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我邀请了一位新嘉宾:我的好朋友连连看(13年好友、前同事、前邻居、我的摇卦大师和伴娘)。连连看是我身边非常神奇的一位朋友,虽然她总说自己大脑空空/随波逐流,但在我看来她很有自己的智慧和生活之道。 这次她来上海我们一起探索了她毕业以来的3个大的人生决策(大连到上海、上海回大连、大连去沈阳)背后的心理动力,以及她是如何做到在25岁就非常坚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25岁还是一团浆糊),并且能自洽地在行为层面去执行。 Part1 2017-2019 大连到上海 10:04高考年级第一(非实验班),却毅然决定留在大连读书,沈阳都觉得远! 18:50很辛苦的时候会想用花钱来补偿自己,状态好的时候反而没太多物质欲望 21:36本质上还是一个恋家的人,所以一个环境最重要的是有没有紧密的人际支持系统 23:1525岁就很确定:上海提供的丰富生活体验和更多职业发展机会对自己来说并没那么重要 Part2 2019-2021 上海回大连 31:32 所谓的正缘工作就是一天拿offer 37:44 神仙工作是可遇不可求的宝物,并没有奢望放弃后还能再次获得 40:18 很多择优决策无法做出是希望能够两全 42:50 作为一个从小到大的好学生,没有“事业心”这件事为什么从来没有困扰到自己 51:44 也还是会有困惑的时候:要不要稍微多努力几年,未来就可以在一个更高生活质量的位置上躺平 53:40 在一个兜底的稳定工作下,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like优衣库叠衣服&照顾小动物&算卦,并没有希望把爱好当做工作 Part3 2022-2023 大连去沈阳 55:40 “和自己喜欢的人每天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59:33 明确体验过大城市的生活,就知道大城市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有多大的吸引力,能为此舍弃什么,不能舍弃什么 63:30 如何从行为层面真正践行“尽人事听天命” 67:18 每个人可能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命数范围,尽可能通过努力靠近自己命数的上限,而不是走别人的轨道 68:20 人是经验的动物,痛苦后边有好事发生,会强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信念感 70:19人力之有限,就是在当下,你明知道还应该做更多,但也就只能做到这儿了
28岁的第一天,下午4点,我和男朋友在阿那亚的酒吧录了一期播客(自带BGM,中间的停顿都变得无关紧要哈哈哈)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在不熟悉的环境里、没有大纲、甚至都没想过要聊些什么,只是在单向空间翻了2天贾樟柯的《贾想》,就突然想说几句。 说了些什么呢?从贾樟柯出生地汾阳聊到我们的故乡以及我与故乡关系的变化,也瞎聊一通我们对文化艺术的感受,然后不可避免的回到这些年的自我探索:如何在主流叙事里找到自己的节奏,以及如何通过关系(和他人、和自己)去理解平凡与意义。 * Part1 跟随贾樟柯的随笔,回忆我与故乡的关系 12:38过往对精致、fancy的生活方式的追寻并没有让我感到满足、从容和踏实 13:58轻视规则,忽视人与人之间的边界让我厌恶,和家乡人也说普通话可能是我潜意识的想拉远距离 18:18秋日独特的感伤是再也无法轻易闻到大酱爆锅的味道 * Part2 关于<有自己节奏>的一些探讨 25:34再看年龄焦虑,为什么2年前的我算不上是一个有自己节奏的人 28:38即便人生是马拉松,可能也没办法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跑 34:00创作者一定要有自己相信的东西,并且不受外界的影响去做自我表达 40:05当代生活方式选择非常多,但很多人却觉得自己“没选择”,要找到那个卡点是什么 * Part3 如果5年是一个新的起点 42:06pray: 没取得什么世俗上的成就,但人格上的改变足以让我获得价值感和认同感,让我有信心去更好的执行和坚持我选择和相信的事情 45:01爱豆一:5年前不知道自己会如何过完这平凡的一生,现在对平凡更有具象感。有更具体的平凡之后,就更能在这确定的平凡里找到意义 46:42爱豆一:我觉得人生的意义更多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我不是一个“价值观”的传播者,我没有使命感 54:21 pray: 某种程度上我需要痛苦,痛苦让我有活着的感觉。从痛苦中获得更多超越痛苦本身的东西,让我们变得更自我完整,更丰富,更立体。这又给了我们更多的认同感,让我们更有勇气去面对挑战,亦或是简单的活下去
