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Dora在此
为-1~5岁的职场人提供精神力量

Album
主播:
姜Dora
出版方:
Dora95
订阅数:
10.1万
集数:
59
最近更新:
1周前
播客简介...
欢迎来到姜Dora的个人播客,这里主要更新两个专栏: 《100场职业访谈》每周访谈视频的配套长版音频,为职场年轻人提供精神力量和解决方案 《内容商业周刊》每周邀请身边的博主、品牌方、平台同学、创业者聊聊内容跟商业化相关的话题,适合泛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内容商业从业者、预备创业者 关于姜Dora: 在视频平台是240万粉的职场博主 在播客是内容商业化的思考者跟交流者
姜Dora在此的创作者...
姜Dora在此的节目...

经济下行期有哪些黄金赛道?能接住疲惫的消费 才是对努力生活的奖赏【于冬琪x姜Dora】

姜Dora在此

经济下行期有哪些黄金赛道?能接住疲惫的消费 才是对努力生活的奖赏【于冬琪x姜Dora】 00:39开头引入 00:54消费趋势的大变化 04:47 让自己幸福是一种超能力 12:29 成为生活家 16:05如何将生活变成一种投资 19:56 Dora后记 于冬琪说:“创始人必须具备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才可能让员工和用户感到幸福。” 这次对话让我发现 原来幸福感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 一个长期自我压榨的人 紧张匮乏感会传染给身边的人 如果你自己丰盈、满足、松弛 这种能量同样会被感知和放大 你的状态 才是你能提供的最高级价值 我还回想起自己为什么开始做博主——那是2021年的夏天 我在出租屋收拾出来一个阅读角 阳光正好 心里很幸福 于是我按下了手机录制键 拍了第一支视频 幸福 是我创作的起点 后来做博主的4年里 我有很多不那么幸福的时刻 为了不被观众遗忘 为了向甲方交付商单 或者只是一种没来由的匮乏、恐惧 可是自己在工作压力下做出来的内容 我总是爱不起来 观众反响也一般 本来是为了幸福去工作赚钱 但不知何时本末倒置了 访谈结束后的几个月,我开始迷恋研究各种小物件: 地毯、挂画、柔软的被子、禅修垫 遇到断更少了狂怒 而是耐心跟团队梳理流程 我发现内容最重要的不是金句和信息差 而是创作者的情绪和能量 当你愿意慢一点去生活 反而会带回更多创造性和美妙感受 你的幸福是生产力 也是滋养身边人的养料 幸福甚至不需要等所有条件都完美再出发 ——哪怕只是先为自己泡一杯茶、晒一会儿阳光、早一点下班 都是在向幸福靠近 祝你幸福

21分钟
11k+
1周前

不到 30 岁就中年危机| 人到中年如何破局自救?【刘诚×姜Dora】

姜Dora在此

📜 前言 二十多岁就想退休,三十多岁害怕被职场淘汰,这是时代太残酷还是中年危机初体验? 本期邀请了《中年觉醒》中文版的译者刘诚老师前来分享,她不仅是高校老师和立法实践者,更是人生“第二曲线”的探索者。 Dora会和大家一起来听刘诚老师拆解中年迷思,探索生活的破局方式: 中年危机到底是什么? 想象中的中年危机和实际情况有什么不同? 「老」究竟是一种生理变化,还是一种心态上的凋败? 人到中年如何自救?什么是发展的第二曲线? 所谓觉醒,就是从承认脆弱到享受生命。希望这期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 主播与嘉宾 姜Dora:知名职场博主,从0到400万粉丝的创作者。爱聊天的ENFP,致力于为职场中的年轻人提供精神力量和解决方案。 刘诚: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行政法、立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译作《中年觉醒》。 📜内容要点 00:58「中年危机」低龄化的原因 04:02 少年心气不是消失了 而是占比小了 06:22 中年人的智慧和经验 09:32 有的人只是人老了,而有的人心也老了 13:20 想象中的「中年危机」vs实际的「中年危机」 15:11 男性、女性的「中年危机」有什么不同? 23:37 新的成长机会:第二曲线 22:33 承认自己的脆弱也是一种勇敢 31:43 用物、爱人、敬畏神 🎙️对谈主播 主播|@姜dora在此 嘉宾|@刘诚 💼 制作人员 监制:姜Dora 后期制作:明明、小满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抖音 | B站 | 小红书|视频号:@姜dora在此(全平台同名)

