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内速报|海南零关税改写美妆局!资生堂醉象断崖跌57% / 第32周

美妆内行人

2025年8月11日 星期一 Vol.60 本期主播:何慕Simon * 中国最大自贸港即将全面形成,零关税政策正在颠覆行业规则。当海南从'免税购物天堂'升级为'全球美妆产业枢纽',哪些企业能抢占先机?国际巨头加速落子,国货品牌悄然布阵——本期速报将聚焦政策倒计时下的美妆行业新棋局。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 正值财报披露期,一家拥有150年辉煌历史的全球美妆巨头,刚刚交出了近五年最‘冷’的一份成绩单。核心利润增长背后,是整体营收的罕见下滑,曾经的明星品牌,竟遭遇断崖式下跌。中国市场和免税店为何成了重灾区?这家老牌巨头,能顺利翻身吗?”在本期节目最后的「热点拆解」环节中,我们将为你深度拆解「日本最大美妆集团——资生堂集团」,最新财报中的亮点与趋势。 (图片来源:百度) * 韩束遭虚假退货诈骗,主犯获刑六年 * 宝洁因关税压力宣布涨价及裁员 * Fenty Beauty 借力 Reliance 正式进驻印度丝芙兰 * 纯净美妆品牌 Youthforia 宣布关闭 * 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美妆行业迎结构性机遇 * 业绩预告:上美股份上半年盈利双位数增长 * 若羽臣拟赴港上市,上半年净利预增最高达100% * 拜尔斯道夫上半年销售近52亿欧元,莱珀妮下滑承压 * 爱茉莉太平洋Q2利润激增555% * 韩国美容科技企业APR,市值超爱茉莉登顶韩妆第一 * 欧莱雅韩国任命新CEO * Le Labo推出京都限定香型“桂19” (图片来源:LE LABO) * 闻献合香手串融合传统香文化与现代佩饰 (图片来源:闻献DOCUMENTS) * 资生堂旗下醉象,2025年上半年暴跌57% (图片来源:百度) 资生堂业绩现状: 从8月6日,资生堂集团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来看,集团目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有市场都呈现下滑趋势,其中中国及旅游零售市场的跌幅最大,较去年同期下跌了两位数。 在整体业绩上,2025 年上半年,资生堂集团净销售额约为 4698 亿日元,合人民币 228 亿多元,同比下跌 7.6%,这也是近 3 年上半年首次出现下滑,而且是近五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 不过核心营业利润有增长,达到约 234 亿日元,合人民币 11 亿多元,同比增长 21.3%。营业利润则实现了由亏转盈,从上年同期的亏损转为盈利约 181 亿日元,合人民币 8.8 亿元。另外,在已发布财报的国际美妆企业中,资生堂目前排名第七位,在 LVMH 之下、Puig 集团之上。 (图片来源:资生堂财报) 其次,我们来分析资生堂业绩下跌的原因: 一方面,资生堂集团在财报中明确指出,净销售额同比下滑主要受中国及旅游零售市场疲软以及旗下品牌醉象的影响。醉象品牌的表现尤为不佳,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暴跌 57%,其中第二季度同比下跌 43%,目前仅占集团营收的 2%。 而且醉象在美洲、欧洲市场分别暴跌超 50%、70%,要知道在 2024 年半年报中,醉象还保持着同比 11% 的增长,如今却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图片来源:资生堂财报) 另一方面,从各地区业绩来看,资生堂在所有分布的市场都面临不同程度下滑。中国业务受到经济景气度恶化导致消费低迷的影响,虽然 618 大促中以肌肤之钥和 NARS 为中心实现了大幅增长,资生堂品牌在电商渠道表现不错,但线下渠道仍在同比下滑。 旅游零售业务也因中国游客消费低迷,在海南岛及韩国市场收入减少,第二季度旅游零售市场下滑约 20%。美洲市场除了醉象的困境,NARS 品牌营收也同比下滑。 (图片来源:资生堂财报) 最后,我们来看看资生堂正计划如何扭转业绩: 由于各大主要品牌在全球核心市场表现低迷,资生堂集团对 2025 年全年的业绩持 “悲观” 态度,认为销售目标存在下行风险。基于这样的预期,集团计划通过多种举措来 “降本增效”。 首先是实施战略性提价,今年 4 月 17 日起,资生堂集团已有 38 款商品涨价,覆盖护肤、彩妆、美妆工具等品类,涨价幅度在 2%-10% 不等。 其次是优化工厂生产效率、提高营销 ROI。另外,还在优化组织结构、精简公司职能部门以提高运营效率,同时降低外包成本等。通过这些举措,资生堂预计今年将降低成本总计约 250 亿日元,合人民币 12 亿多元。 (藤原宪太郎) 同时,资生堂也在进行裁员,比如今年初关闭了旗下元宇宙项目并实施裁员,7 月时美洲公司也宣布将大幅削减员工人数。还发布多项人事变动,藤原宪太郎上任资生堂集团社长及首席执行官;4月,资生堂集团美洲地区CEO Ron Gee卸任。 对于这家拥有150多年历史的全球美妆巨头而言,资生堂集团正面临着疫情之后的重大转折。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这些举措究竟有多大成效,尚需时间和市场的检验。 屏幕前的你,对于资生堂这次的业绩波动和一系列应对措施有什么看法呢?你觉得提价和裁员能帮助它走出困境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 以上部分资讯来自,美浪、化妆品报、Vogue Business、CBO、聚美丽、仪美尚,感谢以上媒体资讯平台。 所有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内速报」独立播客,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查收本期速报的精华文字稿(每周一下午更新)。 如果你所负责的品牌或企业有新鲜资讯、新品上线等动态,希望和「美内速报」合作,欢迎添加小助理vx:mznhr2022,与我们共创内容。 ————————— 【本期主播】 何慕 美妆内行人 内容编辑 & 媒体运营 ————————— 🎙️ 收听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妆内行人|美内速报」独立播客 🗣 欢迎与我们在评论区互动,提出你对速报的想法 & 建议 👉🏻 请添加美内管家vx进群: mznhr2022 🎁 微信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 ————————— 【BGM】 Human-Machine Interface_Martin klem 【Staff】 制作监制:Dante 内容编辑:何慕 视觉设计:蟹肉

