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日程第二天,主竞赛单元仍旧乏善可陈,就聊聊几部看起来比较顺眼的吧。 但是,在现实中发生的故事或许比电影还要精彩,今天的“开胃菜”,大家一定不要错过。 0:52 开胃菜 1:07 住威尼斯青旅的情况简介 3:36 “扫地出门”危机事件的前情提要:遇见大熊哥 7:08 危机事件的具体经过 10:24 “如果房东报警,你们自己去跟警察解释吧!” 16:43 我从这件事学到的教训 18:29 主菜 18:42 《小心肝儿》简评 21:15 妮可·基德曼年下恋的虎狼程度把欧洲观众都逗乐了 22:29 《诚实的女儿》简评 22:43 导演埃马纽埃尔·穆雷的风格:偷情大法师 28:02 地平线单元入围影片《安静的生活》影评 36:35 对公权力机构的无情叩问,瑞典政府逻辑的死循环 40:38 甜点 40:38 主竞赛单元《教团》的影评 《废话燃料》首个听友群正式上线啦!计划在常规的播客节目推送以外,尽可能多搞一些社群内专属的互动活动和大家一起玩儿~关于电影节的更多新鲜消息,尽在群里推送哦
威尼斯电影节的播客日更难度好大,除了紧凑的排片以外,每天坐船赶路的体力运动实在令人身心俱疲,船舱在运行中产生的巨大噪音也让录制变得困难重重。 今天的节目,就来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两天在威尼斯坐船的体验,并且分享下第一天观看几部竞赛片下来的感受——传记剧情领域,需要女神们的引领。 0:50 开胃菜 1:51 印度兄弟跨越乘船闸机逃票的矫健身影 3:02 刚下飞机就买错船票了 6:51 一些实用的坐船经验分享 11:05 半夜坐到区间船,被扔到住处八丈远外的港口 16:04主菜 16:15 本人对安吉丽娜·朱莉的感情 17:59 拉雷恩导演、朱莉主演新片《玛丽亚》简介 19:24 近年来朱莉皮包骨的身型完美契合角色状态 22:14 朱莉的表演将“假唱电影”带到了新的高度 26:04 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主演,阿方索·卡隆导演新剧《免责声明》简介 30:23 卡隆选用的配色方案 31:42 Apple TV制作剧集的特征 35:41 大魔王的表演大赏:虚伪、自我保护带来的复杂性 39:09 澳大利亚双姝:大魔王v.s.妮可 40:37 妮可·基德曼在《小心肝儿》里的表现 42:01甜点 42:13 《诚实的女人》等第二日主竞赛单元影评 《废话燃料》首个听友群正式上线啦!计划在常规的播客节目推送以外,尽可能多搞一些社群内专属的互动活动和大家一起玩儿~关于电影节的更多新鲜消息,尽在群里推送哦
许多朋友们(可能也没有很多)都在期待的威尼斯电影节前瞻科普终于加班加点赶出来啦!本期节目分了3个时间点录制,在尽可能保证连贯性的基础上,我又收录了一些威尼斯城市的声音,希望能带来更沉浸的收听体验。 2:27 前尘往事篇 3:16 威尼斯电影节线上看片系统(VENICE PRODUCTION BRIDGE)的难受体验 9:22 高情商:最古老的电影节 低情商:落后原始的报名方式 13:14 媒体证件申请费用三大最高 19:41 意大利菜能吃啥 20:19 威尼斯的媒体证件两个等级:红与蓝 22:48 威尼斯街溜子篇 23:12 抢票系统体验,几家欢喜几家愁 30:25 官方8大单元的科普+今年的推荐片单 31:30 非竞赛单元 38:54 地平线单元 46:19 地平线扩展单元 47:25 修复单元 50:17 沉浸单元 51:52 双年展大学生单元、特别展映单元(不参与竞赛) 52:32 平行单元的介绍 53:00 威尼斯日单元 54:07 影评人周单元 55:07 初到威尼斯的荒唐一天 1:10:34 看完《怪奇大法师》开幕片 1:11:08 对《怪奇大法师》的简要评价,欢乐但乏善可陈 1:17:06 威尼斯评审发布会的冷清,与《大法师》发布会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 1:18:45 对于威尼斯电影节所属机构——威尼斯双年展的感知 1:26:00 一场关于威尼斯电影节的酒话八卦 1:30:52 侯孝贤导演的身体状况,最早是马可·穆勒先生告诉我们的 1:32:52 重磅节目预告:对谈威尼斯电影节前任艺术总监马可·穆勒 《废话燃料》首个听友群正式上线啦!计划在常规的播客节目推送以外,尽可能多搞一些社群内专属的互动活动和大家一起玩儿~现在进群的uu都是《废话燃料》第一轮精神股东哦
