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 从大同订婚强奸案来看男女之间的无法达成弥合的共情

主播:杜雨洁 & 孙瑞 订婚=性同意?彩礼=身体买断?在山西大同这起强奸案中,除了令人痛心的犯罪本身,更让人震惊的是案件背后,男性群体的集体焦虑和愤怒。他们在失去默认的性特权后,如何用质疑司法、攻击受害者、翻案舆论掀起了一场“自我保卫战”? 本期节目,直面东亚婚姻与性关系中的权力结构,讨论性同意教育为何始终缺位,为什么“她说不”在这片土地上如此难以被听见。 关键词:被害人、男性、女性、订婚强奸、彩礼、舆论、女方、结婚、男女、女朋友、受害者、性关系、女生、男方、法律、情绪、照片证实、案件事实、质疑司法 00:00 - 03:10 | 从“订婚强奸案”到舆论风暴:案件回顾 * 简要回顾山西大同案件基本情况:女方在订婚后明确拒绝性行为,男方强行侵犯,证据链完整。 * 为什么这起案件在众多强奸案件中成为舆论焦点? * 男性群体的愤怒源于“特权被拿走”的心理失衡。 03:11 - 08:20 | 为什么男性在这起案件中集体失控? * 深入分析男性群体的集体焦虑:从“付了彩礼就拥有你”到“订婚等于性同意”的潜规则心理。 * 案件如何打击了他们长久以来默认的性与婚姻“交易逻辑”? * “男性不敢结婚了”的话术背后的恐慌与讽刺。 08:21 - 15:00 | 完美受害者标准:当受害人还要承担自证责任 * 舆论如何持续攻击受害女性,要求“露脸”、“当庭自证”,制造二次伤害。 * 为什么受害者洗澡、情绪失控、事后协商婚事都不能抹去犯罪事实? * 讨论“完美受害者”神话与现实中女性求生反应。 15:01 - 24:00 | 为什么这起案件证据链“铁板钉钉”却还被质疑? * 详细解读案件的物证、监控、DNA、录音等关键证据。 * 法律科普:阴道瓣(处女膜)不应再被当作性侵案件的关键证据。 * 舆论为何仍能在确凿证据面前翻案?这背后是司法知识的缺失还是男性特权的疯狂自保? 24:01 - 32:00 | 性同意的底线教育:为什么“女朋友”“未婚妻”也可以说不? * 讨论订婚、恋爱、婚姻关系下的性同意原则。 * 法律不是为了“满足所有人的期待”,而是划清边界、保护基本人权。 * 揭穿男性“我怕哪天老婆告我”的伪装焦虑,本质是无法接受“被拒绝”的情绪失控。 32:01 - 39:50 | 男人的愤怒:失控的特权感与东亚父权焦虑 * 为什么在男性看来,这起案件“不只是一个强奸案”,而是“对男性生存权的挑战”? * 毒性男子气概(toxic masculinity)如何造就了这一代男人面对拒绝的崩溃? * 本案能否成为东亚男性性同意教育的一次现实冲击? music:I'm Fine by Self Esteem

