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和牛妈聊天了!开心! 上次我们聊情商,那算是牛妈的“副业”。这一次,我们就聊聊她的主业,领导力。 领导力这个词,显得很高大上不接地气。于是我就把它转换了一下,变成了讨论老板和员工的关系。以及,普通的员工,如何才能培养自己成为一个领导? 你知道为什么一个平时很和蔼的老板,会突然歇斯底里么? 为什么牛妈说,有时候我们是互相“勾引”的关系? 以及,画饼为什么是最重要的领导技能? 特别增长知识的一期,赶快来听吧! 01:00老板和员工之间总是“对立”的吗? 06:25 有的老板是个混蛋,但他又是我的英雄 11:29 职场关系,有时候就是家庭关系的复刻 19:29 不可遏制的情绪,究竟是被什么“勾引”? 24:40 在职场中,按照剧本“角色扮演”才不会受伤 31:04 做了老板,也不能本色出演 32:23 普通人的领导力,从何而来? 43:03 三大能力:画饼、洞察、让平凡人成不凡事 48:12 最舒服的状态就是不纠结 52:30动力三要素:对现状不满,对未来渴望、持续正反馈 bgm: 一天 - Yellow黄宣 Taxi - GRAE
我们开玩笑说,杨希是“米兰一姐”。作为十几年前就去了意大利的中国人,杨希什么都可以帮你搞定。不只是米兰,感觉业务已经到七大洲了。 杨希说她人生中最震撼的时刻,一是莫名其妙被老板拉去肯尼亚看动物大迁徙,二就是她最近在搞的观看火箭发射活动。“所有的人现场看火箭发射都会哭!“ 作为一个全世界打卡的人,杨希说,手机替代不了亲身体验。有些事,就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等待。 01:00 不管是哪个大洲,我使命必达 07:26 我选择了意大利,纯属偶然 14:23 “我,职场爽文女主” 19:09 一边看动物大迁徙,一边做翻译 21:51 现场看火箭发射,所有的人都会哭 30:40 等待一两天,看了一分钟,值吗? 36:40 让中国更多地被世界看见 40:22 手机上看了,并不能代替我们亲身去体验 46:12 我们好像都失去了等待的能力 49:36 即使走过了七大洲,很多地方还是可以一去再去 bgm: Sunroof -- Nicky Youre / Dazy It’s always the little things -- 郭顶 / Rachael Yamagata
我们偶遇了独自旅行的莹莹,于是有了这一期播客。 一个在体制内工作的年轻女孩,第一次独自旅行,路上被很多人不解地询问:你为什么一个人出来?是失恋了吗?你不觉得孤独吗? 在这以前,她甚至觉得一个人吃饭都是不可以接受的。 于是我们讨论了一个话题:我们为什么要独自做一些事情? 莹莹说,是为了成长。 欢迎大家收听这一期短短的,但是异常真实的成长访谈节目。 你会听到: 02:28 “你一个人旅行,肯定是失恋了吧?” 05:33 独自旅行的最大问题,是拍照吗? 14:26 慢慢地,我就学会一个人吃饭了 18:51 孤独十级,其实是成长的过程 23:55 我可以一个人,但我还是希望有个同频的伴侣 28:16 一个人的强大,并不是对别人无所求 33:24 好的关系不是靠运气,它因我而来 BGM: Young For You——GALA The End Of The World——John Mellencamp
这一期特别开心!因为有机会访谈了稻草人旅行的两位创始人:小左和小付。 我和稻草人旅行一直很有缘分。2019年我就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讲这家很独特的旅行公司:《零预算:一家奇葩公司如何成为细分领域的王》 作为一家从大学社团活动起家的公司,稻草人专注于年轻人的小团队旅行。18岁以下、或者45岁以上都不能参加。这种专注,也使得稻草人提供的旅行体验在年轻人当中有口皆碑。我身边有非常多的朋友都参加过稻草人的团,而且是一旦参加,就停不下来的节奏。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朋友也开始焦虑一件事:怎么办,超过45岁就不能参加稻草人了! 所以这一次,我带了好几个问题来。比如: 什么时候放开45岁的限制?(毕竟创始人也人到中年了啊!) 什么时候会开亲子团? 为什么稻草人的团女生那么多,男生那么少? …… 小左和小付特别坦诚地回答了我。我也看到了45岁以后继续参团的希望! 最后,鉴于很多朋友问我能不能去稻草人工作,我把他们的招聘链接放在下面啦!稻草人有好多职位在等你们! 