本期节目感谢豆瓣播客的大力支持! 岭南午后灼热的阳光被亭亭如盖的荔枝树挡住,鸟鸣袅袅,一家老小正在树下享受着悠闲的采摘时光。然而在开阔的景别视野中,我们看到每组人物之间疏离的站位,看到一个年轻女孩试图帮衬着长辈的活计,看到这宁静祥和的团聚下面徐徐淌过的渊流。 这是《人海同游》的第一个镜头,新婚将至的婉婷(林冬萍饰)正与男友思毅(孙阳饰)的家人相聚。原本是大喜之事,然而种种解不开的心结却在此时浮现出来,让她无法坦然享受婚姻带来的安稳和笃定。她决定短暂“出逃”,跨过那条横在广州和香港中间的界河,找寻过往的岁月,以及被岁月带走的人。 《人海同游》先后入围平遥国际电影展、香港国际电影节等多个重要影展,8月27号将于艺联专线上映,驶回大陆院线这一最为重要的站点。对于导演蔡杰来说,筹备长片首作《人海同游》的七年颇有几分魔幻色彩。当时蔡杰拿着一份三千字左右的剧本大纲在国内的创投宣讲中寻找机会,里面只有一个评审看到大纲之后默默笑了,然后想到八九十年代在自己身边发生过的那些故事,这个评审就是关锦鹏导演。后来关锦鹏成了《人海同游》的监制,他们一起游,游到阴霾散尽,游到台风过境。 这期节目,我请到了关锦鹏和蔡杰两位共同参与录制,聊聊《人海同游》的拍摄历程,以及关锦鹏导演自身对于创作、调教演员,以及两地电影市场的洞察。我的私心是化身复读机,将关锦鹏所给到蔡杰的大部分言传身教和经验传授复现出来。这样一来,这期节目就不光是创作者与观众的心心相印,也将成为创作者之间的海上传音。 一个半小时的录制结束,蔡杰导演告诉我,他跟关锦鹏导演都有很长时间没这么深入地聊过《人海同游》,所以这次也是他们交流的一个宝贵渠道。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知道我的私心实现了大半。 那么,也祝大家听得愉快! (最后有福利!) 2:01 从缘起到公映,蔡杰的十年之旅 4:47 故事背景:上世纪末的“港男婚外情现象” 7:03 初次见面,蔡杰吸引到关锦鹏关注的原因 8:34 关锦鹏与张曼玉沟通剧本的经历 11:35 关锦鹏邀约演员百试百灵的经验 13:35 为什么《蓝宇》一定要让俩直男来演? 15:34 关锦鹏对《人海同游》剧本的遐想 16:56 《人海同游》片名的由来 22:39 关锦鹏给青年导演带来的帮助 28:33 蔡杰回忆关锦鹏的监制风格 35:18 关锦鹏替蔡杰在香港面试演员的评判标准 38:26 香港与广州两地拍摄,有哪些不同? 43:04 电脑游戏画面的设计 46:33 关锦鹏评价孙阳的表现 47:14 孙阳被拿掉的一场戏 50:04 减弱冲突,信任观众 52:42 台风的到来 54:49 “人造台风计划” 59:16 书信的展开 1:03:59 选择太保扮演父亲的理由 1:06:43 蔡杰去到柏林电影节天才训练营东京分部的经历 1:10:26 香港政府是如何支持新人导演拍片的? 1:13:11 自己解决资金问题,新导演共同的处境 1:15:37 蔡杰导演跟拍十年的纪录片 1:17:00 《蓝宇》2.0版本的剧本进展 1:19:56 两位主创对《人海同游》观众的寄语 福利时间📢 1.在豆瓣播客收听本期节目的听友,将有机会获得《人海同游》监制关锦鹏的影片亲笔签名海报+八音盒+笔记本+票夹,抽奖规则详情请见@豆瓣播客 官号 2.除此之外,关注@废话队长/订阅@废话燃料NonsenseFuel,并在本期节目任意时间点参与留言讨论,我将会抽取2位幸运观众,每人送50元观影红包,走进影院感受《人海同游》,8月31号开奖 《废话燃料》首个听友群正式上线啦!计划在常规的播客节目推送以外,尽可能多搞一些社群内专属的互动活动和大家一起玩儿~现在进群的uu都是《废话燃料》第一轮精神股东哦
今年暑期档的票房情况已不需我们盖棺定论,一个惨字贯穿国产片的一夏。在这样的情况下,粉丝在路演交流活动中的“当头棒喝”和“贴脸开大”能够迅速出圈也就不难想象。在这背后,蕴含着太多的负面情绪:骂声、批评、焦虑、迷茫......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聊了不少内容,不光是有针对娱乐事件(或者说是事故)的解读,还以我们的经验,展开捋了捋电影上映后宣传路径的一些环节:路演、快闪,甚至是卖艺,它们真的是有意义的吗? 接着,我们再马后炮地回到那个最初讨论的原点,这个暑期档为什么不行了?当我们在讨论“难看”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讨论什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放眼全世界电影产业的情况或许可以发现,国产电影真的还处在牙牙学语的状态。 4:32 路演是什么?到底有没有价值? 14:16 《负负得正》路演粉丝“贴脸开大”事件的复盘 28:37 对粉丝心理的一些试图解读 36:10 粉丝想要拯救一部影片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45:58 粉丝焦虑心态的核心原因 52:16 当我们说“难看”,指的是什么? 1:06:27 我们的电影,所有的“鱼”都要流向同一片海里 1:09:53 类型or作者,能共存吗? 1:11:41 好莱坞与法国的电影产业情况对比 1:18:55 我们现在的情况,注定只能先发展工业 1:23:56 电影评论系统的崩塌 1:36:34 国外的“影评工作者”专业细分 1:38:03 漫谈奥运会记者神金提问,都是“互联网思维”下的畸形产物 1:43:45 打磨版《废话燃料》? 《废话燃料》首个听友群正式上线啦!计划在常规的播客节目推送以外,尽可能多搞一些社群内专属的互动活动和大家一起玩儿~现在进群的uu都是《废话燃料》第一轮精神股东哦
