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13分钟
播放:
2,039
发布:
1个月前
主播...
简介...
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Vol.55
本期主播:何慕Simon
* 夏日高温,但是困不住想出门的心?本期速报带你解锁美妆圈线下新玩法:闻献入驻丝芙兰暗藏什么扩客策略?兰蔻把梵高、莫奈真迹搬进美术馆,抖音「护肤尖子生」快闪店竟能找专家1v1问诊?三大避暑好去处,背后全是你想知道的消费新趋势!
* 一边是韩国化妆品出口额首超美国,跃居全球第二的捷报;一边是「悦诗风吟」等韩妆品牌在中国「关店撤退」的落寞——冰火两重天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产业逻辑?在本期最后的「热点拆解」中,我们将用 3 大关键矛盾拆解 K-Beauty 的全球迷局。
(图片来源:小红书)
* 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化妆品出口国
* 悦诗风吟天猫海外旗舰店7月1日闭店
* 闻献正式入驻丝芙兰中国全渠道
* 兰蔻在上海浦东美术馆举办年度展览
* 巨量星图「护肤尖子生」:科普+体验打造护肤消费新范式
* The Ordinary「研度公式」联手天猫推出首家AI护肤旗舰店
* 巴黎欧莱雅针对消费者的首个AI工具即将落地
* 欧莱雅收购护发品牌 Color Wow
* 国货品牌「植物医生」主板IPO申请获受理
* Shein 秘密提交香港IPO文件
* Byredo推出2025「夏日骤雨」特别企划
(图片来源:BYREDO)
* Mistine蜜丝婷 × 光与夜之恋联名款防晒
(图片来源:Mistine蜜丝婷)
* K-Beauty 在欧美、中国冰火两重天的背后原因
近日,韩国凭借「36亿美元」的化妆品出口额,首次反超美国,跃居全球第二。毋庸置疑,稳居第一名的是法国,它靠着奢侈品级香化(比如香奈儿、迪奥等品牌)以及百年工艺,垄断高端市场。第三则是美国。
那么这么多的韩妆,究竟都卖到哪里去了呢?
从出口对象国家来看,位列前三的分别是中国大陆、美国以及日本。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涨跌幅度来看,韩妆在中国的出口份额,已经连续五年下跌。出口占比从2021年的51.8% 跌落至 2025Q1 的20%,比如韩妆悦诗风吟,在这期间关店超600家(撤店率高达80%)。
相反在美国和日本市场,韩妆却在持续增长。2025年Q1 韩妆对美出口额为4.4亿(增长14.2%),首次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进口源(占比22.2%),占日本进口份额28.8%,超过法国。其次,越南、阿联酋等国涨幅较大,成为了韩妆的新跳板。
(图片来源:百度)
不同的趋势之下,韩妆在中国节节败退。主要有3个原因:
第一,文化红利消失。
限韩令 + 韩流退潮,削弱了品牌光环。中国的90后开始转向本土情怀,更愿意为了珀莱雅、薇诺娜等优秀国货买单。从韩妆巨头爱茉莉太平洋的财报就可以看出:其在大中华区的营收连跌3年,2025Q1再降10.4%。
第二、韩妆的生产效率被本土碾压。
一般来说韩妆的研发周期为18个月,但中国的新品牌可以在3个月内推出新品,48小时实现爆款跟进,传统外资品牌的长研发周期和层层代理渠道模式已成为拖累。比如悦诗风吟关闭海外店保主店,本质是流量萎缩下的“断臂求生”。
第三、定位失焦
中端市场遭到国际大牌(比如欧莱雅下沉的影响)+ 又同时面临中国性价比品牌(比如华熙生物)的双向夹击。
(图片来源:百度)
与之相反的,韩妆为何在欧美市场层层破局?
