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之外
关于教师和教育相关的一切,都是我们想聊的。

Album
主播:
婉儿_、Ruiruil
出版方:
婉儿_Fi5o
订阅数:
2290
集数:
25
最近更新:
3周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这里有教师在教育现场的一手资料,有各路人马对教师教育的看法与见解,也有教师通往启蒙者或专业人路上的迷思探讨,还有传说中的高手教师是如何怀着激情和原则实现教育对话的。总之,关于教师和教师相关之人的一切,都是我们想聊的。 主播介绍: 婉儿|曾在一线公办、私立、国际学校都挣扎过的思辨教育探索者。 Ruirui|北京某国际学校教师,心理学爱好者,正念冥想探索者。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听友微信群:jiaoshizhiwai
教室之外的创作者...
婉儿_
Ruiruil
教室之外的音频...

Vol.22从毛坯到精装:年轻教师必备的"教学空间改造三段论"|新老教师Q&A备课篇(一)

公开课、赛课,是教师成长之路上必经的一座山峰。有人驻留在山脚下愁眉不展,山那么高,光是望望就抑制不住地害怕;有人奋力向上攀爬,一路执着于摸索出一条属于她自己的路径;有人在山腰处歇息,或许是阶段性胜利后欣赏闲云舒卷的悠然,也或许是遇到磕绊打击后的喘息调整;有人站在山巅回首来路,远眺天际。此刻,片片回忆正交织成一首歌,悄然拉开她人生的下一新章。 不论你现在在哪个阶段,希望我们的这期播客都能给你带来一些能量,让你更有力量、更有方法地去面对事业上的挑战。 我们将会从备课聊到磨课、上课,直至评课,把一个完整周期内自身的经历和思考全部呈现出来。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有:公开课和赛课,至少要有一个亮点,那该如何获取教学灵感呢?公开课和赛课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借班上课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理解与看待“课堂永远是遗憾的艺术”这句话?我们又该如何与遗憾共处? 这个话题我们会更新不止一期,所以请大家保持关注哦!(爱你们🫶) 本期话题是:公开课和赛课,至少要有一个亮点,那该如何获取教学灵感呢?我们可以怎样做,去加速灵感的火花迸溅呢?【偏经验分享】 * 追问1:去小红书找其他老师的设计作为参考是上上策吗? * 追问2:选哪个班?我有一个班是稳健气质的,虽没有特别突出的,但也没有炸弹型选手;另个班是天马行空派,虽有极灵慧的,但也有极不好把控炸弹型选手,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 如果您喜欢本期节目,欢迎评论留下您的思考,也欢迎您的点赞、分享和收藏,这是我们更新的最大动力。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小红书、即刻账号哦! 【timeline】 Part1:一个好点子的诞生 2:45 公开课选题备课灵感获取及“语文味”探讨 10:40 从毛坯到精装:年轻教师必备的"教学空间改造三段论" 36:30 面对真实:承认不满与回归自我 Part2:赛课选班策略 45:57 选班纠结探讨:稳健班与活跃班的特征及风险分析 49:34 如何把炸弹学生的突发奇想转化为课堂亮点 【金句】 💡 直接住进别人的精装房(照搬教案),就永远学不会装修 💡 【毛坯房框架建构三步】 哪怕不成熟,坚持写「教学日志三问」 1) 今天哪个瞬间学生眼睛发亮? 2) 如果重上这节课,我会砍掉哪个环节? 3) 我的口头禅是什么? 💡 【带着框架逛宜家(课案)】 遇到优秀教案时灵魂三击: 1)这个设计在解决我框架里的哪个痛点? 2)如果换成我的学生,需要改装哪个部件? 3)作者可能隐藏了哪些没写出来的底层逻辑? 【BGM】 开头《Auspicious sign》 歌手:Jusqu'à Grand-Père 所属专辑:2-deux- 结尾《Un Instant Per Sempre》 歌手:Roger Subirana 所属专辑:Lost Words

