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一只苍蝇的故事。 德国动画导演Michael Reichert以夸张的线条和幽默的笔触,用不到 4 分钟的时间为我们描绘了一只苍蝇在短短的一分钟生命中的各种精彩。 或许我们在哀叹人生的平庸,或被生活压迫得气喘吁吁时,可以获得些许感悟和慰藉。(也很适合给小孩子看哦) 时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我们无法去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去拓展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容度,就像影片中的小苍蝇一样。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有遗憾,也可以问心无愧地说一句:努力过就好! 【动画短片:苍蝇的 1 分钟人生-哔哩哔哩】 https://b23.tv/gR3Bn45 - 【音乐】 《フォトグラフ》押尾コータロー 《Sobre a brevidade da vida》Andrei Machado 《Perfect Day》 Lou Reed
托尼用在玫瑰身上的笔墨毫无多愁善感,几乎残酷无情。我隐隐觉得他在用写作惩罚母亲——那些幼儿时的崇拜、爱和期待是怎样慢慢变成了失望、厌恶与恨。 有些事情——而且往往是最重要的事情,好比地心引力、灵魂、人心、爱——永远只能被感觉、被推测,而不可能被完整地理解或证实。对这些事情,感觉到比知道也许更为重要。 - 【文字】选自《猫鱼》陈冲 【配图】陈冲跟女儿们在家中、电影《意》中的玫瑰 【音乐】《Fyrsta》Ólafur Arnal
你终会遇见懂得欣赏你,和你同频共振的人。 - 【文字】Aholic.(小红书号:deng00) 【封面摄影】大巍..(小红书号:a28128410) 【音乐】《Sista Tryckaren》Detektivbyra
好像是博尔赫斯说的,我们是我们的记忆……那个不断变形的幻想博物馆,那堆破碎的镜子。从逝去的时间里,记忆只选择某些碎片,我们似乎总是在企图用碎片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现实,而记忆的选择又往往不是在发现,而是在隐藏事实。 或许在潜意识里,我其实期待能像林大夫那样,裸露一次欲望?人总是恐惧自己所向往的,向往自己所恐惧的。 正如加缪在《局外人》中阐述的存在主义哲学那样,梁老师选择死亡,也许是他认识到了世界之荒诞,人之无能为力,生命之无意义。 姜文自己对《太阳照常升起》并不满意,他认为还没有把脑海里的那部电影完美呈现出来。我也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瑕疵,总觉得我的能力远不及我的雄心。 玛莎•葛兰姆说,艺术家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满足感,唯有一种神赐的不满和幸福的骚动,驱使我们继续前进,也让我们比其他人更有活力。 - 【文字】 选自《猫鱼》陈冲 【配图】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陈冲扮演的)林大夫剧照 【音乐】 《Confession of A Secret Admirer》久石譲 《Singanushiga》Yizaiti Yiliyasi 《Singanushiga》Ye'erjiang Mahefushi,Asiha'er Maimaiti
“九·一一”事件。泪水在他们沾满灰土的脸上洗出不同的肤色。 自从做了母亲,我开始真正懂得父母对我根深蒂固的爱和牵挂。胎儿在腹中一天天长大,我的心里也孕育着一份莫大的感恩——这种样充满飞来横祸的世界,我能安逸地在家里守住一个美好的希望。 回想起来,我似乎经常在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去买新衣服,穿上后像武士戴上了盔甲。处女作的成功给了我一个错觉,我真以为自己会导演电影了。而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误会。 我应该用男女主角跟其他人物的关系来赋予这段爱情人性和生活气息,让恋人们成为更完整、更多重的生命体。这些感情旁枝是他们关系的养料和注释,使偶然发生的事件成为必然。 我说夜还年轻,我们还有希望。 - 【文字】 选自《猫鱼》陈冲 【配图】 《纽约的秋天》现场。画左后景是维拉·法梅加,画中理查·基尔,画右陈冲。 【音乐】 《Fyrsta》Ólafur Arnalds * 【保持更新,在海南陵水,录音环境稍有活跃】
他的笑容是一览无余的晴空,他的悲哀是没有星星的夜晚。 一个好的老师是一个能把你引向你自己的人。 都市在向荒僻地方延伸时,似乎总是文明中最低俗的东西冲来做先锋。 也许所有文字里的景象在现实里都是不存在的,它们都是某种心情和幻想,某种愿景。文学,连同音乐和绘画,是最初的“元宇宙”,我曾经、仍然在其中漫游。 - 【文字】 选自《猫鱼》陈冲 【配图】 黄国基镜头里的陈冲 陈冲导演处女作《天浴》剧照 《天浴》摄制组在川藏高原工作照 【音乐】 《Fyrsta》Ólafur Arnalds 【度假三周,暂停更新。中秋快乐!】