稻草人旅行招聘链接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03:31 从19岁就开始做的“稻草人” 07:20 旅行就是要允许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发生 13:21 很多年以后,我们才知道其他旅行团的盈利从哪儿来 19:37Lonely Planet的创始人来过我们办公室 20:59 追不到“蓝眼泪”,看不到猴和熊该怎么办? 28:41 全是社牛的领队该如何管理? 32:05 400名领队,需要强大的支持 38:51 稻草人吸引的人都挺像的 42:36 会放开45岁年龄限制吗 49:28 错了,社交不是稻草人的核心 54:33 稻草人的团为什么总是女生多? 57:42 创业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60:31 旅行,就是我们生命中唯一要做的事情 BGM: EverySecond——Mina Okabe Better Know——BLANKS
这一期节目,真的“价值千金”。 嘉宾沈攀老师,辅导过上千名创业者,深受好评。他用高度的理性和严密的逻辑,帮助这些创业者“眼前一亮”,乃至“豁然开朗”,找到了业务增长的崭新机会。 正在创业或者有志创业的朋友们,你们会发现这一期节目信息量巨大:创业的五个仪表盘;创业者必备的“三力”;人生要有的五项修炼……真的是好有体系的创业方法论。 节目的后半段,沈攀老师还回顾了他自己的发展史,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名高度感性的纪录片导演,变成今天逻辑性这么强的企业战略咨询顾问的。所以,逻辑和理性,是可以习得的! 最后,我和沈攀老师聊到了他的“行业研究班”。有兴趣来向沈老师学创业的朋友,可以加酸奶哥小助理的微信(suannaigeboke),她会把大家拉进群的。加微信申请好友时请备注:行业研究。 你将听到: 03:40 创业者要“先胜而后战” 09:17创业的仪表盘:战略、客户、组织、财务 10:05战略:我是不是走在正确的路上 11:53客户:他们为什么持续选我们 16:07组织:初心要正,路子要野 22:21财务:业财指标是否健康 27:15沈老师家里都开减肥会所了,为何他还是没能减肥? 32:08沈老师推荐“收藏吃灰”系列 39:36创业三力:能力、精力、心力 46:18 回音室效应、第十人原则和客户的椅子 55:10人生五项修炼:思考力、表达力、学习力、业务力、情绪力 58:06如何从一个感性的导演,变成“行走的思维模型” 71:24 丁字问法:为什么?然后呢?真的吗? 74:30 一起来跟沈老师学“行业研究”吧! 附沈攀老师的“收藏吃灰”书籍推荐: BGM: O.N.E——Yeasayer We Built This City——Starship
这是一期和《三言两语》的串台节目。我代表70后80后,Jump代表90后,柯柯代表00后,我们一起来聊一聊00后整顿职场这件事。 真的有00后在整顿职场吗?还是说这只是一种情绪发泄? 是不是线上说要怼老板,线下却是加班主动又积极? 为什么00后普遍比中老年人更有维权意识? …… 用Jump的话说,这是老中青三代聊职场。行吧,就三代吧。 01:05你凭什么说我不胜任? 04:1400后的维权意识是怎么培养起来的? 09:42有意义的加班和无意义的加班 16:42职场环境还是在不断变好的 21:1800后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23:28 00后被反整顿了吗 26:54要稳定的职业,还是频繁换工作? 30:55工作中有情绪价值吗 34:02你配得上那些有成就感的工作吗? 44:00追求情绪价值,是因为物质价值追求不到了? 48:36有时候,钱和快乐是对冲的 50:02怎么避免被优化