14分钟
1k+
3天前

美妆行业的全局与未来,都在展会里!对谈「CBE中国美容博览会」执行主席桑莹 Vol.73

美妆内行人

欢迎收听美妆内行人,本期我们对话的“内行人”是CBE中国美容博览会的执行主席——桑莹女士。 对于希望快速把握中国美妆行业脉搏的外界人士而言,每年5月的CBE中国美容博览会,几乎是洞察当下市场格局与发展趋势的唯一高效窗口。想象一下:17个室内展厅,每个面积接近足球场,容纳数百个品牌展位,外加室外十余个展厅——其庞大规模足以令初入者惊叹。 十年间,CBE中国美容博览会如同行业年鉴,清晰记录着中国美妆市场的深刻变迁:国际巨头展位形态的调整、某些国家品牌的淡出,尤其是国货品牌的崛起轨迹——从边缘小隔间,到如今包揽数百平米特装展位的华丽转身。 本期节目,我们特邀亲历并推动这一进程的桑莹主席,深度探讨: 1、过去十年的关键演变: 渠道格局、消费者需求升级、本土品牌崛起背后的驱动力。 2、未来十年的挑战与机遇: 面对全球化竞争加剧,中国美妆如何持续创新、构建长期竞争力?如何借助平台力量加速国际化? 3、平台赋能角色: CBE作为行业枢纽,美妆内行人作为媒体社区,如何协同为品牌、消费者及全产业链创造价值? 桑莹主席身处国内外一线,与品牌深度互动,将为我们带来一手行业洞察与前瞻趋势分析。 特别提示: 8月20日-21日,美妆内行人将亮相杭州CBE中国美容博览会,主持论坛及圆桌会议。欢迎行业同仁莅临现场交流!同时,关注微信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加入我们的美妆行业社群,共探前沿动态。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 12 年来中国美妆行业发生了哪些变革?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 未来三到五年美妆行业有哪些趋势?大家可朝哪些方向努力? * 有哪些小趋势能给品牌创始人及操盘手提供方向性建议(如 clean beauty 等)? * 国货出海生意呈现出怎样的现状? * 展商如何高效利用CBE平台? * 在美妆行业立足中,如何保持高速成长?有哪些习惯或学习方式可分享? And more… 嘉宾介绍 桑莹女士 CBE中国美容博览会执行主席 CBE杭州国际美容博览会主理人 上海市静安区政协委员 上海日用化学品行业协会副会长 美国福特汉姆大学工商管理MBA硕士研究生 CBE介绍 2025CBE杭州国际美容博览会 以“金秋上新”为主题,落地呈现新产品、新原料、新场景。 在行业下半年上新及采购季时节,以市场优选标准,全力引进全球20个国家及地区的700+家化妆品企业,包括中国新势力品牌、中国特色原料企业、红人/机构、潮流零售新场景等新兴资源。 以秋季新品上市为契机,推动秋季新品首发杭州,创新引领行业新趋势、新潮流,全面助力企业与商业收获下半年的生意增长。 本期主播 寒笑 美妆内行人 媒体主理人 美内购BeautyGo 美妆买手 ——— 🗣欢迎和我们互动 下次邀你一起录播客! 👉🏻请添加小助理vx进群: mznhr2022 🎁微信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 ——— Timeline 04:49 12 年来中国美妆行业发生了哪些变革?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08:27 CBE 的中国品牌馆、国外品牌馆及上下游产业链展示这些年有变化吗? 12:36 美妆行业中企业家和创始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18:27 未来三到五年美妆行业有哪些趋势?大家可朝哪些方向努力? 25:21 有哪些小趋势能给品牌创始人及操盘手提供方向性建议(如 clean beauty 等)? 28:33 国货出海生意呈现出怎样的现状? 33:54 中国品牌出海时除东南亚外,还有哪些地区表现较强势? 35:29 CBE 选择在上海、杭州双城办展是出于什么考虑? 39:16 今年 CBE 在红人板块和渠道板块做了哪些部署? 44:15 展商如何高效利用CBE平台? 54:47 在美妆行业立足中,如何保持高速成长?有哪些习惯或学习方式可分享? 59:04 CBE未来5-10年将为行业创造哪些核心价值? 01:01:49 八月份杭州展会的亮点预告 BGM Melody of Daylight_ELIMINATE DRUMS Staff 内容编辑:何慕 鸣谢 本期标题灵感感谢『美妆内行人』社区听友@一只好奇

67分钟
1k+
1周前

美内速报|欧莱雅上半年狂揽1864亿!宝洁首位印裔CEO登场 / 第31周

美妆内行人

2025年8月4日 星期一 Vol.59 本期主播:何慕Simon * 冰火两重天的美妆零售圈,正上演一场静默洗牌:一边是沉浸式新店连开;另一边,老牌美妆店黯然撤场。是应该变换赛道还是走向国际,如何逆势翻盘,已经成为品牌们亟需解答的问题。 * 欧莱雅、联合利华、宝洁等全球美妆TOP10巨头都披露了最新的财报。本期节目我们将为你提炼财报精华,带你轻松了解前沿趋势。在本期节目最后的「热点拆解」环节中,我们将为你「深度拆解」全球最大美妆集团「欧莱雅集团」最新财报中的亮点、趋势、与业绩增长但增速放缓的背后原因。 (图片来源:宝洁财报) * 六神首次入局防脱发赛道 * 可复美进驻韩国新罗免税店 * Innisfree 关闭日本所有直营门店 * Le Labo 在广州开设第二家香氛实验室 * 联合利华上半年营收下滑,中国市场承压 * 宝洁2025财年营收超842亿美元 * Shein 第一季度收入接近100亿美元 * 宝洁换帅,印度裔CEO明年上任 * MARIE DALGAR玛丽黛佳浮夏限定系列 (图片来源:MARIE DALGAR 玛丽黛佳) * Judydoll橘朵第二代「冰熨斗」精华镜面唇釉 (图片来源:Judydoll橘朵) * 欧莱雅集团最新业绩报告:财报亮点、趋势、业绩增长但增速放缓的背后原因 (图片来源:百度) 北京时间7月30日凌晨,全球最大美妆集团,欧莱雅集团发布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欧莱雅集团销售额、营业利润“双增”,但增速显著放缓。 报告期内,实现销售额 224.73 亿欧元,同比增长 3%,营业利润达 47.4 亿欧元。欧莱雅的财报,主要有以下亮点: 四大部门均实现增长,专业美发部增速反超成第一 (图片来源:欧莱雅财报) 2025年上半年,欧莱雅四大部门均实现增长。其中,专业美发产品部增速超过以往一直表现强劲的皮肤科学美容部。财报显示,上半年,专业美发产品部销售额25.4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11.38亿元),同比增长6.5%; 此外,所有地区均实现增长,其中欧洲地区贡献显著,新兴市场增长率更达中双位数。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1.5%至12.6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5.32亿元),成为该季度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部门。 欧莱雅表示,专业美发产品部能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主要得益于其成功的全渠道战略。其中,电子商务和精选分销渠道的业绩不断提升,定制化美发沙龙服务的战略也在美发沙龙市场获得成功。 (图片来源:理肤泉larocheposay) 那么在欧莱雅旗下这么多品牌中,卖得最好的又是谁呢? 皮肤美容业务中,理肤泉再次成为该部门增长的最大贡献者,适乐肤在新兴市场及中国大陆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并在美国市场重拾增长潜力;修丽可也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香水领域,集团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香水领域的领导地位。其中,圣罗兰、华伦天奴旗下的高定系列的强劲势头进一步支撑了香水品类的增长。 彩妆领域的发展也继续由高定品牌推动。圣罗兰凭借新品和支柱性产品证实了其全球吸引力;普拉达、华伦天奴、伊索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图片来源:欧莱雅财报) 欧洲地区成第一大市场,中国大陆市场恢复增长 按地区来看,上半年,欧洲地区依然是欧莱雅集团第一大市场,销售额最高达75.34亿欧元(约合62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 北亚则成为所有市场中唯一负增长地区,同比下滑1.1%,销售额为53.93亿欧元(约合447.33亿元人民币)。其中,第二季度销售额为24.4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02.44亿元),下滑8.8%。 值得提及的是,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地区从第一季度的略有下降,转至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并且所有部门均实现了正增长。 欧莱雅集团提到,中国大陆在总体稳定的市场中表现优于市场,特别是在皮肤美容和专业产品部门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大陆和新兴市场的销售额增长了两位数,CeraVe适乐肤获得市场份额。在6.18购物节期间,欧莱雅在更活跃的市场中表现更胜一筹。 (图片来源:CBO) 在增长的背后,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过往,欧莱雅集团的增长步伐明显放缓,看似不错的增长数据背后,实则暗流涌动。 据美妆头条统计:欧莱雅集团在2021-2023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在全球市场多点开花,各事业部和地区都有不错的表现。但进入2024年,增长动力明显减弱,尤其是曾经的重要增长引擎中国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54.74亿欧元,同比下降3.1%。在财报中,6次提及中国市场,4次伴随低迷定语。美妆头条表示:中国市场销售额下滑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消费理性化”和“国货崛起”。消费结构在变化,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大牌,变得更加务实,再加上国货品牌的崛起,对外资品牌造成了一定冲击。 此外,雅诗兰黛、资生堂等多个竞争对手也在“深度调整”,再加上美国将对欧盟输美产品征收15%的关税,欧莱雅要如何保持各个市场的优势,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图片来源:百度) 提到欧莱雅业绩增长的背后原因,实则离不开集团在「投资/收购战略决策」,以及「科技研发领域」的重点布局。 欧莱雅在财报中特别强调,今年6月收购的美国护发品牌Color Wow,能够加强集团专业美发产品部的产品组合,并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美发和造型类别中的地位。 同年收购的英国高端护肤品牌Medik8,则为高档化妆品部的投资组合增添了一个以科学为基础、具有强大全球增长潜力的高端品牌。 在研发领域,欧莱雅发力长寿综合科学。具体来说,集团结合技术进步和皮肤专业知识,已从矫正护理转向预防护理,针对生物衰老的根本原因,延长皮肤的细胞健康跨度。 在科技领域,集团于6月宣布与NVIDIA英伟达将携手合作,旨在拓展其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以及消费者体验等多领域的AI应用规模。通过此次合作,欧莱雅将利用NVIDIA AI Enterprise平台快速开发和部署AI,释放AI在美容领域的潜力。 此外,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九届法国科技创新展览会(Viva Technology)上,欧莱雅还展示其最新创新成果,包括用于人工智能植物成分种植的垂直农业技术、能够体现YSL BEAUTY精神的空间YSL Beauty Hyper Look Studio,以及巴黎欧莱雅“Beauty Genius”智能美妆助手集成的Agentic AI和WhatsApp平台。 (欧莱雅首席执行官:叶鸿慕) 欧莱雅的首席执行官叶鸿慕表示,“随着我们继续推出最新的重磅产品,以及下半年还有许多新品上市,这一计划将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我相信,即便在当前经济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也将继续超越全球美容市场,实现销售额的再度增长及盈利能力的提升。” ————————— 以上部分资讯来自,美浪、聚美丽、化妆品报、美妆头条,感谢以上媒体资讯平台。 所有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内速报」独立播客,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查收本期速报的精华文字稿(节目上线日的下午更新)。 如果你所负责的品牌或企业有新鲜资讯、新品上线等动态,希望和「美内速报」合作,欢迎添加小助理vx:mznhr2022,与我们共创内容。 ————————— 【本期主播】 何慕 美妆内行人 内容编辑 & 媒体运营 ————————— 🎙️ 收听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妆内行人|美内速报」独立播客 🗣 欢迎与我们在评论区互动,提出你对速报的想法 & 建议 👉🏻 请添加美内管家vx进群: mznhr2022 🎁 微信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 ————————— 【BGM】 Human-Machine Interface_Martin klem 【Staff】 制作监制:Dante 内容编辑:何慕 视觉设计:蟹肉

