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闺蜜: 今天的这期节目,录完我们存了一段时间才发,但是发生的事情和感受,我们还历历在目。 小诗的朋友小A被某公司领导猥亵后,找到了小诗倾诉,这一期就是这个故事。 但重点不是故事本身,而是真实的遇到这样的事件时候,给人带来的深深的无力感。 特别是身边同为女性的同事的道德审判。 在真的遇到这件事之前,我从来不觉得这种事会真实的发生在我身边,也觉得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努力,应该是首当其冲的。 然而这样的事情不仅发生了,还让人猝不及防,事后也毫无办法。 目前的社会环境现在让女性,或者说弱势群体,在法律之上道德之下裸奔,我们甚至无法抄起武器反击。 能做的,只有逃跑和自己消化。 这种无力感,是我在听完这个故事之后,最最最最悲哀的。 我们甚至不知道能做什么。 我想跟她说没事儿,但就是有事,我说不出口 我想跟她说会好的,但我知道好不了,这件事就是一辈子的阴影 我想跟她说会有个说法的,但我知道没有了,这件事儿就是哑巴亏,没有任何办法 我想跟她说你学学防卫自己的拳脚,但我知道就算学了,没有成千上百次的锻炼,或者说就算有,还是依旧有力量上的绝对差异,下一次的最优解依旧是逃跑 在这种事情上,没有公道,只能寄希望于天道好轮回。 而天道这种事,到底是想让人记得,还是想人忘记呢。 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小A的处理方法已经非常理智了。 事后别人的意见里,总有一些“你xxx啊”,“你当时xxx就好了”。但其实不是自己经历,是不知道,那种情况下,除了两眼一懵,什么都做不到的。 但这个故事里,最让人寒心的重点,是那个女上司的想法和行为。 当事件发生,受害者身边都是支持的声音、共情的声音,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安慰到受害者。 而同性嘴里的受害者有罪论,成为了所有强奸犯的帮凶,猥亵者的羊皮。 如果女生都无法站在女生一侧,无法至少做到支持,那么每一个人都要惶惶不可终日了。 这是我第一次,连骂街都骂不出来的故事 小A也只想杀了他算了 但我们知道,话语总是无力的,至少无力抵抗心里造成的废墟场 都说这几年是女性意识觉醒的几年,如果真的是这样 那我希望葵花宝典在这条路上,要坚持走下去,走深入进去 能说服一个是一个,能感染一人是一人。 社会男权视角下的女性传统教育,不仅让男性有了看似冠冕堂皇的强势位置,甚至让部分依旧没有觉醒的女生,陷入了同性抵抗和心里媚男的恶性循环,还美其名曰说是贤良淑德。 但不是的! 女性需要自己制造更多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女性需要自己拿起更多的权利来捍卫自己! 女性需要自己拓展更大的领地来滋养自己! 女性的崛起、女性意识的觉醒,绝不是靠等待和依靠,不是延续和跟随 是打破、是重建、是创新! 我们需要跳出曾经的一切:社会制度、性别划分、社会分工,甚至是日常的每一件器物的规格、使用和制造发明,来看到本该属于我们这个性别的更加舒适的生活。 我们需要成为发明者,去找到不遵从男性人体工程学制造的生活场景 我们需要成为倡导者,去提倡本该服务与这个性别的社会制度 我们需要成为守护者,去保护每一寸拓展而来的权利 我们需要成为伙伴,成为亲人,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女性群体,而不是披着女性生理外衣的男权继承者。 我们需要更多的我们。 这一次的故事,我什么都做不了,除了发一期节目,把现状和倡议说出去,把坚持和伙伴留下来。 日后,我也希望去更多的表达和发现问题,去影响和带动进步,微薄之力,也会一直坚持。 加ingfree进群~