几年前在朋友圈看到北辰青年的广告,我就很好奇:这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推动年轻人的社交是为了什么? 这次有机会和北辰青年的创始人宋超聊天,很开心。他给我介绍了北辰青年的缘起,以及创业过程中的思考。 原来一切的开始,源自于云南澄江县的一次调研; 原来“被卡住了”,是很多年轻人当下的状态; 原来设计出这些五花八门奇思妙想活动的宋超,本人非常抗拒社交活动; …… 我们平时总谈到互联网上的戾气,宋超把它解释为一种对应“被卡住”状态的发泄。而北辰青年在做的,正是对这种状态的正向引导。 宋超说,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本身是幸运的;但同时它是一种责任。 02:15 做大学生的生意真的很难 05:14 被澄江县的孩子们反问,才发现我们年轻人更迷茫 17:49 北辰青年是关于自我探索的实验 22:34 年轻人的社交,从面对面,变成了肩并肩 30:00 起因,是越来越多的人被“卡住了” 41:30 一个社恐的人,却设计了许多社交的活动 52:07 真诚是你能做出的最好回应 55:14 是否按下报名按钮,其实就是最重要的筛选 58:07 被堵住的出口,需要发泄 65:14 进入年轻人的衣食住行 71:48 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幸运,也是责任 BGM: Say You Would——Dayon Que Sera Sera——Janet Seidel
这一期播客是在咖啡店LiLi Time录制的,嘉宾就是这家咖啡店的创始人莉莉。 在上海这座全世界拥有最多咖啡店的城市,LiLi Time两家门店:巷子店经常是大众点评全上海咖啡厅好评榜第一名、服务榜第一名、口味榜第一名及环境榜第一名;園子店的手冲咖啡也是全上海手冲咖啡榜单的第一名。 更特别的是,LiLiTime的店员,绝大多数都是聋人。它是中国大陆首家获得B Corp共益企业认证的咖啡店,也是上海首家CSECC认证为中国社会企业的咖啡店。 我和莉莉聊了她做这份事业的初心和经历的失败与转机,探讨了“什么是社会企业“这个话题。 和我之前的认知不同,莉莉告诉我,社会企业首先应该是一家能够盈利的成功企业。此外,聋人们、自闭症儿童们、甚至社区里的老人们,他们最需要的帮助也许不是金钱,而是被看见。 我们聊到了米歇尔·奥巴马的新书《我们携带的光》。莉莉说,我们每个人都携带着光,即使它很微小,也依然可以给那些需要被看见的人带去温暖。 特别提醒:在录音过程中有熊孩子在身边吵闹,因此有些片段听起来会比较嘈杂。但在这家流动着爱的咖啡馆里,相信你也可以容忍一下了。 03:21 从德国回到上海,发现人与人疏远了 08:42 咖啡店创业,一开始并不成功 13:24 一家全部由聋人运营的咖啡店 16:57 就这样,错过了金星老师 18:50 我想做的,是一个有爱流动的空间 24:15 不是慈善组织,不是NGO,我们是社会企业 30:59 爱是在别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责任 34:40 聋人,和“听人” 42:23 一群聋人拿到服务榜第一,是个神迹 45:31 咖啡店卖掉的第一个产品居然是画 52:16 我也是要拼命努力赚钱的 58:54 企业家是把企业做成“家” 62:48 《我们携带的光》 67:09 我请自闭症孩子来演出,每次我都会流泪 77:04 回到初心,做向善的事情 BGM: Wherever You Are——ONE OK ROCK Someone to Stay——Vancouver Sleep Clinic
我很喜欢和东东枪聊天。 每次和枪总录的节目,都与我其他节目不同。在其他节目里,我是访问者,我是主持人;在和枪总的节目里,不管开始说谁主持,最后都是他主持。 我做好捧哏即可:嗯,对,哟呵,可不是吗? 上次和枪总聊成功人生的模样,这一次我们聊失败的痛苦究竟应该如何消解。 失败无非就是想得而不可得,而想得的东西,都是由一个个社会坐标系来决定的。 让自己快乐起来的方法,可能是要建立自己相信的坐标系。 为什么一定要画很圆的圆圈呢?就是阿Q说的:孙子才画得很圆呢! 04:55 不尝试,就不失败 08:11 没有什么大的失败,也算是一种人生缺陷 09:37 我们小时候其实都没有梦想 14:28 失败其实就是“想得而不可得” 22:18 一生只做一件事,和做好每一件事 29:53 为什么人生会平淡无奇呢 32:32 “一事无成”,是不是更大的失败? 37:07 改变坐标系,重新定义成败 41:03 首先接受失败 45:34 然后找个让自己开心的事 54:50 反正,传统的“成功”也没有那么快乐 59:21 最后发现,真正的成功其实也不存在 68:04 互联网大坐标系扭曲了我们 73:38 “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 BGM: Waving At Cars——Isac Elliot Carry You——Novo Amor
