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可以取代人的时代即将来临时,我想很多人会和我一样,产生一个疑惑:人的作用是什么? 当我们将算法技术及其提供的解决方法视为超过其他一切事物时,我们将无法看到人类智慧本身的那份精美。只有当我们认为自己是文化的唯一诠释者时,我们才能解放自己,并看清技术的本质:它只是我们众多工具中的一个工具。 工具和技术的确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率地去达成目标,可是我们仍然需要去思考的是达成目标之后,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所以,当你开始你今天的生活时,我希望你能用全新的眼光看看周围的生活,听一听文化中充斥着的那份情绪。你可能会发现,无论是在大街上、家里还是学校里,每一天都有精彩的事情发生,这些事就如同AlphaGo和GPT-4一样让我们惊叹。如果你能再近距离观察一下,你会看到我们的身边其实充斥着很多默默无闻的奇迹,比如:在小学操场上,老师只需要用一个简单的手势,就可以让学生们变得整齐划一;当你拿起一本旧小说的时候,全心全意全心全意地去阅读,并投入到另外一个世界,跨越时间和空间与另外一个人发生关联。这难道不让我们感叹吗? 所以人的作用是什么呢?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自己的答案。算法和技术确实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情,但是他们并不真正在乎他们所做的事,而人类会去关心和在意。 【本期内容】 03:25 文艺复兴:被AI解放之后,我们开始思考人的本质 06:42 《克拉拉与太阳》:AI强大到具有神性时,你相信它所说的吗? 11:30 AI具有自我意识和人性之后,会干掉人类吗? 15:22 厚数据与薄数据,想象力与创造力 19:25 没有必要被机器取代的正是人类文明精华所在 23:46 学会仰望北极星:拥抱技术新时代,但不过度依赖技术 29:20 机器人和人的相处之道 32:06 AI的永恒性和永恒性的脆弱 36:05 《莫失莫忘》和技术的伦理性 (本期节目涉及多本书的剧透,如果准备读相关书目的听众可以选择性收听!) 【本期参考】 #书 《克拉拉与太阳》石黑一雄 《莫失莫忘》石黑一雄 《金阁寺》三岛由纪夫 《意会:算法时代的人文力量》克里斯蒂安·马兹比尔格 #影 《这货从哪儿》B站 #音 片尾曲《不眠飞行》王菲 【关于我们】 熊猫坦谈是一档探索听觉与内容融合边界的节目。目前在小宇宙和苹果podcast两个平台进行更新。欢迎大家多多支持,觉得还不错可以帮忙转发,多多反馈,这对我们是最大的鼓励~ 合作联系:小红书@胡桃Tao
“跨语言的自我”,将翻译视为一种思想方法,将英文论文视为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学习英语。从死记硬背到融入语境的学术写作,我们走了很多弯路,踩了很多坑,因此也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 本期内容以“环形结构”展开,从如何写好英文学术论文开始,拓展到语言与民族气质、语言与GPT模型、汉字与认知科学、重理轻文的教育现象、利用翻译提升自我思考能力,最后回到最开始的话题,落脚到如何提升英文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即: 熟能生巧,古人云:“无他,唯手熟尔”。 【本期内容】 1:30 中文和英文表达重点的方式不同 5:02 中文“竹型”结构vs英文“树形”结构 6:40 语言和民族气质、文化的相关性 12:08 学术论文的语言关+写作关,如何破解双重难关? 14:14 高中学习英语的方法不适用了,怎么办? 17:33 语言学专业的人如何看待GPT等AI模型? 22:44 汉字的特点与大脑认知功能的关系 27:27 从项飙老师聊到“重理轻文”现象 30:53 民族特质、语言和《枪炮、病菌和钢铁》 34:14 跨语言的自我,把翻译当做训练思维的方式 41:30 享受表达的快乐,正视掌握高技能的困难 45:30 如何提高英文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两位老博士的个人与专业知识的经验建议) 【本期参考】 #书 《枪炮、病菌和钢铁》贾雷德 · 戴蒙德 《英汉学术语篇比较研究》杨新亮,王亚可 #音 《Diamonds And Rust》Joan Baez 【本期嘉宾】 小浣熊,上海某985语言学博士 李云吞,五角场文理学院博士 【关于我们】 熊猫坦谈是一档探索听觉与内容融合边界的节目。目前在小宇宙和苹果podcast两个平台进行更新。欢迎大家多多支持,觉得还不错可以帮忙转发,多多反馈,这对我们是最大的鼓励~ 合作联系:小红书@胡桃Tao