首先,是产品本土化的有效落实。
比如,韩妆The Face Shop,会为北美定制敏感肌线「无香洁面」;TIRTIR媞乐媞乐,为欧美人群定制「深肤色粉底色号」,还推出环保牌,直击欧美受众的痛点:比如「可回收罐装面膜」、“周抛型”迷你彩妆等产品。
其次,社媒的病毒式裂变。
现如今,TikTok 上 #KoreanSkincare的年搜索量+180%,亚马逊 K-Beauty专区销量,暴增200%。许多品牌,比如兰芝,用当下火热的ASMR音疗视频展示产品质地,靠91万粉网红带货,引爆“朝鲜美女”品牌。
最后是,渠道强攻 + 资本收割。
韩妆雪花秀入驻51家丝芙兰,北美销售额激增300%;Ulta beauty 设立 150+家 K-Beauty专区。此外,韩妆还收购本土品牌“借壳上架”:比如爱茉莉太平洋吞下美国Tata Harper,LG集团拿下雅芳。
(图片来源:百度)
有业内人士表示:韩妆的“全球第二”,本质是 “用欧美增量,填补中国缺口” 的换血游戏。给到我们中国品牌的一些启示就在于:
品牌出海需要学习韩妆的超强“本地化”能力(比如产品定制+社媒爆破);高端化要效仿法国(通过奢侈品运营、中国成分等实现技术壁垒);另外做好中国本土防御战的核心在于:比外资更懂中国消费者,比韩妆更快迭代。
说到这里,你对于韩妆在欧美、中国,冰火两重天的事件怎么看?你喜欢的或者你想吐槽的韩妆品牌有哪些?欢迎来评论区和我们一起交流~
—————————
以上部分资讯来自,Vogue Business、Fbeauty未来迹、化妆品报,感谢以上媒体资讯平台。
所有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内速报」独立播客,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查收本期速报的精华文字稿(节目上线日的下午更新)。
如果你所负责的品牌或企业有新鲜资讯、新品上线等动态,希望和「美内速报」合作,欢迎添加小助理vx:mznhr2022,与我们共创内容。
—————————
【本期主播】
何慕
美妆内行人 内容编辑 & 媒体运营
—————————
🎙️ 收听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妆内行人|美内速报」独立播客
🗣 欢迎与我们在评论区互动,提出你对速报的想法 & 建议
👉🏻 请添加美内管家vx进群: mznhr2022
🎁 微信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
—————————
【BGM】
Human-Machine Interface_Martin klem
【Staff】
制作监制:Dante
内容编辑:何慕
视觉设计:蟹肉
本期主播:何慕Simon
* 夏日高温,但是困不住想出门的心?本期速报带你解锁美妆圈线下新玩法:闻献入驻丝芙兰暗藏什么扩客策略?兰蔻把梵高、莫奈真迹搬进美术馆,抖音「护肤尖子生」快闪店竟能找专家1v1问诊?三大避暑好去处,背后全是你想知道的消费新趋势!
* 一边是韩国化妆品出口额首超美国,跃居全球第二的捷报;一边是「悦诗风吟」等韩妆品牌在中国「关店撤退」的落寞——冰火两重天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产业逻辑?在本期最后的「热点拆解」中,我们将用 3 大关键矛盾拆解 K-Beauty 的全球迷局。
(图片来源:小红书)
* 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化妆品出口国
* 悦诗风吟天猫海外旗舰店7月1日闭店
* 闻献正式入驻丝芙兰中国全渠道
* 兰蔻在上海浦东美术馆举办年度展览
* 巨量星图「护肤尖子生」:科普+体验打造护肤消费新范式
* The Ordinary「研度公式」联手天猫推出首家AI护肤旗舰店
* 巴黎欧莱雅针对消费者的首个AI工具即将落地
* 欧莱雅收购护发品牌 Color Wow
* 国货品牌「植物医生」主板IPO申请获受理
* Shein 秘密提交香港IPO文件
* Byredo推出2025「夏日骤雨」特别企划
(图片来源:BYREDO)
* Mistine蜜丝婷 × 光与夜之恋联名款防晒
(图片来源:Mistine蜜丝婷)
* K-Beauty 在欧美、中国冰火两重天的背后原因
近日,韩国凭借「36亿美元」的化妆品出口额,首次反超美国,跃居全球第二。毋庸置疑,稳居第一名的是法国,它靠着奢侈品级香化(比如香奈儿、迪奥等品牌)以及百年工艺,垄断高端市场。第三则是美国。
那么这么多的韩妆,究竟都卖到哪里去了呢?