踏出机舱,迎面而来一股干燥的热浪,一片红色的沙土在热气里波动。这陌生的地形和气候像一剂兴奋剂注入我的血管。(电影《壮士血》取景地) 那时我一切凭本能,还不懂得动作戏跟一台舞蹈一样,速度和爆发力是需要节奏的变化来呈现的。这个原则其实也是跟演任何文戏的时候一样的。我出道虽早,在艺术造诣上却很晚熟;当年我全是本能,现在我全是道理。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人生又何尝不是。也许布莱克的无限喜悦,来自不管在什么境遇他从未患得患失;他永远在创造中。想到他,我也没什么遗憾可言了。 - 【文字】选自《猫鱼》陈冲 【配图】鲁特格尔爱吃陈冲煮的意大利通心粉,这是午餐前他为陈冲照的宝丽来。照片里的餐桌是陈冲和哥哥做的。 【音乐】《a song for love》春畑道哉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轨迹在紫禁城里交错的时刻,是他的导演生涯和我的演艺生涯中光芒最盛的一刻,我们在余晖的笼罩下,一切尽在不言中。我想起电影《卡萨布兰卡》里的台词“我们永远拥有巴黎那段时光(We'll always have Paris)。”——我们永远拥有紫禁城里的那些晨曦和暮色。 有时候在影院看完一部电影,我会听到观众抱怨这里或那里太不现实了,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其实原因往往不是某个事件或者行为“太不现实了”,而是电影工作者没有为观众构造一个统一并有吸引力的“现实”。艺术作品中的“现实”,都是带引号的,它们仅存在于虚构的时空,也完全可以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只要那个虚拟的世界具备统一性和吸引力,我们就会心甘情愿地放弃我们的理智、逻辑和经验,追随着一个穿燕尾服戴领结的兔子,去到一个美妙的无厘头奇境。 - 【文字】选自《猫鱼》陈冲 【配图】与贝托鲁奇在《末代皇帝》巴黎首映式 【音乐】《Fyrsta》Ólafur Arnalds
里尔克写给青年诗人的信: 人们总是去寻找容易的答案,但只有困难的事才是可信和值得去做的。我们知道得不多,但是我们必须相信只要是困难的,这本身已是我们去做的原因。孤独是值得的,因为它是艰难的;爱也是值得的,因为它是人间最艰难的任务,是最终的考验和证实,其他任务都只是准备工作。 - 【文字】选自《猫鱼》陈冲 【配图】汤姆笔记本上画的陈冲、《大班》剧照 【音乐】《Fyrsta》Ólafur Arnalds
那时我还没有相机,时间没有从绵延的生命中被切割成一百分之一秒的单位,夹到相册里。那些没有被相机拍过的记忆——人脸、人声、语言、地方,熟悉的和不认识的,似曾相识的和梦里的,欣喜若狂或绝望无底的——像时间河流里的一块块石头,被岁月磨成了卵石,上面长出一层毛茸茸的青苔,边上沉淀了淤泥砂石。隔着漂动的水草和水波看它们,恍恍惚惚,阳光里一个样子,月光里又是另一个样子。 记忆里我们从未互相讲述自己,但一眼就已感应到对方的孤独。我们目光相触的时候,我仿佛在悬崖望到深渊里的自己。 她深知爱和失去的疼痛,用了一句很有治愈力的话安慰我:人必须经历两次死亡才能成熟—— 一是理想的死亡,二是爱情的死亡,成熟是死亡后的重生。 每一个创意里都有一千个被遗忘了的爱之夜,使之无限。而那些相聚在夜晚的、被情欲束缚在一起的恋人们,正在为未来狂喜的诗情采集甘露。 - 【文字】选自《猫鱼》陈冲 【配图】在美国,陈冲和中国同学们的合影 【音乐】《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Deborah's Theme》Ennio Morricone
父亲不善于表达悲伤,看到亲人在死亡线上挣扎,他唯一能表达的情绪是向整个宇宙举起愤怒的拳头。 父亲的悲哀是一座无声的孤岛,令我为他心痛,但是我与他都没有能力跨越这道无形的深渊,去抚慰对方。 经历了沧海桑田,母亲的善良、纯真和对美的尖锐感受,之所以得以幸存,我相信是因为文学、音乐和科学对她心灵的滋润和涤荡。 母亲走后,我才意识到有那么多问题想问她,却再也没有机会了。眼下我在搜集母亲的资料,希望把它们写下来。也许,我只是想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找到她,留住她。 - 【文字】选自《猫鱼》陈冲 【配图】陈冲的母亲 张安中 【音乐】《思乡》爱乐汇轻音乐团,《秋去秋来》叶蒨文 07:12
(一份信里) 我个人急需下列书籍: 《青霉素:它的实际运用》,Fleming等著,30先令。 《磺胺药物等理论与实践》,J.Stewart Lawrence 著,9先令,Lewis&Co 伦敦出版。 《医学年鉴》,1946年版,25先令,John Wright&Son 出版。 请尽快告诉我所有的款项,包括邮资在内,以便我请在美国的朋友偿还给你。 . 你真诚的张昌绍 一九四七年四月六日 - 【文字】 选自《猫鱼》陈冲 【配图】 张昌绍,一九四五年于前中央卫生实验院,化学药物系药理室(重庆歌乐山) 陈冲和外公张昌绍的合影 【音乐】 《Fyrsta》Ólafur Arnalds 《Vincent》Charlie Landsborough * 03:41 (纠正:情不自禁的读音是qíng bù zì jīn)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