感谢豆瓣对《废话燃料》播客节目的推荐支持,欢迎大家来到豆瓣收听第18届FIRST青年影展相关节目。 我跟@忠泽 录制戛纳电影节前线日记最后一天内容的时候,就有聊到他对今年FIRST的一些规划,只不过那时尚未尘埃落定,只能暂时按下不表。而如今第18届FIRST青年影展落幕,我们也可以兴奋地宣布,入围训练营剪辑岗的忠泽顺利“毕业”,交出了他认可“职业生涯迄今为止剪出最棒的作品”。 本期节目抽丝剥茧地把FIRST训练营从参与选拔到作品公映的整个流程分享出来,极限创作,包括与本届训练营导师娄烨共事的感受,或许是大家目前能听到关于训练营信息最全面的播客节目了。当然,我们也不光局限于此,顺道也探讨了关于FIRST今年从缺的大奖的观点。 希望未来能在更多更大的舞台上看到忠泽作为创作者出现的身影 本期嘉宾:忠泽,第18届FIRST影展训练营短片《诗》剪辑、播客节目《走出森林》主播 1:11 在戛纳媒体中心面试FIRST训练营 2:27 怎样理解FIRST训练营,它是个啥东西 2:49 发展的几个重要节点 4:31 忠泽跟训练营的渊源 8:44 什么样的人能入选训练营? 10:04 每个工种报名时所需要的不同材料 17:35 分组的原则和步骤 20:26 面试选拔经验的分享 26:11 官宣之后,前期筹备工作就开始了 31:11 集结开营后,七个剧组分两拨开机 33:35 每部短片FIRST提供的制作费用大起底 36:07 进入后期,两轮拍摄的时间状况不同 38:36 描述工作状态 40:33 关于此次拍摄的《诗》的评论和创作心得 49:47 时间不够,全部延期 54:00 颁奖? 58:20 FIRST是怎么处理这些训练营作品的?哪能看到? 1:04:55 作为主创参与训练营的收获 1:11:59 跟娄烨一起工作是什么感受? 1:13:36 跟去年导师陈哲艺风格的对比 1:17:17 存在的问题 1:22:35 操作上的优化 1:26:36 关于“训练营”这种创作方式价值的探讨 1:28:20 关于本届FIRST最大奖——“最佳剧情长片”从缺的讨论 1:41:37 独特性的消解:当我们在FIRST也不能撒野的时候 1:45:31 忠泽未来的计划和感慨 《废话燃料》首个听友群正式上线啦!计划在常规的播客节目推送以外,尽可能多搞一些社群内专属的互动活动和大家一起玩儿~现在进群的uu都是《废话燃料》第一轮精神股东哦
今年的国产院线暑期档进程依旧过半,在连续几周的接连观影后,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显著特征:清一色的男性导演,构建男性神话。 本期节目,我会从暑期档比较有代表性的《默杀》《抓娃娃》《从21世纪安全撤离》《异人之下》《解密》五部影片入手,简要分析男性凝视下女性角色的表现。这五部当中,有我个人很喜欢的,也有让我如坐针毡的。各片的品质高下或许见仁见智,但若我们拿出“男性凝视”这把戒尺来看,其实它们都有需要批评的地方。 2:11 对“男性凝视”定义的简单概括 3:17 暑期档小爆头炮《默杀》,好久没看到让我这么难受的电影了 6:53 把小女孩放在伤害链最底端,刻意营造同情 8:45 男凝变异成厌女 10:27 《抓娃娃》已经是闫非彭大魔“白日梦三部曲”最女性友好的一部了 12:22 马丽的角色如何在父权制下体现女性的闪光点 14:12 仍旧无法挣脱家庭关系的束缚 14:50 口碑高峰《从21世纪安全撤离》的超雄气质 15:31 童年女神杨艺长大跟好兄弟在一起,这种幻想本身就带有男性对女性情感状态的揣测 16:47 自甘堕落?踏足风尘? 18:07 刚上映的《异人之下》,特效水平有初创性的突破 20:03 “夏禾”BGM的靡靡之音 21:53 风莎燕冯宝宝两个女性角色与张楚岚深度接触的方式都难以摆脱对肢体的裸露 24:15 陈思诚能拍出《解密》,得益于两个关键人物 26:04 春梦了无痕——稻草上的大胸美女...... 27:32 性压抑年代下“小梅”的投怀送抱 29:44 前两年暑期档影片中女性角色与今年对比来看的变化 30:50 为什么会这样? 33:09 女导演们,不要轻易把商业市场让给清一色的男性叙事 《废话燃料》首个听友群正式上线啦!计划在常规的播客节目推送以外,尽可能多搞一些社群内专属的互动活动和大家一起玩儿~现在进群的uu都是《废话燃料》第一轮精神股东哦
感谢豆瓣的支持!欢迎到豆瓣收听《废话燃料》第18届FIRST青年影展相关内容。 在第18届FIRST青年影展开幕前,据我所知,训练营的拍摄日程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了。 我的判断来源于过去连续三年参与FIRST的经验,以及跟曾经参与过训练营的导师、主创交流所获得的信息。本期节目录制于去年FIRST青年影展的最后几日,当时我以“FIRST影展特派员”的身份来到西宁,又有了一番与训练营入围主创住在同一间青旅的经历。 