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艺术体制读书会08:艺术体制诸版本

时间轴 * 01:23 导论:乔治迪基 * 04:31 1984年发表的《艺术界》 * 07:49 艺术习俗论 * 10:36 艺术 * 14:47 艺术世界系统的五大概念 * 24:23 讨论:《艺术界》 * 38:47 迪基艺术理论的特点 * 42:59 2000年发表的《艺术的体制理论》 * 50:52 讨论:《艺术的体制理论》 * 56:16 2015年发表的《“艺术惯例论”:早期版本与晚期版本》 * 67:11 艺术定义的提出及推翻 详细版时间轴 * 01:23 乔治迪基的个人介绍 乔治迪基将艺术定义为一种创造出来而向艺术界公众展现的人工制品 * 04:31 1984年发表的《艺术界》 人们会纯粹把想要的艺术特征当作艺术实质,或抓住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想象,将它视为隶属实质。于是,艺术种种异变的特征,被封入定义,作为实证 而终止了生命力。所以迪基要追求的是一种更有持久性的,对艺术本质的描述 * 07:49 艺术惯例论 惯例论是一种境况理论 价值中立,强调制作艺术的行为的价值,而与艺术品的好坏无关 * 10:36 艺术世界 被创造出来的客体是一种为了呈现而创作的作品 相互联系的艺术家和公众可以称为呈现群。事实上,一个呈现群就是艺术创造的最低限度的框架 艺术家和公众的作用 艺术世界是由一系列单一的艺术系统组成,每个系统包括自己特有的艺术家的作用与特定的补充性作用 * 14:47 艺术世界系统的五大概念 艺术家,艺术品,公众,艺术世界和艺术世界系统 艺术家是在创作艺术品的过程中参与理解的人 艺术品是某种向艺术界公众呈现的,被创作出来的人工制品 公众是这样一批人,其成员对向他们呈现的某种客体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准备 艺术世界是所有艺术世界系统的总和 艺术世界系统是艺术家向艺术界公众呈现艺术品的一个框架 艺术创作涉及到的是一个无法直接的用线性方式加以描述的。复杂而又互相联系的结构 * 18:13 艺术界与艺术圈 关于艺术界的命名 * 21:58 艺术定义的问题 艺术定义问题在艺术研究领域里面是一个非常小的问题,只是它在特定时间段里面变成了一个显学而已 迪基只针对很小的问题,同时呢,他又着力于提出一个非常大的理论框架,一个足以容纳众多理论的框架 * 24:23 讨论:《艺术界》 * 24:23 迪基与传统美学 * 27:58 迪基对于艺术析取性的定义 * 28:44 艺术与文化 真正重要的东西不在于所谓的给一个东西下一个定义,而是说,我们要探寻最核心的,所谓艺术之所以出彩的那个东西,也就是他所谓的评价性的定义 * 32:31 “授予” 问题 权力和知识并不是分开的。我们恰恰是通过所谓的知识来界定权利,知识是所谓的权利的载体 * 34:19 艺术的定义与艺术哲学 * 38:47 迪基艺术理论的特点 * 40:54 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 * 42:59 2000年发表的《艺术的体制理论》 * 45:50 关于艺术体制的最新观点 授予和被欣赏的候选资格在新的定义中被放弃,新的概念的内涵会聚焦于人为性 公众概念并不完全限制于艺术界,而是一个普遍应用的观念。他所强调的是理解、熟悉如何处理某种特殊情况的能力 艺术界的范围是一种文化的建构,并且具有一定的无序性 * 48:44 对体制理论的两种心境批评 * 50:12 艺术理论的分类 * 50:52 讨论:《艺术的体制理论》 * 56:16 2015年发表的《“艺术惯例论”:早期版本与晚期版本》 人造性就是创造性的一个必要条件 * 58:55 艺术品的呈现 弗雷德说当代艺术有一个非常坏的一个趋向,一切艺术都在向剧场靠近,变成一种剧场化的东西,就是要秀给别人看 墓葬艺术 事后追正的东西还是艺术吗? * 61:32 艺术理论的理论背景与艺术实践的背景 * 67:11 艺术定义的提出与推翻 艺术定义、美学大讨论实际上会不会伤害学科本身呢?某些程度上,我们过多地讨论这些问题,所有人都在批判,所有人都在解构,没有人想着去积累,没有人想着去转化,没有想怎样将这些东西更好地应用到艺术批评上,艺术创作上 本期围读 * Weitz, Morris. “The Role of Theory in Aesthetics."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and Art Criticism 15 (1956): 512-7. * [美]乔治·迪基: 《艺术的体制理论》,殷曼楟译,载[美]诺埃尔·卡罗尔编:《今日艺术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 [美]乔治·迪基:《艺术界》,程介未译,载朱立元主编、李钧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读本》,第三卷,《结构与解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美]乔治·迪基:《“艺术惯例论”:早期版本与晚期版本》,刘悦笛译,《烟台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 [美]诺埃尔·卡罗尔:《导论》,殷曼楟译,载[美]诺埃尔·卡罗尔编: 《今日艺术理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 Dickie, George.“Art: Function or Procedure-- Nature or Cultur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55(1997): 19-28. * [新西兰]斯蒂芬·戴维斯:《历史性定义与意图性定义》《功能主义、程式主义和意图》,载《艺术诸定义》,韩振华、赵娟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版。 写在最后 * 剪辑:阿黠 * 时间轴:阿黠 * 策划:萧涵耀 * 伴奏:Kevin MacLeod - Bleu * logo 设计:商隐 * 我们的网站:ysyy.typlog.io * 公众号:艺术体制读书会 & 侦知棒 * 听友群:(微信)zhentanxueyuan233

