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点菜时常被误以为是回民,但忌口会更多一些 - 大家馋的是肉的口感、调味和那份记忆 - 酵母抽提物也很有肉味 - 如果深究肉的来源,就没那么香了,和亲密关系类似 - 市面上很多肉类质量堪忧,真正好的肉很贵 - 肉需要大量调味,单纯的肉味并不可口 - 如果被瘾头牵着走,容易陷入负面的饮食循环 - 要与食欲和解,了解馋的原因 - 有时是肠道菌群在馋肉,你只是肚子的代言人 - 我曾厌恶很多蔬菜,可能与食堂炒肉菜水平有关 - 素食后肠道菌群改变,不再讨厌任何蔬菜 - 很多厨师也不喜欢吃素菜,所以炒制也不带感情不好吃 - 自己动手,选优质蔬菜水果,就能做出可口素食 - 良好生活基础是合理饮食,食物质量很关键 - 不能只追求吃饭那30分钟的口感和美味,要考虑吃下去之后的体验 - 将身体视为实验田,持续调整找到最佳饮食
- 用亚文化打碎消费文化 - 冰人呼吸法和凉水澡的诀窍是什么 - 凉水澡洗着痛苦但出来后清爽,热水澡正相反 - No-poo可让头皮自然调节皮脂分泌量 - 需要用鬃毛梳均匀涂抹头皮天然皮脂 - 可用水清洗头发,但不用洗发水 - 叙利亚古皂只有橄榄和月桂油成分 - 一小块可用很久 - 不含强力杀菌成分,保护皮肤菌群平衡 - 选用无氟无硫化物的牙膏,比如Red Seal品牌
- 二手更实惠,用过再卖损失很小 - 二手要花更多时间成本钻研 - 每件二手货都是独特的孤品 - 二手价格更接近真实价格,不含营销费用 - 喜欢对二手物品缝缝补补,让它继续发光发热 - 中国生产力过剩,买新品反而徒增压力 - 二手物使用痕迹反而会增加对它的情感 - 买新物品只有新鲜感,买二手的快乐更充实 - 每件二手货都能回忆到一段美好的记忆 - 消费主义只有买或不买,二手是第三个选择
- 自制发酵食品让人非常痴迷 - 失败的天然酵种面包居然能很香 - 传统发酵面包工序复杂,需耐心呵护 - 快手免揉法做面包 - 酸面包保质期短,第二天就硬如砖头 - 家酿康普茶的过程神秘又有趣 - 乳酸刺激肠胃,已经不再做了 - 用好水好原料非常关键,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 目前在做的发酵食品只有米酒和毛豆腐 - 毛豆腐比奶酪还好吃 - 外购发酵食品不如自己做的美味
嘉宾:Yuki,吃素10年,曾在五星级酒店做日料的大厨 Yuki做的素食真的是又美味又温馨!每次去都觉得从胃里暖到了心里!在北京的朋友们如果想预订Yuki的私厨菜,欢迎添加微信:yukichef - 为什么疫情和和废水对素食的推广影响甚微? - 素食产业发展需要民众的健康意识 - 素食餐厅主打高端或刚需快餐,中端很难做 - 长期素食者外食频率低 - 荤食者口味较重,不容易适应原味的素食 - 宗教素餐厅经营困难,素食者消费能力普遍较弱 - 商业运营成功需要正规模式和拳头产品 - 不同年龄层的口味不同,不太可能兼容 - 中餐素食需要从认知上克服便宜的印象 - 健康饮食的推广应从娃娃抓起 - 年轻人是素食最大的潜在群体
- 如果吃得对,理论上不需要吃零食 - 但实际总会难免有些能量缺口 - 现在市面上99%的零食都不健康 - 奶茶等高糖食品甜度太高,不如天然水果 - 咸味零食更容易上瘾 - 零食会带来体重增长的惯性 - 好的零食应该能够自主停下来 - 椰枣是能量高、不上瘾的纯天然零食 - 枣夹核桃、夏威夷果、100%黑巧克力也不错 - 椰子水是天然的奶茶平替 - 好的零食不分甜咸,而是以天然不天然为分水岭 - 坏的零食只会带来负罪感