希望这期节目能够小小地为大家揭开一些训练营的面纱,至于今年大家想听到什么内容,欢迎留言互动告诉我~ 1:02 对训练营形式的简要介绍 4:35 3年内观看训练营短片的感受 5:34 八卦部分正式开始 6:05 创作特征:极限性 6:50 作品特征:跟导师强相关 8:40 入选训练营的创作者构成 9:49 作为摄影助理,在训练营拍摄日的工作日常 10:45 训练营对青年影人的意义 13:34 存在的一些问题 Shownotes in English: Before the opening of the 18th FIRST Film Festival, as far as I know, the shooting schedule for the training camp is already in full swing. My judgment come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ing in FIRST for the past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as well as the information I've gained from talking to the mentors and creators who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training camp. This program was recorded during the last days of last year's FIRS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when I came to Xining as a "FIRST Special Agent" and had the experience of staying in the same hostel as the finalists of the training camp. I hope that this episode will shed some light on the camp, and let me know what you'd like to hear about this year in the comments! 1:02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training camp format 4:35 What it's like to watch short films of the camp in 3 years 5:34 Official start of the gossip section 6:05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king :limitlessness 6:50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k: strong relevance to the mentors 8:40 Composition of creators selected for the training camp 9:49 Daily work as a photographer's assistant on a shooting day at the camp 10:45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amp for young filmmakers 13:34 Some problems
7月13号,也就是《抓娃娃》点映开始的第一天,我在北京非中心地带的一家影城自己买票进场观影,当时满场座无虚席的场面让我惊讶——快赶上我们办免费活动的上座率了。而这家影院的票价绝不便宜,可见沈腾马丽再度联手的票房号召力。 这是原开心麻花骨干、现独立发展的闫非、彭大魔执导的第三部长片,沿用了一些“西虹市宇宙”的设定,但是跟他们的前两部电影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 本期节目我们本想趁热乎劲聊聊《抓娃娃》咋样,以及沈腾马丽的表演,却意外地延伸出不少话题,比如南北方的喜剧风格差异,“小品电影”能走得远吗?国内的喜剧面临着什么无法改变的现状,甚至讨论到我们观察到的电影市场构成情况。 天南海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1:18 史彭元在演“东北好儿子”一途的造诣 2:45 无法宣之于口的“接班人计划” 4:48 闫非彭大魔的“白日梦三部曲” 9:14 “西虹市喜剧”和“麻花喜剧”是不是一回事? 11:41 高级喜剧——喜皮悲底 12:55 比《楚门的世界》还惨的地方 14:32 分享各自的笑点 18:10 北方即时性包袱喜剧 v.s. 南方铺垫型场景喜剧 21:40 小品电影的盛行 22:27 “喜剧是稀缺资源”,金棕榈得主《阿诺拉》也算喜剧 23:58 《抓娃娃》比前两部长片在结构上的进步 25:15 对小品电影的强烈声援 28:23 原创性不够与尺度的拘束 30:59 父亲-大儿子故事线的牺牲 34:04 悲剧底色的解读:“接班人计划”通过对父权的对抗而展现成果 35:11关于“粉饰伤害”争议点的讨论 39:23 闫非彭大魔两人搭档分工的猜想 42:36 味道浓重的男性神话一以贯之 43:56 沈腾的表演风格变化 47:30 沈腾在《抓娃娃》里的表演高光 50:03 萨日娜的亮眼表现 51:19 从行业视角看《抓娃娃》的火爆 54:04 对于电影产业资本流向的一些见解 56:00 商业片和艺术片的恒久冲突