76分钟
49
1个月前

#29 艺术体制读书会07(下):艺术自律与资产阶级

时间轴 * 01:09 导入:比格尔 * 04:19 比格尔、新先锋派、后先锋派 * 09:10 资产阶级艺术史的成立 * 12:06 比格尔的方法论 * 17:05 理论的历史化 * 27:06 资产阶级艺术与宗教艺术 * 34:35 艺术自律 * 53:13 在生活实践中审美解放这一过程 * 61:01 通俗文学与商品美学 * 71:14 新先锋主义的局限性 * 88:29 阿多诺,卢卡奇对先锋派艺术评价的异同 * 99:59 资产阶级艺术发展的停滞点 详细版时间轴 * 01:09 导入:彼德尔 * 04:19 比格尔对新先锋派,后先锋派的定义 比格尔提出艺术体制的概念,并对现代主义先锋派还有新先锋派进行区分 * 07:38 讨论序言部分讨 * 09:10 资产阶级艺术史何以成立 * 12:06 比格尔的方法论 批判科学和传统科学;艺术与意识形态 卢卡奇和阿多诺更注重艺术的自律性,但对社会功能讨论不足 * 17:05 理论的历史化 理论的历史化基于对象展开并与范畴相联系,将“历史的”理论照搬当下来会导致同质化,但,一个事件必须还原到当时去理解吗? 普遍有效性与该范畴所属的领域的实际历史发展之间的关联是什么? 不反对技术、不反对手法,而从根本上反对艺术 * 27:06 资产阶级艺术与宗教艺术 恰恰是在文明主义之后,资产阶级艺术在社会层面上才得以成立 艺术取代了过去宗教对社会进行批判的位置。艺术既对社会展开批判,又让社会在实践中失效 * 34:35 艺术自律 两种自律:一是为艺术而艺术的自律;一个是将自律看成艺术生产者的主观思想 艺术自律的背景是什么?关乎薪资、关系到生产者乃至他们与生产手段的分离 当艺术被视为独立领域时,也许会忽视或减弱它与社会经济间的联系 * 41:06 手工艺人身份地位的变化 * 48:02 委托制,市场订制和市场机制 艺术家从为个人订制作品到在日益发展的艺术市场中工作,这一转变就象征着艺术家的某种独立性 * 49:49 艺术的现代体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 53:13 在生活实践中审美解放这一过程 艺术从科学的艺术统一式中解放;从直接服务于宗教中解放 康德强调审美的独立性和普遍性,认为艺术应该超越利益和道德的限制 艺术从生活实践中分离是真理的因素,艺术从生活实践中分离的这个事实,又是艺术本质发展的非真理的结果。真理的因素和非真理的因素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 宗教艺术是信仰生活实践的一部分,宫廷艺术是一种服务个体的方式,资产阶级的艺术与生活实践相分离,具有缓和、逃避和批判的功能 新锋派的运动,否定了艺术自律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 * 61:01 通俗文学与商品美学 当文学作品是要去推动某种社会行为的时候,它其实就变成了某种实践工具 商品美学会诱导消费者去购买一些不必要的产品,商品会操控或者欺骗消费者,使艺术的实践性变成迷惑性 * 61:03 艺术和商业化 在自律的艺术体制之中,个人可以看成是艺术作品的创造物。同样,个人也是艺术创造的主体 * 71:11 先锋派对艺术作品的定义 艺术作品,被理解为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的统一体 * 71:14 新先锋主义的局限性 后现代阶段的回退和变化 艺术其实也是在某种商讨的过程中向市场需求趋近 它,有时成为反抗意识形态的工具,有时则是某种意义的生成,而非随机事件的简单叠加 * 71:18 本雅明:讽喻与蒙太奇 讽喻的概念主要是针对非有机的艺术作品而言的。在之前的艺术作品中,就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言,部分服从于整体,是为这个整体进行服务的。而在非有机的艺术作品概念里,部分可以不服从于整体,可以有自己的概念 先锋派的作品在表现事物时注重碎片化 忧郁是一种距离距离,防御过程其实就是对事物的一种悲观情绪,是对事物的一种忧郁 先锋艺术的社会功能 绘画中的蒙太奇手法,对先锋艺术的形式和结构具有重大作用 蒙太奇并不是要取代讽喻,而是更准确地去界定讽喻的某些特征。比如对现实的碎片化,非有机作品的特征 * 88:29 阿多诺,卢卡奇对先锋派艺术评价的异同 卢卡奇认为有机艺术作品是审美的规范,阿多诺认为非有机艺术作品为审美的规范 预言与象征 卢卡奇将黑格尔古典主义于浪漫主义的对抗,变成了现实主义和先锋主义的鼓励 先锋派艺术是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对异化事实的回应之一 作品与社会的联结是无意识的 阿多诺对于相关主义持肯定态度,认为它是一种彻底的抗议,它反对一切妥协,而且还认为它是仅有的历史合法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 99:59 资产阶级艺术发展的停滞点 历史上先锋派运动造成的艺术上的断裂,并不在于对艺术体制的摧毁,而在于摧毁了有效的审美规范的可能 先锋派清楚的界定了资产阶级艺术的特质:自主的、审美的 * 106:14 比格尔 先锋派 艺术体制 艺术体制的三个范畴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艺术体制应运而生,而先锋派通过揭示它,让艺术体制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之中 审美范畴不是永恒的,而是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差异 本期围读 * Peter Burger, Michael Shaw. The Institution of 'Art' as a Category in the Sociology of Literature. Cultural Critique 2(1985): 5-33. * [德]彼得·比格尔:《先锋派对艺术自律的否定》《先锋派与介入》,载《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 Bürger, Peter, Bettina Brandt, and Daniel Purdy. "Avant-garde and neo-avant-garde: An attempt to answer certain critics of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New Literary History 41. 4(2010): 695-715. 相关链接 * [艺术体制读书会·第七期纪要(一)](https://mp.weixin.qq.com/s/LBsA_SJqTTaTsFlilRJ9vQ) * [艺术体制读书会·第七期纪要(二)](https://mp.weixin.qq.com/s/uTgavB3ZLV-9RFHA5WqR1Q) * [艺术体制读书会·第七期纪要(三)](https://mp.weixin.qq.com/s/JBu3MIdoeMaQE2V77obhKQ) 写在最后 * 剪辑:清秋 * 时间轴:阿黠 * 策划:萧涵耀 * 伴奏:Kevin MacLeod - Bleu * 落日飞车-Villa * logo 设计:商隐 * 我们的网站:ysyy.typlog.io * 公众号:艺术体制读书会 & 侦知棒 * 听友群:(微信)zhentanxueyuan233

