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奈斯
向世界述说我们的理解

Album
主播:
如山清、和尘樱桃豆奶糕、薠蘅、韫章
出版方:
侦探学园
订阅数:
2672
集数:
30
最近更新:
1个月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那不 nice!向世界述说我们的理解。 欢迎在公众号“侦知棒”找到我们。如果想加入听友群请添加微信:zhentanxueyuan233
那不奈斯的创作者...
如山清
和尘樱桃豆奶糕
薠蘅
韫章
那不奈斯的音频...

#30 艺术体制读书会08:艺术体制诸版本

时间轴 * 01:23 导论:乔治迪基 * 04:31 1984年发表的《艺术界》 * 07:49 艺术习俗论 * 10:36 艺术 * 14:47 艺术世界系统的五大概念 * 24:23 讨论:《艺术界》 * 38:47 迪基艺术理论的特点 * 42:59 2000年发表的《艺术的体制理论》 * 50:52 讨论:《艺术的体制理论》 * 56:16 2015年发表的《“艺术惯例论”:早期版本与晚期版本》 * 67:11 艺术定义的提出及推翻 详细版时间轴 * 01:23 乔治迪基的个人介绍 乔治迪基将艺术定义为一种创造出来而向艺术界公众展现的人工制品 * 04:31 1984年发表的《艺术界》 人们会纯粹把想要的艺术特征当作艺术实质,或抓住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想象,将它视为隶属实质。于是,艺术种种异变的特征,被封入定义,作为实证 而终止了生命力。所以迪基要追求的是一种更有持久性的,对艺术本质的描述 * 07:49 艺术惯例论 惯例论是一种境况理论 价值中立,强调制作艺术的行为的价值,而与艺术品的好坏无关 * 10:36 艺术世界 被创造出来的客体是一种为了呈现而创作的作品 相互联系的艺术家和公众可以称为呈现群。事实上,一个呈现群就是艺术创造的最低限度的框架 艺术家和公众的作用 艺术世界是由一系列单一的艺术系统组成,每个系统包括自己特有的艺术家的作用与特定的补充性作用 * 14:47 艺术世界系统的五大概念 艺术家,艺术品,公众,艺术世界和艺术世界系统 艺术家是在创作艺术品的过程中参与理解的人 艺术品是某种向艺术界公众呈现的,被创作出来的人工制品 公众是这样一批人,其成员对向他们呈现的某种客体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准备 艺术世界是所有艺术世界系统的总和 艺术世界系统是艺术家向艺术界公众呈现艺术品的一个框架 艺术创作涉及到的是一个无法直接的用线性方式加以描述的。复杂而又互相联系的结构 * 18:13 艺术界与艺术圈 关于艺术界的命名 * 21:58 艺术定义的问题 艺术定义问题在艺术研究领域里面是一个非常小的问题,只是它在特定时间段里面变成了一个显学而已 迪基只针对很小的问题,同时呢,他又着力于提出一个非常大的理论框架,一个足以容纳众多理论的框架 * 24:23 讨论:《艺术界》 * 24:23 迪基与传统美学 * 27:58 迪基对于艺术析取性的定义 * 28:44 艺术与文化 真正重要的东西不在于所谓的给一个东西下一个定义,而是说,我们要探寻最核心的,所谓艺术之所以出彩的那个东西,也就是他所谓的评价性的定义 * 32:31 “授予” 问题 权力和知识并不是分开的。我们恰恰是通过所谓的知识来界定权利,知识是所谓的权利的载体 * 34:19 艺术的定义与艺术哲学 * 38:47 迪基艺术理论的特点 * 40:54 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 * 42:59 2000年发表的《艺术的体制理论》 * 45:50 关于艺术体制的最新观点 授予和被欣赏的候选资格在新的定义中被放弃,新的概念的内涵会聚焦于人为性 公众概念并不完全限制于艺术界,而是一个普遍应用的观念。他所强调的是理解、熟悉如何处理某种特殊情况的能力 艺术界的范围是一种文化的建构,并且具有一定的无序性 * 48:44 对体制理论的两种心境批评 * 50:12 艺术理论的分类 * 50:52 讨论:《艺术的体制理论》 * 56:16 2015年发表的《“艺术惯例论”:早期版本与晚期版本》 人造性就是创造性的一个必要条件 * 58:55 艺术品的呈现 弗雷德说当代艺术有一个非常坏的一个趋向,一切艺术都在向剧场靠近,变成一种剧场化的东西,就是要秀给别人看 墓葬艺术 事后追正的东西还是艺术吗? * 61:32 艺术理论的理论背景与艺术实践的背景 * 67:11 艺术定义的提出与推翻 艺术定义、美学大讨论实际上会不会伤害学科本身呢?某些程度上,我们过多地讨论这些问题,所有人都在批判,所有人都在解构,没有人想着去积累,没有人想着去转化,没有想怎样将这些东西更好地应用到艺术批评上,艺术创作上 本期围读 * Weitz, Morris. “The Role of Theory in Aesthetics."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and Art Criticism 15 (1956): 512-7. * [美]乔治·迪基: 《艺术的体制理论》,殷曼楟译,载[美]诺埃尔·卡罗尔编:《今日艺术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 [美]乔治·迪基:《艺术界》,程介未译,载朱立元主编、李钧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读本》,第三卷,《结构与解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美]乔治·迪基:《“艺术惯例论”:早期版本与晚期版本》,刘悦笛译,《烟台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 [美]诺埃尔·卡罗尔:《导论》,殷曼楟译,载[美]诺埃尔·卡罗尔编: 《今日艺术理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 Dickie, George.“Art: Function or Procedure-- Nature or Cultur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55(1997): 19-28. * [新西兰]斯蒂芬·戴维斯:《历史性定义与意图性定义》《功能主义、程式主义和意图》,载《艺术诸定义》,韩振华、赵娟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版。 写在最后 * 剪辑:阿黠 * 时间轴:阿黠 * 策划:萧涵耀 * 伴奏:Kevin MacLeod - Bleu * logo 设计:商隐 * 我们的网站:ysyy.typlog.io * 公众号:艺术体制读书会 & 侦知棒 * 听友群:(微信)zhentanxueyuan233