6月底的最后几天,突然在影迷群看到大家转发的聊天记录:原来85岁的科波拉导演来到了位于北京小西天的电影资料馆,参与一场“由他执导的电影”的放映活动。 不消多说,当天放映的大概率是他毁誉参半(毁远大于誉)的新片《大都会》。这部大制作电影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和发行尚处在一个不太乐观的形势,希望他本人来到中国的举动,能推动相关进程。 借此机会,也终于能抽出时间跟大家好好聊聊本届戛纳我心目中最大的遗珠,《大都会》。 1:44 科波拉为何而来? 3:54 科波拉中国行可能实现的两个目的 8:46 《大都会》可能公映吗? 9:40 在美国本土被评为R级的理由依据 12:41从时间-地点-人物的基本要素分析《大都会》的内容框架 16:00 与原著《喀提林阴谋》的关系 18:59 片中男主人公的身份是由凯撒+喀提林两个历史人物融合而成 20:20 关于“时间静止”的超能力在片中的作用 23:39 重要概念——“冲突” 25:27 属于科波拉的《一步之遥》 28:51 一种全新的电影语言:传统庸俗的戏剧底座+现代创新的视听 30:15 新语言对《大都会》产生的作用 32:33 三个细节层面分析科波拉是如何创造新语言的 33:43 色调——“被雾雨笼罩的金碧辉煌” 34:59 制景——简洁的木质城市模型 37:35 媒介——简单粗暴的打破第四面墙紧接着运用精湛的分屏技巧 41:15 “导演的导演”
欢迎到豆瓣收听《废话燃料》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相关节目,感谢豆瓣的支持! 《刺猬》自从官宣以来,经历了将近三年时间才首映。相比今年金爵奖主竞赛其他华语片的进度,算是制作节奏很慢的一部电影了。为什么会拉到这么久,在本期节目里我们进行了一番八卦性质的猜测,纯属个人猜测哈。 《刺猬》改编自作家郑执的短篇小说《仙症》,讲述了一段发生在东北的家庭史诗,带有强烈的魔幻色彩。在转译为影像的过程中,顾长卫发挥了自己在画面设计上的长处,把原著中王战团的视点呈现在影像里。本期我们就来聊聊,电影和原著小说的之间的关系,究竟拍出了几分神韵?然而受到种种条件限制,《刺猬》又有哪些无法弥补的遗憾?葛优王俊凯这爷俩的搭档,激发出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2:27 凉菜 2:46 第一次参与和电影节官方日程不重合的媒体场,新鲜 5:12 热菜 5:29 对于顾长卫拍片节奏的认知 6:29 英皇影业与葛优大爷的合约回顾 8:37 故事删减的痕迹 9:45 与原著小说较为贴近 10:31 主菜 11:15 王战团被模糊化的身世 13:22 内容实质:两代男性所经历过的来自历史和家庭的风暴 14:33 王战团和周正跨越代际的交往 15:20 顾长卫作品中的人文关怀 17:25 核心台词——“卡住”的含义 21:40 东北群像的塑造 25:47 东北传统的萨满等信仰文化土壤丰厚 27:27 导演视听的创想:把家拍成船 30:46 关键节点之后,影像开始逐渐丧失魅力 33:47 葛优与小说中“王战团”形象的出入 34:27 葛优与范伟,两位表演大拿的戏路类比 35:43 葛优所追求的突破 38:56 清澈的呆傻 42:13 努力的小凯 46:11 后半截王俊凯表演的层次单一?争论 51:08 果盘 51:16 组合内三位少年如今在电影上各自走到哪步?大家想听吗 53:19 因为一个未来的选题,两位主播险些分道扬镳 shownotes in English: Welcome to Douban to listen to NonsenseFuel 26th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elated programs, thanks to Douban! The Hedgehog has taken almost three years to premiere since its official announcement. Compared to the progress of other Chinese-language films in the main competition of this year's Golden Goblet Awards, it's considered to be a movie with a very slow production pace. Why it will pull so long, in this program we have a gossip nature of speculation, purely personal speculation haha. The Hedgehog is based on the short story "Immortal Disease" by author Zheng Zhi, about a family epic that takes place in the Northeast with strong magical overton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it to video, Gu played to his strengths in graphic design, presenting the point-of-view of the