13分钟
1k+
1周前

如何培养对市场趋势精准洞察的能力?“每周逛商场,连逛20年”|对谈「养生堂YOSEIDO」总经理吴依凡 Vol.72

美妆内行人

本期节目的品牌「养生堂YOSEIDO」,在中国美妆界确实非常特殊。它背靠有着32年历史的养生堂集团,旗下拥有食品、饮用水和保健品的深厚背景,并很早就投入美妆基础研发。 更引人注目的是,自2023年以来,养生堂YOSEIDO的美妆护肤产品线异军突起,其定价数百甚至上千元的产品,不仅价格线上线下始终坚挺,口碑也日益扎实,让整个行业都在问:“凭什么?” 为了解答这个核心疑问,我们请到了关键人物——「养生堂YOSEIDO品牌总经理吴依凡」。她北大医学系毕业,拥有国际药企和自主经营高端美容院线的丰富经验,2022年接手养生堂YOSEIDO,并带领品牌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这次难得邀约到忙碌的依凡,我们将深度聚焦两个核心问题: 1、中国美妆品牌的高端化之路:高端品牌的内核靠什么支撑?外在又如何赢得消费者认可? 2、依凡的实战经验:短短两年多,如何建立起消费者对养生堂YOSEIDO的认可与信任?如何精准预判市场趋势、洞察需求?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团队「Marketing Sense」?如何持续带领团队打胜仗? 最后,我们也探讨了她强大自洽感背后的根源——那份“活得很通透自在”的主体性。本期从品牌战略、产品研发、营销打法聊到个人成长与人生选择,「全程高能」!期待为你带来启发。 欢迎关注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加入听友社区,与嘉宾、同行深度交流。留言告诉我们:你希望下期节目探讨什么话题?我们将据此邀请嘉宾,筹备接下来的节目。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 养生堂YOSEIDO能撑起「国货高端化」价格带客单的原因 * 如何让消费者感知产品好且对得起价格? * 如何精准提前洞察「消费者需求」? * 如何培养自己的 marketing sense 和 product sense? * 给刚入行想培养「市场敏锐度」的新人建议(不花钱版 * 出生即高贵 VS 价格逐步攀升,两种模式的本质区别及低价品牌能否爬到高位? And more… 本期福利 我们会在小宇宙播客「评论区选出点赞TOP10」的十位听友,送出由养生堂YOSEIDO提供的「养生堂YOSEIDO白桦水润盈亮精华面膜(5片装)」各一份。快来评论区参与互动,赢取这份幸运吧~ 嘉宾介绍 吴依凡 养生堂YOSEIDO化妆品 总经理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先后任职于诺和诺德、默克雪兰诺、拜耳医药等国际药企; 2018 年出任觅瑞生物医疗 CEO,同年获得4000 万美金A轮融资,2019 年胃癌早筛产品“筛无忧”正式面世,2022 年加入养生堂YOSEIDO化妆品,出任总经理。 品牌介绍 养生堂YOSEIDO 无水护肤 肌肤净化 中国无水护肤高端抗老品牌 养生堂YOSEIDO化妆品持续研究桦树汁10余年,从科学认知自然成分,到通过生物技术重塑自然成分,进阶获取自然中的细胞级抗老成分,提供精简高效的抗老护肤方案。 ————————— 本期主播 寒笑 美妆内行人 媒体主理人 美内购BeautyGo 美妆买手 ————————— 🗣欢迎和我们互动 下次邀你一起录播客! 👉🏻请添加小助理vx进群: mznhr2022 🎁微信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 ————————— Timeline 03:49 2022 年接手养生堂YOSEIDO后,品牌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 09:21 养生堂YOSEIDO没有美白线和祛痘线的原因 15:10 养生堂YOSEIDO能撑起「国货高端化」价格带客单的原因 25:37 市场上为何没人做 “好东西” 而非便宜东西? 29:57 如何让消费者感知产品好且对得起价格? 36:50 如何精准提前洞察「消费者需求」? 46:19 如何培养自己的 marketing sense 和 product sense? 48:03 你的一个典型周末大概是怎样的? 55:59 给刚入行想培养「市场敏锐度」的新人建议(不花钱版 01:00:28 如何界定「爱好」和工作中的喜欢? 01:02:11 培养下属员工时,最看重的特质是什么? 01:11:34 出生即高贵 VS 价格逐步攀升,两种模式的本质区别及低价品牌能否爬到高位? 01:18:52 听友问答:在众多事物和选择中,怎么能够知道什么是自己不要的? BGM Melody of Daylight_ELIMINATE DRUMS Staff 内容编辑:何慕