76分钟
49
1个月前

#29 艺术体制读书会07(下):艺术自律与资产阶级

时间轴 * 01:09 导入:比格尔 * 04:19 比格尔、新先锋派、后先锋派 * 09:10 资产阶级艺术史的成立 * 12:06 比格尔的方法论 * 17:05 理论的历史化 * 27:06 资产阶级艺术与宗教艺术 * 34:35 艺术自律 * 53:13 在生活实践中审美解放这一过程 * 61:01 通俗文学与商品美学 * 71:14 新先锋主义的局限性 * 88:29 阿多诺,卢卡奇对先锋派艺术评价的异同 * 99:59 资产阶级艺术发展的停滞点 详细版时间轴 * 01:09 导入:彼德尔 * 04:19 比格尔对新先锋派,后先锋派的定义 比格尔提出艺术体制的概念,并对现代主义先锋派还有新先锋派进行区分 * 07:38 讨论序言部分讨 * 09:10 资产阶级艺术史何以成立 * 12:06 比格尔的方法论 批判科学和传统科学;艺术与意识形态 卢卡奇和阿多诺更注重艺术的自律性,但对社会功能讨论不足 * 17:05 理论的历史化 理论的历史化基于对象展开并与范畴相联系,将“历史的”理论照搬当下来会导致同质化,但,一个事件必须还原到当时去理解吗? 普遍有效性与该范畴所属的领域的实际历史发展之间的关联是什么? 不反对技术、不反对手法,而从根本上反对艺术 * 27:06 资产阶级艺术与宗教艺术 恰恰是在文明主义之后,资产阶级艺术在社会层面上才得以成立 艺术取代了过去宗教对社会进行批判的位置。艺术既对社会展开批判,又让社会在实践中失效 * 34:35 艺术自律 两种自律:一是为艺术而艺术的自律;一个是将自律看成艺术生产者的主观思想 艺术自律的背景是什么?关乎薪资、关系到生产者乃至他们与生产手段的分离 当艺术被视为独立领域时,也许会忽视或减弱它与社会经济间的联系 * 41:06 手工艺人身份地位的变化 * 48:02 委托制,市场订制和市场机制 艺术家从为个人订制作品到在日益发展的艺术市场中工作,这一转变就象征着艺术家的某种独立性 * 49:49 艺术的现代体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 53:13 在生活实践中审美解放这一过程 艺术从科学的艺术统一式中解放;从直接服务于宗教中解放 康德强调审美的独立性和普遍性,认为艺术应该超越利益和道德的限制 艺术从生活实践中分离是真理的因素,艺术从生活实践中分离的这个事实,又是艺术本质发展的非真理的结果。真理的因素和非真理的因素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 宗教艺术是信仰生活实践的一部分,宫廷艺术是一种服务个体的方式,资产阶级的艺术与生活实践相分离,具有缓和、逃避和批判的功能 新锋派的运动,否定了艺术自律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 * 61:01 通俗文学与商品美学 当文学作品是要去推动某种社会行为的时候,它其实就变成了某种实践工具 商品美学会诱导消费者去购买一些不必要的产品,商品会操控或者欺骗消费者,使艺术的实践性变成迷惑性 * 61:03 艺术和商业化 在自律的艺术体制之中,个人可以看成是艺术作品的创造物。同样,个人也是艺术创造的主体 * 71:11 先锋派对艺术作品的定义 艺术作品,被理解为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的统一体 * 71:14 新先锋主义的局限性 后现代阶段的回退和变化 艺术其实也是在某种商讨的过程中向市场需求趋近 它,有时成为反抗意识形态的工具,有时则是某种意义的生成,而非随机事件的简单叠加 * 71:18 本雅明:讽喻与蒙太奇 讽喻的概念主要是针对非有机的艺术作品而言的。