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话
食品行业从业者,带你探索食品奥秘

Album
主播:
月莞柔、Hunter潇逸
出版方:
月菀柔
订阅数:
5.88万
集数:
91
最近更新:
3天前
播客简介...
「大食话」是一档探索食品奥秘的栏目。来自食品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细分领域、不同细分职能的从业人员,一起聊聊“食品大白话”- 食物的本质、安全和奥秘,以及有趣好玩的行业“内幕”故事。 在这里你还可以听到:从业人员的食物选购小建议,也可以听到行业发展的“野史”,好吃好玩的食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听一群好玩的食品人唠嗑,甚至还有:百度Google不到的健康冷知识! 主理人:月莞柔,兼职的播客主,主业工作食品行业从业者,操心人,碎嘴子。 2022CPA中文播客奖 年度健康播客MVP 2022小宇宙播客大赏 年度趋势播客 苹果播客编辑精选栏目
大食话的创作者...
大食话的节目...

Vol-87 越贵越新鲜?从NFC到冷压 HPP、果蔬汁小绿瓶们是如何被产业重新发明的?

🥬 从技术扫盲到商业拆解,本期,我们和饮料资深产品经理盖里,一起聊聊果蔬汁从果园到门店的那点事儿! 冷压、HPP、高压灭菌、小绿瓶、液断饮品、羽衣甘蓝果蔬汁…它们代表了果汁行业的新趋势,也隐藏着从农业、技术到商业的整条供应链革新。为什么HPP果汁动辄三十块一瓶,它贵的到底是原料还是工艺?为什么羽衣甘蓝突然就火了?“液断果汁”为什么总在社交平台走红却没有69 条形码?我们从技术、成本、种植、门店运营一直聊到消费者如何看懂标签,带你深入果蔬汁这个看似清爽,实则烧脑的世界。 你将听到: * 果汁的“技术鄙视链”:NFC、 HPP、冷压…到底有什么不同? * 为什么 HPP 技术这么好,却不适用于牛奶 * 羽衣甘蓝如何从绿化带被改造成爆款果蔬汁?背后做了多少“难喝到好喝”的妥协? * 冷链加工、保质期、原料标准…决定果汁成本的真实逻辑 * 怎么看果汁瓶上的标签:看懂“配料顺序”“0糖0脂”“柠檬 vs 柠檬汁”有多重要 📍 时间轴 01:26|开场引子:爆火果蔬汁的“健康感”是怎么来的? 02:27|果汁热词扫盲:NFC、HPP、冷压、冷榨到底是啥? 05:30|HPP 冷压技术为什么不能用在牛奶上?听懂杀菌逻辑 08:01|一瓶果汁的诞生:采摘、清洗、榨汁、灌装,生产全过程复盘 11:30|HPP 果汁为什么这么贵?设备 + 原料的双重成本揭秘 14:42|原料成本再提升:HPP 要用的是生鲜级水果 16:34|风味难以标准化?为什么 HPP 果汁“每一批都不太一样” 17:50|羽衣甘蓝的逆袭: - 从绿化带植物变成果蔬汁爆款 - 从难喝到好喝:果蔬汁研发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妥协” - 羽衣甘蓝种植扩张背后:预期 +供应链响应速度 23:45|果蔬汁的风味调整技巧:如何减轻菜味、涩味、麻口 25:17|HPP 果汁容易分层?这其实是“更天然”的表现? 27:04|小红书爆火的“白人中药”是啥?是果蔬汁?是功能饮料? 29:02|果蔬汁的“心理代偿”价值:罪恶饮食后的“自我救赎” 29:42|为什么越来越多奶茶店也开始用 HPP 果汁?标准化背后的商业压力 32:08|蜜雪冰城的柠檬怎么做到“自给自足还卖别人”?上游控制的力量 33:19|水果自然周期有大小年?从荔枝自由到果汁原料波动 34:29|液断果汁的边缘身份:不带条码、不像零售商品,算擦边吗? 36:24|液断其实不用这么贵?讲讲它真正的减重逻辑与误区 36:44|翻车的味道:香菜、胡萝卜、两极分化的产品要不要做? 38:01|果汁标签怎么看?选对一瓶果蔬汁的避坑指南 38:35|配料、添加剂、柠檬 or 柠檬汁——标签里的小心机 40:03|营养成分表里藏着的“0糖”陷阱,虚标到底多常见? 40:44|看国标还是企标?消费者怎么看一瓶果汁靠不靠谱 41:26|下一期预告:冷泡茶、现萃茶、真茶叶,到底哪种才是真的“茶饮料”? 🎙 制作团队: 主播丨月莞柔 嘉宾丨盖里 声音设计丨Libing 🟥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本播客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买卖任何产品或者服务决策建议的服务。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消费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播客所载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节目内容版权归属大食话®️所有 📻 收听平台: 小宇宙/Apple podcasts/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Spotify/CastBox/Overcast/Pocket Casts等平台搜索【大食话】, 大食话播客名片 也可以找到链接 联系方式: 📮 大食话邮箱:[email protected] 🎙 欢迎给我留言/发邮件 联系我 即刻: 月莞柔 🍠:大食话的月莞柔