61分钟
99+
3周前

Vol.21求学难,教学更难:偏远民族地区教育的坚守与挑战

大家好,欢迎来到播客教室之外,这是一档关注教育,关注教师成长的节目。本期节目是很特别的一期节目,我们这次将教育视角放到了边境民族地区,而且邀请到了两位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不同教学阶段的老师进行访谈,看看在同一话题框架下,两位老师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有何不同的觉察和感受;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两位嘉宾的个人基本信息和所任学校基本信息: 👩‍🏫刺猬老师:刚工作不久的新手教师,是个很可爱的姑娘,目前在西南边陲一个高原地区的县城全寄宿中学里面任教,担任初中历史老师,所在学校少数民族占到学生的 90% ~ 95% ,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汉族得她觉得她才是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 👨‍🏫刘老师:从事公益服务十年,四年教育经验的男性熟手教师,同时也是学校的教务主任,目前在位于云南自然保护区深处的一所六年制寄宿小学任教,刘老师说,这是云南最为贫困的一个县城,从大山出来的他又回到了更深的大山。与刺猬老师所在学校一样,这所小学很大部分孩子也是少数民族,且留守儿童比例高达58%。 在接下来的两位老师分享中,我们大致会听到以下相关内容:一,当地学生的个性与特点,例如求知欲和学习态度怎样,尤其是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他们厌学经历有何而来?二,会不会遇到重男轻女的家庭,比如不让女孩上学这种棘手情况呢?三,对于那些支教项目老师,当地学生和老师对其有何看法?最后,两位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了几点给其他想投入民族地区教育的伙伴一些建议。 如果您喜欢本期节目,欢迎评论留下您的思考,也欢迎您的点赞、分享和收藏,这是我们更新的最大动力。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小红书、即刻账号哦! 【timeline】 Part 1:两位老师的个人和任教学校基本信息 1:02 我们是谁&我们在哪儿教书 2:34 我们为什么回到了大山深处 Part 2:民族地区的求学梦与教学难 6:01 是老师,也是”爹妈“ 16:35 ”读书无用论“与”早点嫁人“ 21:47 “为了安全,我们必须把女生锁起来” 24:48 “ 政府能干的不能干的活儿,我们都能干” 26:37 乡村支教与城乡差距的背后是渴望平等 Part 3:我们的建议 45:04 我们想对即将成为老师的你们说 【BGM】 开头《Auspicious sign》 歌手:Jusqu'à Grand-Père 所属专辑:2-deux- 结尾《苔》 歌手:梁俊&梁越群

50分钟
99+
5个月前

Vol.20“可是宝贝啊,人生又何止‘漂亮’这一件事?”|串台《元气咖啡厅》

“变美”,是所有人类,尤其是女性一生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更漂亮,我们不惜一边麻痹安抚着自己“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忍忍就好啦!”一边掏空口袋,“心甘情愿”地遭受着那些美丽刑具的折磨。 但,究竟什么是“美”呢?在拼尽所有努力让自己变美的这条路上,真的有美的终点线吗?世界上真的存在美的一百分吗?更重要的是,“你”感受到快乐了吗?感到满足了吗?整体来看,这一场关于美的“社会高考”,带给我们的到底是开心多一些,还是“我真的好累啊!”更多一些呢? 这一次,我和@元气咖啡厅的鹿卡以及我们的朋友Joy深入地夜聊了一番我们对于“追求美/服美役”的实感体验和崭新思考,你将会听到我们作为三个从小在东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普通女孩,是如何被“美”的定义而捆绑缠绕,陷入自我憎恶和健康危机;又是如何在成长路上不断觉醒,不断破除“美即自我价值”的有毒信念,重新建构起自我价值坐标系,练习爱上自己的过程的。并且,我们也给屏幕前的小伙伴们留下了一道思考题,那就是——全世界对“美”密不透风的宣扬背后到底是什么?究竟谁才是幕后的操盘手、最大的赢家呢? 感谢Lucca的锐利思考和Joy的温柔承接,你们为我搭建起了一个可以让我足够安全、自由表达的“鸟窝”,让我获得了一场完美的交心与对话。我也真挚地向大家推荐这期由Lucca率先发起的对谈节目,因为我坚信:它值得被更多的人听到。 最后,我们本期依托的书籍是意大利女性主义先锋作家、哲学家毛拉·甘奇塔诺所著的《服美役:美是如何奴役和消费女性的》,强烈推荐大家沉浸阅读下这本书,绝对字字珠玑,令人振聋发聩。我放下目录大家自主感受下: 第一章 名为美的牢笼 / 1 第二章 美与权力的行使 / 23 第三章 美、凝视与广告 / 41 第四章 美、肥胖与礼仪 / 67 第五章 美、时尚与老年 / 99 第六章 当美变成疾病 / 125 第七章 丑陋的与极美的 / 139 第八章 美之谜 / 167 第九章 如何冲破牢笼 / 185 好啦!本期前言有点多了,抱歉各位。接下来是Timeline,大家可以点进最感兴趣的那部分进行收听: Part1: 什么是“美”? 2:05 最近一次感受到“美”的时刻 4:46 我们认为的“美”是什么? 9:34 “服美役”中“美”是什么样子? 9:52 公认的“美女”是什么样子? 13:30 “美的标准”从何而来? Part2: 当我们成为“服美役”的一员 30:07 我们服美役的亲身经历 40:04 我们为服美役付出了什么? Part3: 抗争“美役”,我们能做什么? 54:19 探索更多的生活支点、更多元的价值观、更多样的美 55:05 让衣服为“我”服务 55:54 筛选环境、筛选人 56:40 过滤外部信息、“操控”大数据 58:24 辨别“好”的亲密关系 60:13 关注身体的功能性,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62:08 多多赞美身边的女孩子 🌟欢迎大家多多关注元气咖啡厅和lucca的公众号@一只元气鹿Lucca!下面是元气咖啡厅的节目简介: 如果你看到最后的最后(也就是这里),感谢你的耐心与信任,陌生的好友。我也准备了一段文字礼物送给你!Ꮚ╹ꈊ╹Ꮚ 「祝愿你在未来的日子里,大胆挣脱美的枷锁,飞往属于自己的高山!当耳边传来锁链咔嚓咔嚓的碎裂声,和羽毛扑棱扑腾的扇动声,我想我一定会听到,并在地球的任何一端同你举杯欢祝🍻」 爱你们!我们下期见!记得喜欢的话要一键三连噢嘻嘻嘻嘻嘻!

