他老实巴交的丈夫原来也有一个秘密,一个特别可怕的秘密。 ...... ——————————————————————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喜马拉雅”,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我们要谈的是关于“短痛不如长痛”的话题。但首先我们要耐心地从游戏说起。 现在还在说“人生像一场游戏”显得太老套了吗?不是的。在一篇讲述“俄罗斯方块”发展历史的文章里,你能看这样一段话。 它生于1984年,出生地是苏联的一个计算机实验室。它的玩法反映了苏联的冷酷现实:玩家面对的敌人不是怪模怪样的恶棍,而是一种无法形容、无法理喻、汹涌连绵、压倒一切的可怕力量;玩家所能做出的唯一抵抗,是无限重复、毫无意义的排列组合。它是官僚主义的精粹,是毫无目的的徒劳,是无法逃避的牢笼。它的精妙之处在于湮灭了自由意志——它的徒劳无功显而易见,但人们却情不自禁地一次又一次旋转、排列、累积和消除方块。 ..... ——————————————————————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喜马拉雅”,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我喜欢桃花(连自己的创业项目也命名成“桃花岛”)。前几天我发现,在微信里输入“桃花朵朵开”,会有一屏幕的桃花落下来。这件事让“期待桃花就要开了”这种情绪早早地就确定下来。 人们总希望让一件好事变长,但正像“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更快一些”,好事总是显得太短暂。相聚是短暂的,喜悦是短暂的,甜蜜是短暂的。反倒是离别、痛苦、仇恨,总是特别长。 但让一件好事变长是有方法的。在它开始以前,早早地期待它;在它过去之后,细细地回味它。因为它即将到来的期待,让自己有能力面对它还没有到来的这段时间的灰暗;又凭借它毕竟曾经发生过的这点欣慰,尽可能地挨过它结束以后的灰暗。 ...... ——————————————————————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喜马拉雅”,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电影版《圣斗士星矢》即将上映这件事,一下子让我回到了每天守着电视机、期待上面这段音乐响起的年代。当然这也暴露了年龄,办公室的小女孩没有听说过它是什么。 那是一个星座学还根本没人知道的年代。但每个和我同样大的人都清楚地知道金牛座、射手座、狮子座、处女座。 只不过,那时候,金牛座还不是贪财好色的,而是一个野蛮粗鲁的大汉。金牛座也还不是“好欺负”的典型,相反他有力、强大,怎么也打不倒。 ...... ——————————————————————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喜马拉雅”,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冲浪和潜水是两件看似很像,但体验截然不同的事。冲浪者在潮头的最上层,他要随机应变,关注浪的起落,方向的偏移,并做出即时调整。但潜水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深度,不需要过分在意海面上发生的事情,而是在亘古不变的海水的规律打交道。 冲浪者是弄潮儿,更激烈,更有表演性,快乐和刺激更显性,成败也更快速。而潜水者不同,在这个时代,如果非要打比方,潜水者更像那些一头扎在某个专业里头的人。如果说一个时代总是分为不断变化的表象和较难变动的本质,那么潜水者就不那么在乎表面的变动,他们就像那些不热衷于谈论写作介质变化的写作者,或者不那么在意冶炼技术变化的铁匠。他们与更本质的东西打交道。而冲浪者呢?冲浪者在介质和技术的变化中腾挪,进行精微的判断。他们不在意海水深层的东西,更在乎那些表现出来的东西。 做一个冲浪者还是潜水者,总归是一个必须做出的选择。 ...... ——————————————————————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喜马拉雅”,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我在小说里看到过很多次对遗忘症症的描写,很多都写道,那些慢慢失去记忆的人,总是先忘记最近才认识的人和发生的事,却还记着很早之前的人和事。这种遗忘,叫做顺行性遗忘,它像是大脑病症对人性的某种模拟:新的记忆总是很快就消失了,而那些之前的记忆,却牢靠得很。 有时候这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生活里:不再联系的人,恰好是我们最难忘掉的人。 不再联系,并不是不再记得。到最后,我们反倒记住那些不再联系的人。而那些每天庸常地会面的人,好感与耐心被一点点分摊在日常交往里,结果是,多少个天天联系的人,比不过一个不再联系的人。 ...... ——————————————————————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喜马拉雅”,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怎样笑着活下去:我们都要向小丑学习的三个技能 这篇文章的作者,他的妈妈是一个小丑,他自己曾经是一个小丑,并且,他深入后台花很久的时间听小丑们讲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让人五味杂陈。像一个最爱美的女人那样用复杂的技术给自己脸上涂抹拍打,只是为了让自己成为全场最难堪、最丑陋和最可笑的人。 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我们面对小丑时的复杂感受:小丑是所有人普通生活的夸张。这让我们又想笑又想哭,因为将小丑的滑稽、扭曲缩小几倍,就会变成我们自己不得不做出的丑态。我们小心翼翼地,生怕自己那些花大力气掩藏的不幸让别人辨别出来,这些时候,我们多像一个小丑啊:我们掩藏着一些东西,同时努力保护着一些东西。 ...... ——————————————————————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喜马拉雅”,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有时候,忧伤并不是一种可悲遭遇带来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背负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偶尔会冒出“我只有忧伤才感到自己是正义的”。我遇到过一些忧伤的人,并且意识到无法安慰他们。因为,这些忧伤,虽然的确来自某个可以追溯的事件,比如失联,丧失亲人,辜负他人,但更像是一种赖以生活的方式:那件具体的事情已经结束,但由那件事情而产生的情感上的灰雾迟迟不散,对得不到某样东西的人来说,紧紧抓住这份忧愁,似乎也能感到一丝安慰。 “我要牢牢记住与你离别的痛苦。就好像我还部分拥有你,并且对得起我遭受的痛苦。”这是一种感觉。 另一种感觉是,忧伤能让自己感到没有辜负那些受苦的人,尤其是因为自己而受苦的人。给人带来痛苦的人往往并不快乐,无法化解时代的苦难也会让许多人身受重负。我在很多调查记者身上看到过这种忧伤,他们相信自己见到太多不公,并且无法阻止,因而只有忧伤才是自己面对一切的应有态度(我知道有人为此活得很抑郁)。 —————————————————————— 是的,我们回来了,不只是文字,还有会说话的世相。 这里是世相的2.0版,欢迎回家。 添加微信公众号:新世相(thefair2),留言“电台”,就会获得文章福袋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