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啦,我们四个动次打次的长沙别又来了! 本期主题是在动次和打次之间的一个噗(piao)嗤(chang)。至于为什么我们四个妙龄女子要在这样的议题上试探,唯一的答案应该是赵师傅其实是男的以及仔仔李少上点网。 基于我们本人都没有主体噗嗤经验,身边听到的噗嗤案例也大多数由男性参与主导,所以我们本期节目主要还是从女性的视角出发来看男性噗嗤这个现象,包括但不局限于按摩、ktv、服务。 这一期的【地狱模式人生选择题】是,你会愿意跟谁维系婚姻?是一个从未有过噗嗤史但婚后开始噗嗤的老公,还是一个有过噗嗤史且婚后隐隐约约(没证据)还在噗嗤的老公呢? 赵师傅作为我们在男性群体中的特派员,她对身边的年轻(甚至帅气)的男性花钱购买服务的行为大为不解并向他们提问,女性脑海中描绘的噗嗤群体,大概勾勒一下应该是一个没有办通过自身吸引女性like矮丑挫才会需要通过花钱购买来补足这方面的缺失。然而现实生活中观察身边有经验的人得出的结论是很多人只是不想付出情感劳动和时间,而是选择简单粗暴的付钱办事走人模式,来完成或者说解决生理需求。 我们作为女性虽然不需要在噗嗤这件事上去感同身受,但也会偶尔思考一下这件事在我们身上的可能性,我们有钱没闲需要解决生理需求的时候,会同样选择噗嗤吗?如果女性群体中有这个意愿的声音越来越大,我们会支持吗还是保留不同意见呢? 除了噗嗤之外我们还探讨了一些由这个话题延伸出来的婚姻伦理,68分钟的时长彻底奠定了本调频话题稳定发挥排行榜前三名,原生家庭、恋爱答疑以及性,乃至文案字数都大超纲。衷心希望本期的评论区跟我们的讨论一样火热。 我们下期见!
周五啦!四个没变成疯子的长沙别又来啦! 开口即振聋发聩,女人一生到底要经历多少磨难过多少个坎,才能以不疯掉结束这一生呢? 不知道是否该庆幸,我们在青春期时都是叛逆的,强壮的,或者说某种意义上美丽的,受欢迎的。学校的环境总体来说也是宽松的,包容的,所以我们平缓地度过了第一个可能发疯的阶段。然后走进社会来到几个女性人生的重要节点,结婚、生子、更年期。如果没有在与亲密关系中的男性交手过程中失去了理智,那么还有生育的激素波动,还有红薯热议之“月子仇”,还有漫长的婚姻家庭经营,最终走过并不轻松的更年期,来到不再“是女人”的那一天。我们频道向来是鼓励女性朋友们发疯的,但从来不是指真实地lose your mind,而是适时地抖抖手来抖抖脚,勤做深呼吸,把负面的情绪发泄出来,把内耗转化成向外释放,以一些非理性非常规的方式去处理和应对情绪,这种看似“发疯”的行为,也许才能真的帮我们规避掉成为一个疯婆子的可能。 本期最大的亮点应该是我们在聊天的过程中定好了下一期选题。四位步入中年的女性想要最大限度地了解更年期,并和电波另一头的你们分享。 所以如果你也期待的话,我们下期见!
周五啦,我们四个各归各位的长沙别又来啦! 如果每一期都有至少一位朋友,能在听完我们节目之后给我们反馈,并且成功为我们带来新一期选题,不敢想我们四位选题苦手会有多么的幸福。 我们现在虽然还没有直面独身子女养老这一人生难题,但在家庭中难免旁观父母辈经历,作为非独生子女的他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我们是否感同身受,是否预想过相似的问题,还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新难题?在看完(或者没看)《姥姥的外孙》以后,我们也想聊聊养老以及独生子女与原生家庭关系。 下期不知道能否有可爱的听众朋友继续给我们提供选题呢?我们下期见分晓!