时光飞逝,一事无成,是我去年自嘲说的话。转眼高中毕业都10年了,上个月过年回家我拉上3个高中好友(阿江、计划、weiqi)唠了长达100分钟的家常,全程普通话和方言夹杂,粗糙之处也予以保留,只因大家本就分散全国各地,这些年又要结婚的结婚,出国的出国,终究是常聚难。 虽然我觉得当下即最好,可是高中确是我唯一想回头看看的时刻,小镇做题生活枯燥单调,但身边好友给我带来了太多温暖和快乐。毫不夸张地说,高中是塑造我人格结构的起点,如果没有那时好友的接纳、包容与保护,我不会是如今勇敢坦荡的模样。 所以本期节目我们聊了聊高中对彼此的印象和大家印象深刻的事情,也简单聊了下每个人的变化,大家一致同意,高中的生活实在是太快乐了!!! ------------------------------------------------------------------------- 为了方便大家对上号,简单给我的伙伴们打上tag, 本期出演嘉宾分别是阿江(叛逆少女)、计划(东北最帅的男人,天生赌徒)、weiqi(文武双全),节目里提到的关键人物:张照明(我们小团体里最稳重的人)、大哥(我们小团体里最狠的人) 本期highlights: 17:06 weiqi高中最有想法的地方是帮阿江追男人 19:25 weiqi眼里的篮球赛结果:第一次赢了10几分,第二次输了几分,还是赢了 22:10 计划从小逃课的哲学观很简单:就是赌一把 25:21 10年之后pray揭晓高中不谈恋爱的真实原因 27:52 pray高中像林黛玉,柔弱敏感事多,博得大家的呵护和关爱 36:04 weiqi高考失利归根结底是被张照明害了 43:35 阿江只参加过2届奥运会,并获得了1枚金牌 45:35 阿江和weiqi遛操场,从来没被学校领导误认为是谈恋爱,是因为领导们知道他俩各自和别人谈恋爱 50:28 阿江和计划是如何做到心安理得不学习的 55:36 weiqi开始最烦的人竟然是张照明,后来张照明是让weiqi感到最踏实的人 63:34 论我的朋友们是如何理直气壮地跟家长battle早恋 75:36 乖乖女pray被这群搞怪贪玩的朋友所吸引,是因为她高中疯狂压抑自己 77:27 大家一致表示:青春无悔!高中太开心了! 87:20 在纷杂世界里,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心灵马杀鸡的方式 90:12 希望大家都不是打工人!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90:50 主张不行就换的阿江竟然和同一个男人谈了7年恋爱! 95:00 高二就做King的weiqi竟然是最不自我的人 96:33 pray最大的变化是健康了! 本期节目音乐: 片头曲:南拳妈妈香草吧噗 插曲:茄子蛋 浪子回头 旅行团乐队 逝去的歌 好妹妹 不说再见 老狼 青春无悔 片尾曲:石林鱼米
本期节目录制于十一期间,我邀请了好朋友苏一去云南旅行,结果我们被困西双版纳,又一起逃离到广州度过了几乎整个十月。 虽然距离这期节目录制已经过了1个多月,想法和感受已经有了迭代,但这仍是一期特别的节目,我们分享了人生中非常独特的一次经历,我相信不管过了多久,我们回头看2022年的10月,都会对此报以感激。 本期Highlights: 8:27 不带电脑出去玩是打工人最后的倔强 11:58 当有序生活是一种压抑,被困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解放 33:36 “人不要太贪婪” 或许是“无法自我突破” 的借口 42:38 稳定的痛苦也是有功能性的 44:32 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能量储备,轻易跳进自由的海洋很容易被淹没 本期歌曲:TV in Black&White
本期我邀请了在ey工作时候的好朋友:克里斯汀,我们在第一年夏天先后离开了ey, 又不约而同地偏离了主流路线:裸辞、gap、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5年之后回溯过往都觉得这种非线性人生给了我们独特的力量。本期节目克里斯汀分享了她再就业的感受,我们也随之聊到这些年的经历和思考:衰老与死亡、追寻意义与舒适自在、直觉与真实。 Part1: 璞锐问克里斯汀 8:20 远离职场3年,再就业的感受:转行后薪资猛增/已婚未育好像没那么可怕/大厂实习经历永远的神 12:10 真的实践之后会发现很多恐惧和担心是想象出来的,很多放不下的事情也没那么在意 Part2: 克里斯汀问璞锐 15:50 是哪一刻让你确信要抛掉过往所有,一切重新开始 17:00 当过往所有积累对未来不再有意义,我就不会觉得沉没成本有什么可惜 19:47 如何判断真的喜欢一件事:退休/财富自由之后还会不会做ta Part3: 回忆过往,是什么支撑璞锐没放弃克里斯汀? 25:10 刚工作的感觉是很微妙的:有一定自由+对人生有一定思考,那个人生阶段的朋友对璞锐来说有特别的意义 Part4: 毕业五年之后对人生的感受——死亡焦虑/心流与自在/直觉做决策/非线性人生 32:24 死亡焦虑会转化成人生的动力:寻找并投入心之所爱 37:08 快乐/意义/自在,终极目标是心无杂念的做喜欢的事情,不问结果 42:47 过往大的人生决策是根据直觉做出来的,而不是理性权衡利弊 43:45 那些没想过的裸辞、gap、一两年时间不知道自己要干嘛的非线性人生 45:50有一段打破世俗常规的经历会成为一生的力量:尊重自己的感受,擅于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