87分钟
3k+
2周前

美内速报|2025年“嗅觉经济”能否持续?LVMH财报出炉 / 第30周

美妆内行人

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Vol.58 本期主播:何慕Simon * 国际奢侈品集团LVMH、香料香精巨头奇华顿等都在陆续披露最新的财报,二季度的成绩单真的如同互联网营销动作那般精彩纷呈、全面开花吗?稍后将带你一探究竟。 (图片来源:百度) * 2025年,跨界香水已成风潮。法国皮具品牌珑骧(Longchamp)官宣与香水巨头Interparfums达成11年授权协议、计划2027年推出首款香水,“嗅觉赛道”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玩家入局。在本期节目最后的「热点拆解」环节,我们将一同探索【2025年“嗅觉经济”真香定律能否持续?】“香水赛道”背后的「商业逻辑」和品牌所面临的激烈挑战。 (图片来源:百度) * LVMH集团超40万用户资料外泄 * 资生堂美洲启动裁员 * 酵色首家海外专卖店登陆新加坡乌节路 * 欧莱雅投资的包容性美妆品牌「Ami colé」宣布关闭 * AestheFill 艾塑菲童颜针代理权大战打响! * 花西子官宣「王俊凯」为首位全球彩妆代言人 * 阿玛尼美妆官宣「张小斐、文淇」为代言人 * LVMH时装皮具部门亮红灯,第二季度收入意外大跌9% * 奇华顿2025年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 * 珑骧Longchamp 与 Interparfums 签署香水授权协议 * 雅诗兰黛任命「Aude Gandon」为首席数字及营销官 * Perfect Diary完美日记融肤唇颊膏 (图片来源:Perfect Diary完美日记) * PRAMY柏瑞美 × huahuadehua熊猫联名系列 (图片来源:PRAMY柏瑞美) * 2025年“嗅觉经济”:真香定律能否持续? (图片来源:珑骧Longchamp) 2025年,跨界香水已成风潮。除了本期我们提到的:法国皮具品牌珑骧(Longchamp)官宣与香水巨头Interparfums达成11年授权协议、计划2027年推出首款香水,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玩家入局。 比如:意大利百年制帽品牌 Borsalino 推出黑鸢尾香水,把业务从帽子拓展到嗅觉领域;H&M旗下高端线COS推出首个香水系列,四款淡香+香薰蜡烛瞄准年轻中产;鞋履品牌鬼塚虎在巴黎旗舰店发布首款香水,由顶级调香师马克·巴克斯顿操刀,今年秋季全球上市; 国内的毛戈平、珀莱雅、甚至是泸州老窖,都在借助香水市场高增长态势,寻求新的盈利点与发展空间 。 (图片来源:珑骧Longchamp) 那么各类品牌,为何集体“闻香而动”?这背后的商业逻辑其实很清晰。 1、高利润回报:香水产品原料成本占比低,通常仅为总成本的 10% 左右,国产香水品牌平均毛利率超 80%,高利润空间对品牌吸引力极大,远远高于生产服饰箱包或其他品类。 2、突破增长瓶颈:当主业增长乏力(如奢侈品市场2024年萎缩18%-20%),香水成为低风险增量。Interparfums这类巨头提供“轻资产模式”,从研发到分销全包,品牌坐享分成。对于单一品类发展遇阻的品牌,这是新的增长路径。 3、情感联结与体验提升:香水能唤起消费者强烈情感共鸣,丰富品牌情感内涵。例如珑骧从皮具跨界香水,借助香水情绪属性,加强与消费者情感沟通,提升品牌认同感 。据统计数据显示:95后占高端香水消费人群80%,一瓶香水是入门级奢侈品,也是品牌培养忠诚度的入口。 (图片来源:观夏) “嗅觉经济”看似繁华,但这条赛道正变得拥挤,暗礁也随之浮现。即便在中国,“嗅觉经济”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1、激烈的市场竞争: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现存香水企业超 31 万家,年度注册企业数从 2013 年到 2023 年大幅增长,众多品牌争夺有限份额,新品牌面临巨大竞争压力 。 2、消费者认知偏差:中国消费者对香水的理解仍处初级阶段。比如木质调被笼统归类,难辨细节差异;本土品牌常被误读为“大牌平替”,文化价值被稀释,导致国货香水价值认知模糊 。 3、渠道开拓困境:线上方面,头部主播带货效果不佳,香水垂直博主影响力有限;线下铺品则需兼顾品牌调性保护,渠道拓展难度大;东方品牌进入海外渠道,则会遭遇“翻译困境”。比如观夏的“金桂”在海外需改译“Oriental Garden”,闻献的榫卯瓶获设计认可,但“禅酷”哲学难被理解。 (图片来源:melt season) 对于本土化破局,东方香水又该如何突围? 在中国高端香氛市场榜上有名的:观夏、闻献、melt season三大品牌或许已经给出本土化参考答案: 1、文化深挖,拒绝符号堆砌:观夏的“颐和金桂”萃取湖北咸宁桂花,在法国格拉斯提纯后装入景德镇瓷罐;闻献以当归、枸杞入香,用中药哲学颠覆甜腻调香。 2、技术筑墙,定义稀缺标准:闻献香精浓度达15%-25%(国际标准仅15%),留香8小时;melt season研发体温感应动态香型,技术壁垒支撑1480元定价。 3、空间即产品,门店成宗教场域:观夏北京国子监店融合清代四合院,复购率达60%;闻献上海“夜庙”店吸引95后打卡,提袋率30%。 (图片来源:闻献DOCUMENTS) 本土化的终极目标不是复刻西方奢侈品逻辑,而是让东方审美成为全球体系的新方言——当Z世代选择中国高端香氛而非祖玛珑当七夕礼,便是本土高溢价的真正胜利。 2025年的嗅觉经济,短期靠跨界引流,长期靠文化扎根。品牌需直面挑战:平衡小众调性与大众渗透,跨越认知鸿沟,让每一缕香都成为流动的文化符号。毕竟,真正的“奢侈”从不是气味本身,而是它唤醒的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 说到这里,你最喜欢的一只香水是什么?欢迎给出你的推荐理由,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 ————————— 以上部分资讯来自,美浪、CBO、聚美丽、Fbeauty未来迹,感谢以上媒体资讯平台。 所有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内速报」独立播客,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查收本期速报的精华文字稿(节目上线日的下午更新)。 如果你所负责的品牌或企业有新鲜资讯、新品上线等动态,希望和「美内速报」合作,欢迎添加小助理vx:mznhr2022,与我们共创内容。 ————————— 【本期主播】 何慕 美妆内行人 内容编辑 & 媒体运营 ————————— 🎙️ 收听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妆内行人|美内速报」独立播客 🗣 欢迎与我们在评论区互动,提出你对速报的想法 & 建议 👉🏻 请添加美内管家vx进群: mznhr2022 🎁 微信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 ————————— 【BGM】 Human-Machine Interface_Martin klem 【Staff】 制作监制:Dante 内容编辑:何慕 视觉设计:蟹肉

15分钟
1k+
2周前

茶话会|夏日精神纳凉计划,当代青年の摆烂艺术大公开 E.13

美妆内行人

🍃 欢迎来到本期的美内茶话会,这是一期夏日特辑。天气炎热的日子里,我们有时候只想待在家里,独处的时候当然就少不了「🎵 音乐、🎬 影视、📖 书籍甚至是🌟 话剧」的陪伴。 电影《将来的事》- 伊莎贝尔·于佩尔 所以在今天的这期节目中,我们召集到了咱们「团队年龄最小,且自诩有着超绝艺术品味」的小伙伴们和大家分享夏日歌单以及独处时的影视剧消遣。 话剧《莎士比亚的罗朱》 除此之外,我们还聊到: 1、无法保持专注和坚持读完一本书 2、挥霍时光的时候却总感到愧疚怎么办?等话题。 音乐专辑《Groupies吉他手》- 陈绮贞 话不多说,让我们一同开启音乐之旅。对了!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加入社群与内行人们一起交流。茶话会,谈天说地无定义,适合任意场景收听。说不定哪天你有空,我们还会邀请你来一起录播客,一起玩~ 本期福利: 🚀 🎁 在本期节目的小宇宙评论区里,我们将挑选 5 位幸运听众,送出超级适合夏天的唇部彩妆各一份。祝大家有个美丽开心的夏天,赶紧来评论区参与互动,给我们分享你爱的「音乐 & 影视剧」,或者任何与节目相关的话题吧。 本期嘉宾: 从左至右:Andy、Miya、Zeze、何慕 你将听到: 02:36 - 22:14 音乐向 22:40 - 29:29 影视话剧向 29:48 很多影视剧、书籍看不下去,不是你的问题,也不是 ADHD 的问题,是因为它们本身就不好看。 32:49 短平快的东西看多了,我的“结构化表达能力”消失了。 34:59 休息是虚度时间吗?我总是想办法让自己忙起来。 本期提到的「音乐&影视剧」等: 蓝玻璃 - 驼儿:来自专辑《旧晴》2024年 -- 好想要挥霍 - 卢广仲:来自专辑《100种生活》2008年 -- Not Strong Enough - boygenius:来自专辑《the record》2023年 -- The Cure - Lady Gaga:来自专辑《The Cure》2017年 -- Feel Special - TWICE:来自专辑《Feel Special》2019年 --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音乐纪录片 - 美国 1970年 -- 《失衡的梦想》:剧情片 - 波兰 2025年 -- 《让娜·迪尔曼》:剧情片 - 比利时 法国 1975年 -- 《莎士比亚的罗朱》:话剧 —— 🗣 欢迎和我们互动 下次邀你一起录播客! 👉🏻 请添加小助理vx进群: mznhr2022 🎁 微信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 —— BGM: ES_Bad Rabbit - Neon One Staff: 制作监制:Dante 内容编辑:何慕