美好又短暂的夏天走到了尾声,我们四个长沙别终于来了! 试问今年还要在文案的一开头写多少次终于呢? 本期作为周年特辑,不仅在长沙喜迎四位主播重逢,更有远道而来的重磅返场嘉宾——【哈佛金瓶梅博士升级版之南加州博后】。我们借由此次相聚,探讨了人类的动物性之一,迁徙。 赵师傅从长沙到北京,北京到台湾、南美、广东、东南亚,回到北京结婚生子,又举家前往英国; 小于从长沙到北京,北京回长沙,前往英国深造,回国安顿在杭州,最后回到长沙变为被水泥浇灌住脚的鸟; 曾老师从长沙到北京,然后北京北京北京直到今年不得不在孕晚期带着大女儿搬家珠海,并在路过长沙回京产检待产的路上跟我们一起录制了本期节目,吗。之后发生了一系列值得单独开两期的故事,希望能在她收拾好心情之后有机会可以聊聊。 仔仔李从长沙到北京,北京到英国瑞典,然后香港折腾回上海,最后选择在长沙怀揣着一个流浪的梦且走且过。 Connie的迁徙过程就作为周年的有奖竞猜吧,第一位在评论区完整答出的朋友将收获惊喜礼品一份。 所以迁徙到底是人保有的动物性的一部分吗,作为群居动物,我们失去了捕猎的能力,没有生存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迁徙对于一些人来说是追求稳定,而对另一些人来说是寻求变动,获得生命力的途径。我们被迁徙塑造,在停留里生长,直到下一次出发、离别、重逢和抵达。 三周年了,我们对塑料调频的雄心壮志已经变成了一种平和且惯性地坚持。内容上不再像“撞见公公出轨我该怎么办”一样天马行空,可能是因为我们都在具体的生活里安稳或不安稳地前进着,正如我们的节目一样,无论如何,我们朝四周年前进啦! 塑料调频三岁生日快乐!我们下期见!
周五啦,我们四个平平无奇的长沙别来啦! 如果本期节目拟人化,那它一定是一个显著的ADHD患者。由于曾老师最近以军人般的身体和意志,完成了异地跨城长途搬家的壮举,我们决定聊一聊搬家这个话题。谁曾想搬家是一个如此以小见大的事情,不知怎么的话题就从搬家来到了断舍离,来到了我们和消费欲的较劲,我们为何会给消费行为多重赋能来平衡生活中的失衡。而面对生活的苦闷,仔仔李总能在万千的办法里挑选出那些一定要花钱的,让大家直呼没辙,只能共同通过塑料调频向她妈喊话,管管孩子! 综上,这一定算一个全方位的ADHD式对话,因为搬家确实就是人生中最容易进行反思的一个时刻。以及如果不用这么洋气的词语来定义,我们只能被谴责是不走心地大跑题了。 勿怪,请持续想念以及鞭策! 顺便搞两个无奖竞猜: 1. 仔仔李同一栋楼从楼下到楼上日式搬家花了多少钱? A. 3000 B. 6000 C. 9000 2. 仔仔李玩游戏买稀有装备花了多少钱? A. 3000 B. 6000 C. 9000 请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我们下期见!
在骄傲月落下帷幕之时,我们3.5个直女的骄傲游行在本周五盛大举行了! 在我们的游行过程中,我们讨论了包括并不限于以下话题:我们对lgbtq群体的刻板印象,被刷新认知的故事和有交集的趣事 ;我们会愿意为了谁变弯;如果老公/男友要出柜你觉得他适合谁?我们互相给对方挑选同性恋人;什么时候察觉到生活中有大量的性少数群体的?印象深刻的影视作品;婚内出轨更可怕还是婚内出柜?性少数是政治正确、优势和特权吗?女性跟男同性恋是天然盟友还是天然敌对?你的同志朋友选择代孕你会支持吗?其中不乏一些爆笑和劲爆的探讨,请大家自行收听,并选择性与我们积极互动! Love is love,我们下期见!
周五啦,我们四个不定期更新的长沙别来啦! 原定上周要发布的一期因为太水导致仔仔李的录音音轨直接格式化,从逻辑上这个理由虽然说不通,但确实史上最水的一期四个娭毑扯闲谈就这样消失在宇宙深处了。这周我们越挫越勇,沉默剪辑掉的时长几乎快跟节目时长持平,希望朋友们多多包容,我们会尽快调整录制的状态,把话题强度和深度都回归到“撞见公公出轨”和“灵与欲能否分离”同一水平线。 这期天马行空的问题,仅仅展示赵师傅的美好精神状态,以及她平时到底都在思考些什么,或许还有其余三人平时到底有多不思考。如果你也对荒诞定义下的AI、女性主义、消费主义感兴趣, 那Vol.86就是捡到宝啦!(苦笑) 最后一个小提问,五湖四海的你们理解的长沙“别”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下期好好见!
