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分派
左手价值,右手动量,做一个投资上的精分派

Album
主播:
张翼轸
出版方:
张翼轸
订阅数:
6371
集数:
34
最近更新:
1个月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左手价值,右手动量,做一个投资上的精分派
精分派的创作者...
张翼轸
精分派的音频...

A股跑赢美股能持久吗?东升西降开始了?

A股真能持续跑赢美股吗?今天我们畅聊一个听上去有点“暴论”的话题:A股和美股的“东升西降”。节目中,我用实实在在的走势图和数据对比,分析了两市表现的此消彼长。过去20年,A股偶有“勇立潮头”的时刻,而最近的比值曲线又透露出新的可能性——能否真正开启一波A股相对美股的强势周期?听完你会明白,在复杂市场中,“赌趋势”与“看清估值”共振未来如何?快来看看A股和美股之间的“赛跑”究竟暗藏了什么玄机吧! 00:00 开场 & 今日话题:A股与美股对比 * 今天聊聊A股和美股走势——“东升西降”的可能性。 * 最近A股突然大涨,纳指却下跌,我们从这个现象开始说起。 00:30 走势对比:A股vs.纳指 * 展示万得全A与纳斯达克100的走势对比图。 * 两者数据性质不同,但可以为分析提供大方向的参考。 * 从2024年至今,大多数时间纳指表现强于A股,但最近几周发生逆转。 02:20 纳指信仰与表现反思 * 搜索过去的表现,纳指乍一看“永远吊打”A股。 * 2000年以来,A股也曾在特定时段跑赢纳指:几次转折点值得研究。 04:00 历史数据:A股相对强势的阶段 * 梳理2000年后的A股“闪耀时刻”:如2006-2007年牛市和2015年杠杆牛市。 * 比值图展现了A股与纳指之间相对强弱关系;布林带帮助寻找潜在趋势。 06:30 当前比值与突破的可能性 * 最近万得全A与纳指比值曲线接近布林带上轨。 * 两种可能:A股跑赢是因为纳指下跌,或是因为A股真的走强。 * 比值向上并不意味着A股一定整体大涨,更多是相对的强弱。 09:00 趋势的信号与操作建议 * 当前走势可能开启所谓“东升西降”的趋势,但需小心假突破。 * 利用布林线中轨设置止损点,可以策略性押注A股相对美股的表现。 * 不必急于大规模加仓,也可以等趋势进一步明朗。 10:30 信仰与信心:终局的不确定性 * 不少人对“国运”充满信心,A股的未来可能出现持续突破。 * 即便趋势成立,也需谨慎应对可能的阶段性回调。 * 要根据真实信号动态调整仓位,而非一味“ALL IN”。 11:30 总结 & 结束 * A股能否持续走强?值得观察与期待,但需理性操作。 * 短期内可以开始小规模布局并设立明确的止损点。

11分钟
2k+
1个月前

学投资要荒废第一个十年?及孟岩作为一种方便法门

这期播客,想和大家聊聊投资的“必经之路”。投资学习就像打怪升级,总得交点学费。弗农·史密斯的“泡沫实验”告诉我们,经历两轮牛熊,才能真正看清市场。但别怕,这儿有“捷径”!类似孟岩的“长钱账户”和播客,就像投资路上的“缆车”和“戒酒互助会”,带你避开陷阱,找到同伴,驶向理性投资的彼岸吧! 00:00:07 投资学习的“荒废十年” * 投资学习要趁早,但更重要的是做好面对“荒废”时间的心理准备。 * “荒废”并非虚度,而是指不对初始阶段抱有过高盈利预期。 * 轻仓的意义在于控制“试错成本”,保持学习的心理弹性。 00:00:42 “泡沫实验”揭示的投资真相 * 弗农·史密斯的实验表明,投资者通常需要经历至少两轮泡沫,才能学会理性。 * 股市中,投资者至少需要跨越两轮完整的牛熊周期,才能真正“毕业”。 * 只有经历两轮牛熊,投资者才能建立自己的框架,剥离市场噪音。 00:03:30 “轻仓并荒废第一个十年”是功课本身 * 面对投资,"趁早"和"轻仓并荒废第一个十年"非常必要。 * 轻仓可以控制试错成本,保持心理弹性,避免因失败而崩溃。 * “荒废”的意义在于释然,让学习成为过程的目的,让时间成为成本的一部分。 00:04:43 寻找投资的“方便法门” * 佛教净土宗的“念佛”法门,为普通人提供了修行的捷径。 * 投资中是否存在类似的“缆车”,让普通人少走弯路? * 孟岩和他的团队,以“投资者教育”闻名,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方便法门”。 00:06:37 “长钱账户”:投资的“缆车” * “长钱账户”是一个基金投顾组合,基于资产配置和价值投资的思路,追求长期稳健回报。 * “长钱账户”像投资里的“缆车”,帮助投资者避开追涨杀跌的深坑。 * 客户的信任,比收益率数字更吸引他们。 00:07:52 投资中的“正见”与“邪见” * “正见”是被验证过的正确投资理念,如分散风险、尊重价值、耐心等待。 * “邪见”如2015年A股牛市流行的“分级B玩法”,鼓励重仓高杠杆,本质是赌博。 * 基民选择投资道路,一半靠运气和缘分,一半取决于内心的选择。 00:10:00 播客:投资路上的“戒酒互助会” * 《无人知晓》和《知行小酒馆》提供了一个社区,让投资者不再孤独。 * “志同道合”的归属感,能让投资者更有底气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 * 播客不仅仅是投资教育,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支持。 00:11:15 “优质羊群”效应 * “羊群效应”通常是贬义词,但人性有从众心理。 * 《无人知晓》和《知行小酒馆》将投资者拉进一个充满正见的“优质羊群”。 * “优质羊群”有约束力,让正确的投资理念更容易被执行。 00:12:45 “方便法门”的前提与思考 * “方便法门”依赖于“他力”,需要信任孟岩的投资理念,依赖播客的引导。 * 这种依赖可能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 “优质羊群”不仅能帮投资者对抗孤独,还能点燃对投资的兴趣,最终实现“自力”。

