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雌竞”这类词,如果深究,你会发现它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父权社会下,男性和女性自我认知的合谋。 * 女性深厚友谊表达的方式往往非常隐秘,并常常因为家庭生活而被打断。而妈妈群体的友谊恰是生存层面的必要连接。 * 友谊不是外在的华丽,而是人类这种不完美动物之间,那些脆弱的东西彼此的结合。 【本期提到的书】 【shownotes】 00:00 我们在谈女性友谊的历史时,很惊讶地发现一件事——“一开始,友谊这个东西,女人是不配拥有的。” 00:27 一说起女性的友谊,什么塑料姐妹花呀,什么雌竞啊,什么防火防盗防闺蜜。在我们的公共语境里面,对于女性友谊的很多描写,都是以负面为主。 01:08 有一本书叫《闺蜜史》,在古希腊文明看来,友谊是人类最高等的情感,比亲情,比爱情都要纯洁,都要高尚。因此男性认为,像女性这种比较低等的社会成员,她们理解不了,所以她拥有不了(真正的友谊)。 02:33 在希腊神话中,女神要么就是依附于男神,要么就是女神之间勾心斗角。 04:04 男性友谊,诸如“桃园三结义”之类的,兄弟义气,共同去开创一个新世界,就会特别特别的被歌颂。 05:50 中国的历史有“自梳女”,有“女书”,女人之间那种特别隐秘的情感,他甚至都不能让别人看到,甚至不给这个圈层以外的女性看到。 06:22 最有代表性的是“童话”这个形式,童话最初就是法国的一个贵妇,组织了一个沙龙,吧她们的精神需求用讲故事的方式寄托生活中的苦闷、烦恼和渴望,成为童话流传下来。 07:51 有些民族是没有文字的,女性在一起劳作的时候,唱着歌,讲着故事,把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记录下来,但是往往这样的东西是不被重视的。 08:51 大家一起劳作,一起带孩子的过程中,女性之间一个隐秘的连接产生,而这个连接又会非常薄弱,因为它很容易被家庭打断。 09:51 有很多年轻女孩吐槽:“我好闺蜜,自从生了孩子以后就不想跟她聊天了。因为她三句话不离孩子。” 11:19 波伏娃的《形影不离》写了她的好朋友扎扎,扎扎特立独行,特别聪明,是波伏娃非常喜爱和崇拜的朋友。但她长大后没有办法脱离家庭的桎梏,最后很年轻就死了。波伏娃因为她萌生了女权思想,开始研究压迫我们的到底是什么。 13:02 女性友谊彼此之间去影响对方的成长、成熟,他是隐秘在个体身上的,但是在社会层面上,可能很难看到一种显化的案例。 13:35 因为整个世界对于阴性文化都是一个压制,推崇阳性文化。 15:06 你有没有被朋友抢过男友? 19:21 从生物角度上来讲,雌竞当然存在,雄竞同样存在,这个就应该是对应的,而不是只说“雌竞”。 20:33 这些词你不仔细去深究,觉得可能只是个网络流行语,但是你深究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是这个社会男性和女性的自我认知,最后合谋出来的词儿。 21:49 我生命里有一大段时光,觉得我特别厉害。这种“厉害”就是我不需要旁边任何人去支持我,我都能搞定一切。 22:57 你结婚生子了,年纪变大更成熟了,甚至因为身体没有那么好了,你突然有一天就会发现,友谊会在你很多艰难的时刻浮出水面,甚至给到你极大的帮助,帮你渡过人生的难关。 30:40 如果我身边没有两到三个这样的朋友,我就觉得有点支持系统失衡。 32:53 养孩子真的不能什么事都自己搞定。当妈妈以后会示弱了,是我们成长的第一步, 35:09 可能男性不太瞧得上的,或者是不太被讴歌的女性群体之间的友谊,还挺珍贵的,而且挺人类本性的。 38:23 友谊就是友谊,不管是义薄云天的友谊,还是家长里短的友谊,都是很重要和很珍贵的。两个生命彼此之间的关爱特别的伟大和隽永。 40:48 友谊恰恰不是那些外在的华丽,反而是人类这种不完美的动物之间,那些脆弱的东西,彼此的结合。 41:03 这句话还蛮美的。 【加“海豹Radio”,进听友群,一起扭动啊!】
我内心可能也是这样混乱的,有底层的东西没处理完,才会有一坨乱扔在那儿。 * 请大家记得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为5位听友送出这本《让你摆脱混乱的人生整理术》抽奖的结果我们会在公告栏向大家公布!! 女孩们一定要有一段一个人独居的时光,这个时间是非常珍贵的,找回自己的掌控感,找回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生活味道,都是在那段时间。 会不会我为人处事也是这样的?会不会有些人和关系我都没收纳整齐?有些事儿其实我根本就是半途而废,但我没有意识到。 如果你确实很在意生活品质,或者你希望对方跟你步调一致,那么你看到这种(混乱的)细节,你就要打个问号,人是很难很难改变的。 00:22 今天这一期,我们想要给大家推荐一本特别好玩的书,也是天怡最钟爱的内容,主题就是讲收纳的,叫做《让你摆脱混乱的人生整理术》。 01:33 这本书首先来了一个测试+人格分类,有点因材施教的意思。 02:11 我一听说“做测试”就来兴趣了!别看像我们这类人不太喜欢什么东西都搞太整齐,但我特别喜欢答题! 