作为一个热衷于看访谈节目的人,十三邀第五季钱理群:一种彼岸的关怀这期我看了三遍,有太多太多引人思考和令我感动之处:对待死亡的态度、长期坚守的价值理念、胸怀天下的格局、对底层人民的关怀...本期我拉上男朋友以节目为线,聊了我这些年的经历、实践、思考和感受,包括死亡、人生意义、自我价值、苦难、女性主义等话题。 3:40 自我完整让人面对死亡时感到平静和永恒 6:08 这是一个无真相、无共识、无确定性的时代 11:06 北大不能只有乌鸦,但北大必须有乌鸦 11:35 如何理解“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16:40 找到自己的信念和坚守,构建内心的稳定和生活的意义,以此对抗时代的不确定和世界的虚无 19:53 是什么让我放弃主流工作生活,选择小众又不确定的心理咨询之路 28:28 忽视自身天赋和优势,为了进入火热/稳妥的赛道,用弱点工作,补足短板,这种思维定式让我走了太多弯路 31:30 运气和力量让我越过了自我厌恶又自我挣扎的人生阶段,但还有太多人求助无门 36:50 为什么不建议初期脱产/全职做心理咨询师 39:42 面对诱惑和捷径,如何决策和选择,根本是在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45:35 这段恋爱给我带来最大的影响(之一)是什么 48:38 我理解的女性主义是尊重每一位女性的权利和选择 55:29 理想主义是通过实践做出来的,而不仅是空想的追求
曾经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或许是因为很幸运的在每个人生阶段都能遇到并拥有几个知心好友,又或许是天赋异禀,我总是能轻易的拉近并走进一段深度的关系当中,深度的同伴关系让我感受过安全和幸福,也是镜映自我、找到认同感和价值感的重要来源。然而从去年开始,我发现我对关系的定义、我给关系设定的框架和限制也带来了冲突、偏颇和困惑。本期就复盘一下自己对关系的思考和感受,也许人际关系这场游戏我需要重新换个规则玩玩。 4:30 宁愿为缺失人脉资源买单,也要坚持我自己设定的严苛的朋友定义 5:46 极度追求深度的人际关系,也许是我惧怕孤独的体现 6:56 想坚守自己的三观,又想保持亲密无比的关系,迸发冲突便难以避免 7:40 曾经非常渴望并享受朋友带给我的偏爱,是我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的来源 10:40 不喜欢三人游、群聊、姐妹团的原因是人一多,我就感觉到自己被忽视 13:30 对自己经营关系的模式过于自信,导致对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不够敬畏,使得我不自知的就搞砸了很多关系 14:50 跨过需要通过关系来镜映自我的阶段之后,发现承载他人的深度情感压力很大 17:04 对待他人轻易的自我暴露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21:40 太容易把很多事情赋予过多的意义,反而容易被意义框住 23:20 我给人际关系定了一个游戏规则,玩得很好,我便觉得自己很擅长这场游戏
MBTI就这么突然火了... 在心理统计学上被广为诟病的MBTI被我找到了新玩法:检验自我探索程度的工具! 推导过程网址:https://www.psychologyjunkie.com/2015/09/13/myers-briggs-mistakes-understanding-what-the-jp-preference-really-means/ 93题版本:MBTI性格测试小程序-93题标准通用高频使用版
每个人存在于世都需要解释世界,了解自我。一个对自己毫无认知,远离真实自我的人,很容易产生空虚、孤独和无意义感。通过疫情居家生活的自我觉察,我发现和5年前的自己相比,我不再是那个怎么填都填不满的深渊,而是一个更能自愈的容器。本期和大家聊聊自我探索的第二个帮助:愉快地和自己相处。 从一定要做些什么,每天都要拥有即刻的回馈,到如今我可以跟自己说“没关系,今天好像什么都没做出来也是没关系的,也是可以的“,这个过程我用了快5年,并且还在继续努力学习去接纳自己的焦虑和对自我的评判。 每个人都会探索出专属自己的主题,每个人都有能力探索,也都要靠自己发现。
疫情、国际局势动荡、经济下行,我们生活在如此不确定的世界当中,焦虑、恐慌与不安使人拼命想抓住更多确定性的东西。本期我以自己的生活和经历为例,分享一下我如何看待不确定,怎样和不确定相处,又是如何从不确定当中探索自我,增强自我认知,从而帮助自己更容易做出决策。 在这个疯狂和混乱的世界当中,允许自己暴露在不确定和痛苦当中,敢于和这个世界交手,对寻找自我充满信念。在不确定当中和自我相遇。
简单聊聊从本能的恐惧、厌恶生养小孩到慢慢思考养育一个小孩子的意义和快乐 2:16 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会很自然的想与之有更深的连接 5:00 缺少爱人的能力会担心无法给予小孩子足够的爱意 6:29 在与孩子交互中也是完善自我的一个过程 8:10 和伴侣、小孩子一起和世界交互也许是蛮有意思的一件事 8:54 三个人的生活也许可以体会到不同于二人世界的美妙的时刻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