original book's Wang Zhantuan in the image. In this issue, we'll tal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vie and the original novel, and how much magic has been captured? However, due to various constraints, what are the irreparable regrets of The Hedgehog? What kind of chemistry was created by the pairing of Ge You and Wang Jun Kai? 2:27 Gazpacho 2:46 First time participating in a press field that doesn't overlap with the festival's official schedule, fresh! 5:12 Hot dishes 5:29 Perception of Gu Changwei's filming rhythm 6:29 Review of Emperor Motion Pictures' contract with Mr. Ge You 8:37 Traces of story deletion 9:45 Closer to the Original Novel 10:31 The main course 11:15 The blurred life of Wang Zhantuan 13:22 Substance: Storms from history and family experienced by two generations of men 14:33 The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Wang Zhantuan and Zhou Zheng 15:20 Humanistic Concerns in Gu Changwei's Works 17:25 The Meaning of "Stuck" as a Core Line 21:40 Portrayal of the Northeast 25:47 The rich cultural soil of traditional shamanic beliefs in the Northeast 27:27 Director's audio-visual creation: making a boat out of a home 30:46 After the key point, the image begins to lose its charm 33:47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e You and the Novel's "Wang Zhantuan" Image 34:27 Ge You and Fan Wei, analogies between the two great performers 35:43 The breakthrough that Ge You was looking for 38:56 Clearly dumb 42:13 The hardworking Kai 46:11 The single level of Wang Junkai's performance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movie? Argumentative 51:08 Fruit plate 51:16 How far have each of the three teenagers in the group gone in their movies now? Do you want to hear about it? 53:19 The two anchors nearly parted ways over a future pick
欢迎到豆瓣收听《废话燃料》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相关节目,感谢豆瓣的支持! 导演管虎曾在采访中表示,拍摄完《八佰》和《金刚川》两部商业大片之后,他把更多时间留给了自己,在极度的压抑和疲惫中触底反弹,爆发出强烈的表达欲和产能。 疫情期间,他着重完成了两部作品——《狗阵》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其中,《狗阵》带他来到了戛纳一种关注大奖的领奖台上。那么这部入围金爵奖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又呈现了一番怎样的景象?在疫情的风控下,两颗孤单的心向彼此靠近,该如何界定这种关系?黄渤倪妮两位国民演员,又是如何表现这次的角色的? 0:30 凉菜 1:10 HiShorts!联手上海美术电影厂举办的动画艺术展,为期两个月,值得逛逛 3:09 ShangHiShorts!