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本期节目我们读小说《1984》,作者乔治·奥威尔。
《1984》写于1948年,是一部伟大的政治讽喻和社会科幻小说,也是反乌托邦小说三部代表作之一。细致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恐怖、绝望、痛苦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极权主义社会,它依靠改变历史、制造语言、打破家庭结构、使用谎言以及高科技监控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运转。通过身处其间的普通人的生活细节,投射出极权主义的邪恶本质、被剥夺的人性和人的高度异化。自问世以来,对现实世界的语言、文学、政治制度、思想和商业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曾被多个国家列为禁书。
乔治·奥威尔(1903—1950),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英国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他的作品以尖锐的社会批评、反对极权主义为特点,《动物庄园》和《1984》是奥威尔的传世名作,他以辛辣的笔触讽刺泯灭人性的极权主义社会和追逐权力者,而小说中对极权主义的寓言也在出版后不断与真实的历史事实相印证。除此之外,他也创作了包含文学批评、诗歌及讽刺新闻在内的作品。
你会听到:
1、《1984》的故事梗概、设定和创作背景。
2、乔治·奥威尔生平。
3、在讽刺批判极权主义制度之外,还能读出什么?
4、一本虚构的小说为什么却让人有强烈窒息、恐怖和绝望的真实感受?
5、精彩片段分享。
6、如何理解结尾主角说“我爱老大哥”,是内心屈服还是暂时妥协?“闭路电视、互联网、手机是不是新的老大哥?”我们是否有可能摆脱小说预示的结局?人类的未来,悲观还是乐观?
片头曲:白西
片尾曲:David Bowie - Big Brother (2016 Remaster)
主播:超哥 / 星光 / 大壹
主播...
杨大壹
文化有限的超哥

星光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小饼干的蜜糖罐子
11个月前
山西
15
喜欢阎连科老师那期和莫言老师那期~
petshop
11个月前
北京
15
11:09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脸红心跳
11个月前
内蒙古
16
1:55:56 微信的出现本来是让人与人连接的更紧密,聊天的成本降低。
现在看来,微信里满满的各种工作群,满屏的收到却未必看清工作内容到底是什么,只不过是人云亦云的刷点在领导心中的存在感。晚上10多点还在回复工作的各种问题,看似休息实则被压榨的喘不过气。
朋友圈是各种广告和推销,基本没有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有那么一两颗顽强的小草也被湮没在资本的世界一滑而过。
微信自己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发展的如此“壮大”,初心变没变过,被裹挟的往前走,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又遇到下一个悬崖?
一切不得而知,反正都会被时间一刷而过
就是Q
11个月前
北京
19
看到标题是聊这本书,自己先预测了主播们会以什么角度来解析。聊这本书的尺度分寸不好拿捏,听了节目后一边佩服一边赞叹,佩服的是选这书的勇气,赞叹的是贯穿节目的客观而又巧妙的角度。respect

逆流小鱼
11个月前
上海
24
1:01:46 三位主播的观点值得让人反复思考回味,我愿称之为100h最喜欢的一期
教父是死神
11个月前
浙江
25
1:03:00 奥威尔的《1984》与其说是极权主义预言,不如说是随着时代和科技发展,成了极权主义指导手册
HD77021z
11个月前
北京
31
主播们讲这本书好难啊要挑角度讨论 那么多话想说但都没说

飞天大女警
11个月前
北京
34
哈哈哈哈哈,叛逆的中年人~感觉目前我还蛮享受现在这个状态,能清醒地认识到一些问题,也可以辩证地去看待,就是那种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脑子的感觉,不再轻易被情绪和其他人带跑偏。再次为主播们的选题和讲述方式点赞,文化有限,未来无限!

清瘦似梅
11个月前
山东
36
恰好在听霹雳娇娃的妻子三部曲三,在讲一本书《wifedom》,是关于乔治.奥威尔妻子艾琳的,她被丈夫消耗、盘剥甚至是剽窃的一生,心情很复杂:伟大作家的风光人生,背后是一个女人的牺牲在维系着。
付胜昔
11个月前
河北
39
动物农场也十分棒,都是早起反乌托邦的代表作

清瘦似梅
11个月前
山东
49
如果说所谓自由就是“2+2=4”的自由,那么在奥威尔描绘的极权主义社会里,二加二可以等于五,可以等于三,可以今天等于五,明天等于三,全看当局的需要。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如果你只是口头上说等于五或三,但在心里还能保留一块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这毕竟还没糟到极点。极权主义的可怕就在于,它连你心里那块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地都不许可,都要剥夺。最可怕的不在于肉体的湮灭,而在于先于肉体湮灭的精神的坍塌,精神的坍塌意味着彻底的臣服,你高举双手缴了械,打心眼里认为二加二等于五,等于四以外的任何一个数。“他的灵魂洁白如雪,他站在被告席上,什么都招认,什么人都咬”,“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让人脊背发凉的结尾,又一次证明了他们总能如愿,而在极权主义社会里,自由、个性、独立思考等等所有这些人之为人的美好字眼,终将荡然无存。
Ella喜欢喝咖啡
11个月前
陕西
59
00:53 看到书名,啪点进来了
火炎焱_LGMr
11个月前
上海
60
01:58 我可太喜欢《华氏451》了,书中有两处描写令我十分动容:第一处是消防队到一个老妇人家里烧掉她家中的藏书,而老妇人无法阻止,在消防员要离开时,老妇人自己划出火柴与这些书籍一起毁灭。第二处是书中最后男主角逃亡中遇到了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就是每一本书的名字,他们把书印在脑子里,每人记住一本书,等待时机,等到有一天可以把它记录下来传播。历史上太多次野蛮摧毁文明的例子,每次总会有人保存那一点微弱的文明之光,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木心了了。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会忍辱负重保存一丝中华文脉吗?我扪心自问。

野草飞行员
11个月前
云南
73
标题吸引我! 想到: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可以不做。
杨大壹
11个月前
北京
106
🙋♂️这是我们“反乌托邦系列”的上集,欢迎朋友们留言说说听这集节目的感受,你是怎么理解“什么是自由”的?
🎁我们会从评论区选出5位朋友,送上译林出版社版本的《1984》,截止到6月2日有效。
🪖下周二,是“反乌托邦系列”的下集,关于自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祝你有明明白白的一周!

纸上卧游
11个月前
江苏
111
《娱乐至死》的作者波茨曼,有一段话: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大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在《1984》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糖和驴子
11个月前
广东
133
你可以躲在角落里沉默,但不要诋毀和嘲笑比你勇敢的人,因为他们争取到的光明也许会照耀到你。

妖精森林的小不点204
11个月前
天津
146
01:44 “讲的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的靠谱儿的事情”——开头就蚌埠住了 哈哈哈
--Sylvie
11个月前
广东
165
动物农场也是极好的,看完只记得一句“想做一头驴,快乐本杰明”

哈密瓜没有蜜瓜
11个月前
马来西亚
233
“如果尖锐的批评消失,那么温和的批评将不被允许。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那么沉默将变得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被允许,那么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这种声音毫无疑问是个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