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文学百年
讲述文学史上的奇迹之年

Album
主播:
深焦小主播、黄哲成、林晓筱
出版方:
黄哲成
订阅数:
1074
集数:
11
最近更新:
1年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讲述文学史上的奇迹之年,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和作品诞生背后的传奇故事。
现代主义文学百年的创作者...
深焦小主播
黄哲成
林晓筱
现代主义文学百年的音频...

10 终结,1922!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

1922年,文学史上的奇迹之年即将落幕,我们的系列节目也将迎来终点。当然终点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新的开始。现代主义文学不仅仅是文学类型,更是一种美学思潮,一股时代精神的体现。在此之后,文学有了新的维度,历史也有了新的样貌。我们对待小说的看法,小说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都发生了变化。文学已经站在了新大陆的土地上。 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写道: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这是一种对诠释艺术的英雄史观。我们无法言说艺术,只能讲述关于艺术家的故事。 在最后一期节目之中,我们将重新把视野放回文学和历史维度之中。在1922这样的奇迹之年,除了我们思维的主人公之外,还有哪些现代派的作家。我们究竟如何总结和理解现代主义,又该如何解读现代主义文学对世界文学产生的影响。 点击此处,可以合集形式购买《现代主义文学百年回顾》专辑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卡夫卡与福克纳 时间轴: 00:03:32 在1922年,还有哪些活跃的现代派作家 00:12:14 卡夫卡,表现主义与魏玛时期的德国文学 00:22:16 福克纳与美国文学对现代主义的诠释 00:30:31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概括 00:53:50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传承与区别 01:16:05 诺贝尔文学奖忽视现代主义文学的原因 01:23:04 现代主义文学出现之后,文学作品变得越来越难读的原因 01:32:43 如何理解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写的:“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 魏玛共和国时期 涉及作品: 虚构: 歌德《浮士德》 弗朗兹·卡夫卡《变形记》《城堡》 托马斯·曼《魔山》《死于威尼斯》 罗伯特·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学生拖乐思的迷惘》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T·S·艾略特《四个四重奏》《荒原》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让-保尔·萨特《恶心》 阿尔贝·加缪《局外人》 司汤达《红与黑》 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非虚构: 威廉·华兹华斯 /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抒情歌谣集》 安德烈·布勒东《超现实主义宣言》 艾恺《持续的焦虑》 克尔凯郭尔《诱惑者日记》 让-保尔·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存在与虚无》 让-米歇尔·拉巴泰《1913:现代主义的摇篮》 安德烈亚斯·胡伊森《大分野之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杰克逊·波洛克 《秋天节奏(第30号)》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Canon in D Major (From Ordinary People) - Stuttgart ChamberOrchestra 中插:Piano Trio in E-Flat Major, Op. 100, D. 929 II. Andante con moto -Trio Concertante 结尾:Sonata No. 14 in C-Sharp Minor, Op. 27 No. 2 Moonlight I. Adagiosostenuto - Arthur Rubinstein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108分钟
1k+
1年前