互联网时代的我们,非常熟悉“精神自我”,用各种标签定义自己。但是对于“身体自我”却非常陌生,直到我们的身体开始造反,我们才开始对此有所觉察。 失眠和颈椎病让我觉察到了这一点: “睡不好,想躺平都躺不平。” 科研是一个体力活,需要我们有良好的专注力,所以也需要良好的睡眠支持。为了更好睡觉,于是,我开始把自己的身体当做研究对象,将影响睡眠的几大因素:睡觉时间、卧具(枕头、床板、被子、褥子等)、室温、饮食和运动(包括拉伸)列成Excel表格,每天排列组合的实验。然后根据每天白天的精神状态和眼睛舒适度来判断,实验了半年,总结了一下经验(以个体感受为主,千万不要当做医疗建议啊各位): 【本期内容】 02:05 睡眠是人生逃避之地 03:28 人生第一次失眠的经历 06:45 科研是一个体力活,需要良好的睡眠支持 08:37 经验一:睡前拉伸 14:30 经验二:枕头 16:48 经验三:睡觉时间 20:32 经验四:饮食 23:05 经验五:泡脚 28:05 经验六:运动 30:37 周末补觉无效,关注每天的睡眠质量才是长久之计 生命中有1/3的时间在睡觉,剩下的2/3时间都在工作和休闲。我们总是关注那2/3中发生的事情,以至于忽略1/3的睡眠质量,甚至牺牲1/3来实现2/3的价值。 如果你对人生中2/3中发生的事情总是不满意,或许可以尝试一下改善1/3中的睡眠质量,通过睡眠的正向影响来推动2/3的改变! 【本期参考】 #书# 《斯坦福高效睡眠法》西野精治[日] #音# 片尾曲《与你同在》K.Williams 【关于我们】 熊猫坦谈是一档探索听觉与内容融合边界的节目。目前在小宇宙和苹果podcast两个平台进行更新。 本期是2023年《熊猫坦谈》“亲密关系”系列的第一季最后一期,是两位主播对主题系列的第一次探索,欢迎大家多多支持,多多反馈,多提意见! 合作联系:小红书@熊猫坦谈,@胡桃Tao
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 ——王小波&李银河《爱你就像爱生命》 【本期内容】 美好的爱情令人向往,给人力量,这期围绕亲密关系中“伴侣关系”展开,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1:28 很容易脱单的人具有什么特质? 04:20 那些只有谈了恋爱才知道的事 06:41 好的爱情让人心更安定,事业更精进 10:29 如何拓宽交友圈? 18:30《你是我的荣耀》照进现实,只属于航天人的浪漫(糖~~~) 22:05 两个成熟的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爱情火花? 24:58 母胎solo的脱单宝典 闲话少说,快打开收听吧!另外,祝各位姐妹节日快乐!!! 【关于我们】 本期是2023年《熊猫坦谈》“亲密关系”系列的第一季第二期,共三期。 “桃李不言”组合是胡桃和李云吞两人的专属对谈栏目,围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话题展开。在这里,你将听到真实的“坦谈”,而不是随便谈谈。 李云吞,五角场文理学院博士。 胡桃,五角场文理学院毕业生,金融从业者。小红书@胡桃Tao
在整个生命周期,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像一颗“橄榄”。 当我们成年(成熟)前,我们需要父母的养育和监护才能平安长大,我们和父母的距离是非常近的。 当我们成年后,我们有独立生存的本领,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三观之后,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应该是“平行的”,因为此时,我们都是这个社会创造的参与者,我们拥有不同的成长背景、不同的三观,我们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如果这时让我们两条平行线硬要相互交叉,互相都想要改变对方,则会产生严重的矛盾分歧。根本原因是,我们不再是小时候的我们,父母或者孩子却依然想延续小时候那样的近距离关系。解决方法是,重新认识我们自己,以及和父母的关系,我们和父母应该:“彼此独立,保持联系”。 有人会说,这样是不孝,但别着急,接着往下看。当父母真正进入到我们需要对他们养老的时候,我们的关系又从“平行”往“相交”走去,我们逐渐变成他们的监护人和养育者,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将小时候接受的爱回报给他们,也满足了中国人传统思想中的“尽孝”。如果过早的去想着尽孝,比如:在平行阶段不充分发展自己的本领,到后来真正需要我们为父母养老的阶段,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我们和父母的关系特别像图中的“橄榄”。 你会发现亲子关系的全局最优解是,在平行区间尽可能独立,在两头互相依赖。 尽管这似乎想一句废话,但真的做到成年后,精神和物质都不依赖父母的孩子却少之又少。 于是,我和胡桃两人就“亲子关系”开启了一场温暖的对谈。