113分钟
99+
2个月前

#28艺术体制读书会07(上):比格尔的艺术体制范畴与先锋派理论

时间轴 * 03:01 康德哲学下的审美鉴赏与艺术自律 * 06:16 作为历史性范畴与规范性范畴的艺术体制 * 11:13 先锋派的历史变迁及其社会学意涵 * 15:51 艺术的社会化及其批判功能 * 18:52 现代主义艺术的批判事业与失败结局 * 21:29 先锋派与艺术自律的矛盾性 * 24:04 艺术理论与社会批判:从自律到失效 * 30:17 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联 * 31:58 先锋派与后先锋派 * 34:30 新先锋派与艺术自律 * 37:30 后先锋派情境与新先锋派 * 39:34 艺术先锋派的批判与反思 本期围读 * Peter Burger, Michael Shaw. The Institution of 'Art' as a Category in the Sociology of Literature. Cultural Critique 2(1985): 5-33. * [德]彼得·比格尔:《先锋派对艺术自律的否定》《先锋派与介入》,载《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 Bürger, Peter, Bettina Brandt, and Daniel Purdy. "Avant-garde and neo-avant-garde: An attempt to answer certain critics of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New Literary History 41. 4(2010): 695-715. 无限清单 *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主义、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译林出版社2015年版。 * [德]西奥多·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 [美]本雅明·布赫洛:《新前卫与文化工业:1955年到1975年间欧美艺术评论集》,何卫华、史岩林译,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4年版。 * [美]哈尔·福斯特:《实在的回归:世纪末的前卫艺术》,杨娟娟译,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 相关链接 * https://mp.weixin.qq.com/s/JBu3MIdoeMaQE2V77obhKQ * https://mp.weixin.qq.com/s/uTgavB3ZLV-9RFHA5WqR1Q * https://mp.weixin.qq.com/s/LBsA_SJqTTaTsFlilRJ9vQ 写在最后 * 剪辑:清秋 * 时间轴:清秋 * 策划:萧涵耀 * 伴奏: * Kevin MacLeod - Bleu * 落日飞车-Villa * logo 设计:商隐 * 我们的网站:ysyy.typlog.io * 公众号:艺术体制读书会 & 侦知棒 * 听友群:(微信)zhentanxueyuan233