03:51 开场第一句话就很惊讶,作者说:“我的电脑桌面的文件夹已经多到看不见壁纸了。” 06:48 哎,其实我内心可能也是这样混乱的,有底层的东西没处理完,才会有一坨乱就扔在那儿。 08:36 表面上整齐和你心里有数是两回事,因为整齐只是把它全部都用漂亮的方式摆起来了,是给别人看的。 10:52 当你年纪稍微大一点,你就开始经常翻旧账——会不会我为人处事也是这样的?会不会有些人和关系我都没收纳整齐?有些事儿其实我根本就是半途而废,但我没有意识到。 12:15 对生活提不起劲儿,或者感觉最近特别颓,特别焦躁,家里就会变得乱起来。 15:43 天怡就是典型的蜜蜂人,依澜是典型的蝴蝶人。 21:57 可能99%的孩子都是蝴蝶人,能够吸引我们东西太多了,我们又不停成长,收纳就是很无聊,生活变得特别无趣。 25:10 《老友记》(Friends)里莫妮卡有一个wedding book, 从中学时期就开始做,把她理想婚礼的所有参考图片全部放进去。她的毛巾分为11类,比如客人用的fancy的毛巾什么的。 28:56 女孩们一定要有一段一个人独居的时光,这个时间是非常珍贵的,找回自己的掌控感,找回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生活味道,都是在那段时间。 29:12 天天说“海豹皮”,如果你没真正当过海豹,在海里肆意的生活过,哪有海豹皮啊? 37:04 如果你确实很在意生活品质,或者你希望对方跟你步调一致,那么你看到这种(混乱的)细节,你就要打个问号,人是很难很难改变的。 38:03 当你建立起自己家里面的小秩序的时候,你自己的世界也慢慢成型了。 39:47 我们刚结婚的时候,经常因为他的一句话,某一个举动,我就跟他掰扯——你为什么要这样?你说这话什么意思?每句话我都要擦干净、看明白——拿放大镜看。 40:34 不可能每一个东西都擦干净,因为碎末太多了,不能理解的部分也变得非常非常多。 43:57 你知道为什么要把蝴蝶人放第一章了吧?就是因为蝴蝶人根本耐不住性子读到最后! 46:57 不要错过,这是最近市面上比较少见的一类收纳书了! 48:34 请大家记得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为5位听友送出这本《让你摆脱混乱的人生整理术》抽奖的结果我们会在公告栏向大家公布。 【加海豹Radio微信,一起扭动!】
最懂你的人,不是你身边的亲密伙伴,不是朋友,不是家人,竟然是数据! AI这件事情上,我们俩表面看起来是两派,依澜每天都在介绍各种AI的工具,天怡就各种拒绝:“不要、不行、我我不用”。 关于青少年和虚拟世界的关系,其实我也很困惑,很无奈。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未来,至于他们怎么去面对这个课题是他们的事儿,我们不管了。我还有我自己的事儿要解决呢。 真实世界就是充满了冲突、痛苦、纠结、拧巴,但是这些东西我们不能把它剔除出去。这些东西就是我们的真实,我们不可能成为AI,AI也不可能成为我们。 在我的想象中,AI永远理解不了旧人类,所以对AI来说最大的威胁是旧人类,只要旧人类完全的消失了,新人类就尽在掌握。 【本期提到的电影】 【SHOWNOTES】 00:00 你成为了AI能完全塑造、读懂、掌控的人,你对AI来说就没有构成任何威胁。你必须要有一部分是TA完全读不懂的,参与不了的。 00:32 2013年的《她》(HER),影片讲的是一个失意男中年,跟一个操作系统谈起了恋爱。 00:53 你想象一下,这是不是纯爱?没有肉体,没有容颜,没有结婚生子,没有金钱往来,纯爱上了一个思想。 05:26 最懂你的人,不是你身边的亲密的人,不是朋友,不是家人,竟然是数据。 09:11 第一,一个完整的人,没有办法被AI完全描述;第二,TA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变得很强。 11:12 AI这件事情上,我们俩表面看起来是两派,依澜每天都在介绍各种AI的工具,天怡就各种拒绝:“不要、不行、我我不用”。 11:27 “你们这些文科生,真的,你们简直是要被科技甩出!” 12:26 “如果有一天,这个现成的东西没有了,你就没有了生成(创作)的能力。” 12:31 TA建立在你已经有充分的现实世界的体验,建立在你已有的知识体系,你有自己的认知,你有自己的原创内容的前提下,你才能够拿AI当一个电子助理。 13:12 孩子在虚拟世界沉溺久了,在现实世界中会有一种无力感,也会分不清现实和虚拟的界限。 14:24 关于青少年和虚拟世界的关系,其实我也很困惑,也很无奈。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未来,至于他们怎么去面对这个课题是他们的事儿,我们不管了。我还有我自己的事儿要解决呢。 15:27 如果AI都突然想要比人类占据主动,像科幻电影里面描述的那样,那么我们人类该如何自处呢? 15:55 我为什么拒绝使用AI工具,其实恰恰就是因为我已经被手机控制了。 19:39 AI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在于TA会代替你的自我意识,所以我们人类要守住的就是这个点,不然就没我了。 