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我们读非虚构作品《比山更高》,作者宋明蔚。 这是一部中国自由攀登者的史诗,讲述了一群不同时代的年轻攀登者在山上跨越生死的故事。他们只有寥寥数百人,却是中国死亡率最高的运动群体。作者通过大量采访、调查、研究和事实核查,记录和捕捉自由攀登者跃动的心灵和对自由的向往,他们的生命轨迹也透视出他们生活过的时代,充满悲情与荣耀。 宋明蔚,90后,记者、译者、写作者。高海拔攀登、越野跑、登山、FKT、速攀、铁三等极限运动爱好者。曾任《户外探险》杂志执行主编,中国户外“金犀牛奖”评委。曾参与国内外近百起重大户外事件的采访、调查与报道。 你会听到: 1、作品和作者简介,什么是“阿式攀登”? 2、阅读前的预期与阅读体验。 3、结合《人类群星闪耀时》《被仰望与被遗忘的》,聊聊非虚构写作面临的挑战。 4、精彩片段分享。 5、“比山更高”的是什么? 片头曲:香堂 片尾曲:汪峰 - 怒放的生命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本期节目我们读小说集《鹿川有许多粪》,作者李沧东。 《鹿川有许多粪》出版于1992年,是李沧东的封笔之作,收录了5篇小说,以韩国社会主义与民主运动最为活跃的年代为背景,描写了挣扎于理想与现实中的普通人寻找生命意义的故事。李沧东凭此获得了《韩国日报》创作文学奖。封笔后,李沧东进入电影界,转型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导演。 李沧东(1954-),韩国作家、导演、编剧。1983年发表处女作《战利品》,1987年发表《烧纸》,1992年发表《鹿川有许多粪》,作为电影导演,其代表作《薄荷糖》《绿洲》《密阳》《诗》《燃烧》等。 你会听到: 1、《鹿川有许多粪》和李沧东简介。 2、阅读感受,对比阅读《你的夏天还好吗?》 3、最喜欢其中哪个故事?说说理由。 4、精彩片段分享。 5、同一个文本,在文学和电影两种不同媒介中有什么差别? 片头曲:白西 片尾曲:Venceremos (En Vivo) (Remasterizado 2021) 主播:星光 / 超哥 / 大壹
本期节目我们读中短篇小说集《找信号》,作者索南才让。 《找信号》是“鲁迅文学奖”得主索南才让的新小说集,出版于2023年,收录了8篇小说,聚焦于高寒草原牧区中牧民的生活,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渗透和冲突中,着笔于牧民的生活细节和精神世界,展现出时代浪潮中,草原人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印记。 索南才让(1985-),蒙古族,生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托勒草原。12岁辍学放牧,14岁起挖过虫草,做过工人,当过保安、配菜生、铁路护路工、兽医,他愿意称自己为“最后一代游牧人”。2022年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代表作长篇小说《野色失痕》《哈桑的岛屿》,小说集《巡山队》《荒原上》等。 你会听到: 1、阅读年轻作家的作品,有哪些期待? 2、小说集《找信号》与作者索南才让。 3、阅读感受。比较阅读《冬牧场》《尘埃落定》《额尔古纳河右岸》 4、最喜欢小说集中的哪个故事,说说理由。 5、精彩片段分享。 6、小说集名为“找信号”,有哪些含义?“信号”代表什么?该从何处去找? 片头曲:靛厂 片尾曲:王菲 - 打错了 主播:超哥 / 大壹 / 星光
本期节目我们读中篇小说集《动物凶猛》,作者王朔。 中篇小说集《动物凶猛》收录《动物凶猛》《顽主》《一点正经没有》《你不是一个俗人》4部中篇小说,均为王朔的经典代表作,在读者之间备受好评,且多已被改编为电影。其中《动物凶猛》在1994年被姜文改编、导演为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你不是一个俗人》被改编成电影《甲方乙方》,《顽主》被改编成电影《顽主》。 王朔(1958-),男,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编剧。代表作《空中小姐》《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千万别把我当人》《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起初·纪年》等中、长篇小说,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打破了中国作家长久以来的写作传统, 被部分文艺批评家称为“痞子文学”。80、90年代参与了中国多部经典影视剧的策划、编剧工作,成为全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无法逾越的集体记忆。 你会听到: 1、最早接触王朔作品,观感如何? 2、《动物凶猛》和改编作品。 3、王朔简介。 4、《动物凶猛》读后感,什么是好的青春文学? 5、精彩片段分享。 6、王朔的时代意义。 片头曲:白西 片尾曲:乡村骑士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本期作品清单: 音乐 大壹:《北派》-辉子 / 秃子2z 超哥:《Tin Lover》-The Paper Kites 星光:《夜上海》-周璇 电影 超哥:《还有明天》 星光:《绝密配方》 大壹:《法式火锅》《利益区域》 电视剧 星光:《幕府将军》 大壹:《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超哥:《围城随笔》 书 大壹:《长日将尽》-石黑一雄 超哥:《何以为父》-迈克尔·J·戴蒙德 星光:《崔玉涛育儿百科》-崔玉涛 片头曲:靛厂 片尾曲:北派 主播:星光 / 超哥 / 大壹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读推理小说《无人生还》,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无人生还》出版于1939年,是著名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推理小说,也是她生涯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认为是历史上成就最高的推理小说之一。