39分钟
1k+
2周前

美内速报|TOP10美妆巨头纷纷转战印度,雅诗兰黛裁员 / 第29周

美妆内行人

2025年7月21日 星期一 Vol.57 本期主播:何慕Simon * 国际美妆巨头在香港悄然按下‘收缩键’。裁员、合并、门店调整... 这并非孤例。当零售寒冬似乎刚现一丝回暖迹象,巨头们为何反而选择精简?繁华的香港美妆市场背后,正经历一场怎样的无声风暴?今天我们来一一解码。 (图片来源:百度) * 欧莱雅、联合利华在印度接连落下关键棋子,核心高层大换血!这绝非巧合。当老牌市场增长放缓,一个拥有14亿人口、消费力崛起的年轻国度,正成为美妆巨头押注未来的新棋盘。它们为何集体瞄准这里?在本期节目最后的「热点拆解」环节,我们将一同探索欧莱雅、联合利华等美妆巨头纷纷转战印度的背后原因。 (图片来源:百度) * 今年首降!618终结化妆品4连涨? * 雅诗兰黛已在香港裁员100人,国际美妆巨头集体调整港澳业务 * 尼尔森报告:X世代成美妆消费新引擎 * 国际调香师操刀,运动品牌「鬼塚虎」进军香水界 * 美团医美成立上游品牌顾问委员会,联合「华熙、锦波」等共建行业新生态 * 京东健康首家线下医美诊所落地「亦庄」,自营体系正式启航 * Puig二季度卖了近11亿欧元,CT与亚太市场成增长引擎 * Ulta Beauty 收购英国美妆零售商 Space NK,强势切入英国美妆市场 * 科赴任命 Kirk Perry 担任临时首席执行官 * 欧莱雅任命新任印度董事长兼区域经理 * 联合利华印度任命首位女帅 * INTO YOU心慕与你夏日新品:轻绸水感唇釉正式上市 (图片来源:INTO YOU心慕与你) * moody × Disney公主系列 (图片来源:moody隐形眼镜) * 欧莱雅、联合利华等美妆巨头为何纷纷转战印度? (图片来源:百度) 我们前面看到欧莱雅和联合利华在印度市场的人事变动,其实不止这两家,科蒂集团、爱马仕等美妆巨头也都有类似动作。联合利华前 CEO Hein Schumacher 曾直言,印度是联合利华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种种迹象表明,美妆巨头们对印度这块 “蛋糕”,早已跃跃欲试。 从频繁的高层变动,到一系列投资收购动作,都彰显出他们加码印度的勃勃野心。据行业媒体聚美丽不完全统计,2024 年下半年至今,仅联合利华、欧莱雅、高丝、LVMH 四大集团,就针对印度本土美妆品牌完成了 10 起投资或收购事件。那美妆巨头为何纷纷转战印度呢?主要有以下3方面原因。 (图片来源:百度) 一、庞大市场潜力诱人 印度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结构十分年轻,一半人口年龄在 30 岁以下 。年轻群体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且乐于在美妆上消费。早在 2023 年,印度居民消费 GDP 占比就达 60.1%,消费动力强劲。研究咨询机构 Redseer 报告显示,2022 - 2027 年,印度美容个护市场预计将以 10% 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到 2027 年规模达 300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 5%。巨大人口红利叠加日益提升的购买力,让印度成为美妆巨头眼中的 “香饽饽”,是当之无愧的掘金 “热土”。 (图片来源:百度) 二、寻求业绩增长突破 从全球 TOP10 美妆集团近一年财报数据来看,除了 PUIG 的销售额实现双位数增长外,联合利华、雅诗兰黛、资生堂、科蒂等巨头的销售额同比增幅均不足 2%,并且多家巨头明确指出中国市场业绩表现不佳 。在欧美、中国等成熟市场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因具有可观的市场增量,自然成为美妆巨头们寻找新增长点的理想阵地 。巨头们期望通过布局印度市场,打破业绩增长瓶颈,实现新一轮扩张。 (图片来源:百度) 三、政策与合作机遇增多 一方面,印度在不断完善化妆品相关法规政策,比如简化出口化妆品标签要求,放宽制造商获得或租借许可证的检测实验室要求等 ,这为美妆企业的生产、进出口等环节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印度与不少国家达成贸易协定,像和英国的自贸协定,涉及化妆品关税削减等内容,有利于美妆产品进入印度市场 。同时,印度政府也积极推动本土美妆产业发展,国际美妆巨头与当地政府合作扶持本土品牌,既能获得政策支持,又能借助本土资源快速打开市场。例如雅诗兰黛与印度工业和内贸促进部合作,通过扶持本土美容及个人护理初创企业抢占市场。 不过,美妆巨头们扎堆涌入印度市场,究竟是能顺利分得红利,还是会遭遇 “水土不服”?你觉得哪个品牌能在印度市场跑得更快?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 以上部分资讯来自,美浪、CBO、聚美丽、Fbeauty未来迹,感谢以上媒体资讯平台。 所有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内速报」独立播客,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查收本期速报的精华文字稿(节目上线日的下午更新)。 如果你所负责的品牌或企业有新鲜资讯、新品上线等动态,希望和「美内速报」合作,欢迎添加小助理vx:mznhr2022,与我们共创内容。 ————————— 【本期主播】 何慕 美妆内行人 内容编辑 & 媒体运营 ————————— 🎙️ 收听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妆内行人|美内速报」独立播客 🗣 欢迎与我们在评论区互动,提出你对速报的想法 & 建议 👉🏻 请添加美内管家vx进群: mznhr2022 🎁 微信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 ————————— 【BGM】 Human-Machine Interface_Martin klem 【Staff】 制作监制:Dante 内容编辑:何慕 视觉设计:蟹肉