在之前的艺术作品中,就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言,部分服从于整体,是为这个整体进行服务的。而在非有机的艺术作品概念里,部分可以不服从于整体,可以有自己的概念 先锋派的作品在表现事物时注重碎片化 忧郁是一种距离距离,防御过程其实就是对事物的一种悲观情绪,是对事物的一种忧郁 先锋艺术的社会功能 绘画中的蒙太奇手法,对先锋艺术的形式和结构具有重大作用 蒙太奇并不是要取代讽喻,而是更准确地去界定讽喻的某些特征。比如对现实的碎片化,非有机作品的特征 * 88:29 阿多诺,卢卡奇对先锋派艺术评价的异同 卢卡奇认为有机艺术作品是审美的规范,阿多诺认为非有机艺术作品为审美的规范 预言与象征 卢卡奇将黑格尔古典主义于浪漫主义的对抗,变成了现实主义和先锋主义的鼓励 先锋派艺术是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对异化事实的回应之一 作品与社会的联结是无意识的 阿多诺对于相关主义持肯定态度,认为它是一种彻底的抗议,它反对一切妥协,而且还认为它是仅有的历史合法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 99:59 资产阶级艺术发展的停滞点 历史上先锋派运动造成的艺术上的断裂,并不在于对艺术体制的摧毁,而在于摧毁了有效的审美规范的可能 先锋派清楚的界定了资产阶级艺术的特质:自主的、审美的 * 106:14 比格尔 先锋派 艺术体制 艺术体制的三个范畴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艺术体制应运而生,而先锋派通过揭示它,让艺术体制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之中 审美范畴不是永恒的,而是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差异 本期围读 * Peter Burger, Michael Shaw. The Institution of 'Art' as a Category in the Sociology of Literature. Cultural Critique 2(1985): 5-33. * [德]彼得·比格尔:《先锋派对艺术自律的否定》《先锋派与介入》,载《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 Bürger, Peter, Bettina Brandt, and Daniel Purdy. "Avant-garde and neo-avant-garde: An attempt to answer certain critics of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New Literary History 41. 4(2010): 695-715. 相关链接 * [艺术体制读书会·第七期纪要(一)](https://mp.weixin.qq.com/s/LBsA_SJqTTaTsFlilRJ9vQ) * [艺术体制读书会·第七期纪要(二)](https://mp.weixin.qq.com/s/uTgavB3ZLV-9RFHA5WqR1Q) * [艺术体制读书会·第七期纪要(三)](https://mp.weixin.qq.com/s/JBu3MIdoeMaQE2V77obhKQ) 写在最后 * 剪辑:清秋 * 时间轴:阿黠 * 策划:萧涵耀 * 伴奏:Kevin MacLeod - Bleu * 落日飞车-Villa * logo 设计:商隐 * 我们的网站:ysyy.typlog.io * 公众号:艺术体制读书会 & 侦知棒 * 听友群:(微信)zhentanxueyuan233