46分钟
86
4个月前

#27 艺术体制读书会06(下):T. J. 克拉克的艺术史研究|“现代主义之争与T. J. 克拉克”专题第六次线下研讨

时间轴 * 01:07 克拉克的生平简介 * 07:13 艺术社会史的界别及历史 * 15:37 微观社会学 * 18:57 克拉克艺术史论的基本观念 * 22:17 克拉克的现代主义理论 * 28:26 克拉克论平面性 * 30:05 表象世界、表意实践、社会实践 * 40:24 克拉克的批判观点 * 46:18 微观史学 * 47:16 克拉克所挪用的“异轨” * 53:55 克拉克现代主义理论的历史坐标 * 59:53 克拉克与现代主义 * 62:42 克拉克与后现代主义 * 68:38 《告别观念》 详细版时间轴 * 01:07 克拉克的生平简介 * 05:42 本期读书会内容导入 * 07:13 艺术社会史 * 11:44 艺术社会和艺术社会学的区别 艺术社会学主要关注的是作为艺术的社会现象,重点在社会。艺术社会主要关注的是作为社会现象的艺术,重点在艺术 * 15:37 微观社会学 艺术社会史和艺术社会学尽管常有交叉,但区别却是明显的 * 19:02 克拉克与黑格尔辩证法 * 21:33 艺术与社会的新关系 把艺术当作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去考察 艺术和社会这两个东西究竟是不是实体?是否要把它们当作实体 * 22:17 现代主义理论 克拉克将艺术的表征放在社会和历史因素的联系中辩证考察 克拉克拒绝将把历史事实当作作品研究的单纯背景 艺术具有自律和他律的二重身,并因此具备批判的力量 表象往往是处在张力之中,并不和谐 * 28:26 克拉克论平面性 克拉克所谓的“表象”,不是用来解释绘画的,是用来描述社会秩序的变化的 * 30:05 表象与社会实践 把文化当作社会意识的一部分,而不是社会存在的一部分 * 35:14 表象世界和表意实践 现代主义除了否定、神秘、乌托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确定性 * 35:37 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联 现代性的本身是一种稳定的混乱 * 37:0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文化艺术是一种生成性、操控性的控制手段,它通过学校、文化的方式而非军队、政府这种暴力手段来发挥自己的意识形态功能 * 37:28 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如果说,艺术跟意识形态是保有距离的,是维护着艺术的独立性,而对社会展开批判,就是其意识形态当中分裂之处 * 40:24 克拉克的批判观点 * 43:41 克拉克的艺术社会史研究方法 一、中介机制;二、 事态分析 在探讨艺术的否定作用时,尤为关注阶级与意识形态等论题 * 46:18 微观史学 他不用“事件”,因为事件讲的是突破性、断裂性;他一定讲的是“事态”,更具流动性也更具体 * 47:16 异轨 * 51:10 克拉克论绘画 * 53:15 克拉克现代主义理论重要概念的来源 * 53:55 克拉克现代主义理论的历史坐标 * 57 16 克拉克论资产阶级 现代主义萌生在资产阶级对贵族文化的打破和突破,在突破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界定 模仿其实是对某种理念的内在模拟 景观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景观就是生活完全持续化生活那么一种时刻 * 59:53 现代主义的本质和特征 现代主义是现代性的,对现代性的赋形。现代主义实际上就是变化着的社会环境在现代艺术传统中的符号化表征 社会环境在变化,艺术传统也在变化,符号表征也在变化 * 61:09 国内译介克拉克的顺序与特点 * 62:42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延续,不是断裂 * 63:27 何谓现代主义绘画 资产阶级挣扎着努力地确认自己身份的过程就是现代主义的赋形史 * 68:38 关于《告别观念》的讨论 * 72:24 抽象表现主义 本期围读 * [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绘画》,载沈语冰、张晓剑编:《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河北美术出版社2018年版。 * [英]T. J. 克拉克:《格林伯格的艺术理论》,载沈语冰、张晓剑编:《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河北美术出版社2018年版。 * Michael Fried. "How Modernism Works: A Response to T. J. Clark," Critical Inquiry 9, no. 1(September 1982), 217-234. * 诸葛沂:《T. J. 克拉克的现代主义理路》,载《思想与方法:T. J. 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 * 诸葛沂:《T. J. 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的基本观念》《T. J. 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的方法策略》,载《思想与方法:T. J. 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 无限清单 * 《中国画家与赞助人》李铸晋 相关链接 * 艺术体制读书会·第六期纪要(一) * 艺术体制读书会·第六期纪要(二) 写在最后 * 剪辑:阿黠 * 时间轴:阿黠 * 策划:萧涵耀 * 伴奏:Kevin MacLeod - Bleu * logo 设计:商隐 * 我们的网站:ysyy.typlog.io * 公众号:艺术体制读书会 & 侦知棒 * 听友群:(微信)zhentanxueyuan233