最近人工智能太火了。用任鑫的话说,“天天工业革命,夜夜文艺复兴”。 作为很多年前就创业进入人工智能行业的“前辈”,任鑫虽然自嘲说已经是远离第一线的“老人家”了,但我看他的朋友圈,真的是深陷人工智能的热潮而不能自拔。 鉴于他自己的播客和公众号过于硬核,我这次拉他聊天,特别要求要面向小白。 对,就是我这样的,用了几天ChatGPT还找不着北的小白。 不过任鑫说了,大多数人也就是娱乐,真的拿它做生产工具的还很少。如果我们能好好用起来,我们岂不是走在前面了? 文科生是个自嘲,我不懂原理,我只求应用,哈哈哈哈哈。 (已经精通的朋友可以直接略过这一期啊。) 02:55 ChatGPT首先解决工作“卡壳”问题 06:23享受当老板的乐趣,给AI挑刺儿 15:34我真的很期待微软的Copilot 21:30 也可以让ChatGPT来挑剔我们 23:39 用好ChatGPT的魔法词 25:23 “胡说八道”的确是它的常态 34:55 如何写好brief现在是重要技能 38:24绘图AI省去了很多沟通的痛苦 43:11受AI威胁最大的并不是毕业生 45:15 “一万小时定理“是否还成立? 52:26 你把自己当煤炭,才会觉得新煤矿是威胁 60:14 最后,介绍一个特别火的prompt BGM: Olafur Arnalds——Doria I Don’t Like Mondays——ZERO GRAVITY
我上一次和大宁老师录的节目非常受欢迎: VOL.41 做一名好“销售”,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修炼。 很多听友都留言问大宁老师的销售培训班什么时候开班,如何报名。但他却很佛系,迟迟没给我消息。 这次大宁老师终于要开班了!我就赶紧抓他来聊一聊,同时带了几个听友的问题。 大宁老师说,这其实不是销售培训班,这个班讲的是“推动成交的力量”。 你永远都有机会推动成交,很多人找不到办法,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生活太“浑浑噩噩”了。 别老是想着一步到位:销售这活儿需要春播、夏耕、秋收、冬藏。 关于听友们的问题,大宁老师也一一给了回应。总之,要占据主导位置,不要被客户牵着鼻子走。 最后,大宁老师说,其实不是为了开班,是为了大家一起玩。人生中大部分的成交是非商业的,商业只是用来补差价的。 03:16 推动成交的能力是每个人都需要的 06:50 成交的时候,钱是拿来补差价的 10:44 人没有不失洽的 15:56 洞察他人社会角色的“方便法门” 26:32 老想着别人的爱恨情仇,对自己却不敏感 31:18 资本不喜欢,但销售还是要重视人 36:56 听友提问1: 刚刚毕业没什么资源,怎么做销售? 51:56 听友提问2: 同质化的产品销售,是不是只能靠跪舔客户? 58:42 听友提问3: 销售为什么一定要参加很多应酬? 64:05听友提问4: 高附加值工业品的市场部,价值在哪里? 71:05彩蛋:大宁老师的推动成交课 BGM: Perhaps, Perhaps, Perhaps——Doris Day Changes——Hayd 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The Clash (目前大宁老师的推动成交课 招生已经告一段落,祝大家事业红红火火~)
大馨是一个生活在广州的东北人,90后。 她曾经的梦想是每年都要买套房,今天却在全心全意做鞋。 她说,中老年人是一个很难定义的群体,他们不喜欢被说老,但生理上的确有变化,对产品有不同的需求。 不过,即使你知道他们喜欢一脚蹬的鞋子,也还是料不到他们会偏爱骚气的橙色。 我和大馨一起聊了聊我感兴趣的银发经济现状,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最后,还是那个观点:赚钱和使命感,得双修。 02:23 我曾经每年买一套房 11:13我很想为爸妈做点什么 17:32能不能“一脚蹬”,对中老年人来说很重要 22:49设计这个鞋跟可费劲了 27:03 “中老年鞋”不是一个营销概念 32:47头疼: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中老年 40:43没有料到,中老年男士最爱骚橙 43:20很多公司在做适老产品,只是还没被看到 49:49银发经济,平台先行? 60:30卖鞋比卖房子快乐多了 BGM: Waving At Cars——Isac Elliot I Feel Like I’m Drowning——Two Feet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