113分钟
99+
2个月前

#28艺术体制读书会07(上):比格尔的艺术体制范畴与先锋派理论

时间轴 * 03:01 康德哲学下的审美鉴赏与艺术自律 * 06:16 作为历史性范畴与规范性范畴的艺术体制 * 11:13 先锋派的历史变迁及其社会学意涵 * 15:51 艺术的社会化及其批判功能 * 18:52 现代主义艺术的批判事业与失败结局 * 21:29 先锋派与艺术自律的矛盾性 * 24:04 艺术理论与社会批判:从自律到失效 * 30:17 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联 * 31:58 先锋派与后先锋派 * 34:30 新先锋派与艺术自律 * 37:30 后先锋派情境与新先锋派 * 39:34 艺术先锋派的批判与反思 本期围读 * Peter Burger, Michael Shaw. The Institution of 'Art' as a Category in the Sociology of Literature. Cultural Critique 2(1985): 5-33. * [德]彼得·比格尔:《先锋派对艺术自律的否定》《先锋派与介入》,载《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 Bürger, Peter, Bettina Brandt, and Daniel Purdy. "Avant-garde and neo-avant-garde: An attempt to answer certain critics of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New Literary History 41. 4(2010): 695-715. 无限清单 *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主义、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译林出版社2015年版。 * [德]西奥多·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 [美]本雅明·布赫洛:《新前卫与文化工业:1955年到1975年间欧美艺术评论集》,何卫华、史岩林译,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4年版。 * [美]哈尔·福斯特:《实在的回归:世纪末的前卫艺术》,杨娟娟译,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 相关链接 * https://mp.weixin.qq.com/s/JBu3MIdoeMaQE2V77obhKQ * https://mp.weixin.qq.com/s/uTgavB3ZLV-9RFHA5WqR1Q * https://mp.weixin.qq.com/s/LBsA_SJqTTaTsFlilRJ9vQ 写在最后 * 剪辑:清秋 * 时间轴:清秋 * 策划:萧涵耀 * 伴奏: * Kevin MacLeod - Bleu * 落日飞车-Villa * logo 设计:商隐 * 我们的网站:ysyy.typlog.io * 公众号:艺术体制读书会 & 侦知棒 * 听友群:(微信)zhentanxueyuan233