34分钟
13k+
2周前

越早知道越少吃亏,律师眼中的人性真相: 没有骗不到的人,只有不合适的骗局【律师老韩x姜Dora】

姜Dora在此

越早知道越少吃亏,律师眼中的人性真相: 没有骗不到的人,只有不合适的骗局【律师老韩x姜Dora】 00:49开头引入 01:02男性为何被骗 08:42女性为何被骗 15:11做律师后,我感觉世界烂透了 17:12律师的自我保护建议 21:37Dora后记 这次访谈 其实让我最受触动的是老韩说的: 被骗 不是因为不够聪明 而是因为我们内心出现了裂缝 平时理性冷静的人 也会有脆弱着急粗心的时候 外表正常兢兢业业工作的人 在内心深处 也许隐藏着强烈想要被认可和偏爱的冲动 出于好奇和寂寞 你也许会点开一个不该打开的网站 有钱也不能解决一切 你可能会见到更有钱的人 担心自己还不够好 贪婪/孤独/寂寞/渴望偏爱/嫉妒…… 这是写在基因里的代码 推动无数人类前仆后继的走入骗局 而社会环境本身也在催生你的裂缝和脆弱 所以老韩说:不要苛责被害人 我们都是可怜人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破碎 这是环境共同造成的结果 但解决之道必须回到我们自身: 1-要守住“下限” 珍惜已有的而非别人的 在经济下行期尤其如此 毕竟没出息不犯法 2-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因为你散发弱者气息时也会激发坏人的作恶欲 3-提高别人的作恶成本 一旦出现问题 不能等待别人来替我们息事宁人

22分钟
12k+
2周前

突然发现上班后生活就没有意思了,跟哲学家聊聊人生的意义【刘畅x姜Dora】

姜Dora在此

突然发现上班后生活就没有意思了,跟哲学家聊聊人生的意义【刘畅x姜Dora】 00:51开头引入 01:05 自我牛马化 07:47 最好的事情都是反效率的 17:11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23:06去码头整点薯条 25:28 Dora后记 这次对话的缘起是因为朱锐老师的遗作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我也是读者 刘畅老师作为挚友身份受访 在策划对谈大纲时 我暗暗告诉自己:与我对谈的人是刘畅本人 我要认真聆听他的想法 以及挖掘出对观众们有帮助的思考 这也是朱锐真正的遗愿 而不要把这次对谈变成一场对逝者的严肃缅怀 毕竟 活着的人是更重要的 以及活着的人要活泼泼的活下去 我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中间多次提到他俩的生前趣事和哲思 刘畅告诉我 对话其实就是哲学最重要的探讨方式 他和朱锐就是这般兴高采烈的交谈哲学的好友 于是对谈就这么欢快充实的结束了 然而超出预期的是 刘畅返京的当天 我将自己关在书房重新阅读这本书 突然我被一种强烈而陌生的情感击中 独自在书房痛哭起来 我尝试分辨我的感受 那里有巨大的「哀悼」 有「羞愧」还有生而为人的「神圣」 以及与人类族群共同新陈代谢的「归属感」 前所未有 这么好的人 居然离开了 然而时隔数月 和工作室小伙伴认真剪辑这集节目时 我重新看见书封上的三行字: “如果有天我倒在课堂上,请不要为我悲伤, 因为哲学家是不惧死亡的。 我们谈论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 他给我的影响真正清晰起来 那就是 保持生而为人的的尊严 即便在痛苦中 死亡也不能击垮我 生活的蝇营狗苟也不能使我下跪 和褪色

26分钟
17k+
3周前
姜Dora在此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