以下是主要内容: 【本期outlines】 03:17 我们与父母“彼此独立,保持联系” 08:00 尊重父母的局限,理解但可以不认同 09:30 《长日将尽》、“事业有成但孤独终老”、“唯学习论” 13:22 原生家庭与“爱无能” 17:30 我们可以成为自己的父母,也可以成为自己的孩子 18:35 争吵不是坏事,它让我们知道彼此的边界在哪儿 20:20 所有的经验造就现在的你 21:30 亲子关系的经验拓展到与伴侣的亲密关系 【本期参考】 # 书 《长日将尽》by 石黑一雄 # 影 《去有风的地方》 # 音 片尾曲《请飞往属于你的山》by 王靖雯 【关于我们】 本期是2023年《熊猫坦谈》“亲密关系”系列的第一季第一期。 “桃李不言”组合是胡桃和李云吞两人的专属对谈栏目,围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话题展开。在这里,你将听到真实的“坦谈”,而不是随便谈谈。 李云吞,五角场文理学院博士。 胡桃,五角场文理学院毕业生,金融从业者。小红书@胡桃Tao
我扬帆之处,恰是我寂寞的港口。——Herry James 【本期内容】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0:30 近乡情怯:我是家乡的游客 05:58 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吗? 10:10 返工后的恋家情结:身份剥离,怅然若失 13:00 “乡愁”背后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20:17 独处与女性创作 【本期参考】 #书 《穿越孤独(第二版)》世界图书出版社 #音 《Sunny》Boney M 【关于我们】 合作联系:小红书@胡桃tao
但愿狂风起,拨云见日,以后每一天,都会是好日子。 * 2022年的年度总结第一个关键词:经历。 我们经历了春夏的lockdown,寒气逼人的裁员,冬天的新冠……在我们的记忆中,这一年过得仿佛特别快,或许是大家潜意识也希望它能快点过去。毕竟,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可是,有人一定会问:这些苦难,除了让我们苦和难,还能带给我们什么? 对此,我也一直心存疑惑。直到2022到2023跨年的这个时间节点,我终于发现了“苦难”之外的一个收获: 当磨难接踵而至,别沮丧,你会发现这些磨难会把你的欲望一点一点抽丝剥茧,带领你逐渐找寻内心最纯最真的渴望,找到生命的“锚”。 未来的生活仍然充满风雨,但你再也不是一只无脚鸟,因为你知道安全的港湾和远处的灯塔在哪儿了。 当人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能力有限的时候,我们就会学会选择和放弃一些不需要的欲望。人总是想同时做好一切,完美主义,追求满分,但遇不到化险为夷的运气,最后很可能是一地鸡毛。 大部分平凡人需要接受自己的平凡和有限,《早餐中国》的导演曾经形容过那些早餐店老板们,有一种“认命”的安定感。这种认命不是消极看待人生,而是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主动放弃一些盲目的妄念,坦然接受生命本质的荒诞。 这恰好是一种“自洽”:接受有限的自己,主动找到自己生活中的“锚”,才能有对抗未来狂风暴雨的勇气。 * 2022年的年度总结第二个关键词:成长。 成长是一个“虽然扫兴,但有用”的事儿;成长是学会合理放弃,学会妥协,学会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成长是我们不会永远有人保护,我们长大了,也有需要保护的人。 曾经,我一直“视金钱如粪土”,认为做科研就需要一颗纯粹无暇的心。 后来,我才发现,普通人的科研永远不会是象牙塔里的闭门造车。“纯粹无暇”需要的是有人负重前行,需要的是神一般的天赋和毅力,需要的是一帆风顺好运气…… 再后来,我发现,即便没有“纯粹无暇”,也可以做科研。科研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是一份具有使命感的职业,可他本质还是一份职业,它也有入世的需要和必要。 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是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泾渭分明的(除了法律之外啊!!),在“落俗”与“圣洁”之间的光谱上,我们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去探索,这些空间已经足够我们为之努力和奋斗。 活在世上,没有人是完全自由的,我们都是“戴着镣铐跳舞”的人。 希望看到这些文字的你,也不要轻易质疑自己的初心,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初心,2023年,一切皆是转机。 【本期内容】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0:35 这个跨年,我们都发生了一些转变 02:01 2022年,一个又一个的西西弗斯大石头快压扁我啦 07:52 2023年,一个人吹蜡烛的生日体验:孤独与感动 10:50 创造奇迹的路上不会总是阳光彩虹 13:53 如何克服巨大的焦虑与压力? 17:22 问题一堆,毫无头绪的时候怎么办? 19:49 坦诚的接受真实的自己,他人的评价无法影响自己 【本期参考】 #片尾曲 《私奔》 梁博 #封面 摄影作品 from 胡桃 【关于我们】 桃李cp系列: 1.获奖者是生活,获胜者是爱 www.xiaoyuzhoufm.com 5.从螺丝钉的工作中找到意义感 www.xiaoyuzhoufm.com