展馆现场的布置,去年获奖的几部人气短片可以看到啦 4:56 最近几天在上影节观影体验的总结 8:56 延伸话题:你们在看电影的时候遇到最奇葩的事是什么? 11:05 热菜 11:19 《狗阵》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简称《男女》)的联系与比较 14:39 两人关系的缘起 18:50 主食 19:27 香港封控下的景观 21:59 室内戏份,声音的侵入和空间的融合 24:31 管虎对特殊时期的态度:不回避,抽离情绪,从激动到静置 26:52 倪妮和黄渤的表演高光 30:24 解读片名的含义 31:51 一些不够圆融的部分 34:49 果盘 34:52 对于亚洲新人奖入围影片的关注 shownotes in English: Welcome to Douban to listen to NonsenseFuel 26th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elated programs, thanks to Douban! Director Guan Hu once said in an interview that after filming two commercial blockbusters, The Eight Hundred and The Sacrifice,he left more time for himself, bottoming out in extreme repression and exhaustion, and exploding with a strong desire and capacity for expression. During the epidemic, he focused on completing two works - Black Dog and A Man and a Woman. Among them, Black Dog brought him to the podium of the Grand Prix d'Attention at Cannes. So what does this Golden Goblet shortlisted film "A Man and a Woman" present? Under the wind control of the epidemic, two lonely hearts approach each other, how to define this relationship? How do the two national actors, Huang Bo and Ni Ni, perform their roles this time around? 0:30 Gazpacho 1:10 HiShorts! has a two-month long animation art exhibition organized by Shanghai Fine Arts Film Studio. 3:09 ShangHiShorts! Pavilion setup, some of last year's award-winning short films can be seen! 4:56 A summary of the last few days at SIFF. 8:56 Extended topic: What's the strangest thing you've encountered while watching a movie? 11:05 Hot dishes 11:19 Connections and comparisons between Black Dog and A Man and a Woman 14:39 The origi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18:50 Staple food 19:27 Hong Kong's landscape under sealing control 21:59 Indoor scenes, the intrusion of sound and the integration of space 24:31 Guan Hu's approach to the special period: no avoidance, abstraction of emotions, from agitation to stasis 26:52 Highlights of Ni Ni and Huang Bo's performances 30:24 Deciphering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of the movie 31:51 Some parts that are not well rounded 34:49 The fruit plate 34:52 Concerns about Asian New Talent Award finalist films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