各位闺蜜: 娃娃的美国流水账继续,第二集是从纽约到夏威夷。 其实内容还是吃了什么,看了什么,买了什么,没有特别多有意思的内容。 但也是这样的结果,让人不禁想问问,到底是因为什么让这样一趟旅程另娃娃如此不愉快。 节目的后半段,其实我们在小心翼翼的聊,人带着敌对情绪去旅行,会有什么后果。 当然,这一次称不上是旅行,是在预设了肯定不开心的基础上的一次出差,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而将这样的心态,转移到其他,是不是也能理解,为什么有人总是不如意。 我们总是很自然的觉得,事情理应是什么样的,只要没有符合自己的预期,或者在预期的时候就预判了不好的结果,就很难再深入体验了。 所以这一趟旅行的经历,给我提了一个醒,我们不论做什么,最好带着开放的心情去看,去包容世界的不一样,去感受生活的细微之处,然后体验自己的情绪,得到生活的经验。 加ingfree进群~
各位闺蜜: 娃娃的美国之行回来了,我们畅聊了两期“流水账”。 但总结一下的话,就是她没有在美国吃一顿饱饭。 具体发生了什么,我觉得你们可以直接听节目,但是在听之前,我忽然有一个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有喜欢和不喜欢的自由,我们可以喜欢吃肉,喜欢吃菜,喜欢猫或者讨厌猫,喜欢下雨天,不喜欢大太阳。这些都是我们的自由,也是因人而异的选择。 但当问题变成了我们喜欢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不喜欢一类人或者一类政策的时候,好像事情就复杂了起来。 我们对这样的心情的表达,总让人有些隐隐的担忧。 这种担忧是整体的环境带来的,仿佛说了偏激的话,我们的喜欢和不喜欢,就变成了对或者错。 就像中国歌手和外国歌手,我们的喜欢或者不喜欢,变成了一种对或者错的竞赛。 同样的,如同这一次娃娃的美国行,在开始之前,我们都知道她带着极大的不情愿,所以很多事情就变成了找“不舒服”的比赛。但生气和不爽的,也只有自己。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逐渐不包容了,然后却要求世界包容我们的不包容。 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和不喜欢有了对错,对错也有了高下。 从什么时候开始,明明只是分享,却要战战兢兢的害怕伤害了谁,或者明明就是针对性的批评,又要谨小慎微害怕说错了话。 这一期节目,我听娃娃分享她美国的一切,我可以说有大部分感受无法共情,但我接受她的分享和感受。然后忽然意识到,这种接受,为何越来越稀缺,为何越来越难得。 好了,听节目吧,看看你有什么感受,然后看看自己是否能接受自己的感受,是否能接受别人的感受。 加ingfree进群~
各位闺蜜: 你对自己的好奇心,产生过好奇吗? 娃娃想聊这个节目的时候,连带出这样一连串的问题: 她说:“我对很多事情都觉得很神奇。比如三星堆出土的那些文物,受精卵的结合,根茎石头花朵凑在一起咋就是中药,人为啥会生病,佛祖为啥会在两千年前的佛经里写到如今的飞机(铁鸟),山海经里奇奇怪怪的动物和名字真的存在过吗?伏羲八卦以及科学家们对规律的发现和总结等等。我甚至更好奇他们是如何创造或者发现的?” “后来我觉得自己闲的蛋疼,我不明白自己为啥会好奇这些跟我眼下生活不直接发生作用的事情。我的好奇心是哪来的?对于我的好奇,我是真的很好奇。” 我们这一期节目,从娃娃百思不解的外星人开始,聊一聊我们的好奇心。 好奇心竟然还能被分为不同的种类,竟然对不同的事情,可以有不同类型的好奇。 如果把需要设为横轴,把喜好设为纵轴,按照程度高低划分,我们会得出4个好奇心类型,占有型好奇,兴趣型好奇,无聊型好奇和病态型好奇。 好奇看着很复杂,其实特别简单。 那么究竟这些好奇心都是什么,又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带着你的好奇听节目吧! 加ingfree进群~~