39分钟
99+
1天前

#047 金赛纶自杀揭开金秀贤虚伪面具 一场对女性的全方位绞杀

主播:杜雨洁 & 孙瑞 2025年3月,韩国艺人金赛纶自杀,年仅24岁。她的死亡不仅仅是因为一段早年的恋情,更是被资本、法律漏洞、舆论暴力和性别歧视层层剥削,最终走入绝境。 本期节目,我们讨论: * 15岁少女 vs. 27岁影帝:恋童癖如何在法律漏洞下游走? * 7亿韩元债务:女艺人如何被资本“制造破产”? * 娱乐圈的双重标准:为什么男性犯错能复出,女性只能被毁灭? * 网络暴力与猎女文化:东亚社会如何集体塑造并毁灭女性? 关键词: 女性、韩国、社会、情感、舆论、男性、艺人、法律、自杀、事件、女生、小姑娘、故事、界限、未成年人、网络暴力、娱乐公司、现实生活 00:00 - 02:30 | 金赛纶事件:她的死亡为何震动整个东亚? * 介绍韩国艺人金赛纶的自杀事件,时间线梳理她从15岁与金秀贤交往,到最终被债务与舆论逼入绝境的过程。 * 她的死亡不仅是个体悲剧,更是东亚社会对女性系统性压迫的缩影。 02:31 - 07:50 | 韩国娱乐圈的剥削体系:未成年女艺人如何被掌控? * 讨论韩国娱乐公司的签约模式,未成年艺人签约后收入70%归公司控制。 * 分析为何女艺人往往被迫陪酒、成为资本交换的工具。 07:51 - 12:00 | “天才的豁免权”:为什么男性偶像能复出,女性必须消失? * 讨论东亚娱乐圈的双重标准,男艺人吸毒、性侵仍能复出,而女艺人一旦有污点就彻底被封杀。 * 男明星靠偶像剧女主成名,但获得的资源和地位却远超女演员。 12:01 - 20:40 | 15岁少女 vs. 27岁影帝:恋童、金钱控制与PUA * 15岁的金赛纶和27岁的金秀贤交往,成年男性如何利用身份、资源操控未成年女性? * 恋同癖如何在法律漏洞下游走?韩国“性同意年龄13岁”的法条为何成了灰色地带? 20:41 - 28:30 | 7亿韩元债务:她被公司“制造破产”? * 2019年金赛纶醉驾被公司要求赔偿,债务一度高达7亿韩元。 * 剖析韩国资本如何“培养”女艺人,又如何彻底摧毁她们的生存空间? 28:31 - 35:20 | 东亚社会的“猎女文化”:谁在决定女性的生死? * 分析东亚社会如何集体塑造并毁灭女性,从舆论、法律、资本到社会文化的全面封杀。 * 为什么女性犯错要被网络暴力逼死,而男性犯错却被粉丝洗白? music:Days And Moons by Elsa Kopf

35分钟
99+
1个月前

#046 女性走向权力中心的必要性 与带来的更公平的社会

主播:杜雨洁 & 孙瑞 2025年两会,女性代表人数再创新高,但女性在权力中心的占比依然远低于人口比例。当女性无法掌握权力,女性权益的议题是否仍然会被忽视? 本期节目,我们讨论女性走向权力中心的必要性,以及当女性在政策制定中缺席时,可能会导致哪些问题?从产假改革到家暴法案,从离婚冷静期到职场年龄歧视,女性代表正在推动哪些关键议题? 权力的重新分配,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让社会更公平。 关键词:女性、社会、男性、权力、议题、两会、法律、权利、职场、群体、现实、权益、利益、政策、弱势群体、年龄歧视、生育时间、数量比例 00:00 - 02:30 | 女性进入权力中心的意义 * 2025年全国人大女代表790人,占比26.54%;全国政协女委员487人,占比22.4%。 * 代表数量增加是否真正改变了女性在权力结构中的地位? * 讨论为什么女性必须进入权力中心,才能让涉及女性权益的议题被认真对待。 02:31 - 07:50 | 数量增加 ≠ 影响力增加?女性仍然难进高层 * 从律师行业、企业管理层、政府机构等角度分析,女性在基层占比高,但越往上走比例越低。 * 讨论女性进入权力机构后,是否真正能够改变政策?或者只是象征性存在? 07:51 - 12:00 | 法律如何影响女性权益?——恶法的现实后果 * 讨论刑法中的“嫖宿幼女罪”(已废除),它是如何给犯罪者提供逃脱责任的空间? * 为什么当年制定刑法时,几乎没有女性学者参与,导致法律漏洞? 12:01 - 20:40 | 生育政策的两难:保障还是束缚? * 男性代表提案延长女性产假6个月,但男性陪护假仅30天,这真的对女性有利吗? * 分析为何产假过长可能加剧职场对女性的歧视,而真正的公平是男女同等产假。 * 冻卵技术纳入医保的讨论:它是帮助女性自由选择,还是变相推迟生育、增加代孕风险? 20:41 - 28:30 | 女性代表推动的关键议题 代表蒋胜男连续多年提案删除离婚冷静期,认为该政策让家庭暴力受害者陷入更大危险。 * 反家暴培训纳入警察必修课:警方过去为何对家暴案件消极应对?强制培训能否改变现状? * 买卖同罪提案:拐卖妇女儿童案件,过去为何买方往往获轻判? * 禁止职场年龄歧视:为何35岁成为女性职业发展的隐形天花板? 28:31 - 35:20 | 女性走向权力核心,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公平 * 为什么“女性站起来,不代表男性必须倒下”? * 男女平权并非零和博弈,而是让社会更加公平、治理更加多元。 * 讨论权力的结构调整如何影响政策制定,最终惠及所有人。 35:21 - 39:05 | 未来展望:女性的声音如何影响政策? * 信息时代,公众关注热点事件(如谢女士案、铁链女案)如何推动政策改变? * 法律改革的滞后性 vs. 社会舆论的推动力,我们如何持续发声,促进女性权益提升?