69分钟
99+
6个月前

Vol.19如何用好教育惩戒权这把尚方宝剑?|新老教师Q&A教育惩戒篇

9月,不仅意味着学生的新年度开启,也是很多年轻伙伴成为老师,加入教育行业的崭新一年。对于很多新老师来说最头疼的就是班级管理,而管理背后必然附带着对学生的奖励和惩罚的考量。说到惩罚,从21年出台正式惩戒文件到今年8月国家层面再次对教师惩戒权的维护,很开心看到了上层对老师们教育工作的支持,但,教育惩戒的黄金准则到底在哪儿,这依然是一个很争议的话题。 本期想从主播自身的经历开始,分享那些在惩戒学生上踩过的坑和避雷策略,主要探讨这几个话题:是什么让一个老师开始不合理的惩戒?如何合理有效地用好教育惩戒权?制定奖惩规则时必用的思维工具是什么?而这三个大话题下还拆解了一些更具体的案例,例如:惩罚学生时,学生不认为自己有错怎么办?任课老师需要和班主任对齐规则吗?希望能和大家有所共鸣! 如果您喜欢本期节目,欢迎评论留下您的思考,也欢迎您的点赞、分享和收藏,这是我们更新的最大动力。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小红书、即刻账号哦! 最后祝大家教师节快乐,新的学期平安健康,开开心心做自己! 【timeline】 Part 1:是什么让一个老师开始不合理的惩戒? 3:49 一封发往过去的忏悔信 13:10 你了解“微压力”吗? 15:15 只要开始了打学生的第一步,就不会再停下来了 26:17 我想为高敏感人群老师说句话 32:38 情绪失控的老师往往是最需要帮助的人 40:52 《头脑特工队》《不原谅也没关系》教会我如何爱护消极情绪 Part 2:如何合理有效地用好教育惩戒权? 43:21 惩罚学生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怎么惩罚才能不被家长投诉? 52:04 惩罚学生时,学生不认为自己有错怎么办? 59:36 任课老师要主动跟班主任对齐规则吗? 01:06:17 机灵鬼儿老师们都在用的“隐性汇报”小绝招 Part 3:制定奖惩规则时必用的思维工具是什么? 01:11:03 目标-手段思维框架简介及示范用例(请务必重点收听此部分!) 01:25:39 你有“职场显眼包の被害恐惧症”吗? 01:35:42 学生就是“懒”,咋整? 【金句】 💡 制定惩罚的“自我标准”前,首先要有对“大众标准”say no 的勇气。 💡 当你决心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学生时,恭喜你正式踏上了为师之旅。 💡 情绪失控并不意味着“我是个无能的人”,它仅仅意味着“我急需被爱”。 💡 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成长,而不是单纯地使他痛苦。罚是为了让学生改正,而不是无谓的折磨。 💡 要么放开了干,要么干脆不干,“半显不显”才最尴尬。 💡 我们往往会低估教育的复杂性,而高估自己的能力。 【延伸资料】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 相关概念(来自chatgpt的解释): 1.教育惩戒 定义: 教育惩戒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不当行为进行的教育性、引导性和矫正性的措施。教育惩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特点: 1. 教育性:注重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并改正。 2. 引导性: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培养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3. 矫正性:旨在纠正学生的不当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4. 适度性:惩戒措施应当适度,不应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 5. 尊重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不侮辱、不体罚学生 2.惩罚 定义: 惩罚是指对违反规定或规则的行为进行处罚,以示惩戒和警示。惩罚的目的是制止不良行为,维护纪律和秩序,但通常不强调教育和引导的成分。 特点: 1. 制止性:主要目的是制止和纠正不良行为。 2. 警示性:通过惩罚起到警示作用,让其他人引以为戒。 3. 强制性:通常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可能会对受惩罚者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4. 单一性:往往只是单纯的处罚行为,不强调教育和引导。 【BGM】 开头《Auspicious sign》 歌手:Jusqu'à Grand-Père 所属专辑:2-deux- 结尾《Un Instant Per Sempre》 歌手:Roger Subirana 所属专辑:Lost Words

107分钟
1k+
7个月前
教室之外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