12分钟
1k+
3周前

品牌如何突围“成分内卷”和“达人压榨”的双重夹击?对话循理品牌K博 Vol.71

美妆内行人

今年 618 后,美妆内行人密集走访了十几个品牌,1v1 聊了上半年的运营情况。大家反馈各异,但 “卷不动了” 这个词被反复提起。 一边是「产品」内卷:新品周期越来越短,成分成本越来越高,可竞品功效却越来越夸张,逼着品牌不停推新、做更好;另一边是「博主达人」要求越来越多,折扣压得越来越低,买赠力度越来越大,对品牌堪称敲骨吸髓的压榨。夹在中间的「品牌」,成了有苦说不出的倒霉蛋儿。 带着这个疑问,我拜访了美妆行业的资深研发前辈 ——「循理品牌的联合创始人 K 博」。他身兼品牌创始人、知名科普护肤博主、资深产品研发与配方师等多重身份,是我认识的前辈里少有的能兼顾研究深度与多元视角的人,特别适合聊这期多因素交织的选题。 所以本期节目,我们会一起探讨:美妆品牌在做好成分与功效的基础上,如何向美学和生活方式延伸,构建线上线下的品牌社区,甚至成为消费者的精神部落;以及如何用优质产品和内容打破达人直播机制上的内卷,通过精准洞察消费者使用场景来开发新品,成为被博主主动选择的品牌。希望这些探讨,能给在新品开发和达人佣金双重挤压下的从业者,带来一些新思考。 欢迎关注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加入听友社区,与嘉宾、同行深度交流。 留言告诉我们:你希望下期节目探讨什么话题?我们将据此邀请嘉宾,筹备接下来的节目。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 2025年各品牌在成分、功效上投入增多但收益降低,问题在哪? * 小红书成分党多,品牌投流却 ROI、转化、复购均下降,是否推广模式有问题? * 面对头部主播的低折扣、高买赠等要求,品牌该怎么办? * 循理如何将 “美好生活” 这一感性概念植入用户心智? * 过去品牌投流的内容为何没成为品牌资产? * 若有人抄袭、模仿你的产品,该怎么办? And more… 本期福利 我们会在小宇宙播客「评论区选出点赞TOP10」的十位听友,送出由循理提供的「品牌明星单品(正装)」。快来评论区参与互动,赢取这份幸运吧~ 嘉宾介绍 K博 循理品牌CTO/联合创始人 品牌介绍 「循理」,一个连接美好生活的功能性护肤品牌,我们的理想,是让肌肤护理,变成你想要的样子。我们永远相信,美好的肌肤,总是连接着美好的事物。 以循理的方式制作护肤品,构建一个精准专业的配方体系,唤醒内心积极健康的情绪和与此相关的一切美好事物,创造出充满愉悦、尽兴满足个人生活节奏的护肤流程,是我们不变的目标。我们也时刻渴望着连接每一个热爱生活、快乐笑容的个体们,将美好肌肤带来的积极能量,不间断传递去连接整个世界的美好情绪同频。 ————————— 本期主播 寒笑 美妆内行人 媒体主理人 美内购BeautyGo 美妆买手 ————————— 🗣欢迎和我们互动 下次邀你一起录播客! 👉🏻请添加小助理vx进群: mznhr2022 🎁微信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 ————————— Timeline 08:53 2025年各品牌在成分、功效上投入增多但收益降低,问题在哪? 20:18 小红书成分党多,品牌投流却 ROI、转化、复购均下降,是否推广模式有问题? 25:27 面对头部主播的低折扣、高买赠等要求,品牌该怎么办? 33:22 循理作为 “连接美好生活的功能性护肤品牌”,如何体现 “美好生活”? 38:50 循理如何将 “美好生活” 这一感性概念植入用户心智? 47:54 过去品牌投流的内容为何没成为品牌资产? 51:54 在艰难环境中,品牌若不适合做销售,适合做什么? 54:35 打动头部博主「崔佳楠」并促成深度合作的「循理清洁泥膜」是如何设计的? 01:01:51 循理的「洗脸水」作为颠覆行业剂型的产品,其设计及背后的消费者需求洞察是什么? 01:12:08 若有人抄袭、模仿你的产品,该怎么办? 01:16:30 皮肤衰老问题 & 抗老面霜的背后原理是什么? BGM Melody of Daylight_ELIMINATE DRUMS Staff 内容编辑:何慕

90分钟
3k+
4周前

美内速报|千万造巨轮!LV美妆中国首店将至,欧莱雅再传裁员 / 第28周

美妆内行人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Vol.56 本期主播:何慕Simon * 冷风正席卷全球美妆行业。欧莱雅再陷裁员风波,香港分部被传将并入内地。美妆十强巨头中,超2万岗位蒸发背后,是经济低迷的寒流,还是行业转型的阵痛? (图片来源:百度) * 当裁员潮蔓延时,LV的'巨轮'却逆势启航。南京德基广场即将迎来中国首家LV美妆店,上海的'路易号'巨轮更引爆20亿流量。从千万级地标到全品类美妆攻势,LV为何敢在逆风中豪掷筹码?在本期节目最后的「热点拆解」环节,我们就将深度拆解上海新地标:LV“路易号”巨轮「现象级营销事件」背后的商业逻辑。 (图片来源:小红书) * 国家卫健委严打医美速成乱象 * 欧莱雅再传裁员 * LV美妆中国首店将落户南京德基 * 印度香氛品牌 Param Sara ⾸次亮相上海兴业太古汇 * The Ordinary 新料保真,西岸开箱验货 * 欧舒丹退市后一年狂揽236亿元 * 黑石集团拟收购韩国最大的高级沙龙连锁店 Juno Hair * LVMH 任命一元老级高管为集团美洲区董事长兼CEO * 雅诗兰黛公司任命高级副总裁/北欧和西欧总经理 * 东边野兽小红袍养眼礼盒 (图片来源:东边野兽) * BEAST 野兽派2025夏日系列 (图片来源:BEAST 野兽派) * 上海新地标:LV“路易号”巨轮「现象级营销事件」背后的商业逻辑 一、事件火热程度与成就 LV 于上海兴业太古汇打造的 “路易号” 巨轮,自亮相便迅速跃升为现象级热点。活动首日,即便采用实名制邀约且不对外售票的形式,但现场依旧被围得水泄不通。微博话题 #LV 大秀 #阅读量轻松突破 20 亿大关。6 月 28 日向公众开放后,展览 7 月前的预约名额已全部约满。 据静安区官方数据,今年以来南京西路商圈举办的近百场商业活动已带动消费 119 亿元,而 “路易号” 的落地,预计还会为此贡献相当可观的增量。 二、造价与业务宣传方向 有消息称,“路易号” 建筑主体及装修工程费用约 800 万元。若将三个月的快速审批协调、品牌活动策划、数字化营销等考虑在内,总成本预计会更高。从类似级别的国际奢侈品牌地标项目来看,综合投入通常在千万美元级别。 “路易号” 并非针对某一特定业务板块进行宣传,而是对 LV 品牌进行全方位展示与推广。一层至二层是品牌文化展;二层是LV精品店;三层则是餐饮空间。 三、LV 巨轮背后的商业逻辑 1、强化文化符号,建立情感共鸣 “路易号” 的设计精准契合了奢侈品消费中对 “符号价值” 的追求。让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从单纯的 “产品功能” 层面,上升到更深层次的 “文化认同”,进而构建起难以被复制的竞争壁垒。据统计,展览区域人均停留时间长达 45 分钟,远超传统零售空间,极大地增强了消费者与品牌的情感连接。 2、打造复合业态,形成流量闭环 “路易号” 打破传统门店的功能局限,构建起三级业态矩阵。这种 “展览引流 - 零售转化 - 餐饮延时” 的闭环设计,使空间坪效大幅提升,达到传统门店的 3 倍。据要客研究院预测,“路易号” 两年销售额有望达 30 亿元,这一业绩相当于 5 家普通 LV 门店之和。 3、拓展价格区间,覆盖多元客群 通过文创产品与餐饮业态,LV 成功实现价格带的立体化拓展。在高端线,限量版硬箱售价超 50 万元,精准瞄准超高净值人群;轻奢线中,Monogram 系列丝巾、配饰定价在 8000 - 15000 元区间,覆盖了广大中产阶层;入门线的文创产品,如行李牌、笔记本等,定价 300 - 800 元,成功吸引年轻消费者与游客群体。这种 “金字塔” 型价格策略,使 LV 在坚守高端定位的同时,能够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4、融合数字化与在地化 LV的小程序具备智能预约、行为追踪、会员运营等功能,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在在地化方面,“路易号” 通过船体造型呼应上海 “东方门户” 的码头文化,餐厅菜单巧妙融合本帮熏鱼与法式甜点,实现文化转译的自然 “软着陆”。这种做法既保留了品牌的独特调性,又通过植入地域符号,极大地增强了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据LVMH集团最新的财报显示:其2025Q1,在亚太地区的营收下滑11%,中国消费外流加剧。LV的巨轮,也正是通过地标性项目争夺本地客流,承接消费回流。 “路易号” 预计至少将在上海 “停泊” 两年。短期看,它激活了南京西路商圈的流量裂变;长期看,其为LV美妆等新业务铺设认知入口,更为奢侈品牌在华深度本土化树立新范式。 最后,我们很好奇,你没有去这个新的上海地标打卡?或者是进去参观呢?LV的这次营销有没有震撼到你?欢迎来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你的看法。 ————————— 以上部分资讯来自,澎湃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福布斯、青眼、时尚商业Daily等,感谢以上媒体资讯平台。 所有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内速报」独立播客,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查收本期速报的精华文字稿(节目上线日的下午更新)。 如果你所负责的品牌或企业有新鲜资讯、新品上线等动态,希望和「美内速报」合作,欢迎添加小助理vx:mznhr2022,与我们共创内容。 ————————— 【本期主播】 何慕 美妆内行人 内容编辑 & 媒体运营 ————————— 🎙️ 收听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妆内行人|美内速报」独立播客 🗣 欢迎与我们在评论区互动,提出你对速报的想法 & 建议 👉🏻 请添加美内管家vx进群: mznhr2022 🎁 微信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 ————————— 【BGM】 Human-Machine Interface_Martin klem 【Staff】 制作监制:Dante 内容编辑:何慕 视觉设计:蟹肉