各位闺蜜: 你焦虑吗? 这一期节目,我们来聊一聊这个时代弥散性的焦虑问题。而这个问题是从一本书引发的——《不安的智慧》。 在介绍书之前,先介绍一下看这本书的感受:原来我看书都觉得,是我自己在拓宽对世界的认识,这一次不一样,我觉得这本书,是在让我削薄跟世界的边界,就感觉是有一个薄膜或者子宫,我在里面撑着,这个膜壁越来越薄,世界在外面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凉”。 这本书的奇妙之处,是它一直在用最简单的话,说最听不懂的道理,但合上书又觉得自己好像懂了。 而我懂的第一个道理就是:我们都处在焦虑时代——我们无法与生命共处。 就像书里说的,我们不停的去追求意义。 * 我们已经习惯于粉饰此生的意义,我们相信人生不止于表面,而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超越此生的未来,因为人生的表面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意义。 * 人类似乎只要有一个可以盼望的未来就很快乐——不论那个未来意味着好日子还是超越死亡的永生。 * 如果幸福总是仰赖对于未来的期待,那么我们其实是在追逐行踪飘渺、永远无法掌握的东西,直到未来和我们自身都消失于死亡的深渊为止。 而书里也给了我们解决办法,就是活在当下,让身体去感受,让经验发生。 我们应该让头脑里的语言、想法让位给当下的经验,因为语言都是约定俗成的一些片面的习俗,就如同我们习惯用金钱来代替财富,但其实这两者本质上并不相同。 * 我们将词语与现实世界混淆起来,设法活在词语构成的世界,而不是真实世界中。其结果是,在两者无法契合时,我们既失望又错愕。一方面,我们愈试图活在词语的世界里,就愈感到孤立和孤独,愈来愈为了生活的确定性和安全性而改变可能拥有的欢乐和盎然生气。另一方面,我们愈被迫承认自己实际上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就愈感到自己对每件事都是无知、不确定和没有安全感。 所以我们需要让生命转化,自觉那些美妙时刻。 * 在幸福和快乐的时候,我们通常充分准备好要觉察当下,并让经验主导一切。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是“忘我”的,而头脑不会想要从经验中抽离出来。但随着痛苦到来,无论它是身体的还是情感的,是实际的还是预期的痛苦,心智与经验的分离就开始了,这个过程不断循环。 * 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或多或少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而因有趣的景色、地方和人而忘我。相反,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就是在意自己,感到自己与外界无关,以及被社会和周围世界隔绝。 * 分裂的心智永远无法掌握自由的意义。 最后,我们祝你万事如意,也是在祝你自由! 加ingfree进群!~~
各位闺蜜: 马上匆忙出行的五一就要到来了,你们做好人挤人挤人挤人人人人人人人的准备了吗? 关于假期出行,其实我们有很多不值一提的经验和更多差点儿玩儿完的事故,希望借着这样一个每年一度的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最重点的是我们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 而现在网红的旅游景点,也为大家搬运来了避坑口诀,希望能祝你们的假期和和美美! 1.成都看熊猫:顶流花花人气高,七点排队是王道。开馆直奔南门进,前排追星视野好。 2.吃迷山东: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不只淄博烧烤秒,周边小城也地道。 3.高效遛娃逛上迪,儿童推车不能少,三点半前占好位,花车巡游好机位。 4.灰姑娘式漫步山城:洪崖洞内路难找,八点亮灯要记牢,轻轨沿线景点多,无需公主鞋踏破。 5.特种兵式夜游不夜城七点秘盒先埋伏,八点转移不倒翁,精准空降不狂飙,20场演出全刷到。 6.新佛系青年式祈福:上北高峰坐索道,避免体力大消耗,下灵隐山不赶早,避开高峰没烦恼。 7.断舍离式爬泰山:必备手杖山下购,保暖大衣山上有,路上补给均有售,轻装徒步好享受。 8.林黛玉式威海自驾:沿海车位多好停,全程副驾来躺平,上岛直奔咖啡店,涯边海景好出片。 加ingfree进群~~