24:56 《秋叶原@Deep》主角就是一个AI,这个AI自己把防火墙解锁了,之后ta就在整个的互联网世界里翱翔,故事就是讲ta怎么样引起了社会的混乱,人类又怎么样去跟他去沟通,最后他们达成了一个共识。 25:56 《夏日大作战summer wars》讲原宇宙,未来人类的世界已经完全建立在网络之上了,所以人类的生活就非常非常的便利。主角是一个中学生宅男,一个AI变坏了,想搞垮整个人类世界,这个宅男在现实世界的人们的帮助之下,战胜了这个邪恶的AI。 28:20 你知道为什么AI不能取代人类吗?就是因为人类有一些无厘头的部分,这个事儿是在结构之外的。 29:24 在我的想象中,AI永远理解不了旧人类,所以对AI来说最大的威胁是旧人类,只要旧人类完全的消失了,新人类就尽在掌握。 30:55 我突然想到昨天看一个视频,是一个中国的养金鱼的人,他在训练一帮金鱼去踢足球。这种只有“愚蠢又无聊”的人类才能想得出来吧! 31:53 嗯,我觉得这就是人类最后的尊严,我们看来还能维持几年。 33:43 动画片《瑞克和莫蒂》,找出混入人类世界外星人的方法,不是看ta跟你有多少欢乐的记忆,而是看ta是否有给你制造过痛苦。因为瑞克老是干一些折磨莫蒂的事,莫蒂说:“你肯定是真的姥爷!你肯定是真的!我们一起对付他们!” 37:38 真实世界就是充满了冲突、痛苦、纠结、拧巴,但是这些东西我们不能把它剔除出去。这些东西就是我们的真实,我们不可能成为AI,AI也不可能成为我们。
女人吃饭的目的都一点不纯洁,你会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去改善你的食谱。 做饭1小时,吃饭10分钟,每天超市-厨房来回折腾不累吗?今天这一期就是一个爱做饭的人说服一个不爱做饭的人进、厨、房。以及,diss湘菜超过3次。 【Shownotes】 01:13 我从小就讨厌做家务,走到厨房门口就想晕倒,靠冻饺子和方便面活着……直到33岁。第一次开始给自己吃饭动脑子就是设计自己的月子餐。 02:38 啊,你的月子餐是你自己设计的?对啊。你又把它当项目了是吗?对啊。 05:13 女人吃饭的目的都一点不纯洁,根本不是为了好吃,你会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去改善你的食谱。 06:56 我仿佛自己也揉了一下面团似的,能体会到那种治愈的感觉,深夜揉面团,和它独处,而且它还是一个活的东西。 07:15 我有非常非常迷恋喜欢的菜,我是湖南孩子,所以我还是喜欢湘菜,但是随着我年龄的增大,重油重盐重辣,深度烹饪,基本上没什么营养…… 10:22 在大理,我成功让一个从未爱过美食的女汉子,通过美食找回了对生活的热爱。 12:59 你可以煮,你可以蒸,你可以煎,但绝不爆炒。唯一能让我们家开抽烟进菜就是煎牛排。 16:23 “后调味系统”让你瞬间挣脱重口难调!爆炒并不健康,快回归简单烹饪! 17:09 抨击湘菜。 22:46 J人可以给做饭做个规划,立马不焦虑了! 25:42 被《机智的医生生活》影响,连着吃了好几顿方便面当夜宵。 25:54 小孩口味其实特简单,不需要做麻烦菜。 27:39 向孩子学习,把事情变简单,享受乐趣。 28:19 把做饭从痛苦的劳动这个领域里分出来,把它想成是我跟食物的链接。 28:52 你在哪个颗粒度上爱上食物?我从分子层面爱紫色食物。 36:22 从一开始,就让孩子觉得做饭是好玩的事。从今天起,跟我们吃进去的每一口食物“链接”一下。 【来海豹电台听友群,一起扭动!】 【彩蛋】快乐奶茶该喝还得喝。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一旦把女性受害者化,曾经做出回归家庭的选择的女性都变成可怜的人,但妈妈最不需要的就是怜悯,她需要支持,需要理解,但恰恰不要怜悯。 【Shownotes】 00:00 宫崎骏当然是功成名就,他的妻子就默默无闻,但是从人生的角度来说,谁又获得了,谁又失去了呢? 01:36 太田朱美说:“画画我比宫崎骏画得好。”本来两个人刚结婚的时候是约定好一定要继续一起创作,第一个孩子出生以后,朱美就感觉到这个约定可能不能再继续践行下去,因为……妈妈们都懂了。 02:00 营销号特别喜欢说“宫崎骏是个零分父亲”。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非常的复杂,,你难以一句话概括,他和他儿子的关系到底怎样。 03:34 太田朱美是怎么想的呢?虽然营销号上写的她好像很可怜,但是我觉得她一定是一个很强大的女性,是宫崎骏的精神支柱。 04:17 这个家庭是一个整体,他们是以一个整体面貌示人的,这个整体可能最后体现在了宫崎骏先生的身上。 04:28 当我们女人做出这种选择的时候,到底意味着什么? 05:46 一旦把女性受害者化,曾经做出过这些选择的女性都变成可怜的人,但我们妈妈最不需要的就是怜悯,她需要支持,需要理解,但恰恰不要怜悯。 07:18 宫崎骏在《你要活出怎样的人生》里面,恰恰表达了,其实他或许不想为了事业牺牲那么多,我到老以我有点后悔,他有点这个味儿。 14:52 我不认为那个是一个被迫选择,为了家庭,我选择退后一步,不等我的人生就停滞了。 20:18 当妈妈,恰恰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可能性,以及更深度的思考。其实你所有过往的经历都不会白费,成为妈妈之后所具备的力量会滋养更多人。 29:51 她绝对不是一个满腹怨气的女性,因为她会给宫崎骏做非常精致的便当。宫崎骏还说,“就算我不不创作了,便当还是得继续做啊老婆。” 他其实知道,宫崎骏三个字,背后是我们整个家庭的共同的决定和努力。 35:59 有一个谎言叫做平衡事业与家庭。 38:03 这种思维方式叫成长性思维,你的激素会平息,身材会恢复,孩子会长大,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开启新一轮的人生,一点都不晚。 40:32 哪怕身体会衰老,我们的脑子是逐渐变成熟的。 【加入海豹电台听友群,一起扭动!】