28分钟
99+
1个月前

#045 健身房为什么总是跑路? 庞氏骗局下的行业困境

主播:杜雨洁 & 孙瑞 健身房为什么总是跑路?从威尔士到梵音瑜伽,近年来大量健身房倒闭,会员预付款打了水漂。是行业不景气,还是经营模式存在系统性问题? 本期节目,我们从 健身房的庞氏骗局模式 讲起,拆解高昂房租、预付费陷阱、现金流危机如何让健身行业难以为继。面对越来越多的跑路事件,消费者如何 避坑?未来,健身房该如何转型,才能避免倒闭潮的持续发生? 关键词:健身房、会员、经营、成本、门店、北京、房租、租金、风险、分期付款、健身需求、健身市场、生活压力、消费习惯、健身行业、健身机构、锻炼身体、运动项目 00:00 - 02:30 | 健身房频繁跑路:庞氏骗局还是行业衰退? * 近年来大量连锁健身房倒闭,背后的资金链模式是否存在系统性问题? * 讨论威尔士健身房跑路事件,会员交了几年的会费,却发现门店关门,人去楼空。 02:31 - 07:50 | 预付费模式的隐患:你的健身卡是“负债” * 健身房依赖新会员交费维持现金流,但一旦新用户减少,资金链断裂,就会跑路。 * 讨论为什么预付费模式对消费者极不友好,办卡就等于“无息贷款”给健身房。 07:51 - 12:00 | 健身行业成本结构:租金、人力、设备的高昂代价 * 传统健身房的高昂运营成本:高租金、人工成本、品牌设备投入,导致盈利压力巨大。 * 讨论“乐刻”等低成本模式如何通过简化服务(无前台、小门店、自有器械)降低成本。 12:01 - 20:40 | 为什么高端健身房活不下去? * 讨论“IM FIT”等高端健身房为何难以生存,消费者需求是否足以支撑高端市场? * 对比国外健身行业模式,为什么澳洲的“月付制”更可持续? 20:41 - 28:30 | 健身房 VS 线上健身:线下生意还能做多久? * 讨论线上健身(如 Keep、线上瑜伽)对线下健身房的冲击,消费者是否更倾向在家健身? * 健身需求是刚需还是伪需求?面对生活压力,996 的年轻人还有精力去健身房吗? 28:31 - 35:20 | 健身房跑路后,消费者如何维权? * 会员遭遇跑路后有哪些维权方式?起诉、12315投诉、公安报案的难度和现实情况。 * 讨论银行分期付款的坑:即便健身房跑路,消费者仍要还贷款,如何避免这样的风险? 35:21 - 39:05 | 健身房的未来:如何避免“庞氏骗局”? * 健身房如何改变经营模式?是否可以结合餐饮、社交、课程等多元业务增加盈利点? * 讨论哪些健身房模式更可持续,如“小型私教工作室”、“按次付费”模式等。