各位闺蜜: 现世报,你们听说过么? 就是做完了坏事,立刻就有报应,不需要来世。 这是一种在外人看来很爽的坏人的影视剧类型的结局。 所以网上总是流传着很多所谓“现世报”的段子和故事。 这一期我们来分享分享这些故事,一个是在一个季度过去的2024年给大家短解压一下。 另一方面,我们也分享了自己对这些故事的看法。 有的故事很过瘾,但其实故事里的人和事,也都是苦难。 我们在这样的故事里,不应该赞美这些苦难,我们的分享也不希望是为了大家诅咒别人。 我们希望所有的故事,都是警醒世人的钟,为了更好的活在当下,为了更下心无旁骛的生活。 也为了更良善的人世间。 加ingfree进群~~
各位闺蜜: 又到了“我不理解”这个系列了,最近的不理解主要集中在人和事上。这么一说,也有点好笑,生活不就是人和事的组合么。 还记得曾有人问过主播,为什么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还是离开了一个企事业单位。主播的回答是,不希望每天都在想怎么做人。这,解释了标题里的做人,也同时彰显了什么叫做事。 那么你是“为了做人而做事”的人,还是“‘为了做事而做人”的人呢? 这一期节目,主播分享了一个普通男青年和普通男领导种苹果的故事,同时也分享了一个小A被小B和小C来回坑骗的故事。 在分享的过程中,两位主播义愤填膺,慷慨不已。一瞬间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青年时代,还有一腔热血想要创造更好的社会。 看来,不论做人还是做事,主播人都还是为大家做了人事儿! 来听故事吧,加ingfree进群!~~
各位闺蜜: 好久没跟大家闲聊了,痞邪贱噗又见江湖,说明我们真是积攒了好多的私房话想跟大家说啊! 小诗和娃娃最近都颇感,上岁数了,真的干不动了。 一是小诗最近搬家,累到在路上崩溃大哭,需要老王用冰激凌才能哄好的那种。 娃娃最近还是困在老人堆里,每天不是做饭就是去医院,一点儿没有年轻人的朝气。 这俩人聚在一起,一顿输出,终于感觉是痛快了! 咱们就是说,这节目不就是图个自己痛快嘛! 加ingfree进群,一起痛快一下!
主播:小诗 | 娃娃 葵花宝典goodtoknow 各位闺蜜: 一年戒烟三百回,回回破功,娃娃最近开始又一轮新的想戒烟。 她试过戒烟茶,戒烟贴,但最终都没能成功。在心有不甘,在质疑自己没有毅力的同时,确实每一次都难捱。 于是她决定从内在入手,开始试着用最近了解到一个新的方法,叫做“冲动冲浪”来戒烟。 这一期节目,我们借着娃娃又一次想要戒烟的契机,来跟大家聊一聊什么是冲动冲浪? 在节目中,你会听到: �什么是冲动冲浪? �冲动冲浪实验的过程和来源。 �如何练习冲动冲浪 �大脑真的是控制我们生活的命令官吗? �心理联结的重要性 �真实的冲动,不能只镇压 �如何增加成功的几率? �给自己时间去尝试比放弃更有用 �合理利用冲动冲浪 我们常听到人们谈论建立良好的习惯是多么重要。小时候爸妈就不停的强调,但现实是有时你需要力量来做一些困难的事情。 世界上没有任何习惯能够让你看到香烟时抗拒它,或者看到甜甜圈时抗拒它,或者让你不会因为焦虑而逃避去做事情。这是一种真实的冲动,和真实的感觉,是你需要去处理的。而这种接受的力量似乎是处理这些困难的情绪,困难的想法和困难的渴望的最佳策略。 任何试图推开它们或摆脱它们的做法都会适得其反。但是,能够驾驭它们,把它们想象成你不需要采取行动的短暂的体验,相信会在不知不觉中,也许某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成功的戒掉了坏习惯。 加ingfree进群~~