42分钟
18k+
3天前

Vol-86 被设计的购买欲,让你上头上当还长胖!

🎡 不是你想吃,是消费的幻觉和剧本早就被设计好了。产品、广告和内容,是如何一起编排“感觉”,让你心甘情愿吃下它?这一期,我们请来“食品电商操盘手”,李解,一起揭开食品消费背后那些你以为的“选择”——从产品、广告到内容,是如何一起用“感觉”推着你下单的? 我们从身边熟悉的例子讲起: * 炸厕所体感的益生菌,为什么比科学更有说服力? * 叶黄素能治近视?评论区说吃完就能摘眼镜,你信了吗? * 透明袋牛奶、小白包装蛋白粉,为何看起来就更“真材实料”? * 医用、儿童专属、十万级无菌,打的不是功能,是信任 还有: * 广告里的热气拉丝、咀嚼声、普通人脸,为啥让你一看就想吃? * 评论区的“口感”“体感”“真实体验”,是消费者自发还是种草套路? * 健康焦虑、成分标签、食欲诱导,是怎样组成一套“感觉营销系统”? 🎧 本期关键词: 体感种草 / 食品视觉设计 / 健康感错觉 / 透明包装信任 / 评论区信号 / 食欲诱导 / 保健品营销 / 电商广告套路 / 内容操控感知 📍 时间轴 00:00|电商和内容平台,是怎么联合制造健康幻觉的? ——看似“为你好”的产品,其实只是在推一个梦。 02:38|叶黄素真的能治近视?小红书爆帖的误导逻辑拆解 07:17|眼部健康怎么科学管理?营养素的真相和误区 ——叶黄素、维生素A、蓝光过滤——你该补的其实不是成分,是常识。 10:44|长时间用眼,怎么缓解不适?比保健品更靠谱的办法 13:09|“处方级保健品”是智商税吗?医疗标签背后的营销设计:医用 ≠ 更高级,广告法绕不过,但营销会拐弯。 15:50|儿童酱油和儿童醋:专为家长打造的“安心感”标签,反而带来钠和糖的隐患 18:14|⠀“吃两口就饱”不是天赋,而是味觉和习惯养成的结果。 21:28|高膳食纤维真的能减肥吗?“吸水膨胀”不是万能,膳食纤维也可能藏着糖和油。 24:57|食物越难吃越健康,真的是营养规律还是“口感失控”? 27:22|为什么深夜刷到冒热气的包子视频就忍不住下单?食品广告最“有杀伤力”的表现手法 30:26|普通人吃饭的视频,为何更容易打动你? 33:28|食物造型师的商业价值:怎么让你看到图就饿了 37:49|为什么“透明包装”更好卖?消费心理的错觉设计 39:30|从虾到玉米,内容造谣带货一条龙,吃的是信任感,赚的是焦虑钱。 41:41|食品添加剂的“妖魔化”背后,其实是更贵的科技 47:46|炸厕所≠益生菌有效:体感营销是怎么一步步编织的? 52:15|当零食戴上“健康帽子”,我们就更愿意吃了。 53:15|结尾预告:下集我们聊聊——为什么“好产品”却卖不过“好故事”? 🎙 制作团队: 主播丨月莞柔 嘉宾丨李解 声音设计丨Libing 🟥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本播客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买卖任何产品或者服务决策建议的服务。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消费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播客所载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节目内容版权归属大食话®️所有 📻 收听平台: 小宇宙/Apple podcasts/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Spotify/CastBox/Overcast/Pocket Casts等平台搜索【大食话】, 大食话播客名片 也可以找到链接 联系方式: 📮 大食话邮箱:[email protected] 🎙 欢迎给我留言/发邮件 联系我 即刻: 月莞柔 🍠:大食话的月莞柔 ⠀

54分钟
7k+
3周前

Vol-85 吃得懂科技,也吃得出锅气、记忆和安全感!