初版时书名为《十个小黑人》,后改名为《十个小印第安人》,最终改为现名。《无人生还》是“暴风雨山庄”和“童谣杀人”模式的代表作之一,问世以来被屡次改编为影视剧、话剧、动漫、游戏等艺术形式,广受读者喜爱和推崇。 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笔名“玛丽·维斯特麦考特”出版的浪漫爱情小说。据统计,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人类史上最畅销的作家,其著作总销量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著作。 她最著名的剧本《捕鼠器》于1952年被搬上舞台,此后连续上演,创下了世界戏剧史上连续演出时间最长的纪录。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获得英国女王册封的女爵士封号。 你会听到: 1、《无人生还》的故事梗概和改编作品。 2、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生平。 3、阅读感受,与其他侦探推理小说作品的比较。 4、如何看待“不严谨”、“有硬伤”的评价? 5、精彩片段分享。 6、故事中对死者的安排,与他们的身份有关吗?读完这本书有哪些启发?阅读推理小说有意义吗? 片头曲:香堂 片尾曲: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主播:星光 / 超哥 / 大壹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读小说《美丽新世界》,作者阿道司·赫胥黎。 《美丽新世界》与《1984》《我们》齐名,是“反乌托邦小说代表作”之一,于1932年出版,比《1984》早16年。小说的故事设定在公元26世纪左右,在这个未来的新世界中,“人”性已经泯灭,人类在先进严密的科学手段调控下,被迫服从从出生到死亡都早已命定的人生,社会阶层、工作岗位、生活模式、兴趣爱好、情绪思考甚至生理本能都被严格控制,不需要文学、艺术、科学、历史,无须彼此负责的性道德成为麻痹自己的正当娱乐,用致幻剂解决情绪问题,所谓“家庭”、“爱情”、“父母”等人类关系皆成为历史名词,新世界社会的格言是“社会,身份,稳定”。 《美丽新世界》展现了赫胥黎眼中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通过最有效的科学和心理工程,人类完全沦为驯顺的机器,个性和自由被扼杀,文学艺术濒于毁灭。选择痛苦还是选择“幸福”,这是一个问题。 阿道司·赫胥黎(1894—1963),英国杰出小说家、诗人、散文家、批评家和剧作家,著名的人道主义者。以小说和大量散文作品闻名于世,也出版游记、电影故事和剧本。在小说和散文中,赫胥黎充当了社会道德、标准和理想的拷问人,位列当时最杰出的知识分子行列。 你会听到: 1、《美丽新世界》故事设定、情节和人物。 2、作者阿道司·赫胥黎生平简介。 3、与《1984》对比阅读,有何异同? 4、精彩片段分享。 5、如何理解野人约翰的结局?有哪些科幻设定是当下正在经历或未来可能遭遇的? 6、什么是幸福? 片头曲:白西 片尾曲:Iron Maiden - Brave New World (2015 Remaster)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本期节目我们读小说《1984》,作者乔治·奥威尔。 《1984》写于1948年,是一部伟大的政治讽喻和社会科幻小说,也是反乌托邦小说三部代表作之一。细致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恐怖、绝望、痛苦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极权主义社会,它依靠改变历史、制造语言、打破家庭结构、使用谎言以及高科技监控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运转。通过身处其间的普通人的生活细节,投射出极权主义的邪恶本质、被剥夺的人性和人的高度异化。自问世以来,对现实世界的语言、文学、政治制度、思想和商业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曾被多个国家列为禁书。 乔治·奥威尔(1903—1950),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英国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他的作品以尖锐的社会批评、反对极权主义为特点,《动物庄园》和《1984》是奥威尔的传世名作,他以辛辣的笔触讽刺泯灭人性的极权主义社会和追逐权力者,而小说中对极权主义的寓言也在出版后不断与真实的历史事实相印证。除此之外,他也创作了包含文学批评、诗歌及讽刺新闻在内的作品。 你会听到: 1、《1984》的故事梗概、设定和创作背景。 2、乔治·奥威尔生平。 3、在讽刺批判极权主义制度之外,还能读出什么? 4、一本虚构的小说为什么却让人有强烈窒息、恐怖和绝望的真实感受? 5、精彩片段分享。 6、如何理解结尾主角说“我爱老大哥”,是内心屈服还是暂时妥协?“闭路电视、互联网、手机是不是新的老大哥?”我们是否有可能摆脱小说预示的结局?人类的未来,悲观还是乐观? 片头曲:白西 片尾曲:David Bowie - Big Brother (2016 Remaster) 主播:超哥 / 星光 / 大壹