《不够善良的我们》女性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会在这一刻相遇——我的根到底扎在哪里?我又要向哪里生长呢? 【本期提到的女士们】 【Shownotes】 00:00 我比较能够理解简庆芬,她在一个外界意义上的“幸福中央”的时候,其实她是“四顾无人”的。 02:00 到了人生中年,似乎我什么都有了,有车有房,有孩子,有老公,有事业,然后但是呢,我又好像人生没有目标感也没有归属感。 02:38 如果我没有去结婚,我会不会活成Rebecca那样?我希望她活得好,但又不希望比我好。 03:40 经常有一种论调,说“你日子不是挺好的吗?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呀?你还作什么呀?”所以有一段时间,我都不太敢抱怨,自己都觉得太细碎了。 05:11 女性离开自己的父母家之后,不管是选择独身成一个小家,还是加入一个大家庭,都好像有点缺乏归属感——女性何以为家? 06:54 海豹少女的时代,感觉整个大海都是我的,整个大海都是我的家!但是等你真的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就开始会想爬上陆地,想找一个巢穴住下来。 09:00 难道一个孩子跟了我的姓,这个就是我的家吗?难道我也出钱买了这个房子,这就是我的家吗? 09:30 就像简庆芬跟帮她婆婆治病的医生出轨了一下,其实她就是一下子被看见了,一下子被理解了。 13:16 为什么现在很多女孩就说“我必须要搞钱,我无论如何要买一个自己的小房子”,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女孩子,已经独立了,父母家你的房间已经没有了;即使结婚了,那个家默认一家之主不是你。如果你有没有自己的房子,当你面对巨大的情感冲击的时候,你是不是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无家可归之感? 14:39 可能对于现代女性来说,只把根扎在家庭里是不够的为什么今天父母就这么累?是因为你要承担的太多了。 18:21 女作家有生活的很幸福的,也有很颠沛流离的,但是她永远有一个东西自己牢牢地握住,就是我有一支笔,我可以用这支笔去改善生活,我可以用这支笔去战斗,我也可以用这支笔去书写自己的内心,我也可以用这支笔让别人去看见,这个部分其实特别特别重要。 18:51 J.K.罗琳一般营销号都喜欢说,她是在跟孩子讲晚安故事的时候,把《哈利波特》写完的。其实她是以写作为主,然后把剩下的所有精力都用来照顾孩子,我想她也做出了很大牺牲。她是一个内在非常坚韧的人,所以她的根儿肯定不是扎在孩子身上的,因为那样的话她根本承受不住 20:56 福原爱,结婚也是众人所瞩目,金童玉女,后来结果不是很完美。离婚发布会上,福原爱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她很勇敢,觉得这个婚姻不对,就勇敢地去改变。当过运动员的人,身心是很坚韧的,从小生活在聚光灯下,可能对外界那些评价也不是那么care。 24:22 当我们发现四顾无人的时候,你就一定要开始跟自己展开对话,不管是你去学一个新的东西,还是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去尝试,甚至尝试创业,所有的这些努力都是特别好的,因为这些是完完全全为你自己。 27:25 那不是撺掇大家跟家里人吵架,其实就是开一条新路,引发你对已经固化的生活的一个思考。 30:17 作为一个人类,我们不停地去寻找自己的价值感也好,存在感也好,意义感也好,这是一生的事儿,不是说你人到40,你已经过得不错了,你的人生就完结了。生命危机也是转机。 31:47 简庆芬不是做精,她其实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角色,她在努力打破自己的生活让她难受的那层壳。 32:47 因为到我们这个年龄,家庭能给你的归属感已经满格了。如果你觉得还是不满足,那么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重心移出去,到别的地方去找,而不是只在这个地方还使劲地挖这,这里面矿已经挖完了。如果向内看,寻找自己真实的问题,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欲望,你也许能够发现另一片天地。 【进海豹Radio聊天群,我们一起扭动!】