周五了,我们四个长沙别带着八百年没做过的自我介绍来啦! 本期主题破天荒由小于在群里提出,她想聊聊怎么勇于表达,怎么样直白地表达我想要和我不要。剩下三人连动脑筋的欲望都没有于是本期就来到了这样的一个讨论。不出意外地,除了赵师傅以外,小于、仔仔李和曾老师都一定程度上的难以直接表达自己的诉求。这种诉求并不是求人办事,而是发自内心的,体现自己主体性的需求。 作为东亚女性我们一如既往地开始自省,为何我们会从敢于表达的孩童,变成不表达甚至羞于表达的大人。是不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原生家庭没有对我们的诉求作出合理回应,我们作为个体发出的声音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久而久之让我们觉得作为一个个体,或许我们的声音真的不重要。又或者是我们碍于社交环境的压力,选择了妥协和让步,把个人需求排在拥有朋友和融入集体之后。集体性日积月累地凌驾于个性之上最终导致偶尔想要发挥个性的时候会有一种羞耻感。 然而我们又怎么会仅仅局限在这一个小主题上而不发散呢?我们一路从诉求的表达聊到了当下小红书火热话题“不配得感”,聊到多劳多得的底层逻辑,再聊到如何在公共交通上管理熊孩子,然后一路走向美国大学生在巴勒斯坦事件上的意志表达,最后还试图给我们的题目进行二次升华,真是让人不禁感叹曾老师生二胎我们本期也无法再升。 好久没有和听众朋友们在评论区相见啦,希望听完这期的你们积极表达,多多跟我们聊天哟! 我们下期见!
Surprise!我们又来了! 这个周五,我们继续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一些关于生育的真实经验。如何下定决心迎接新生命,面对感冒咳嗽时的漏尿尴尬,十几万的月子中心到底提供了什么特殊的情绪价值,以及我们在女人和母亲身份中的挣扎、适应和自我和解。这些经验太过个人,以至于无论你要不要当妈,请你都不要参考这期节目,当个乐听听就行。 这期加更的节目是我们之前欠债太久的补偿,也是一期招募广告: 妈妈们注意!Plastic FM诚邀你来分享你的月子中心故事! 你在月子中心度过了一段女王般的时光吗?或者是被那些所谓的“高级服务”坑惨了?我们还想听听你是如何做出生育决定的!无论是笑到肚子疼,还是哭到崩溃,你的声音都值得被听见。 如果你愿意参与采访,请添加微信Plastic_FM,赵师父竭诚为你服务。 周五快乐,下次再见!
周五啦!阔别一个月的四个长沙别终于来了! 上一次写下类似的话语仿佛还在昨天,谁曾想又迎来突如其来的断更。这也侧面说明我们的生活确实遇到了优先级更高,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近期大热台剧《不够善良的我们》展开,我们牵强地从并非剧情重点的婆媳关系并强行捆绑曾老师,让她讲了讲近期的烦心事。 生活升级打怪,播客积累素材。这样那样的烦恼,到录音时说说,虽然解决不了,但是深度捆绑了我们的听众朋友。真的有朋友来留言说想知道我们生活中又发生了什么。那么本期,不知道这位朋友会不会听到信息过载,需要深呼吸呢?反正我们四位在录制过程中多次吸氧掐人中,曾老师则再度落泪,本期原文件大小直指200MB。 即使鸿篇巨制,我们也不会再轻易断更,下一期录制也已排上行程表,不然本年度的期数可能真的会赶不上孕妇的姨妈次数。 那么就在不久的下个星期五,我们下期见吧!
周五啦,我们四个没看热辣滚烫的长沙别来了! 我们本应该都是《热辣滚烫》的目标受众,女性导演,女性励志题材,但我们不约而同地避开了,而且还是在本就选择不多的春节档期。除了共同规避以外,我们还有共同赞扬共同期待的另一女性主义电影《坠落的审判》,以及评价两极化的奥斯卡最佳女演员Emma Stone参演的电影《Poor Thing》。区别对待的个中理由,想请听众朋友们阅后、听毕本期来判断,我们是否是女权主义的“傲慢与偏见”,是不是真的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我们还有一些对24年以来的院线电影诸如《沙丘》,《奥本海默》、流媒体热片诸如《Past Lives》等等放了一些响屁。希望朋友们能从这期填充自己的待播list,或者划掉一些清单上的影片。 顺便附上我们23年最推荐的电影: 仔仔李 《宇宙探索编辑部》 赵师傅《晒后假日》 曾老师《坠落的审判》 小于《怪物》 下期见!
周五啦,我们四个最擅长偏题的长沙别来了! 本期选题由仔仔李亲自枪毙且亲自提出。由于不仅害怕听众朋友们对我们肤浅解读深刻议题感到厌烦,也害怕我们再次用肤浅的厥词把严肃解构,所以本期我们直接搞浅的,来点儿日常的:我们的冰箱里有什么。毕竟冰箱里面真的不会有女性主义。 冰箱里面有什么其实是一个可以展示生活方方面面的话题。生活方式,喜好,还可以有一些本不应该在冰箱里的小惊喜,而我们,四个女的,自然而然地,让这个话题变成了all about 吃。 所以请大家听听看,继上一次聊湘菜创造了评论和播放量的小高潮之后我们再次尝试聊吃,不知道这一次又会在几分几秒引起什么共鸣呢? 下期女性主义原生家庭心理健康身材焦虑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