39分钟
99+
1个月前

#044 AI幻觉启示录 与 AI 共生的职场生存法则

主播:杜雨洁 & 孙瑞 AI 能够帮助我们,还是正在让我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本期节目,我们从 AI 生成内容的“幻觉”现象聊起,探讨 AI 如何影响互联网信息、职场岗位以及整个社会的运作方式。 实习生、初级岗位正在被 AI 替代,年轻人如何立足?如果 AI 让整个互联网的内容都变得千篇一律,我们还能相信什么是真实的?行业的人才培养如何面对 AI 时代的挑战? 当 AI 变得越来越强大,我们应该如何与它共存,而不是被它取代? 关键词:幻觉、关键、教育、人类、互联网、律师、常识、岗位、年轻人、案例、家长、经验、创意、法律事实、语言模型、行业年轻人、文字创意、工作岗位 00:00 - 02:30 | AI 幻觉:当机器开始“胡编乱造” * 讨论 AI 生成内容的不确定性,即使同样的问题,不同次生成的答案可能完全不同。 * 介绍 AI 幻觉(AI Hallucination)的概念:AI 可能会编造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尤其在专业领域(法律、医学、新闻等)尤为危险。 02:31 - 07:50 | AI 对写作的影响:个人表达在消失? * AI 生成内容的普及如何影响个人表达?人类是否越来越依赖 AI 写作,而自身的语言能力下降? * 讨论 AI 生成的文本为何总是“逻辑清晰,但缺乏个性”。 07:51 - 12:00 | AI 在工作中的应用:到底能不能代替人类? * 讨论 AI 在不同工作场景中的应用,例如医疗记录、法律文书、市场调研等。 * AI 的问题:虽然能自动生成信息,但仍然会编造不存在的案例、数据或法律条文。 12:01 - 20:40 | AI 替代初级岗位:年轻人还能怎么进职场? * AI 逐步替代实习生和基础岗位,影响法律、策划、广告、市场等多个行业的年轻人就业。 * 讨论行业如何培养新人,如果没有初级岗位的训练,未来谁还能成长为行业专家? 20:41 - 28:30 | AI 生成的信息正在“自我污染” * AI 互相引用 AI 生成的内容,导致信息污染,甚至形成“内循环假新闻”。 * 讨论“80后死亡率5.2%”等 AI 编造的荒谬数据是如何进入公共讨论的。 28:31 - 35:20 | 未来职业挑战:AI 让哪些工作消失?哪些不会? * 讨论哪些职业将面临最大冲击(网文作者、内容写手、市场调研员等)。 * 哪些职业仍然不可被替代?(依赖人际关系、创造力、深度思考的职业)。 35:21 - 36:39 | 行业如何适应?企业是否还愿意培养新人? * 如果 AI 继续发展,行业如何给年轻人提供成长空间? * 探讨企业减少基础岗位是否会影响行业未来发展。 music:Skyglow BY Sx1nxwy