多么不幸,多么孤独, 他总是任由病痛野蛮地啮咬着自己的躯体,无人怜爱。 ——索福克勒斯《菲罗克忒忒斯》(Philoctetes) (免责声明:不作为医疗建议,不具有任何医学判断标准,如果有相关的症状,请大家及时去医院看医生,谨遵医嘱!!) 从新冠给身体上带来的疼痛,到由颈椎病、干眼症带来的慢性疼痛,我们逐渐发现,一些疼痛不再是个体层面的病理问题,而是群体性、社会性、时代性的现象问题。 * “不得个颈椎病,都无法证明你工作努力。” * “谁没个干眼症,当代职业病而已。” * “女人都来大姨妈,就你娇气,干不了活。” 疼痛存在性别差异,存在着时代差异。疼痛是我们熟悉而又不了解的感受。这期节目将从疼痛聊起,是一次温柔的呐喊:希望大家重视健康,重视身体,也重视身边每一位需要你帮助的疼痛经历者。 2022年,我经历了很多种疼痛,从lockdown带来的孤立感引发的社会性疼痛,到缺乏锻炼引起的颈椎病。这些疼痛都无一不困扰我许久,我思考、调整、反思直到现在,我充满感恩。 窦文涛在《锵锵行天下》中说: “很多时候加在你身上的迫害,你当时以为是倒霉,但是也许最后,你这个人成为艺术品,就是靠你经受的磨难,把你雕成这个形状的。人就是这样,年轻的时候 肯定就是逆风而上。现在我知道了什么叫顺势而为…… 就像我跟你说的,姿势很潇洒地过了这个坎儿,也是过了。姿势很难看地过了这个坎儿,也是过了。苦痛快乐都是人生,只需任尔东西南北风。“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 Part 1 疼痛教会我们如何爱自己 02:25 对感觉进行感觉,对疼痛进行觉知,是保护自己的必要过程 09:10 疼痛的心理和生理因素 13:55 除了月经和生育疼痛之外,女性还有“疼痛的不公平对待”带来的疼痛 * Part 2 疼痛教会我们如何爱工作 16:14 19世纪的神经衰弱,20世纪的慢性疲劳综合征,21世纪……? * Part 3 疼痛教会我们如何爱他人 21:46 来自春天的Lockdown vs 社会性疼痛 26:25 重视50+退休女性的孤立感,别让她们成为“消失的母亲” * part 4 人车合一即身心合一 30:00一次由自行车掉链引发的关于身心的思考 【本期参考】 《变态心理学(18版)》吉尔.胡利[美] 中信出版社 《疼痛的真相》蒙蒂.莱曼[英]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恋地情结:环境感知、态度和价值观研究》段义孚[美] 商务印书馆 【往期精彩】 vol9. 辞职去剑桥读书:跳出“习得性无助”的怪圈 www.xiaoyuzhoufm.com vol6. 从“八小时”以外的生活中创造自我价值 www.xiaoyuzhoufm.com vol3.延毕的我从至暗时刻走出来后,重新找回科研的热爱了www.xiaoyuzhoufm.com
这是“毕业五年”第三期。 邀请到的是一位重磅嘉宾,我的本科室友豆冰。她曾在四大工作,后跳槽到金融公司,一路打怪升级,成为公司中层leader。毕业五年后,她辞掉了高薪工作,选择去剑桥大学留学。 一边工作,一边申请,我作为她的好朋友见证了她在这期间的成长与付出。 这期播客让重新认识了豆冰,我非常佩服她身上那种“智慧、韧性、觉知”。作为独立女性,我们彼此欣赏,相互鼓励,你可以感受到girls help girls的力量。 这期内容丰富,涉及到国外留学生活细节、人生选择、职业规划等等,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 Part 1 当下 04:30 住在明朝建立的学院,路过砸到牛顿的苹果树,走在足球规则诞生地……活在剑桥,活在历史事件里的如梦似幻。 09:28 英国生活是“美食沙漠+令人抑郁的冬天” * Part 2 过去 15:04 高考与清北失之交臂,遗憾让我更加努力 19:36 UC Berkeley交换的经历改变了我的人生选择 22:15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好与坏 30:40 不好的路也可以走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33:18 给自己一个外力,跳出“习得性无助”的怪圈 38:04 “努力、韧性、毅力、能吃苦”是一种天赋,原来我也是天才 42:46 对想辞职出国的朋友的建议 * Part 3 未来 46:00 出国对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影响 47:00 大学氛围:鼓励学生多样性发展 * Part 4 浅谈职场 50:50 从小独立,做自己的决定,不受主流选择影响 54:16 职场上的坏情绪怎么消化,沟通的重要性 56:00 "成绩好,好学生"在职场也会有更好发展吗? 