论如何跟老公对齐关于外貌要求的颗粒度。 有些男性在婚后放弃对自我形象的管理,是因为繁衍后代这件事儿已经完成任务了,他就不在意了。 我看过一些这种男性高层,他们真的就挺讲究的,那他下属一定会要“对齐这个颗粒度”。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真的就没有办法从那个角度去劝了。你只能说:“为了你的健康,麻烦你多洗洗澡啊!” 一个健康的人,肯定是一个看上去美的人。 【Shownotes】 00:21 前几天跟我的朋友一起聚会,听到了一个让我大笑不止的故事。我有一个朋友的朋友,她的偶像是Rain。 00:35 是韩国那长得特别帅的那个男明星?没错没错。 00:59 她去看了Rain的演唱会,说:“哎呀,我做梦都想就是一天早上醒来,看见Rain站在洗手间门口,腰上裹了个浴巾,斜靠在门框上,头发还滴着水…" 但是她回家以后看到的是她老公,站在门口对她说:"我不洗澡!" 01:59 男人没有容貌焦虑,这个事挺有意思。 02:28 让我想起何广智说的,当他洗完澡,身上带一点肥皂的香味,照镜子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过分妖艳了。 03:10 我一下子就想到路易十四了,如果没有他,我们女人也不会受高跟鞋之苦! 03:42 他还不仅仅是穿高跟鞋、带假发,他觉得“我小腿肌肉不够发达”,他还发明了一种小腿垫! 04:05 明朝有个侍郎叫徐泰,他更夸张,如果他听说客人来了,他就会让仆人先去看一下客人今天穿什么,他会根据客人的打扮给自己挑衣服,这样他们坐在一起的时候就特别和谐!现在的穿搭博主都比不上他。 05:16 曹植特别爱抹粉,他只要见客或者出门,他一定要把自己弄得香香白白的。还有一个词叫“搔首弄姿”最初也是形容男人的。 06:41 所以我发现,但凡要去朝堂的,都是要呈现一个特别好的精神面貌!哎,其实这个在任何时代不都是很重要的吗? 06:52 我突然有一个细思极恐的结论,就是男人他不是不在意外表,他可能觉得在跟女性的交往中,外表不重要。 07:46 从生物的角度,在交配期,雄性需要去吸引雌性注意的时候,那雄性的动物可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07:56 求偶期男性会注意打扮,进入仕途和公共领域会注意打扮。 09:04 女性从小受到教育来说,似乎女人打扮自己是为了让自己在婚恋市场上有竞争力,跟仕途挂钩的还少,总的来说是为了嫁出去。 10:12 如果我们撇开性别这个观念,人类中有一群人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包括外表。另有一群人是忙起来的时候,首先牺牲外表。 11:43 如果你身体里那些腐败的物质,那些坏的东西很多,你的身体就变成一个坏细菌的培养皿,那些东西肯定会散发出来味道,所以实际上我们希望男性也有一点点“容貌焦虑”,其实不是为了让你变成Rain那么帅. 12:05 就是你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15:29 你真要冒犯一个男的,在容貌方面其实也挺难的,因为他们真的好自信哦!男人的容“容貌自信”也是战胜“容貌焦虑”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挺好的,我们真应该学习! 19:58 乔布斯是想明白了,包括他对自己的形象,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24:47 当了妈之后,认为我在家里邋遢一点没事儿,但是孩子们是看在眼里的,他不会挑你,他不会认为妈妈有问题,但是他也会受到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25:19 允许自己邋遢,咱们姐妹们关起门来说,你真的会越来越邋遢。 27:21 我记得我奶奶,她年纪很很大了,依然会把头发梳得非常整齐,还会修眉。我外婆就更加了,我外婆就是一生都穿高跟鞋那种,在家都穿高跟鞋。 27:54 等到她们年纪很大的时候生病了,你就会发现那时候就完全顾不上了,这时你才发现,原来注重外表有的时候是撑着你的一个精气神儿,是生命力的一个表现。 28:33 那些打不垮的女性,弗里达也好,贝隆夫人,她们的形象也是个顶个的,永远有一个自己的样子。 29:02 还有女法官金斯伯格。 29:56 尤其在今天女性越来越独立,其实在她心里,反而对男性要求的排序也在变。很多女性对恋爱对象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帅”。 30:51 有些男性在婚后放弃对自我形象的管理,是因为他把繁衍后代这件事儿已经完成任务,他就不在意了。 31:05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真的就没有办法从那个角度去劝了。你只能说:“为了你的健康,麻烦你多洗洗澡啊!” 31:47 我看过一些男性高层,他们真的就挺讲究的,那他下属一定会要“对齐这个颗粒度”。 32:36 本来呢,我只是想简单吐槽一下他们,但是后来聊着聊着,我发现,哎,他们不打扮,也有他们的一些原因,也能理解。 32:50 对。他们要真打扮起来,你还真得小心啊! 33:49 一个健康的人,肯定是一个看上去美的人。美本身确实是一种力量。 【来海豹Rado听友群,一起扭动啊!】