09《追忆似水年华》,唯一的乐园正是已经失去的乐园

生命太短,普鲁斯特太过漫长。这短短的一句话却是对《追忆似水年华》最好的诠释。《追忆似水年华》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普鲁斯特用时间的碎片构建起一座关于记忆的迷宫,并把所有的读者关在里面。它复杂却轻盈,庞杂却纯粹,在层层叠叠的长句之间,普鲁斯特逐渐找到了关于生活的真谛,用回忆让生活再来一次。 不同的作家是如何诠释和运用意识流这种技法的?我们应该如何阅读《追忆似水年华》,又应该如何理解普鲁斯特对时间,记忆与爱情这些主题的呈现?已经作为文化符号的普鲁斯特在当下的语境之中又应该如何解读? 点击此处,可以合集形式购买《现代主义文学百年回顾》专辑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追忆似水年华》手稿 时间轴: 00:02:05 《追忆似水年华》的中文翻译情况 00:09:16 意识流的定义与理解 00:19:16 不同作家对于意识流的不同诠释 00:24:53 理解还是感受,阅读《追忆似水年华》的方式 00:38:37 永恒还是瞬间,普鲁斯特是如何诠释时间与回忆的主题 00:51:24 虚构还是纪实,《追忆似水年华》中对于真实的解构 01:00:14 宏大叙事还是个人叙事,普鲁斯特对于小说写作的解放 01:05:10 作为文化符号的普鲁斯特应该如何解读 左上:夏吕斯男爵的原型孟德斯鸠伯爵 右上: 奥黛特的部分灵感来源于热纳维耶芙·阿莱维 左下: 盖尔芒特亲王夫人原型葛夫乐伯爵夫人 右下: 维尔迪兰夫人原型亚蒙卡亚维夫人 涉及作品: 虚构 爱德华·迪雅丹《月桂树砍伐》 朱利安·巴恩斯《终结的感觉》 卡尔·奥韦·克瑙斯高《我的奋斗》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眩晕》《移民》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非虚构: 安德烈·艾西蒙 《我们都爱普鲁斯特》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乘着歌声的翅膀 - FelixMendelssohn 中插:FaureApres un reve- Antonio Janigro 结尾:梦幻曲 - RobertSchumann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73分钟
1k+
1年前

08 马塞尔·普鲁斯特 ,用回忆让生活再来一次

马塞尔·普鲁斯特,一个永远生活在回忆里的作家。他体弱多病的,前半生流连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沙龙和酒会之中,后半生则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依靠着回忆的碎片写出一部三百万字的《追忆似水年华》。他死于1922这个奇迹之年的冬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在永不停止地写作。 普鲁斯特的写作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有着何种联系?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他决定创作《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与普鲁斯特的会面为何草草收场?他的晚年又是什么样的写作状态? 本期节目,让我们走进马塞尔·普鲁斯特,这位作家中的作家。 点击此处,可以合集形式购买《现代主义文学百年回顾》专辑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幼年的普鲁斯特 时间轴: 00:01:12 对于普鲁斯特的浪漫化想象 00:05:34 普鲁斯特的写作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关系 00:20:37 普鲁斯特写作《追忆似水年华》的动机 00:33:43 普鲁斯与乔伊斯的历史性会面 00:45:08 《追忆似水年华》最初出版时所遇到的困境 00:59:36 普鲁斯特晚年的写作状态 涉及作品: 虚构 马塞尔·普鲁斯特 《追忆似水年华》 T·S·艾略特艾略特《荒原》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巴尔扎克《高老头》 非虚构: 安德烈·莫洛亚《追寻普鲁斯特》 让-伊夫·塔迪耶《普鲁斯特传》 卡罗琳·韦伯《天鹅之舞:普鲁斯特的公爵夫人与世纪末的巴黎》 普鲁斯特最后的时刻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乘着歌声的翅膀 - FelixMendelssohn 中插:FaureApres un reve- Antonio Janigro 结尾:梦幻曲 - RobertSchumann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66分钟
1k+
1年前

番外篇 | 为了做播客,一个世界主义者迷失在杭州东站

本期节目是我们现代主义文学百年系列节目的番外篇,为1月14日在《以读攻读》听众群内的直播录音,经过剪辑放出,方便当时没有能够参加的朋友们也能收听到。 PS:因为是直播录音,部分时间录音质量欠佳,见谅。 点击此处,可以合集形式购买《现代主义文学百年回顾》专辑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时间轴: 00:04:19 《现代主义文学百年》系列节目的创作过程 00:14:41 《现代主义文学百年》系列节目的主旨 00:20:34 翻译文学的译本选择和比较 00:41:48 如何进入与理解现代主义文学 00:51:04 《以读攻读》播客的后续计划 01:02:42 2023年推荐阅读的书籍 涉及书目: 赫尔曼·布洛赫《梦游人》《维吉尔之死》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无尽的玩笑》《永远在上》 宥予《撞空》 凯文‧伯明翰《最危险的书 : 为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而战》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彭小华 《学会告别》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Cello Suite No. 1in G Major, BWV 1007:I. Prélude 结尾:II.Largo ovvero Adagio - Arthur Grumiaux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71分钟
1k+
1年前
现代主义文学百年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