57:30 站在领导角度谈谈职场“优秀”的标准 【本期嘉宾】 豆冰,曾就职于四大等公司,现于剑桥大学读书 李云吞,五角场文理学院,统计学博士 【相关参考】 #书 《沟通的方法》脱不花 #音 片头《Settin’ the Woods On Fire 》 Hank Willianms 【关于我们】 “毕业五年”系列是吞吞发起的一个“声音纪录片”。这个系列的采访对象都是吞吞的本科室友,以至少每年一次的形式回访她们,将用声音记录我们宿舍女性的成长过程。 vol6. 从“八小时”以外的生活中创造自我价值 www.xiaoyuzhoufm.com vol3.延毕的我从至暗时刻走出来后,重新找回科研的热爱了www.xiaoyuzhoufm.com Vol2.离开一线后,我得到和失去了什么?95后妈妈讲述顺产的真相 www.xiaoyuzhoufm.com
当我们“不得不”去面对讨厌的人,当我们没有“用脚投票”的权利和资格时,却又很难去忍受那些伤害我们、浪费我们时间的人,该怎么办呢? 对此,我摸索了两三个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应对机制,目前有效,所以我把这些经历和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点的帮助。 (朋友们,兼听则明,真实生活中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期内容】 02:25 “不得不”面对,是博士们的无奈 03:52 正视自己的厌恶情绪 06:17 面对讨厌的上级,如何缓解抵触情绪? 21:03 面对讨厌的平级,如何缓解抵触情绪? (P.S. 本期话题的后续节目: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5115a220432a3157871fe7f,也欢迎大家收听!!祝每一位的宝贝听友都能成为「心有利爪,和风细雨」的人😊。) 【本期参考】 # 音 片尾 《La Femme Chinoise》 Yellow Magic Orchestra (坂本龙一年轻时组的乐队) 片中 小品《打工奇遇》 赵丽蓉,巩汉林 【关于我们】 目前可以在苹果播客和小宇宙上可以找到我们。感谢新老朋友们的喜爱和支持,欢迎大家多多留言订阅转发。 读博相关话题: vol3.延毕的我从至暗时刻走出来后,重新找回科研的热爱了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3403881e67030aadb38ed99
【本期内容】 今日宜聊钱。(为了获得更好收听体验,推荐大家打开小宇宙“人声加强”的功能收听~😘) 本期内容主要回答一下两个问题: 1.如何开展一项副业? 2.如何区别“投资自己”与“消费主义”? 谈钱不羞耻。赚钱虽然不是人生最终目的,但却是我们社畜行走江湖、享受人生的重要手段,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本期邀请到的嘉宾木子妹妹是一名金融从业者。在主业之外,她尝试了至少五种以上的副业。在赚钱这件事上,她不遗余力,但同时又有点云淡风轻。对于目前还没有让她“暴富”的副业们,她并未失去信心和兴趣,还积极分享了她在各大内容创作平台上积攒的副业经验。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Part 1 木子的副业们 03:10 双十一的五位数战果 04:18 分享经营GZH的细节 06:30 分享经营XHS的细节 08:25 对其他内容创作平台的一些看法 10:15 对副业新手的一些建议 Part 2 关于《红楼梦》 12:35 《红楼梦》中的资产配置问题 15:27 黛玉其实是个超级富二代 Part 3 我们和钱的关系 20:20 大家会在8岁左右形成金钱观 22:16 家庭教育、消费主义和储蓄的风险意识 25:30 人生中第一次买给自己的礼物 26:41 长期节约的思想产生自我价值误判 28:03 人生的终极课题不是幸福、不是创造,是“自我解放” 29:33 一碗麻辣烫带来的“自由” Part 4 贫穷羞耻与消费主义 31:48 木子经历过的贫穷羞耻 33:28 经济困难生是一种“贫穷”标签吗?学生的隐私需要被保护 37:54 如何区别“投资自己”和“消费主义”? 41:55 如何处理和朋友出去玩的贫穷羞耻? 42:37 如何处理情侣之间的消费观差异? 【本期嘉宾】 木子妹妹,五角场文理学院毕业生,心直口快的某国企员工 李云吞,五角场文理学院科研狗 【相关参考】 #书# 《红楼梦》曹雪芹 《围城》钱钟书 #音# 片中 《快乐的节日》 片尾 《女孩当自强》 S.H.E 【关于我们】 这期嘉宾木子妹妹的GZH账号是“蕉下客Ne”,XHS账号“木子妹妹”,欢迎感兴趣的小姐妹去围观、关注!