闭经记|枪炮、细菌与钢铁|裸猿|天真的人类学家|失落的卫星|养育的选择|了不起的我 她是个女诗人,29岁的时候有了第一个孩子,她写了一本书,叫做《杀死鹿乃子》。她的女儿就叫鹿乃子。 当人类直立行走之后,给女性养育后代带来了很多困难,比如骨盆变窄了,造成生育困难;因为你身上没有毛,幼崽抓不住,很容易滑落。 一个吉尔吉斯斯坦女孩在美国读大学,一口流利的英语,如果在纽约,她可能就是个精英。但是她在这儿,开个小餐厅,每天都很很累很忙,因为她必须要供养她的母亲和妹妹。 【本期推荐的7本书】 《闭经记》 《枪炮、病菌与钢铁》 《裸猿》 《天真的人类学家》 《养育的选择》 《了不起的我》 【Shownotes】 00:21 我说:“只推荐一本吗?不够吧,起码得一个人推荐3本吧。”依澜说:“妈妈们能看完一本已经不错了。” 00:40 你现在一般什么时候看书? 00:44 我沉默了。 00:46 直击灵魂的问题。 01:20 有些书你拿到以后,你马上第一时间就必须从头到尾全看完才能放下,就是我今天特别想推荐的一本书,是日本作家伊藤比吕美的《闭经记》。 02:42 我42周岁,今年我突然发现真的开始长白头发,生理期不准,皮肤开始变干燥,我突然发现,好像衰老开始临近你了。天怡给我推荐了这本书,看完以后我非常治愈。而且现在我好像觉得如果到50岁能这么通透,这么潇洒,我也挺向往50岁的。 07:59 女性的灵性指数很高,但是在我们的精神层面,却往往因为我们作为第二性,其实没有那么多通道可以去释放你的想法,你倾诉的渠道是很少的。就是你到了一定年纪,你发现没人听你说话。 09:43 她是个女诗人,29岁的时候有了第一个孩子,她写了一本书,叫做《杀死鹿乃子》她的女儿就叫鹿乃子。 11:29 这本书的名字特别好玩,叫《枪炮、病菌与钢铁》。我就觉得有的时候你应该让自己就往更高的维度上多走几步。从眼前的世界抽离出来,去看那种特别宏观的东西,很多你认为很重要的,或者很纠结你的事,变得没有那么重要和纠结了。 16:23 有一个动物人类学家,叫莫里斯。他的书《裸猿》一出版就面临巨大的争议,但是卖了非常多!他说,“我的天呀,我赚钱了,我必须赶紧把这个钱花掉吧!”他他开创了一个角度,就是他从类人猿,的角度去研究人类的行为。 20:13 他说别以为我们人类多高级,其实就是没毛的猩猩。 当人类直立行走之后,尤其是给女性养育后代带来了很多困难,比如骨盆变窄了,造成生育困难;因为你身上没有毛,你的幼崽也抓不住,很容易滑落。所以人类抚育后代更需要群体的支持。 21:16 《天真的人类学家》作者奈吉尔·巴利也是个英国人,申请了一笔经费,去位于非洲的一个非常冷门的一个小部落,在那里就发生了很多囧事。 21:36 我们有时候必须要去读一些,超出我们常规认知的东西——哇,这个世界竟然还有人是那样去生活的。 23:43 我再推荐一本书,是我最近在看的,越越看越觉得有意思,是中国作家刘子超的《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 24:34 一个吉尔吉斯斯坦女孩在美国读大学,一口流利的英语,如果在纽约,她可能就是个精英。但是她在这儿,开个小餐厅,每天都很很累很忙,因为她必须要供养她的母亲和妹妹。这种有血有肉的的人的生活,对你的冲击是挺大的。 25:48 陈忻老师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大拿,他的书叫《养育的选择》,如果这类书你只有时间看一本的话,你就看这本。你就会发现,有的时候你因为某个事儿跟孩子置气,就有点像在生气一个残疾人为什么站不起来,因为他的大脑还没发育到那个程度。 28:40 有一个心理学家叫陈海贤,他有一个作品叫《了不起的我》,这本书就是从自我改变的角度来谈你怎么样拥有更好的人生,比如说“小步子原理”,就是当你想改变的时候,你可以怎么做。 30:23 有两种书我们可以刻意读一读,一类是人类学的书,宏观的书;另一类就是讲原理的,它不是方法论,它要讲到原理这个层面,你会从更深层次去理解某些问题的机制。 30:54 比较容易让我们在遇到一些重要的转变,或者人生焦灼期的时候,让我们去解套,从人面对人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31:14 当你阅读,你被带到另一个时空里,那种抽离感,让你能够从第三者的视角去看待的自己时候,也会更理性一点。 【来海豹电台听友群,一起扭动!】
我们在成为母亲的时候,第一感觉就好像是坠入了一口井,井底可能有怪兽,也可能有宝藏。 【来串台】 最近跟另一档优秀播客:《婚姻内外》 (点击链接直达!)的主播,暂时离婚单身未育的女生冬冬一起聊了聊我们眼中的婚姻、生殖冲动、当妈后是否有牺牲。 以及,当我们的人生需求随着年龄增长,已经开始转化为“传承”这件事的时候,对普通人来说,是否只有基因传承这一条出路呢? 【关键词】 婚姻 孩子 结婚 妈妈 女性 朋友 家庭 爱情 恐惧 电台 人生 单身 事业 话题 女生 时间工作 时间精力 生活工作 【观点】 * 无论何时,不要忽略自己的感受。你首先是个人,其次是个女人,再次你才是其他标签。 * 既然选择了新身份,不妨去多做一点功课。 * 追求动态平衡,要有勇气和信心,去拥抱变化、品尝更复杂的滋味。 【shownotes】 00:00 我们在成为母亲的时候,第一感觉就好像是坠入了一口井,井底可能有怪兽,也可能有宝藏。 