本期节目我们读长篇小说《日光流年》,作者阎连科。 《日光流年》出版于1998年,讲述了一段横跨数十年挣扎求生的故事:耙耧山脉深处有一户小村庄,住着司马、杜、蓝三姓人家,因此叫做三姓村。这村有一桩怪事,每个人都活不过40岁,在那之前,就会得“喉堵症”死去。这个村在地图上找不到,大部分人也不知道有这么个村。三姓村人最大的梦想就是活过40岁寿限,以司马蓝为线索的4代村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带领村民做了前赴后继的挣扎、惨烈而徒劳的努力和牺牲。这是一段血色笼罩的旅程,沿途留下累累白骨,血泪汗珠,却仍然无法摆脱宿命般如影随形的死亡。 阎连科(1958-),中国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1979年创作至今,部分作品已被译为近30种语言,在世界各地被广泛阅读。因其是中国最受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的部分小说、随笔和演讲稿在中国大陆被列为禁书。曾获2014年度卡夫卡奖,是继村上春树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作家。代表作《受活》《丁庄梦》《炸裂志》等。 你会听到: 1、提到农村,想到的关键词是什么?看过哪些“塑造了中国农村概念”的作品? 2、作品和作者介绍。 3、这本书有非常明显的“阎连科味道”,读起来是什么体验?与莫言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4、精彩片段分享。 5、用什么心态去阅读“中国最受争议的作家之一”的作品?如何看待这些争议? 片头曲:白西 片尾曲:香堂 主播:星光 / 超哥 / 大壹
本期节目我们读科幻小说《永恒的终结》,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 《永恒的终结》完成于1955年,是关于时间旅行的绝佳文本。在这个故事设定中,人类于24世纪发明了时间力场,于27世纪掌握了时间旅行技术,并成立了一个叫做“永恒时空”的组织,通过“永恒之人”在每个世纪背后,默默守护人类社会的发展。永恒时空对一般时空监视、分析、计算并根据需要执行社会变革,纠正过去的错误,将所有可能的灾难扼杀在萌芽中,以避免未来的人类社会受到伤害,人类因此获得了安全的未来。但,这种“绝对安全”真的对人类有好处吗?因果链的产生与闭合,会吞噬全人类的命运吗?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 ~1992),出生于苏俄,美籍犹太裔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生物化学教授。世界顶尖科幻小说作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称为科幻小说“三巨头”。代表作“基地系列”、“银河帝国系列”、“机器人系列”等。 你会听到: 1、如何看待近年出现的“科幻热”? 2、阿西莫夫生平简介与作品内容简介。 3、对这本书中哪个设定印象深刻? 4、与其它时间穿越作品的区别?有人说它是中二爱情故事,你同意吗? 5、精彩片段分享。 6、给不是科幻迷的朋友推荐节目聊过的科幻作品。 片头曲:靛厂 片尾曲:香堂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本期节目我们读小说《蛙》,作者莫言。 《蛙》最初于2002年动笔,期间有停滞,2007年重起炉灶,完成于2009年,是莫言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由5封书信组成,包括4部长篇叙事和一部话剧,涉及3种不同文体:书信、文学素材和话剧剧本。以“姑姑”的一生经历为主线,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生育政策对个体的深远影响,勾画出几十年来波澜壮阔的生育史,又毫不避讳地揭露出因生育政策带来的悲剧和混乱景象。 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辞:“莫言的《蛙》以乡村医生别无选择的命运,折射着我们民族伟大生存斗争中经历的困难和考验。小说以多端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叙述和戏剧多文本的结构方式建构宽阔的对话空间,从容自由、机智幽默,体现作者强大的叙事能力和执著的创新精神。” 莫言(1955—),本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著名作家。1985年起,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创作出一批带有先锋色彩的独特作品,以大胆新奇的写作风格著称。2012年,因“以幻觉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公民。著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长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司令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说,《我们的荆轲》等剧作,散文多部。 你会听到: 1、《蛙》的故事情节、书名与生育的关系。 2、作者简介及获奖情况、关于“计划生育政策”。 3、阅读感受,小说想要表达什么? 4、莫言的独特写作风格。 5、精彩片段分享。 6、如何理解小说和历史的关系?用什么样的视角或心态看待? 片头曲:白西 片尾曲:香堂 主播:超哥 / 星光 / 大壹
本期节目我们读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斯托夫人。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1852年发表的一部以反奴隶制为主题的小说,在19世纪极为畅销,被认为是刺激1850年代废奴主义兴起的重要原因。小说中关于美国奴隶制度的观点,间接影响了美国的现实历史进程,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导致美国内战的地区冲突。它所发挥的作用“在历史上只有少数其他小说能够企及”。不仅在美国本土影响巨大,世界上几乎每种语言,都有这部作品的翻译,它的中文译本是第一部有汉译的美国小说。 斯托夫人,原名哈里特·伊丽莎白·比彻·斯托(1811—1896),美国作家、废奴主义者,一生以写作为生,发表了多部作品,代表作《汤姆叔叔的小屋》。 你会听到: 1、夫妻之间,影响最大的观念分歧优先级排序,包括:金钱观、教育理念、个人习惯、政治倾向。 2、00:22:30 作品简介及相关时代背景。 3、作者生平简介。 4、精彩片段分享。 5、如何理解书名“汤姆叔叔的小屋”,什么是“汤姆叔叔主义”?在奴隶制度已经消亡的今天,我们重读这部作品的意义是什么? 片头曲:白西 片尾曲:香堂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