【本期内容】 这是“毕业五年”系列的第二期。11月是公务员考试月,我们赶上这个时候聊聊“考公”这件事。本期内容回答两个主要的问题: 1.“考公热”成因是什么?从围城内外两个视角探讨。 2.天花板低的“铁饭碗”可以让人舒适“躺平”吗? 邀请到的嘉宾是我的大学室友Zoe,当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上岸”,目前在东部沿海某城市当公务员。 在我眼中,Zoe是一个典型的ENFP,富有自由精神且内心世界丰富的人。这样的性格与她最后选择的安稳职业有些格格不入。 我很好奇她是如何作出考公的选择,好奇她对这份工作的期待,以及真实进入工作后的感受。在我和她聊天中,这些问题的答案逐渐清晰明朗。 Zoe代表了一部分人,他们非常热爱生活,将生活过成了自己的“作品”,充分享受自由。与她相反的另外一部分人,热爱自己的事业,试图从工作中找寻价值,我就是其中之一。我个人认为和Zoe“和而不同”的对谈非常有趣精彩,也感受到了她独特的人格魅力。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Part 1 考公前 06:06 当年大家更prefer外企,“考公”反而是一个“非主流”的选择 07:40 我是如何确定目标岗位的? Part 2 备考阶段 09:48 考公的压力大吗?如何缓解考试压力? 16:28 人生避免不了的三件事:税收、死亡和考研 17:00 笔试经验分享,for自制力差的同学 20:11 面试中遇到的趣事 23:30 “考公热”的成因探讨——围城内外的两个角度分析 Part 3 工作后 28:20 工作之后的一些落差感 30:45 这份工作真的能朝九晚五吗? 34:30 “会写稿”是升职的硬通货吗? 39:00 工作后也会有学习机会,竞争随时存在 40:18 躺平躺的是什么,卷的是什么?如何平衡? 43:40 从“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找意义感:摇滚乐、废墟摄影和科幻作品 (精华必听!!) 【本期嘉宾】 Zoe, 东部沿海人民公仆。 吞吞,五角场文理学院在读博士。 【相关推荐】 #书# 《天堂的喷泉》阿瑟·克拉克 《2001:太空漫游》阿瑟·克拉克 #影# 《星际穿越》 《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一季)》 #音# 片尾 《夏日》OFF COURSE 【关于我们】 “毕业五年”系列是吞吞发起的一个“声音纪录片”。类似英国BBC《人生七年》纪录片,《人生七年》每隔七年采访一次,横跨63年,长达半个多世纪。而这个系列声音纪录片的采访对象都是吞吞的本科室友,以至少每年一次的形式回访她们,将用声音记录这几位女性的成长过程。通过这样的形式,把我们自己作为方法,作为对象,来调查研究,去总结反思。同时,在声音媒介领域可以增加来自女性声音数据,校正由男性数据主导的信息茧房,将半真半假的世界变得更真实。在轰轰烈烈的时代洪流里,不再沉默,让我们的声音被听见;不再缺席,因为我们从未缺席。 Vol6.从“八小时”以外的生活中创造自我价值(本集) Vol2.离开一线后,我得到和失去了什么?95后妈妈讲述顺产的真相 www.xiaoyuzhoufm.com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