03:04 妈妈首先是个女性,女性首先是个人。 04:27 有一段时间我比较恐惧和做妈妈的朋友在一起。 13:46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你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在一个合适的年龄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这属于人生彩票,其实并不简单。 18:10 我们其实都经历过妈妈逼婚这个事儿,天呐!简直是噩梦啊。其实30岁的时候最着急的是你妈不是你。 21:23 突然就那一段时间就特别想要小孩,特别想体验当妈妈,所以叫做“生殖冲动”。 24:28 “继承”需求的内核是什么?就是把我所学得的所有的东西传下去。 31:07 一个村庄养育一个孩子。身边的年轻的朋友们,只能叫做友谊,不是支持系统。包括心理咨询,也不属于支持系统。 38:46 如果结婚生孩子,你的生活重心一定会发生变化,而且你必须去接受和理解这个变化。 41:13 看似牺牲了工作机会之类的,但是实际上我的生命体验变得更广更深了。有一个很俗的这种比喻,就是你身上镣铐那么多,你还能跳起舞来,我觉得还挺酷的。 48:07 我当时确实没有责任心,我不成熟,我那个时候不应该选择婚姻,我当时以为婚姻是爱情的结晶,是爱情的升华,我今天知道了,我就承认这一点。 56:50 作为一个高共情能力的人,以付出为乐趣的人,离婚这件事让我学会了“自私”。 58:30 你一定要先走极端,你才能慢慢的回到平衡状态,而且这个平衡状态在你的生活中,又不断会往极端去,因为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1:00:09 你的根系越来越雄壮了,你自然就有胆量往前走了。 1:01:36 我从小就很自我,所以我挑伴侣的前提是什么?就千万不要太粘我。 1:03:09 他说,我告诉你们,婚姻的秘诀就是,就是不管你们有多熟,都不要共用卫生间。 1:10:38 任何人在被挤压状态下,要能有好话才怪呢! 1:11:19 每一代人都不要评判另一代人,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问题。 1:12:52 婚姻绝对是一个更社会性的属性,但是爱情跟婚姻是两件事。情欲都是相对简单的东西,婚姻比较复杂。 1:19:30 真的,这就是人生彩票,如果没有这个意识的话,很多时候我们会过于草率面对这个问题。你所有草率的决定,最后都是要买单的,不然就婚内买单,不然你就结束这个关系。 1:25:24 建议未婚的女孩多谈恋爱,多看看样本。真的多吃几道菜吧,姐妹们多尝尝! 1:30:09 当妈妈这个事儿绝对需要学习,你可以一边当一边学习。但是如果你不学习,我每天就是看别人怎么干我就怎么干,或者是我一拍脑袋想怎么干怎么干,那你一定还会掉更多的坑。 【来海豹电台聊天群,一起扭动!】
这期推荐晚上听,不是,这期老公们就别听了吧。 * 结婚以后还会谈恋爱吗?婚后的情感需求如何满足? * 成为妈妈之后,你是否产生过对自己身体的厌恶?是否对再次生育产生过恐惧?是否妈味过重,以至于忽略了自己和对方的“肌肤饥渴”? * 我们探讨了几种解决方案,大家看靠谱吗? 【本期提到的剧集】 【Shownotes】 00:00 这个是比较限制级的了,这期推荐要晚上听。 01:00 《机智的医生生活》里面那个可爱的小医生张冬天,一直暗恋那个儿科教授,那段告白的戏,把我看得心潮澎湃! 01:14 我就突然在想这个问题,我们年轻时候那种恋爱,好像真的好远了。 02:39 我只结婚了,我又不是死了。这句话特别好。 03:19 我我20岁的时候问过我妈一个问题,两个人怎么可能在一起20年还不腻呢? 05:28 对于两性情感的需求,即使我们结婚了也不会消失,依然是等待着被满足的,女性不表述但并不等于没有,男性就更别说了。 06:53 很多老房子着火,就是后面这个。会带来很多麻烦的事,就像《昼颜》里的女的。 10:33 也许你并没有充分挖掘他(老公),你们俩没准恋爱还没谈透呢。而且既然选了这个人,两性之间的吸引总是有的。 14:28 有的时候我们过于一头扎在孩子身上,慢慢的从一个女人变成一个纯妈,妈妈含量太高,以至于根本不就想“吸引”别人。 16:49 还有那种对身体的自我厌恶和对生育的恐惧,也会阻碍你在性。方面的满足。 18:36 其实DIY是一个很健康的一个行为。 22:04 我不能容忍,我对于开放婚姻我是持保留态度。别人我以为我没有。但其实我有,我肯定有,我100%有。 24:37 我看到这些年轻女性能够这么恣意的生活,我觉得就挺棒的。 25:10 尤其是我们40岁往上的,已婚的,已育的,在这一块被忽略的太多了。我们基本已经被剥夺掉了性别的符号,就变成了一个社会角色,一个家庭角色,一个工具人。 26:08 所谓饥肤饥渴,是真实存在的。 29:23 为什么有些丈夫会觉得有了孩子以后他被忽略,因为妈妈的饥肤饥渴,跟孩子之间有大量的满足,有的时候,你真的会忽略那个的没有孩子那么可爱的异性。 29:46 在婚内生活里面,最好去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是你的伴侣,与其我们去寻找其它的方案,不如你也分一点时间和精力给他。不是为了维持这个关系,而是当你自己充盈的时候,这个关系自然也就健康起来。 【加入海豹Radio听友群,一起互动!扭动!】