13分钟
2k+
1个月前

为什么对“最不喜欢”的资产下手,才是真正的聪明投资?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反直觉”的投资策略:为什么你的投资组合里应该有一些“不喜欢”的资产?我们总是追逐表现最好的标的,但真相是,恰恰是那些“不看好”的资产才可能成为抵御认知失误的关键防线。节目中我结合自己的投资教训和约阿希姆·克莱门特的精彩观点,拆解了这背后的逻辑。不管是债券、科技股,还是你一眼看不上的冷门资产,当认知偏差和市场博弈撞个满怀,金矿可能就藏在你视线之外。快来听听这期节目,找到硬核的投资新思路吧! 00:00:08 开场:引入话题:不喜欢的资产可以是金矿 * 提出一个反常识的观念:认知对冲。 * 开篇介绍约阿希姆·克莱门特的投资理念。 00:00:43 核心观点:为什么分散配置要有“不喜欢”的资产 * 真正分散的投资组合总有不被看好的资产。 * 不喜欢的资产是对冲认知偏差、保护投资组合的重要部分。 00:01:33 我对债券ETF的决策教训 * 分析2023年的30年国债ETF:曾因收益率低不看好。 * 2024年收益率意外大跌,相应ETF涨幅超21%,教训深刻。 00:03:14 A股和国际科技股的逆袭启示 * 纳斯达克科技股的超级周期对价值投资者的启示。 * A股在2024年低迷中逆袭:不看好的资产可能翻盘。 00:05:15 方法论:如何为“不喜欢”的资产留席 * 哈利·布朗的永久投资组合:对冲认知失误的经典模型。 * AQR基金“50%价值+50%动量”策略,平衡投资逻辑分歧。 00:07:32 总结与忠告:持有“不看好”的资产如何助你长跑生存 * 投资不是预测胜负,而是适应和生存。 * 不看好的资产为判断失误保留后路,帮助投资者面对市场的不可预测性。

8分钟
1k+
1个月前

巴菲特的前额叶启示录:大模型如何学“自我优化” | Deepseek 理财避坑4

大模型到底有多聪明?今天我们聊的是它们“眼高手低”的那些事——能准确挑出问题的“眼”,却有时生成平平的“手”。通过一个超有趣的对话实验,我发现,大模型甚至可以互相“批评与自我批评”,“帮自己纠错”真不是件稀罕事!这一期,我们会深挖巴菲特式价值投资居然能被神经科学解读,还看看如何让AI从“新手作者”进阶“全能写手”。如果你也好奇未来AI能多厉害,或者想知道如何用“自优化”压榨大模型潜力,别错过这次头脑风暴! 00:00 开场及主题引入 * 欢迎收听,介绍本期主题“大模型的自我纠错”。 * 话题由一个用DeepSeek R1分析巴菲特投资风格的案例引出。 00:11 大模型“看得准但写得差”,真的不治之症? * DeepSeek R1分析巴菲特时提出:价值投资更依赖神经结构,后天训练难起作用。 * 对比巴菲特的阅读经验,挑战"后天难改变"的绝对论。 * Grok 3补充,神经可塑性和训练如CBT也能提升理性调控。 03:37 “批评与自我批评”:探索模型互相诊断的协作力量 * Grok 3对DeepSeek R1提出的修改和优化,修正语言更科学又不绝对化。 * 模型间互相挑刺背后的“机制”,提升大模型精确度的潜力。 04:53 “眼高手低”问题的剖析:大模型为什么脱节? * 生成内容倾向选概率最高的词句,导致“安全但平淡”。 * 自回归生成(逐步预测)导致本地逻辑合理、整体却不够惊艳。 * 评估时调用上下文全局视角,却在生成中未能反映。 08:08 “自优化”和“跨模型协作”:如何让模型更灵活? * 介绍“自优化”概念:通过多轮反思和修订优化输出。 * 提到“批评与自我批评”式跨模型合作,像人类团队分工优化内容。 10:30 深度思考vs事后批评:两种提升生成内容的路径 * 事后批评——生成后再修订。 * 深度思考——生成前推理,把规划前置。 * 两种方式结合:从优秀初稿到极致优化。 11:33 模块化AI的探索:用“搭配”解决专项短板 * DeepSeek R1与Claude或Gemini协作的案例:推理与生成分工合作。 * 展望模块化AI组合式发展的潜力,更接近人类团队协作方式。 12:26 结语及未来畅想 * 总结:大模型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机制,提高了内容生成能力。 * 展望自动化优化AI的未来,让模型更聪明、更贴心。

12分钟
1k+
1个月前
精分派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