76分钟
76
4个月前

#26 艺术体制读书会06(上):"现代主义之争"的错位、暗面与余绪|“现代主义之争与T. J. 克拉克”专题第一次线下研讨

时间轴 * 00:42 读书会主题导入 * 01:08 什么是“现代主义” * 07:26 成员关于围读文章的感想与困惑 * 21:53 关于《现代主义绘画》的讨论 * 27:12 平面性与空间 * 37:51《格林伯格的艺术理论》与《前卫与庸俗》 * 43:40 媒介、跨媒介、再媒介、媒介考古 * 51:30 社会批判与自我批判 * 54:11 克拉克与马克思主义 * 64:27 是谁规定了大批判家? * 73:06 职业评价和业余评价 本期围读 * [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绘画》,载沈语冰、张晓剑编:《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河北美术出版社2018年版。 * [英]T. J. 克拉克:《格林伯格的艺术理论》,载沈语冰、张晓剑编:《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河北美术出版社2018年版。 * Michael Fried. "How Modernism Works: A Response to T. J. Clark," Critical Inquiry 9, no. 1(September 1982), 217-234. * 诸葛沂:《T. J. 克拉克的现代主义理路》,载《思想与方法:T. J. 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 * 诸葛沂:《T. J. 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的基本观念》《T. J. 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的方法策略》,载《思想与方法:T. J. 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 无限清单 * 《文化研究1983》斯图亚特·霍尔 * 《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 * 《现代艺术体系》克里斯特勒 * 《走向更新的拉奥孔》格林伯格 * 《现代主义如何运作:回应T. J. 克拉克》弗雷德 相关链接 * 艺术体制读书会·第六期纪要(一) * 艺术体制读书会·第六期纪要(二) 写在最后 * 剪辑:阿黠 * 时间轴:阿黠 * 策划:萧涵耀 * 伴奏:Kevin MacLeod - Bleu * logo 设计:商隐 * 我们的网站:ysyy.typlog.io * 公众号:艺术体制读书会 & 侦知棒 * 听友群:(微信)zhentanxueyuan233