- 各种饮食之间的共同点是更加主动的饮食选择 - 各种饮食都会拒绝垃圾食品 - 即使最优饮食,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 饮食选择深受文化背景和个人喜好影响 - 动态调整最合适自己的饮食才最关键 - 保持主动进食状态,不要被动随意选择 - 不存在完美饮食,营养学也在动态更新 - 主动寻找最新鲜天然食材很关键 - 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已然不易 - 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保持弹性 - 取各家饮食之所长,关注身体反馈
- 我一直在倡导的是「健康饮食」和更主动的「饮食选择」 - 劝别人吃素,不如让大家主动转变 - 从记录片中收益,再到后来翻译主持纪录片观影 - 《统治》(Dominion)这部纪录片是我翻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 地球上94%的动物都是人类饲养的。只有6%的野生动物 - 孩子们很需要人文方面的通识教育 - 即使只能影响到几十人,我也很享受做这种小小的善事 - 陈嘉映《救黑熊重要吗?》,每个人做自己擅长的善事就好 - 每次观影只要能影响到一个人,我就很满足了 - 《化腐为奇》是我最近翻译的一部很trippy的纪录短片,值得一看
- 中国的植物肉历史悠久,我们从小吃到大 - 长期素食者对植物肉需求不大,更喜欢完整的食物 - 植物肉的市场主要面向杂食者,作为更健康的替代品 - 素食者消费能力普遍偏弱 - 仿荤菜肴是一种soul food - 对非素食者来说,吃仿荤是莫名其妙的 - 天然食材总是优于人工合成,前提是别有太多毒素 - 仿荤大多重油重盐,能量密度高,营养密度低 - 素食者偶尔吃仿荤也无妨,但要以「真食物」为主 - 要在吃「真素」喝「假素」间找到自己的平衡,不可教条 - 肠胃营养吸收因人而异,不可强求「真素」
- 我是从个人健康出发的素食者 - 还有从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出发的素食者 - 在中国,多数人因宗教信仰而选择素食 - 曾对宗教抱有偏见,后理解信仰的积极意义 - 素食中也有极端分子,不要深陷其中 - 素食界也存在派别之争 - 我维护的素食群能够包容不同的观点 - 不强制他人跟随自己的饮食方式 - 自己想要的和别人想要的是不一样的 - 超人的视角下,很容易产生无力感 - 放下改变所有人的焦虑,关注自己生活 - 素食应该视为个人品味,不必强求 - 每个群体都有着内部的问题,素食也不例外 - 重视自己的生活,而非着眼改变所有人
- 只要知识储备足够,吃素就不会消耗意志力和自制力 - 任何更健康的饮食选择都需要勇气和冒险精神 - 素食是在一种快乐和另一种快乐之间做选择 - 健康素食的原则是蔬果豆谷均衡搭配外加补剂 - 素食者也要时刻反思自己的饮食是否均衡 - 从植物到动物到人,我们可以跳过吃肉减少生物富集毒素 - 吃不健康的食品,摊上治病的钱,比吃素要贵得多 - 素食者大多低调内敛,但大家都记住了网络上极端的那些vegan - 素食的能量摄入容易不足,需要动态调整 - 不能教条化吃素,要关注身体的反馈 - 能量不足也可能导致暴饮暴食,有的人会最终抛弃素食 - 素食是一种更主动的限制,从而获得自由 - 也要去吸纳反对素食的观点,兼容并蓄 - 素食打开了探索良好生活的大门
- 自己爱做饭的动力来自对美食的追求 - 吃素后的家庭料理要重头学起 - 最开始追求做各种好吃的,后来渐渐不再追求口味,更关注健康 - 经历烹饪的甜蜜期后,做得越香越烦躁(不健康,增加身体负担) - 食材品质非常重要 - 推荐几种好用的素食调料:素蚝油、阳江豆豉、香草酸汤料 - 现在追求无负担、简单快手的做法,如烤、蒸、煮 - 传统美食也有问题,比如会过咸、过油 - 现在我的饮食偏离中西餐的范式,但更适合自己 - 无盐烹饪,可以减少身体水肿,更加轻盈 - 我们都会有想放纵食欲的时候,要学会和解,但也不能向瘾头屈服 欢迎大家留言提出素食相关的问题,主播也会尽力回答~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