46分钟
86
4个月前

#27 艺术体制读书会06(下):T. J. 克拉克的艺术史研究|“现代主义之争与T. J. 克拉克”专题第六次线下研讨

时间轴 * 01:07 克拉克的生平简介 * 07:13 艺术社会史的界别及历史 * 15:37 微观社会学 * 18:57 克拉克艺术史论的基本观念 * 22:17 克拉克的现代主义理论 * 28:26 克拉克论平面性 * 30:05 表象世界、表意实践、社会实践 * 40:24 克拉克的批判观点 * 46:18 微观史学 * 47:16 克拉克所挪用的“异轨” * 53:55 克拉克现代主义理论的历史坐标 * 59:53 克拉克与现代主义 * 62:42 克拉克与后现代主义 * 68:38 《告别观念》 详细版时间轴 * 01:07 克拉克的生平简介 * 05:42 本期读书会内容导入 * 07:13 艺术社会史 * 11:44 艺术社会和艺术社会学的区别 艺术社会学主要关注的是作为艺术的社会现象,重点在社会。艺术社会主要关注的是作为社会现象的艺术,重点在艺术 * 15:37 微观社会学 艺术社会史和艺术社会学尽管常有交叉,但区别却是明显的 * 19:02 克拉克与黑格尔辩证法 * 21:33 艺术与社会的新关系 把艺术当作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去考察 艺术和社会这两个东西究竟是不是实体?是否要把它们当作实体 * 22:17 现代主义理论 克拉克将艺术的表征放在社会和历史因素的联系中辩证考察 克拉克拒绝将把历史事实当作作品研究的单纯背景 艺术具有自律和他律的二重身,并因此具备批判的力量 表象往往是处在张力之中,并不和谐 * 28:26 克拉克论平面性 克拉克所谓的“表象”,不是用来解释绘画的,是用来描述社会秩序的变化的 * 30:05 表象与社会实践 把文化当作社会意识的一部分,而不是社会存在的一部分 * 35:14 表象世界和表意实践 现代主义除了否定、神秘、乌托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确定性 * 35:37 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联 现代性的本身是一种稳定的混乱 * 37:0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文化艺术是一种生成性、操控性的控制手段,它通过学校、文化的方式而非军队、政府这种暴力手段来发挥自己的意识形态功能 * 37:28 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如果说,艺术跟意识形态是保有距离的,是维护着艺术的独立性,而对社会展开批判,就是其意识形态当中分裂之处 * 40:24 克拉克的批判观点 * 43:41 克拉克的艺术社会史研究方法 一、中介机制;二、 事态分析 在探讨艺术的否定作用时,尤为关注阶级与意识形态等论题 * 46:18 微观史学 他不用“事件”,因为事件讲的是突破性、断裂性;他一定讲的是“事态”,更具流动性也更具体 * 47:16 异轨 * 51:10 克拉克论绘画 * 53:15 克拉克现代主义理论重要概念的来源 * 53:55 克拉克现代主义理论的历史坐标 * 57 16 克拉克论资产阶级 现代主义萌生在资产阶级对贵族文化的打破和突破,在突破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界定 模仿其实是对某种理念的内在模拟 景观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景观就是生活完全持续化生活那么一种时刻 * 59:53 现代主义的本质和特征 现代主义是现代性的,对现代性的赋形。现代主义实际上就是变化着的社会环境在现代艺术传统中的符号化表征 社会环境在变化,艺术传统也在变化,符号表征也在变化 * 61:09 国内译介克拉克的顺序与特点 * 62:42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延续,不是断裂 * 63:27 何谓现代主义绘画 资产阶级挣扎着努力地确认自己身份的过程就是现代主义的赋形史 * 68:38 关于《告别观念》的讨论 * 72:24 抽象表现主义 本期围读 * [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绘画》,载沈语冰、张晓剑编:《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河北美术出版社2018年版。 * [英]T. J. 克拉克:《格林伯格的艺术理论》,载沈语冰、张晓剑编:《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河北美术出版社2018年版。 * Michael Fried. "How Modernism Works: A Response to T. J. Clark," Critical Inquiry 9, no. 1(September 1982), 217-234. * 诸葛沂:《T. J. 克拉克的现代主义理路》,载《思想与方法:T. J. 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 * 诸葛沂:《T. J. 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的基本观念》《T. J. 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的方法策略》,载《思想与方法:T. J. 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 无限清单 * 《中国画家与赞助人》李铸晋 相关链接 * 艺术体制读书会·第六期纪要(一) * 艺术体制读书会·第六期纪要(二) 写在最后 * 剪辑:阿黠 * 时间轴:阿黠 * 策划:萧涵耀 * 伴奏:Kevin MacLeod - Bleu * logo 设计:商隐 * 我们的网站:ysyy.typlog.io * 公众号:艺术体制读书会 & 侦知棒 * 听友群:(微信)zhentanxueyuan233

76分钟
76
4个月前
那不奈斯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