🔬 从冻干到锅巴,科技拐了个弯,回到妈妈的厨房。如何判断一个成分是真科技还是伪科学?食品的科技不只在实验室,在营销的广告里,也在妈妈的厨房里。赤藓糖醇、乳铁蛋白、HMO、胶原蛋白、冻干、酸菜酸奶……这些你在营养标签上常见的“黑科技”,到底是行业进步,还是伪科学幻觉? 本期《大食话》,我们请来拥有医学营养专业、在食品企业开放式创新领域奔跑5年的生活漫享家Lexi,从内行视角聊一聊食品科技的真相。我们不为科技洗地,也不为营销喊冤,只想给大家一些理性消费的判断标准—— 你会听到: * 真科技的样子:从乳铁蛋白到HMO,真正的营养强化是怎么一步步实现的? * 伪科学的套路:0糖鱼油、无糖酸奶加果酱,标签怎么玩的花样? * 食物的第二层价值:不仅是饱腹,更是记忆、情绪与身份的载体 * 如何判断一个食品成分靠不靠谱?内行人的4个选品原则 当然,我们也聊了聊吃饭之外的事—— 那些长大后又爱上的锅巴、泡菜、家乡菜,到底藏着怎样的情绪奖赏?科技可以解决口味和保质期,真正治愈人心的,还是那一点点烟火气。 📍 时间轴 00:00|开场:内行人来了,我们来聊聊食品科技的真相与谣言 02:00|乳铁蛋白、HMO 是“科技狠活”?从科研到量产:真正的“食品科技”背后是几十年的积累 08:00|科技的本质是向自然学习:成分从哪来?怎么复制?能不能量产? 10:30|代糖到底靠不靠谱?甜味逻辑与成本真相 14:00|冻干是“黑科技”?从战场血浆到猫粮零食的技术迁移 17:00|手工更健康?酸奶、泡菜背后的“微生物风险”与食品安全对比 22:00|“0糖0脂”标签到底能信多少?那些被玩坏的健康概念 27:00|胶原蛋白有效吗?两个视角来看看 32:00|内行人分享判断食品科技真假的 4 个标准 36:30|科技也需要“锅气”:为什么好吃、便利、安心同样重要? 38:30|海藻可吞水袋火不起来的原因:科技感强≠有用≠好卖 43:00|童年食物的魔力:为什么我们越大越爱吃小时候的味道? 48:00|吃饭也是情绪照料:零食记忆、咬锅巴、饭桌上的情绪奖赏 51:00|如何养育自己?非焦虑饮食观 + 情绪满足感缺一不可 56:00|放过自己,也放过食物:你需要的,是“吃得对”也“吃得开心” 59:00|Lexi的早餐哲学:做饭不只是补能,更是抵抗精神内耗 61:00|结语:食品科技不只在工厂,也在厨房,也在你小时候的记忆里 🎙 制作团队: 主播丨月莞柔 嘉宾丨Lexi 声音设计丨Libing 🟥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本播客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买卖任何产品或者服务决策建议的服务。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消费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播客所载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节目内容版权归属大食话®️所有 📻 收听平台: 小宇宙/Apple podcasts/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Spotify/CastBox/Overcast/Pocket Casts等平台搜索【大食话】, 大食话播客名片 也可以找到链接 联系方式: 📮 大食话邮箱:[email protected] 🎙 欢迎给我留言/发邮件 联系我 即刻: 月莞柔 🍠:大食话的月莞柔