86分钟
99+
4个月前

#25 《冰菓》:衰退日本的青春后日谈|推理研究

主播 如山清:但愿长睡不复醒。 时间轴 01:10 《冰菓》的悲剧性:后革命时代、后发展时代的气质 06:40 《冰菓》:古典部的光荣传统——寻找过去的答案 12:03 古典部系列中的乡镇衰落与青春无力感 18:12 米泽穗信青春小说的主题探析:面对时代洪流和命运的挑战,推理只是一种旁观者 24:23 小村镇的衰退与幻想:高速公路与铁路的修建 28:15 衰退中的社会与经济增长的神话 33:59 日本文艺作品中的衰退主题:兼谈田中罗米欧《人类衰退之后》与龙骑士07《寒蝉鸣泣之时》 42:19 实地探访:高山市的居民与游客 扩展资料 本期所提及的作品: * 【小说】米泽穗信:《冰菓》(氷菓)(「古典部」系列第一部),2001年角川书店日文版,2013年天闻角川中译本。 * 【小说】米泽穗信:《绕远路的雏人偶》(遠まわりする雛)(「古典部」系列第四部),2007年角川书店日文版,2014年天闻角川中译本。 * 【小说】米泽穗信:《迟来的翅膀》(いまさら翼といわれても)(「古典部」系列第六部),2016年角川书店日文版,2017年天闻角川中译本。 * 【小说】松本清张:《昭和史发掘》(昭和史發掘) * 【小说】米泽穗信:《再见,妖精》(さよなら妖精),2004年東京創元社。 * 【小说】米泽穗信:《追想五断章》,2009年集英社。 * 【小说】米泽穗信:《寻狗事务所》(犬はどこだ),2008年東京創元社。 * 【小说】米泽穗信:《轮回》(リカーシブル),2013年新潮社。 * 【小说】米泽穗信:《I的悲剧》(Iの悲劇),2019年文艺春秋。 * 【小说】田中罗密欧:《人类衰退之后》(人類は衰退しました),2007年小学馆。 * 【小说】叶真中显:《死亡护理师》(ロスト・ケア),2013年光文社。 * 【纪实】每日新闻大阪社会部采访组:《看护杀人:走投无路的家人的自白》(介護殺人:追いつめられた家族の告白),2019年新潮社,202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中译本(译文纪实系列)。 * 【游戏】《寒蝉鸣泣之时》(ひぐらしのなく頃に),07th Expansion制作,2002年至2006年。 * 【动画剧集】《冰菓》(氷菓),京都动画制作,2012年播出。 * 【动画剧集】《新世纪福音战士》(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GAINAX制作,1995年播出。 * 【动画电影】《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人》(名探偵コナン ゼロの執行人)(系列第22部剧场版电影),2018年播出。足̶球̶踢̶卫̶星̶名̶场̶面̶ * 【动画剧集】《人类衰退之后》(人類は衰退しました),AIC A.S.T.A.制作,2012年播出。 * 【动画剧集】《寒蝉鸣泣之时》(ひぐらしのなく頃に),2006年播出。 * 【动画剧集】《寒蝉鸣泣之时·业》(ひぐらしのなく頃に 業),2020年播出。 * 【动画剧集】《寒蝉鸣泣之时·卒》(ひぐらしのなく頃に 卒),2020年播出。 * 【电影】《妈妈!》,杨荔钠导演、编剧,2022年上映。 * 【播客】《EP103 世界人民逛跳蚤市场》,《世界莫名其妙物语》,时间点1:13:52,主播见师、婉莹和猫助聊对鹤岗二手市场的印象。 * 【播客】《#17 〈绝叫〉:社会派与社会学,在推理小说中寻找现代性》(我们之前讨论叶真中显的播客单集) * 【评论文章】巴甫洛夫的忌日:《从〈冰菓〉说开去:拒绝阻挡悲剧的米泽穗信》 * 【评论文章】如山清:《〈冰菓〉:无法享受的青春,与无法改变的世界》 相关图片: * 东大安田讲堂事件(東大安田講堂攻防戦)照片与动画《冰菓》中的重绘镜头 * 《新制 高山市合并纪念》,2024年3月29日,拍摄于高山市图书馆前。 * 一些胜地巡礼照片: 策划:如山清 剪辑:清秋 时间轴:清秋 logo 设计:商隐 音乐: * Kevin MacLeod - Bleu * 佐藤聡美&茅野爱衣 - まどろみの约束 我们的网站:https://nabunice.typlog.io/

45分钟
99+
1年前

#24 《资治通鉴》精读003:“仁义固所以利之也”

主播 * 韫章 一些介绍 * 本期节目是《资治通鉴》精读分享会的音频版,旨在分享《通鉴》文本背后的制度、职官、重大历史变迁等内容。视频见b站@Anticus,讲义见微信公众号@Anticus 时间轴 * 00:01 马陵之战 * 03:37 卫鞅伐魏-虏公子卬-魏失河西-商鞅受封 * 06:00 义利观-利在义中 * 10:29 从重农抑商到利以义制-明清新儒学的原教旨回归;余英时《儒家伦理和商人精神》 * 15:12 徐州相王 * 17:03 韩昭侯作高门-不时 * 18:16 苏秦合纵 * 19:28 秦魏之战 * 21:16 张仪连横 * 24:08 郡县制 * 24:26 敝齐与郑国渠 * 26:32 靖郭君专齐与英国责任内阁制 * 27:14 孟尝君养士与秦汉的游士宾客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 36:31 余论 一种社会群体要怎么改造政治和文化资源继续生存,怎么将自己纳入新的制度和结构,是历史中十分常见的命题。它可以被视作政治史上对政治势力的研究,抑或者,对于社会阶级的关注是社会史的应有之义。不论如何,这样的研究总是揭示了人们的因应与变通,意志与选择。 扩展资料 1.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2.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3. 杨宽《杨宽史学拾遗·梁惠王逢泽之会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4. 吉家友.魏惠王以后地缘政治变化与魏国战略策略得失之探析[[J]].军事历史研究,2006,(01):104-114. 策划:韫章 剪辑:韫章 时间轴:韫章 logo 设计:商隐 音乐: * Kevin MacLeod - Bleu * 张渠-玉人 我们的网站:https://nabunice.typlog.io/