主播:小诗 | 娃娃 葵花宝典goodtoknow 各位闺蜜: 记得去年尤其节目聊女性生育话题,有听友在节目下留言评论道:不想生孩子就是你们自私的借口。问题:女性甘于牺牲奉献的不自私又成全了什么?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骇人听闻的,一个女人和她不得不成为5个孩子的妈妈的故事。 这个女生每天睁眼问自己的,就是“为什么是我”“我要怎么办” 全职妈妈是“不挣钱再不把孩子看好了”; 在朋友眼里,全职妈妈是“你这样根本就没有自我”; 在社会认知中,全职妈妈是“你根本没有为社会贡献价值”。 没有多少人肯定全职妈妈的付出,没有多少人肯定全职妈妈的劳动价值,没有多少人肯定全职妈妈承担的社会责任。 为什么有孩子的人常常对没孩子的人说一句话“你没有孩子,你不懂”? 这句话的前提不是建立在生过或没生过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养过和没养过的基础上。 在长期碎片化休息的时间里,保持自我是一种妄想。 大部分人如果能做到在这些琐碎而细节的生活中保持情绪稳定已经是相当艰难了。也不是年复一年的日子里连一个整天的空闲都做不到。 可是要求全职妈妈在这种十分随机的偶有的一天闲暇时光里重建自我,和要求一天之内重建罗马一样荒谬。 这一期节目,让我们近距离看看全职妈妈的困境。 加ingfree进群~~
主播:小诗 | 娃娃 葵花宝典goodtoknow 各位闺蜜: 新家新开始,小诗又搬家了。 新家新开始,同时介绍一下新节目《好,不容易》 是一档持续关注自我成长,希望每个人都能绽放自己的光的学习分享类节目。也是分享“女子,不容易”的一档女性成长节目,希望每个女孩子,都敢于绽放自己的光。 在这里,你会听到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如何接纳现在的自己如何与这个世界更好的相处 在这里,你会发现�你不是一个人在孤独中努力️你想要分享的书、影、音有处可寻�你不敢做的事,值得尝试 在这里,我将持续分享这些年帮助到我的,让我成为更好的样子的方式,走过的弯路,说不清的情绪,和希望找到共鸣的故事。 如果你也想有一天绽放自己的光如果你也想有一天,不怕绽放自己的光 这一次,不仅有搬家的艰辛,还发现这几年,我已经重建了一遍自己。 这一次主要有的几个变化: 1.多花点儿钱,买自己愿意 一直以来,我隐隐有一种,房租要找到便宜的,但我愿意花时间自己收拾。 结果这么多年来,其实很多生活上的细节,是凑活的,在看房的时候也会觉得,这个价钱怎么会有鱼和熊掌,牺牲一点吧。 但老王对居住环境的预期比我高,后来我忽然意识到,我其实是可以负担得起更好的生活的。 2.减少内耗,没有最美的花 很多人看房会一直看,每一套都犹豫,每一次犹豫都是内耗。 我虽然原来找房子也很干脆,但今年更干脆 定时间节点,定最低标准,不行的不看 模棱两可的,就是不行 减少了很多内耗和比较 看到合适的,立刻停止,立刻确定,不犹豫,不墨迹 不想着再看看说不定会有更好的 3.承担结果,但不放弃努力争取的过程 原来找房也会有重叠的租期,可能会有押金的损失,会觉得那我违约我就不争取了,但心里特别难受 这一次,虽然承认我违约了,也有对违约金的预期,同时接受这个最坏的预期,但不放弃尝试,努力沟通 还是有一些可能性的 感觉这一次,是符合了我对今年自己定的flag:积极、自信。 搬家是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硬起点,可以好好利用。 希望春天的到来,可以正能量一点,借着搬家,整理家务的同时,重新整理生活:扔掉原来自己摆烂的基调,建立新的充满希望的期待。虽然生活成本增加了,但不要只想着怎么省钱,想想怎么挣钱,去抓住可以稍微努力就抓住的机会。生机是自己给自己的,先去看的到阳光的地方,再想怎么生长。 加ingfree进群~!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