12分钟
2k+
1个月前

美内速报|为何韩妆在欧美火热在中国落寞?欧莱雅再收购!/ 第27周

美妆内行人

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Vol.55 本期主播:何慕Simon * 夏日高温,但是困不住想出门的心?本期速报带你解锁美妆圈线下新玩法:闻献入驻丝芙兰暗藏什么扩客策略?兰蔻把梵高、莫奈真迹搬进美术馆,抖音「护肤尖子生」快闪店竟能找专家1v1问诊?三大避暑好去处,背后全是你想知道的消费新趋势! * 一边是韩国化妆品出口额首超美国,跃居全球第二的捷报;一边是「悦诗风吟」等韩妆品牌在中国「关店撤退」的落寞——冰火两重天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产业逻辑?在本期最后的「热点拆解」中,我们将用 3 大关键矛盾拆解 K-Beauty 的全球迷局。 (图片来源:小红书) * 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化妆品出口国 * 悦诗风吟天猫海外旗舰店7月1日闭店 * 闻献正式入驻丝芙兰中国全渠道 * 兰蔻在上海浦东美术馆举办年度展览 * 巨量星图「护肤尖子生」:科普+体验打造护肤消费新范式 * The Ordinary「研度公式」联手天猫推出首家AI护肤旗舰店 * 巴黎欧莱雅针对消费者的首个AI工具即将落地 * 欧莱雅收购护发品牌 Color Wow * 国货品牌「植物医生」主板IPO申请获受理 * Shein 秘密提交香港IPO文件 * Byredo推出2025「夏日骤雨」特别企划 (图片来源:BYREDO) * Mistine蜜丝婷 × 光与夜之恋联名款防晒 (图片来源:Mistine蜜丝婷) * K-Beauty 在欧美、中国冰火两重天的背后原因 近日,韩国凭借「36亿美元」的化妆品出口额,首次反超美国,跃居全球第二。毋庸置疑,稳居第一名的是法国,它靠着奢侈品级香化(比如香奈儿、迪奥等品牌)以及百年工艺,垄断高端市场。第三则是美国。 那么这么多的韩妆,究竟都卖到哪里去了呢? 从出口对象国家来看,位列前三的分别是中国大陆、美国以及日本。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涨跌幅度来看,韩妆在中国的出口份额,已经连续五年下跌。出口占比从2021年的51.8% 跌落至 2025Q1 的20%,比如韩妆悦诗风吟,在这期间关店超600家(撤店率高达80%)。 相反在美国和日本市场,韩妆却在持续增长。2025年Q1 韩妆对美出口额为4.4亿(增长14.2%),首次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进口源(占比22.2%),占日本进口份额28.8%,超过法国。其次,越南、阿联酋等国涨幅较大,成为了韩妆的新跳板。 (图片来源:百度) 不同的趋势之下,韩妆在中国节节败退。主要有3个原因: 第一,文化红利消失。 限韩令 + 韩流退潮,削弱了品牌光环。中国的90后开始转向本土情怀,更愿意为了珀莱雅、薇诺娜等优秀国货买单。从韩妆巨头爱茉莉太平洋的财报就可以看出:其在大中华区的营收连跌3年,2025Q1再降10.4%。 第二、韩妆的生产效率被本土碾压。 一般来说韩妆的研发周期为18个月,但中国的新品牌可以在3个月内推出新品,48小时实现爆款跟进,传统外资品牌的长研发周期和层层代理渠道模式已成为拖累。比如悦诗风吟关闭海外店保主店,本质是流量萎缩下的“断臂求生”。 第三、定位失焦 中端市场遭到国际大牌(比如欧莱雅下沉的影响)+ 又同时面临中国性价比品牌(比如华熙生物)的双向夹击。 (图片来源:百度) 与之相反的,韩妆为何在欧美市场层层破局? 首先,是产品本土化的有效落实。 比如,韩妆The Face Shop,会为北美定制敏感肌线「无香洁面」;TIRTIR媞乐媞乐,为欧美人群定制「深肤色粉底色号」,还推出环保牌,直击欧美受众的痛点:比如「可回收罐装面膜」、“周抛型”迷你彩妆等产品。 其次,社媒的病毒式裂变。 现如今,TikTok 上 #KoreanSkincare的年搜索量+180%,亚马逊 K-Beauty专区销量,暴增200%。许多品牌,比如兰芝,用当下火热的ASMR音疗视频展示产品质地,靠91万粉网红带货,引爆“朝鲜美女”品牌。 最后是,渠道强攻 + 资本收割。 韩妆雪花秀入驻51家丝芙兰,北美销售额激增300%;Ulta beauty 设立 150+家 K-Beauty专区。此外,韩妆还收购本土品牌“借壳上架”:比如爱茉莉太平洋吞下美国Tata Harper,LG集团拿下雅芳。 (图片来源:百度) 有业内人士表示:韩妆的“全球第二”,本质是 “用欧美增量,填补中国缺口” 的换血游戏。给到我们中国品牌的一些启示就在于: 品牌出海需要学习韩妆的超强“本地化”能力(比如产品定制+社媒爆破);高端化要效仿法国(通过奢侈品运营、中国成分等实现技术壁垒);另外做好中国本土防御战的核心在于:比外资更懂中国消费者,比韩妆更快迭代。 说到这里,你对于韩妆在欧美、中国,冰火两重天的事件怎么看?你喜欢的或者你想吐槽的韩妆品牌有哪些?欢迎来评论区和我们一起交流~ ————————— 以上部分资讯来自,Vogue Business、Fbeauty未来迹、化妆品报,感谢以上媒体资讯平台。 所有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内速报」独立播客,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查收本期速报的精华文字稿(节目上线日的下午更新)。 如果你所负责的品牌或企业有新鲜资讯、新品上线等动态,希望和「美内速报」合作,欢迎添加小助理vx:mznhr2022,与我们共创内容。 ————————— 【本期主播】 何慕 美妆内行人 内容编辑 & 媒体运营 ————————— 🎙️ 收听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妆内行人|美内速报」独立播客 🗣 欢迎与我们在评论区互动,提出你对速报的想法 & 建议 👉🏻 请添加美内管家vx进群: mznhr2022 🎁 微信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 ————————— 【BGM】 Human-Machine Interface_Martin klem 【Staff】 制作监制:Dante 内容编辑:何慕 视觉设计:蟹肉