39分钟
99+
1年前

#23 《资治通鉴》精读002: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

主播 * 韫章 一些介绍 * 本期节目是《资治通鉴》精读分享会的音频版,旨在分享《通鉴》文本背后的制度、职官、重大历史变迁等内容。视频见b站@Anticus,讲义见微信公众号@Anticus 时间轴 * 01:01 “乘”的意义;古者兵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三萬七千五百人。 * 02:15 干城:城池的捍卫者 * 02:53 子思与儒家政治理念: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04:37 严遂弑哀侯=聂政受严仲子请刺杀韩相侠累;严遂≠韩严(韩山坚) * 07:00 威王-尊王:入朝天子、赏罚分明。“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 07:55 惠王即位 * 08:27 交战-战国七雄的形成-三晋对外兼并 * 09:46 观津-观泽 * 10:32 战国“黼黻”:一种具有钩连之形的几何纹 * 11:20 公叔痤-魏相;公孙痤-魏王侯 * 12:16 孝公求贤商鞅变法 * 16:43 大国之宝-能臣-邹忌举之 * 18:51 桂陵之战始末与魏国地缘政治 * 24:44 变法图强-商鞅第二次变法-废井田:田制与赋税制度的重大转折 扩展资料 1.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2.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3. 杨宽《杨宽史学拾遗·梁惠王逢泽之会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4. 吉家友.魏惠王以后地缘政治变化与魏国战略策略得失之探析[[J]].军事历史研究,2006,(01):104-114. 策划:韫章 剪辑:韫章 时间轴:韫章 logo 设计:商隐 音乐: * Kevin MacLeod - Bleu * 张渠-玉人 我们的网站:https://nabunice.typlog.io/

33分钟
99+
1年前

#22 《资治通鉴》精读001:“人求多闻,时惟建事”

主播 * 韫章 一些介绍 * 本期节目是《资治通鉴》精读分享会的音频版,旨在分享《通鉴》文本背后的制度、职官、重大历史变迁等内容。视频见b站@Anticus,讲义见微信公众号@Anticus 时间轴 * 01:20 木星纪年与干支纪年 在壬曰玄黓,在寅曰攝提格。 * 03:02 三家分晋 王家范:晋国公族势力就在自杀中衰微,以致有“晋无公族”之称,造成六卿坐大。接着六卿内战火并,一批强宗世卿亦被消灭,终至三家分晋。……三晋常为制度变革的先锋,故法家亦多三晋之士。 * 04:40 臣光曰:名分与礼 * 07:42 威烈王封侯之缘故 * 08:37 臣光曰:德胜才 * 15:16 刺客豫让 《史记·刺客列传》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 18:25 魏文侯礼贤。 田子方:夫士貧賤者,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貧賤哉! * 24:16 吴起沉浮(上) * 26:46 刺客聂政 * 27:03 田氏代齐(隙地问题) 周振鹤:西周到春秋时期,各国间存在大片隙地,如弦高犒师。战国则边境概念已完全形成,城邦国家已转化为领土国家。 * 32:49 权势下移 * 33:58 吴起沉浮(下) 杨宽:第三年楚出兵救赵伐魏,楚的先锋深入魏地,越过黄河,与魏战于州(今河南温县东北)西,随后楚的大军攻出梁门(大梁西北的关塞),驻屯于林中(梁门之北),切断了魏河内地区和河东国都安邑之间的联系,造成魏国破碎而危急的局势。……指挥楚军深入进攻魏的要害之地,穿越黄河,拦腰切断魏河内和河东联系的,正是吴起。 * 39:35 二十等爵 * 41:36 华夷杂处 扩展资料 1.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2.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3.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2018年 4.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三联书店,2019年 5. 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 6. 韩茂莉《历史地理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7. 张汝舟.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表解[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01):27-40. 策划:韫章 剪辑:韫章 时间轴:韫章 logo 设计:商隐 音乐: * Kevin MacLeod - Bleu * 张渠-书简 我们的网站:https://nabunice.typlog.io/

43分钟
2k+
1年前

#21 金榜题名之后退学:后50%的人何处去

主播 * 薠蘅 * 如山清 * 商隐 * 自由节奏 * Ruan 时间轴 * 00:51 在互联网中隐身的专科生/不被关注的流量都流向了哪里? * 05:42 在考试这条金光大道背后,后50%的人沦落何方? * 11:47 考试能力、高考成绩与信息检索/志愿填报与人生轨迹。 * 15:50 以新贵城市为标本,如何辩证看待“内卷帝国”中的另类——国际学校? * 21:50 素质教育之问:国际大都市与小城的差异/中外高中模式差异/freedom is not free:金钱与文化资本 * 27:17 互联网在消除信息壁垒与解决迷宫中的作用/时代变迁与获取信息方式的变革/信息大爆炸时代中的信息检索与信息分辨 * 38:29 无路可退与社会容错率/寒门学子对稳定的追求/社会出路的多元化 * 45:08 互联网打开了一扇平等的大门,也放大了人的嫉妒与焦虑 * 49:34 突破固然困难,但绝非毫无可能 扩展资料 1. 郑雅君:《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 2.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 兰德尔·柯林斯:《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刘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4. 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国家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年。 5. 黄庭康:《批判教育社会学九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6. 安妮特·拉鲁:《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宋爽 张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7. 希摩斯·可汗:《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蔡寒韫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8. 保罗·威利斯:《学做工:工人阶级为何子承父业》,秘舒 凌旻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22年。 9. 安东尼·亚伯拉罕·杰克:《寒门子弟上大学》,田雷 孙竟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 10. 李中清等:《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49—2002》,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及其批评者应星 刘云杉:《「无声的革命」,被夸大的修辞 ——与梁晨、李中清等的商榷》,《社会》2015年第3期。 11. 程猛:《“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当代农家子弟成长叙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12. 熊易寒:《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身份生产与政治社会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又应参考《命运的政治学》,载《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 13. 吴愈晓:《教育分流体制与中国的教育分层(1978-2008)》,《社会学研究》2013年第4期。 策划:薠蘅 剪辑:清秋 时间轴:清秋 logo 设计:商隐 音乐: * Kevin MacLeod - Bleu * 王以诺-胶己 我们的网站:https://nabunice.typlog.io/