36分钟
99+
1个月前

#043 从哪吒 2 票房奇迹看 时代奖励真正的热爱与投入

主播:杜雨洁 & 孙瑞 2025年春节档,《哪吒2》票房突破100亿,成为中国影史首部迈入百亿俱乐部的电影。而在它的成功背后,整个电影市场却仍在寒冬中挣扎。同档期的大片为何失利?资本、IP和流量主导的电影市场,究竟是在奖励真正的创作,还是让跟风投机者获利? 本期节目,我们以《哪吒2》为切入点,聊聊电影行业的现状:好作品是否真的能赢过资本运作?观众的审美真的变了吗?长期主义与投机风口,谁才是最终的赢家? 从电影市场的变迁,到互联网行业的“风口神话”,当短期套利的模式越来越难以维持,时代还会奖励那些真正热爱并坚持的人吗? 关键词: 哪吒、电影、票房、观众、片子、中国、时代、导演、风口、质量、消费者、全球、影片、市场水平、全球市场、行业整体、流量地球、行业导演 00:00 - 07:41 | 电影市场的寒冬与哪吒2的爆发 * 2025年春节档,哪吒2突破100亿票房,成为中国影史首部迈入“百亿俱乐部”的电影。 * 复盘春节档市场情况,过去几年电影行业“寒冬”的背景下,为什么哪吒2能创造奇迹? * 分析猫眼等票房预测机构如何逐步上调预测,票房走势如何影响行业信心。 07:42 - 18:27 | 资本、市场和跟风效应:谁能真正成功? * 哪吒2的成功是否能被复制?同档期电影(如封神2)为何口碑、票房双输? * 资本如何影响电影制作?“先有商业模式,再做电影”是不是行业通病? * 讨论电影行业的“扎堆现象”:流浪地球带火科幻片,哪吒后国产动画涌现,但真正成功的作品凤毛麟角。 18:28 - 30:56 | 长期主义 vs. 投机主义:热爱与市场的博弈 * 解析哪吒系列导演饺子的创作态度,他的作品如何展现“长期投入”的价值? * 对比市场上的快餐式制作模式,探讨行业内“流量+大IP”的流水线运作。 * 为什么资本更倾向于短期回报,而不愿意等待一个五年打磨的作品? 30:57 - 37:23 | 从哪吒2到中国市场:受众到底想要什么? * 观众并非“没有审美”,只是市场缺少好作品,哪吒2的成功是否是对影视行业的一次“打脸”? * 以女装电商为例,探讨不同行业的“跟风投机”问题,为什么行业退货率达到80%? *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真正优质的产品能否成为长线赢家? 37:24 - 39:29 | 时代到底奖励什么? * 过去,中国市场重视“有”就行,现在市场升级到“要更好”。 * 为什么“风口”并不值得追?真正的热爱如何转化为市场价值? * 互联网、电影、科技行业的共同趋势:真正的赢家是那些能长期投入、深耕内容的人。 39:30 - 40:01 | 总结与展望:找到你的热爱 * 电影行业不是唯一的案例,时代对所有行业的规则都在改变。 * 站在风口上的投机者,终究还是会被淘汰。 * 未来属于那些愿意投入时间、不断提升品质的人。 music:就是哪吒 BY 唐汉霄

38分钟
99+
2个月前

#042 深痛悼念大S,被婚姻消耗 透支健康的美丽一生

主播:杜雨洁 & 孙瑞 本期简介:2025年2月,台湾艺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终年48岁。她的骤然离世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折射出女性在婚姻、生育、美貌规训中的困境。本期节目,我们从她的一生探讨:婚姻如何掏空女性?外貌焦虑为何成为隐形枷锁?离婚后,女性是否真的能获得自由? 在她生命的轨迹中,我们看见了许多女性共同经历的挣扎,也试图寻找另一种可能的答案。 关键词:婚姻、离婚、女性、身体、前夫、孩子、人生、家庭、结婚、形象、话题、丈夫、母子、社会、公众人物、直播带货、标准束缚、精神状态 00:00 - 07:41 | 突发新闻:大S去世,舆论震动 2025年2月4日,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在日本去世,终年48岁。 复盘她的病情发展,从感染到去世仅数日,探讨日本流感季医疗资源紧张可能造成的救治延误。 结合她过往的健康状况(癫痫、心脏病、多次流产),分析她长期透支身体的原因。 07:42 - 18:27 | 婚姻的消耗:生育、家庭控制与离婚后的舆论暴力 讨论她在婚姻中经历的身体消耗,生育、流产对她健康的影响。 汪小菲、张兰母子如何在离婚后利用她进行直播炒作,甚至编造嗑药谣言。 反思女性在婚姻中承受的隐形剥削,以及离婚后仍被前夫家庭“吸血”的现象。 18:28 - 30:56 | 美丽的代价:当“美容大王”被美貌规训吞噬 作为“美容教主”,她以极端方式维持外貌标准,曾推崇节食、美白等方法,却埋下健康隐患。 反思社会如何规训女性“必须美丽”,以及美貌焦虑如何成为隐形枷锁。 “服美役”如何一步步剥夺女性的健康,最终让她的身体透支至极限? 30:57 - 37:23 | 婚姻的幻觉:她真的幸福过吗? 解析大S的两段婚姻,第一段从“豪门梦”到生育困境,第二段再婚后仍难逃舆论审视。 玄学博主“气枯之相”的预言,是否印证了婚姻的消耗? 讨论女性在婚姻中的隐形压力,不仅是家庭角色,还要面对社会期待。 37:24 - 39:29 | 觉醒的出路:女性如何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 从“完美女性”到“大妈精神”——为什么女性需要打破美丽、温柔、隐忍的规训? 讨论为何“大妈式活法”能让女性活得更自由:不在意外界评判,重视自我需求。 “她的故事是一面镜子”——反思现代女性如何在社会压力中争取自主权。 39:30 - 40:01 | 总结与悼念:她的故事不仅仅是她的 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对女性的规训、消耗与审视。 如何从她的经历中得到启示,让女性真正拥有选择权,而不是被系统推着走? music:死者的呼唤 BY ASOS