13分钟
2k+
1个月前

探秘香水背后的隐形巨头:他们是如何让你爱上一种气味的?Vol.70

美妆内行人

在前几期节目里,我们聊到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除了功效,感官体验直接影响使用愉悦度和复购率。有品牌伙伴问:这种愉悦度能被量化吗?有没有基于脑电波或情绪的反馈地图? 巧的是,世界四大香精公司之一的德国德之馨,就有一套「气味与消费者情绪」的关系图谱。这次我们在播客《金桂飘香》主理人子墨 Zimo 的引荐下,专访了「德之馨市场部负责人 Valerie」。 她为我们拆解了香水从品牌 brief、调香协作、小样产出,到生产包装、卖点设计直至上市的全流程;还揭秘了香味图谱如何对应愉悦情绪,以及品牌定位、功效宣称与气味设计的协同逻辑。原来美妆生产中一个小小的香气环节,背后藏着这么多专业门道! 最后也推荐下我们新节目《金桂飘香》,这是由美妆内行人联合金桂奖、气味上海、中国日化协会共同推出的播客,专注香水、香氛、调香等领域,带大家探索香气背后的时尚、艺术与文化,分享有香气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内容感兴趣,欢迎关注美妆内行人同名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加入我们的听友社区,一起与嘉宾和行业伙伴交流讨论。 也欢迎留下你的「点赞和评论」把节目「转发」给你的朋友伙伴,让更多人知道美妆内行人,那么话不多说,开始今天的节目吧。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 香精公司在香水产业链中的核心角色:从brief解读到市场落地的全流程 * 四大香精香料公司香水市场部的工作内容、人物画像? * 中外香水市场差异:消费者行为、品牌策略与文化冲突 * 香水香氛的黑科技:情绪经济背后的脑电波测试与活性香氛技术 * 中国香水品牌野蛮生长的挑战:同质化困局与高端化突围 * 未来趋势预判:教育普及、精细化运营与嗅觉经济的可能性 And more… 【嘉宾介绍】 Valerie Symrise德之馨高级香水事业部 市场负责人 ————————— 【本期主播】 寒笑 美妆内行人 媒体主理人 美内购BeautyGo 美妆买手 子墨 香精公司调香师 法国ISIPCA香水学院硕士 ————————— 🗣欢迎和我们互动 下次邀你一起录播客! 👉🏻请添加小助理vx进群: mznhr2022 🎁微信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 ————————— 【Timeline】 05:08 德之馨是一个怎样的公司? 07:29 香水产品「从创作到呈现」的完整流程是怎样的? 16:40 案例分享:品牌方提出「特殊香气需求」后的创作故事 22:29 讲述调香方案修改过程中带来「成就感」的具体经历 25:16 香精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的多元背景揭秘 32:26 你的一个典型周末是什么样的? 34:10 市场部 “十八般武艺” 人才的日常工作内容是什么? 40:15 香精公司在「社交媒体」曝光率提升,对市场有无促进作用? 45:45 针对「感官敏锐度不足」的护肤品牌主理人,内部有哪些方法可以提供帮助? 52:37 如何为舒缓护肤品匹配情绪背书的香气? 54:16 对比欧洲与中国市场的品牌趋势(以护肤品和香水为例) 01:02:35 中外香氛市场从「市场、行业规模」有什么样的差异呢? 01:07:05 内部视角:中外品牌「主理人、创始人」之间的这个差异到底有多大? 01:10:21 野蛮生长之后,中国的香水香氛市场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01:17:24 未来 3-5 年中国香水行业规模预测及国人用香趋势展望 【BGM】 Melody of Daylight_ELIMINATE DRUMS 【Staff】 内容编辑:何慕

82分钟
10k+
1个月前

美内速报|“中国香水第一股”首日破发,Vogue主编卸任 / 第26周

美妆内行人

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Vol.54 本期主播:何慕Simon * “时尚界大地震!统治《Vogue》美版36年的“女魔头”Anna Wintour突然卸任!她将小众杂志打造成全球时尚圣经,让Met Gala门票飙至5万美金。谁将坐上这权力王座?风暴已至,我们即刻开扒!” (图片来源:百度) * “中国香水第一股”来了!颖通控股带着72个国际大牌光环,登陆港交所。然而,资本却毫不留情:首日暴跌18%!为什么这瓶“香水”资本不买账?在本期节目最后的「热点拆解」,我们将重点解析:颖通控股首日破发,背后的3大原因。 (图片来源:每经) * Anna Wintour 正式离任《Vogue》主编 * 联合利华中国区陷新一轮裁员风波 * 毛戈平备案精华产品,再次发力护肤领域 * 林清轩首个子品牌曝光 * The Ordinary 将正式入驻天猫平台 * 可复美正式进驻马来西亚屈臣氏 * 联合利华收购男士护肤品牌 Dr. Squatch * 花西子联创「飞慢」离职 * Maison de sit.e「无尺码粉底」 (图片来源:Maison de sit.e) * 闻献 DOCUMENTS 第七季纯萃盘香及浓香水系列「沉檀龙麝」正式发布 (图片来源:闻献DOCUMENTS) * “中国香水第一股”颖通控股首日破发,背后的3大原因。 (图片来源:百度) 6月26日,有着“中国香水第一股”之称的颖通控股,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从提交招股书一直到正式挂牌上市,颖通控股都备受关注。但事实证明,资本对这只“中国香水第一股”,并不买帐。 在上市首日即遭破发,收盘大跌18.4%,成为当日唯一破发的新股。(破发:某只股票在上市后的交易价格跌破了其发行价) 次日6月27日的股价延续颓势,截至收盘公司市值缩水至约29.1亿港元,较发行价市值(约32.6亿港元)已蒸发逾3.5亿港元。 美内速报分析,颖通控股首日破发,背后的3大原因。 * 第一、商业模式风险引发担忧。 尽管颖通控股是中国最大的香水品牌管理公司,代理爱马仕、梵克雅宝等 72 个国际高端品牌,但 99% 的收入依赖外部品牌授权,自有品牌(如 Santa Monica)收入占比不足 1%。 (图片来源:颖通招股书) 这种 “代理依赖” 模式导致公司经营高度受制于品牌方,存在分销协议到期、品牌方收回授权等风险,成为投资者信心不足的核心原因。 * 第二、行业竞争与增长压力。 中国香水市场虽保持高速增长(2023 年零售额达 261 亿元,预计 2028 年增至 477 亿元),但竞争激烈,公司市占率仅为 8.1%(位居中国内地第四),且面临本土新锐品牌(如观夏、RE 调香室)的冲击。 此外,其线上销售占比从 2022 财年的 47.5% 降至 2024 财年的 36%,反映出渠道转型的挑战。 * 第三、投资者情绪与市场环境。 尽管公开发售部分获 35.84 倍认购,国际发售部分获 3.50 倍认购,但首日破发仍反映出二级市场对其长期增长潜力的疑虑。 同期,港股市场虽整体活跃(比如宁德时代募资 410 亿港元),但投资者更倾向于高确定性的科技或消费品牌,而非依赖外部授权的代理模式企业。 更有分析人士表示,颖通控股成功上市,标志着中国香水行业首次有企业以「分销商身份」进入公开资本市场。但上市首日即遭破发,也反映出市场对于「传统代理商模式」仍然缺乏长期信心。 你看好“中国香水第一股”的后续表现吗?你认为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它的股价?欢迎来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 ————————— 以上部分资讯来自,Vogue Business 、CBO、聚美丽、美浪、时尚商业Daily,感谢以上媒体资讯平台。 所有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内速报」独立播客,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查收本期速报的精华文字稿。 如果你所负责的品牌或企业有新鲜资讯、新品上线等动态,希望和「美内速报」合作,欢迎添加小助理vx:mznhr2022,与我们共创内容。 ————————— 【本期主播】 何慕 美妆内行人 内容编辑 & 媒体运营 ————————— 🎙️ 收听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妆内行人|美内速报」独立播客 🗣 欢迎与我们在评论区互动,提出你对速报的想法 & 建议 👉🏻 请添加美内管家vx进群: mznhr2022 🎁 微信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 ————————— 【BGM】 Human-Machine Interface_Martin klem 【Staff】 制作监制:Dante 内容编辑:何慕 视觉设计:蟹肉

11分钟
1k+
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