从出口对象国家来看,位列前三的分别是中国大陆、美国以及日本。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涨跌幅度来看,韩妆在中国的出口份额,已经连续五年下跌。出口占比从2021年的51.8% 跌落至 2025Q1 的20%,比如韩妆悦诗风吟,在这期间关店超600家(撤店率高达80%)。
相反在美国和日本市场,韩妆却在持续增长。2025年Q1 韩妆对美出口额为4.4亿(增长14.2%),首次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进口源(占比22.2%),占日本进口份额28.8%,超过法国。其次,越南、阿联酋等国涨幅较大,成为了韩妆的新跳板。
(图片来源:百度)
不同的趋势之下,韩妆在中国节节败退。主要有3个原因:
第一,文化红利消失。
限韩令 + 韩流退潮,削弱了品牌光环。中国的90后开始转向本土情怀,更愿意为了珀莱雅、薇诺娜等优秀国货买单。从韩妆巨头爱茉莉太平洋的财报就可以看出:其在大中华区的营收连跌3年,2025Q1再降10.4%。
第二、韩妆的生产效率被本土碾压。
一般来说韩妆的研发周期为18个月,但中国的新品牌可以在3个月内推出新品,48小时实现爆款跟进,传统外资品牌的长研发周期和层层代理渠道模式已成为拖累。比如悦诗风吟关闭海外店保主店,本质是流量萎缩下的“断臂求生”。
第三、定位失焦
中端市场遭到国际大牌(比如欧莱雅下沉的影响)+ 又同时面临中国性价比品牌(比如华熙生物)的双向夹击。
(图片来源:百度)
与之相反的,韩妆为何在欧美市场层层破局?
首先,是产品本土化的有效落实。
比如,韩妆The Face Shop,会为北美定制敏感肌线「无香洁面」;TIRTIR媞乐媞乐,为欧美人群定制「深肤色粉底色号」,还推出环保牌,直击欧美受众的痛点:比如「可回收罐装面膜」、“周抛型”迷你彩妆等产品。
其次,社媒的病毒式裂变。
现如今,TikTok 上 #KoreanSkincare的年搜索量+180%,亚马逊 K-Beauty专区销量,暴增200%。许多品牌,比如兰芝,用当下火热的ASMR音疗视频展示产品质地,靠91万粉网红带货,引爆“朝鲜美女”品牌。
最后是,渠道强攻 + 资本收割。
韩妆雪花秀入驻51家丝芙兰,北美销售额激增300%;Ulta beauty 设立 150+家 K-Beauty专区。此外,韩妆还收购本土品牌“借壳上架”:比如爱茉莉太平洋吞下美国Tata Harper,LG集团拿下雅芳。
(图片来源:百度)
有业内人士表示:韩妆的“全球第二”,本质是 “用欧美增量,填补中国缺口” 的换血游戏。给到我们中国品牌的一些启示就在于:
品牌出海需要学习韩妆的超强“本地化”能力(比如产品定制+社媒爆破);高端化要效仿法国(通过奢侈品运营、中国成分等实现技术壁垒);另外做好中国本土防御战的核心在于:比外资更懂中国消费者,比韩妆更快迭代。
说到这里,你对于韩妆在欧美、中国,冰火两重天的事件怎么看?你喜欢的或者你想吐槽的韩妆品牌有哪些?欢迎来评论区和我们一起交流~
—————————
以上部分资讯来自,Vogue Business、Fbeauty未来迹、化妆品报,感谢以上媒体资讯平台。
所有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内速报」独立播客,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查收本期速报的精华文字稿(节目上线日的下午更新)。
如果你所负责的品牌或企业有新鲜资讯、新品上线等动态,希望和「美内速报」合作,欢迎添加小助理vx:mznhr2022,与我们共创内容。
—————————
【本期主播】
何慕
美妆内行人 内容编辑 & 媒体运营
—————————
🎙️ 收听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妆内行人|美内速报」独立播客
🗣 欢迎与我们在评论区互动,提出你对速报的想法 & 建议
👉🏻 请添加美内管家vx进群: mznhr2022
🎁 微信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
—————————
【BGM】
Human-Machine Interface_Martin klem
【Staff】
制作监制:Dante
内容编辑:何慕
视觉设计:蟹肉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何慕怎么了吗
1个月前
上海
1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697377a8fcadceb90ddbe8b 收听「美内速报」所有往期内容,可前往此处。✨

effieeeee
1个月前
越南
0
小韩的Olive young确实蛮好逛的
南城梦呓
1个月前
浙江
0
听完了!

晏蕴蘅昭
1个月前
北京
0
😄
Lydia__rlNj
1个月前
广东
0
来了

桂花条头糕
1个月前
上海
0
05:22 肯定等过了暑期高峰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