39分钟
2k+
2个月前

#041Deepseek搅翻世界AI竞赛 中美科技战进入全新阶段

主播:杜雨洁 & 孙瑞 本期简介:本期播客聊聊 DeepSeek V3,这个国产 AI 大模型怎么在 算力被封锁 的情况下,用 1/10 的成本做到 OpenAI 同级水平,还让 英伟达股价一天蒸发 1000 亿美元?美国封锁中国 AI 这么久,结果我们反而靠 优化算法 杀出了一条新路?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 AI 产业格局的大反转。AI 竞赛才刚刚开始,未来 3-5 年才是全球真正的角力期,中国 AI 能否继续逆袭?一起来聊聊! 关键词: 科技、机器人、英伟达、人才、算法、创新、中美、硅谷、野火烧不尽、核心团队、中美对抗、模型优化、量化交易公司、生活条件、数据训练、高科技行业 00:00 - 01:20 中国AI的最新突破——DeepSeek V3的发布,不仅让国内外科技圈震动,也引发了AI产业格局的讨论。 01:20 - 05:30 DeepSeek的影响:从ChatGPT的震撼到中国的反攻 2022年,ChatGPT的发布让全球意识到AI的巨大潜力,而当时的中国在算力封锁下显得落后。如今,DeepSeek的成功代表着中国在AI竞赛中重新站上国际赛场。 05:30 - 10:10 美国的封锁与中国的突破 :过去几年,美国通过对英伟达H100、A100等GPU的出口限制试图卡住中国AI发展的“脖子”,然而DeepSeek的发布证明了在有限算力下依然能训练高质量大模型。 10:10 - 15:50 低成本高性能,AI计算范式的变化:DeepSeek以不到OpenAI 1/10甚至1/20的成本达到了相似性能,打破了“大算力=强AI”的传统认知,可能改变整个AI行业的发展模式。 15:50 - 22:00 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英伟达股价暴跌,AI行业重新洗牌 DeepSeek发布后,美股科技股大跌,英伟达市值蒸发1000亿美元,资本市场开始重新评估AI计算的未来。 22:00 - 28:30 中国AI崛起的底层动力:人才、本土创新与教育体系 DeepSeek的核心团队全部来自国内高校(清华、北大、浙大),打破了“只有去硅谷才能成功”的传统观念,也证明了本土教育体系的实力。 28:30 - 38:25 未来AI竞赛的关键:从大模型到AGI(通用人工智能) DeepSeek的开源模式可能促成更多开发者参与,但真正的AI竞赛才刚刚开始,未来的竞争将在算法突破、计算架构优化、生态落地等方面展开。 music:Human Legacy By Ivan Torrent