64分钟
5k+
4周前

Vol-84 国内明星热衷代言,北美明星忙着创业:品牌背后的两种逻辑

🧸 卡戴珊家族推出的益生菌软糖,为什么偏偏做成菠萝味?Tim Hortons 在加拿大是“家”的象征,为什么到了中国却成了杨洋欢乐颂 和贝果早餐?Netflix 连一句广告词都不说,却能把 Canada Goose 、苹果手机和星巴克种草给你?Rihanna、Hailey Bieber、Kendall Jenner 的818 龙舌兰……为什么北美的明星不代言了,而是自己开公司、做品牌、当创始人,甚至 IPO? 在北美市场,品牌越来越少“直接打广告”,而是用剧集里的纸杯、医生创始人、搞钱女孩、身份认同感,悄悄塑造你想成为的那种人。你买的,早就不只是产品,而是一种“被理解”的感觉 本期邀请到了Level5 Strategy战略咨询公司合伙人、《柠檬变成柠檬水》的主播俞骅,前大健康上市公司营销总经理、现在在自己创业的Claire,一期带来她们在品牌战略、营销实践、健康消费领域的专业视角,一起解密北美品牌的这些“心玩法”! 📍 时间轴: 00:00 开场介绍 03:08|电视广告的“洗脑黄金时代” * 金宝汤用“妈妈的味道”绑架了主妇情绪 60 年 * 安迪·沃霍尔成品牌野生代言人?广告叙事变成了艺术语言 07:50|女性搞钱鼻祖们的品牌战役 * Mary Kay 靠粉红凯迪拉克和主妇直销写出北美“搞钱女孩”范本 * 对比国内“知识付费学姐”式品牌人设,谁更持久? 11:50|从代言到创始人:北美明星的商业进化史 * Rihanna 不再代言,她是 Fenty Beauty 的老板 * Hailey Bieber 靠粉底+软糖打造出10亿美金品牌 * Kendall Jenner 的818龙舌兰讲的是“加州自由生活方式” 16:35|Tim Hortons 在中国讲不好“家”的故事 * 加拿大人从小喝到大的“家”味道,中国人只记得“早餐券”? * “Roll Up the Rim”没同步文化价值,品牌情绪断了线 20:40|剧集里的隐形广告商:Netflix、Apple、Starbucks、LV * 为什么你在看剧时却心甘情愿种草 Canada Goose? * Apple 不让反派角色用 iPhone,品牌的底线比你以为的更细节 * LV 靠《欲望都市》不请代言人,却抓住了都市女性的灵魂 27:25|品牌怎么让你“入戏”还心甘情愿? * 不吆喝、不解释,只用角色气质和场景诱导认同 * 你不是顾客,而是品牌剧本里的那个人 29:00|卡戴珊的软糖卖的是幻想,不是功能 * 为什么偏偏做成菠萝味?是“香”的隐喻而非热带气息 * 营养表是配角,体香暗示才是爆点 33:15|Goop、灵性养生与科学争议 * 格温妮丝·帕特洛(钢铁侠小辣椒)靠“玄学+性感”打造 Goop * 被科学家群嘲,但消费者买单,谁才是赢的那方? 35:25|医生成为新一代“代言人”? * Nutrafol、ZOE、Function of Beauty 都由医生创立 * 联合利华斥资收购 Nutrafol,信任机制正转向专业背书 39:40|明星代言“高危”时代:Peloton 翻车、Ryan Reynolds 神救场 * 美剧主角猝死带崩健身品牌 Peloton 股价 * Ryan 用纪录片让小镇足球队品牌重生,明星不只代言,还“讲故事” 44:02|她经济时代,品牌拼的是“我就是你” * Fenty Beauty用肤色包容性干掉维密“单一美” * 加拿大服装品牌 Aritzia 不请明星却抓住了都市女性共鸣:你也可以成为品牌的人设 50:10|TikTok 带货,为何干不过中国的抖音? * 中国抖音带货2万亿,北美 TikTok 用户下单率仅37% * 内容形态不同、信任路径不同、参与方式也不同 56:41|品牌是如何“邀请你入戏”的? * 情绪绑定、生活方式塑造、角色预设,让你以为你主动买了 * 其实品牌早就知道你“会心动” 01:03:30|结语:你不是在消费,而是在成为品牌故事的一部分 * 明星、医生、角色、用户,谁才是新时代的品牌“代言人”? * 你以为你在挑品牌,其实品牌早就挑中了你 其他分享: 1976年的罐头广告 Campbell's Chicken Noodle Soup Campbell's Soup Commercial 1983 🎙 制作团队: 主播丨月莞柔 嘉宾丨俞骅,Claire 声音设计丨Libing 🟥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本播客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买卖任何产品或者服务决策建议的服务。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消费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播客所载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节目内容版权归属大食话®️所有 📻 收听平台: 小宇宙/Apple podcasts/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Spotify/CastBox/Overcast/Pocket Casts等平台搜索【大食话】, 大食话播客名片 也可以找到链接 联系方式: 📮 大食话邮箱:[email protected] 🎙 欢迎给我留言/发邮件 联系我 即刻: 月莞柔 🍠:大食话的月莞柔

74分钟
3k+
1个月前
大食话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