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本期节目我们读长篇小说《日光流年》,作者阎连科。
《日光流年》出版于1998年,讲述了一段横跨数十年挣扎求生的故事:耙耧山脉深处有一户小村庄,住着司马、杜、蓝三姓人家,因此叫做三姓村。这村有一桩怪事,每个人都活不过40岁,在那之前,就会得“喉堵症”死去。这个村在地图上找不到,大部分人也不知道有这么个村。三姓村人最大的梦想就是活过40岁寿限,以司马蓝为线索的4代村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带领村民做了前赴后继的挣扎、惨烈而徒劳的努力和牺牲。这是一段血色笼罩的旅程,沿途留下累累白骨,血泪汗珠,却仍然无法摆脱宿命般如影随形的死亡。
阎连科(1958-),中国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1979年创作至今,部分作品已被译为近30种语言,在世界各地被广泛阅读。因其是中国最受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的部分小说、随笔和演讲稿在中国大陆被列为禁书。曾获2014年度卡夫卡奖,是继村上春树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作家。代表作《受活》《丁庄梦》《炸裂志》等。
你会听到:
1、提到农村,想到的关键词是什么?看过哪些“塑造了中国农村概念”的作品?
2、作品和作者介绍。
3、这本书有非常明显的“阎连科味道”,读起来是什么体验?与莫言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4、精彩片段分享。
5、用什么心态去阅读“中国最受争议的作家之一”的作品?如何看待这些争议?
片头曲:白西
片尾曲:香堂
主播:星光 / 超哥 / 大壹
主播...
杨大壹
文化有限的超哥

星光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难道是你来了吗
11个月前
湖南
3
真的不好买这书,被成功安利,呜呜原来是不出版了啊

棉矿侠
11个月前
云南
4
29:06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是众生是相对平等的
Rosyguan
11个月前
安徽
4
1:46:20 真正的作品该是引发人的思考啊 正能量是一种洗礼 也是一种洗脑

Rayna_g07R
11个月前
山东
4
这书读的很沉重,压抑,读不下去。想了很久 ,不懂,这本书的意义何在?过来听听三位老师的解读

女煞葛洛莉暴躁版
11个月前
四川
5
上次读完《巨流河》看到豆瓣条目有人打低分并评论:台湾阎连科。
既然这么评论,那我不马上就来了兴致了,就去找他的书看了🤭

西光
11个月前
江西
5
考研看阎连科老师的《受活》,先看的梗概就觉得对我胃口,一看惊为天人

婚姻制度是对男性的压迫
11个月前
陕西
6
40:35 所以现在我们处在“倒退一点”的时代吗

欢喜不愁
11个月前
天津
6
00:00 今天毕业答辩了。学校规范了致谢格式,但文化有限会出现在我的自己写的致谢中,谢谢你们。

绿毛水怪嘛
11个月前
北京
6
聊到乡村,想起家乡,五岁之前都在家乡含山田野度过,因为年纪小,也分不清贫穷或富贵,日子只要有的吃有的喝就可以很开心地度过,只是母亲时常说那样的日子真辛苦呀,每天日出而作日落后缝缝补补,木匠出身的父亲在外务工,只有母亲带着我和弟弟,母亲说有时为了让我们吃上苹果,会背着一袋稻谷走几里地去换。我的印象里日子倒是轻松而自在。母亲在田里劳作,我和弟弟就在田埂捉各种虫子玩儿;有时玩累了,就睡在草丛中,蛇呀青蛙呀路过也不欺负我们。田埂每家每户都会把先人埋在那里,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守护着田地和熟睡的我们。五岁之后来到北京,被大城市的五光十色迷乱了双眼,才意识到家乡好小好无聊。可如今再回首,小小的家乡却比最繁华的城市闹地还丰富,那里蕴含着自然一切的生机。
阎连科老师的作品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荒诞,诡异”,农村在他的笔下是陌生而神秘的。阎连科老师自我评价作品用了个词“神实主义”,这是个有趣的词。他的作品描写特定人群在特定环境下的现实生活,几乎都会介入历史和现实,通过“神”探求“实”,由故事内容的荒诞性和寓言性揭示现实的生活真实。《日光流年》中,小说完全颠倒时间顺序,先写最后的结局,然后依次逐步回溯过去直至最初降临到世界的事情。
阎老师是为真诚而努力的写作者,一如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如此说:
“我总是希望用文学的理想之光来支撑自己内心的疲惫、不安和虚空,希望文学的光芒可如水中的粗石碎沙之光样,照亮总是出现在我眼前飘浮不散的一团团的黑暗,可我和我的写作,又总是无法做到和完成这一点。”
愿他的作品和作品尝试传达的内容一直“活下去”:
“人还是永永远远地活着好,司马蓝想,哪怕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又得天天扛着锄锨、担着箩筐,箩筐里装满了泥粪下地干活,只要能活着就好。”
让我们有机会去更多了解一些世界不同的面貌。

清瘦似梅
11个月前
山东
7
1:26:44 为什么村里的人不离开,就像1900为什么不下船一样,村庄也好,船也好,更像一个隐喻,代表的是你自出生即被灌输的一切,活在习惯里是一种安全,对不确定的惧怕让人倾向选择熟悉的痛苦。

野草飞行员
11个月前
云南
7
农村题材电影印象最深的 《隐入尘烟》 !痛苦与挣扎 幸福与安乐 也许 每一个事物都有两面性 所以看到绝望背后的希望 死亡背后的努力活着

德米安Demian
11个月前
广东
9
小时候在姥爷家看过很多现在看不了的旧书,我记得有一本是杨继绳先生写的关于当时农村的纪实书,现实比文学作品悲惨,恐怖多了,比魔幻现实主义还要魔幻

半人马
11个月前
广东
9
啊啊啊啊啊我点的书终于来了!!

可爱大黑心
11个月前
山西
10
这书真的牛批 极度压抑

丸尾同学
11个月前
北京
13
我最喜欢阎连科老师
熙_RKFD
11个月前
河北
15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iotanadyas
11个月前
江苏
18
谢谢分享!ps真的很期待文化有限可以读塔赫·米勒《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

贰货姊妹
11个月前
未知
19
01:37 农村的印象就是朴实。我认识的农村就是安徽的一个小村,小到曾经那个村的名字我都以为是编的,我父母都是从那里出生长大的,甚至也是因为同一个村两人在了一起,我母亲曾经是村里大富人家,父亲是村里最穷的人家。但是婚姻让我父亲舍弃农村携我妈前往城市务工,是第一批抛弃农村的人。但是我没有成为过留守儿童,也许最开始也很贫穷但是一直在一起。不过记忆力我们寒暑假还是会去农村,小时候农村还有非常大的雪,是很多小伙伴一起在村里跑来跑去,一起吹电风扇,一起去小卖部买冰棍和零食,一起在门口围坐着吃饭,一起躺在小平层顶看着星星拿着蒲扇聊天。可是长大后发现小时候的记忆都没有,还是那个村,没有了纯白的大雪,没有满天的繁星,甚至以前从村一头跑到另一头是半天的事情,如今可能一脚油门就到了。农村在我的印象中和我奶奶外婆一起离开了,现在已经再也不会有我印象的农村了。
陈小镜
11个月前
四川
27
阎连科是我最喜欢的国内作家之一
杨大壹
11个月前
北京
32
🙋♂️大家早上好,欢迎朋友们留言说说听这集节目的感受,或者你对阎连科老师的作品有什么印象?
👀下周二,我们会一起聊乔治·奥威尔的《1984》,祝你有自由自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