32分钟
99+
2个月前

#040代际差异下年味淡了? 被情感创伤,分离焦虑,探听隐私包围的返乡青年

主播:杜雨洁 & 孙瑞 本期播客简介:随着老一辈的离世、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以及家庭成员的地理分散,传统大家庭的节庆氛围逐渐瓦解。父母对成年子女的角色认知停滞,加之过度关心和掌控,导致代际沟通频频出现边界感缺失和情感错位。春节期间年夜饭的情感冲突背后,既有父母的分离焦虑,也有家庭责任分担不均的旧账问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年味,通过新的节日形式适应家庭结构的变化,比如分担节日负担、与朋友团聚,甚至构建以“价值观相近”为核心的春节新模式,在代际矛盾与个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 关键词:父母、情感、亲戚、年轻人、家庭、孩子、妈妈、爸妈、朋友、氛围、母亲、冲突、情绪、小孩、成年人、爷爷、分离焦虑、期望责任 00:00 - 01:23 讨论过年回家是否还能找到“年味”,以及现代家庭与传统春节氛围的解构和变化。 01:23 - 05:07 年味消失的背后:分析“年味”逐渐淡化的原因,包括独生子女政策、大家庭的解体,以及现代人更倾向于旅游过年的新趋势。 05:07 - 10:44 父母与孩子的代际矛盾:分享回家后父母无法接受孩子已独立的事实,以及父母情感表达与孩子边界感之间的冲突。 10:44 - 15:05 分离焦虑与隐形的爱:探讨父母在过年期间的分离焦虑如何影响与子女的关系,如何通过坦诚沟通化解这一矛盾。 15:05 - 25:03 年夜饭的隐形劳动:揭露传统家庭过年中对母亲和女性的过度劳动期待,并呼吁改善这一现象,重新分配节日中的责任。 25:03 - 30:16 亲戚的“边界感”:分析亲戚间的隐私打听与代际观念差异,为听众提供应对不适交谈的建议。 30:16 - 38:25 重塑我们的年味:反思现代家庭节日的新模式,建议通过创造属于自己的“年味”延续传统的同时,探索更适合年轻人的团聚方式。 music:故乡BY 许巍

38分钟
99+
2个月前

#039新医改下“皇帝的新药” 原研药退出公立医院带来的医疗隐忧

主播:杜雨洁 & 孙瑞 内容简介:本期播客我们从原研药退出市场和集采药的影响开始聊起,以北京、上海专家对集采药品疗效的质疑为切入点,探讨药品成本、质量、医疗支付方式等问题对患者、医生、医疗体系的深远影响。内容分析了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区别,集采政策的初衷与现实问题,以及未来医保支付的可能走向。 关键词:原研药、仿制药、集采政策、价格保护机制、医保支付方式、DIP/DCP、药品质量、医疗成本、慢性病治疗、医患信任危机 00:00 - 01:23 介绍原研药退出公立医院的现状,并提出集采政策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将是本期讨论的核心。 01:23 - 05:07 原研药与仿制药的差异:讲解原研药的研发成本和疗效保障,以及仿制药在价格和质量上的取舍问题。 05:07 - 10:44 集采政策的利弊:分析集采政策在降低医疗成本上的优势,同时揭示其对药品质量、医疗器械安全的潜在危害。 10:44 - 15:05患者与医生的困境:分享患者在集采药品疗效下降后的真实经历,以及医生面临的选择空间受限的难题。 15:05 - 25:03 集采机制的漏洞:讨论恶意价格竞争对医药行业的负面影响,以及缺乏价格保护机制的危害。 25:03 - 30:16 医保与支付方式的新挑战:探讨DIP、DCP等新的支付方式如何进一步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患者体验。 30:16 - 32:21 总结与呼吁:提出对集采政策的整改建议,呼吁社会关注药品质量和患者选择权的重要性。 music:Move Your Body (RAIZHELL Remix)

32分钟
99+
3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