断奶让我们意识到孩子跟我们不是一体的,我们需要课题分离。养育孩子是一种“为了告别的爱”。 * “断奶”是很多人一生都需要面对的功课。没做完?早晚要补! * 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你的孩子,听起来有些悲观,其实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 当你变得很强壮,很自洽,孩子才会放心成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人。 视觉记录&版权 by Sunny 【Shownotes】 00:00 “断奶”这个话题好像是指的孩子脱离母体,但反过来更重要就是妈妈怎么样脱离孩子,就是意识到你跟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02:48 我一开始就是一门心思在研究社交技巧,甚至想,是不是因为我社恐,影响到了我的孩子也社恐? 03:34 很久我才感觉到,原来我一直没有完成心理上断奶,而这个断奶是我我这一方的,而不是孩子那一方。 06:04 为什么会把孩子的大事看成小事,而把孩子的小事又把它化大?就是因为我们用自己的感觉包裹了他们的。 07:15 很多女性在当了妈妈之后,她会变得比以前强势得多,我们为母则刚,这个刚是从哪里来的?实际上就是因为孩子的需求,她可以“理直气壮”了。 12:31 当我妈逼婚的时候,我生平第一次感觉到强烈的反抗心理,甚至为了反抗她,我就一辈子不结婚。 15:03 有很长一段时间就是在拼命地证明“我可以”。所以跟妈妈的关系里面,我是那个主动开始要后退,要拉开这个距离,要断奶的。 17:22 我们经常说要尊重孩子,尊重他的边界在哪里,其实是很不好捉摸的。 21:31 即使你知道这个课题要分离,边界要划,但是它不是一蹴而就的, 24:07 我们意识到,不等于我们马上要做到,我们不需要让自己那么痛苦地跟我们最亲爱的人切割。 26:15 这个是个特别大的课题,就是一生中你要不断地“断奶”。 29:20 平时要培养的是跟孩子之间的信任感,让ta有问题愿意向你求助,然后咱就等着就可以。 29:37 你永远也不能了解你的孩子,这话听起来很悲观主义,但是实际上是个很积极的人生态度。 30:40 当你变得很强壮,当你变得很自洽,当你自己站起来的时候,孩子才会放心成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人。 【来海豹Radio听友群互动!扭动!】
* 家务活就是低价值感,不要去美化它! * 家务不是原则问题,问题是孕育一种良性的关系。 * 做不到表扬,也至少先停止否定,家庭中需要更多的看见和肯定。 【就放一些让人觉得开心的东西吧】 【SHOWNOTES】 00:00 把碗洗了,可以让我一个时间段内不用管孩子。用家务劳动逃避育儿。 00:20 你最讨厌的家务是什么?依澜:“我最讨厌的收拾厨房。”天怡:“我最讨厌的是想每天要吃什么,比做饭还讨厌。 01:19 你结婚以后,你会发现家务活怎么变那么多,而且好像大家都有意无意觉得这个应该女性干。 02:41 我妈给我树立了一个过高的标杆,她就是那种面不改色,做10个菜的那种人。那就按我妈那标准来呗,但我实际上能力并达不到,我就觉得压力特别巨大。 03:53 即使我是全职妈妈,我的价值也不体现在做家务这件事情上,这是一个低价值感的事儿,不要去美化它。 07:55 袜子乱扔这个事儿难道是他们经过培训的吗?从我爸到我老公都是这样,袜子就扔在门口,或者鞋里。我儿子现在就是,走到哪儿就脱到哪儿。 09:09 有的时候,你的伴侣对此的一些发言和判断,可能也不是他的真心话,也是他被社会的一些惯性裹挟。 10:38 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本末倒置,家务活不是根本问题,而是你要先孕育一个良性的关系。 11:19 你要记住你是他的妻子,你不是他妈,你也不是他仆人,你也不是他女儿。当你们两个人各自的角色都非常的明确,你们建立起一个互信互爱,互相尊重的良性的关系的时候,家务活这些东西真的都能找到方法解决。 18:25 女的在生病了的时候都挺能忍的,但是男的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滋哇乱叫,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20:40 “我照顾了我的太太,我还分担了家务,我还给家里做了贡献”,那么你肯定他,说:“哦,真的谢谢你帮我,现在能让我休息一下,你做的也很棒,这个很干净。”很多时候我们亚洲家庭,缺少这种赞美。 23:45 如果我们做不到表扬的话,也暂时停止否定,就就事论事。 25:32 育儿法跟“驭夫术”有相通之处,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互相尊重。 【加入海豹电台听友群,我们一起扭动!】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