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号,也就是《抓娃娃》点映开始的第一天,我在北京非中心地带的一家影城自己买票进场观影,当时满场座无虚席的场面让我惊讶——快赶上我们办免费活动的上座率了。而这家影院的票价绝不便宜,可见沈腾马丽再度联手的票房号召力。
这是原开心麻花骨干、现独立发展的闫非、彭大魔执导的第三部长片,沿用了一些“西虹市宇宙”的设定,但是跟他们的前两部电影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
本期节目我们本想趁热乎劲聊聊《抓娃娃》咋样,以及沈腾马丽的表演,却意外地延伸出不少话题,比如南北方的喜剧风格差异,“小品电影”能走得远吗?国内的喜剧面临着什么无法改变的现状,甚至讨论到我们观察到的电影市场构成情况。
天南海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1:18 史彭元在演“东北好儿子”一途的造诣
2:45 无法宣之于口的“接班人计划”
4:48 闫非彭大魔的“白日梦三部曲”
9:14 “西虹市喜剧”和“麻花喜剧”是不是一回事?
11:41 高级喜剧——喜皮悲底
12:55 比《楚门的世界》还惨的地方
14:32 分享各自的笑点
18:10 北方即时性包袱喜剧 v.s. 南方铺垫型场景喜剧
21:40 小品电影的盛行
22:27 “喜剧是稀缺资源”,金棕榈得主《阿诺拉》也算喜剧
23:58 《抓娃娃》比前两部长片在结构上的进步
25:15 对小品电影的强烈声援
28:23 原创性不够与尺度的拘束
30:59 父亲-大儿子故事线的牺牲
34:04 悲剧底色的解读:“接班人计划”通过对父权的对抗而展现成果
35:11关于“粉饰伤害”争议点的讨论
39:23 闫非彭大魔两人搭档分工的猜想
42:36 味道浓重的男性神话一以贯之
43:56 沈腾的表演风格变化
47:30 沈腾在《抓娃娃》里的表演高光
50:03 萨日娜的亮眼表现
51:19 从行业视角看《抓娃娃》的火爆
54:04 对于电影产业资本流向的一些见解
56:00 商业片和艺术片的恒久冲突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