54分钟
99+
1年前

#20 如何兴起?如何崩溃?谈《西班牙帝国:走向全球霸权之路》

“帝国”究竟为何物?……“帝国”更接近于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进程,或者说在这种进程下业已出现和即将出现的世界图景。然而,这种全球化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进程。“帝国”是个巨大的矛盾,它左手擦除国家、地区间的界线,右手却维持、制造、扩大国家、地区间的差异,从根本上说,它的左手还是服务于它的右手,最终维持其在全球的支配力量,“帝国”可以说是全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支配。然而,“帝国”的左手和右手并非配合得亲密无间,世界一体化的趋向同维持发达国家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差异性支配间存在着固有的张力,当张力的累积突破临界点,原有的支配体制将被崩解,新的世界由此诞生。 ——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 主播 * 薠蘅 * 自由节奏 时间轴 * 03:23 开场白 * 05:10 中世纪:西班牙的前帝国时代 * 14:43 封建制度与文明扩张 * 25:22 疾病、瘟疫与生物大交换 * 31:50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 42:27 帝国转型的阻碍——宗教、语言与认同 扩展资料 1. 亨利·卡门:《西班牙帝国:走向全球的霸权之路,1492—1763》,罗慧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3年。 策划:薠蘅 剪辑:清秋 时间轴:清秋 logo 设计:商隐 音乐: * Kevin MacLeod - Bleu 我们的网站:https://nabunice.typlog.io/

68分钟
99+
1年前

#19 《金榜题名之后》:为何有人如鱼得水,有人却苦苦挣扎?

主播 * 薠蘅 * 如山清 * 商隐 * 自由节奏 * Ruan 时间轴 * 04:06 《金榜提名之后》:由自己的生活产生的问题意识而形成的论文/微信读书已经紧急上架 * 06:58 进入大学仿佛进入了一座迷宫/郑亚君的分类:拿着地图的目标掌控者和迷茫乱逛的直觉依赖者/一些对于这种分类法的质疑 * 19:04 心理学的视角:五种人格特质/学生行为意义感的来源 * 23:39 寒门出身进入大学不适应,怎么办?不适应不是你的错/拥抱自己的出身,苦痛会成为财富/找到属于自己专属的意义感,不要在大学生活中迷失/对他人保持理解 * 29:55 布迪厄的批判教育社会学视角:高等教育是阶级再生产的帮凶/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寒门子弟在高校的不适有多少是学校带来的?多少是城市生活带来的? * 37:56 高等教育的三种面孔/教育体制下学生的能动性/为什么这本书可以引起大家的共情? * 45:51 寒门要有多寒?郑雅君老师可以算寒门吗?/真正的寒门难以为自己发声/“磨刀不误砍柴工,读完硕士再打工”之下的文化霸权 扩展资料 1. 郑雅君:《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 2.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 兰德尔·柯林斯:《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刘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4. 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国家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年。 5. 黄庭康:《批判教育社会学九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6. 安妮特·拉鲁:《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宋爽 张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7. 希摩斯·可汗:《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蔡寒韫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8. 保罗·威利斯:《学做工:工人阶级为何子承父业》,秘舒 凌旻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22年。 9. 安东尼·亚伯拉罕·杰克:《寒门子弟上大学》,田雷 孙竟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 10. 李中清等:《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49—2002》,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及其批评者应星 刘云杉:《「无声的革命」,被夸大的修辞 ——与梁晨、李中清等的商榷》,《社会》2015年第3期。 11. 程猛:《“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当代农家子弟成长叙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12. 熊易寒:《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身份生产与政治社会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又应参考《命运的政治学》,载《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 13. 吴愈晓:《教育分流体制与中国的教育分层(1978-2008)》,《社会学研究》2013年第4期。 策划:薠蘅 剪辑:如山清 时间轴:如山清 logo 设计:商隐 音乐: * Kevin MacLeod - Bleu * 韦礼安-两脚书橱的逃亡 我们的网站:https://nabunice.typlog.io/

52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